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梭与无梭织机四杆打纬机构的结构设计与性能比较

有梭与无梭织机四杆打纬机构的结构设计与性能比较

一、有梭织机与无梭织机四杆打纬机构的结构设计和性能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何浩浩[1](2021)在《多剑杆织机引纬系统设计及机构优化》文中认为带芯立体织机作为织造输送带带芯织物的重要织造设备,其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矿产输送行业的发展。输送带在输送机成本中占有较大份额,目前国内输送带低端产能过剩,而高质量高性能输送带,需要大量进口。传统带芯织机多为单剑杆织机,其织造效率较低,技术水平不高。针对现有带芯织机的缺点和不足,研发设计了多剑杆立体织机,并着重对引纬机构进行了创新设计和优化,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1)通过对传统带芯立体织物的组织结构和织造原理进行分析,得出高性能立体织物的织造要求和性能要求。根据织物的织造和性能要求,设计了五剑杆引纬方案和一套能够实现五层纬纱张力达到均匀的张力补偿装置,使其织造效率、织物质量显着提高。(2)根据五剑杆织机引纬机构原理方案进行了结构设计。为提高五剑杆引纬的可靠性,减小剑杆对经纱的摩擦,对剑杆进行了自由振动分析和固有频率计算。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剑杆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并对剑杆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其前6阶固有频率。通过响应面法对剑杆进行了多尺度优化,达到了减小剑杆变形和减轻剑杆质量的目的。(3)基于碰撞理论,通过ADAMS平台对剑杆进行仿真计算,得到其引纬过程中剑杆头部的纵向位移,结果显示剑杆振动在允许范围内。基于ADAMS和ANSYS进行了引纬机构的刚柔耦合振动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剑杆设计可靠。(4)为解决引纬过程中五层纬纱张力不均和提高织物结构性能,创新设计了共轭凸轮摆杆与弹簧压盘组合式张力补偿装置。根据张力补偿装置,建立了张力补偿数学模型,并用MATLAB进行了纬纱张力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张力补偿装置可以使五层纬纱张力达到一致。通过ADAMS平台对凸轮摆杆机构进行了运动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张力补偿过程中,摆杆运动平稳,纬纱张力变化平稳。本文针对单剑杆引纬的缺点和不足,设计了五剑杆引纬机构,并对五剑杆引纬机构进行了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针对多层纬纱设计了多层纬纱张力补偿装置,并进行了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五剑杆引纬具有一定可靠性且能够满足带芯立体织物的织造要求。

王慧勇[2](2021)在《立体织物锁边的工艺研究及机构优化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立体织物具有良好的整体结构性能,以高性能立体织物为骨架形成的复合材料应用广泛,其中以带芯多层立体织物为骨架形成的带芯织物输送带是矿山输送机的重要部件。目前织造带芯多层立体织物的设备都是单剑杆织机,织造效率低;其布边的锁边形式有梭子锁边、单钩针锁边等,形成的布边抗拉强度低,且在高速运行下会出现锁边可靠性差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多剑杆织机的整体设计方案,且主要对立体织物的锁边机构展开详细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多剑杆织机织造原理,提出了多剑杆织机设计方案;对织机的主要机构进行时序分析与设计。分析了现有锁边工艺,并创新设计了五钩针纬纱圈嵌套互锁及边纱穿纬嵌套的新型锁边工艺,为锁边机构的设计提供工艺参考。(2)通过立体织物的组织结构及多剑杆织机织造过程,对立体织物的锁边要求及功能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三种锁边原理方案并对比分析,得出了最优方案并针对该方案创新设计了新型锁边机构,一共包括三部分:传递机构、脱纱机构、钩针机构,这三部分通过相互配合来达到立体织物锁边的目的。(3)多剑杆织机在高速运行状态下,其锁边机构需保证一定的可靠性,通过设计传递机构的修正梯形加速度运动规律,减小了传递机构在加速或减速时对纬纱造成的影响;对传递机构中关键部件送纱叉进行静力及模态分析,避免其在实际工作中产生共振;利用ANSYS对送纱叉进行参数优化设计及可靠性分析,结果分析可得:优化后的送纱叉结构更加合理,达到了增强刚度且减轻质量的目的,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本研究为锁边机构的设计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4)为减小钩针在锁边过程中对纬纱的磨损及提高布边的质量,对钩针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并通过MATLAB和ADAMS对钩针轨迹及钩针运动进行仿真,以获得钩针针头在运行过程中的轨迹近似直线且运动无冲击的四杆参数。(5)根据多剑杆织机的设计方案搭建了实验平台,并用现有的玻璃纤维进行试织,实验结果得出:织机的织造效率提高了近4倍,锁边机构运行可靠,且能够形成高质量的布边。本文提出的多剑杆织机大大提高了织造效率;所设计的锁边机构解决了现有立体织机锁边的缺陷。通过对锁边机构的优化及理论分析,确保锁边机构在织机高速运行时能够可靠的完成锁边。本课题为多剑杆织机的研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李洋[3](2021)在《含间隙剑杆织机共轭凸轮打纬机构动力学研究》文中认为剑杆织机具有转速高、精度高、适应性强、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在纺织机械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剑杆织机有五大核心机构,其中打纬机构是其最为重要的机构,打纬机构的动态性能制约着剑杆织机各项性能的提高、织机效率的提升以及影响织物的质量。本学位论文以剑杆织机共轭凸轮打纬机构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其运动特性及动力学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分析剑杆织机打纬机构的作用、运动要求以及工作原理;分析打纬机构对织物种类的适应性;选择打纬机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为正余弦组合加速度运动规律,并采用解析法推导主、副凸轮轮廓曲线的通用方程,运用三维软件参数化建模得到打纬机构三维模型。根据Lagrange方程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应用MATLAB进行数值计算并运用ADAMS软件建立机构虚拟仿真模型,对比二者结果,两者结果趋势一致,证明了所建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分析不同特性参数对打纬机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引入打纬阻力,分析打纬阻力对系统动力学的影响。阐述无质量杆模型、弹簧-阻尼模型、三状态运动模型三种运动副间隙模型;基于Lankarani-Nikravesh碰撞力模型,分析碰撞过程中碰撞力、碰撞变形量与时间的相互关系;运用ADAMS软件对含碰撞力的打纬机构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分析不同间隙对打纬机构动态性能的影响,得出间隙越大机构的振动越剧烈;提出欲增加系统的稳定性、降低系统的振动,达到提高运动精度、增加织机使用寿命的目的,应尽量减小织机运动副的间隙。

