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lade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血小板功能影响的观察

Diclade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血小板功能影响的观察

一、抵克力得对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小板功能影响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刘攀[1](2020)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临床表征及其与理化指标关联分析》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分析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的主要临床表征,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与理化指标的关联性,研究规范化、统一化、可量化、客观化的辨证标准,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辨证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和参考。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并整理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四川省中医院呼吸科住院,并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历资料。将收集的病例根据分组标准,分为两组,试验组为痰热壅肺证组,对照组为非痰热壅肺证组。使用卡方检验、二元多因素Logisti回归的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基本信息、中医四诊信息,探究痰热壅肺证的临床表征。使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二元多因素Logisti回归的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试验室检验结果等指标,探讨痰热壅肺证与客观理化指标的关联性。研究结果1.一般资料分析本研究共收集符合纳入要求的病例240例,其中,男性154例(64.17%),女性86例(35.83%),整体男性多于女性,男性与女性比为1.79:1,两组间性别构成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病因构成上以支气管-肺疾病为主(100%),其中单纯慢阻肺204例(85%)、哮喘11例(4.58%)、间质性肺病10例(4.17%)、尘肺4例(1.67%)、肺毁损1例(0.41%),混合型肺病10例(4.17%),慢阻肺为肺心病的主要病因,占比85%。证型分布情况,痰热壅肺证组患者共123例(51.25%)、痰湿阻肺证患者共61例(25.42%),阳虚水泛证患者共35例(14.58%),肺肾气虚证患者共15例(6.25%),痰蒙神窍证患者共6例(2.50%)。痰热壅肺证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主要临床证型,占比51.25%。痰热壅肺证组患者123例(51.25%),非痰热壅肺证组患者117例(48.75%)。痰热壅肺证组与非痰热壅肺证组患者年龄、病程进行比较,痰热壅肺证组患者年龄更小、病程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MI、有无吸烟史、吸烟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痰热壅肺证的临床表征(1)症状体征:发热、口干、痰黄、苔黄多见于痰热壅肺证(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共筛选3个指标,痰黄(OR=3.424,P<0.05)、口干(OR=2.490,P<0.05)、发热(OR=2.023,P<0.05)。3.痰热壅肺证与理化指标的关联性(1)痰热壅肺证组患者WBC、NEU、NEU%、PLT、CRP、PCT、Pa O2高于非痰热壅肺证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热壅肺证组患者LYM%低于非痰热壅肺证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共筛选出5个指标,OR值小于1的为LYM%(OR=0.815,P<0.05),OR值大于1的为WBC(OR=2.338,P<0.001),NEU(OR=1.767,P<0.05),PCT(OR=1.450,P<0.001),CRP(OR=1.073,P<0.05)。研究结论(1)慢阻肺是慢性肺心病的主要病因;痰热壅肺证是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主要证候。(2)发热、口干、痰黄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主要临床表征。(3)WBC、NEU、LYM%、CRP、PCT是与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存在关联的理化指标,可以作为判定痰热壅肺证证候成立客观依据。

张晓琦[2](2020)在《常用祛瘀剂类中药注射液辅助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提出背景:肺源性心脏病是呼吸系统疾病导致肺动脉高压,进而心脏负荷增加的一种多系统疾病。其关键在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肺源性心脏病最终将导致呼衰和心衰,死亡率极高。在肺心病治疗上,中医辅助西医能增强治疗的疗效。中药注射剂大量应用于肺心病的治疗,是中医现代化的一个飞跃,种类繁多,故现急需评价各中药注射液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依据。本研究应用循证医学方法,综合评估中药注射液对肺心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的:临床上用于治疗肺心病的中药注射剂种类繁多,并且各自拥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这就给临床医生选择带来困扰。同时,关于中药注射剂头对头的实验研究较少,两种药物没有直接比较。网状meta分析可以进行多种药物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现比较各中药注射液在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选出最优方案,更好地服务临床。方法:1.检索文献,筛选文献,制作文献基线资料表;2.采用REVMAN软件将各注射剂进行异质性检验,进行传统meta分析;3.比较异质性筛选进入网状meta分析的组别,STATA14制作网状图;GEMTC进行中药注射剂治疗肺心病总有效率具体概率的排序。比较各组在降低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等上的疗效。结果:纳入文献共123篇,共涉及8种中药注射剂,分别是红花注射液、丹参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舒血宁、冠心宁、脉络宁。研究中对照组均为西医常规治疗组,实验组均为某种中药注射液加西医常规治疗。①在疗效上:辅助中药注射液能提高疗效,脉络宁疗效最显着,与灯盏花素相比OR:1.68,95%CI(1.08,2.66),与红花组相比 OR:1.69,95%CI(1.03,2.89),与丹红组相比较OR:1.59,95%CI(1.06,2.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在降低红细胞压积上:仅红花组和舒血宁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③在降低纤维蛋白原方面:仅脉络宁组和舒血宁组比较,差异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④在血浆粘度指标上,无法进行网状meta分析。⑤在不良反应上,脉络宁组meta分析合并结果率1%,而丹参组为6%,居榜首。结论:在8种中药注射剂中,脉络宁在疗效和安全性上是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的最优选择。

