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粳稻品种与韩国粳稻品种稻米品质特性比较

上海粳稻品种与韩国粳稻品种稻米品质特性比较

一、上海和韩国粳稻品种米质特性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张超[1](2021)在《基于淀粉结构解析南方半糯性粳稻蒸煮食味品质与消化特性》文中指出本研究以在江苏地区大面积推广的半糯性粳稻(南粳9108、苏香粳3号、徐稻9号)作为实验材料,以糯性粳稻(淮糯12、镇糯19、扬粳糯2号)、非糯性粳稻(淮稻5号、苏粳815、扬育粳2号)作为对照,阐明了半糯性粳稻蒸煮品质、食味品质与消化品质的特征特性,及其与淀粉精细结构之间的构效关系,以期为南方半糯性粳稻品种的选育与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米饭蒸煮过程中,半糯性粳稻精米中水分的迁移速率随着蒸煮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当蒸煮5 min时,水分的迁移速率达到峰值;蒸煮10 min后,水分迁移趋于稳定,半结合水与结合水含量基本不再变化。半糯性粳稻蒸煮后,结合水含量与非糯性粳稻相似并显着高于糯性粳稻,而半结合水含量较糯性粳稻低。半糯性粳稻RVA特征值介于糯性与非糯性粳稻之间,半糯性粳稻与非糯性粳稻一样需要较高的糊化温度使淀粉彻底糊化。同时半糯性粳稻崩解值最大,消解值较糯性粳稻一样为负值,其米饭质地优良,冷饭质地优异。半糯性粳稻米粉的回复值显着低于非糯性粳稻米粉,说明与非糯性粳稻相比,半糯性粳稻不易回生,具有较强的抗回生能力,有助于米饭保持较好的口感。2.半糯性粳稻米饭食味值介于糯性粳稻与非糯性粳稻之间。在口感方面,半糯性粳稻较其他两种粳稻相比,其米饭质地适中,柔软有弹性不黏牙,有着良好的适口性。半糯性粳稻因其直链淀粉含量低,支链淀粉含量较高,口感的均衡性接近糯性粳稻米饭,却没有糯性粳稻过分黏滞的不适口感,同时明显优于非糯性粳稻米饭。在米饭回生过程中,半糯性粳稻米饭结合水的含量缓慢增大,回生120 min后,半糯性粳稻中结合水含量仅增加了2.25%,同时半糯性粳稻米饭内部结构对于结合水的束缚能力基本没有变化。半糯性粳稻米饭中水分的运动能力显着弱于糯性粳稻米饭,而强于非糯性粳稻米饭。含有较高支链淀粉与低直链淀粉使得半糯性粳稻米饭较强的持水能力,具有较强的抗回生能力,米饭冷而不变硬,口感较好。3.在咀嚼过程中,半糯性粳稻米饭第一次咀嚼的过程中所做的功,明显少于非糯性粳稻,而多于糯性粳稻,说明半糯性粳稻米饭的硬度低于非糯性粳稻,而高于糯性粳稻。此外,与非糯性粳稻相比,半糯性粳稻米饭咀嚼过程中,易破碎结构所需总功、不易破碎结构所需总功都较少。半糯性粳稻米饭在口腔中生成的葡萄糖含量低,与非糯性粳稻无明显差异显着低于糯性粳稻。进一步采用Englyst法测定半糯性粳稻淀粉的消化性,发现半糯性粳稻的淀粉消化特性介于糯性与非糯性粳稻之间,快消化淀粉(RDS)含量比非糯性粳稻淀粉高,且比糯性粳稻淀粉低5.41%;慢消化淀粉(SDS)含量与非糯性粳稻接近,并显着高于糯性粳稻淀粉;抗消化淀粉(RS)高于糯性粳稻并显着低于非糯性粳稻。4.通过研究粳稻淀粉的精细结构发现,半糯性粳稻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介于糯性粳稻淀粉和非糯性粳稻淀粉之间,支链淀粉结构中短链含量最少。直链淀粉含量与食味特性具有显着负相关,与消化特性具有显着正相关。粳稻米饭的硬度、弹性随着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平衡值随着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回生过程中,米饭中水分的运动能力随着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凝胶结构对水分的束缚能力随着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米饭质地越硬,黏性越小,咀嚼做功越大。直链淀粉含量与RDS含量极显着负相关,与SDS含量、RS含量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5.半糯性粳稻南粳9108籽粒中淀粉积累随生育进程均呈“S”形变化,花后0-30 d平均积累速率呈上升趋势,最大值出现在30 d左右。南粳9108直链淀粉积累量较淮稻5号少的主要原因是最大积累速率出现的时间晚,较镇糯19多的主要原因是最大积累速率大,活跃积累天数长。南粳9108籽粒淀粉中直链淀粉的含量在10 d内已快速累积了 4.56%,随着灌浆的进行,在10-40d逐渐变大至9.10%。直链淀粉含量越高的品种,越表现在灌浆前期直链淀粉的快速积累上。南粳9108总淀粉平均积累速率峰值出现时间与AGPase活性峰值出现时间较为一致在30 d左右,SSS、SBE活性峰值也出现在30 d左右。综上,直链淀粉是影响稻米蒸煮食味品质与消化特性最主要的因素。半糯性粳稻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较少在10%左右,支链淀粉结构中短链含量少。半糯性粳稻蒸煮品质接近非糯性粳稻,糊化温度高,崩解值大,不易糊化,回复值小,蒸煮后结合水含量高,半结合水含量低,米饭持水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抗回生能力,米饭冷而不变硬,有助于米饭保持较好的口感。较其他两种粳稻相比,半糯性粳稻米饭质地适中,柔软有弹性不黏牙,口感较好,口腔咀嚼用力做功少,有着良好的适口性。半糯性粳稻较糯性相比不易消化,在口腔中的生成的葡萄糖含量低。在籽粒灌浆过程中,半糯性粳稻的直链淀粉含量累积速率较糯性粳稻高,较非糯性粳稻低,GBSS直接影响直链淀粉的积累。SBE与DBE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支链淀粉的合成。

王俊鹏[2](2021)在《氮肥和密度对水稻DEP1/dep1品种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在我国水稻生产过程中,过多的氮肥投入,不仅降低了氮肥利用率、增加了成本,还给农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污染。因此减氮已成为现代水稻种植的必然选择。降低氮肥使用量并保持较高的产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选择氮吸收利用率高的品种,确定合理适用的栽培管理措施。直立穗型基因不仅能保证单位面积颖花数,提高抽穗后冠层光合效率,同时影响水稻的氮素吸收利用,而且还有改善群体生态环境,提高抗倒伏能力等优点。氮肥水平和栽培密度与基因型如何互作影响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尚缺少系统研究。本研究利用武运粳8号(dep1)及其带有正常功能DEP1的互补材料,通过密度和施氮量的组合试验,分析栽培管理措施与DEP1/dep1基因型的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物质生产与分配、氮素利用效率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同时比较分析了不同盐水比重下籽粒的稻米品质的差异性,研究结果对如何精准评价基因效应,如何合理利用高产基因以及如何平衡优化减少氮肥投入与水稻稳产优质的关系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主要结果如下:1.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方面:在低密度下,增加氮肥后WYJ8(dep1)的产量增加幅度显着大于WYJ8-CP(DEP1),至本试验中的最高氮肥水平时WYJ8的产量尚未有下降。DEP1/dep1基因对氮肥水平的响应与密度有显着的互作,提高密度可以增加WYJ8和WYJ8-CP的单位面积穗数,降低WYJ8和WYJ8-CP的结实率;增施氮肥会显着增加WYJ8和WYJ8-CP的单位面积穗数,降低WYJ8和WYJ8-CP的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在相同的密度和氮肥水平下,WYJ8-CP的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显着高于WYJ8。在高密度下氮肥水平增加至N8.5时WYJ8的产量已经达到最高,而WYJ8-CP却在N17时产量最高。2.物质生产与分配方面:增施氮肥,WYJ8和WYJ8-CP的抽穗期、成熟期干物质生产量均显着提高;收获指数反而降低。WYJ8-CP的干物质生产量和收获指数显着高于WYJ8。WYJ8和WYJ8-CP的茎鞘干重比例、穗干重比例均与施氮量呈负相关;叶干重比例与施氮量呈正相关。WYJ8-CP的抽穗期和成熟期茎鞘干重比例显着高于WYJ8。增加密度,WYJ8的成熟期茎鞘干重比例提高、穗干重比例降低;WYJ8-CP则完全相反。增加氮肥使用量,WYJ8和WYJ8-CP的穗干物质增加量、茎鞘叶干物质转运量均显着提高。WYJ8-CP的穗干物质增加量、茎鞘叶干物质转运量高于WYJ8。增加密度,WYJ8和WYJ8-CP的穗干物质增加量均随之增加,且WYJ8-CP的增幅高于WYJ8。3.氮素利用效率方面:增加施氮量,WYJ8和WYJ8-CP的成熟期吸氮量均显着提高;在N25.5处理下达最大值。在各密度或氮肥水平下,WYJ8-CP的吸氮量显着高于WYJ8。增加种植密度,WYJ8的吸氮量无显着变化,WYJ8-CP的吸氮量随之增加。WYJ8和WYJ8-CP的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等氮肥利用率均与施氮量呈负相关。WYJ8-CP的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素收获指数显着高于WYJ8。增加种植密度,WYJ8和WYJ8-CP的氮素利用率各指标均提高,均表现为在中低氮处理增幅较大,而高氮处理增幅较小。4.稻米品质方面:氮肥水平增加后,WYJ8和WYJ8-CP的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响应差异不大。WYJ8-CP的整精米粒长显着大于WYJ8,外观有所改善。WYJ8-CP的胶稠度与WYJ8差别不大,但蛋白质含量和糊化温度显着低于WYJ8,其蒸煮食味品质有所提高。在低氮肥水平下,育成品种中利用DEP1基因有助于提高产量且提升稻米品质。WYJ8和WYJ8-CP的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RVA谱特性在不同盐水比重中无明显差异。WYJ8和WYJ8-CP的稻米蛋白质含量与盐水比重呈负相关,低盐水比重下的蛋白质含量最高。5.灌浆期相关基因转录表达水平方面:在灌浆前、中期,调控粒型、粒重的相关基因SRS3、GW2的转录水平WYJ8-CP中均高于WYJ8;WYJ8-CP的PGL2转录表达水平在N17处理下高于WYJ8。这些可能对WYJ8和WYJ8-CP间粒型、粒重的差异有贡献。在花后7天,淀粉合成相关基因OsSSI、OsSSIIa、OsSSIIIa和OsBEIIb的转录水平WYJ8-CP中略高于WYJ8;在花后14天,这些基因的转录水平在WYJ8-CP中显着高于WYJ8。这些可能对WYJ8和WYJ8-CP间糊化温度的差异有贡献。花后14天时,OsBEIIb的转录水平在WYJ8中显着低于WYJ8-CP,WYJ8-CP中支链淀粉合成受到抑制。Wx基因转录水平在WYJ8-CP中始终低于WYJ8。这些可能对WYJ8和WYJ8-CP间直链淀粉的差异有贡献。

