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三代总统的媒体手段

美国三代总统的媒体手段

一、美国三代总统的传媒手段(论文文献综述)

安莉[1](2020)在《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文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力量。大学生文化自信与否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直接关系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关键在于教育,文化自信教育是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方法,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关键环节,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文化使命。因此,实施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意义重大。本文以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从文化的多维度认识入手,系统总结了文化自信的形成过程、内涵意蕴和历史演进,以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调查为依据,客观全面分析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提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策略和构建“一优三全”教育体系。全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五部分,围绕四个内容展开。第一,阐释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基本理论。以文化基本理论概述为起点,从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三个维度认识文化。从文化自信的提出、基本内涵和独特气质和历史嬗变全面阐述文化自信,明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内在逻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相互关系。对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内涵、构成要素和价值意蕴阐释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就是对自我文化存在形态和理想追求的高度认知与认同,对自我文化价值作用及生命力的坚定信心,对我自我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积极践行,明晰文化自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第二,阐述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思想为指导,系统梳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为研究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借鉴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和约瑟夫·奈文化软实力、巧实力理论,吸收其理论精华,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提供思想借鉴和现实指导。第三,对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进行实证分析。为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表现和文化自信教育现状,面向全国高校,选取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97所高校中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6905名大学生进行了自编问卷的网络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频率和差异分析;同时,对33所高校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专家、学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政工干部做了线上线下深入访谈。结合调查问卷分析结果和访谈情况,全面审视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肯定积极表现,正视存在问题,对问题成因进行客观分析,为科学有效地实施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奠定坚实的现实基础。第四,提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优化策略和体系构建。强化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知行合一,文化共同体的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理念;遵循文化的方向性与教育的科学性相统一、文化的主导性与大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文化的理论性与教育的渗透性相统一、文化的系统性与大学生个体针对性相统一的教育原则;通过培根、固本、铸魂、通脉筑牢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内容。在教育路径上,提出聚焦整体格局,优化教育环境;聚焦关键人员,全员参与文化自信教育;聚焦关键环节,文化自信教育贯穿全过程;聚焦关键领域,全方位实施文化自信教育,构建“一优三全”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体系。

王雪野[2](2020)在《传媒经济发展的传媒要素驱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的经济发展有三个重要节点需要跨越,一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保证信息不再被区隔;二是解决物体不联接问题,实现物体和人的协同互动;三是解决价值实现不对等的问题,使每个人或组织创造的价值都能得到精准记载并随时完成。这三个节点的跨越的根本问题是通过信息畅达,实现资源要素配置的全效问题,也就是解决持续变革中传媒的效能发挥和传媒经济实现问题。本文作者对科技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推动传媒持续变革的思考,对传统媒介变革,新的传媒属性、形态、效能的思考,始于2010年前后;对传媒变革引发的传媒经济范畴和实现机制改变等问题的研究,始于2014年提出“传媒要素”概念[1]。研究至今,在成果有所积累、思路日渐清晰的基础上,希望能借博士学位论文撰写,对此研究进行系统阐释,以期得到各位专家教授和同行学者的教诲与指正,以继续明确方向,深入探索。当云技术解决了数据存储问题,移动终端技术让我们使用网络无比便捷,大数据帮助我们可以精准确定信息来源端和发送端,社交媒体实现信息的轻松交互,5G技术实现数据大容量快速传输,以及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人机协同,信息传播主体平台便从广播电视网转移到了互联网,且广电网与互联网的内容传输功能日渐相融,传播形态不断裂变和衍生,单纯的数字信息与传媒内容信息实现了互融和共享,越来越多的经济、社会、文化效能的实现开始依赖于信息的传输与交互。于是,传统媒介的单一传播功能日趋复杂化,并迎合于市场需求发生质变,成为一种作用于诸多领域和环节的“要素”,融入了几乎所有的经济和社会实现环节,积极作用于信息的传输、要素的融通和市场实现模式的创新。为方便表述,基于介质功能的传播技术、平台和机构、组织,在本研究中定义为“媒介”。传统的,定位于媒介的产业和经济实现及其描述,在本研究中定义为“媒介经济”。基于新技术、新业态和传播新生态的媒介、媒体,及其传播方式、运转机制和效能等,在本研究中定义为“传媒”;通过信息精准畅达传输,从而实现对市场资源要素配置全效的驱动和市场实现模式不断创新的传媒作用,被定义为“传媒要素”功能(作用);基于“传媒要素”作用的经济实现和状态描述,被定义为“传媒经济”。在经历了千余年的文字和纸张介质传播、近百年的广播及电视介质传播后,在互联网传播时代,传媒如何最终从“介质”脱胎为“要素”,如何通过要素功能驱动传媒经济挣脱媒介产业樊篱,渗透至全产业完成经济实现,是本研究的重点内容。也就是通过对传统的“媒介”与当今“传媒”属性异同的对比论证,阐明在驱动机制层面,“传媒要素”如何通过资源要素配置驱动和市场实现模式创新,使传媒经济在不同的产业经济体系和多种经济形态中有效实现。鉴于传媒由媒介变革为要素和从媒介经济发展至传媒经济是全新事物和现象,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结合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本研究的结论之一是“介质传媒”(媒介)蜕变为“要素传媒”,并成为市场资源配置的主体要素之一。传媒通过“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形式,驱动市场资源要素配置趋于全效,促进市场实现模式持续创新。本研究的结论之二是由于传媒属性使然,在固有的传播效能发挥和作为要素的传媒在被配置过程中,传媒生产要素通过信息精准畅达驱使市场资源要素配置驱于全效的同时,实现着不同资源要素的相融和互通;传媒创新要素通过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再到系统的创新裂变效能,驱动着市场实现模式的创新、相融和互通。本研究的结论之三,是传媒要素已经从市场资源要素配置和市场实现等机制层面,浸入并影响各行业产业,使传媒经济实现在各行业产业经济实现中的比重日益增长,作用日趋重要。传媒生产要素作用的核心体现,是传媒通过信息流的丰富、精准、畅达而在市场实现中对要素资源配置的优化;传媒创新要素作用的核心体现,是传媒通过其固有特性催化和驱动创新从点到面到体至系统的演化和繁殖,进而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实现效能。传媒作为要素实现着不同行业和产业的相融互通,既从解决经济稀缺问题的角度突破了即有的传媒(媒介)经济概念,也把传媒经济从研究单一媒介领域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传媒经济从内涵至外延实现了全新发展。[1]本研究中传媒要素概念的提出与论证、传媒要素驱动机制、基于传媒要素理论的传媒经济定义和传媒经济的“媒介+要素”二层次说等,皆为全新见解,是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本研究创造性成果为传媒要素理论和新传媒经济观点,包括基于媒介概念创新的传媒要素概念、基于市场资源禀赋和要素配置理论创新的传媒要素作用,和针对传统的、囿于媒介行业产业本身的传媒经济变革研究,以及实现创新和突破的传媒新经济理论等。

