上颌前牵引的三维有限元研究:前牵引方向的探讨

上颌前牵引的三维有限元研究:前牵引方向的探讨

一、前牵引上颌的三维有限元研究:前牵引方向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祥,杨婉琪,李慧,于晓艺,葛悦,朱宪春[1](2020)在《上颌腭部骨支持式前方牵引配合扩弓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建立颅上颌复合体的模型,分析上颌腭部骨支持式前方牵引配合扩弓时,前方牵引方向和牵引位点的不同对颅上颌复合体的影响。方法应用逆向工程方法建立含3种上颌腭部骨支持式前方牵引(L1、L2、L3)配合扩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进行腭部扩展的同时,装置的两侧牵引钩处施加500 g力,方向分别与上颌■平面呈0°、15°、30°、45°,分析颅上颌复合体应力分布及位移趋势。结果相同的牵引角度时,L1、L2、L3三组的N点(鼻根点)、IOB点(眶下缘点)、A点(上牙槽座点)在三维方向的位移无统计学差异;L1、L2、L3组同一骨缝产生的应力值不同;随着牵引角度的增加,N点、IOB点、A点在Z向的位移值呈线性减小;同一牵引力在各骨缝产生的应力大小不同,随着牵引角度的增加各骨缝的应力变化也不相同。结论 (1)上颌腭部骨支持式前方牵引配合扩弓时,3种装置对颅上颌复合体的位移趋势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均可使颅上颌复合体发生向前移位伴有逆时针旋转,但L2型对同一骨缝产生的应力相对较小,随着牵引角度的增加颅上颌复合体逆时针旋转减小,各骨缝的应力发生不同的变化。(2)临床在应用腭部骨支持式装置进行前方牵引时,对于反覆牙合较深反覆盖较大的患者可以选择较小的牵引角度,相反,对于反覆牙合较浅反覆盖较小的患者可以选择较大的牵引角度。

李祥[2](2020)在《腭部骨支持式扩弓装置辅助上颌前方牵引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颅面复合体位移趋势及颅面骨缝应力分布的相关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建立颅面复合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腭部骨支持式扩弓装置辅助上颌前方牵引时,前方牵引方向和腭部骨支持扩弓装置形态的不同对颅面复合体的位移趋势及颅面骨缝应力分布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一名12岁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III类错牙合男性志愿者,经螺旋CT扫描获得原始数据,应用Mimics、Geomagic Studio、Unigraphics NX等逆向工程软件建立含3种(L1、L2、L3)腭部骨支持式扩弓装置辅助上颌前方牵引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在腭部的螺旋扩弓器处设置打开0.25mm,模拟临床中的快速扩弓加力,同时在装置的两侧牵引钩处施加大小为500g作用力,方向分别与上颌牙合平面前下呈0°、15°、30°、45°。选取颅面复合体的三个标志点,分别为N点(鼻根点)、IOB点(眶下缘点)、A点(上牙槽座点),测定已选取的标志点三维方向的位移值及各骨缝的应力值,同时绘制表格、折线图以及颅面复合体的应力分布、位移云图,对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建立了包含颅骨、上颌牙列、牙周膜、装置的3种腭部骨支持式扩弓装置辅助上颌前方牵引有限元模型,每个模型节点数约为1121300个,单元数约为630000个。相同的牵引角度时,L1、L2、L3三组的N点、IOB点、A点在三维方向的位移基本一致;随着牵引角度的增加,N点、IOB点、A点在Z向的位移值呈线性减小;随着牵引角度的增加,A点和N点在Y轴向的位移绝对值呈线性减小,IOB点在Y轴向的位移绝对值呈线性增大。L1、L2、L3三组中相同的牵引力对同一骨缝产生的应力值不同;同一牵引力在各骨缝产生的应力大小不同,随着牵引角度的增加各骨缝的应力变化也不相同。【结论】(1)腭部骨支持式扩弓装置辅助上颌前方牵引时,三种装置的形态对颅面复合体的位移趋势影响不大,均可使颅上颌复合体发生向前移位伴有逆时针旋转,但L2型对同一骨缝产生的应力相对较小,随着牵引角度的增加颅上颌复合体逆时针旋转减小。(2)临床在应用腭部骨支持式扩弓装置进行前方牵引时,对于反覆牙合较深且反覆盖较大的患者可以选择较小的牵引角度,相反,对于反覆牙合较浅且反覆盖较小的患者可以选择较大的牵引角度。

