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机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大同机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一、大同机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1](2021)在《基于GIS技术和卷积神经网络的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灾害频发,每年都会造成沿岸城市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其中,风暴潮灾害,作为影响我国的主要海洋灾害,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沿海经济的持续发展。近几十年,在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不断上升的情景下,台风风暴潮灾害强度和影响范围呈现增大趋势,同时,随着沿海地区人口和经济不断集聚,台风风暴潮灾害的风险等级也会进一步上升。因此,需对重点沿海城市开展精细化的风暴潮风险评估与区划,以提前确认风暴潮灾害可能会影响的区域和不同受灾区域的风险等级,进而制定不同的人口转移路线和有效的防灾救灾措施,从而减小风暴潮灾害带来的损失。本文基于国内外风暴潮风险评估与区划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综合考虑风暴潮灾害的危险性、研究区域的暴露性、承灾体的物理脆弱性和社会脆弱性,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小尺度区域的精细化风暴潮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并使用数值模拟、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主成分分析、多源数据分析等方法,在惠州大亚湾区开展实例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使用Jelesnianski台风模型来构造台风场,再通过ADCIRC模型和SWAN模型构建惠州市海域风暴潮模型,开展台风风暴潮数值模拟,计算台风风暴潮增水。采用对惠州市沿岸增水影响较大的9个台风风暴潮时期的最大增水值对风暴潮模型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惠州站的最大增水绝对误差在5-18 cm之间,相对误差在2%-30%之间,港口站最大增水的绝对误差在0-17cm之间,相对误差在1%-17%之间,说明基于ADCIRC+SWAN耦合的浪潮模型能很好地模拟惠州市沿海地区的风暴潮位及增水过程。(2)随后,通过概率统计的方法分析了台风历史数据,获取了惠州市1000年一遇,100年一遇,50年一遇,20年一遇,10年一遇的台风中心气压分别为880h Pa,910 h Pa,920 h Pa,930 h Pa,940 h Pa。同时,确定了台风中心气压与最大风速半径、最大风速之间的经验公式。并基于对惠州沿岸水位影响最大的台风“山竹”路径建造了最有利风暴增水的台风路径集合,进而构建了惠州市海域5种典型的台风情景:1000年一遇、100年一遇、50年一遇、20年一遇、10年一遇。之后,利用耦合的ADCIRC及SWAN浪潮模型对5种典型台风情境下的风暴潮进行模拟,得到了5种台风情景下台风风暴潮的增水、漫堤和淹没结果。结果表明,处于不同台风情景下,惠州沿岸地区的风暴潮淹没深度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差异较大。当台风的重现期为1000年一遇(中心气压为880 h Pa)时,风暴潮淹没水深平均值为5.78 m,显着高于其它重现期台风所引起的风暴潮淹没水深;而台风重现期为100年和50年一遇所引起的淹没水深平均值较为接近,分别为2.64 m和2.39 m;同样,台风重现期为20年和10年一遇时所引起的淹没水深平均值较为相似,分别为2.22 m和1.97 m。(3)然后,基于风暴潮淹没模拟结果,通过GIS插值技术得到惠州市沿岸地区最大可能淹没水深和淹没范围的面数据。同时,根据淹没水深范围将淹没区域划分为低、较低、较高、高危险性四个等级,完成危险性评估和等级划分。之后,根据土地利用类型的数据,通过各个土地类型对应的脆弱值以及脆弱性等级,完成惠州市的脆弱性评估和等级划分。最后,基于风险定性评估理论(Risk=Hazard×Vulnerability)将危险性等级和脆弱性等级相结合,采用风险矩阵法(Risk Matrix)完成惠州市沿岸地区不同典型台风情景下的风险定性评估,并制作惠州市的风暴潮风险等级分布图。结果显示,当台风重现期为1000年一遇(中心气压为880 h Pa)时,惠州市沿岸有83.4%的风暴潮淹没面积(227 km2)的危险等级是高等级,但只有8%的风暴潮淹没面积(21.97 km2)是处于高风险等级。而在100年一遇,50年一遇,20年一遇,10年一遇的台风情景下,多半淹没面积处于高危险等级中,分别为48.5%(76 km2),53.0%(77.23 km2),60.8%(77.36 km2),67.3%(75.8km2)。但是,风暴潮风险等级评估中,则是以较低等级的风险性最为常见,分别为64.9%(33.12 km2),64.8%(30.34 km2),68.4%(26.75 km2),68.3%(22.57km2),这表明因不同土地类型所对应的脆弱值不相同,处于高危险等级区域不等于该区域也处于高风险等级中。(4)最后,综合考虑风暴潮灾害危险性、研究区域承灾体暴露性、承灾体的物理脆弱性、社会系统的社会脆弱性,将基于物理脆弱性的风险评估和基于社会脆弱性的风险评估相结合,构建了适用于小尺度区域的精细化风暴潮风险评估模型。同时,基于惠州市沿岸风暴潮风险定性评估和区划的结果,选取惠州市沿岸受风暴潮灾害影响严重的大亚湾区作为小尺度区域的实例研究。首先,采用GIS图像处理技术、机器学习的深度神经网络U-Net++、承灾体的脆弱性曲线完成基于物理脆弱性的风险评估与区划。然后,基于社会人口、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抗灾能力这三个因素建立了社会脆弱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开展社会脆弱性评估,结合风暴潮危险性,完成基于社会脆弱性的风险评估与区划。最后,将基于物理脆弱性的风险区划结果和基于社会脆弱性的风险区划结果按权相加,得到大亚湾区的风暴潮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结果。结果表明,风暴潮灾害的综合风险随着台风等级的增强而升高,且综合风险等级在沿海地区是高于内陆地区的,西北地区高于西南沿海,其中大亚湾区的霞涌村和石油化工业区的综合风险性明显高于其它村庄。本文提出风暴潮风险评估模型综合考虑风暴潮的危险性、承灾体的暴露性、研究区域的物理脆弱性和社会脆弱性,并在大亚湾区开展了精细化的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这不仅弥补国内风暴潮风险定量评估研究的不足,还发展了风暴潮风险评估与区划的理论基础。在实例研究中,通过GIS技术和机器学习方法解决了国内因数据不足而无法开展定量评估的问题,其研究成果对于大亚湾区防灾减灾部门开展风险管理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同时,建立了集基于概率统计方法构建台风情景、基于浪潮耦合模型模拟风暴潮增水、基于物理脆弱性的风险评估、基于社会脆弱性的风险评估和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于一体的方法程序和流程框架,以为国内其它沿海地区开展精细化的风险综合评估提供了示范。

杜立新[2](2021)在《山西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自然灾害都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山西省自然灾害频发,深受其影响,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失,包括经济和人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其关注和治理不可或缺。如何防治自然灾害,提高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的耦合协调度成为山西省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自然灾害理论和灾害风险模型,依据山西省2010-2019年近十年相关数据,运用投影寻踪(PP)-CRITIC-GIS对旱灾、洪灾、地灾分别进行实证研究,然后运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对三种自然灾害赋权得到的综合风险进行评估与区划,最后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了山西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结论显示:第一,山西省干旱灾害风险大致呈现出从北向南递增趋势,高风险区位于太原和运城,轻风险区主要位于大同、忻州和阳泉。中、高风险区占山西省区域的近60%。第二,洪涝灾害风险呈现出从中间向南北两方递增的趋势,并且东南部更甚。各城市洪涝灾害风险差异较大,忻州洪涝灾害风险最小,长治风险最大。中和高风险区占整个山西省区域的55.6%。第三,地质灾害风险以太原为分水岭,呈现出以北风险较小,以南风险较大的趋势。太原市风险最高,忻州风险最低,临汾居中。中、高风险区约占山西省区域的56%,说明自然灾害对山西省整体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第四,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总体呈现出北部风险较小,南部风险较大的趋势。以太原为最高,忻州为最低。中、高综合风险区占到山西省区域的74.3%,将近山西省区域的3/4,可见自然灾害情况不容乐观,需得到各部门重视。第五,山西省主要处于勉强耦合协调阶段,自然灾害防治和经济发展勉强协调。其中协调城市有9个,失调城市有2个,忻州处于严重失调,而阳泉位于失调边缘;处于勉强耦合水平的有6个城市,分别为大同、朔州、吕梁、晋中、运城和晋城;临汾和长治处于初级耦合;太原位于高度耦合阶段。综上表明,山西省在加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该重视自然灾害风险的防治。

张龙飞[3](2020)在《基于Vs30及PGA放大效应的大同盆地土地防震减灾适宜性规划》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集聚效应越来越明显。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表明,将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防灾效率,增强城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针对当前城市建设面临的防震减灾薄弱、基础设施薄弱、土地规划不合理等典型问题,将地震灾害风险分析与国土资源利用和防灾减灾规划相结合,以大同盆地为研究对象,在钻孔剪切波速测试和区域场地地震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空间插值方法,给出了大同盆地场地地震动的等效剪切波速Vse和放大效应分布。根据地震危险性分析、断层活动性分析、场地地震地质条件分析、地震放大效应分析和地震地质灾害判定结果,基于系统聚类方法,建立了大同盆地土地资源防震减灾适宜性规划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防震减灾对策建议。研究结果可有效降低灾害风险对目标城市的影响,增强大同盆地城市群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周璞[4](2020)在《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改革任务之一,空间分区或区划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要义,也是地球科学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前沿课题。针对当前国土空间分区科学性不足、省级国土空间分区定位不清,以及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资源型地区空间治理亟待加强等问题,本文以全国第一个全省域以资源型经济转型为主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省为研究区域,开展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和实证综合研究,优化提出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区划的模型方法与技术流程,提出国土空间功能分区方案与空间管制建议,以期为省级空间规划分区方案制定提供理论和技术方法支撑,为促进资源型地区国土空间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指导。