陶海澜[3](2020)在《心康方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右心衰竭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心康方联合西药治疗痰瘀交结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右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从而进一步探索化痰散瘀法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右心衰竭的防治作用。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确诊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右心衰竭患者且中医证型为痰瘀交结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给予西医标准治疗(抗感染、解痉平喘、氧疗、利尿、维持电解质平衡。);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康方。两组疗程均为10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相关观察指标:临床症候疗效积分、B型钠尿肽(BNP)、心脏彩超(肺动脉收缩压PASP)、动脉血气分析(PaO2、PaCO2)、外周血炎症因子(IL-6、TNF-α)的变化。结果:研究过程中两组均脱落3例,经统计学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无显着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无显着差异,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有显着差异,观察组降低中医症候积分更明显。在治疗效果上,对照组有效率70.27%;观察组有效率91.89%,两组患者的有效率有显着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PaCO2和PaO2无显着差异,治疗后两组PaCO2和PaO2有显着差异,对照组PaCO2更低,PaO2更高。两组治疗前BNP和PASP无显着差异,两组治疗后BNP和PASP有显着差异,观察组降低BNP和PASP更明显。两组治疗前IL-6、TNF-α无显着差异,两组治疗后IL-6、TNF-α无显着差异,观察组降低BNP和PASP更明显。结论:心康方(化痰散瘀法)结合西医治疗对于改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右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呼吸衰竭及右心衰竭较单纯西医治疗有更明显效果。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有关。

黄春兰[4](2019)在《消水圣愈汤及中药足浴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阳虚水泛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运用消水圣愈汤及中药足浴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阳虚水泛证),并观察其疗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阳虚水泛证)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四川省中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呼吸科住院且符合纳入标准及不符合排除标准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消水圣愈汤及中药足浴,两组疗程均为14天。统计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近一年急性加重住院次数以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心功能分级、BNP值、病程中是否使用利尿剂,并整理数据资料,利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的性别经卡方检验,年龄、病程、近一年急性加重住院次数经独立样本t检验,均P>0.05,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BNP经独立样本t检验,NYHA心功能分级经秩和检验,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疗效性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3.两组治疗方案均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生活质量,但两组间经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两组治疗后的BNP经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BNP下降幅度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NP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5.两组患者治疗中使用利尿剂的人数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水圣愈汤以及中药足浴可减少利尿剂的使用。结论:运用消水圣愈汤及中药足浴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阳虚水泛证)能明显缓解病人的症状体征、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BNP值、减少治疗中利尿剂的使用,比单用西药疗效更确切,安全可靠,临床值得推广运用。

黄超[5](2019)在《金水交泰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肺肾气阴两虚型)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金水交泰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肾气阴两虚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其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及推广意义。方法:将64例45-80岁符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肺肾气阴两虚证)诊断标准的病人,按照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法,试验组32例,对照组32例,实际中试验组剔除1例,对照组剔除和脱落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一般基础治疗、持续性氧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信必可都保)320/9.0μg/吸,吸入早晚各一次;盐酸氨溴索口服液30ml口服tid等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同时服用由绵阳市中医医院中药房统一煎制的金水交泰汤加减方。治疗2月,观察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CAT问卷、六分钟步行距离、血气分析、随访6个月急性加重次数。结果:(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BMI、心功能分级等基线比较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试验组主要症状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症状改善方面:经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均有下降(P<0.01),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单项症状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针对腰膝酸软、头昏耳鸣、手足心热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CAT评分均有下降(P<0.01),组间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4)治疗后,两组患者六分钟步行距离均有增加(P<0.01),组间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5)治疗后,两组患者分析血气分析值均有改善(P<0.01),组间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6)治疗后6月,随访两组患者急性加重次数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加重次数比对照组明显减少。(7)安全性评价:两组治疗过程中,血常规、肝肾功、心电图等相关安全指标,均无明显异常。结论:金水交泰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功能以及减少急性发作加重次数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且能一定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安全性能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刘菲[6](2017)在《温阳利水活血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阳虚水泛夹瘀证)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温阳利水活血法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证属阳虚水泛夹瘀患者症状、体征、心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评价温阳利水活血法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中的应用价值,为进一歩探索本病的有效中医治法打下良好基础。方法: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筛选出符合入选标准的58例,随机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9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和桂枝茯苓丸加减为基础的中药汤剂,两组疗程均为14天。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积分及心功能、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变化,整理数据资料,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1.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心功能分级比较上均无显着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2.症状体征:两组患者治疗前各症状积分、各体征积分、总症状积分、总体征积分比较无显着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经治疗后分析表明两组治疗均能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而治疗组在症状及体位、紫绀、水肿体征上的改善优于对照组,而在哮鸣音、湿啰音上两组效果相似。3.两组治疗均能改善患者心功能,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在心功能疗效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两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治疗前比较,无显着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组内比较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治疗后各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治疗均能改善血液动力学,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5.两组疗效对照组有效率为76.9%,治疗组有效率为92%,两组疗效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阳利水活血法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证属阳虚水泛夹瘀证患者疗效确切,在临床应用中能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