吴聿淼[3](2020)在《腭部骨支持式快速扩弓配合前方牵引装置稳定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腭部骨支持式快速扩弓配合前方牵引装置稳定性的研究研究目的:建立并应用上颌骨发育不足患者的骨性安氏Ⅲ类颅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几种种植钉植入在不同位置的骨支持式快速扩弓配合前方牵引装置,在进行前方牵引时统计并归纳上颌复合体的应力分布、位移趋势以及装置的稳定性的规律,以此为腭部骨支持式快速扩弓配合前方牵引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选择一个12岁上颌骨发育不足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男性志愿者,采用螺旋CT进行头颅扫描,获取患者头部影像数据,数据导出格式为DICOM格式,通过Mimics 20软件读取获得的影像数据,导入Geomagic Studio 2014软件进行模型优化,建立头颅曲面模型;使用三维机械制图专用软件NX 12绘制几种骨支持式快速扩弓配合前方牵引装置模型,将建立好的三维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19.2软件,在双侧上颌尖牙处施加与水平面呈-30°的前方牵引力,力的大小为5 N,同时在腭部的扩弓器位置垂直于腭中线向外0.25 mm的位移模拟一瞬间的扩弓力。分析上颌复合体的应力分布、位移趋势,以及装置与种植钉所受应力,从而分析装置的稳定性。研究结果:对于头骨整体而言,三种工况的矫形力直接施加在上颌骨上,使得上颌骨受到的应力最大,应力最大的区域为种植钉植入位点,牙性效应较少。其中第二个工况即前排的两枚种植钉矢状向位置放在第二前磨牙与第一前磨牙连线处时上颌骨受到的应力最大。颧骨应力最大的区域为与上颌骨眶面相连的眶突区域。在前方牵引效果上,三种工况上前牙区位移量最大,向前的位移趋势从上前牙切端到额骨顶端逐渐减小,最后减小为向后的位移趋势,额部作为支抗出现了轻微相反方向的旋转,而且随种植钉位置的前移,三种工况Y方向上的位移也逐渐增加;Z方向上,三种工况上颌骨都发生逆时针旋转,组间差异不大。其次与上颌骨相接较密切的颧骨也有相同方向的位移趋势,而距离作用点较远的额骨和颞骨位移量微小,位置相对稳定。三种骨支持式快速扩弓配合前方牵引装置均可固定于腭部提供支抗,三种工况随种植钉位置前移装置受到的等效应力依次增大,前排种植钉受到的应力依次减小,第三个工况装置整体受到的应力最大,前排钉与后排钉应力差值也最大,不利于装置的稳定性。工况一的前排钉受到的应力较后排钉大,工况二与之相反。研究结论:1.种植钉越靠近硬腭前部,上颌骨的矢状向位移越大,可以有效地促进上颌骨向前方生长发育,改善患者面中部凹陷以及牙齿反覆盖的程度。2.随种植钉植入位置的前移,装置受到的应力增大。种植钉受力也具有差异性,植入越靠前离散程度越大,装置越不稳定。

常荍,王凡,梁舒然,白玉兴[4](2018)在《上颌前方牵引的三维有限元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三维有限元法是目前口腔生物力学领域中一种先进有效、方便实用的数值分析方法。本文综述颅上颌复合体三维有限元建模情况以及针对前方牵引不同方向、力值、是否配合快扩、种植体支抗的研究。