匡旭[3](2020)在《氮密耦合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健壮的个体和适宜的群体结构是水稻高产优质的重要保证。本试验以五优稻4号(稻花香2号)为试验材料,以密度为主区(D1和D2密度分别为每平方米18穴和25穴),氮量为副区(N0、N1、N2和N3氮量分别为0、75、105、135kg/hm2),采用田间小区的试验方法,测定水稻氮素的吸收和利用、水稻分蘖特性、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等指标,探究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水稻科学合理施肥提高寒地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随着氮肥的增加,分蘖和干物先升高,氮肥达到105kg/hm2后,开始降低。施氮量相同时,稀植每穴分蘖和干物重更高,密度较高时,虽然每穴分蘖和干物重较小,却可以通过增加群体数量,弥补每穴分蘖和干物重的不足。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各叶龄时期的分蘖数量有显着的影响,分蘖发生期主要集中在6-10叶期,占总数60%以上,8-10叶期分蘖受施氮量影响最大。施用氮肥,水稻产量先增加,氮量达到105kg/hm2后,水稻产量开始降低;与稀植相比,密植水稻产量提高了11.4%。施用氮肥能够提高穗数和穗粒数,会降低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加密度收获穗数和结实率增加。水稻的产量主要来自于8叶期之前的分蘖,占总产量的70%以上;8-10叶期发生分蘖的产量随施肥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稀植可以提高此叶龄阶段产量所占的比例。氮肥和稀植对各阶段发生分蘖的成穗数都有提高的效果,随着叶龄的增加,影响程度逐渐增加;在6-10叶期,此叶龄阶段的成穗数占总穗数的60%以上,是增加穗数最重要的叶龄阶段。随着叶龄时期的增加,分蘖成穗后千粒重有减小的趋势。氮肥过高对稻米品质有负效应,合理密植有利于改善稻米品质。碾磨品质主要受到氮肥的影响,与N0相比,施氮肥显着降低水稻出米率,密植条件下,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平均降低了0.24%、0.41%和1.50%。长宽比与氮肥和密度关系不大。氮肥提高了垩白粒率,平均提高了8.00%;密植时,垩白粒率平均提高了3.66%。氮肥和密度对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无显着影响。氮肥平均降低食味值4.00,密植平均能提高食味值1.5。随着施氮量增加,收获期籽粒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显着提高,施氮处理与N0处理差异显着(p<0.05);稀植有利于提高养分含量,籽粒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分别提高了1.04μg/g、37.55μg/g和4.18μg/g。对氮效率的影响,氮肥和密度有显着效果,增加氮肥,氮效率会降低,不同密度条件下,稀植能够提高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密植能够提高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总之,增加种植密度有利于水稻高产,氮量过高不利于水稻高产优质。从协调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角度,施氮量在105kg/hm2比较合适,可以实现水稻高产优质。

魏雪松[4](2020)在《优质粳稻品质地域差异性的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和消费大国,全国有半数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传统主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生活方式的逐渐改变,人们对优质稻米追求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稻米品质的形成并不是简单的受单因素控制,而是品种遗传因素和生态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地域的差异性对稻米的生长发育及其品质的形成也有显着影响,因此科学、准确并且有效地评价稻米品质的地域差异性及发展不同地域优质稻米的检测技术是目前研究的关键部分,这对稻米品质的改善、优质稻米的因地制宜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收集了24份来自全国不同地域(纬度分布范围24.546.87?)的优质粳稻,探究其食味特性及理化品质特性的数值分布及地域差异性,同时分析品质随纬度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地域粳稻指标间的相关性,最后完成优质粳稻品质地域差异性指标的优选,实现对不同地域粳稻品质有效的综合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地域粳稻品质特性数值分布的测定及差异性分析。以米饭食味计测定了供试粳稻的食味特性,其中食味综合评分的变异幅度为57.6789.87,在不同地域差异显着;以RVA快速粘度分析仪测定了供试粳稻RVA谱特征值的数值分布,包括崩解值、峰值粘度、消减值、最终粘度、最低粘度、糊化温度。其中以崩解值、峰值粘度与消减值的地域差异最显着,崩解值的变异幅度为4393378cP,峰值粘度的变异幅度为21084533cP,消减值的变异幅度为4732446cP;以质构仪测定供试粳稻质构特性的数值分布。以硬度、咀嚼性两特征参数的地域差异最显着,硬度的变异幅度133780g,咀嚼性的变异幅度为0.42.1mJ;以DSC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供试粳稻热力学特性的数值分布。起始糊化温度与糊化焓在不同地域间差异最显着,起始糊化温度的变异幅度为50.1869.44℃,糊化焓的变异幅度为1.123.33J/g。以流变仪测定供试粳稻流变学特性的数值分布,贮能模量G’的变异幅度为95.59381.5,损耗模量G’’的变异幅度为12.847.27,其中以G’在地域间差异最大。(2)不同地域粳稻品质特性与纬度间关系分析。稻米食味特性与纬度间不具备显着相关性;RVA谱特征值中的糊化温度与纬度间相关系数为0.51,达显着负相关水平,表明随着纬度增大,稻米的糊化温度自南向北有逐渐降低趋势;质构特性的五个特征参数中,硬度与纬度间为显着负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56,弹性与纬度间关系为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9。即硬度大小在地域上呈现南高北低的特征,而弹性则呈现南低北高的特征;热力学特性中,热焓值有随纬度变化而变化的趋势,表现为随纬度的增加逐渐减小,热焓值与纬度间的相关系数为0.55;流变学特性的贮能模量G’与损耗模量G’’与纬度间不存在有规律的变化趋势。(3)优质粳稻客观特征参数和主观特性指标间相关性分析。经不同理化品质特性与食味特性间相关性分析表明,RVA谱特征值中的消减值、糊化温度、最终粘度与食味特性的食味综合评分呈显着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1、0.62、0.58,峰值粘度、崩解值与食味综合评分达到了极显着相关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80、0.81;粳稻质构特性的硬度、咀嚼性与食味综合评分间也存在极显着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5、0.85;弹性与食味综合评分的相关系数为0.59,达显着相关水平。热力学特性的起始糊化温度、热焓值与食味综合评分具有极显着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5、0.82。流变学特性的贮能模量G’与食味综合评分的相关系数为0.62,达显着相关水平。研究表明食味品质好的粳稻品种应具有高崩解值、峰值粘度大、硬度小、有咀嚼性、低糊化温度等特征。(4)稻米品质地域差异性指标优选。在对四种稻米理化品质特性检测方法测定的特征参数数值分布、地域差异性以及各指标间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在快捷性、经济性、稳定性、操作复杂性四个方面对四种检测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衡量。认为RVA快速粘度分析仪测定的糊化特性及质构仪测定的质构特性具有快捷、操作简单、稳定性好等特点,在稻米品质地域差异性分析上具有一定优势,特别体现在崩解值、峰值粘度、消减值、硬度及咀嚼性特征参数上。

王东元[5](2020)在《粳稻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抗稻瘟病分子辅助育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黄河以北作为粳稻种植的主要区域。近年来,随着亲本间重复利用、骨干亲本单一、基因交换频率增加使得水稻种植资源遗传多样性降低,由于稻瘟菌(Magnaorthe oryzae)基因结构和信号传导途径复杂多变导致育成的水稻品种抗病能力弱且抗性消失快、遗传多样丰富度低、严重影响了水稻的生产和发展。为明确不同地区粳稻遗传多样性和抗稻瘟病等基因的分布情况,本实验采用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抗稻瘟病等基因标记辅助选择,为水稻高产、高抗分子聚合育种创造条件,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SSR分子标记,将主要来自辽宁、天津、宁夏、日本、韩国等地区的520份粳稻材料的17个抗稻瘟病基因标记pid2、pikh、pik-1、pigm、pi5、pik-2、pikm-1、pib、pia、pikm-2、ptr、pita、pi5-1、pi5-2、pi9、pi2、pi21和2个恢复基因标记Rf1a和Rf6及1个香味基因标记共20个基因进行SSR检测,其中供试粳稻中携带抗稻瘟病pid2的品种最多,达到了77.22%,而携带恢复基因Rf6的粳稻品种最少,为0.9%;在520份粳稻中携带基因14个基因的粳稻品种有1份,是2008XZ-89,不含有任何基因的粳稻品种有1份是农林糯12,携带7个及以上基因的粳稻占供试粳稻数量的76%。2、通过利用21对SSR多态性引物对755份粳稻进行分子数据亲缘关系进化树的聚类分析,可将供试粳稻品种整体可以划分为7个大的类群;通过抽穗期、分蘖数、株高、穗长、叶夹角5个表型形状数据对850份粳稻进行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可将粳稻分为9个大类。辽宁地区的粳稻品种和吉林、日本、韩国等地的粳稻品种亲缘关系相对较近,与云南、天津的品种亲缘关系较远;天津、北京和河北等地的粳稻品种关系较近。3、通过对5个恢复系品种C34、C210、C418、C1496和C2106进行抗病性聚合改良,将与具有pita、pib、pi5三个广谱抗病基因的通系929、铁1507,通过抗稻瘟病基因聚合辅助育种,得到10个F1组合。通过2年的加代选育,获得了10个F3后代群体中已聚合pita+pi-b+pi5三个抗稻瘟病基因的30株水稻单株,并对F3后代群体进行了7个表型性状的分析,发现各个群体之间遗传分布差异大,变异丰富。