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一是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重构和山西省分区类型改进。在国土空间分类、分区相关理论和实践总结的基础上,从国土空间功能系统演化机理出发,按照平行维度分类结构的思路,优化构建了五级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根据资源型地区独特的空间演化路径和高质量发展诉求,综合考虑资源产业发展及其外部影响,改进提出了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类型。二是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和区划技术方法体系优化。针对当前研究存在的指标设置指向性不突出、模型方法机理解释不足,功能判别的量化依据不明晰等问题,引入生态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自组织理论中的协同学等原理,构建了以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为核心,以多功能比较优势分析和空间兼容功能协同性分析为判别标准,以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定性研判为校验准则的技术方法体系。三是开展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评价、综合识别与分区方案制定。构建体现山西特色的国土空间功能“态”“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改进的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方法进行多功能适宜性评价。基于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比较优势分析和协同性分析等结果,划定了山西省国土空间主导功能分区方案和复合功能分区方案,兼顾了空间管制的政策需要和增强空间管制弹性的现实诉求,并提出了以功能为导向的空间格局优化建议和分区管治策略。综合山西省分区方案衔接对比和技术方法体系总结讨论,本文提出的功能分区体系、综合识别与区划技术方法基本可行,能够对不同尺度尤其是宏观、中观尺度下的空间分区研究提供一定指导,对完善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与方法、指导省级和资源型地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具有良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王少凯[5](2020)在《黄土宏观界面及其控灾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黄土宏观界面是在多营力控制下形成并赋存于黄土结构表层及内部的黄土结构面,是黄土非均质、各向异性和非线性的体现,也是其发生侵蚀、灾变的几何物理边界。其广泛发育在黄土高原,又以被地震断裂区、沟谷侵蚀区、地貌转换区和人类活动区激活而造成灾害严重而着称。本文以黄土地质灾害易发高发的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在大量野外地质调查、现场勘探、地质编绘和遥感解译等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黄土高原地质灾害易发区内黄土宏观界面和黄土滑坡的分布特征。结合该区构造运动、地震活动、自然地理环境、黄土结构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因素,研究了黄土宏观界面、区域地质构造和黄土滑坡三者之间的关系。获得了黄土滑坡群的分区群发机制、空间就位机制,以及黄土滑坡单体的原型控制机制和内在灾变机制。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发现了11种黄土高原常见的斜坡结构类型,统计了黄土高原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黄土宏观界面13,798条(组),并归纳总结了黄土宏观界面的7种成因、18种类型,获取了各类界面的分布特征、切割类型和几何属性,给出了黄土宏观界面的划分标准,并以此标准划分出黄土宏观的5级界面;此外,通过对7,495条(组)黄土构造节理的几何产状统计,编制了黄土高原构造节理玫瑰花图,发现了6组优势节理,并根据40区共轭构造节理的几何特征,反演出黄土高原全新世构造应力场。(2)获取了研究区14,544个黄土滑坡,编制了黄土滑坡分布图,并根据地质构造、地震、土性和滑坡密度等影响因素,划分出黄土高原8个黄土滑坡易发区,并总结出各易发区的群发规律;此外,基于黄土高原及周边GPS数据,通过对甘青地块、鄂尔多斯地块和汾渭地堑构造运动情况进行数值模拟,获取了三个地块变形、应力-应变以及构造应力场的分布特征,阐释了地质构造与黄土滑坡分区群发的控制关系,并提出了不同构造特征下黄土宏观界面控制黄土滑坡发生的7种模型。(3)系统分析了泾阳南塬529条塬边裂缝空间分布特征和1971年引水灌溉以来发生的111个黄土滑坡的时空分布特征,得出了黄土台塬裂缝走向受黄土塬边斜坡走向控制,滑坡滑向严格受塬边斜坡倾向控制;依据塬边裂缝的集合特征,预测了临滑体的分布规律和塬边裂缝的演化规律;通过对泾阳南塬地貌面、地下水面、后缘裂缝及黄土滑坡群的发生及特征,获取了黄土台塬地区黄土滑坡群的空间就位机制,即“界面组合→临滑体→滑坡→界面开启→滑坡群”。(4)系统调查了449个黄土斜坡,提出了黄土崩塌的原型控制机制,即“初始期→裂缝期→崩落期→堆积期”;通过对典型台塬区、冲沟内的黄土宏观界面控滑实例分析,总结了9种不同黄土宏观界面和不同易滑层组合控制的滑坡类型,提出了黄土滑坡的原型控制机制,即分离界面与易滑层的组合控制了黄土滑坡的原型、厚度和规模。(5)利用黄土高原水文地质特征并结合黄土滑坡过程,提出了静水压力和动水渗透应力是黄土滑坡的“主凶”,并通过不同滑坡形成的不同阶段对比,揭示了“缝→洞→沟→滑”的黄土滑坡的内在灾变机制;提出了在黄土灾害孕育的不同阶段,黄土宏观界面充当着起裂面、渗水优势通道、侵蚀通道、储水廊道、隔水板、母体分割面、坡体分离面、滑体承载面、滑体扩容面和灾害放大面等角色。

冯天兵[6](2020)在《广元市工程地质环境对城市规划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广元市中心城区环境地质较为复杂,大致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河谷丘坝;南部临四川盆地,北部邻龙门山脉,城市以东西走向分布在河谷之中,为较为平缓地段,嘉陵江横穿城市。本文以广元市城区环境地质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聚类法两种方法对城市环境地质进行评价研究。将广元市工程地质环境评价结果作为城市用地规划的重要依据,尝试分析解决广元城市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并通过与广元市现行城市规划对比,对现有规划现有提出调整方案的建议,同时提出广元城市规划优化方案。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收集广元市城区自然地质环境背景、工程地质条件资料,分析广元市城区所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地面塌陷,并对其防治原则,防治措施作出建议。(2)在充分了解广元市中心城区地质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影响因素基础之上,选择:地形坡度、相对高差、地热资源丰富程度、地下水丰富程度、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地质灾害危害性程度、地质灾害治理难易程度、人类工程活动强度和人口密度9个因素为地质环境评价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灰色聚类分析法建立计算模型,两者结果较为一致,最终得到,在对广元市的121个划分网格中,达到地质环境评价优良区共有35个单元格,面积约占研究总面积的28.93%,这一区域地势方面起伏不大,高差的值较为适宜,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不高;地质环境评价中等区有80个单元格,占总面积约66.12%,这些区域涉足丘陵地区,所以相对于前者来说地形起伏更大,常年受到一些地质灾害的威胁;地质环境评价差区有6个单元格,占总面积的4.96%,这些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同时地质灾害危险性威胁较大,作为城市的建设土地来说应另做考量。(3)以广元城市规划区环境地质治理综合评价为基础,结合广元市的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城市规划方案的分析。根据分析得到的地质环境的情况对广元市的城市用地规划布局和地质环境的优化提出了建议,包括在城市布局方面如何改善城市建设、公共服务建设、居住地用地建设;在地质环境用地方面鼓励分区建设,水资源等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与环境保护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金星星[7](2020)在《生态文明多尺度评价及其综合区划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这不仅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也是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当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凸显,人地矛盾加剧,在对传统人地关系重新审视的基础上,生态文明应运而生,这是我国对当前形势作出的重要响应,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对生态文明内涵进行深度剖析,探究区域生态文明系统及其各要素的的空间分异特征和空间效应,以及有效识别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对生态文明进行综合区划等系统研究。本论文在对国内外生态文明研究背景、相关研究概况和理论基础进行系统地梳理的基础上,基于基础地理数据、自然环境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多元数据,以栅格单元、县域单元和流域单元多尺度研究单元,利用空间插值分析、核密度估计、可达性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对福建省生态文明构成要素的空间差异、生态文明水平的空间效应、区域问题识别以及综合区划进行了系统分析。论文主要包含八个章节内容:第一章节为绪论,主要梳理和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明确研究目标并拟定了研究框架和内容。第二章节为研究综述和相关理论基础,梳理生态文明相关研究,并述评和展望生态文明的研究方向。第三章节确定了福建省生态文明评价研究的三大主题:生态文明空间格局分析、生态文明空间效应分析和生态文明区划研究,基于此构建了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第四章节分析了生态文明五大构成要素的空间分异特征。第五章节则基于五大构成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对生态文明综合集成及空间效应分析,并探究生态文明和区域发展的空间耦合关系。第六章节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将福建省划分为若干个生态文明大区和次一级小区。第七章节针对福建省生态文明评价结果和问题,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调控建议和实现途径。第八章节主要对研究结果的总结,未来研究的展望等。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为以下几点:(1)生态文明系统由资源承载、环境压力、生态资产、发展能力和零碳排放五大要素构成。