罗晨,秦晓中,曾照斌,冯雪[5](2015)在《不同部位植入微种植钉进行前方牵引时上颌骨旋转趋势》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在不同部位植入微种植钉进行前方牵引时上颌骨旋转趋势的差异,以期为临床正畸选择合适的种植钉植入部位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在建立的微种植钉辅助上颌骨进行前方牵引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分别将微种植钉植入在上颌颧牙槽嵴区和前牙区(双侧侧切牙与尖牙牙根上方6 mm),分析500 g牵引力在不同牵引部位及方向条件下上颌骨旋转趋势的差异。结果在颧牙槽嵴区进行牵引时,上颌骨主要呈逆时针旋转趋势;在前牙区进行牵引时,上颌骨主要呈顺时针旋转趋势。结论当治疗反覆合较深的患者时,选择在颧牙槽嵴区进行牵引会有较好的效果;当治疗浅覆合伴有开合的反合患者时,选择在前牙区进行牵引会有较好的效果。

吴志芳,张亚梅,雷勇华,阙国鹰,廖胜辉[6](2014)在《骨缝结构对上颌前牵引及横向扩弓的生物力学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在上颌前牵引联合横向扩弓作用力下,骨缝结构对单侧唇腭裂(unilateral cleft,lip and palate,UCLP)患者颅上颌复合体位移变化和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选择1例左侧唇腭裂患者进行颅面部CT扫描,利用所得CT扫描数据分别建立一个包含或不包含骨缝结构的颅上颌复合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腭中缝扩开6 mm情况下,于双侧第一双前磨牙处分别施加一个500 g、与咬合平面呈20°向前下的上颌前牵引力,利用Ansys12.0分析颅面复合体的位移变化和应力分布。结果建立了含或不含骨缝唇腭裂颅上颌有限元模型;在上颌前牵引联合横向扩弓作用力下,有骨缝和无骨缝模型上颌均发生了明显向前、下的位移,在水平、矢状、垂直三个方向上的位移均有从下至上递减趋势;且唇腭裂侧位移比无唇腭裂侧位移大;有骨缝模型明显比无骨缝模型位移量大。在二力联合作用下,有骨缝模型的骨缝区均同时存在压应力和拉应力,唇腭裂侧骨缝和无唇腭裂侧骨缝的应力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但唇腭裂侧骨缝应力较无唇腭裂侧骨缝应力大。结论本实验从生物力学角度证实了骨缝在颅上颌复合体生长改良中具有重要意义。