张恒栋[6](2020)在《米粉稻品质与产量形成特点及其氮肥调控效应研究》文中认为米粉稻有利于促进粮食结构和总量平衡,满足人们消费多样性的需求,其品种来源主要为早籼稻,种植米粉稻是解决早籼稻因食味品质差导致其经济价值低的一条有效途径。目前米粉稻品质和产量形成特点尚不明确,研究米粉稻品质和产量形成特点对于形成优质、高产的米粉稻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收集了湖南省种植的19个早籼稻品种,明确其稻米品质与米粉品质的关系;选择代表性的米粉稻品种(陆两优996、中嘉早17和中早39)和对照品种(陵两优268、湘早籼42、湘早籼45)为材料,进行品种比较和氮肥调控的大田试验,明确米粉稻品质及产量形成特点,探明氮肥运筹对米粉稻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与米粉的断条率(R=-0.679,P<0.01)、吐浆值(R=-0.946,P<0.01)、膨胀率(R=0.886,P<0.01)、均匀度(R=0.565,P<0.05)呈显着或极显着相关性。采用Density模型拟合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与米粉断条率的关系,得出直链淀粉含量低于13.4%时,稻米不能加工成米粉,稻米直链淀粉含量高于23.2%时,米粉断条率为0;米粉的吐浆值≤15%、膨胀率≥200%、均匀度≥90%时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最低分别为22.5%、16.8%、20.6%;根据断条率为0,筛选出6个适合做米粉的早籼稻品种(蓉优233、湘早籼24、中嘉早17、广陆矮4号、中早39、陆两优996)。(2)米粉稻品种直链淀粉含量显着高于对照品种,米粉稻品种在早季种植比在晚季种植其直链淀粉含量高2.1%-13.7%,对照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在早季种植比在晚季种植低4.7%-21.9%。(3)分析米粉稻和对照品种稻米淀粉颗粒分布情况,米粉稻中小粒径(D≤6.21μm或μm9.09)的淀粉颗粒含量高于对照品种,大粒径的淀粉颗粒含量低于对照品种。(4)作为直链淀粉积累量和粒重的比值,直链淀粉含量主要是由直链淀粉积累量决定的,分析直链淀粉积累参数,米粉稻比对照品种的直链淀粉最大积累速率和平均积累速率分别高24.9%-80.7%和28.2%-70.4%,直链淀粉积累的渐增期、快速期、缓增期直链淀粉积累速率米粉稻比对照品种分别高11.3%-70.0%、23.5%-85.0%、23.1%-85.0%。直链淀粉最大积累速率启动时直链淀粉积累量米粉稻比对照品种高60.2%-97.6%,稻米中直链淀粉积累量与直链淀粉最大积累速率启动时直链淀粉的积累量呈极显着正相关性(R=0.999)。(5)分析与直链淀粉形成关系最密切的两个代谢途径,糖酵解/糖异生途径中有三个下调蛋白LOC_Os01g62420.1、LOC_Os02g36600.1、LOC_Os08g37380.2,蔗糖和淀粉途径中有两个下调蛋白LOC_Os05g32710.1、LOC_Os04g43360.1,和一个上调蛋白LOC_Os06g04200.1,它是参与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重要的蛋白,可以催化ADPG和UDPG形成直链淀粉。(6)对照品种比米粉稻有效穗数高8.3%-32.6%,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米粉稻比对照品种平均高5.2%-19.9%、3.8%-11.2%和2.4%-6.4%,米粉稻和对照品种均以粒重对产量的贡献率最大。籽粒灌浆渐增期、缓增期和灌浆持续期时间米粉稻比对照品种平均长1.1d、0.8d、3.1d,最大灌浆速率启动的时间米粉稻比对照品种平均推迟1.5d。(7)减氮(120kg hm-2)LLY996直链淀粉含量显着增加,而LLY268则表现相反的趋势。减氮LLY996和LLY268有效穗数、穗粒数和产量降低。减氮造成LLY996成熟期干物质重减少,收获指数增加,对照品种则相反。减氮LLY996和LLY268稻草和籽粒含氮量、吸氮量降低5.2%-19.5%、5.7%-29.6%;氮肥偏生产力、氮素籽粒产效率分别提高18.0%-24.5%、10.5%-13.3%,差异显着。综上所述,米粉稻淀粉有小粒径淀粉颗粒含量高的特点,且米粉稻直链淀粉含量高于23.2%时米粉断条率为0。米粉稻形成较高的直链淀粉含量主要与其“糖酵解/糖质异生途径”和“淀粉和蔗糖合成途径”中6个关键蛋白的上调或下调表达导致的较高直链淀粉积累量和积累速率有关。米粉稻产量构成因子中粒重对产量的贡献最大,且粒重的大小与籽粒灌浆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减氮虽然有利于米粉稻直链淀粉含量的提升,但会造成有效穗数和穗粒数的降低而减产。

朱梦华[7](2020)在《不同机插方式与密度对稻鸭共作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稻鸭共作技术具有除草、除虫、培肥、中耕浑水、促进稻株发育、综合经济效益显着等优点。前人对稻鸭共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常规栽培对比,或者在单一的机插方式与密度下进行,而机插方式与机插密度互作对稻鸭共作水稻的影响尚未明确。本试验于2018-2019年在姜堰试验基地进行,选用常规粳稻南粳9108与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两品种,在稻鸭共作模式下,设置毯苗与钵苗两种机插方式并分别设置5种机插密度,研究明确不同机插方式与密度对稻鸭共作水稻产量及其形成的影响。试验表明:(1)在产量方面,不同机插方式间,在产量构成因素方面,钵苗机插可增加南粳9108的每亩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加甬优2640的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在产量形成方面,钵苗提高了水稻的叶面积指数和常规粳稻南粳9108的茎蘖数。因此钵苗机插水稻的产量及其形成优于毯苗机插水稻。不同密度间,在毯苗机插方式下,随着密度的增大,水稻每亩茎蘖数增加,叶面积指数增加,SPAD差异性不显着;常规粳稻南粳9108每亩穗数增加,每穗粒数减少,结实率增加,千粒重增加,最终产量增加;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每亩穗数先增加后减少,每穗粒数减少,千粒重增加,结实率先增加后减少,最终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在钵苗机插方式下,随着密度的增大,水稻叶面积指数增加,SPAD无显着差异,每亩茎蘖数增加;常规粳稻南粳9108每亩穗数增加,每穗粒数减少,千粒重差异不显着,结实率先增加后减少,最终产量先增加后减少;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的每亩穗数增加,每穗粒数减少,结实率增加,千粒重差异不显着,最终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因此毯苗机插下,常规粳稻可选择2.22万穴/亩的机插密度,籼粳杂交稻可选择1.85万穴/亩的机插密度;而钵苗机插下,均可选择1.68万穴/亩的机插密度。(2)在品质方面,不同机插方式间,钵苗机插的稻米碾磨品质依旧高于毯苗机插的碾磨品质,对出精率和出糙率的影响不显着,但可以提高整精米率。在外观品质方面,钵苗机插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总体高于毯苗机插的,钵苗机插不利于稻米的外观品质。在营养和蒸煮品质方面,蛋白质含量钵苗机插大于毯苗机插,直链淀粉含量钵苗机插低于毯苗机插;机插方式对胶稠度影响不大;食味值本就与品种相关,机插方式对其依旧无影响。因此,在不考虑外观品质的情况下,钵苗机插可获得更高的水稻品质。不同密度间,随着密度的增加,在碾磨品质方面,出糙率与出精率变化不显着,但整精米率降低。在外观品质方面,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增大。在营养品质方面,品种间不同,随着密度的增大,稻米的蛋白质含量降低,常规粳稻南粳9108的直链淀粉含量先增大后减小,而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的直链淀粉含量减小;常规粳稻南粳9108的胶稠度增大,但是甬优2640的胶稠度减小。在食味品质方面,随着密度的增大,常规粳稻南粳9108的食味值无显着变化,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的食味值变优。因此,高密度栽插可获得口感较优的稻米,但是高密度栽插会使稻米的碾磨品质、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降低,可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密度。(3)在氮素吸收方面,不同机插方式间,钵苗机插的氮素积累总体优于于毯苗机插的氮素积累,各时期含氮率、氮素吸收量、阶段吸氮量与吸收比例均为钵苗机插优于毯苗机插,因此仍可选择钵苗机插方式。不同密度间,随着密度的增大,各时期氮素吸收量与含氮率总体呈上升趋势。高密度栽插有利于水稻的氮素积累,结合产量,毯苗机插下,常规粳稻可选择2.22万穴/亩的机插密度,籼粳杂交稻可选择1.85万穴/亩的机插密度;而钵苗机插下,均可选择1.68万穴/亩的机插密度。

李志彬[8](2019)在《北方粳稻恢复系C418产量优势QTL定位与资源聚类分析》文中指出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研究落后于育种实践,在籼稻和野生稻有杂种优势相关QTL定位的报道,粳稻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研究相对滞后。本研究以北方杂交粳稻辽优5218(5216A×C418)为最初材料,与母本回交一次后连续自交形成的BC1F6重组自交系为基础群体(RIL 167个株系),与母本测交一次形成测交BC2F1群体(F1),以F1和RIL群体为QTL定位群体。测定分析F1和RIL群体6个产量性状数据,发掘恢复系C418中产量优势位点和基因互作效应;进一步选择RIL中的强优势株系与不同类型粳稻资源进行聚类分析,结合生产实践划分不同优势类群,并提出适宜不同生态区域的配组模式,为杂种优势群理论在水稻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结果表明F1产量主要受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影响,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单株产量与父本显着正相关,尤其是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相关性更密切。F1超原F1优势与父本超原F1优势变化大趋势基本相同,但并不是随父本呈线性变化,说明仍有一些F1由于具有较高的正向或负向超亲优势而表现与父本变化趋势不同。父本各性状处于较高水平时,F1普遍具有中亲优势,但超亲优势不明显,各性状表现以加性效应为主。随着父本各性状水平逐渐降低,父本在中高水平时F1超亲优势逐渐明显,很多性状表型值都高于父本高水平下的F1,此时杂合优势位点的显性效应显着高于加性效应。当父本表型值低于母本时,F1多数表现为中亲优势,部分性状超亲优势仍然显着。高水平的父本在某些性状上应该是聚合了父母本的多个优良基因,或原有的杂合优势位点已被母本置换,再与母本杂交时无法形成有效的杂合优势位点。用RAD-seq方法在水稻12条染色体上共筛选到40968个SNP标记,用于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和QTL定位。检测到3个株高优势相关QTLs,3号染色体2个,5号染色体1个;2个穗长优势相关QTLs,都在4号染色体上;2个实粒数优势相关QTLs,分别在5号和11号染色体上;4个千粒重优势相关的QTLs,分别在1号、4号、6号和10号染色体,10号染色体上的QTL贡献率最大;3个有效穗数相关QTLs,分别在5号、10号和11号染色体上,10号染色体上的QTL贡献率最大;4个单株产量优势相关QTLs,5号染色体上有2个而且位置很近,10号、11号染色体各有一个。没有定位到与总粒数、结实率优势显着相关的QTLs。最终预测了9个与产量优势相关的QTLs,其中4个位于3号染色体,2个位于10号染色体。在产量优势相关QTL中,ITPK3和EGY3与株高有关,CYP724B1、GAPC2、TRS120、BADH1、AOX1a、AOX1b和COLD1与平均穗长有关,ACT2和BAMY1分别与千粒重和分蘖数相关。这9个产量优势相关QTLs可能对水稻杂种优势候选基因的鉴定和标记辅助选择具有重要价值。利用INDEL及SSR标记对74份东北的粳稻资源进行了分群及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可以分成4个小群,黑龙江和吉林品种中的龙粳30、垦稻20、通823等品种与籼型品种9311及偏籼型材料C418聚在一群,其余的粳稻品种分布在不同的3个小群,3个小群中的粳稻材料遗传差异较小,亲缘关系较近。试验结果与田间表现及测定结果相一致,实际育种可以参照聚类图中信息,选择亲缘关系稍远的偏籼型材料进行杂交配组。进一步选择RIL中强优势株系与国内外粳稻资源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将202份材料划分为9个群。其中1群为北方稻区母本群,表现为粳型背景、温光钝感、小穂多穂型;第5群为黄淮稻区的母本群,表现为粳型背景、感光或中等感光、小穂多穂型;第2群(R1群)为偏粳型父本群表现为粗杆、大穗、后期耐低温、抗早衰;第7群为父本群,表现为偏籼背景、感温型、大穂型。RIL群体主要分布在第9群,为优势父本群。据此提出配组模式可以从三个方面划分:一是遗传背景的籼粳互作优势群,二是生态反应的感温与感光互作优势群,三是产量构成因素(穗蘖型互补)互作优势群。