孙杰[7](2016)在《刘东汉教授辨治肺系病证经验及泻肺补心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系统整理、挖掘刘东汉教授辨治肺系病证学术观点及经验,并对泻肺补心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进行临床研究,评价其疗效。以期升华和传承刘教授辨治肺系病证学术思想,为肺系病的中医临床辨治提供可资借鉴的学术经验。方法本研究以跟师学习过程中对刘教授的临证经验及授课记录为基础,结合刘教授公开出版的着作及发表的论文,参考中医各相关流派及各医家的学术观点,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刘教授的学术渊源、刘教授辨治肺系病证学术观点、刘教授辨治肺系病证学术经验、泻肺补心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研究等五个方面为研究内容。在第一部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研究进展中,采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从现代医学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治疗进展、历代医家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认识、现代中医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病机、治疗进展研究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第二部分学术渊源中,梳理了刘教授成长、成才的脉络及过程,总结了奠定影响刘教授学术特色的主要学术渊源;第二部分刘教授辨治肺系病证学术观点中,采用文献分析及理论探讨研究方法,结合中医经典理论,从肺系病证致病因素、辨治思维、治疗方法、脏腑传变等方面系统整理和总结了刘教授辨治肺系病证的学术观点;第四部分刘教授辨治肺系病证经验中,总结整理了刘教授辨治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疾病、支气管肺癌经验;第五部分泻肺补心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研究中,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设计方案,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医症候积分、mMRC调查问卷、血气指标、凝血类指标、NT-proBNP、右心tei指数等指标,将纳入研究的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标准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泻肺补心方汤剂,每日一剂,煎取400m1,分3次温服。观察期间出现急性发作,按照第八版《内科学》中相关方案进行治疗,并记录患者发病时间、诱因、发病情况及治疗时间等。疗程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mMRC调查问卷、血气指标、凝血类指标、NT-proBNP、右心tei指数等检测指标变化,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并通过肝、肾功能指标对其安全性做出评价。结果在第二部分,通过对刘教授的学术渊源的总结探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传承家学,自幼受父熏陶。刘教授的父亲刘景全先生的学术特色,有以下几个方面:1.熟读经典百家。先生自幼在先辈熏陶下,以《内经》为理论基础,以《伤寒杂病论》指导临证治疗实践,涉猎百家学说,先生对金元四大家及张介宾等前贤学术思想理解颇深,尤其注重张元素、李东垣之学,并以此指导临床实践。2.临床衷中参西。先生受唐容川、张锡纯学术思想影响颇深,临证以西医诊断为依据,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准绳,既有中医的辨证论治,又有西医的辨病论治,之后才确定立法方药,作出正确的治疗方案,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3.用方灵活多变。先生用方加减化裁灵活多变,但其本质为准确辨证。4.重视脾胃盛衰。先生注重后天脾胃,尤其治内伤病很重视调理脾胃。5.重视传统文化。尤其重视道、儒、佛家文化。(二)取法经典,融汇各家学说。刘教授认为《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脾胃论》等经典着作是中医理论的源头,刘教授非常重视中医经典的学习,并融汇各家学说指导临床实践。(三)注重国学,根于传统文化。中医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儒、释、道。儒家中庸思想对中医“和”的治疗理念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儒家的仁义道德观、佛家的慈悲为怀对“仁医”“仁术”的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医主张的恬淡虚无、治未病、治病求本、以平为期、调整阴阳、顺应天时等这些治则均与道家有密切的关系。刘教授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认为“医道者,是道家的阴阳辨证,儒家的中庸和谐,释家的慈善普度,非此三者,不为大医也。”(四)与时俱进,临床中西并重。刘教授受其父亲刘景全先生影响,主张“西为中用,衷中参西”。刘教授认为中西医各有特色,各有优势,临床实践中要正确处理中医、西医之间的关系,做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在第三部分,总结探讨刘教授辨治肺系病证的学术观点及特色,主要有以下几各方面:(一)致病因素,提出“浊毒犯肺”。针对现代社会烟草泛滥、雾霾天气频发等导致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致病因素,刘教授认为其病理因素属于“浊毒”,提出“浊毒犯肺”的致病观点。浊属阴邪,毒为阳邪,然两者关系甚密,常胶结致病。治疗上,两者当辨孰轻孰重,分而治之,毒盛者清热解毒为主,不忘化浊;浊盛者利湿化浊,不忘清热解毒。(二)辨治思维,注重病证结合。刘教授认为中医有“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西医有“辨病论治”和“对症治疗”。西医“辨病”优于中医“辨病”;中医“辨证论治”优于西医“对症治疗”。将西医“辨病”和中医“辨证”结合起来,中西医之间,彼此取长补短,才能减少漏诊及误诊误治,提高临床疗效。(三)辨治肺病,尤重调治脾胃。