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群的蓝色流行音乐

粉丝群的蓝色流行音乐

一、歌迷大本营之蓝色流行(论文文献综述)

张语杨[1](2021)在《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的粉丝应援行为研究 ——以华晨宇粉丝为例》文中提出

李媛媛[2](2021)在《“韩流”对中国当代明星文化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千喆[3](2021)在《芒果平台“造星”模式的研究》文中认为

马赫[4](2020)在《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流行文化已经全方位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明星效应和明星偶像崇拜作为流行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载体,使得流行文化在传播和大众化上得以可能,是流行文化不可或缺的生命力。人是文化的载体,也意味着文化对人具有形塑的功能,而偶像崇拜作为青少年时期的一种过渡性行为,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主要以明星偶像作为自身崇拜与追捧的对象。近年来,由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中的失范行为带来的文化讨论与社会问题也逐渐成为大众舆论与学术界的讨论热点与研究焦点之一。如私生粉跟踪偷拍与隐私侵犯、职业黑粉拉踩与谣言散布、打投流量购买与言论控评、恶意举报与网络暴力、过度迷恋以至于情感带入等粉丝负面事件屡见不鲜,“饭圈女孩”、“跪族男孩”等青少年粉丝群体的失范行为往往成为网络社交媒体的热点新闻。因此研究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失范及其社会效应具有重要的社会学与文化学意义。当前,关于偶像崇拜的研究已经从大众文化研究领域拓展到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人文学科的多个学科与研究领域,对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也从单一的理论转变为多元的分析,而且更加关注明星偶像崇拜群体的内部运行规律和心理活动,探索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价值与意义。我国学术界在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上侧重对现象进行调查,如描述偶像崇拜的特征、原因,强调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之间的关系,注重对我国青少年榜样教育问题提供指导性策略,总体缺少对明星偶像崇拜失范问题的详细解读与重构路径的具体剖析。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历史演变,描述了社会变迁下偶像崇拜尤其是明星偶像崇拜的发展与变化,总结出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流行文化背景及时代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崇拜文化经历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从精英化到大众化、从政治到文化的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则经历了英雄偶像,明星偶像,选秀、草根偶像,流量、养成偶像的发展历程。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比较与阐释了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现状与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当前我国青少年偶像崇现呈现出泛化与较高卷入度,崇拜对象以明星偶像为主流、二次元偶像彰显出时代的特征,在崇拜活动中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成为常态,并在自我认知上表现出主动性,而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则显示出了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技术进步与推动、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粉丝类型的多元化、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等新特征。明星偶像崇拜文化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其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大众本身所具有的正功能不容忽视。但是,近年来由于粉丝对明星的过度崇拜与迷恋所导致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带来了超出理智的后果与社会问题。再次,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中多样化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进行访谈分别从粉丝的文本生产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自我的丧失、狭隘性、非道德化、娱乐极端化等方面,解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具体失范现象与行为,呈现其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的普遍性以及对其予以重构的意义。通过文化与认同、个体与组织、制度与科技等维度分析了明星偶像崇拜失范产生的原因,并从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等视角对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偏差行为进行了学理性思考。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代表着网络社会下青少年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的形成,是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的体现。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自身成长、社会稳定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与青少年之间的矛盾性,也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之间的统一性。青少年偶像崇拜亚文化反映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个人问题或者心理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实践,体现了亚文化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自身风格化的展现以及与主文化的对立与融合。最后,在研究基础上探究了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在价值、规范和行为的社会系统中路径重构的可能性,提出发挥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的合力正确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观念与行为。对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不能置之不理,但主流文化不应是单一的否定与阻隔的状态,而是通过积极的引导策略与调适形式,在放任恣意发展与合理监督引导之间形成一种适度的张力,为明星偶像崇拜亚文化的构建和青少年失范提供价值与行为等方向指引。总之,当今中国流行文化下的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青少年粉丝及其诸多言行也常常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虽然学术界围绕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对于流行文化中当代青少年粉丝的偶像崇拜特点与失范问题研究仍有缺憾。因此,本研究意图通过对我国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来推动相关领域的进展,并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偶像观与价值观有所裨益。