张学谦[4](2020)在《空间四杆引纬机构的运动学分析和动力学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空间机构与平面机构相比,因其可以利用简单紧凑的结构实现复杂空间运动的传递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轻工机械等领域,其中空间四杆引纬机构就是空间机构应用在纺织机械中的一种典型实例。空间四杆引纬机构作为一种常见的引纬机构,是剑杆织机的重要组成之一,是决定织机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而其运动平稳性差和运动精度低等问题也成为近年来制约剑杆织机发展的一大关键。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以空间四杆引纬机构为研究对象,利用理论分析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与优化,主要工作内容与成果如下:首先,分析了空间四杆引纬机构的工作原理,并利用螺旋理论思想推导出该引纬机构为单自由度机械系统。利用方向余弦矩阵法构建了其空间4R机构部分的运动学模型,并利用几何解析法分析平面四杆机构和齿轮放大机构部分,最终求得该机构的运动学方程。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对该引纬机构进行动力学建模,从能量的角度进行分析,基于系统广义坐标建立起该引纬机构的动力学方程。其次,利用MATLAB软件对运动学建模结果数值计算,并与ADAMS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运动几何参数变化对剑带运动规律的影响。基于剑带运动平稳性差的问题,提出利用ADAMS参数化建模进行优化设计,将剑带最大加速度最小化设为优化目标,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剑带运动的平稳性得到提升。然后,对动力学理论建模结果进行数值计算和三维模型的仿真结果对比验证,并在此基础上以旋转曲柄为等效构件,研究其他各构件的等效转动惯量变化规律。以织机提速为目标,提出优化剑带和剑轮的质量和转动惯量,以减小驱动力矩和总等效转动惯量的波动,结果表明优化效果良好。最后,考虑引纬机构在高速运转条件下不可忽视的杆件柔性变形问题,利用ADAMS-ANSYS联合仿真的方法,建立其刚柔耦合模型并仿真,分析各构件柔性变形造成的剑带运动误差。利用ANSYS对主要构件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分析构件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应力情况,并对其进行初步结构优化试验。通过增加截面尺寸来提升构件结构刚度,以降低构件柔性变形对剑带运动精度的影响。通过对比优化前后的剑带加速度误差曲线,证明了优化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所提出的空间四杆引纬机构的优化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对进一步地改进引纬机构的动力学性能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

李佳锜[5](2020)在《重型剑杆织机共轭凸轮引纬机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织机是纺织生产中,将纱线由单根状变为具有复杂组织纹路的轻工产品的重要设备,引纬机构在其中主要的功能是夹持纬纱通过织口。引纬机构的效率、织造最大幅宽即是决定织机性能的一个关键性指标。国产织机的生产制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是在重型织机的设计制造方面较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面对国外织机进口重型织机动辄上千万的价格,无疑会使得织造厂家成本急剧上升。同时在后期维护上也是受制于人,所以开展对于重型织机的研制是一项极具价值的研究。老式投梭织机与剑杆织机对比来看主要的区别在于引纬机构上的差别,对于织造商而言改进老式的织机的引纬方式则是一种既能节约生产成本又能提高生产效率达到双赢的策略。本论文着重讨论了重型剑杆织机引纬的设计与仿真,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根据所研究织机的织造品的织造工艺设计出其工作圆图,从而确定了引纬曲线中几个时间节点的配合关系。同时根据对常见几种引纬机构的对比和分析,确定共轭凸轮引纬机构作为本次设计的对象。采用高次插值多项式和数值分析软件MATLAB拟合出满足工艺需求的加速度曲线,有效的降低了引纬动作中的加速度峰值和速度峰值。在面对共轭凸轮轮廓曲线求解复杂的问题,采用反求法,利用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求解出其轮廓曲线并对凸轮压力角进行校核。对引纬机构采用有限单元法对其进行离散化处理,将结构件进行简化视作等截面梁。将其划分为无数个梁单元,并计算出梁单元的变形能和动能。基于拉格朗日方程建立单元运动微分方程,随后建立出引纬机构结构件的运动微分方程。利用数值分析软件MATLAB对其弹性变形和动应力进行了分析。通过增加传动连杆的高度、宽度减少了引纬机构的速度、加速度波动。利用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建立引纬机构的三维模型,利用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对其凸轮与滚子之间的碰撞力进行了分析。在设计空间受限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凸轮滚子的材料降低了两者之间的碰撞力。同时,在考虑传动连杆的柔性情况下,利用ADAMS与ANSYS联合对连杆进行刚柔耦合仿真分析。通过将连杆赋予不同材料对比分析其对引纬运动的影响,优选出HT350作为连杆的材料使得引纬运动更加的稳定。为了检验共轭凸轮在实际工作情况下是否会发生共振,使用ANSYS Workbench分析了共轭凸轮的固有频率与模态振型。证明凸轮的设计是满足要求的。

闫文军[6](2020)在《超宽门幅织机电磁引纬装置的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超宽门幅产业用纺织品的需求持续增长,促使现有的引纬技术面临新的挑战,因现有引纬速度难以达到超宽门幅的引纬要求,且以现在普遍的织机引纬方式来看,喷水、喷气、片梭和剑杆织机的引纬,虽然在引纬方式上有着比较先进的工艺,能够满足大部分的织物织造引纬需求。但是,随着对今后日益发展的纺织行业来说,对如何能够实现超宽门幅引纬(例如要求门幅12 m或者更宽)的纺织机来说需求是很大的。因此,就如何实现织机超宽门幅高速自动引纬是现代织造装备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近几年来,电磁发射技术发展迅速,可以将物体超高速度的发射出去,甚至可达到50 km/s超高速度。比如,现如今美军所推崇的电磁轨道炮,能够将炮弹超高声速地发射到几百公里以外,对于这样的武器来说,钢铁就犹如豆腐一样的被击穿,其武器实战意义重大。由于电磁发射技术带来的前景性,结合如今纺织机械对超宽门幅引纬织机的需求,提出一种能够通过用类似电磁轨道炮那样的电磁发射来实现超宽门幅引纬的需要,其研究的前景性也是意义重大的。本文研究电磁发射引纬机制,就如何实现超宽门幅织机的可靠、高速引纬,可为超宽门幅自动织机引纬的开发方向,提供了一种理论技术基础。本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根据超宽门幅自动织机对要求实现其超宽门幅引纬机构的要求,同时结合织机引纬机构的工艺参数,提出一种类似电磁轨道炮发射技术的电磁引纬方法,构建电磁发射达到超宽门幅引纬的机构运动模型,建立以线圈型电磁轨道炮结构类似的多级电磁发射引纬方法,实现超宽门幅织机的可靠、高速引纬要求。其次,利用有限元ANSYS软件,分析线圈型电磁引纬发射装置中通电螺线圈产生的电磁力和磁场的分布,为构建引纬夹纬器顺利的通过发射轨道而达到逐级加速做功的依据。对电磁引纬发射装置进行具体的方案设计,完成整体电路功能控制系统。通过PLC与触摸屏的通信组合,实现对微型电磁引纬发射装置的引纬控制,达到设计方案所要求的超宽门幅引纬功能。最后,设计编写控制系统的软件程序(PLC程序),制作电磁发射引纬装置的人机界面。通过人机界面与PLC的通信组合,完成对整个电磁发射引纬装置中整体性电路的功能控制。同时,将夹纬器(发射体)的引纬动态在人机界面中予以监测显示,基于监测数据得出能够满足超宽门幅自动织机的引纬要求。