潘海莉[3](2019)在《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研究 ——以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为例》文中指出本研究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的沙毕纳尔为主要考察对象,以该乡的呼吉尔特村、库热村、巴合勒克村(多勒肯村)为田野调查点。从民族学的视角出发,以文化变迁、社会记忆和族群认同等相关理论为依据,结合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将他们的历史迁徙轨迹进行详细的梳理,力图清晰的还原其历史过程。重点考察这一群体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变迁过程,尝试分析其发生变迁的轨迹、原因等,最终完成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民族志的写作。希望本研究能为其他与之类似的群体,在研究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提供参考。地处伊犁腹地的特克斯县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境内,保存了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生活、艺术、生计方式、藏传佛教、民间信仰等内容的文化形态。本研究首先厘清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历史源流及发展过程,力图呈现其详细的发展轨迹。在其历史基础上,根据不同时期的文献资料最大程度的还原其各历史节点的文化镜像。最终,本研究通过对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过程进行分析和思考。文化变迁作为一种绝对存在的文化状态,是文化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动态过程。独特的文化无疑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据,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与周围的民族或其他外来文化接触,出现文化涵化现象。在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四苏木沙毕纳尔的传统文化发生一定的变化,这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变革,人们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对文化进行传承或改变。本研究的价值在于:一、在笔者之前学术界尚无人对此群体进行综合性研究,因此本研究有助于学者了解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这一群体;二、纵观当今世界,任何一个民族都面临着如何在现代化浪潮中生存,并与其他民族在文化互动过程中保存自我,达到共同繁荣的问题。本研究中展现出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在现代化转换中面临的挑战,传统民族文化如何应对现代化、全球化的冲击。可以启发我们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民族文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寻找一条生存之路。

高竹青[4](2018)在《办公建筑媒介属性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的内涵和语义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对建筑创作观念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建筑在传播信息方面的功能已经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可。运用传播学的理论知识,将建筑的完整传播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将为建筑创作带来新的启发与活力。办公建筑作为当代最重要的建筑类型之一,记录了大量的历史与社会信息,对城市形象和空间的塑造产生重要影响,与大众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且常引发各类相关的社会话题。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办公建筑在社会的变革中体现了较强的媒介属性,具有研究价值。信息时代改变了社会的交流结构,办公活动相应产生了变化,办公建筑设计也因此需要寻找新的切入点。结合传播学和建筑学的相关理论,对办公建筑的媒介属性进行探究,剖析办公建筑的完整传播过程,从传受关系和传播效果的角度对办公建筑创作进行思考,是丰富办公建筑设计理论和思想的有效方式。本文首先引入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媒介及建筑的媒介属性进行阐释和探究,并对建筑传播过程进行分析。进而结合建筑学领域的相关知识,通过分析中西方办公建筑典型案例及类型,阐释早期办公建筑记录和表达的信息,并对当代办公建筑信息表达的内容与方法进行分析。之后对办公建筑的媒介属性进行探究,主要围绕办公建筑的传播过程、影响传播过程的主要因素进行论述,进而得出分析方法并对当代典型办公建筑传播案例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全文的分析论述,归纳得出办公建筑媒介属性带来的启示,提出应用办公建筑媒介属性的要点,并结合方案设计过程进行实践。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办公建筑的媒介属性进行探究,实际上也是在探求一种建筑与人的新型关系,从全新的视角对建筑创作和发展进行思考,这对各类型的建筑均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刘雪敏[5](2018)在《当代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研究 ——以2016年大选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2016年美国大选华人的政治参与状况及取得的成果为研究对象,探究影响当代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的多种因素以及当前美国华人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文章首先介绍了美国的选举制度以及21世纪以来的五次大选中华人取得的政治参与的成果,并详细介绍2016年美国大选的过程及特点。其次,以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过程中华人的政治参与为例,深入分析华人人口增加、经济收入水平上升、受教育程度提高、社交媒体的普及以及美国政治制度、华人社团、中美关系等因素对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的影响作用。最后,在此基础上探究在2016年的选举过程中,美国华人在参选以及投票和助选等方面尚且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杨珍奇[6](2018)在《全球化视域下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化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显着特征和总体趋势。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认同对国家治理的影响日益突出。文化认同是国家治理的关键性因素,它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式,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国家治理的最高目标之一是实现文化认同。同时,文化认同还建构了国家存在的合法性基础,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抵御文化侵略,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要实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必须要在增进文化认同上下功夫。要增进文化认同,需要将全球化的时代因素与国际因素纳入其中。作为经济和政治过程的统一,全球化发展存在悖论。全球化在为我们带来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财富的过分集中、贫富悬殊扩大以及部分国家和地区被边缘化的后果。全球化既整合了世界又制造了分裂;既推动了合作又引发了冲突;既生产了同一性又突显了特殊性;既解决了既有问题又引发了新的发展困境。正是因为这种“全球化悖论”的存在,才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许多关于全球化的理论流派,例如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理论流派;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理论流派;当代西方的全球主义新“左”派等。而不同的流派对全球化的概念、全球化的动力、全球化的发展历程以及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等都有着不同的认识,每个派别都呈现和沿袭了各自的风格,例如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理论流派比较注重生产力的作用;新自由主义理论流派强调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主权作用的减弱;全球化的新左派们对“依附理论”情有独钟等等。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给人类带来很多积极影响。全球化有利于人类文化的相互交流,有利于文化融合的进一步发展,进而有可能会出现全球性的文化认同。但同时,全球化对民族国家文化认同的挑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在全球化时代,现代民族国家面临的文化认同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首先,全球化的过程是伴随着资本主义扩张的过程,资本主义在占领世界市场之后,努力按照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念重塑世界,它对落后地区的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其次,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各民族国家对本国文化都有一种“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发达国家担心自身文化会因为人口结构性变化而丧失国民特性,担心文化秩序面临挑战;发展中国家则害怕自身的民族文化受到威胁,而对全球化产生一种本能的抵制,甚至极端的抗拒。最后,全球化时代,时空都被压缩,不同文化相互交织、碰撞,容易引发文化之间的冲突。如果这种冲突不能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世界和平将受到严重威胁。近期国际上极端事件频发,除了经济、种族、地缘政治因素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之间的冲突。在全球化时代,所有国家都面临着文化认同的挑战是一个既存事实,而文化是存在变迁的,文化认同是可以塑造的。不同的国家在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时,采取的措施也不同。有些国家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给国家文化认同带了积极影响。而有些国家的措施则出现了失误,甚至犯了颠覆性的错误,不但给国家治理和文化认同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还引发了民族危机,甚至造成了国家的分崩离析。这在美国、新加坡以及苏联的国家发展历史中得到了充分印证。美国的公民文化教育,新加坡的共同价值观的塑造等,都增强了各自国家主流文化的认同,而苏联以戈尔巴乔夫“新思维”为代表的治理措施,导致了文化领导权的丧失,最终走向解体。因此,在全球化时代,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吸取他国的失败教训,对于提升中国的国家治理和文化认同有着重要意义。从19世纪中叶中国被迫卷入全球化进程开始,中国经历了传统文化认同崩塌与新的国家文化认同构建的复杂而曲折的过程。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先后进行了多种尝试和探索,引进了多种文化思想,产生了多种文化认同。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原有多元混合的文化状况的改造,形成了社会主义主流文化认同。但是随着“左”倾错误的蔓延,社会主义主流文化认同开始向着极端方向的发展,最终引起了思想文化上的混乱。改革开放不断对社会主义主流文化认同进行着解构与重构,当前新的文化认同正在形成之中。就目前来看,中国文化认同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国家主流文化的认同度不高,西方流行文化对传统文化认同冲击严重,保守的宗教思想和狭隘的民族观念制约着国家文化认同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是一个新的考验。针对这些问题,借鉴成功经验和吸取失败教训,通过强化国家意识,反对狭隘的族群意识,塑造共同价值观;强化公民主流文化认同教育;强化文化领导权等一系列举措,来提升国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最终实现以文化自信推进新时代的文化认同。