王波[7](2014)在《自锁矫治中上颌异位侧切牙及牙周组织应力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索自锁矫治器矫治过程中,上颌异位侧切牙在正畸矫治力作用下的应力及位移情况。本实验应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建立高精度自锁矫治体系的上颌牙列、牙周组织的力学分析数字模型,研究上颌异位侧切牙在正畸矫治过程中牙根、牙周组织的应力分布以及在临床矫治力作用下牙齿的位移情况,为正畸临床过程中选用合适的矫治力以及矫治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患者上颌骨获得上颌牙列及牙周组织的数据,并通过Mimics软件快速建立精确的上颌牙列、牙周膜、牙槽骨、自锁托槽、矫治弓丝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其中牙周膜为牙根均匀向外扩展0.25mm形成。并模拟临床矫治过程中矫治器的粘接以及弓丝带入托槽槽沟过程,形成与临床状态相一致的矫治体系,通过弓丝形变时的预应力来测定牙齿受力,从而分析矫治过程中上颌异位侧切牙牙周组织应力以及牙齿位移情况。结果:1.在牙齿矫正初期应用0.012英寸超弹NITI圆丝时,牙根部应力主要为牙根中部1/3与根尖交界处,牙周膜应力主要为牙颈部,牙槽骨应力主要为牙槽嵴顶部,牙齿移动为倾斜移动。2.在牙齿矫正后期应用0.019×0.025英寸不锈钢方丝时,牙根部应力主要为牙根中部,牙周膜应力主要为牙颈部,牙槽骨应力主要为牙槽嵴顶部,牙齿移动为倾斜移动。结论:。1.根据三维有限元建模、受力分析,得到正畸力作用下异位侧切牙、牙周膜、牙槽骨应力情况。其中侧切牙牙根表面应力值最大,其次为牙槽骨,而牙周膜应力小。2.根据异位侧切牙及牙周组织受力情况看,侧切牙在不同矫治阶段牙根最大应力区为牙根尖部及根中部,牙周膜最大应力区为牙颈部,牙槽骨最大应力区为牙槽嵴顶部。3.根据牙齿的位移情况看,牙齿在矫正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出现倾斜移动的情况。但由于同一部位在不同时期受压与受拉情况不同,倾斜移动的方向亦不相同。因此在临床矫治过程中医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矫治方法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李静,王旭霞,李涛,刘宛鑫,赵姝亚,张君[8](2013)在《前方牵引反作用力对颞下颌关节区受力状况影响的有限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建立并使用颅颌面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前方牵引反作用力对颞下颌关节区以及整个下颌骨的应力分布和位移变化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1例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采用薄层螺旋CT扫描获取其颅颌面复合体二维图像原始DICOM数据,利用Mimics、Magics、MSC.Marc等图像处理软件建立颅颌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10.0软件,在下颌骨颏顶点处施加与牙合平面成37°角,大小为5 N的力并分析其受力状况。结果:①获得了精确细致的颅颌面复合体三维几何模型,其网格划分准确合理,与重建生物模型的形态相似性好,力学特性体现准确性高。②下颌骨的应力集中区域位于髁突顶部及颈部,髁突表面最大受力区域位于髁突前斜面。上颌骨表面应力集中区域位于关节窝,其中关节窝表面受力最大区域位于关节结节后斜面。③下颌骨的位移图显示位移大小从颏部至髁突逐级递减,其方向与施力方向一致。下颌骨位移变化最大处位于节点力加载部位,髁突部位位移变化量最小。结论:成功建立了包括颞下颌关节在内的颅颌面三维有限元模型,该模型具有很高的精确性,可用于前方牵引反作用力的相关研究。前方牵引反作用力会对颞下颌关节区以及下颌骨的应力分布和位移状况产生影响,但其是否会造成颞下颌关节紊乱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罗晨[9](2013)在《应用种植体支抗辅助上颌前方牵引时颅颌面骨缝应力特征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前牙反合是正畸临床常见错合类型之一。传统治疗上颌发育不足的青少年患者是利用合垫配合面具进行前方牵引。虽然可以使患者面型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同时会引起上前牙唇倾和磨牙倾斜等不利代偿,从而加大了后期矫治的难度。利用微种植体支抗辅助上颌复合体进行前方牵引是近年来发展的一项新技术。以往的报道多集中于微型钛板进行前方牵引,关于微种植钉进行牵引的研究较少,同时对于牵引时骨缝间生物力学变化会产生何种影响,目前尚不清楚。