路春辉[7](2020)在《剑杆织机共轭凸轮打纬机构动力学分析与优化》文中提出剑杆织机因其适应性强、高度自动化、高转速、高精度、高效能的特点,在如今的纺织机械市场占有重要地位。打纬机构作为剑杆织机的核心机构,在织机织造过程中,其动态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织物的质量,同时也是制约剑杆织机转速提高和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本文以剑杆织机中的核心机构——共轭凸轮打纬机构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分析了剑杆织机打纬机构的工作原理以及运动要求,分析了打纬机构对织物质量以及织物种类适应性的影响,以正余弦组合加速度运动规律作为打纬机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采用解析法推导出了共轭凸轮轮廓曲线的通用方程,应用参数化建模的方法得到共轭凸轮打纬机构的三维模型。基于Lagrange方程建立了打纬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应用ADAMS建立机构虚拟样机模型,对比MATLAB数值计算和ADAMS虚拟仿真结果,证明所建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和物理参数对打纬机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对钢筘进行了模态、刚度、强度分析,基于有限元法对钢筘进行了离散化处理,利用Lagrange方程建立了柔性钢筘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基于ANSYS与ADAMS联合仿真的方法,建立了共轭凸轮打纬机构的刚柔耦合模型,针对钢筘的柔性变形,对打纬机构进行了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基于Isight优化平台,以打纬机构的结构参数和物理参数作为设计变量,将打纬机构的动力学性能作为优化目标,建立了打纬机构多目标优化模型,使用拉丁超立方设计方法,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打纬机构的结构进行多目标优化。

唐雪梅[8](2014)在《高速剑杆织机打纬机构运动精度及其可靠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剑杆织机是织造加工设备的主要机型之一,它以产品的品种适应性较广、翻改品种较快、整机机械性能较好等优点,在近代织机中得到广泛应用。剑杆织机中,打纬机构是关键部件之一,其结构形式、运动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剑杆织机的质量与效率。现代科技的进步与飞速发展,对剑杆织机提出了更高要求,高速度、高精度、高效率已经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与国外先进剑杆织机相比,国产剑杆织机的工作速度、运动精度及可靠性都还存在较大差距。如何解决高速剑杆织机工作速度与织造性能之间的矛盾,使得产品向高稳定化、高速化、高精度化发展成为我国高速织机设计制造亟需攻关的课题。本文以剑杆织机打纬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三维参数化模型、多体系统动力学分析、运动精度分析、运动精度可靠性及其优化研究,对打纬机构的运动性能、各误差因素对机构精度的影响及提高运动精度可靠性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采用解析法推导出共轭凸轮的轮廓曲线方程,利用Pro/E的开发工具Program模块进行了剑杆织机共轭凸轮打纬机构的三维参数化设计;克服了以往共轭凸轮打纬机构设计方法繁琐、设计的可观性较差、很难形成仿真动画、不便于进行后续分析的缺陷。其次,运用虚拟样机技术、多刚体动力学与柔性多体动力学理论,以ADAMS软件为平台,分别建立剑杆织机打纬机构的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和考虑打纬摇轴柔性的多柔体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研究多刚体模型和多柔体模型对打纬机构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第三,综合运用凸轮机构反转原理、有效长度理论、转换机构法、机构运动学等多种手段,分别建立共轭凸轮打纬机构在考虑尺寸误差、运动副间隙误差及凸轮副磨损误差三种情况下的打纬摇轴摆角误差的计算模型,建立出各摆角误差与凸轮转角之间的关系;并运用Maple数值分析计算软件对剑杆织机打纬机构的运动精度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分析打纬机构的基本尺寸误差、运动副间隙及凸轮副磨损对机构运动精度的影响,研究提出了剑杆织机打纬机构设计中提高运动精度的有效技术途径。第四,基于打纬机构中打纬摇轴摆角位置误差的三种计算模型,应用Taylor级数展开法推导出打纬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求解的精确解析方程式,对打纬机构运动精度可靠度进行分析求解,并运用Maple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获得了剑杆织机打纬机构的基本尺寸误差、运动副间隙误差及凸轮副表面磨损三种误差因素对打纬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的影响规律。根据可靠性指标的几何原理,建立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指标及可靠度求解数学模型,并运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打纬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进行优化求解,为高速剑杆织机的设计制造提供一种新的有效途径。论文的研究成果,系统地揭示了各主要误差因素对打纬机构运动精度及其可靠性的影响规律,找出了提高打纬机构精度的技术方向,为高速剑杆织机打纬机构的分析、设计及制造提供了一整套分析理论与研究方法,对国产剑杆织机的高速化、高精度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孙中奎[9](2011)在《喷气织机六连杆打纬机构动态特性分析及优化》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基于某型四连杆打纬喷气织机模块化墙板,设计了六连杆打纬机构,并对设计的机构进行了动力学方面的研究。