高飞[7](2017)在《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议题设置能力被称作软实力的“第二张面孔”。今天,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从硬实力的争夺转向硬实力和软实力相结合、更加注重软实力尤其是话语权力及其集中体现的议题设置能力的争夺。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能力的强弱,事关中国共产党能否在全媒体时代掌握舆论引导和价值引领的主动权、主导权和话语权,事关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事关国家安全,更事关中国人民能否向全世界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营造发展的良好环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提出、设置和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议程,从而引起人们广泛关注、集中讨论并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方向和进程的话题。“关注”是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前提和出发点,能否形成“讨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成功与否的关键,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最终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本质是一定阶级思想表达权、利益诉求权和价值引领权的“三权统一”,通过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能够表达一定阶级的思想,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诉求,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价值冲突,从而维护和实现一定阶级的利益。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具有阶级性、能动性、创新性、动态性以及时代性的特征。实质上,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要解决的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过程中“言什么”、“怎么说”的问题。议题的本质是一种话语,思想政治教育议题的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反映,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表达、设置、传播和运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可以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热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换,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力,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效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借鉴和吸收了与该文相关的其它理论,作为该文的理论依据。大众传播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重要的理论依据之一,尤其是大众传播理论中的议题设置理论、框架理论和政治传播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政治动员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社会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是实现政治动员的有效方法,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政治动员理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理论以及西方一些学者的政治动员理论也成为本文的理论依据之一。思想掌握群众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不仅对此有相当丰富的论述,中国共产党更是将思想掌握群众理论与中国革命、改革的实际结合起来,使思想掌握群众理论成为教育、影响、凝聚和引导群众的重要理论,故思想掌握群众理论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重要的理论依据之一。另外,古今中外,通过一定的议题设置,阐述与传播自身或某一阶级、国家的思想和主张,实现与维护特定的利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古今中外议题设置实践的梳理,探索和总结议题设置的规律,为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提供参考,这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实践依据。本文还对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过程和规律进行了深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不同于一般的舆论议题设置,它不仅要吸引民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使民众对相关议题的态度和意见表达出来,更需要通过对议题的设置,改变人们主观认识世界,进而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这就形成了通过加强调查研究——科学凝练议题——主动设置议题——引领主导议题——落实解决议题——评估反馈议题的基本过程,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与西方舆论议题的显着区别,即它以调查研究为起点,而不是凭空捏造议题,以落实解决议题为归宿,而不是只作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盖的“空中楼阁”,这也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以需求导向、主体互动、知行统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基本规律,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时效性。推进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能力是本文的“初心”,也是本文的归宿。本文认为,推进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能力要从五个方面着眼:一是要加强调查研究,二是要定期进行研判,三是要凝练重大主题,四是要主动设置议题,五是要引导实践方向。这五个方面形成了以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遇到重大问题为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为起点,以引导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议题归宿的动态设置过程,在循环、往复中不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能力的提升。

陈一收[8](2012)在《中国共产党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舆论引导提高到执政能力建设的突出位置进行战略性部署,明确要求广大领导干部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对舆论引导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提高舆论引导的公信力、感染力和吸引力。长期以来,党的舆论引导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为人民解放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撑,形成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和优良作风,积累的宝贵经验和丰富的理论积淀具有长远指导意义。但随着时代场景的切换和历史条件的变迁,当前,中国的政治情势、经济形势、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发生巨大变化,促使整个舆论生态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国的舆论引导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剧烈的挑战,传统的舆论引导方式呈现出一些与国内外形势发展不符合、与党提升执政能力的要求不适应的地方,存在着亟待克服的弊端。实践上的挑战亟需理论提供科学指导和指引,彰显深化理论研究、提升理论研究前瞻性和创新性的重要性。论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立场和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脉络和理论逻辑,以寻求党开展舆论引导工作的理论支撑和理论渊源为起点,研究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党在理论层面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舆论引导的思想理论观点的“运用性创造”成果,总结回顾党在实践层面“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舆论引导实践的成效与经验教训,在观照和镜鉴国外在舆论管理方面成败得失的基础上,针对新形势下党的舆论引导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困境,以宏观上的原则、目标、理念与微观上的举措、方法相结合为追求,从党的执政理念等价值理性层面探讨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策略性路径,从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的工具理性层面提出技术性对策。