刘教授认为由于肺与脾、胃经络上相互联系,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所以刘教授临床上治疗肺病,非常重视调护脾胃。具体表现在:1.和降胃气以肃肺止咳;2.燥湿化痰以绝咳喘夙根;3.健脾补肺以培土生金:4滋阴益胃以生津润肺;5.用药忌苦寒以伤及脾胃。(四)慢性肺病,不忘从“络”论治。“久病入络”是中医“络病学说”的核心思想。刘教授认为肺脏娇嫩,血络丰富,肺系常见的慢性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炎、肺癌等易迁延反复,逐渐进展,其发病过程常常容易入血、入络。临床常用通络法治疗肺系慢性病有较好的疗效,具体方法:1.益气行气通络;2.化瘀活血通络3.化痰除湿通络;4.养阴清肺通络;临床也常配伍虫类药以软坚散结,搜风通络。(五)以“治未病”,指导临床实践。刘教授认为,中医“治未病”思想,就是现代医学的“预防”思想。疾病未发时预防发生,既发后预防加重,稳定时预防复发。以“治未病”思想指导肺系疾病的防治全过程,对防止肺系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加重有重要意义。(六)肺病日久,后期病及于心。刘教授认为,慢性肺病迁延日久,脏腑虚损,后期病必及于心,肺与心的关系,其实质为气与血的关系,故治疗时当气血兼顾,肺心同治。在第四部分,总结探讨刘教授辨治肺系病证临床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慢性咳嗽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咳嗽变异型哮喘(CVA)、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及感染后咳嗽(PIC)。刘东汉教授辨治慢性咳嗽的重要思路为辨病结合辨证。1咳嗽变异型哮喘刘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脏腑虚弱,风邪犯肺。针对CVA应分期治疗,急性发作期,主要从风论治,以祛风解痉止咳为主;缓解期主要从补肺健脾益肾入手。2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刘教授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为胃病日久,土壅木郁,肝胃失和,气机升降失调,肺气上逆而作咳。法宜疏肝和胃,降逆制酸,肃肺止咳。3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刘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病位在鼻窍者,为“风邪袭鼻、鼻窍壅塞、肺失宣肃”,治宜疏风散邪通窍、化痰宣肺止咳;病位在咽喉者为风燥扰咽(喉)、肺失清润,治宜祛风滋阴润燥、化痰利咽肃肺。4感染后咳嗽刘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风邪犯肺,余邪未尽,肺失宣肃,治宜疏风散邪,宣肺止咳。(二)支气管哮喘刘教授认为其病机为正气不足,宿痰伏肺,肺脾肾功能失调,遇寒引动伏痰而发。辨属虚属实,已发与未发。发作时以邪实为主,治宜祛邪为急;未发时以正虚为主,当以扶正为先。(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刘教授认为“肺虚痰瘀”是其病机关键,病变首先在肺,可累及脾、肾,久病及心。病理因素主要为痰浊、瘀血、水饮,病性多属标实本虚。临证时分清标本缓急,辨明邪实正虚,随证分期论治;急性加重期以祛邪为主;稳定期以扶正补虚为主。(四)间质性肺疾病刘教授认为不同时期,其病机病性不同,初期毒邪犯肺,以邪实主;中期痰瘀互结、虚实并见:后期以气阴两虚、脏腑虚损兼络瘀为主。临床当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分期论治。初期当清热解毒,轻宣肺气;中期当化痰活血,兼以益气养阴;末期当扶正补虚,兼以通络。(五)肺癌刘教授认为其病机为脏腑虚损,痰瘀互结,癌毒内牛。扶正祛邪为治疗肺癌的基本原则,在病变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论治。早期正气尚强,驱邪重于扶正;中期则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治宜攻补兼施;晚期正气消残,元气大伤,宜固护正气为主,可在益肺健脾补肾之时酌加解毒抗癌之品。在第五部分,通过临床研究,探讨泻肺补心方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1.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总积分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指标(pH、PO2、PCO2、S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凝血指标以及D-Dimer比较,治疗组凝血指标明显延长,D-Dimer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NT-proBNP比较,治疗组NT-proBNP下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治疗后右心te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治疗后mMRC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比较无显着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刘教授学术渊源、辨治肺系病证学术观点及特色、辨治肺系病证经验以及泻肺补心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刘教授的成长之路是以继承家学为基础,注重国学,博极医源,勤奋学习,熟读经典,融汇各家学说之所长,勤于思考,勤于实践而成就的,刘教授的学术传承脉络清晰,家学渊源深厚,学术特色鲜明。针对现代社会烟草泛滥、雾霾严重的社会现状,刘教授从病因上提出“浊毒犯肺”的致病观点,对肺病的防治有现实意义。刘教授辨治肺病,临证思维注重病证结合,病理因素强调痰瘀互结,病性认为虚实夹杂,治疗上尤重调治脾胃;慢性肺病日久,久病入络,后期病及于心,主张肺心同治;将“治未病”思想贯穿于肺病防治过程中。形成了刘教授辨治肺病的特色学术观点及经验,临床疗效明确。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气虚血瘀、阳虚水泛、肺实心虚的基本病机,提出治疗当益气活血,化痰平喘,温阳利水,泻肺补心,并创立泻肺补心方。通过临床研究表明,泻肺补心方具有止咳化痰,改善心肺功能,抗凝、抑制血栓形成等重要作用,能显着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无明显毒副作用以及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提供了新方法。