资源承载力整体呈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高、中部地区低的特点,承载力强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和沿海地区,它们构成福建省资源承载的核心区域。环境压力整体呈现东部沿海地区高、西部和北部地区低的特点,压力大区域主要集中在泉州市、漳州市和龙岩市的部分地区。生态资产总体价值量较高但空间分布不均衡,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减,与区域发展之间为负相关关系,即生态资产高值区多对应经济低密度区。发展能力适宜性的空间差异显着,呈现东部沿海明显优于西部内陆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表现为以各市辖区为中心的环状扩散特征。区域碳排放总量呈“东高西低”的格局,而碳吸收量则表现出与碳排放量相反地空间分布特征,综合碳排放和碳吸收,福建省总体以净碳汇为主,大部分区域的碳排放生态承载系数较高,生态容量冗余较大。(2)福建省生态文明水平的空间异质性显着,高值区集中在南平市和三明市的部分县市,这两大地区也构成了生态文明空间格局的核心区;而低值区则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的永泰、仙游等地区,这些地区组成了生态文明的分布格局的边缘地带。不论是县域尺度还是流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均呈现不均衡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表现出显着的空间俱乐部现象。但县域尺度和流域尺度又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县域尺度的生态文明等级以高水平文明为主,这里包含极高和高度生态文明水平,涵盖的县域单元占全省的近一半,面积也占全省面积的接近一半;而流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整体以高度和中度生态文明为主,中度及以上等级的流域个数和面积约占全省的一半。(3)县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在空间上呈正的空间自相关,即县域生态文明水平在空间上具有集聚效应;流域生态文明水平也呈现正相关且相关性较强,即生态文明水平较高的流域趋于集聚,而生态文明水平较低的流域也呈现区域集聚分布;二者均表现为“热点区”和“冷点区”占比较小,且县域和流域两个不同尺度的局部空间关系存在较大的相似性,即在西北部地区形成规模显着的“热点”区,而在东南沿海形成规模显着“冷点”区。但两大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在局部上也表现出显着的差异性,尤其是“热点”区的空间分布上,流域尺度的“热点”区的空间分布相较于县域尺度而言更为集中且连续性强,呈现集中连片分布的特征;同时,不论是“热点”还是“冷点”区域面积,流域尺度的均明显大于县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不论是和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和人口的空间分布上都存在负相关,即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密集的地区,多对应生态文明水平较低的地区;而相反地,生态文明水平高的西北内陆地区,实际上是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区域。(4)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是以生态文明要素定量评价为基础,综合考虑生态文明进程中的物质文明快变量和精神文明慢变量,将全省划分为不同空间层级、完整的、相互独立的生态文明单元。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的过程中既全面地考虑反映福建省生态文明要素的空间分异,又考虑不同生态文明单元之间的有机联系,因此区划的结果能够为区域实施因地制宜的生态文明建设优化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支撑。按照生态文明区划方案,将福建省划分为5个生态文明大区和若干个生态文明次级区。其中,生态文明大区包括闽东生态文明大区、闽北生态文明大区、闽中生态文明大区、闽西生态文明大区和闽南生态文明大区。(5)基于对福建省生态文明现状的定量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深度识别出福建省区域生态文明现存的问题,包括生态文明水平与区域发展水平的不协调问题以及生态文明构成系统要素之间的不均衡问题,并针对区域生态文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分要素和分层级层面提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建议。

李沁汶[8](2019)在《气候变化下泥石流灾害风险与适应对策研究 ——以岷江上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气候变化下的灾害风险管理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泥石流作为典型的山地灾害,是构成山区灾害风险的重要组分。气候变化对区域灾害系统构成的影响潜在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生存所需的资源,空间和场所。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加剧和孕灾环境加速演变,灾害风险减轻及其适应越来越引起研究者和管理者重视。在研究气候变化下的泥石流灾害风险时,需要认识不同自然-社会特性的风险构成。其中,泥石流危险性作为最主要的胁迫因子,准确评价其危险性分布和程度对风险研究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气候变化及其导致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是影响未来泥石流的重要前提,评价泥石流危险性的先决条件是开展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分析。因此,本研究首先根据地面观测资料对三种全球气候模式进行降尺度,分析研究区未来50年极端降水分布及其变化。然后,在未来降水资料的基础上,本研究尝试将高时空分辨率气象资料同基于水土耦合模型相结合,探究将泥石流机制模型用于危险性评价的适用性。除了泥石流危险性这一重要因素外,山区聚落脆弱性也是影响气候变化下泥石流风险的另一重要因素,同时也是适应性的产生根源。目前,灾害脆弱性研究通常从单个承灾体或特定维度展开,即认为脆弱性是源于受灾害胁迫区域建筑物的物理抗性,或灾害易发区的人口个体特征。但气候变化影响区域社会特性的长期性和综合性对该假设提出挑战。本研究针对该问题,通过从人口,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开展研究,建立综合脆弱性指数,评价气候变化下山区聚落的泥石流灾害风险。除此之外,还针对岷江上游山区聚落脆弱性产生原因,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模型的时空间行为规划方案。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及其结论如下:(1)选择三种全球气候模式BCC_CSM,CCSM4,MIROC5,使用从强度,频次和持续性三个方面构建13个极端降水指标,评价岷江上游未来50年极端降水时空格局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大部分区域极端降水可能增强,极端降水强度最大的区域是黑水河流域和寿溪河流域,其中黑水河流域一端是强降水为主,寿溪河流域的长历时强降水事件最明显。此外,三种模式对降水的模拟结果存在一定差异,BCC_CSM模拟极端降水区域差异性最大,CCSM4模拟极端降水强度偏大,MIROC5极端降水最小。(2)基于水-土耦合泥石流机制模型评价泥石流危险区,结果表明,岷江上游576个泥石流潜势流域中有80~280个流域未来可能发生泥石流。泥石流发生频次最高集中于汶川,茂县部分乡镇,年遇水平可达2年一遇。大部分区域的泥石流发生频次介于5年一遇,至10年一遇,泥石流增强趋势明显。(3)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山区聚落脆弱性的认识出发,对人口,社会,经济等方面开展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山区聚落脆弱性综合指数,评价气候变化下岷江上游聚落脆弱性。结果表明,岷江上游局地人口聚居,以及交通等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是导致聚落易受灾害和影响的主要因素,主成分载荷分别为42%和29%,人口结构特征会显着增加脆弱性成因复杂性。(4)气候变化下泥石流灾害风险是危险性和脆弱性综合的结果。岷江上游聚落风险等级和风险构成结果显示,泥石流风险与危险性分布显着不同,说明改善聚落社会经济状况对降低泥石流风险作用明显。因此,针对不同风险构成类型的加强灾备,生计提升,强化政府管理和气候变化不确定性准备等方面的聚落适应性提升对策能够有效服务于减灾风险管理。(5)山区的交通设施和复杂地形可能增加了人员避险的空间阻力。为进一步提升聚落适应性,使用多智能体模型开展泥石流情景下人员避险路径模拟和规划研究。以Netlogo软件为分析和可视化平台,可以提供不同阶段人员避险的路径选择方案和潜在避险地,实现人员时空间行为和交通路网的交互。

徐嵩[9](2019)在《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京津冀山地城镇处于北方气候地理环境,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水文和气候条件对区域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影响显着。内部环境方面,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山地城镇生态环境胁迫因子的数量和强度均有较大的变化,京津冀的山洪也相应地表现出特殊的致灾演变规律。由此可见,京津冀山地城镇是一个外部环境极其复杂,内部结构严重不稳,极易受山洪灾害影响的地区,这些不利因素导致京津冀山地城镇的山洪防灾减灾形势更加严峻,因此结合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山洪灾害防控是山地城镇规划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多学科交叉视角下,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之间的耦合特点进行分析,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建构了一个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通过这一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并根据利用GIS等技术方法模拟得到的综合评价结果以及实地调研资料,从宏观和中微观层面分别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策略,以达到提高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的能力、建立与生态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目的。论文共八章,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对应第一到第三章的内容。这一部分通过对选题背景的分析,明确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将全文研究聚焦于山地城镇山洪与生态安全耦合特征及规划的应对方法上,找寻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空白与不足,从而明确研究的思路和方向。随后,在生态安全视角下,分析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山洪灾害的耦合特点,进一步明确研究区域山洪灾害的内外环境,并着重对京津冀山洪灾害致灾特性进行解析,为下文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理论奠定基础。