本实验通过计算机建立微种植钉辅助上颌进行前方牵引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不同前方牵引条件下上颌骨骨缝的应力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本研究共分为四部分:实验一:微种植钉辅助上颌复合体进行前方牵引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目的:建立包括上颌骨复合体、微种植钉、上颌骨10条骨缝在内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后续相关实验提供平台。方法:选取一名年龄为10岁,混合牙列,上颌发育不足的青少年患者作为数据采集对象。利用螺旋CT进行数据采集,将数据导入Mimics10.1软件,通过筛选、灰度选择、自动提取和手动擦除等方式提取与生成颌面复合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然后通过Geomagic软件对模型进行光顺和实体化处理,得到颌面复合体的CAD模型。最后采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出各骨缝和种植钉的模型,并将各部分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14软件中进行组装和处理,建立出颌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建立由节点数1340450个,单元数773547个构成的微种植钉辅助上颌复合体进行前方牵引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建立的模型具有较好的几何和力学相似性,为后续实验提供了良好的操作基础。实验二:不同前牵力值在种植体辅助上颌前方牵引时颅颌面骨缝应力分布特征的三维有限元分析目的:在已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分析在不同大小前方牵引力值作用下,颅面复合体骨缝的应力分布特征。方法:在上颌颧牙槽嵴处加载与合平面呈向下30°,大小分别为300g、500g、800g前方牵引力,分析各骨缝的应力特征。结果:不同前牵力值在颅颌面骨缝产生的应力大小不同。同一力值下,等效应力由大到小依次为:翼腭缝>颧颞缝>鼻额-额颌缝>腭横缝>颧颌缝>颧额缝;并且同一骨缝内应力分布也不均匀。随着力值增大,各骨缝应力均有所增加,应力变化趋势为翼腭缝>颧颞缝>鼻额-额颌缝>腭横缝>颧颌缝>颧额缝。结论:相同牵引力值下,不同骨缝应力大小不同,同一骨缝应力分布也不均匀。随着牵引力增加,不同骨缝应力均有增加。临床选用不同牵引力值,对各骨缝打开作用不同。实验三:不同牵引方向在种植钉辅助上颌前方牵引时颅颌面骨缝应力特征的三维有限元分析。目的:研究在不同牵引方向进行前方牵引时,上颌骨各骨缝的应力应变特征。方法:在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在500g牵引力值下,分别研究-60°、-45°、-30°、-15°、0°、15°、30°、45°、60°牵引角度时各骨缝应力应变特征。结果:随着牵引角度的增加,各骨缝应力分布情况各不相同。应力分布以翼腭缝和颧颞缝较为集中,翼腭缝在-60°0°时,等效应力逐渐增大,其中在0°时达到峰值,0°60°时,等效应力逐渐减小。颧颞缝在-15°开始,随着角度增大应力分布逐渐减小。当牵引角度由-60°60°变化时,各骨缝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逆时针旋转趋势。结论:1.不同方向的前方牵引力,在上颌骨骨缝产生的应力大小不同,以翼腭缝和颧颞缝最明显。2.加载角度相同时,同一骨缝不同点受到应力也不相同。3.牵引角度为0°时,翼腭缝应力分布达到峰值,对翼腭缝牵张有积极意义。4.在此牵引角度范围变化时,上颌骨各骨缝表现逆时针旋转趋势。.实验四:不同部位植入微种植钉进行前方牵引时应力应变特征差异的三维有限元分析目的:研究在不同部位植入微种植钉进行前方牵引时,上颌骨各骨缝的应力应变特征差异。方法:在建立的微种植钉辅助上颌骨进行前方牵引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分别将微种植钉植入在上颌颧牙槽嵴区和前牙区(双侧侧切牙与尖牙牙根上方6mm)。在500g牵引力值,合平面向下30°牵引时,分析各骨缝应力应变特征差异。结果:在颧牙槽嵴区进行牵引时,各骨缝应力分布比在前牙区进行牵引时更为集中。并且应力多集中在颌面骨中下部。在颧牙槽嵴区进行-30°牵引时,上颌骨有逆时针旋转趋势,在前牙区进行-30°牵引时,上颌骨有顺时针旋转趋势。结论:1.无论在前牙区还是颧牙槽嵴区利用种植钉进行前方牵引,均可刺激上颌骨相关骨缝的生长。2.在颧牙槽嵴区进行-30°牵引时,上颌骨有逆时针旋转趋势,提示对治疗的反覆合较深的患者有积极意义;在前牙区进行-30°牵引时,上颌骨有顺时针旋转趋势,提示对治疗高角开合病例有积极意义。