黄雅菊[8](2015)在《朱启勇教授学术经验总结及肺舒配方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肺肾两虚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朱启勇教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集其祖父泰兴名医朱衡芝先生,其父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首批全国师承工作指导老师朱秀峰先生学术经验之大成,从医40载,长于内科疾病的诊疗,尤擅长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肺间质纤维化等肺系疾病的诊治。学术经验 朱启勇教授幼承庭训,熟读中医经典,系统接受现代医学教育,勤于临床,善于总结,中西并重,勇于创新,治学严谨,学术造诣精深,临床经验丰富,不仅是中医学术传承者,同时又是学术传承指导者,对于中医学的发扬光大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其学术思想主旨认为中医诊疗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展开,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坚持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提出中医辨证更当与现代医学辨病相结合;注重治未病在肺系疾病诊疗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慢性肺病分期治疗,疾病缓解期尤当重视补益肺肾;提出从毒论治,运用抗毒清咽法治疗感染后咳嗽。临床研究 目的:旨在表明肺舒配方颗粒能通过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肾两虚证患者免疫功能及肺功能,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方法:选择来自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患者60例,符合西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证候肺肾两虚证诊断标准。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常规使用西药基础上,联合用药,治疗组予肺舒配方颗粒,对照组予金水宝胶囊,用药3月,记录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中医证候积分,检测治疗前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T淋巴细胞分类记数CD3+、CD4+、CD8+、CD4+/CD8+,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结果:两组患者疗前血清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肺功能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均较疗前显着变化,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变化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显着(P<0.05)。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均较疗前显着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疗前显着的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着,治疗组积分改变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29例(96.6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27例(90.00%),组间比较P<0.05。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肺舒配方颗粒选药精炼、配伍合理,选用补肺益肾、温阳强心之品治本,活血化瘀、化痰止咳等药治标,药用黄芪、仙灵脾、巴戟天、丹参、赤芍等,联合西药使用,可能通过抑制炎性因子表达,改善细胞免疫功能而改善COPD患者临床表现,改善肺功能,从而减少病情活动,且安全有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9](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研究说明