(2)第二部分为模型建构,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首先,建构了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在研究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基础上,构建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进行生态-灾害的耦合研究,由此可识别山地城镇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随后,以京津冀山地城镇为实证对象,将第四章提出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应用到研究区——京津冀山地城镇中。运用极差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借助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与提取处理,细分为“理想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较不安全、很不安全”五个评判标准等级,构建京津冀山地城镇区域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总体来看,京津冀山地城镇全区域生态安全指数在0.3~0.5之间呈离散分布,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分区来看,京津冀北部山区生态安全状况相对较好,东部山区生态状况次之,西部山区生态安全水平最低,极易发生灾害且受到干扰后难于恢复。这一部分为后文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撑。(3)第三部分为规划策略,对应于后三章内容。第六章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区域层面提出了针对京津冀山地城镇外部自然环境与区域城镇实体两方面的生态防灾规划策略。其中,在外部生态环境层面,结合京津冀山地城镇地域特点,构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网络,并制定基于生态修复的洪灾防控策略,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破坏山洪灾害的孕育条件,增强生态韧性;在区域城镇实体空间层面,探讨了山地城镇化发展战略、防灾空间结构、城乡居民点承灾能力、产业空间生态布局以及区域支撑体系这五方面内容,结合生态防灾理念进行优化和设计,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群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山洪防灾对策。第七章从区域层面延伸至山地城镇内部各空间要素,从城镇的中微观尺度的物质空间要素出发,在山洪灾害综合防控的视角下,根据山地各县区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分析研究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空间发展、功能布局、道路系统以及工程技术方面的规划应对策略与生态化防灾设计。第八章是结论部分,对论文的主要结论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做了展望。综上,本文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出发,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防控与生态安全展开结合研究,建构了适应京津冀山地城镇特点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并根据评价结果,针对不同水平的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从区域和城镇层面分别提出生态防灾的规划策略,为京津冀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维护生态安全的城乡规划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

卓百会[10](2019)在《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棕地的治理与再生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本文以中国“资源型城市”及其“棕地群”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城市的视角和空间的层面探索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问题的发生机理及其再生策略,其目的有三:一是梳理棕地再生理论与实践发展演变的时空脉络;二是探索、发现并总结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空间规律或模式;三是构建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多层级的空间策略体系。根据研究深度,文章将研究样本划分为文献梳理类、空间识别类、田野调查类以及实证研究类四类,通过遥感影像的人工识别、OSM城市空间数据的绘制以及工业历史资料的梳理等手段对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近代中国、一五二五、三线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特殊的工业化历程,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群规模庞大、构成复杂、结构模糊,其治理和再生受多方因素的影响。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大离散、小聚集、罕均匀”的普遍特征,并且遵循发生机制决定空间格局、生命周期反映空间态势、主导产业影响空间形式、地理环境制约空间协同的一般规律。进而,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梳理并总结了棕地再生的已有经验:理论方面,艺术学、生态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以及环境工程学六个学科内的棕地再生相关理论历经探索、发展、成熟以及演化过程,已经形成较为明晰的阶段性特征;实践方面,大量案例的研究表明棕地再生主要呈现出区位、尺度和功能群体性转化特征。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从不同的空间层面构建了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体系:以系统为核心的宏观策略、以模式为核心的中观策略以及以母题为核心的微观策略。最后,本文以代表性资源型城市——江西省瑞昌市为例,通过“全域旅游”工业体验区规划、江州造船厂工业废弃地及其重点节点的景观规划设计,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了应用和印证。本文认为,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数量巨大、态势不一、模式不明,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再生法则,更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规划方案。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治理与再生具有系统性、过程性以及复杂性,需要风景园林、城市规划、建筑、艺术、生态、环境工程、社会以及经济学等学科群的共同努力。棕地的治理与再生应当以可持续空间构建为目标,循序渐进、以点带面,融入到城市有机更新的更大过程中。

二、大同机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同机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GIS技术和卷积神经网络的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风暴潮灾害的危险性研究
        1.2.2 风暴潮灾害的暴露性和脆弱性研究
        1.2.3 风暴潮灾害的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述
    2.1 研究数据来源
    2.2 研究区域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
        2.2.1 地理位置
        2.2.2 地形地貌
        2.2.3 水文气象
        2.2.4 社会经济状况
        2.2.5 海堤工程
    2.3 研究区域的历史风暴潮灾害分析
        2.3.1 灾害概况
        2.3.2 热带气旋分析
        2.3.3 路径统计
        2.3.4 风暴潮统计分析
第三章 ADCIRC和 SWAN耦合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3.1 模型简介
        3.1.1 Jelesnianski模型
        3.1.2 ADCIRC模型
        3.1.3 SWAN模型
    3.2 模型设置
        3.2.1 计算范围与网格
        3.2.2 地形水深
        3.2.3 开边界设置
        3.2.4 底摩擦设置
    3.3 模型率定与校验
        3.3.1 天文潮验证
        3.3.2 风暴潮验证
第四章 惠州市台风风暴潮的数值模拟
    4.1 台风参数设置和典型台风情景构建
        4.1.1 台风中心气压
        4.1.2 台风最大风速半径
        4.1.3 台风最大风速
        4.1.4 台风路径
        4.1.5 天文高潮位的叠加
        4.1.6 外围海平面气压
        4.1.7 台风情景的参数确定
    4.2 惠州市典型台风情景下的风暴潮增水模拟
第五章 惠州市沿岸地区台风风暴潮风险评估
    5.1 台风风暴潮危险性评估
    5.2 台风风暴潮脆弱性评估
    5.3 台风风暴潮风险定性评估
第六章 大亚湾区风暴潮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
    6.1 基于物理脆弱性的风暴潮风险评估与区划
        6.1.1 基于GIS技术的大亚湾区风暴潮危险性评估
        6.1.2 基于机器学习深度神经网络U-Net++的暴露性评估
        6.1.3 大亚湾区承灾体的脆弱性评估
        6.1.4 大亚湾区基于物理脆弱性的风暴潮风险评估与区划
    6.2 基于社会脆弱性的风暴潮风险评估与区划
        6.2.1 大亚湾区社会脆弱性评估
        6.2.2 大亚湾区基于社会脆弱性的风暴潮风险评估与区划
    6.3 大亚湾区风暴潮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
    6.4 大亚湾区风暴潮灾害防灾减灾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山西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研究
        1.3.2 自然灾害指标体系构建
        1.3.3 自然灾害风险方法选择
        1.3.4 耦合研究
        1.3.5 文献述评
    1.4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山西省气候分析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自然灾害理论
        2.1.2 系统耦合理论
    2.2 山西省气候分析
        2.2.1 气候特征分析
        2.2.2 自然灾害情况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山西省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影响因素分析
        3.1.1 干旱灾害
        3.1.2 洪涝灾害
        3.1.3 地质灾害
    3.2 评价指标体系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山西省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4.1 PP-CRITIC法
    4.2 灾害风险指数模型
    4.3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