夏佳慧[5](2019)在《迷笛音乐节的市场运营及其影响探析》文中研究说明户外音乐节从国外引进我国已有十余年,经过不断积累与完善,本土有影响力的户外音乐节品牌越来越多,包括丽江雪山音乐节、张北草原音乐节、草莓音乐节、迷笛音乐节等都深受乐迷追捧,并且每届户外音乐节都有不同的主题和不同的特色,这些对于乐迷来说极具吸引力。本文立足国内户外音乐节鼻祖迷笛音乐节,通过归纳整理迷笛音乐节发展的案例、数据、学术性研究成果以及相关新闻报道,将音乐学、管理学、社会学、传播学和经济学等学科巧妙结合,以一种多学科交叉的方式对“迷笛音乐节”的市场运营做出较为全面的探讨。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从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学术研究现状、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等方面为切入点,梳理迷笛音乐节的相关背景,为全文研究夯实理论基础。第二部分,迷笛音乐节发展历程概述。对迷笛音乐节诞生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不同阶段展开分析。第三部分,结合相关资料深入分析迷笛音乐节的市场运营,归纳总结了迷笛音乐节的受众市场划分、音乐风格定位、海报主题设计、舞台灯光布置、品牌合作洽谈、安全防范管理、营销收入来源、运行方式分析等。第四部分,迷笛音乐节的影响探析。提出迷笛音乐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劣势,阐述迷笛音乐节的举办对城乡发展产生的积极及消极影响。第五部分,整合前文研究成果,结合迷笛音乐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参考国内外举办户外音乐节的成功经验,对迷笛音乐节后期的发展策略作出探析。

吴欣蔚[6](2019)在《旅游场域中的文化交流对东道主社区的影响研究 ——以桂林黄洛瑶寨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化交流已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频繁,过去完全独立于现代社会之外的“民族孤岛”也已经随着交流的增加而逐渐走向相似的文化环境当中。人们在满足温饱之后,开始探寻自己与他人以前过去的生活,去体验与惯常环境不同的异文化,在此背景下民族旅游开始成为新的旅游热点。但大多数少数民族旅游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民族地区如何应对大量涌入的游客与频繁、短暂的跨文化交流会对少数民族旅游地区带来怎样的变化是旅游学者和人类学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本篇文章以桂林黄洛瑶寨为调研点,以旅游中的文化交流对东道主社区的影响作为主要考察对象,研究黄洛瑶寨作为旅游过境地,其社区受到怎样的文化影响,借助文化传播理论与文化再生产理论阐述旅游对黄洛瑶寨产生的社会效应。文章首先对黄洛瑶寨红瑶族源及生计方式进行梳理,红瑶由于长期的迁徙习惯而产生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从而出现明显的民族特征,其中对黄洛瑶寨的生计方式从稻作耕种时期至旅游开发时期进行梳理,黄洛瑶寨社会、文化的变迁在生计方式的改变当中也随着生产资料和生产方式的改变而改变。通过对黄洛瑶寨民族旅游与跨文化交流过程进行分析,由于跨文化交流的形式和障碍以及黄洛瑶寨自身的旅游资源制约及所处旅游的环境,导致了黄洛瑶寨民族旅游产品的开发停留在浅度理解的“旅游符号化”阶段;最后对黄洛瑶寨的社会影响进行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分析,从物质生活和思想意识层面上进行观察研究。本文得出的结论有:(1)桂林黄洛瑶寨的社会生活相比于旅游开发之前在物质生活方面有了巨大的改观,衣、食、住等条件得到提升。(2)少数民族旅游地区的现代文化进程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而加快,但随着旅游的持续开发,黄洛瑶寨展示的红瑶文化越来越与现实社会脱离,“文化孤岛”现象加重。(3)由于桂林旅游环境的影响,以团队游客为主的旅游时间较短的旅游方式,使得黄洛瑶寨作为旅游过境地在旅游规划上偏向以“符号化为主”的特点,在东道主社区方面,长时间与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的短暂接触,使得生活习惯和群体内部关系都产生了变化。

周朝军[7](2017)在《九月火车》文中研究表明第一章光明之门多年之后,周剑鸣依然无法忘却那个黄昏在鲁南小城临沂看到的那片云朵,它像一副少年的肋骨,枯瘦如柴,和翅膀有关,和飞行有关,冥冥中带着某种启示和指引。时至今日,他仍然惊讶于它的不可名状以及它背后那片天空的深不可测。天空和云朵之间仿佛隐藏着一只看不见的手,充满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指引他再次回到那个记忆中无法安放的师大。新生入学,胖三被分在梅园416寝室靠窗的上铺。因为来得晚,其他两个上铺已经分别