石晓华[9](2017)在《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逐步增加和耕地面积的急剧减少,粮食生产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对于产量的有效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国育种工作者为生产上提供了多批优良新品种,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多次品种更换。外来种质资源的利用对中国新品种改良起到了重要作用,充实了作物品种的遗传基础,增加了品种的遗传构成的复杂性。本文以水稻为例,采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理念,采用遗传学、农学、农业经济学与管理学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遗传构成的变化,分析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为政府制定有效引进、管理和利用外来种质资源,提高农作物单产和稳产的政策建议提供科学依据。为达到上述目标,本研究共采用了五套数据。一是收集了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福建、四川、重庆、贵州和云南共16个水稻主产省1982-2011年的所有至少一年在一个省份种植面积超过6666.7公顷的水稻品种信息及其种植面积;二是所有上述水稻品种详细的系谱信息,每一个品种追述至最老的亲本或来自国外的亲本为止;三是每一个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审定年份、育成单位等信息;四是水稻生产的投入和产出数据;五是水稻产量、干旱和洪涝灾害数据。本研究首先梳理了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历程,总结了品种改良成果,通过构建种质资源遗传贡献指数和遗传贡献率,分析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及其变化;实证分析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影响,同时结合种子产业改革等制度变量,研究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构建不同的遗传多样性指标,研究其对中国水稻生产及产量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引进、管理和利用外来种质资源,促进中国水稻农作物单产和稳产的政策建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取得了巨大成就,主栽品种中新育成品种占93.5%。(2)新育成品种的产量潜力、品质等经济性状显着改善。(3)国外稻种资源引进和利用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贡献率为25%-40%。(4)中国育种科研人员成功利用国外资源于新品种改良。(5)种业改革激励了育种人员培育水稻新品种的积极性,增加了田间水稻的遗传多样性。然而,却导致水稻品种市场的多乱杂,未能明显提高水稻的产量。(6)水稻单产与水稻遗传多样性呈倒U型关系,产量变异与水稻遗传多样性呈负相关。在理论上,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关于遗传多样性与产量有正相关和负相关的争论。遗传多样性越大稳定性越高,品种的高度一致性会增加遗传基础脆弱性。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几点主要政策建议:(1)制定详细的国外资源引进与利用策略与政策,促进研究单位与企业对国外资源的研究与利用。(2)规范和加强作物遗传资源的研究和应用,为企业新品种选育提供优质服务。(3)改变现行高等学校和农科院系统为主体的育种体制,政府部门退出商业化育种,扭转水稻品种市场多乱杂的局面。(4)实行品种与种子质量的企业负责制,使缺乏育种能力的企业退出品种选育。

谢辉[10](2017)在《江淮稻区杂交粳稻亲本产量性状优异配合力标记基因型筛选与配合力改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5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资源日益匮乏的大环境下,要满足不断增加的世界人口对稻米的需求,只有提高单产。过去40年的实践已经证明,杂交水稻是提高单产的成功的技术。中国每年种植约1700万公顷杂交水稻,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50%左右。杂交籼稻种植面积已占籼稻种植总面积的60%左右。杂交粳稻种植面积仅占粳稻种植总面积840万公顷的5%左右。杂交粳稻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限制杂交粳稻发展速度最主要的因子是竞争优势不够强。提高杂交粳稻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改良恢复系的配合力。本研究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一是利用粳稻9个BT型雄性不育系和10个恢复系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90个F1组合,调查6个产量相关性状表型值,分析19个亲本6个产量相关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方差,结合19个亲本115对SSR引物扩增的DNA分子标记数据,筛选19个亲本的单株产量、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6个产量相关性状优异配合力的SSR标记基因型。二是利用上述第1项和实验室前期研究筛选出的产量相关性状优异配合力标记基因型,通过杂交、回交和SSR分子标记辅助多代选择技术,对江苏省审定组合86优8号的父本恢复系宁恢8号的单株产量和单株有效穗数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实际改良和效果评价。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一、通过在江苏南京和盱眙两点调查粳稻9个BT型雄性不育系和10个恢复系按NC 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的90个F1组合的6个产量性状表型值,分析19个亲本6个产量性状的配合力。根据6个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的总排序和亲本利用价值的评价标准,结果在两个环境下都表现较优的不育系是BT-武羌A,在两个环境下都表现较优的恢复系是C418。二、对10个恢复系和9个不育系亲本的总DNA,用115对SSR引物扩增显示,78对引物在19个亲本之间扩增出多态性产物。用这78个SSR标记位点的亲本基因型数据和F1植株各性状表型数据,检测与亲本6个性状配合力显着相关的SSR标记位点。与亲本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性状配合力显着相关的SSR标记位点,南京环境下分别检测到8、12、11、6、6和3个,盱眙环境下分别检测到12、20、8、15、10和8个。两个环境都检测到的关联位点数分别为4、10、5、3、5和2。在两个环境下都检测到的29个标记位点中,有3个各自与3个产量性状亲本配合力共相关,分别是第2染色体上的RM406与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配合力共相关,标记位点杂合基因型RM406-145/160优势方向分别为正、负、正;第3染色体上的RM16与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配合力共相关,标记位点杂合基因型RM16-180/190优势方向分别为负、正、负;第6染色体上的RM340与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配合力共相关,RM340-110/160优势方向分别为负、正、正。另3个标记位点各自与2个产量性状亲本配合力共相关,分别是第2染色体上的RM208与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配合力共相关,RM208-180/185优势方向均为负;第3染色体上的RM570与每穗总粒数和单株产量配合力共相关,优势方向均为正;第7染色体上的RM8263与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配合力共相关,优势方向均为正。其余标记位点只与1个产量性状配合力相关。标记位点杂合基因型显示正向优势的,南京环境占76%(35个/46个);盱眙环境占55%(40个/73个)。三、通过杂交、回交、自交和测交,获得了 RM570位点为280bp纯合条带的宁恢8号遗传背景的新恢复系7个。7个新恢复系中863A/8001-13-16和863A/8001-23-22这2个组合的单株产量显着高于对照863A/宁恢8号的,分别高出对照24.9%和16.0%。通过杂交、回交、自交和测交,获得了 RM208位点为180bp纯合条带的宁恢8号遗传背景的新恢复系4个,其中8010-4-10、8010-4-14和8012-2-9与不育系863A配组,单株有效穗数配合力比对照宁恢8号的增加了 23.1%、16.7%和38.5%。上述配合力改良是利用一个位点改良一个性状配合力的实践。本文检测到6个标记基因型与2个及以上性状的配合力同时相关。那些与改良目标一致的多性状配合力相关位点可用于亲本多个性状配合力的同时改良。两个地点重复检测到的与同一性状配合力显着相关的标记基因型,对F1性状值的效应是同向的,增量率是相近的。这一结果显示了改良效果的地点通用性。863A/8001-13-16和863A/8010-4-10是单株产量和单株有效穗数增加最多且株高生育期与对照差异不显着的两个组合,有望在生产上应用。

二、上海和韩国粳稻品种米质特性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和韩国粳稻品种米质特性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淀粉结构解析南方半糯性粳稻蒸煮食味品质与消化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优质稻米及半糯性粳稻的研究进展
        1.2.2 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及消化特性的研究进展
        1.2.2.1 蒸煮品质
        1.2.2.2 食味品质
        1.2.2.3 消化特性
        1.2.3 淀粉结构及其与米饭蒸煮食味品质与消化特性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
        1.2.3.1 淀粉结构
        1.2.3.2 淀粉精细结构对蒸煮食味品质与消化特性影响
        1.2.4 灌浆期水稻籽粒淀粉积累及其相关酶活性变化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3.1 目的意义
        1.3.2 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半糯性粳稻蒸煮食味品质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地点和供试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3.1 米饭食味指标