首先,基于某型织机模块化墙板,按照筘座的理想运动规律,依据最优化算法设计了六连杆打纬机构,并完成具体结构设计及PROE三维建模。其次,将打纬机构视为刚体,建立基于ADAMS的六连杆打纬机构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筘座运动性能对打纬工艺的影响以及机构的运动副反力、输入力矩、摆动力/力矩曲线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设计的六连杆打纬机构的动态性能能满足打纬工艺的要求。再次,在考虑打纬机构弹性变形的情况下,对机构进行多柔体动力学研究,着重分析了直接影响打纬工艺的筘座各节点的位移响应及其角加速度响应,并分析了两侧六连杆动态特性的差异。得到打纬机构的弹性变形对打纬工艺影响很小的结论。最后,对织机原有四连杆打纬机构进行多刚体动力学分析,并参照前面的内容,从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三方面全面比较了四连杆和六连杆打纬机构,对比结果显示,设计的六连杆打纬机构有较原有四连杆打纬机构更好的运动特性。论文研究成果对生产实际中织机的老机改造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斯勇[10](2010)在《喷气织机双后梁系统设计与经纱张力控制研究》文中认为喷气织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织机之一。经纱张力是织造工艺中的重要参数,如何控制经纱张力并使其值稳定在上机张力左右,是织机在织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织机中的后梁系统是控制和检测经纱张力的重要装置。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有关织机后梁系统的动力学研究方面,国内外文献都较少涉及;而有关织机双后梁系统的分析,更是鲜有报道。因此研究织机双后梁系统,具有一定开创意义。本文以WG-2000型单后梁喷气织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各运动对织造过程中经纱张力的影响,建立了静力和动力学模型,得出单后梁系统经纱张力和活动后梁摆角在织造过程中受经轴直径大小的影响。因此在单后梁系统基础上,改进设计,加设一可以转动的固定后梁,形成双后梁系统,以消除经轴直径的改变对活动后梁摆动和经纱张力的影响。针对所设计的双后梁系统,考虑固定后梁的转动、活动后梁的摆动及转动,建立三自由度模型。得出在双后梁系统中,固定后梁的转角和活动后梁的转角较大,活动后梁摆动较小,各段经纱张力变化平稳;分析固定后梁位置对织造过程的影响,得出固定后梁位置变化对织造过程中各参数影响较小;分析了不同刚度的弹簧对经纱张力和各转角的影响,得出了弹簧刚度越小对控制经纱张力越有利的结论。鉴于在双后梁系统中,经纱在活动后梁上所形成的包角较小,松经机构作用不明显,可以考虑去除,以节约成本。将所分析的结果与单后梁系统比较,得出所设计的双后梁系统结构简单、活动后梁摆动平稳,能够较好的保证张力传感器灵敏度,从而更好的控制经纱张力。所得结论,对织机结构的改进、设计和织造工艺的改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有梭织机与无梭织机四杆打纬机构的结构设计和性能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梭织机与无梭织机四杆打纬机构的结构设计和性能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多剑杆织机引纬系统设计及机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立体织造装备及技术研究现状
        1.2.1 国外立体织造装备研究现状
        1.2.2 国内立体织造装备研究现状
        1.2.3 立体织机引纬装置及技术
    1.3 张力补偿装备及技术
        1.3.1 纱线张力补偿技术现状
        1.3.2 纱线张力补偿形式
    1.4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内容
        1.4.1 存在的问题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带芯立体织物及织造工艺分析
    2.1 典型立体织物的结构和织造方式
    2.2 带芯立体织物织造原理
        2.2.1 带芯织物组织分析
        2.2.2 传统带芯织物织造工艺分析
    2.3 新型带芯织物织造工艺设计与分析
        2.3.1 新型带芯织物织造工艺
        2.3.2 新旧带芯织物及工艺和性能对比分析
        2.3.3 多剑杆引纬方案分析及设计
    2.4 多剑杆织机主要机构时序配合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五剑杆织机引纬机构设计及优化
    3.1 新型五剑杆引纬机构设计
        3.1.1 五剑杆引纬系统
        3.1.2 引纬机构设计
    3.2 剑杆的稳定性分析
        3.2.1 剑杆力学模型
        3.2.2 剑杆振动频率计算
    3.3 剑杆优化
        3.3.1 优化设计的基本原理
        3.3.2 基于响应面法的剑杆优化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引纬机构运动仿真分析
    4.1 剑杆运动规律
    4.2 基于ADAMS的引纬仿真分析
        4.2.1 生成中性体文件
        4.2.2 ADAMS内刚柔耦合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纬纱张力补偿装置设计及张力研究
    5.1 五剑杆引纬过程分析
        5.1.1 引纬过程各层纬纱运动分析
        5.1.2 各层纬纱喂纱量分析
    5.2 张力补偿机构设计
        5.2.1 常用张力补偿方式分析
        5.2.2 新型张力补偿原理设计
        5.2.3 张力补偿装置设计
    5.3 张力补偿装置结构设计
        5.3.1 纬纱张力数学模型
        5.3.2 共轭凸轮廓线反求
        5.3.3 压线凸轮设计
    5.4 张力补偿机构仿真与分析
        5.4.1 纬纱张力变化仿真
        5.4.2 张力补偿装置运动仿真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专利及科研情况
致谢

(2)立体织物锁边的工艺研究及机构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立体织物及织造装备技术发展现状
        1.2.1 立体织物的分类
        1.2.2 立体织造技术及装备国内外发展
        1.2.3 立体织物锁边技术国内外发展
    1.3 立体织物锁边机构理论研究现状
    1.4 存在的问题及主要研究的内容
        1.4.1 存在的问题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立体织物织机的整体方案设计及锁边工艺研究
    2.1 多剑杆织机的技术要求
    2.2 多剑杆织机的织造原理
    2.3 多剑杆织机的整体设计方案
    2.4 多剑杆织机主要机构时序配合
    2.5 锁边工艺的分析
        2.5.1 现有锁边工艺研究
        2.5.2 新型锁边工艺的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立体织物锁边机构的创新设计