周婧[8](2017)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春电影作为中国当下电影产业的重要电影类型之一,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青春电影相对稳定的类型范式。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影产业的不断演进,青春电影也逐渐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青春自省发展为以“青春怀旧”为叙事情怀,杂糅进爱情、都市、浪漫、喜剧、犯罪等元素的多元化电影类型。青春电影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成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类型之一,并透过私人化的“青春”这一历时性过程透视中国现代社会宏大的历史背景,将历史微缩于个人记忆中,创作出带有中国特色的青春电影。本文以青春电影为研究主体,梳理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探讨青春电影在类型生产、类型叙事方面的特征,并进而从美学、文化角度解读青春电影的内涵与主旨,剖析青春电影的历史与现状,探讨青春电影这一电影类型形成的必然性与重要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青春电影,受到了学界的关注,引发了研究者对其类型形成的探索。青春电影主要指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精神困惑、生理及心理变化,以及青春主体在爱情、亲情、友情方面的情感经历,围绕其在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种种事件为叙事内容和题材的电影。世界青春电影自电影产生之初发轫,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呈现出显着的类型特征:从青春影像的崛起到冷遇沉寂后的勃发,从个人化的经验投射到多元化的创作转向,经过百年的发展成为世界部分国家与地区的重要电影类型。华语青春电影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经历了理想主义青春时代后,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走向成熟,并在二十一世纪后出现类型的转向,逐渐由小众化、自传式的青春记录走向大众化、商业娱乐化的青春狂欢。虽然青春元素在华语电影中早已有之,但以青春题材和故事作为主体叙事经历了一系列漫长的过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华语青春电影在类型叙事上形成了稳定的特征,在叙事母题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中以青春主体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之间的冲突展现其在成长时期对爱与性的困惑;同时,对成人世界的向往与逃避使青春主体形成了既渴望成长获得成人资格又拒绝成长惧怕长大的内心迷茫;青春电影中也通过暴力与死亡展现青春世界的残酷与无序,在母题表达上表现出犹疑与矛盾的特征。在人物塑造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以青春主体、长者形象、“过客”形象三个群体构设人物图谱,青春主体的叛逆、迷茫与边缘化往往由“不在场”的母亲与“不称职”的父亲造成,家庭的破碎造成成长的歧路。教练、明星甚至偶遇的陌生人都可能成为青春主体的精神导师,引领青春主体走向成长。在影像叙事方面,以现实记录影像、残酷青春影像、浪漫怀旧影像、清新明丽影像演绎不同风格的青春电影,将青春世界以多重视角呈现于观众;在叙事结构方面,华语青春电影往往一反经典好莱坞叙事方式,运用反经典叙事、旅程式叙事、散文式叙事和回忆叙事的方式讲述青春故事,以呈现出青春里复杂而敏感的情感维度。华语青春电影通过空间生产建构地域文化身份,青春主体的家庭空间是破碎与复杂的,家庭的残缺与破败、父母亲人的缺席与出走透视出独特的时代症候;而校园空间往往意味着规则与束缚,成为青春主体企图逃离与越轨的场域;相对而言,公共空间恰成为其活动与生活的主场,尽管放纵与游荡其中的青春主体仍感到迷茫,无法得到最终的救赎;村镇与都市是青春主体主要的生存空间,逐渐世俗化的乡村已不再具有曾经的诗意,落后与破败成为青春主体的禁锢空间,都市与城镇的现代化使青春主体迷失其中,成为堕落与放纵的乐园。除此之外,火车、游轮、高楼、四合院成为地域文化身份的符码,以青春世界的镜中之像管窥自我的地域文化身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至今,青春电影经历了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美学追求。以青春为入口透视现实图景,以现实主义立场运用写实主义美学观念书写青春,青春故事背后演绎出的是对现实的强烈观照;同时,以青春为镜像通过青春主体的漂泊与“异化”表现出现代主义中对存在与价值的强烈追求。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青春电影,同样以青春的名义阐释了新时代青春消费主义的特征,并在影片中呈现出拼贴、碎片化、复制性以及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青春”不仅仅是人生中独特的成长阶段,同时,以青春为契机,表现出对现实世界的观照、对自我价值的追寻与叩问。随着时代的更迭,青春电影演绎出不同的美学色彩与思想内涵。作为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要叙事对象的青春电影必然带有强烈的青年亚文化色彩,然而,华语青春电影为西方文化理论中的青年亚文化找到了本土化的表达路径,青春电影本身成为表达越轨者思想的有力武器,成为青年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对抗阵地,尽管结果无可避免地被强大的消费文化收编,但以影像维度表达青年文化的表征,仍将居于边缘地位的青年亚文化拉入到大众视野,完成了对青年文化的本土化表述。同时,女性亚文化也在青春电影中以独特的表现方式呈现,关注青春时期女性自我的发现与建构,阐释青春女性在情感的坚守中完成心理与生理上的双重蜕变。华语青春电影在其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意蕴、文化属性与电影类型特征,作为一种电影类型,在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中,如何保持受众对其的新鲜度与认同感,如何在今后的发展中将商业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如何在情感维度上形成深刻而持久的吸引力将成为华语青春电影未来将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青春电影深入而细致的研究,解读了青春电影类型形成的规律及其美学、文化属性。青春世界的绚烂与丰富,青春在每个人成长中的独特性决定了青春电影必将作为华语地区重要的电影类型持续发展下去,继续讲述不同时代的青春记忆。