胡铁生[9](2012)在《政治文化与文学意识形态功能的意蕴交映 ——以文学意识形态功能在政治社会化进程中的作用为分析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从文学的意识形态功能在政治社会化进程中的作用这一视角研究政治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属于交叉学科研究范畴。文学批评在不同的视角下会呈现出多层次的价值意义。政治学和文学均对人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因而两者具有很大的学科通约性,文学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公共空间内形成的意识形态作用来服务于政权建设、化解公共权力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矛盾,在稳定社会秩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政治性文学批评取得了合法性。政治文化的核心在于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政治认识、坚定政治信仰和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政治社会化是达到这一目的的主要途径。文学以其文艺美学方式,在实现上述目的时发挥了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作用。文学的意识形态作用是在文艺美学追求的前提下,作家以人类的理想为基点,表达了作家对政治理想的追求。文学的政治前瞻性在社会的发展和政治体制建设方面具有推动作用。文学的意识形态作用是作家通过作品表达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集权政治的批判、对不同社会和政治体制下生活的人们给予关注来实现的,基点是文学对人类自身的思考,而这一思考最终必然要进入到人的政治关系探讨之中。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原则集中体现了这一基点,即要求作家对人类理想具有完美的表现。政论性文学直接反映国家政权的诉求,其创作目的直接服务于国家政权建设。战争文学亦是对“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文艺思考。这些政治性思考的文本因具有典型的文艺美学特征而被选入文学文选,成为政论性文学创作与批评的范文。

何妍[10](2012)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会上明确提出了执政理论体系建设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执政环境七个基本范畴。这就构建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执政资源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七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之一,政治资源不仅是执政党执政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也是执政党最直接和最核心的资源。一个政党要长久地保持它的执政地位,就必须有强大的政治资源体系予以支撑。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重视政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有那些政治资源、如何去开发和利用这些政治资源。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资源可以分为国内和国际政治资源,也包括硬性和软性两个层面。硬性的政治资源主要指权力资源、群众资源、国有企业、跨国移民资源等,软性的政治资源主要指国际国内制度资源、信息资源、政治文化资源、党和国家的形象资源等。这些中国共产党执政需要的硬性的和软性的国内、国际政治资源又可以归纳成四种形态的政治资源:基础性政治资源、运行性政治资源、观念性政治资源和保障性政治资源。这些政治资源协同作用,共同维系着执政党的执政资源体系的运行。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执政与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的关系密切。中国共产党是执政的主体,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是客体,中国共产党的施政纲领、方针政策都要通过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起作用,因此,中国共产党要想长久执政就离不开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由于执政环境的变化,在不同的阶段开发政治资源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同时中国共产党执政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因此,既要从历史的脉络考察中国共产党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也要从现实的角度分析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的现状。面对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实践中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遇到的问题,如何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的总的思路是:一是要制定长期开发利用政治资源的发展战略规划;二是要总结中国共产党自身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的经验教训;三是要积极吸取国外政党开发利用政治资源的经验和教训;四是要采取积极措施防止政治资源的流失;五是要以制度为创新整合现有的政治资源;六是要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开拓新的政治资源。在具体的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的时候,具体针对不同类型的政治资源提出了一些措施。

二、美国三代总统的传媒手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三代总统的传媒手段(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基本思路
        (二)研究主要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注释
第二章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基本理论述要
    一、文化自信解读
        (一)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功能
        (二)文化自信释义
        (三)文化自信的历史嬗变
        (四)文化自信维度关系辨析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及其理论阐释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及其构成要素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价值
    注释
第三章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文化学说
        (二)列宁关于文化建设思想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
        (一)毛泽东文化思想
        (二)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
        (三)江泽民先进文化思想
        (四)胡锦涛文化强国思想
        (五)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
    三、西方文化理论借鉴
        (一)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二)约瑟夫﹒奈文化“软实力”和“巧实力”理论
    注释
第四章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与实施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的准备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的实施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结果分析之积极表现
        (一)对文化自信有较高的认知与认同
        (二)对外来文化和文化交流持有理性态度
        (三)对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开展的文化自信教育基本满意
        (四)对社会文化氛围表示认可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结果分析之存在的问题
        (一)个体教育层面:有认知缺升华
        (二)学校教育层面:重形式轻内涵
        (三)家庭教育层面:重成才轻成长
        (四)社会教育层面:有参与缺治理
    四、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存问题成因分析
        (一)个体因素:价值意识受到多元冲击
        (二)社会因素:教育体制机制错位断层
        (三)学校因素:教育资源缺乏整合提升
        (四)家庭因素:育人环境氛围亟需优化
    注释
第五章 优化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理路
    一、明确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理念
        (一)明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强化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
        (三)落实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四)秉承文化共同体的教育理念
    二、遵循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原则
        (一)文化的方向性与教育的科学性相统一
        (二)文化的主导性与大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
        (三)文化的理论性与教育的渗透性相统一
        (四)文化的系统性与大学生个体针对性相统一
    三、优化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内容结构
        (一)培根: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二)固本:加强红色革命文化教育
        (三)铸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