    4.4 耦合协调度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山西省自然灾害风险实证分析
    5.1 干旱灾害风险评价
        5.1.1 数据来源
        5.1.2 指标权重结果
        5.1.3 风险因子结果及区划分析
        5.1.4 结果验证
    5.2 洪涝灾害风险评价
        5.2.1 指标权重结果
        5.2.2 风险因子结果与区划分析
        5.2.3 结果验证
    5.3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5.3.1 指标权重结果
        5.3.2 风险因子结果与区划分析
        5.3.3 结果验证
    5.4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价
        5.4.1 灾种比较
        5.4.2 灾种权重
        5.4.3 结果分析及区划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山西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社会经济发展耦合评价
    6.1 自然灾害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机理
    6.2 社会经济发展评估
        6.2.1 影响因素
        6.2.2 指标权重及结果分析
    6.3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社会经济发展耦合
        6.3.1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6.3.2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社会经济发展耦合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与建议
        7.1.1 结论
        7.1.2 建议
    7.2 不足与展望
        7.2.1 不足
        7.2.2 展望
附录
    附录1 2010-2019 年山西省洪涝灾害风险评价体系部分原始数据(以太原市为例)
    附录2 2010-2019 年山西省干旱灾害风险评价体系部分原始数据(以太原市为例)
    附录3 2010-2019 年山西省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体系部分原始数据(以太原市为例)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3)基于Vs30及PGA放大效应的大同盆地土地防震减灾适宜性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大同盆地新构造分区及第四系地质特征
2 大同盆地Vse分布特征及场地类别划分
3 大同盆地场地地震动PGA放大效应分析
4 大同盆地土地资源防震减灾适宜性评价体系
    4.1 影响因素的选择
    4.2 适宜性分级评价体系的建立
        (1)Ⅰ-SN
        (2)Ⅱ-S1
        (3)Ⅲ-S2
        (4)Ⅳ-S3
        (5)Ⅴ-S4
5 大同盆地土地资源防震减灾对策研究
    (1)加快活动断层避让相关立法工作
    (2)国土资源规划与防震减灾相结合
    (3)保持土地资源规划的横向和纵向连续性
    (4)提高城市土地资源抗震设防能力
    (5)加强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
6 结论

(4)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点
    1.6 完成的工作量
2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1 基本概念界定
        2.1.2 相关基础理论
    2.2 国土空间功能识别与分区研究
        2.2.1 国土空间功能类型划分
        2.2.2 国土空间功能评价方法
        2.2.3 国土空间功能识别与分区
    2.3 国土空间规划发展与分区研究
        2.3.1 国外空间规划发展与分区类型
        2.3.2 我国“多规合一”的发展背景与分区对比
    2.4 资源型地区相关研究
        2.4.1 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研究
        2.4.2 资源型地区空间发展相关研究
        2.4.3 山西省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2.5 研究进展评述
3 山西省国土基本概况及数据来源与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资源环境
        3.1.2 土地利用状况
        3.1.3 经济社会发展
    3.2 国土空间分区现状和开发利用问题
        3.2.1 现有国土空间分区类型对比
        3.2.2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主要问题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1 数据来源
        3.3.2 数据处理
4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优化
    4.1 国土空间优化治理的需求分析
        4.1.1 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理论与现实需求
        4.1.2 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诉求
    4.2 国土空间功能演变机理分析
        4.2.1 国土空间功能演变的一般机理
        4.2.2 资源型地区空间功能演变的主要特征
    4.3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类型优化
        4.3.1 分区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4.3.2 “多规合一”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优化构建
        4.3.3 基于省级资源型特征的山西省分区类型改进
5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
    5.1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方法改进
        5.1.1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基本原理
        5.1.2 功能“态”与“势”评价模型
        5.1.3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5.1.4 改进的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
        5.1.5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动态综合评价
    5.2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指标和参数选取
        5.2.1 标准地域单元确定
        5.2.2 功能“态”与“势”评价指标构建
        5.2.3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与参数选取
    5.3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测算和分析
        5.3.1 功能“态”和“势”测度结果
        5.3.2 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结果
        5.3.3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测算结果
        5.3.4 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空间关联分析
6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区划
    6.1 国土空间功能综合判别与分区技术流程优化
        6.1.1 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则
        6.1.2 国土空间功能比较优势分析方法
        6.1.3 国土空间功能协同性分析方法
        6.1.4 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路径
    6.2 基于比较优势分析的主导功能识别与分区
        6.2.1 多功能比较优势分析
        6.2.2 主导功能调整优化
        6.2.3 国土空间主导功能分区方案
    6.3 基于协同分析的潜力功能识别与分区优化
        6.3.1 国土空间兼容功能性识别
        6.3.2 兼容功能协同性指数测算
        6.3.3 兼容潜力功能类型判别
        6.3.4 国土空间复合功能分区方案
    6.4 国土空间功能格局主要特征和政策导向
        6.4.1 功能区的市域分布规律统计
        6.4.2 功能区分异特征和调控政策
        6.4.3 与相关分区成果的衔接与对比
    6.5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和技术体系适用性讨论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附录2 个人简介和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5)黄土宏观界面及其控灾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及主要科学问题
    1.3 研究现状
        1.3.1 黄土宏观界面的提出与发展历程
        1.3.2 黄土滑坡群发机制研究现状
        1.3.3 黄土高原区域构造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创新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黄土宏观界面及其发育特征
    2.1 黄土高原常见斜坡地质结构
    2.2 黄土宏观界面定义
    2.3 黄土宏观界面的成因及类型
        2.3.1 宏观界面成因
        2.3.2 宏观界面类型
    2.4 黄土宏观界面的分布特征
        2.4.1 黄土宏观界面的斜坡分布特征
        2.4.2 黄土宏观界面的区域分布特征
        2.4.3 黄土宏观界面密度分布特征
    2.5 黄土宏观界面级别划分
    2.6 黄土构造节理
        2.6.1 黄土高原构造节理分布特征
        2.6.2 黄土高原全新世构造应力场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土滑坡的空间分布特征
    3.1 黄土滑坡的分布状态
        3.1.1 时间分布状态
        3.1.2 空间分布状态
    3.2 黄土滑坡的分区影响因素
        3.2.1 地质构造分区
        3.2.2 地震分区
        3.2.3 粒度分区
        3.2.4 降雨分区
        3.2.5 地貌分区
        3.2.6 人类活动分区
        3.2.7 黄土滑坡密度分区
    3.3 黄土滑坡的区带群发规律
        3.3.1 临夏-陇西-天水群发带
        3.3.2 西宁-兰州-定西群发带
        3.3.3 靖远-西吉-静宁群发带
        3.3.4 海原-固原-平凉群发带
        3.3.5 陇东群发区
        3.3.6 陕北群发区
        3.3.7 吕梁群发区
        3.3.8 汾渭盆地群发带
        3.3.9 区域分布规律总结
    3.4 地貌结构控制黄土滑坡区带集中
        3.4.1 塬、梁、峁边侧斜坡控滑特征