吴群涛[9](2017)在《“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认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源于英美的朋克如今已成为具有全球性影响的青年文化。早在七十年代末朋克便传入中国,在中国摇滚发展的推动下,于九十年代中期受到了中国青年的广泛关注和热情追捧。在近四十年时间的传播过程中,中国元素和中国话语融入朋克,并对其进行筛选、吸收和改造,最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朋克亚文化。论文绪论部分对朋克文化这一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评析,同时对研究意义和价值、创新点、重难点、方法、思路、论文结构安排等进行了相应介绍。论文第一章从梳理英语中“punk”的词源及衍变入手,回顾朋克运动在英美的兴起与发展,剖析出朋克的文化内涵。同时,由“punk”汉译上出现过的论争切入,对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予以概述——经过十余年的“道听途说”和近十年的“地火燎原”,目前朋克在中国的传播处于平稳发展期。在此期间,国内主要有四种朋克传播方式,包括翻译、“打口”、“迷笛”和独立厂牌,它们的联合作用扩大了朋克的受众群体,促成了中国摇滚朋克时代的到来。论文第二章聚焦中国“朋克时代”,选取朋克先锋崔健和何勇,北京朋克乐队群“无聊军队”,以“盘古”、“舌头”、“苍蝇”和“生命之饼”为代表的外省朋克和广受国际媒体关注的“挂在盒子上”为核心的女子朋克乐队进行深入考察,解析朋克在中国的本土化历程和特征。论文第三章论述具有代表性的乐评人与朋克紧密相关的活动与观点。主要分析涵括郝舫、李皖、颜峻三位知名乐评人的朋克乐评。他们分别代表了国内乐评人在对待朋克文化主要的批评方式与态度,其作品受到了不同时期各个层次的中青年读者的认可,实质上参与了朋克文化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极大地影响着人们对朋克文化的认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论文第四章先从文化认同中的立场和思维、文学的个性表达与普遍诉求和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的转换三个方面来论析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的关系,再从文学书写与亚文化传播紧密关联的角度,连通卫慧与棉棉、宁肯与春树这两组具体的“朋克书写个案”的脉象,分析当代作家对朋克文化的接受差异。论文结论呼应绪论及正文各部分,强调指出朋克文化实践的最大意义是不断地敞开问题,让人们拥有更多自由地表达与争论的空间、方式与勇气,并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