        (四)通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注释
第六章 构建“一优三全”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体系
    一、聚焦整体格局,优化文化自信教育育人环境
        (一)国家层面:抓好顶层设计,把握文化自信教育根本方向
        (二)学校层面: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推动高校文化内涵育人
        (三)社会层面:着力构建文化自信教育的多元支撑
    二、聚焦关键人员,实施全员参与的文化自信教育
        (一)突出教师在文化自信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二)突出家长在文化自信教育中的渗透作用
        (三)突出典型人物在文化自信教育中的激励作用
        (四)驱动大学生自我文化教育动力
    三、聚焦关键环节,实施全程的文化自信教育
        (一)从学龄到高中,文化自信教育贯穿全学段
        (二)从大一到大四,文化自信教育贯穿全年级
        (三)文化比较中,实现文化自信终身教育
    四、聚焦关键领域,实施全方位的文化自信教育
        (一)站稳第一课堂,树立文化自信
        (二)丰富第二课堂,增进文化自信
        (三)抓牢“网络”载体,坚定文化自信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传媒经济发展的传媒要素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依据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关于媒介和传媒的界定
        1.3.2 关于传媒产业、媒介经济和传媒经济的界定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安排
    1.6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传媒经济研究文献梳理与分析
        2.1.1 相关概念的提出与论述
        2.1.2 传媒经济研究的发展脉络
    2.2 国内传媒经济研究文献梳理与分析
        2.2.1 国内传媒经济研究的起步——20世纪80年代~2003年
        2.2.2 国内传媒经济研究的发展——2003 年至今
        2.2.3 国内传媒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类别
    2.3 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研究文献综述
        2.3.1 生产要素相关文献综述
        2.3.2 创新要素相关文献综述
    2.4 传媒要素与传媒经济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章 传媒变革:从介质到要素
    3.1 传媒从介质到要素的属性变革分析
        3.1.1 传媒变革的生态分析
        3.1.2 传统媒体的转变
        3.1.3 传媒属性变化分析
    3.2 传媒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的机理分析
        3.2.1 传媒生产要素
        3.2.2 传媒创新要素
第四章 传媒要素驱动机制
    4.1 传媒要素驱动机制的配置效应
    4.2 传媒要素配置模型分析
        4.2.1 基本工具——新古典多部门模型
        4.2.2 动态一般均衡模型
    4.3 传媒要素配置案例分析
第五章 从媒介经济到传媒经济
    5.1 媒介产品的经济分析
        5.1.1 媒介产品生产的终止分析
        5.1.2 媒介产品生产的分离和临界分析
    5.2 媒介市场现状分析
        5.2.1 产业边界在媒介融合中趋于淡化
        5.2.2 利益共同体在传媒共融中逐渐形成
        5.2.3 视频化与泛内容化传播逐渐升级
        5.2.4 传播垂直化推进大众传媒小众传播
        5.2.5 媒介产业化推动实体化功能发展
        5.2.6 特殊情形下的主流媒体融合
    5.3 从媒介经济至传媒经济
        5.3.1 传媒经济新环境与传媒经济新发展
        5.3.2 传媒要素作用与传媒经济发展
第六章 传媒经济实现
    6.1 大数据技术与传媒要素作用
        6.1.1 传媒与大数据的融合运用分析
        6.1.2 大数据构架与传媒要素作用体现
        6.1.3 数据云技术的传媒效能实现
        6.1.4 数据分析与挖掘的传媒要素作用
    6.2 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传媒经济实现
        6.2.1 人工智能技术与媒介产业发展
        6.2.2 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的传媒要素效能
        6.2.3 智能产业发展与传媒经济实现
    6.3 智慧金融发展中的传媒经济实现
        6.3.1 智慧金融发展与传媒效能实现
        6.3.2 传媒效能与金融发展
        6.3.3 智慧金融的传媒经济实现
    6.4 5G技术应用中的传媒经济实现
        6.4.1 5G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分析
        6.4.2 5G的传媒融合与效用
        6.4.3 5G技术应用的传媒经济实现
    6.5 传媒要素作用于区块链技术的传媒经济实现
        6.5.1 区块链运作机理及传媒作用
        6.5.2 区块链应用中的传媒经济实现
    6.6 传媒要素作用于传统产业的传媒经济实现
第七章 结论
    一、对媒介和传媒的再认识
    二、对媒介经济和传媒经济的再定位
    三、经济与传播新生态和传媒经济发展新机遇
    四、传媒要素驱动传媒经济发展研究的缺憾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3)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研究 ——以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一)沙毕纳尔
        (二)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三)关于文中“西蒙古”、“卫拉特”、“厄鲁特”的使用说明
    三、研究现状概述
        (一)文献
        (二)国内沙毕纳尔研究状况
        (三)文化变迁专题研究综述
    四、田野点的选择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走进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
    第一节 地缘空间与生态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行政区划
        三、自然生态环境
    第二节 人文环境
        一、人口情况
        二、主要族群及分布概况
        三、经济发展概况
第二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之历史沿革
    第一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之起源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先民
        二、藏传佛教传入后沙毕纳尔的出现
    第二节 “卫拉特大库伦”时期的沙毕纳尔
        一、卫拉特大库伦繁荣期的沙毕纳尔
        二、卫拉特大库伦衰落期的沙毕纳尔
    第三节 东归祖国后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一、飘落异域的沙毕纳尔
        二、同土尔扈特一道东返故土
        三、短暂的休养生息
        四、陷入动乱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第四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一、1911-1944 年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二、三区革命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一、新中国初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二、国家困难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第三章 历史情境下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社会组织
    第一节 蒙古社会的封建领主制与社会集团
        一、早期蒙古社会封建领主制时期
        二、蒙古帝国建立后的社会组织
        三、明清时期的社会组织
    第二节 卫拉特蒙古的社会组织
        一、主要的社会组织
        二、特有的社会组织
    第三节 管理沙毕纳尔的组织
        一、寺院的鄂托克组织
        二、寺院的学部组织——扎仓
        三、寺领集团——集赛
    第四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社会组织演变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早期的社会组织
        二、盟旗制度实施后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社会组织
    第五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中的氏族
        一、镶白、正红、镶红、正蓝苏木中的氏族
        二、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氏族特点
        三、社会组织的变迁反映出游牧民族社会组织的特点
第四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多元化的生计方式
    第一节 不同时期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生存环境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先民的生存环境
        二、留居伏尔加河畔时的生存环境
    第二节 不同时期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生计方式
        一、传统的生计方式
        二、现代多元化的生计方式
    第三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生计方式变迁的影响
        一、从游牧走向定居
        二、草场确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三、轻商思想的转变
        四、生计方式反映出身份的变迁
第五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生活文化的演变
    第一节 衣食住行娱乐方式的演变
        一、穿在身上的艺术
        二、民居变化的表现
        三、丰富的饮食文化
        四、出行和娱乐方式
    第二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家庭文化变迁