        3.4.2 黄土丘陵陡坡控滑特征
        3.4.3 河流冲蚀的边侧斜坡控滑特征
        3.4.4 冲沟侵蚀的两侧斜坡控滑特征
        3.4.5 实例分析
    3.5 地震活动造成黄土滑坡成片集中
    3.6 人类活动增大滑坡发育的密度和加重灾难
        3.6.1 城镇建设
        3.6.2 交通建设
        3.6.3 能源开发
        3.6.4 水利建设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Ⅰ级界面与黄土滑坡分区群发机制
    4.1 数值模拟的意义
        4.1.1 黄土高原构造背景简析
        4.1.2 方法的应用和软件的选取
    4.2 计算模型和参数选取
        4.2.1 边界条件
        4.2.2 建立模型
        4.2.3 参数选取与网格划分
        4.2.4 边界条件与加载类型
    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4.3.1 地块变形与结果分析
        4.3.2 地块应力和应变特征分析
        4.3.3 地应力场分析
    4.4 区域构造应力控制黄土滑坡分带高发
        4.4.1 甘青地块黄土滑坡分区群发特征
        4.4.2 海原-六盘山断裂带黄土滑坡群发影响
        4.4.3 鄂尔多斯地台隆起南带黄土滑坡群发影响
        4.4.4 汾渭地堑黄土滑坡群发特征
        4.4.5 地质构造与滑坡群发的关系总结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Ⅱ级界面与黄土滑坡的空间就位机制
    5.1 黄土台塬区地质背景
        5.1.1 泾阳南塬塬区特征和地层岩性
        5.1.2 泾阳南塬形成的构造基础
    5.2 泾阳南塬塬边裂缝的空间分布规律
        5.2.1 台塬裂缝类型及分布特征
        5.2.2 台塬裂缝分级与分类
        5.2.3 塬边裂缝演化规律
    5.3 台塬滑坡的时空分布规律
        5.3.1 滑坡的调查资料和方法
        5.3.2 泾阳南塬滑坡的时间分布规律
        5.3.3 泾阳南塬滑坡的空间分布规律
        5.3.4 灌溉和降雨对滑坡的影响
    5.4 泾阳南塬黄土滑坡的群发特征
        5.4.1 典型滑坡群
        5.4.2 泾阳南塬滑坡特征参数
    5.5 黄土滑坡群的空间就位机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土滑坡的原型控制机制和内在灾变机制
    6.1 黄土崩滑的原型控制机制
    6.2 黄土滑坡的原型控制机制
        6.2.1 斜坡中的黄土宏观界面
        6.2.2 黄土宏观界面控滑模型
        6.2.3 黄土滑坡的结构体孕滑模式
        6.2.4 不同规模黄土滑坡控滑模型
    6.3 黄土斜坡水文地质结构特征
        6.3.1 水气分离面的基本模式
        6.3.2 表水入渗改变斜坡水文地质结构
        6.3.3 水文地质界面的变动改变黄土特性
        6.3.4 台塬区黄土滑坡失稳的起始动力探讨
    6.4 黄土滑坡的内在灾变机制
        6.4.1 黄土滑坡-界面的演化模式
        6.4.2 黄土宏观界面的灾变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广元市工程地质环境对城市规划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广元市城市自然地质环境背景
    2.1 概述
    2.2 研究对象概况
        2.2.1 总体概况
        2.2.2 自然地理
        2.2.3 交通状况
        2.2.4 经济社会
    2.3 工程地质背景特征
        2.3.1 工程地质概况
        2.3.2 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
        2.3.3 工程地质分区
        2.3.4 人口密度及人类工程活动强度
    2.4 生态环境现状
        2.4.1 水环境
        2.4.2 大气环境
    2.5 资源条件
        2.5.1 矿产资源
        2.5.2 土地资源
        2.5.3 水利资源
        2.5.4 景观风貌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广元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措施
    3.1 概述
    3.2 广元市地质灾害分布情况
        3.2.1 现状情况
        3.2.2 广元市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3.3 对策建议
        3.3.1 防治原则
        3.3.2 防治对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广元城市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4.1 概述
    4.2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4.2.1 评价意义
        4.2.2 评价方法
        4.2.3 评价原则
    4.3 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体系
        4.3.1 评价指标的选取
        4.3.2 各个因子取值标准的确定
    4.4 层次分析法评价
        4.4.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流程
        4.4.2 模型的建立与运算
        4.4.3 广元市地质环境评价单元划分及赋值
        4.4.4 层次分析法的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分析结果
    4.5 灰色聚类法评价
        4.5.1 灰色聚类法基本步骤
        4.5.2 灰色聚类法的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分析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地质环境评价的城市规划调整优化方案
    5.1 优化原则
    5.2 城区用地布局建议调整方案
        5.2.1 城市建设用地优化方案
        5.2.2 人口居住用地优化方案
        5.2.3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优化方案
    5.3 基于地质环境评价的优化策略
        5.3.1 鼓励分区建设,促进地质环境改善
        5.3.2 水资源等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5.3.3 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5.3.4 做好灾害的预警和应对工作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生态文明多尺度评价及其综合区划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已成为世界共识
        1.1.2 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和实践
        1.1.3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性与优越性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数据来源、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数据来源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明的进程
    2.2 生态文明的研究概况
    2.3 主要研究动态
        2.3.1 基于理论视角的生态文明研究
        2.3.2 生态文明在社会经济中的应用研究
        2.3.3 基于评价视角的生态文明研究
    2.4 研究述评与展望
    2.5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2.5.1 人地关系理论
        2.5.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5.3 文化生态理论
        2.5.4 复合生态系统论
第3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评价的主题与方法
    3.1 生态文明评价的基本思路框架
        3.1.1 内涵
        3.1.2 内涵解析
    3.2 生态文明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3.2.1 构建原则
        3.2.2 内容框架
    3.3 生态文明评价的测度方法
        3.3.1 综合评价模型
        3.3.2 空间统计分析评价模型
    3.4 研究区域的识别
        3.4.1 研究区概况
        3.4.2 研究区识别
第4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构成要素的空间格局分析
    4.1 资源承载的空间格局分析
        4.1.1 资源承载指标体系构建与方法
        4.1.2 资源承载评价方法与模型
        4.1.3 资源承载单因子空间分异规律
        4.1.4 资源承载空间格局特征
    4.2 环境压力的空间格局分析
        4.2.1 环境压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环境压力因子选取依据及计算方法
        4.2.3 环境压力单因子空间分异规律
        4.2.4 环境压力空间格局特征
    4.3 生态资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4.3.1 核算指标体系与方法
        4.3.2 研究方法
        4.3.3 福建省生态资产空间格局与构成分析
        4.3.4 福建省生态资产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分析
        4.3.5 小结
    4.4 发展能力的空间格局分析
        4.4.1 发展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4.4.2 发展能力因子指数选取依据及计算方法
        4.4.3 经济活力及其各因子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4.4.4 基础设施可达性空间分异规律
        4.4.5 社会服务便捷度空间分异规律
        4.4.6 发展能力空间格局特征
    4.5 零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分析
        4.5.1 核算指标体系与方法
        4.5.2 零碳排放核算方法与评价模型
        4.5.3 福建省碳排放及其空间特征分析
        4.5.4 福建省碳吸收及其空间特征分析
        4.5.5 零碳排放及其空间格局特征
        4.5.6 小结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集成评价及其空间效应分析
    5.1 综合集成评价
        5.1.1 评价模型的构建与方法
        5.1.2 生态文明综合指数评价
        5.1.3 分尺度生态文明综合指数评价
    5.2 空间效应分析
    5.3 生态文明水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
        5.3.1 生态文明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5.3.2 生态文明水平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研究