吴志芳,雷勇华,李文杰,廖胜辉,赵子进[10](2013)在《含骨缝唇腭裂颅上颌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有效性验证》文中提出目的:利用CT原始数据建立一个包含骨缝的唇腭裂颅上颌复合体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为唇腭裂颅上颌相关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一个可靠的建模依据。方法:选择1例替牙期单侧唇腭裂(unilateral cleftlip and palate,UCLP)患者进行颅面部螺旋CT扫描,利用所得CT原始数据、三维重建软件Mimics和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建立一个颅上颌复合体的三维几何模型,再导入Solidworks三维CAD软件中,进行颅面部12条骨缝的切割和建模,最后在自编软件中进行网格划分和赋予材料属性。模拟临床条件,在所建模型上施加上颌前牵引力,分析颅上颌各骨性结构的位移及骨缝应力分布情况,并与文献资料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建立了一个包含骨缝并具有生物力学特征的颅上颌复合体有限元模型,模型由206 753个单元和260 662个节点组成。模型的几何相似性和有效性好,可被用于相关的生物力学研究。结论:应用CT薄层扫描数据结合相关工程软件,是一种有效的建立含骨缝唇腭裂颅上颌有限元模型的方法。

二、前牵引上颌的三维有限元研究:前牵引方向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前牵引上颌的三维有限元研究:前牵引方向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上颌腭部骨支持式前方牵引配合扩弓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设备
    1.2 建模素材
    1.3 实验方法
        1.3.1 上颌复合体及实体骨缝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1.3.2 腭部骨支持式前方牵引配合扩弓模型的设计与构建
        1.3.3 含3种腭部骨支持式前方牵引配合扩弓装置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1.3.4 边界条件设定
        1.3.5 参数设定
        1.3.6 加载方式设定
        1.3.7 观测分析指标
2 结 果
    2.1 标志点的位移
    2.2 各骨缝的应力分布及应力值的变化
3 讨 论
    3.1 关于模型的建立
    3.2 上颌腭部骨支持式前方牵引配合扩弓装置形态的设计
    3.3 不同腭部骨支持式前方牵引配合扩弓装置形态对颅面复合体应力分布和位移趋势的影响
    3.4 不同牵引角度对于颅上颌复合体应力分布的影响
    3.5 不同牵引角度对于颅上颌复合体位移趋势的影响
4 结 论

(2)腭部骨支持式扩弓装置辅助上颌前方牵引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颅面复合体位移趋势及颅面骨缝应力分布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腭部骨支持式扩弓装置辅助上颌前方牵引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应用腭部骨支持式扩弓装置辅助上颌前方牵引时颅面复合体位移趋势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应用腭部骨支持式扩弓装置辅助上颌前方牵引时颅面复合体各骨缝应力分布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腭部骨支持式快速扩弓配合前方牵引装置稳定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研究背景
    1.1 腭部非骨支持式快速扩弓配合前方牵引面具
        1.1.1 构成及原理
        1.1.2 特点
        1.1.3 研究进展
    1.2 腭部骨支持式快速扩弓配合前方牵引面具
        1.2.1 构成与原理
        1.2.2 特点
        1.2.3 研究进展
第2章 骨支持式快速扩弓配合前方牵引三维有限元模型实验研究
    2.1 建模
        2.1.1 建模对象
        2.1.2 应用设备及软件
        2.1.3 颅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1.4 骨支持式快速扩弓配合前方牵引装置模型的建立
        2.1.5 条件设置
    2.2 负载工况
    2.3 观察指标
        2.3.1 头骨各部分应力分布和位移趋势
        2.3.2 装置的稳定性
第3章 结果
    3.1 头骨各部分应力分布
    3.2 头骨各部分位移趋势
        3.2.1 上颌骨各方向位移趋势
        3.2.2 后牙位移趋势
    3.3 装置的稳定性
第4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上颌前方牵引的三维有限元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前方牵引
    1. 上颌前方牵引方向
    2. 上颌前方牵引力值
    3. 上颌前方牵引配合快速扩大
    4. 种植支抗辅助前方牵引

(5)不同部位植入微种植钉进行前方牵引时上颌骨旋转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 1 种植体支抗辅助上颌前方牵引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1. 2 建模中的其他技术说明
    1. 3 加载工况设计
2 结果
    2. 1牵引力与合平面成 - 30° 夹角、不同部位进行牵引上颌骨旋转趋势分析
    2. 2 牵引力与合平面成 0° 夹角、不同部位进行牵引上颌骨旋转趋势分析
    2. 3 牵引力与合平面成 30° 夹角、不同部位进行牵引上颌骨旋转趋势分析
3 讨论