        一、家庭结构与婚姻形式的变化
        二、生命的最后一程
        三、独特的禁忌文化
        四、多彩的节日文化
    第三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艺术文化
        一、民间文学的表现形式及流传
        二、民间艺术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三、民歌悠扬传唱不息
        四、传统手工艺术——沙毕纳尔马鞍
    第四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宗教文化
        一、宗教信仰历程
        二、当地群众的信仰现状
        三、宗教和神职人员的功能
        四、当地藏传佛教现状呈现的特点和原因
第六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教育
    第一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语言文字
        一、交际的工具——语言
        二、文明的标志——文字
    第二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文化教育历程
        一、早期的传统教育
        二、新疆蒙古官学的出现
        三、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学校教育历程
    第三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现代学校教育
        一、当地学校教育中的双语教育
        二、当地学校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结论
    一、关于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的几点思考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文化变迁轨迹
        (二)文化变迁过程中的环境因素
        (三)国家力量的介入
        (四)影响文化变迁的其他因素
    二、传统文化的滞后现象与保护措施
        (一)传统文化中的滞后现象
        (二)传统文化的衰落和保护
    三、族群认同之源——历史记忆
    四、民族文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4)办公建筑媒介属性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概述
        1.2.1 传播学领域的相关研究
        1.2.2 传播学与建筑学交叉领域的相关研究
        1.2.3 建筑学领域关于办公建筑的研究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媒介与建筑的媒介属性
    2.1 媒介
        2.1.1 媒介的基本概念
        2.1.2 媒介的特性
        2.1.3 媒介的发展
        2.1.4 媒介的效果
    2.2 建筑的媒介属性
        2.2.1 建筑传播过程
        2.2.2 建筑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2.2.3 建筑媒介的作用机制
    2.3 建筑媒介负载的讯息
        2.3.1 功能信息
        2.3.2 城市信息
        2.3.3 美学信息
        2.3.4 社会信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办公建筑的信息表达
    3.1 早期办公建筑的信息表达
        3.1.1 西方早期办公建筑的信息表达
        3.1.2 中国早期办公建筑的信息表达
    3.2 当代办公建筑的多样化信息表达
        3.2.1 办公建筑物质实体的信息表达
        3.2.2 办公建筑传媒手段的信息表达
    3.3 存在的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办公建筑的媒介属性研究
    4.1 办公建筑作为媒介
        4.1.1 办公建筑的传播过程
        4.1.2 办公建筑媒介的作用机制
    4.2 办公建筑传播过程中的主导因素
        4.2.1 传播者系统中的影响因素
        4.2.2 受传者系统中的影响因素
        4.2.3 受众的重要性
    4.3 办公建筑传播过程分层解析
        4.3.1 密切接触
        4.3.2 散点接触
        4.3.3 媒体接触
    4.4 典型案例选取及分析
        4.4.1 案例选取方法
        4.4.2 案例分析方法
        4.4.3 典型案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办公建筑媒介属性研究的启示及应用
    5.1 办公建筑媒介属性研究的启示
        5.1.1 办公建筑概念的转化
        5.1.2 建筑师角色的转化
        5.1.3 话题与关注度的双面性
        5.1.4 受众认知的重要作用
    5.2 构建办公建筑信息传播过程的要点
        5.2.1 正确理解和利用办公建筑的媒介属性
        5.2.2 挖掘办公建筑的文化内核
        5.2.3 满足受众多层次的空间体验
        5.2.4 适当促进办公建筑传播过程
    5.3 办公建筑媒介属性的应用实践
        5.3.1 山东出版集团图书展示楼项目背景
        5.3.2 挖掘图书展示楼的文化内核
        5.3.3 创造图书展示楼多层次的空间体验
        5.3.4 总体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当代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研究 ——以2016年大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美国的选举制度及近年来华人的政治参与
    第一节 美国的选举制度
    第二节 近年来华人的政治参与
    第三节 2016年美国大选中华人的政治参与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华人社会的不断发展
    第二节 国内外影响因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国华人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第一节 美国华人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对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的建议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全球化视域下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全球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关于文化认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二)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全球化的理论和实践及其对民族国家文化认同的影响
    第一节 全球化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全球化的相关理论辨析
    第二节 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民族国家文化认同的影响
        一、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二、全球化对民族国家文化认同的影响
第二章 全球化视域下民族国家文化认同的国际经验与教训
    第一节 全球化视域下美国文化认同的重要经验
        一、美国核心文化的基本结构
        二、美国主流文化认同的经验
    第二节 全球化视域下新加坡文化认同的重要经验
        一、新加坡国家治理与文化认同的构建路径
        二、新加坡文化认同的经验
    第三节 全球化视域下苏联文化认同的深刻教训
        一、苏联文化认同的构建
        二、苏联文化认同的衰弱与崩溃
        三、苏联主流文化认同失败的教训
第三章 全球化的影响与中国加强文化认同的方法和目标
    第一节 近代以来全球化对中国文化认同的影响
        一、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全球化对中国文化认同的影响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球化对中国文化认同的影响
    第二节 全球化视域下中国文化认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认同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加强文化认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参考文献
后记

(7)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研究导论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研究现状的述评
        一、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研究的缘起
        二、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研究的现状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价值
    第一节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
        一、突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热点
        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
        三、彰显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力
    第二节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
        一、主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
        二、主导意识形态领域价值交锋
        三、主导社会多元文化有机融合
    第三节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
        一、引导社会思潮
        二、批驳错误议题
        三、凝聚社会共识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依据
    第一节 理论依据
        一、大众传播理论
        二、政治动员理论
        三、思想掌握群众理论
    第二节 实践依据
        一、中国古代议题设置实践
        二、西方社会议题设置实践
        三、中国共产党议题设置实践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本质意蕴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内涵