凌燕[10](2009)在《清肺化痰活血法治疗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CPHD,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于慢性支气管肺疾病,胸廓疾病或肺血管疾病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本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本文在整理总结古代中医文献中有关慢性肺心病的记载、现代中医学对慢性肺心病的研究进展、现代医学对慢性肺心病的规范化防治及研究进展等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前瞻性研究探讨清肺化痰活血法对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痰热夹瘀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通过对患者血瘀证候及外周血血液流变学治疗前后对照,探讨清肺化痰活血法对血液流变学作用的机理,从而为临床运用该法治疗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痰热夹瘀型患者提供科学依据。目的:观察清肺化痰活血法治疗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分轻、中、重度)证属痰热夹瘀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控制性氧疗、支气管舒张剂、抗生素、祛痰药),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具有清肺化痰活血作用的中药汤剂。疗程为10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1.临床症状及体征: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咳嗽、咯痰、喘息、胸闷、自汗、食欲、腹胀、乏力、肺部哮鸣音等项症状体征等指标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治疗方案均可以改善患者症状,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方案均能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口唇及齿龈暗、舌下静脉曲张、颈静脉曲张等血瘀证表现(P<0.01或P<0.05),而治疗组的治疗方案在改善口唇、齿龈暗、爪甲紫暗/微循环障碍、面色晦暗、颈静脉曲张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舌暗(瘀斑)、脉象、皮下瘀血斑、影像学或心脏彩超肺动脉高压的表现方面相比较,没有显着改善。3.外周血血液流变学:治疗组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全血粘度、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等也有所改善(P<0.05或P<0.01)。而治疗组在改善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血沉上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清肺化痰活血法治疗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血流动力学状况,促进患者的康复。