高铭澧[10](2016)在《中韩偶像组合TimeZ的市场运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速发展,大众的经济生活已经没有了国家或者地区之间的空间限制,并在全球的大范围内进行着多方面的沟通和交流。这种沟通和交流也从最开始的经济领域发展到了文化领域。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跨越国界,相互渗透和影响。在各国的文化渗透中,韩国流行时尚文化对中国年轻人的影响尤为明显,很多中国的学者们也关注到了这一问题,学者从各个角度分析韩国流行时尚文化走进中国市场的原因、问题和解决方法。近几年,学者们多是研究有关“韩流”现象的课题,没有具体研究过把中国文化产业与韩国文化产业相结合的实例的课题。本课题从中国娱乐公司捷特联合和韩国CJ E&M公司联手打造的首个中韩偶像组合TimeZ入手,从TimeZ组合的建立、TimeZ组合的培养、TimeZ组合的市场运作、TimeZ进入市场后存在的问题以及TimeZ组合带给大家的启示等多个方面系统分析了中韩偶像组合TimeZ的运作研究。中韩娱乐公司合作打造偶像组合是一种新鲜的尝试,不但可以促进中国流行文化与韩国流行文化产业的协作,也可以为两国流行音乐偶像共同发展做出贡献,具有一定战略性意义。本课题的研究也为国内流行音乐组合的培养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思路和依据。

二、歌迷大本营之蓝色流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歌迷大本营之蓝色流行(论文提纲范文)

(4)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1.4.1 流行文化
        1.4.2 明星偶像
        1.4.3 偶像崇拜
        1.4.4 青少年
        1.4.5 失范
    1.5 文献综述
        1.5.1 国外文献综述
        1.5.2 国内文献综述
        1.5.3 评述
    1.6 研究理论依据
        1.6.1 功能论
        1.6.2 结构分析
        1.6.3 亚文化理论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
        1.7.3 文章结构
第2章 中国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演变
    2.1 中国流行文化发展历程
        2.1.1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2.1.2 改革开放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1978年-1992年)
        2.1.3 “南方谈话”和十四大至二十世纪末(1992年至1999年)
        2.1.4 二十一世纪至十八大(2000年-2012年)
        2.1.5 十八大至新时代(2012至今)
    2.2 中国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变迁
        2.2.1 英雄偶像的时代
        2.2.2 明星偶像的主流化
        2.2.3 选秀、草根偶像的崛起
        2.2.4 流量、养成偶像的到来
    2.3 小结
        2.3.1 影响中国流行文化的主要因素
        2.3.2 中国偶像崇拜的嬗变
第3章 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
    3.1 青少年偶像崇拜基本现状
        3.1.1 偶像崇拜的泛化与较高卷入度
        3.1.2 明星偶像与二次元偶像
        3.1.3 崇拜中的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
        3.1.4 自我认知上的主动性
        3.1.5 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
    3.2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比较研究
        3.2.1 问卷调查的比较
        3.2.2 网络调查的比较
    3.3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
        3.3.1 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
        3.3.2 技术进步与推动
        3.3.3 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
        3.3.4 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
        3.3.5 粉丝类型的多元化
        3.3.6 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程度
        3.3.7 明星偶像崇拜的正功能
        3.3.8 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显现
第4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表征
    4.1 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
        4.1.1 偶像符号异化与消费主义
        4.1.2 粉丝消费
        4.1.3 奢侈生活、虚假需求与拜金主义
    4.2 自我的丧失
        4.2.1 象征性权力的偶像崇拜与权力分层
        4.2.2 泛偶像化下的假偶像与精英主义
        4.2.3 自我认同的偏差——社会化的障碍
    4.3 狭隘性
        4.3.1 新媒体与传播技术下的盲区
        4.3.2 明星偶像崇拜的文化趋同现象
        4.3.3 价值观的偏差与替代
    4.4 非道德化
        4.4.1 非理性的偶像崇拜
        4.4.2 偶像崇拜的非道德化
        4.4.3 暴力化的蔓延(语言、行为等)
    4.5 娱乐极端化
        4.5.1 日常生活化的娱乐至死
        4.5.2 肤浅化与浮动性
第5章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与解析
    5.1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
        5.1.1 文化与认同
        5.1.2 个体与组织
        5.1.3 制度与科技
    5.2 明星偶像崇拜及失范的解析
        5.2.1 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
        5.2.2 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
        5.2.3 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
第6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重构路径
    6.1 政府层面
        6.1.1 价值:社会文化的建设
        6.1.2 规范:制度的建设
        6.1.3 行为:政府的监管
    6.2 多元社会层面
        6.2.1 学校教育的引导与创新
        6.2.2 大众传播媒介的导向
        6.2.3 明星公司、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6.2.4 粉丝社群的管理
    6.3 个人层面
        6.3.1 家长与家庭的角色
        6.3.2 偶像的角色
        6.3.3 传媒者的角色
        6.3.4 青少年粉丝的角色
第7章 结语
    7.1 回视偶像崇拜
    7.2 本研究的结论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致谢