    6.1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的意义
    6.2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的原则与方法
        6.2.1 基本原则和依据
        6.2.2 综合区划的方案
        6.2.3 类型区命名原则和方法以及边界问题处理
        6.2.4 空间聚类法
    6.3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结果
        6.3.1 福建省生态文明大区的划定
        6.3.2 福建省生态文明次级区的划定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途径和对策探讨
    7.1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优化整体构想
        7.1.1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
        7.1.2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7.2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优化的对策
        7.2.1 生态文明构成要素的优化建议
        7.2.2 不同等级类型的生态文明区的优化建议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讨论
    8.3 创新点
    8.4 问题和展望
附录 A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一、学术论文
    二、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8)气候变化下泥石流灾害风险与适应对策研究 ——以岷江上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1.2.2 聚落泥石流灾害的脆弱性评价
        1.2.3 气候变化下泥石流风险研究
        1.2.4 小结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关键科学问题
    1.4 研究区概况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岷江上游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
    2.1 研究方法
        2.1.1 气候变化降尺度原理
        2.1.2 统计降尺度方法
        2.1.3 极端降水指标提取
        2.1.4 参数数据集构建
    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2.2.1 降水总体变化趋势分析
        2.2.2 极端降水指数时空格局与分析
        2.2.3 山区地形和极端降水时空分布的关系
        2.2.4 极端降水的不同GCM模式对比
        2.2.5 讨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3.1 研究方法
        3.1.1 岷江上游泥石流发育特征数据库构建
        3.1.2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3.1.3 水土耦合模型
        3.1.4 参数与数据
    3.2 危险性结果分析与讨论
        3.2.1 未来50a泥石流危险性空间分布
        3.2.2 泥石流小流域降水阈值分析
        3.2.3 讨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山区聚落脆弱性评价
    4.1 山区聚落脆弱性
        4.1.1 山区聚落脆弱性概述
        4.1.2 山区聚落脆弱性成因分析
        4.1.3 评价指标体系
        4.1.4 脆弱性评价数据与参数
    4.2 脆弱性成因分析
        4.2.1 规模指标
        4.2.2 联通度指标
        4.2.3 公共服务水平指标
    4.3 脆弱性成因主成分分析
        4.3.1 描述性分析
        4.3.2 主成分分析结果
        4.3.3 脆弱性综合指数空间分布
        4.3.4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山区聚落泥石流风险评价
    5.1 泥石流风险评价
        5.1.1 风险评价方法
        5.1.2 风险评价参数与数据
    5.2 风险评价结果与分析
        5.2.1 泥石流风险空间分布
        5.2.2 泥石流风险构成
        5.2.3 泥石流风险与历史资料对比
        5.2.4 分析与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泥石流灾害适应对策
    6.1 山区聚落适应对策研究
        6.1.1 山区聚落适应对策概述
        6.1.2 适应对策的低悔模式
    6.2 泥石流风险区适应对策
        6.2.1 中危险区人口脆弱型
        6.2.2 中危险区自然资源脆弱型
        6.2.3 中高危险区农业脆弱型
        6.2.4 中高危险区工业脆弱型
    6.3 基于多智能体的聚落适应对策
        6.3.1 应急疏散规划模型概述
        6.3.2 ABM模型相关参数设置
        6.3.3 ABM模型结果输出与可视化
        6.3.4 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讨论与结论
        7.1.1 结论
        7.1.2 本文创新点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的社会背景
        1.1.2 气候变化的环境背景
        1.1.3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2.1 本研究界定的范围
        1.2.2 山地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1 灾害学相关理论
        2.1.2 城市安全理论
        2.1.3 环境地学基础理论
    2.2 国内外生态安全与山洪防灾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动态
        2.2.2 国内研究动态
        2.2.3 相关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
    3.1 北方山地生态安全与灾害背景
        3.1.1 北方山地城镇的分布
        3.1.2 地形地质条件
        3.1.3 山地气候特征
        3.1.4 生态环境与安全格局特征
        3.1.5 社会与城镇发展现状
        3.1.6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山洪灾情
    3.2 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分析
        3.2.1 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的耦合特点
        3.2.2 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山洪致灾特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探析
    4.1 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建构
        4.1.1 生态思维的价值内涵
        4.1.2 生态防灾规划概念
        4.1.3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框架
    4.2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原则及价值取向
        4.2.1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
        4.2.2 生态防灾规划基本原则
        4.2.3 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的价值取向
    4.3 基于山洪灾害的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4.3.1 综合评价原则
        4.3.2 综合评价方法
    4.4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4.4.1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原理
        4.4.2 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4.4.3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5 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4.5.1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
        4.5.2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及权重确定
        4.5.3 生态安全评判标准
    4.6 小结
第5章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格局实证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
        5.1.1 地理区位情况
        5.1.2 山地环境现状
        5.1.3 山地环境问题
    5.2 京津冀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5.2.1 山洪致灾因子的危险性评价
        5.2.2 山洪孕灾环境的连锁性评价
        5.2.3 山洪灾害群承灾体的易损性评价
        5.2.4 山洪灾害风险耦合评价与分析
        5.2.5 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分析
    5.3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5.3.1 生态安全格局综合评价
        5.3.2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提取
        5.3.3 结果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区域规划视角下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洪灾防控
    6.1 基于山地城镇外部生态环境保护的洪灾防控策略
        6.1.1 基于山洪防控的区域生态安全网络规划设计
        6.1.2 基于安全保障的区域层面山地生态修复
    6.2 基于区域层面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空间山洪防控对策
        6.2.1 基于可持续城镇化的洪灾防控规划
        6.2.2 基于区域协同的生态防灾空间结构
        6.2.3 基于山洪承灾能力的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6.2.4 基于山洪灾害缓减的产业空间生态布局
        6.2.5 应对山洪灾害的区域支撑体系规划
    6.3 小结
第7章 京津冀山地城镇内部空间生态防灾规划策略
    7.1 空间发展的生态控制指引
        7.1.1 基于生态安全考量的空间发展
        7.1.2 基于防灾安全的山地城镇平面形态
    7.2 功能布局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2.1 基于空间适灾的功能区生态防灾布局