        一、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议题
        二、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本质
        一、思想表达权
        二、利益诉求权
        三、价值引领权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特征
        一、阶级性
        二、能动性
        三、动态性
        四、创新性
        五、时代性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过程规律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过程
        一、开展调查研究
        二、科学凝练议题
        三、主动设置议题
        四、引领主导议题
        五、落实解决议题
        六、评估反馈议题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规律
        一、需求导向规律
        二、主体互动规律
        三、知行统一规律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有效推进
    第一节 加强调查研究
        一、聚焦重大问题
        二、关注热点问题
        三、紧扣利益问题
    第二节 定期进行研判
        一、加强信息收集
        二、完善研判机制
        三、着重科学分析
    第三节 凝练重大主题
        一、分析社会需求
        二、把握重大交锋
        三、善于积极谋划
    第四节 有效设置议题
        一、议题设置恰当
        二、议题话语生动
        三、议题时机合适
    第五节 引导实践方向
        一、引导交往实践
        二、引导改革实践
        三、引导发展实践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8)中国共产党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Contents
绪论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 相关概念界定
    四、 研究方法
    五、 论文的主要特色和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舆论引导思想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革命舆论工作的理论观点
        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舆论本质做出历史唯物主义分析
        二、 马克思恩格斯对引导革命舆论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论述
        三、 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剖析革命舆论引导的价值追求和实践取向
    第二节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舆论工作观点
        一、 列宁确立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舆论引导的党性原则
        二、 列宁根据俄国革命实践创造性地发展灌输论
        三、 列宁注重用“榜样的力量”开展舆论引导
        四、 列宁围绕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明确舆论引导的相关策略
    第三节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重民主义的舆论引导观点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舆论引导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
    第一节 舆论动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关于党的舆论工作的思想观点
        一、 重视舆论先导作用,把舆论工作作为理论武装群众的重要手段
        二、 坚持党性原则,将政策和策略视为舆论动员的生命
        三、 要求党的舆论动员工作贯彻群众路线,体现群众观点
        四、 强调舆论动员要提倡马克思主义的文风,反对党八股
        五、 辩证阐述“舆论一律又不一律”的内在逻辑关系
        六、 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的着名论断
        七、 提倡正面典型引领与反面材料警示相结合的方法
        八、 坚持根据事实来阐发道理、启发觉悟
    第二节 舆论宣传: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关于党的舆论工作的思想观点
        一、 舆论宣传要成为国家安定团结的思想中心
        二、 舆论宣传要把提高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作为基本任务
        三、 舆论宣传要靠事实说话,用道理服众
        四、 舆论宣传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原则
        五、 舆论监督要有利于舆论引导活动的开展
    第三节 舆论导向:以江泽民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关于党的舆论工作的思想观点
        一、 阐明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性,提出“五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二、 明确提出“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重大命题和着名论断
        三、 把握舆论导向的核心是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四、 把握舆论导向的关键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抓好队伍建设
        五、 系统地论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方针、方式和方法
    第四节 舆论引导: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领导集体关于党的舆论工作的思想观点
        一、 将舆论引导提升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新高度予以论述
        二、 在舆论引导中创造性地贯彻科学发展观
        三、 尊重舆论宣传规律,体现对舆论引导工作的科学态度
        四、 重视网络媒体建设,提出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的新命题
        五、 要求切实抓好队伍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舆论引导的实践借鉴与经验总结
    第一节 苏联剧变中舆论失控的实践警示
        一、 苏联新闻体制及其特点
        二、 戈尔巴乔夫推动的新闻改革导致舆论失控
    第二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舆论引导能力建设的批判性借鉴——以美国为例
        一、 设立官方舆论宣传机构制造新闻、统一宣传口径
        二、 构建庞大公关网络操纵媒体、操控舆论
        三、 以民意测验为幌子拉拢人心、塑造舆论
        四、 政府首脑以先入为主的意见框架裹挟舆论
        五、 通过人为制造媒体事件来转移或聚焦社会舆论关注点
        六、 抢夺国际社会话语权,对他国实施舆论同化和舆论干涉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舆论引导的历史考察与实践审视
        一、 民主革命时期的舆论动员
        二、 新中国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前夕的舆论动员
        三、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舆论操控
        四、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舆论宣传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舆论引导的历史经验总结与实践启迪
        一、 必须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增强舆论引导的党性
        二、 必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以正面为主的方针
        三、 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牢牢地占领舆论阵地
        四、 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政治境遇和舆论生态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政治境遇
        一、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课题
        二、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诉求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舆论生态
        一、 新时期我国舆论环境发生历史性变化
        二、 新时期社会舆论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
        三、 新时期舆论引导对象发生深刻性变化
        四、 新时期舆论传播方式发生关键性变化
第五章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实践成效与存在问题
    第一节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加强舆论引导的实践创新及成效
        一、 优化党务信息新闻发布手段,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
        二、 创新舆论引导方式方法,提升舆论引导艺术
        三、 重视运用新媒体,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
        四、 强化新闻评论力度,正确把握舆论导向
        五、 加强新闻战线教育和管理,净化行业风气和媒体环境
    第二节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舆论引导的思想观念存在偏差
        二、 舆论引导的相关制度与机制不健全
        三、 舆论引导对新闻传播规律遵循不够
        四、 有些部门及领导干部不善于面对和运用媒体
第六章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宏观思考
    第一节 基本前提:畅通利益诉求渠道,增强民意吸纳能力
        一、 畅通利益诉求表达,发挥舆论缓释功能
        二、 贯彻群众路线,善于倾听百姓心声