(5)迷笛音乐节的市场运营及其影响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1.3.1 理论基础
        1.3.2 研究方法
2.迷笛音乐节的发展历程
    2.1 迷笛音乐节的诞生时期
    2.2 迷笛音乐节的发展时期
    2.3 迷笛音乐节的成熟时期
    2.4 本章小结
3.迷笛音乐节的市场运营探析
    3.1 受众市场划分
    3.2 音乐风格定位
    3.3 海报主题设计
    3.4 舞台灯光布景
    3.5 品牌合作洽谈
    3.6 安全防范管理
    3.7 营销收入来源
        3.7.1 售卖门票
        3.7.2 政府补贴
        3.7.3 其他收入
    3.8 运行方式分析
    3.9 本章小结
4.迷笛音乐节的影响探析
    4.1 迷笛音乐节的竞争力探析
        4.1.1 规范化的管理流程
        4.1.2 “双城+跨区域”的联动演出
        4.1.3 负责任的传播主体
        4.1.4 多渠道的整合营销
    4.2 迷笛音乐节的欠缺力探析
        4.2.1 同质化严重
        4.2.2 盈利模式单一
        4.2.3 音乐产品更新缓慢
    4.3 迷笛音乐节对城乡的影响
        4.3.1 对城乡的积极影响
        4.3.2 对城乡的消极影响
    4.4 本章小结
5.迷笛音乐节的后期发展策略探析
    5.1 统筹安排,建立项目管理新体系
    5.2 优劣互补,携手产业发展新合作
    5.3 品牌塑造,实施音乐节传播新策略
    5.4 弘扬价值,提升自愿者队伍新水平
    5.5 整合延伸,扩展音乐节盈利新渠道
    5.6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旅游场域中的文化交流对东道主社区的影响研究 ——以桂林黄洛瑶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进入田野及田野方法
    第二节 相关研究回顾
        一、旅游跨文化交流研究回顾
        二、关于红瑶的研究回顾
    第三节 研究运用到的相关理论
        一、文化传播理论
        二、旅游符号理论
        三、文化再生产理论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旅游场域
        二、文化交流
        三、东道主社区
第二章 黄洛瑶寨民族现状与生计发展
    第一节 桂林龙胜县概况
        一、地理位置
        二、民族分布情况
        三、旅游项目开发情况
    第二节 黄洛瑶寨红瑶的历史渊源
        一、“龙脊十三寨”的传说
        二、黄洛瑶寨红瑶的历史来源
        三、黄洛瑶寨与周围壮寨关系来往类型
    第三节 黄洛瑶寨居民的生计方式变迁
        一、渔猎时期
        二、全员耕种时期
        三、打工经济
        四、旅游经济
第三章 黄洛瑶寨旅游交流场域的形成及现状
    第一节 旅游发展契机
        一、依托平安梯田旅游发展
        二、地理地形优越
        三、红瑶族鲜明的民族特色
        四、企业与政府助力
    第二节 民族旅游特性
        一、黄洛瑶寨红瑶旅游特性
        二、游客特征
    第三节 文化交流场域的“跨”文化特性
        一、民族旅游中跨文化的特点
        二、以红瑶为中心的跨文化旅游特性
第四章 黄洛瑶寨旅游场域中文化交流与互动
    第一节 跨文化交流参与元素
        一、旅游文化
        二、红瑶文化
    第二节 民族旅游的跨文化交流过程及形式
        一、交流过程
        二、交流形式
    第三节 黄洛瑶寨跨文化旅游的符号互动主义
        一、文化交流与互动的前提
        二、符号意义不确定性在互动中的表现
        三、人类意识在符号互动中的作用
    第四节 黄洛瑶寨跨文化旅游交流的障碍
        一、不同类型游客
        二、交流双方的语言差异
        三、旅游开发阶段性的影响
第五章 宏观影响:“符号化”及“旅游化”
    第一节 旅游“符号化”
        一、服饰“符号”
        二、长发“符号”
        三、建筑“符号”
    第二节 社区“旅游化”
        一、基础设施“旅游化”
        二、空间布局“旅游化”
        三、劳力分配“旅游化”
    第三节 两者产生机理及耦合关系
        一、旅游“符号化”的产生
        二、社区“旅游化”的产生
        三、耦合关系
第六章 微观方面:东道主群体内部效应
    第一节 跨文化旅游对黄洛瑶寨的影响
        一、文化涵化
        二、东道主居民身份转变
        三、“类城镇”化现象产生
    第二节 显性效应
        一、衣食住行
        二、语言习惯
        三、社会行为
    第三节 隐形效应
        一、金钱利益观
        二、传统节日
        三、人际交往模式
第七章 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8)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论文研究价值与意义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概念界定
        1、作为一种电影类型的青春电影
        2、青春电影与青年电影
        3、青春电影与励志电影
        4、青春电影与成长电影
        5、青春电影概念辨析