        7.2.2 基于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模式
    7.3 道路系统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3.1 保障道路系统灾时畅通
        7.3.2 减小道路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7.4 工程技术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4.1 山洪防洪工程技术的生态适应性
        7.4.2 竖向规划设计的生态防灾要点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B: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C:调研村镇列表
附录 D:续表6-12京津冀山地村镇空间形态图谱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从“老工业基地”到“资源型城市”
        1.1.2 棕地:从“修复治理”到“再生利用”
        1.1.3 空间:从“多规合一”到“城市双修”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步骤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和步骤
第2章 棕地的概念、特征及其空间再生动力机制
    2.1 棕地问题或风险的产生
        2.1.1 内因:工业化为场地注入了“毒性”
        2.1.2 外因:城市化使将场地包围其中
    2.2 棕地的定义
        2.2.1 北美地区的棕地定义
        2.2.2 欧洲地区的棕地定义
        2.2.3 东亚地区的棕地定义
        2.2.4 棕地定义和内涵的扩充
    2.3 棕地的类型
        2.3.1 物质循环背景下的分类系统
        2.3.2 国民经济行业体系背景下的分类体系
        2.3.3 城市用地背景下的分类系统
    2.4 棕地的核心特征
        2.4.1 本体特征
        2.4.2 空间特征
        2.4.3 情感特征
        2.4.4 美学特征
    2.5 棕地再生的空间动力与机制
        2.5.1 棕地再生的“原生”动力机制
        2.5.2 棕地再生的“衍生”动力机制
        2.5.3 棕地再生的“催化剂”
第3章 资源型城市演变特征及其棕地现状调查
    3.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与历史阶段特征
        3.1.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3.1.2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
        3.1.3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历史成因及其阶段特征
    3.2 资源型城市的类型及其分类体系构建
        3.2.1 按资源类型划分
        3.2.2 按生命周期划分
        3.2.3 按城市规模划分
        3.2.4 按地理环境划分
    3.3 资源型城市棕地空间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3.1 发生机制决定空间格局
        3.3.2 生命周期反映空间态势
        3.3.3 主导产业影响空间形式
        3.3.4 地理环境制约空间协同
    3.4 典型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空间特征研究
        3.4.1 石油:大庆市
        3.4.2 煤炭:大同市
        3.4.3 煤炭:锡林浩特市
        3.4.4 铜矿:铜陵市
        3.4.5 钢铁:攀枝花市
    3.5 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空间问题总结
        3.5.1 土地利用问题
        3.5.2 生态安全问题
        3.5.3 资源保护问题
        3.5.4 材料循环问题
        3.5.5 空间阻隔问题
第4章 棕地景观再生的理论与实践浅析
    4.1 棕地景观再生理论及其发展脉络
        4.1.1 探索阶段:1965-1985
        4.1.2 发展阶段:1985-2005
        4.1.3 成熟阶段:2005-2015
        4.1.4 演化阶段:2015至今
    4.2 棕地再生的学科体系构建
        4.2.1 艺术学
        4.2.2 生态学
        4.2.3 建筑学
        4.2.4 环境工程学
        4.2.5 城乡规划学
        4.2.6 风景园林学
    4.3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区位特征分析
        4.3.1 城市环境类
        4.3.2 郊区环境类
        4.3.3 自然环境类
    4.4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尺度特征分析
        4.4.1 建筑尺度:帕赛伊克纪念碑
        4.4.2 场地尺度:西雅图煤气厂公园
        4.4.3 社区尺度: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4.4.4 城市尺度:底特律未来城市
        4.4.5 区域尺度: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
    4.5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功能特征分析
        4.5.1 生态类功能
        4.5.2 文化类功能
        4.5.3 教育类功能
        4.5.4 休闲类功能
        4.5.5 体育类功能
        4.5.6 集散类功能
        4.5.7 生产类功能
第5章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体系构建
    5.1 棕地再生的空间层次及其再生影响因素
        5.1.1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与“非空间策略”
        5.1.2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及其层次
    5.2 宏观策略:“系统”
        5.2.1 “灰色系统”规划
        5.2.2 “棕色系统”规划
        5.2.3 “绿色系统”规划
        5.2.4 “橙色系统”规划——工业遗产
        5.2.5 “青色系统”规划——工业自然
    5.3 中观策略:“模式”
        5.3.1 模式或原型的产生
        5.3.2 工业闲置地的模式转化
        5.3.3 矿业废弃地的模式转化
        5.3.4 垃圾填埋场的模式转化
        5.3.5 基础设施废弃地的原型转化
        5.3.6 原型的空间谱系特征
    5.4 微观策略:“母题”
        5.4.1 地形主导类母题
        5.4.2 水体主导类母题
        5.4.3 植被主导类母题
        5.4.4 建筑物主导类母题
        5.4.5 材料主导类母题
        5.4.6 流线主导类母题
        5.4.7 设备主导类母题
    5.5 空间策略体系的整合
        5.5.1 空间策略体系的融合——系统耦合
        5.5.2 空间策略体系的操作——空间拓扑
        5.5.3 空间策略体系的构建——“开放空间系统”规划与设计
第6章 系统综合体:瑞昌市“棕地群”景观规划设计
    6.1 瑞昌市城市发展概况及上位规划背景
        6.1.1 瑞昌市的基本区位条件分析
        6.1.2 瑞昌市工业历史沿革分析
        6.1.3 瑞昌市上位规划及相关政策
    6.2 瑞昌市工业遗产和棕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6.2.1 古铜矿遗址
        6.2.2 老工业基地
        6.2.3 矿产资源地
        6.2.4 码头工业镇
    6.3 造船厂与码头废弃地景观再生案例研究
        6.3.1 广州市中山岐江公园
        6.3.2 新奥尔良市新月公园
        6.3.3 旧金山市山岬公园
        6.3.4 韩国统营市造船厂更新设计
    6.4 宏观策略:全域旅游工业体验区规划
        6.4.1 瑞昌市主要旅游资源单体评价
        6.4.2 瑞昌市工业文化体验区的规划与模式选择
        6.4.3 瑞昌市工业文化旅游廊道规划
    6.5 中观策略:江州造船厂景观规划设计
        6.5.1 场地历史脉络分析
        6.5.2 场地现状条件分析
        6.5.3 场地平面规划与设计
    6.6 微观策略:造船厂空间详细设计
        6.6.1 舾装码头设计
        6.6.2 车间仓库设计
        6.6.3 钢板堆场设计
        6.6.4 露天船台设计
        6.6.5 车间庭园设计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走向多学科交叉的棕地再生途径
        7.2.1 系统性
        7.2.2 过程性
        7.2.3 复杂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欧洲城棕地市振兴相关项目或组织
附录 B 中国城市用地分类相关标准下的潜在棕地类型
附录 C 景观规划设计最终专题图纸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四、大同机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GIS技术和卷积神经网络的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D]. 王思.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2]山西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评价研究[D]. 杜立新.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基于Vs30及PGA放大效应的大同盆地土地防震减灾适宜性规划[J]. 张龙飞.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20(05)
  • [4]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D]. 周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5]黄土宏观界面及其控灾机制研究[D]. 王少凯. 长安大学, 2020(06)
  • [6]广元市工程地质环境对城市规划影响研究[D]. 冯天兵.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7]生态文明多尺度评价及其综合区划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D]. 金星星.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8]气候变化下泥石流灾害风险与适应对策研究 ——以岷江上游为例[D]. 李沁汶.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19(01)
  • [9]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D]. 徐嵩. 天津大学, 2019
  • [10]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D]. 卓百会. 清华大学, 2019

标签:;  ;  ;  ;  ;  

大同机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