        2.2.3.2 米饭质构特性
        2.2.3.3 米饭中水分运动特性
        2.2.3.4 米粉糊化特性(RVA)
        2.2.3.5 淀粉热力学特性(DSC)
        2.2.3.6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粳稻蒸煮特性分析
        2.3.1.1 粳稻淀粉糊化特性(RVA)的差异
        2.3.1.2 粳稻淀粉热力学特性(DSC)的差异
        2.3.1.3 粳稻精米浸泡雌中持水特性的差异
        2.3.1.4 粳稻精米蒸煮过程中持水特性的差异
        2.3.2 粳稻食味品质分析
        2.3.2.1 粳稻米饭食味指标的差异
        2.3.2.2 粳稻米饭质构特性的差异
        2.3.2.3 粳稻米饭回生过程中持水能力的差异
    2.4 讨论
        2.4.1 半糯性粳稻蒸煮特性
        2.4.2 半糯性粳稻食味品质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半糯性粳稻消化特性分析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地点和供试材料
        3.2.2 试验设计
        3.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2.3.1 米饭咀嚼特性
        3.2.3.2 口腔内米饭还原糖含量测定
        3.2.3.3 淀粉消化特性
        3.2.3.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粳稻米饭咀嚼特性的差异
        3.3.2 三种类型粳稻米饭口腔咀嚼消化后生成葡萄糖当量的差异
        3.3.3 粳稻淀粉消化特性的差异
    3.4 讨论
        3.4.1 半糯性粳稻咀嚼特性
        3.4.2 半糯性粳稻淀粉消化特性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半糯性粳稻淀粉结构与米饭蒸煮食味品质、消化特性构效关系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地点和供试材料
        4.2.2 试验设计
        4.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4.2.3.1 米饭总淀粉录的测定
        4.2.3.2 分离淀粉
        4.2.3.3 淀粉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4.2.3.4 支链淀粉侧链长分布的测定
        4.2.3.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粳稻淀粉结构分析
        4.3.1.1 粳稻淀粉含量及其分子量的差异
        4.3.1.2 粳稻直链淀粉链长分布的差异
        4.3.1.3 粳稻支链淀粉侧链长分布的差异
        4.3.2 粳稻淀粉结构与蒸煮食味品质与消化特性的构效关系分析
        4.3.2.1 粳稻淀粉结构与蒸煮特性的构效关系分析
        4.3.2.1 粳稻淀粉精细结构与食味品质的构效关系分析
        4.3.2.1 粳稻淀粉精细结构与消化特性的构效关系分析
    4.4 讨论
        4.4.1 半糯性粳稻淀粉结构特性
        4.4.2 半糯性粳稻淀粉结构与蒸煮品质的构效关系研究
        4.4.3 半糯性粳稻淀粉结构与食味品质的构效关系研究
        4.4.4 半糯性粳稻淀粉结构与消化特性的构效关系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半糯性粳稻籽粒灌浆过程中淀粉结构及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地点和供试材料
        5.2.2 试验设计
        5.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5.2.3.1 分离淀粉
        5.2.3.2 支链淀粉侧链长分布的测定
        5.2.3.3 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测定
        5.2.3.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水稻籽粒生长发育过程中淀粉含量及结构的变化特点
        5.3.1.1 粳稻籽粒发育过程中淀粉分子结构的差异
        5.3.1.2 粳稻籽粒发育过程中淀粉积累的差异
        5.3.2 水稻籽粒生长发育过程中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5.4 讨论
        5.4.1 半糯性粳稻籽粒生长发育过程中淀粉结构的变化规律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半糯性粳稻蒸煮品质的特征特性
        6.1.2 半糯性粳稻食味品质的特征特性
        6.1.3 半糯性粳稻消化品质的特征特性
        6.1.4 半糯性粳稻淀粉结构的特征特性
        6.1.5 粳稻淀粉结构对蒸煮食味品质与消化特性的影响
        6.1.5.1 粳稻淀粉结构与蒸煮特性的构效关系
        6.1.5.2 粳稻淀粉结构与食味特性的构效关系
        6.1.5.3 粳稻淀粉结构与消化特性的构效关系
        6.1.6 半糯性粳稻籽粒生长发育过程中淀粉结构的变化规律
    6.2 本研究创新点
    6.3 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问题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氮肥和密度对水稻DEP1/dep1品种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直立穗型基因DEP1的功能及利用
    1.2 栽培措施对水稻产量形成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1.2.1 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形成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1.2.2 种植密度对水稻产量形成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1.3 减氮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1.4 栽培措施对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1.4.1 稻米加工品质
        1.4.2 稻米外观品质
        1.4.3 稻米蒸煮食味和营养品质
        1.4.4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地点
    2.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产量的测定
        2.3.2 茎蘖动态的测定
        2.3.3 叶面积的测定
        2.3.4 地上部干物重的测定
        2.3.5 植株含氮量的测定
        2.3.6 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的测定
        2.3.7 稻米蒸煮食味和营养品质的测定
        2.3.8 RVA谱特征值的测定
        2.3.9 RNA的提取及cDNA的合成
        2.3.10 实时定量PCR反应
        2.3.11 指标计算
    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施氮量和密度对水稻DEP1/dep1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2 施氮量和密度对水稻DEP1/dep1品种群体建成的影响
        3.2.1 茎蘖动态及成穗率
        3.2.2 叶面积指数
    3.3 施氮量和密度对水稻DEP1/dep1品种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3.3.1 物质生产及收获指数
        3.3.2 物质分配
        3.3.3 干物质转运量
    3.4 施氮量和密度对水稻DEP1/dep1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3.4.1 吸氮量
        3.4.2 氮素利用率
    3.5 施氮量和密度对水稻DEP1/dep1品种稻米品质的影响
        3.5.1 稻米加工品质
        3.5.2 稻米外观品质
        3.5.3 稻米蒸煮食味和营养品质
        3.5.4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
    3.6 武运粳8号两种基因型材料不同比重稻谷的稻米品质特点
        3.6.1 不同盐水比重下稻谷的占比
        3.6.2 稻米加工品质
        3.6.3 稻米外观品质
        3.6.4 稻米蒸煮食味品质与蛋白质含量
        3.6.5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
    3.7 武运粳8号两种基因型材料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
        3.7.1 粒型粒重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
        3.7.2 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
4 小结与讨论
    4.1 氮肥水平和密度对水稻DEP1/dep1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4.2 氮肥水平和密度对水稻DEP1/dep1品种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4.3 氮肥水平和密度对水稻DEP1/dep1品种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4.4 氮肥水平和密度对水稻DEP1/dep1品种稻米品质的影响
    4.5 DEP1/dep1对相关基因转录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利用策略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氮密耦合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水稻群体质量的影响
        1.2.2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1.2.3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氮素吸收和氮效率的影响
        1.2.4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品质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地点
    2.2 试验设计
        2.2.1 试验一
        2.2.2 试验二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氮密耦合对分蘖的影响