第一章 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世界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一、青春电影的发轫:青春影像的崛起(1900——1933)
        二、青春电影的回归:冷遇沉寂后的勃发(1934——1970)
        三、青春电影的发展:个人化经验的投射(1971-1990)
        四、青春电影的成熟:多元表述的转向(1990至今)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生产
        一、类型萌芽:历史洪流下的青春表述(1930年代——1940年代)
        二、类型发展:理想主义青春时代(1950年代——1980年代)
        三、类型成熟(1990年代):困惑与反抗
        四、类型转向(21世纪后):怀旧与狂欢
第二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叙事母题
        一、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
        二、渴求成长与拒绝成长
        三、青春暴力与死亡仪式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一、青春成长中的主体形象
        二、青春世界中的长者形象
        三、青春成长路上的“过客”群像
    第三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影像叙事
        一、青春中的现实记录式影像
        二、暴力下的残酷青春影像
        三、创伤里的浪漫怀旧影像
        四、青葱岁月里的“小清新”
    第四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模式
        一、华语青春的反经典叙事模式
        二、成长中的旅程式叙事模式
        三、淡化离合的散文式叙事
        四、多视角下的回忆叙事
第三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及地域文化身份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
        一、家庭空间——残缺与出走
        二、校园空间——压抑与越轨
        三、公共空间——游荡与流浪
        四、生存空间——村镇与都市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地域文化身份建构
        一、个人化青春记忆的景观意象
        二、群体性青春怀旧的镜中之像
第四章 时代青春的美学追求及自我价值追寻
    第一节 以青春为入口的现实主义观照
        一、青春背后的现实图景
        二、写实主义美学观念的青春书写
    第二节 以青春为镜像的现代主义追求
        一、青春的漂泊与“异化”
        二、对存在与价值的追寻
    第三节 以青春为名义的后现代主义阐释
        一、新时代的青春消费主义
        二、记忆拼贴与碎片化解构
        三、复制青春与青春复制
        四、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
第五章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亚文化表达
    第一节 青年亚文化的本土化视野
        一、华语青春电影与青年亚文化
        二、讲述的权力背后——越轨者的思想
        三、影像维度的背后——抵抗仪式与“自恋式”表演
    第二节 女性文化的青春再现
        一、多元化的青春女性影像
        二、青春里女性的自我发现与建构
        三、成长中女性情感的坚守与蜕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9)“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界定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四、研究的创新点、重点与难点分析
    五、主要研究方法、思路及论文结构安排
第一章 嬗变与发展:朋克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第一节 嬗变中的朋克
        一、朋克文化身份的“三重变奏”
        二、国内对“punk”汉译名的论争
    第二节 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一、传播历程
        二、主要传播方式及影响
第二章 喧嚣与愤怒:中国摇滚的“朋克时代”
    第一节 朋克先锋
        一、崔健对“冲撞”风格的尝试
        二、何勇与“性手枪”精神的契合
    第二节 “无聊军队”朋克群体
        一、“无聊军队”促进朋克亚文化在中国的发展
        二、建构“青春乌托邦”:无聊军队专辑音乐歌词分析
    第三节 外省朋克
        一、外省朋克:“盘古”、“舌头”和“苍蝇”
        二、武汉朋克:“生命之饼(SMZB)”
    第四节 女子朋克
        一、中国摇滚中的女性朋克
        二、“挂在盒子上”:中国第一(支)女子朋克乐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拨乱反正:国内乐评人对朋克的引介与批判
    第一节 “比零还少,比最多还多”:郝舫哲评朋克
        一、书写摇滚:《伤花怒放》与《灿烂涅盘》
        二、论朋克的未来:《比零还少》
        三、译介朋克:《上车走人》与《请宰了我》