    3.1 创新设计技术概述
    3.2 功能需求分析
    3.3 锁边机构原理及方案研究
        3.3.1 锁边方案及原理分析
        3.3.2 锁边方案的选择
    3.4 锁边机构的创新设计
        3.4.1 传递机构设计
        3.4.2 钩针机构设计
        3.4.3 脱纱机构设计
        3.4.4 锁边机构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锁边机构中传递机构动态性能分析及优化
    4.1 传递机构送纱叉运动规律设计
    4.2 传递机构的稳定性分析
    4.3 传递机构模态分析
    4.4 传递机构送纱叉的优化设计
        4.4.1 机械优化设计原理
        4.4.2 机械优化分析流程
        4.4.3 机械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4.4.4 ANSYS优化工具Design Explorer
        4.4.5 送纱叉的设计参数
        4.4.6 结构静应力分析
        4.4.7 响应面优化设计
        4.4.8 送纱叉的可靠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锁边机构中钩针机构的优化设计
    5.1 钩针机构锁边的技术要求
    5.2 钩针机构运动学分析
    5.3 钩针机构的尺度综合
        5.3.1 基于ADAMS的运动仿真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验及结果分析
    6.1 实验过程
    6.2 产品展示与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专利及科研情况
致谢

(3)含间隙剑杆织机共轭凸轮打纬机构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剑杆织机的发展现状
    1.3 机构的研究现状
        1.3.1 打纬机构研究现状
        1.3.2 含间隙机构研究现状
    1.4 剑杆织机打纬机构存在的问题
    1.5 动力学原理及建模方法
    1.6 本学位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剑杆织机打纬机构结构设计与分析
    2.1 引言
    2.2 打纬机构的作用与运动要求
    2.3 打纬机构分类
        2.3.1 四连杆打纬机构
        2.3.2 六连杆打纬机构
        2.3.3 共轭凸轮打纬机构
    2.4 打纬机构的工作原理
    2.5 共轭凸轮设计
    2.6 共轭凸轮打纬机构从动件规律选择
    2.7 共轭凸轮打纬机构参数化建模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共轭凸轮打纬机构从动件运动学与动力学建模及仿真
    3.1 引言
    3.2 打纬机构运动学建模与分析
    3.3 共轭凸轮打纬机构动力学建模
        3.3.1 打纬机构各构件的质心
        3.3.2 打纬机构各构件的动能
        3.3.3 打纬机构各构件的势能
        3.3.4 打纬机构动力学建模
    3.4 打纬机构动力学仿真与分析
        3.4.1 MATLAB软件简介
        3.4.2 ADAMS软件简介
        3.4.3 转速对打纬机构驱动力矩的影响
        3.4.4 转速对钢筘惯性力的影响
        3.4.5 材料对打纬机构驱动力矩的影响
        3.4.6 筘座脚质心位置对打纬机构驱动力矩的影响
    3.5 打纬阻力
        3.5.1 剑杆织机打纬机构打纬运动的三个阶段
        3.5.2 影响打纬阻力的因素
        3.5.3 考虑打纬阻力时打纬机构的动力学分析
        3.5.4 打纬阻力对打纬机构驱动力矩的影响
        3.5.5 考虑打纬阻力机构刚性动力学仿真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含间隙共轭凸轮打纬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建模及仿真
    4.1 引言
    4.2 运动副间隙模型分析
        4.2.1 连续接触模型
        4.2.2 二状态运动模型
        4.2.3 三状态运动模型
    4.3 碰撞接触力模型
        4.3.1 接触力建模
        4.3.2 接触力仿真
        4.3.3 不同恢复系数碰撞过程分析
        4.3.4 不同碰撞初速度碰撞过程分析
    4.4 含间隙机构动力学建模
    4.5 不同间隙下动力学仿真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4)空间四杆引纬机构的运动学分析和动力学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剑杆织机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1.2.2 几种典型的引纬机构
        1.2.3 引纬机构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空间四杆引纬机构的分析理论基础
    2.1 空间四杆引纬机构的工作原理
    2.2 机构自由度分析
    2.3 空间四杆引纬机构运动学建模
        2.3.1 空间机构运动学建模方法
        2.3.2 空间四杆引纬机构运动学理论模型
    2.4 空间四杆引纬机构动力学建模
        2.4.1 动力学建模方法
        2.4.2 引纬机构系统的动能
        2.4.3 引纬机构动力学方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空间四杆引纬机构的运动学仿真分析与参数优化
    3.1 空间四杆引纬机构运动学仿真分析
        3.1.1 空间四杆引纬机构三维建模
        3.1.2 引纬机构运动学仿真验证分析
    3.2 基于MATLAB的剑带运动规律影响因素探究
        3.2.1 旋转曲柄长度对剑带运动规律的影响
        3.2.2 连杆长度对剑带运动规律的影响
        3.2.3 铰接点F位置对剑带运动规律的影响
    3.3 基于剑带运动平稳性的几何参数优化
        3.3.1 建立优化模型
        3.3.2 基于ADAMS的优化实验及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空间四杆引纬机构的多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与优化
    4.1 动力学仿真验证分析
    4.2 等效转动惯量变化规律分析
        4.2.1 引纬机构系统总等效转动惯量
        4.2.2 各构件等效转动惯量
    4.3 织机提速优化方法探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空间四杆引纬机构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仿真及结构优化
    5.1 基于ADAMS和 ANSYS的引纬机构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
        5.1.1 刚柔耦合模型的建立