        3.1.1 水稻每穴分蘖
        3.1.2 单位面积分蘖
        3.1.3 水稻分蘖成穗率
    3.2 氮密耦合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1 干物质积累
        3.2.2 收获指数
    3.3 氮密耦合对氮素吸收的影响
        3.3.1 水稻植株的氮素积累与分配
        3.3.2 水稻籽粒无机氮含量
        3.3.3 氮素收获指数
    3.4 氮密耦合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3.4.1 穗数
        3.4.2 穗粒数
        3.4.3 千粒重
        3.4.4 结实率
        3.4.5 产量
        3.4.6 不同阶段分蘖的产量贡献率
    3.5 氮密耦合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3.5.1 碾磨品质
        3.5.2 外观品质
        3.5.3 营养品质
        3.5.4 食味品质
    3.6 氮密耦合对氮效率的影响
        3.6.1 吸收利用率
        3.6.2 生理利用率
        3.6.3 氮肥农学效率
        3.6.4 氮肥偏生产力
4 讨论
    4.1 氮密耦合对分蘖特征和产量贡献的影响
    4.2 氮密耦合对干物质积累和群体建成的影响
    4.3 氮密耦合对氮效率的影响
    4.4 氮密耦合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5 结论
    5.1 合理施氮能够促进分蘖成穗,密植减少了每穴分蘖但可保证穗数
    5.2 合理施氮和密植能促进干物质和氮素积累
    5.3 氮密耦合能够促进水稻增产,并保持稻米品质
    5.4 合理施氮和密植能够提高氮效率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优质粳稻品质地域差异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稻米品质及其地域差异性研究概述
        1.1.1 稻米品质研究概述
        1.1.2 稻米品质地域差异性研究概述
    1.2 生态环境因素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2.1 温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2.2 光照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2.3 海拔和纬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2.4 水稻的全国地理区域划分
    1.3 理化指标与稻米品质的关系
        1.3.1 食味特性与稻米品质的关系
        1.3.2 RVA谱特征值与稻米品质的关系
        1.3.3 质构特性与稻米品质的关系
        1.3.4 热力学特性与稻米品质的关系
        1.3.5 流变学特性与稻米品质的关系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优质粳稻品质测定方法
    2.1 材料与仪器
        2.1.1 仪器与耗材
        2.1.2 供试材料
    2.2 稻米理化性状的测定指标及方法
        2.2.1 食味特性的测定与方法
        2.2.2 RVA谱特征指标的测定及方法
        2.2.3 质构特性指标的测定与方法
        2.2.4 淀粉热力学特性的测定与方法
        2.2.5 淀粉流变学特性的测定与方法
    2.3 数据的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粳稻品质地域差异性分析
    3.1 不同地域粳稻食味特性分析
        3.1.1 食味特性差异性分析
        3.1.2 食味特性地域纬向性变化
        3.1.3 食味特性间相关性分析
    3.2 不同地域粳稻RVA谱特征值分析
        3.2.1 RVA谱特征值差异性分析
        3.2.2 RVA谱特征值地域纬向性分析
        3.2.3 RVA谱特征值间相关性分析
    3.3 不同地域粳稻质构特性分析
        3.3.1 质构特性差异性分析
        3.3.2 质构特性纬向性地域变化
        3.3.3 质构特性指标相关性
    3.4 不同地域粳稻热力学特性分析
        3.4.1 热力学特性差异性分析
        3.4.2 热力学特性地域纬向性变化
    3.5 不同地域粳稻流变学特性分析
        3.5.1 粘弹性行为分析
        3.5.2 损耗正切值分析
        3.5.3 流变学特性地域纬向性变化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粳稻品质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4.1 粳稻食味特性与理化品质特性间相关性分析
        4.1.1 食味特性与RVA谱特征值相关性分析
        4.1.2 食味特性与质构特性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4.1.3 食味特性与热力学特性相关性分析
        4.1.4 食味特性与流变学特性相关性分析
    4.2 粳稻理化品质特性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4.2.1 RVA谱特征值与质构特性相关性分析
        4.2.2 RVA谱特征值与热力学特性相关性分析
        4.2.3 热力学特性与质构特性相关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粳稻品质地域差异性评价方法优选
    5.1 稻米品质地域差异性评价方法分析
        5.1.1 食味特性评价法
        5.1.2 理化品质特性评价法
    5.2 理化品质特性测定方法的综合分析
        5.2.1 操作复杂性分析
        5.2.2 经济性分析
        5.2.3 稳定性分析
        5.2.4 快捷性分析
    5.3 对《吉林大米》标准修改的建议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粳稻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抗稻瘟病分子辅助育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抗稻瘟病研究进展
        1.1.1 水稻稻瘟病的危害及防治
        1.1.2 抗稻瘟病基因研究
        1.1.2.1 抗稻瘟病基因定位研究
        1.1.2.2 抗稻瘟病基因的克隆
    1.2 水稻遗传多样性研究
        1.2.1 水稻表型遗传多样性研究
        1.2.2 水稻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研究
    1.3 水稻分子育种
        1.3.1 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1.3.1.1 水稻抗病基因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应用
        1.3.1.2 水稻恢复基因在水稻育种应用
        1.3.2 水稻转基因技术应用
        1.3.3 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育种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粳稻材料
        2.1.2 引物和试剂
    2.2 田间试验
        2.2.1 水稻种植的田间试验规划
        2.2.2 栽培及田间管理
        2.2.3 田间性状的测定
    2.3 基因组DNA的提取
        2.3.1 叶片采集
        2.3.2 改良SDS法基因组DNA的提取
        2.3.3 DNA浓度检测
        2.3.4 SSR-PCR扩增
        2.3.5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粳稻品种抗稻瘟病等基因的SSR分子检测
        3.1.1 粳稻品种20 个抗稻瘟病等基因SSR分子检测
        3.1.2 20个抗稻瘟病等基因在粳稻中的分布情况
        3.1.3 20个抗稻瘟病等基因的频率分析
    3.2 粳稻遗传多样性分析
        3.2.1 粳稻SSR分子标记聚类分析
        3.2.1.1 21对SSR标记的多样性分析
        3.2.1.2 粳稻分子聚类分析
        3.2.2 粳稻表型性状聚类分析
        3.2.2.1 5个表型性状聚类分析
        3.2.2.2 粳稻自然群体表型性状统计分析
        3.2.2.3 粳稻表型性状聚类分析
        3.2.3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的聚合
        3.2.3.1 5个恢复系品种的抗病性改良
        3.2.3.2 F3 群体的4 个表型性状分析
        3.2.3.3 F3 群体的pita、pib、pi5 基因检测
        3.2.3.4 抗稻瘟病基因、恢复基因、品质性状基因的聚合育种
第四章 讨论
    4.1 抗病基因育种分析
    4.2 遗传多样性分析
    4.3 粳稻遗传多样性和稻瘟病抗性育种分析
第五章 结论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米粉稻品质与产量形成特点及其氮肥调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早籼稻的困境
        1.1.2 研究意义
    1.2 稻米品质对米粉品质的影响
    1.3 米粉稻的研究
    1.4 稻米中直链淀粉的研究
        1.4.1 影响稻米直链淀粉形成的遗传因素
        1.4.2 栽培和环境因素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1.5 稻米糊化特性及其与直链淀粉的关系
        1.5.1 稻米糊化特性的研究
        1.5.2 稻米糊化特性与直链淀粉含量关系
    1.6 主要研究内容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米粉稻品种筛选及稻米品质与米粉品质相关性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水稻品种稻米品质分析
        2.2.2 不同水稻品种稻米RVA特性分析
        2.2.3 不同水稻品种米粉品质分析
        2.2.4 稻米品质与米粉品质相关性分析
        2.2.5 直链淀粉含量与影响米粉品质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2.2.6 米粉蒸煮品质随直链淀粉含量变化的参数分析
    2.3 讨论
第3章 米粉稻直链淀粉形成特点及RVA特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点和土壤情况
        3.1.2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水稻开花标记后的气温和辐射
        3.2.2 不同水稻品种直链淀粉积累特征
        3.2.3 直链淀粉积累量与积累参数相关性分析