    第二节 “在黑暗中,看到一点亮光”:李皖文评朋克
        一、引介西方朋克摇滚诗歌
        二、重申对朋克概念的认识
        三、展开对中国朋克摇滚的批评与反思
    第三节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颜峻怒评朋克
        一、活跃在摇滚现场的诗人
        二、论噪音与音乐
        三、对中国朋克的批判性反思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书写与差异:中国当代作家对朋克的文学接受
    第一节 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
        一、文化认同中的立场和思维
        二、文学的个性表达与普遍诉求
        三、文化认同基础上文学审美范式的建构
    第二节 卫慧、棉棉的朋克书写比较
        一、浪漫遮蔽反叛:卫慧的“另类”文学
        二、残酷彰显叛逆:棉棉对朋克精神的推崇与实践
    第三节 宁肯、春树的朋克书写比较
        一、歌声表达灵魂:宁肯对朋克的改造与演绎
        二、狂欢追求独立:春树用朋克表述自由青春力量
结语
附录
    Ⅰ. 英美朋克亚文化年表
    Ⅱ. 朋克文化术语翻译及释义
    Ⅲ. 中国朋克亚文化年表
    Ⅳ. 历届迷笛音乐节概况(2000-2017)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中韩偶像组合TimeZ的市场运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TimeZ组合的建立
    第一节 项目开发背景
        一、流行乐坛基本现状
        二、内地偶像组合市场地位及现状
    第二节 TimeZ组合的诞生
        一、CJ E&M公司意图开发中国市场
        二、“中国组合教父”司捷迎难而上
        三、中韩公司合作打造 TimeZ 组合
第二章 TimeZ组合发展构想及亮点打造
    第一节 项目策划及构想
    第二节 打造组合亮点
        一、用中文在中韩两国同时出道
        二、中韩两国市场并重
        三、中韩两国语言共融
第三章 TimeZ组合培养过程
    第一节 中韩两地选拔成员
    第二节 借鉴韩国练习制度
        一、基本培训
        二、礼仪培养
        三、外形包装
        四、作品打造
第四章 TimeZ组合市场运作
    第一节 市场战略定位
        一、组合自身定位
        二、受众人群定位
        三、市场战略定位
    第二节 营销策略
        一、平面宣传
        二、电子宣传
        三、网络宣传
        四、新媒体营销
        五、商业活动宣传
    第三节 市场效果
        一、TimeZ组合“鲜”声夺人
        二、TimeZ组合摘新人奖
        三、TimeZ组合登上综艺
        四、TimeZ组合商演满档
        五、TimeZ组合荣登戛纳
        六、TimeZ成员多栖发展
第五章 TimeZ组合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带来的影响及启示
    第一节 TimeZ组合存在的问题
        一、中韩市场发展不均
        二、时尚领域尚未涉足
    第二节 解决措施
        一、尝试综艺培养艺能
        二、开设课程进军时尚
    第三节 TimeZ组合给流行文化市场带来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二、负面影响
    第四节 TimeZ组合为流行文化市场带来的启示
        一、注重多种形式的文化输出代表人物的培养
        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歌迷大本营之蓝色流行(论文参考文献)

  • [1]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的粉丝应援行为研究 ——以华晨宇粉丝为例[D]. 张语杨. 山东大学, 2021
  • [2]“韩流”对中国当代明星文化的影响研究[D]. 李媛媛.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3]芒果平台“造星”模式的研究[D]. 千喆. 西南大学, 2021
  • [4]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D]. 马赫. 吉林大学, 2020(01)
  • [5]迷笛音乐节的市场运营及其影响探析[D]. 夏佳慧. 江西财经大学, 2019(12)
  • [6]旅游场域中的文化交流对东道主社区的影响研究 ——以桂林黄洛瑶寨为例[D]. 吴欣蔚.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1)
  • [7]九月火车[J]. 周朝军. 时代文学, 2017(12)
  • [8]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D]. 周婧.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6)
  • [9]“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 吴群涛. 武汉大学, 2017(06)
  • [10]中韩偶像组合TimeZ的市场运作研究[D]. 高铭澧. 天津音乐学院, 2016(08)

标签:;  ;  ;  ;  ;  

粉丝群的蓝色流行音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