二、抵克力得对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小板功能影响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抵克力得对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小板功能影响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临床表征及其与理化指标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1.引言
2.资料与方法
    2.1 病例来源
    2.2 病例选择相关标准
    2.3 临床资料采集
    2.4 研究方法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
    3.1 AECPHD患者一般资料
    3.2 AECPHD患者的临床表征
    3.3 AECPHD与理化指标的关联性分析
4.讨论
    4.1 AECPHD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4.1.1 病因分布
        4.1.2 证型分布
        4.1.3 性别
        4.1.4 年龄
        4.1.5 病程
        4.1.6 吸烟情况
        4.1.7 BMI
    4.2 AECPHD的中医认识
    4.3 AECPHD痰热壅肺证的临床表征
        4.3.1 AECPHD的常见症候
        4.3.2 AECOHD 痰热壅肺证的症候
        4.3.3 临床表征的多因素分析
    4.4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与理化指标的关联分析
        4.4.1 AECPHD痰热壅肺证与血常规的关联分析
        4.4.2 AECPHD痰热壅肺证与CRP的关联分析
        4.4.3 AECPHD痰热壅肺证与PCT的关联分析
        4.4.4 AECPHD痰热壅肺证与血气分析的关联分析
        4.4.5 AECPHD痰热壅肺证与BNP的关联分析
        4.4.6 AECPHD与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关联分析
        4.4.7 理化指标的多因素分析
    4.5 小结
结论
问题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AECPHD的中医研究概况
    AECPHD的西医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2)常用祛瘀剂类中药注射液辅助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研究现况
    1. 中医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研究
    2. 中药注射液治疗肺心病现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单个中药注射液meta分析
    (一)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二) 丹参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冠心宁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舒血宁、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有效性和不良反应meta分析汇总
        1 文献检索果
        2 纳入文献概况
        3 文献质量
        4 meta分析结果
第三部分 常用祛瘀剂类中药注射剂辅助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网状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心康方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右心衰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肺心病的相关流行病学
    1.2 肺心病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呼吸功能改变
        1.2.2 肺血管结构及功能改变,肺动脉高压(PH)形成
    1.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医研究现状
        1.3.1 肺心病的中医渊源
        1.3.2 肺胀的病因病机
        1.3.3 辨证及治疗进展
    1.4 基于肺胀“痰瘀交结”的相关研究
        1.4.1 “痰瘀交结”的中医研究
        1.4.2 化痰散瘀法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炎症水平及高凝状态的研究
第二章 心康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右心衰竭的临床研究
    2.1 病例选择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病例终止、剔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分组方法
        2.2.2 研究方法
        2.2.3 观察指标
        2.2.4 疗效评定
    2.3 统计方法
    2.4 研究数据结果
        2.4.1 患者的基线资料
        2.4.2 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2.4.3 有效率结果分析
        2.4.4 血气分析结果比较
        2.4.5 PASP、BNP结果比较
        2.4.6 IL-6、TNF-α结果比较
    2.5 依从性及脱落病例分析
    2.6 安全性分析
    2.7 结论
第三章 讨论
    3.1 立题背景
    3.2 立题依据及创新性
    3.3 关于心康方的研究
    3.4 疗效分析
        3.4.1 中医症候积分的分析
        3.4.2 治疗效果及有效率的分析
        3.4.3 PaO2和PaCO2的分析
        3.4.4 PASP和BNP的分析
        3.4.5 IL-6和TNF-α的分析
        3.4.6 安全性的分析
    3.5 结论
    3.6 问题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4)消水圣愈汤及中药足浴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阳虚水泛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材料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2.1 西医诊断标准
        2.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2.2.3 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病例剔除与脱落标准
    3.研究方法
        3.1 分组方法
        3.2 治疗方法
        3.3 观察指标
        3.3.1 一般资料
        3.3.2 安全性观察指标
        3.3.3 疗效性指标
        3.3.4 疗效判定标准
        3.3.5 中医症状积分量化表
        3.3.6 安全性评价标准(见附录 8)
        3.4 统计学处理
研究结果
    1.一般资料
    2.疗效性指标治疗前比较
    3.疗效性指标治疗后比较
    4.安全性指标观察
讨论
    1.现代医学对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的认识及相关研究
    2.中医对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阳虚水泛证)的认识与现代研究
    3.消水圣愈汤及中药足浴方的立法依据及方义解析、现代药理研究
        3.1 消水圣愈汤的立法依据
        3.2 消水圣愈汤的药物组成及方义解析
        3.3 消水圣愈汤中组成药物的解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3.4 中药足浴药物组成及分析
    4.本研究与BNP的相关性
    5.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分析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1 :西医诊断标准
附录2 :中医诊断标准
附录3 :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
附录4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附录5 :心功能疗效判定标准
附录6 :生活质量评分表
附录7 :中医症状积分量化表
附录8 :安全性评价标准
附录9 :临床观察表
附录10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5)金水交泰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肺肾气阴两虚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西医对慢性肺心病的认识
        1.1 慢性肺心病流行病学
        1.2 慢性肺心病的病因及机制
        1.3 西医治疗认识
    2.中医对慢性肺心病认识
        2.1 中医病名认识
        2.2 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2.3 缓解期中医证型研究
        2.4 缓解期的中医药治疗研究
    3.李孔定先生对本病的认识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研究病例标准
    2.研究方法
        2.1 随机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治疗疗程
        2.4 观察指标
        2.5 证候疗效评定方法
        2.6 安全性观测
        2.7 不良反应判定
        2.8 依从性评价
        2.9 统计方法
        2.10 质量控制和保证
        2.11 受试者权益保护说明
第三部分 结果观察
    1.病例完成情况
    2.两组治疗前各参数比较
        2.1 性别、年龄、病程、BMI比较
        2.2 心功能比较
        2.3 症状总积分比较
        2.4 各症状积分比较
        2.5 CAT评分比较
        2.6 六分钟步行距离比较
        2.7 血气分析比较
    3.两组治疗后各观察指标比较
        3.1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2 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比较
        3.3 治疗后主、次症评分比较
        3.4 治疗后各主、次症状积分比较
        3.5 CAT评分比较
        3.6 六分钟步行距离比较
        3.7 血气分析比较
        3.8 治疗后急性加重次数
        3.9 安全性评价
第四部分 讨论
    1.选题意义
    2.立方依据
    3.方义分析
    4.方药分析
    5.对照组治疗方案选择依据
    6.观测指标选择依据
        6.1 CAT评分
        6.2 六分钟步行试验
        6.3 动脉血气分析
    7.结果分析
        7.1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7.2 CAT疗效分析
        7.3 六分钟步行试验分析
        7.4 血气分析
        7.5 急性加重次数
    8.结论
    9.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表