        5.1.2 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
    5.2 主要构件的瞬态动力学分析
        5.2.1 旋转曲柄应力分析
        5.2.2 连杆应力分析
    5.3 主要构件的结构优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重型剑杆织机共轭凸轮引纬机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引纬机构研究现状
        1.2.1 引纬机构的设计研究现状
        1.2.2 引纬机构运动特性研究现状
        1.2.3 引纬机构动力学分析研究现状
    1.3 共轭凸轮引纬机构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1.3.1 共轭凸轮引纬机构的发展
        1.3.2 共轭凸轮引纬机构所存在问题
    1.4 本学位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共轭凸轮引纬机构设计
    2.1 引纬机构的作用
    2.2 引纬机构常见类型
        2.2.1 变导程螺旋引纬机构
        2.2.2 差动轮系引纬机构
        2.2.3 空间四连杆引纬机构
        2.2.4 共轭凸轮引纬机构
    2.3 共轭凸轮引纬机构设计
        2.3.1 引纬曲线设计
        2.3.2 剑轮齿轮定轴传动比计算
        2.3.3 连杆机构运动学方程
        2.3.4 基于ADAMS引纬共轭凸轮轮廓的反求
    2.4 本章小结
3.共轭凸轮引纬机构四连杆机构弹性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3.1 动力学建模的基础理论工作
        3.1.1 牛顿欧拉方程
        3.1.2 拉格朗日方程
        3.1.3 凯恩方程
    3.2 四杆机构弹性动力学模型
        3.2.1 梁单元和单元广义坐标
        3.2.2 梁单元运动学关系
        3.2.3 单元运动微分方程
        3.2.4 引纬机构运动微分方程
    3.3 动力学数值仿真分析
        3.3.1 连杆机构动态响应
        3.3.2 连杆机构动应力
    3.4 本章小结
4.引纬机构的仿真分析
    4.1 引纬机构三维模型的建立
    4.2 引纬机构刚体模型仿真分析
    4.3 引纬机构刚柔耦合模型仿真分析
    4.4 共轭凸轮模态分析
    4.5 本章小结
5.总结与展望
    5.1 本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6)超宽门幅织机电磁引纬装置的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背景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现代织机的发展和引纬状况分析
    1.5 电磁引纬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状况
    1.6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 超宽门幅电磁引纬原理
    2.1 织机引纬原理
        2.1.1 有梭织机引纬原理与优缺点
        2.1.2 无梭织机引纬原理与优缺点
        2.1.3 电磁发射技术在超宽门幅引纬领域的需求
    2.2 电磁发射引纬原理
        2.2.1 电磁发射引纬机构
        2.2.2 超宽门幅织机引纬机构工艺参数确定
        2.2.3 电磁发射引纬机构运动模型
    2.3 电磁发射引纬机构设计方法
        2.3.1 电磁发射装置设计方案
        2.3.2 线圈型电磁发射引纬机构的工作过程
        2.3.3 线圈型电磁发射引纬机构夹纬器的特性
    2.4 本章小结
3 超宽门幅电磁引纬计算与分析
    3.1 引纬电磁力分析计算
        3.1.1 发射线圈内部磁场感应强度分析
        3.1.2 引纬电磁力分析与计算工程解析法
        3.1.3 引纬电磁力的分析与计算有限元法
    3.2 引纬电磁力的计算模型与仿真工艺参数
        3.2.1 织机门幅与夹纬器飞行速度的关系
        3.2.2 夹纬器材料的磁感应强度与电磁场的强度关系
        3.2.3 发射线圈内部轴线磁感应强度分布和电磁力
    3.3 电磁发射线圈的磁场和电磁力仿真
        3.3.1 发射线圈不同位置的磁感应强度与电磁力
        3.3.2 发射线圈电磁力仿真结果
        3.3.3 采用有限元计算法得到的不同位置的磁感应强度和电磁力
    3.4 本章小结
4 超宽门幅电磁引纬控制系统设计
    4.1 电磁发射控制系统要求
    4.2 控制系统功能
        4.2.1 电磁发射功能状态显示
        4.2.2 电磁发射做功状态显示
    4.3 控制方案
        4.3.1 电磁发射升压电路模块
        4.3.2 电磁发射引纬做功控制模块
    4.4 电磁发射控制系统电路结构
        4.4.1 电磁发射装置升压步序
        4.4.2 PLC控制电磁发射装置实现超宽门幅的引纬方法
    4.5 本章小结
5 超宽门幅电磁引纬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5.1 电磁发射引纬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5.1.1 电磁发射控制器输入输出I/O分配如表
    5.2 电磁发射触摸屏HMI人机动态监测界面
        5.2.1 触摸屏HMI人机数据存储分配
        5.2.2 HMI人机组态监测界面
    5.3 本章小结
6 超宽门幅电磁发射引纬实验装置设计
    6.1 电磁发射引纬装置模型
        6.1.1 单级电磁发射线圈加速做功模型
        6.1.2 单级电磁发射加速做功
    6.2 多级电磁发射加速做功
        6.2.1 多级电磁力做功和最大飞行速度实验模型测量值
        6.2.2 验证提出的超宽门幅电磁发射引纬方法的合理性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剑杆织机共轭凸轮打纬机构动力学分析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剑杆织机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1.3 剑杆织机打纬机构存在的问题
    1.4 动力学建模方法
    1.5 本学位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剑杆织机打纬机构分析与设计
    2.1 引言
    2.2 打纬机构的工作原理
    2.3 打纬机构的运动要求
    2.4 打纬机构对织物的影响
    2.5 打纬机构的类型
        2.5.1 四连杆打纬机构
        2.5.2 六连杆打纬机构
        2.5.3 共轭凸轮打纬机构
    2.6 打纬机构三维参数化模型的建立
        2.6.1 筘座运动规律的选择
        2.6.2 共轭凸轮廓线设计
        2.6.3 共轭凸轮打纬机构三维参数化设计
        2.6.4 打纬机构运动仿真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共轭凸轮打纬机构从动件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