    第二节 现实基点:树立公共关系理念,提升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一、 公共关系在发挥媒体作用、提升舆论引导能力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 善字当头待媒体,在新型公共关系中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第三节 实践走向:调谐社会心态,促进舆论理性表达
        一、 正确认识社会心态失衡的思想根源
        二、 以正确的价值导向校正社会心态,促进社会舆论理性表达
第七章 遵循舆论宣传客观规律提升舆论引导的科学化水平
    第一节 树立受众意识,提高舆论引导的感染力
        一、 公开事件真相,及时传播信息
        二、 改变言语方式,推动话语转型
    第二节 正确对待舆论监督,提升舆论引导公信力
        一、 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辩证统一于党的舆论工作
        二、 站稳群众立场,在加强舆论监督中提升舆论引导公信力
    第三节 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提升舆论引导影响力
        一、 主流媒体要深度融合网络舆论场
        二、 推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议程互动,产生舆论共鸣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政治文化与文学意识形态功能的意蕴交映 ——以文学意识形态功能在政治社会化进程中的作用为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政治文化与文学的交叉研究
    第二节 政治与文学之间的意蕴交映
    第三节 学术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第一章 政治文化的文学反映
    第一节 政治文化的概念及其演绎
        一、 政治文化的结构及其内涵
        二、 西方政治文化的渊源
        三、 中国古典政治文化的内涵
        四、 政治文化的当代发展
    第二节 政治文化与文学政治功能的关系
        一、 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
        二、 文学在上层建筑中的位置与作用
    第三节 文学的政治文化功能生成
        一、 文学发展史与文学政治功能
        二、 公共权力关系与文学在公共空间内的作用
第二章 文学的政治文化作用运行机制
    第一节 文学公共空间与公共权力的关系
        一、 人的社会聚合性与政治关系特征
        二、 公共空间结构中文学的位置
    第二节 文学意识形态作用的生成机制
        一、 界说文学与意识形态
        二、 文学意识形态作用的运行机制
    第三节 文学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
        一、 文学直接介入政治
        二、 文学间接对社会的批判
    第四节 中西文学意识形态内涵的差异性
        一、 思想背景因素导致的差异
        二、 社会发展形态导致的差异
第三章 乌托邦理想与文学的政治理念
    第一节 理想社会与集权社会
        一、 理想社会的文学建构
        二、 文学中的乌托邦理想与集权社会
    第二节 文学中的人本思想与政治性
        一、 人的生存与生存困境
        二、 文学对人权的关注
    第三节 文学对政治理想的追求
        一、 中国封建社会文学家的政治理想
        二、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政治追求
        三、 法国现实主义小说的社会批判
        四、 美国小说对自由和民主的探寻
第四章 民族文学和政论性文学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
    第一节 民族学与文学的关系
        一、 民族与种族的概念辨析
        二、 民族意识与民族文学
        三、 中国少数民族与民族文学
        四、 美国多元民族与少数族裔文学
    第二节 政论性文学与国家主权思想
        一、 政论性文学的基本特征
        二、 美国立国之初的政论性文学
    第三节 文学对战争性质的思考
        一、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二、 美国战争小说个案评析
        三、 战争与文学关系余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四、 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资源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政治资源概念的缘起及界定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资源的特点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资源的体系结构
        一、 基础性政治资源:中国共产党长久执政的基础资源
        二、 运行性政治资源: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系统运转提供能量的资源
        三、 观念性政治资源:优化和提升中国共产党的形象提供保障的资源
        四、 保障性政治资源: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提供支撑作用的资源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与开发利用政治资源的关系
    第一节 从理论角度论证中国共产党执政与开发利用政治资源的关系
        一、 资源依赖理论的角度
        二、 政党变革理论的角度
        三、 系统理论的角度
        四、 政党文化理论的角度
    第二节 从实践角度分析中国共产党执政与开发利用政治资源的关系
        一、 从执政效率角度分析
        二、 从执政理念的角度分析
        三、 从执政合理性、合法性的角度分析
        四、 从执政方式的角度分析
        五、 从执政成本的角度分析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历史
        一、 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期间对政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 建国后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政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政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四、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政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五、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政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
        一、 政治资源的流失影响了中国共产党对政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 执政环境的变化为中国共产党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提出了新挑战
        三、 社会转型的新问题不利于中国共产党开发和利用好政治资源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的对策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的总思路
        一、 制定长期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的发展战略规划
        二、 总结中国共产党自身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的经验教训
        三、 积极吸取国外执政党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的教训和经验
        四、 采取积极措施防止政治资源的流失
        五、 以制度为创新整合现有的政治资源
        六、 采取多种形式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的具体措施
        一、 基础性政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 运行性政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 观念性政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四、 保障性政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美国三代总统的传媒手段(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D]. 安莉.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7)
  • [2]传媒经济发展的传媒要素驱动机制研究[D]. 王雪野. 西北大学, 2020(07)
  • [3]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研究 ——以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为例[D]. 潘海莉. 兰州大学, 2019(08)
  • [4]办公建筑媒介属性的研究与应用[D]. 高竹青.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2018(11)
  • [5]当代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研究 ——以2016年大选为例[D]. 刘雪敏. 暨南大学, 2018(01)
  • [6]全球化视域下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研究[D]. 杨珍奇.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7]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研究[D]. 高飞. 武汉大学, 2017(06)
  • [8]中国共产党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研究[D]. 陈一收.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1)
  • [9]政治文化与文学意识形态功能的意蕴交映 ——以文学意识形态功能在政治社会化进程中的作用为分析视角[D]. 胡铁生. 吉林大学, 2012(08)
  • [10]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D]. 何妍. 湘潭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美国三代总统的媒体手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