(6)温阳利水活血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阳虚水泛夹瘀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资料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及脱落标准
    3.研究方法
        3.1 随机分组
        3.2 治疗方法
        3.3 观察指标
    4.统计处理
    5.结果
        5.1 一般资料
        5.2 两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
        5.3 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5.4 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体征总积分比较
        5.5 治疗组与对照组各症状治疗前后的比较
        5.6 治疗组与对照组各体征治疗前后的比较
        5.7 两组患者心功能疗效比较
        5.8 血液流变学变化比较
        5.9 安全性指标观察
讨论及分析
    1.温阳利水活血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立法组方依据
    2.本研究与各检测指标的相关性评价
        2.1 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评价
        2.2 与心功能的相关性评价
    3.方义及药物分析
        3.1 方义分析
        3.2 药物分析
        3.3 现代药理学分析
    4.研究结果分析
        4.1 温阳利水活血法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阳虚水泛夹瘀证患者症状体征的影响
        4.2 温阳利水活血法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阳虚水泛夹瘀证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4.3 温阳利水活血法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阳虚水泛夹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4.4 研究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1.西医学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2.祖国医学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临床观察表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示例)

(7)刘东汉教授辨治肺系病证经验及泻肺补心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现代医学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认识
        1.1 发病机制
        1.2 治疗进展
    2 祖国医学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认识
        2.1 古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
        2.2 现代中医对本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刘东汉教授学术渊源
    1 传承家学,自幼受父熏陶
        1.1 熟读经典百家
        1.2 临床衷中参西
        1.3 用方灵活多变
        1.4 重视脾胃盛衰
        1.5 重视传统文化
    2 取法经典,融汇各家学说
    3 注重国学,根于传统文化
    4 与时俱进,临床中西并重
第三部分 刘东汉教授辨治肺系病学术观点及特色
    1 致病因素,提出“浊毒犯肺”
        1.1 浊、毒释义
        1.2 烟毒为浊毒
        1.3 现代雾霾为浊毒
        1.4 “浊毒犯肺”的治疗
    2 辨治思维,注重病证结合
        2.1 关于“症”、“病”、“证”的概念
        2.2 刘教授对“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的认识
    3 辨治肺病,尤重调治脾胃
        3.1 肺与脾胃经络上相互联系
        3.2 肺与脾胃生理上相互为用
        3.3 肺与脾胃病理上相互影响
        3.4 肺与脾胃治疗上相辅相成
    4 慢性肺病,不忘从“络”论治
        4.1 肺络的含义
        4.2 肺络的生理功能
        4.3 肺络病的病机特点
        4.4 肺络病的治疗
    5 肺病日久,后期病及于心
        5.1 肺与心生理上密切相关
        5.2 肺与心病理上相互影响
        5.3 治疗上扶正祛邪,肺心同治
    6 以“治未病”,指导肺病治疗
        6.1 平时未病先防
        6.2 急性期既病防变
        6.3 稳定期瘥后防复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刘东汉教授肺系病辨治经验
    1 慢性咳嗽
        1.1 咳嗽变异型哮喘(CVA)
        1.2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
        1.3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
        1.4 感染后咳嗽(PIC)
    2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
        2.1 病因病机
        2.2 辨治思路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3.1 病因病机
        3.2 辨治思路
    4 间质性肺疾病(ILD)
        4.1 病因病机
        4.2 辨治思路
    5 支气管肺癌
        5.1 病因病机
        5.2 辨治思路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泻肺补心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研究
    前言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质量控制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标准
        1.7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样本含量的估计
        2.2 试验设计及分组
        2.3 治疗方案
    3 评价指标
        3.1 一般观察项目
        3.2 疗效评价
        3.3 观测指标
    4 统计方法
    5 研究结果
        5.1 一般资料比较
        5.2 检测指标比较
    6 讨论
        6.1 刘东汉教授对本病病因病机认识
        6.2 处方来源及方解
        6.3 观测指标评价
        6.4 结果分析及疗效评价
        6.5 治疗机理探讨
    参考文献
结论
创新点
致谢
个人简介
附:临床观察病历记录表
附:查新报告

(8)朱启勇教授学术经验总结及肺舒配方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肺肾两虚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朱启勇教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总结
    1. 朱启勇教授学术渊源
        1.1 幼承庭训、注重经典
        1.2 勤于临床,善于总结
        1.3 中西并重,勇于创新
    2. 朱启勇教授学术思想
        2.1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2.2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2.3 “治未病”是肺病诊疗的指导思想
        2.4 提出缓则治本,尤重补益肺肾
        2.5 从毒论治,提出抗毒清咽法治疗感染后咳嗽
    3. 朱启勇教授临床经验荟萃
        3.1 支气管哮喘
        3.2 慢性支气管炎
        3.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
        3.4 慢性咽炎
第二部分 肺舒配方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肺肾两虚证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1.2 病例选择标准
        1.3 研究对象
        1.4 试验及观察方案
        1.5 临床疗效评价指标
        1.6 安全性评价指标
        1.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临床疗效分析
        2.2 安全性分析
        2.3 结论
    3.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10)清肺化痰活血法治疗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祖国医学对慢性肺心病的认识
        1.1 古代文献对慢性肺心病的论述
        1.2 慢性肺心病中医现代研究概况
        1.3 小结
    2 现代医学对慢性肺心病的研究
        2.1 关于流行病学的研究
        2.2 病因研究
        2.3 发病机制和病理
        2.4 分期及临床表现
        2.5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
        2.6 治疗
    3 小结
    4 清肺化痰活血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5 本研究组方及药物分析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资料
        1.3 一般资料
    2 治疗方案
    3 观察指标
        3.1 观察项目
        3.2 评分标准
        3.3 疗效评定方法
        3.4 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4.1 治疗组与对照组主要症状比较
        4.2 治疗组与对照组次要症状比较
        4.3 治疗组与对照组主要体征比较
        4.4 治疗组与对照组血瘀证积分的比较
        4.5 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的比较
        4.6 治疗组与对照组证候疗效比较
        4.7 安全性检查
    5 讨论
        5.1 清肺化痰活血法治疗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辨证属痰热夹瘀型患者的选方基础
        5.2 研究结果分析
    6 研究结论
第三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抵克力得对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小板功能影响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临床表征及其与理化指标关联分析[D]. 刘攀.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常用祛瘀剂类中药注射液辅助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网状meta分析[D]. 张晓琦.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12)
  • [3]心康方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右心衰竭的临床研究[D]. 陶海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4]消水圣愈汤及中药足浴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阳虚水泛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黄春兰.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5]金水交泰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肺肾气阴两虚型)临床疗效观察[D]. 黄超.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6]温阳利水活血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阳虚水泛夹瘀证)的临床观察[D]. 刘菲.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12)
  • [7]刘东汉教授辨治肺系病证经验及泻肺补心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研究[D]. 孙杰.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6(01)
  • [8]朱启勇教授学术经验总结及肺舒配方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肺肾两虚证的临床研究[D]. 黄雅菊.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5(06)
  • [9]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10]清肺化痰活血法治疗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临床疗效观察[D]. 凌燕.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11)

标签:;  ;  ;  ;  ;  

Diclade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血小板功能影响的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