    3.1 引言
    3.2 共轭凸轮打纬机构工作原理
    3.3 共轭凸轮打纬机构从动件动力学建模
        3.3.1 打纬机构各构件动能
        3.3.2 打纬机构各构件势能
        3.3.3 共轭凸轮打纬机构系统动力学模型
    3.4 打纬机构动力学仿真验证与分析
        3.4.1 转速对打纬机构驱动力矩的影响
        3.4.2 构件质量对打纬机构驱动力矩的影响
        3.4.3 筘座脚的结构参数对打纬机构驱动力矩的影响
        3.4.4 考虑打纬阻力时打纬机构的动力学分析
    3.5 不同织机转速对钢筘惯性力的影响
    3.6 虚拟样机技术
        3.6.1 ANSYS软件简介
        3.6.2 ADAMS软件简介
        3.6.3 ANSYS和 ADAMS联合仿真技术
    3.7 共轭凸轮打纬机构刚性动力学仿真分析
        3.7.1 打纬机构的刚性动力学仿真
        3.7.2 打纬机构运动中的振动特性分析
    3.8 共轭凸轮打纬机构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
        3.8.1 钢筘柔性体的建立
        3.8.2 钢筘的模态分析
        3.8.3 考虑柔性的Lagrange方程
        3.8.4 打纬机构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
        3.8.5 打纬机构钢筘的强度、刚度分析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Isight的共轭凸轮打纬机构多目标优化
    4.1 引言
    4.2 多目标优化设计简介
    4.3 Isight软件概述
    4.4 常用多目标优化算法介绍
        4.4.1 归一化方法
        4.4.2 非归一化方法
    4.5 多目标优化流程
    4.6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
    4.7 多目标优化结果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高速剑杆织机打纬机构运动精度及其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国产剑杆织机与打纬机构的研究意义
    1.2 机构运动精度研究概况
    1.3 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研究概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剑杆织机打纬机构运动精度的数学描述
    2.1 剑杆织机工作原理与结构分析
    2.2 剑杆织机打纬机构运动精度的技术要求
        2.2.1 剑杆织机打纬机构的运动要求
        2.2.2 剑杆织机打纬机构对织物的影响
        2.2.3 打纬机构高精度运动的实现难点
    2.3 机构运动精度的数学表达
        2.3.1 机构运动精度数学模型
        2.3.2 机构运动精度概率模型
    2.4 本章小结
3 剑杆织机打纬机构动力学建模
    3.1 打纬机构三维参数化模型的建立
        3.1.1 共轭凸轮理论轮廓线设计
        3.1.2 剑杆织机共轭凸轮打纬机构参数化建模
    3.2 打纬机构多刚体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3.2.1 打纬机构多刚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3.2.2 打纬机构多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
    3.3 打纬机构柔性多体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3.3.1 多柔体系统动力学方程
        3.3.2 打纬摇轴柔性体模型的建立
        3.3.3 柔性打纬摇轴的模态分析
        3.3.4 打纬机构刚柔耦合仿真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剑杆织机打纬机构运动精度分析
    4.1 打纬机构运动误差计算方法
        4.1.1 打纬机构运动误差的计算表达式
        4.1.2 打纬机构运动误差的统计分析
    4.2 考虑基本尺寸误差的打纬机构运动精度分析
    4.3 考虑运动副间隙误差的打纬机构运动精度分析
        4.3.1 有效长度模型理论
        4.3.2 考虑运动副间隙的打纬机构运动精度计算模型
    4.4 考虑凸轮副表面磨损误差的打纬机构运动精度分析
        4.4.1 转换机构法
        4.4.2 考虑凸轮副表面磨损误差的打纬机构运动精度计算模型
    4.5 剑杆织机打纬机构运动精度仿真及结果分析
        4.5.1 打纬机构的主凸轮机构运动精度仿真计算
        4.5.2 打纬机构的副凸轮机构运动精度仿真计算
    4.6 本章小结
5 打纬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分析与计算
    5.1 打纬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理论方法
        5.1.1 机构应力-强度干涉模型
        5.1.2 一次二阶矩法
    5.2 共轭凸轮打纬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求解
        5.2.1 打纬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计算方法
        5.2.2 考虑基本尺寸误差的打纬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分析
        5.2.3 考虑运动副间隙误差的打纬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分析
        5.2.4 考虑凸轮副表面磨损误差的打纬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分析
        5.2.5 打纬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计算模型
        5.2.6 剑杆织机打纬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实例分析
    5.3 共轭凸轮打纬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优化求解
        5.3.1 粒子群算法
        5.3.2 改进粒子群算法
        5.3.3 粒子群算法求解约束优化问题原理
        5.3.4 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计算的几何原理
        5.3.5 打纬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优化求解实例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作者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Ⅱ作者攻博期间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
致谢