        3.2.4 不同水稻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对季节的响应
        3.2.5 不同水稻品种淀粉颗粒分布及其对季节的响应
        3.2.6 直链淀粉参数与淀粉颗粒分布及太阳辐射相关性分析
        3.2.7 直链淀粉积累过程中酶活性变化
        3.2.8 不同水稻品种直链淀粉参数和粒重分析
        3.2.9 蛋白质鉴定和GO富集分析
        3.2.10 直链淀粉合成相关代谢途径中差异蛋白分析
        3.2.11 不同水稻品种RVA特性及其对季节的相应
    3.3 讨论
第4章 米粉稻产量形成特点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的基本情况和试验设计
        4.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和产量构成
        4.2.2 不同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子对产量的贡献
        4.2.3 不同水稻品种干物质积累状况
        4.2.4 不同水稻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分析
        4.2.5 水稻籽粒灌浆参数与粒重关系分析
        4.2.6 不同品种水稻光能利用率分析
        4.2.7 不同水稻品种N素吸收情况
        4.2.8 影响水稻产量形成因素与产量和粒重的关系分析
    4.3 讨论
第5章 氮肥调控对米粉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点和土壤情况
        5.1.2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5.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氮肥运筹对米粉稻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5.2.2 不同氮肥运筹下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关系分析
        5.2.3 氮肥运筹对不同水稻成熟期干物质重及收获指数的影响
        5.2.4 氮肥运筹对不同水稻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5.2.5 氮肥运筹对不同水稻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5.2.6 氮肥运筹对水稻RVA谱特性的影响
        5.2.7 氮素吸收及利用率与水稻产量关系
    5.3 讨论
第6章 全文结论与创新点
    6.1 全文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7)不同机插方式与密度对稻鸭共作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稻鸭共作的发展
    3 稻鸭共作的优势
    4 我国稻鸭共作技术研究现状
        4.1 用鸭品种与放养密度
        4.2 水稻品种及栽插密度
        4.3 对稻田杂草的控制
        4.4 对稻田病虫害控制
        4.5 对水稻产量影响
        4.6 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4.7 目前生产上存在的问题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参考文献
第2章 机插方式与密度对稻鸭共作水稻产量及其形成的影响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情况
        1.2 供试品种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1 茎蘖动态
        1.4.2 剑叶SPAD
        1.4.3 叶面积指数
        1.4.4 地上部干物质霉
        1.4.5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2.2 茎蘖动态
        2.3 剑叶SPAD
        2.4 叶面积指数
        2.5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
    3 讨论
        3.1 不同机插方式对稻鸭共作水稻产量及其形成的影响
        3.2 不同密度对稻鸭共作水稻产量及形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3章 机插方式与密度对稻鸭共作水稻品质的影响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2 供试品种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1 稻米品质
        1.4.2 食味值指标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碾磨品质
        2.2 外观品质
        2.3 营养与蒸煮品质
        2.4 食味值指标
    3 讨论
        3.1 不同机插方式对稻鸭共作水稻品质的影响
        3.2 不同机插密度对稻鸭共作水稻品质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4章 机插方式与密度对稻鸭共作水稻氮素吸收的影响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2 供试品种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1 植株全氮测定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时期含氮率
        2.2 各时期氮素吸收量
        2.3 各阶段吸氮量与吸收比例
    3 讨论
        3.1 不同机插方式对稻鸭共作水稻氮素吸收的影响
        3.2 不同机插密度对稻鸭共作水稻氮素吸收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1 主要结论
        1.1 不同机插方式与密度对稻鸭共作水稻产量的影响
        1.2 不同机插方式与密度对稻鸭共作水稻品质的影响
        1.3 不同机插方式与密度对稻鸭共作水稻氮素吸收的影响
    2 本研究创新点
    3 问题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北方粳稻恢复系C418产量优势QTL定位与资源聚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3 杂交粳稻育种近年研究方向
        1.3.1 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
        1.3.2 广亲和基因与恢复基因的利用
        1.3.3 水稻叶片和根系抗衰性的利用
        1.3.4 大穗型杂交粳稻灌浆特性研究
        1.3.5 大穗型杂交粳稻抗倒性研究
        1.3.6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第二章 恢复系C418产量优势遗传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实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2 结果分析
        2.2.1 F_1产量性状及优势与双亲相关性分析
        2.2.2 F_1各性状优势分析
    2.3 本章小结
        2.3.1 F_1产量相关性状与双亲的相关性
        2.3.2 F_1产量相关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第三章 恢复系C418产量优势QTLs定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种植设计
        3.1.3 分析方法
    3.2 结果及分析
        3.2.1 标准生物信息分析
        3.2.2 基因分型及图谱构建
        3.2.3 QTL定位结果分析
        3.2.4 优势QTL定位结果汇总
    3.3 本章小结
        3.3.1 测序和遗传图谱分析
        3.3.2 农艺性状及相关基因的QTLs分析
第四章 北方粳稻资源优势群分类研究
    4.1 寒地粳稻资源聚类分析初步研究
        4.1.1 材料与方法
        4.1.2 结果分析
        4.1.3 结论
        4.1.4 分析讨论
    4.2 利用SNP技术进一步对粳稻资源进行聚类分析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2.3 结果与分析
        4.2.4 群体遗传学分析
        4.2.5 典型试验材料配组结果及讨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综合讨论
    5.1 杂种优势遗传机理
        5.1.1 产量性状相关性分析及其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
        5.1.2 “杂种优势正、负向优势位点”共存理论
    5.2 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及杂种优势相关QTLs分析
    5.3 杂种优势群构建为新品种选育和种质资源创新提供参考依据
    5.4 创新点与不足
        5.4.1 本研究创新点
        5.4.2 本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学术论文及获奖成果

(9)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献的基本分布特点
        2.1.1 遗传构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时间变化趋势
        2.1.2 主要发文期刊
        2.1.3 主要研究人员和机构
        2.1.4 遗传构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目标研究区域
    2.2 作物遗传构成及其经济研究
        2.2.1 遗传构成的一般概念
        2.2.2 关于作物遗传构成的经济研究
    2.3 遗传多样性及其经济影响研究
        2.3.1 经济研究中常用的遗传多样性概念及其衡量指标
        2.3.2 遗传多样性对作物生产影响的经济研究
    2.4 与品种改良和种业有关的制度建设
        2.4.1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和改革
        2.4.2 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制度建设
第3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
    3.1 研究思路
    3.2 遗传构成与遗传多样性概念的界定与测定方法
        3.2.1 遗传构成概念的界定
        3.2.2 种质资源的遗传贡献
        3.2.3 国外资源遗传贡献的测定方法
        3.2.4 遗传多样性的测定
    3.3 研究理论框架与模型