(7)自锁矫治中上颌异位侧切牙及牙周组织应力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一、三维有限元应用于单根牙受力分析
    二、三维有限元应用于多根牙受力分析
    三、三维有限元应用于颅面及牙列的有限元分析
    四、三维有限元在种植体支抗方面研究进展
    五、三维有限元对颌骨畸形矫治的分析应用
    六、三维有限元在正颌手术前后软组织变化方面的应用
    七、三维有限元完成静态到动态的转变
材料与方法
    一、样本选择
    二、应用设备与软件
    三、上颌牙列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四、参数设置、运算、加载
结果
    一、矫正初期侧切牙牙周组织应力与牙齿位移情况
    二、矫正后期侧切牙牙周组织应力与牙齿位移情况
讨论
    一、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意义
    二、力的加载
    三、自锁矫治特点
    四、自锁矫治体系中侧切牙及牙周组织应力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英文缩写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附图

(8)前方牵引反作用力对颞下颌关节区受力状况影响的有限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1 颅颌面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 力学性能假设
    3边界约束条件
    4有限元分析程序
    5加载方式
    6观测指标
结果
    1模型的建立
    2 等效应力分布状况:
        2.1 髁突表面的应力分布状况:
        2.2 关节窝表面的应力分布状况:
        2.3 下颌骨表面的应力分布状况:
    3 位移变化状况:
讨论
    1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前方牵引矫治器的应用背景
    3载荷方向和力值的选择
    4前方牵引治疗对颞下颌关节的可能影响

(9)应用种植体支抗辅助上颌前方牵引时颅颌面骨缝应力特征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实验一 微种植钉辅助上颌复合体进行前方牵引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实验二 不同前牵力值在种植体辅助上颌前方牵引时颅颌面骨缝应力分布特征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实验三 不同牵引方向在种植钉辅助上颌前方牵引颅颌面骨缝应力特征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实验四 不同部位植入微种植钉进行前方牵引时应力应变特征差异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含骨缝唇腭裂颅上颌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有效性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螺旋CT扫描
    1.3 颅上颌复合体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
    1.4 骨缝几何模型的建立
    1.5 颅上颌复合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1.6 赋材料属性
    1.7 模型有效性的验证
2 结果
3 讨论
    3.1 关于骨缝模型的建立
    3.2 关于骨缝模型的网格划分
    3.3 关于骨缝的材料力学参数
    3.4 关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验证

四、前牵引上颌的三维有限元研究:前牵引方向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上颌腭部骨支持式前方牵引配合扩弓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 李祥,杨婉琪,李慧,于晓艺,葛悦,朱宪春. 口腔医学, 2020(10)
  • [2]腭部骨支持式扩弓装置辅助上颌前方牵引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颅面复合体位移趋势及颅面骨缝应力分布的相关研究[D]. 李祥. 吉林大学, 2020(08)
  • [3]腭部骨支持式快速扩弓配合前方牵引装置稳定性的研究[D]. 吴聿淼. 吉林大学, 2020(08)
  • [4]上颌前方牵引的三维有限元研究进展[J]. 常荍,王凡,梁舒然,白玉兴. 北京口腔医学, 2018(03)
  • [5]不同部位植入微种植钉进行前方牵引时上颌骨旋转趋势[J]. 罗晨,秦晓中,曾照斌,冯雪. 医用生物力学, 2015(01)
  • [6]骨缝结构对上颌前牵引及横向扩弓的生物力学影响[J]. 吴志芳,张亚梅,雷勇华,阙国鹰,廖胜辉.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4(03)
  • [7]自锁矫治中上颌异位侧切牙及牙周组织应力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 王波. 佳木斯大学, 2014(03)
  • [8]前方牵引反作用力对颞下颌关节区受力状况影响的有限元研究[J]. 李静,王旭霞,李涛,刘宛鑫,赵姝亚,张君.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3(09)
  • [9]应用种植体支抗辅助上颌前方牵引时颅颌面骨缝应力特征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 罗晨. 第四军医大学, 2013(03)
  • [10]含骨缝唇腭裂颅上颌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有效性验证[J]. 吴志芳,雷勇华,李文杰,廖胜辉,赵子进. 上海口腔医学, 2013(01)

标签:;  ;  ;  ;  

上颌前牵引的三维有限元研究:前牵引方向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