(9)喷气织机六连杆打纬机构动态特性分析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打纬机构简介
        1.2.1 打纬机构的分类
        1.2.2 喷气织机六连杆打纬机构的特点
    1.3 多体系统动力学研究进展
        1.3.1 多体系统建模理论
        1.3.2 多体系统动力学数值解法
    1.4 连杆打纬机构研究进展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打纬机构的设计及运动学分析
    2.1 打纬机构的优化模型
        2.1.1 六连杆运动方程的建立
        2.1.2 六连杆打纬机构的优化
    2.2 优化结果
        2.2.1 多变量约束优化算法及模型
        2.2.2 基于MATLAB 优化工具箱的六连杆优化设计
    2.3 打纬机构的三维建模
    2.4 打纬机构运动学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打纬机构多刚体动力学分析
    3.1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分析基础
        3.1.1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基本概念
        3.1.2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
        3.1.3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的求解
    3.2 打纬机构多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建立
        3.2.1 几何模型的建立与参数设定
        3.2.2 系统分析与添加约束
    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打纬机构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
    4.1 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分析基础
        4.1.1 柔性体平面运动学关系
        4.1.2 多柔体系统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4.1.3 多柔体系统动力学方程的求解
    4.2 打纬机构多柔体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建立
        4.2.1 几何模型的建立与参数设定
        4.2.2 添加约束与求解器设置
    4.3 仿真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喷气织机四连杆、六连杆打纬机构比较
    5.1 四连杆打纬机构动力学分析
        5.1.1 四连杆打纬机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5.1.2 仿真结果及分析
    5.2 动态特性比较
        5.2.1 机构比较
        5.2.2 运动学比较
        5.2.3 动力学比较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10)喷气织机双后梁系统设计与经纱张力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织机发展概述
        1.1.2 国外喷气织机发展现状
        1.1.3 国内喷气织机发展现状
    1.2 喷气织机后梁系统研究
        1.2.1 影响经纱张力的因素
        1.2.2 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喷气织机双后梁系统设计
    2.1 喷气织机主要运动
        2.1.1 开口运动
        2.1.2 引纬运动
        2.1.3 打纬运动
        2.1.4 送经运动
        2.1.5 卷取运动
    2.2 单后梁系统运动分析
        2.2.1 静力分析
        2.2.2 动力学分析
    2.3 双后梁系统设计
        2.3.1 固定后梁位置的确定
        2.3.2 托盘的改进设计
        2.3.3 固定后梁改进设计
        2.3.4 双后梁系统的装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喷气织机双后梁系统运动分析
    3.1 双后梁系统静力学分析
        3.1.1 模型建立
        3.1.2 结果分析
    3.2 双后梁系统动力学分析
        3.2.1 模型建立与分析
        3.2.2 固定后梁位置的影响
        3.2.3 张力弹簧的影响
        3.2.4 松经机构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喷气织机单双后梁系统比较
    4.1 机构比较
        4.1.1 松经装置
        4.1.2 机构比较分析
    4.2 活动后梁摆角比较
        4.2.1 活动后梁包角比较
        4.2.2 活动后梁摆角比较
    4.3 经纱张力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工作总结
    5.2 本文创新点
    5.3 进一步的工作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附录一 主要程序代码及说明
致谢

四、有梭织机与无梭织机四杆打纬机构的结构设计和性能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剑杆织机引纬系统设计及机构优化[D]. 何浩浩.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2]立体织物锁边的工艺研究及机构优化设计[D]. 王慧勇.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3]含间隙剑杆织机共轭凸轮打纬机构动力学研究[D]. 李洋.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4]空间四杆引纬机构的运动学分析和动力学优化设计研究[D]. 张学谦.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7)
  • [5]重型剑杆织机共轭凸轮引纬机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D]. 李佳锜. 西华大学, 2020(01)
  • [6]超宽门幅织机电磁引纬装置的控制系统研究[D]. 闫文军. 武汉纺织大学, 2020(01)
  • [7]剑杆织机共轭凸轮打纬机构动力学分析与优化[D]. 路春辉. 天津工业大学, 2020(02)
  • [8]高速剑杆织机打纬机构运动精度及其可靠性研究[D]. 唐雪梅. 武汉大学, 2014(06)
  • [9]喷气织机六连杆打纬机构动态特性分析及优化[D]. 孙中奎. 苏州大学, 2011(06)
  • [10]喷气织机双后梁系统设计与经纱张力控制研究[D]. 王斯勇. 苏州大学, 2010(01)

标签:;  ;  ;  ;  ;  

有梭与无梭织机四杆打纬机构的结构设计与性能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