        3.3.1 研究的理论框架
        3.3.2 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品种改良的贡献模型
        3.3.3 种子产业改革和外国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模型
        3.3.4 遗传多样性对中国水稻产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3.4 研究数据
第4章 中国水稻的品种改良与推广应用
    4.1 中国水稻优良品种的改良
    4.2 中国水稻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4.2.1 中国水稻品种的选育
        4.2.2 中国水稻品种的推广
    4.3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农艺性状变化
        4.3.1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经济性状变化
        4.3.2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抗病抗虫性状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构成
    5.1 外来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利用
        5.1.1 外来水稻品种的引进
        5.1.2 外来种质资源的应用推广
    5.2 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变化
        5.2.1 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变化
        5.2.2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贡献率
    5.3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遗传贡献的区域差异
        5.3.1 国际水稻研究所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5.3.2 日本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5.3.3 其他国家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影响
    6.1 种质资源与品种性状的关系
    6.2 研究模型与估计方法
    6.3 模型估计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单产的影响
    7.1 中国水稻单产变化
    7.2 研究模型和估计方法
    7.3 模型估计结果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遗传多样性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
    8.1 中国水稻生产与遗传多样性
        8.1.1 中国水稻的遗传多样性
        8.1.2 遗传多样性与水稻产量的关系
    8.2 研究模型与估计方法
    8.3 模型估计结果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创新点
    9.4 研究不足与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10)江淮稻区杂交粳稻亲本产量性状优异配合力标记基因型筛选与配合力改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植物杂种优势理论研究进展
        1.1 植物杂种优势的发现及其遗传基础研究进展
        1.2 植物杂种优势的预测方法
    2 国内外粳稻生产和育种概况
        2.1 世界水稻生产和粳稻分布概况
        2.2 中国水稻生产和粳稻发展概况
        2.3 杂交粳稻在粳稻生产中的地位
        2.3.1 杂交粳稻的特征特性
        2.3.2 杂交粳稻的优势水平
        2.3.3 杂交粳稻的生态类型及地理分布
        2.4 杂交粳稻育种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
        2.4.1 国外杂交粳稻育种现状
        2.4.2 中国杂交粳稻育种现状
        2.4.3 杂交粳稻育种成就
        2.4.4 中国杂交粳稻育种和生产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主要问题
        2.5 杂交粳稻发展对策
        2.5.1 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提高优势水平
        2.5.2 采用两系法,充分利用粳稻的优良资源
        2.5.3 筛选“籼不粳恢”型亲本材料,解决杂种优势和制种产量和纯度问题
        2.5.4 采取“双亲双优”策略,改良稻米品质
        2.5.5 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创新种质资源
    3 水稻性状配合力研究进展
        3.1 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及其两者的关系
        3.2 水稻性状配合力的研究进展
        3.3 水稻配合力与亲本性状的关系
        3.4 水稻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的关系
        3.5 水稻配合力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6 经典方法配合力研究成果应用的局限性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江淮稻区杂交粳稻骨干亲本产量性状配合力的SSR标记位点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组合配制和田间种植及性状调查
        1.3 DNA提取和PCR扩增及扩增产物电泳
        1.3.1 DNA提取(SDS法)
        1.3.2 PCR扩增
        1.3.3 电泳和银染
        1.3.4 读胶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两个环境下90个F1组合6个产量性状表现
        2.2 10个恢复系和9个不育系6个产量相关性状一般配合力解析
        2.3 两个环境下亲本6个产量性状配合力的标记位点
        2.3.1 南京环境下检测到的与亲本6个产量性状配合力显着相关的标记位点
        2.3.2 盱眙环境下鉴定出的与亲本6个产量性状配合力显着相关的标记位点
        2.3.3 两个环境下都检测到的与亲本6个产量性状配合力显着相关的标记位点
    3 讨论
第三章 利用优异配合力标记基因型信息改良宁恢8号恢复系产量性状配合力的实践与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田间种植和杂交、回交、自交、测交
        1.3 用于辅助选择的SSR分子标记及单株基因型鉴定和选择
        1.4 粳稻恢复系产量性状配合力改良效果的评价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粳稻恢复系宁恢8号单株产量配合力的改良
        2.1.1 宁恢8号/宁恢157//宁恢8号BC1F1分离群体中用于继续回交的单株的SSR分子标记基因型
        2.1.2 宁恢8号/宁恢157//宁恢8号2个BC2F1株系各单株SSR标记基因型
        2.1.3 宁恢8号/宁恢8号//宁恢8号3个BC2F2株系入选单株背景回复率及组合配制
        2.1.4 9个改良恢复系单株产量的配合力
        2.2 粳稻恢复系宁恢8号单株有效穗数配合力的改良
        2.2.1 宁恢8号/武育粳3号R//宁恢8号BC_1F_1分离群体中用于继续回交的单株的SSR分子标记基因型
        2.2.2 宁恢8号/武育粳3号R//宁恢8号2个BC_2F_1株系各单株SSR标记基因型
        2.2.3 4个改良恢复系的单株有效穗数配合力
    3 讨论
第四章 全文结论和创新点
    1 全文主要结论
        1.1 不同亲本在不同环境下配合力表现不同,多环境下表现配合力好的亲本正是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亲本
        1.2 对于同一性状,两个环境下均检测到的杂种优势位点,其优势方向相同且优势值相近
        1.3 与2个及以上性状的配合力共相关的同一标记基因型,优势方向相同的,可同时改良多个性状配合力;优势方向不同的,应当使用只与1个性状配合力相关的标记
        1.4 运用优异配合力标记基因型信息改良亲本产量性状和单株有效穗数配合力可以达到预期效果
    2 全文主要创新点
        2.1 鉴定出一批配合力高的不育系和恢复系,可用于江淮稻区杂交粳稻新组合选配
        2.2 鉴定出一批与杂交粳稻亲本产量性状配合力显着相关的SSR标记基因型
        2.3 获得了单株有效穗数和单株产量配合力得到改良的粳稻新恢复系5个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与撰写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上海和韩国粳稻品种米质特性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淀粉结构解析南方半糯性粳稻蒸煮食味品质与消化特性[D]. 张超. 扬州大学, 2021
  • [2]氮肥和密度对水稻DEP1/dep1品种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D]. 王俊鹏. 扬州大学, 2021(08)
  • [3]氮密耦合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匡旭.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4]优质粳稻品质地域差异性的研究[D]. 魏雪松. 吉林大学, 2020(08)
  • [5]粳稻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抗稻瘟病分子辅助育种[D]. 王东元. 天津农学院, 2020(07)
  • [6]米粉稻品质与产量形成特点及其氮肥调控效应研究[D]. 张恒栋. 湖南农业大学, 2020(01)
  • [7]不同机插方式与密度对稻鸭共作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D]. 朱梦华. 扬州大学, 2020
  • [8]北方粳稻恢复系C418产量优势QTL定位与资源聚类分析[D]. 李志彬.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9]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D]. 石晓华. 北京理工大学, 2017
  • [10]江淮稻区杂交粳稻亲本产量性状优异配合力标记基因型筛选与配合力改良研究[D]. 谢辉.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上海粳稻品种与韩国粳稻品种稻米品质特性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