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志愿教学革命老区

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志愿教学革命老区

一、华东理工大学外语学院支教革命老区(论文文献综述)

陈媛[1](2021)在《关于提升选调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研究 ——以吉林东辽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李克云[2](2017)在《闯入与撤离 ——支援教育中的教学适应研究》文中认为“支援教育”即支教。作为推进城乡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支援教育及其实践工作一直备受关注。教学是支援教育的核心环节,教学过程是否顺利将直接影响着支援教育的目的能否实现。本研究从教学适应的视角探讨支援教育,通过借鉴人类学中的田野调查法,深入某支援教育项目进行实地考察,采用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试图捕捉并再现支援教育的教学适应之过程。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各部分内容概要如下:第一部分,从研究缘起出发,论述了支援教育的教学适应研究之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并在梳理和评析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研究支援教育的教学适应的主题,对支援教育和教学适应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研究设计。鉴于支援教育的教学适应研究与教育叙事研究具有适切性,因而本研究选择教育叙事的方法来研究支援教育的教学适应过程。在研究过程中,搜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有文献法、深度访谈法、观察法和实物收集法。叙事研究作为一种质性的研究方法,不同于实证研究,在研究资料的处理过程中,笔者仅能就自己的判断与观点给予暂时的判断,而读者亦可以有读者自己的判断。在本章最后,对本研究的研究限制进行了思考和阐述。第三部分,支援教育中“教”与“学”的叙事。本章主要依据时间维度对支援教育的教学适应过程展开叙述。主要包括:高度预设的教学准备、闯入陌生的教学世界、陷入“教学双盲之困”、在“教”与“学”中不断调整、和在深度适应中撤离。第四部分,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反思支援教育的教学适应之过程。随着研究的一步步深入,研究者对支援教育的教学适应过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本章主要从支援教育中教学实践的特点、支援教育中教学适应的层次、支援教育中教学适应的策略和支援教育中教学适应的意义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文璐[3](2017)在《农村空巢老人社会参与研究 ——以武汉市江夏区A镇为例》文中指出为积极应对全球老龄化的问题,联合国于2002年提出“积极老龄化”的理念,其核心即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空巢老人作为老年人中的特殊群体,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数量显着增加。加之农村空巢老人生活方式单一,经济条件落后,精神和生活问题非常突出,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参与问题已经演变为一种社会问题,亟待各界的关注和重视。积极引导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参与,对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品质意义重大。论文主要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着手,以经济活动参与、政治活动参与、文体活动参与、以及人际交往与社会互动领域等四个方面为考察内容,通过问卷调查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武汉市江夏区A镇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参与问题进行了研究。论文共分为八个部分,首先是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相关理论基础,解释空巢老人社会参与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社会参与概况,紧接着进行实地调研数据分析,运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剖析了A镇空巢老人社会参与的现状、问题及问题成因,随后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镇空巢老人社会参与的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前文的研究结果提出提升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参与措施与方法,并进行总结与展望。研究发现,农村空巢老年人活动内容单一,社会参与性较差,参与意识薄弱。需要增强基层政府的政策宣传力度,扭转社会对于老年人的不正确看法;完善社会支持网络,为农村空巢老人营造健康的社会参与环境,同时,也要注重制度保障和政策推行标准并驾齐驱,以保证政策执行的有效性,保障农村空巢老人顺利的参与社会。

邱辉[4](2014)在《中国体育志愿服务现状及其体育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北京奥运会促进赛会志愿服务迅速发展,但常态化体育志愿服务发展较慢,,体育志愿服务发展不平衡,体育志愿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影响体育志愿服务的可持续性发展。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基于公民社会理论和社会转型理论,结合案例,分析中国体育志愿服务现状、存在问题、原因和特点,以期通过体育志愿服务体系构建促进体育志愿服务发展。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体育志愿服务经历了萌牙初创、缓慢发展、快速发展和稳步发展四个阶段;体育志愿服务从无到有,从不规范到相对完善,从无法可依到有章可循,从发展缓慢到快速发展并逐步完善,每个阶段特点各异。萌芽初创阶段,蕴含在志愿服务中尚未独立出来;缓慢发展阶段,组织管理相对集中,开创了赛会志愿服务的先河,但运行不够顺畅;快速发展阶段,组织管理逐渐规范,赛会志愿服务充分而快速的发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发展相对滞后:稳步发展阶段,社会组织开始发挥作用,市场机制参与,评价和监督机制尚未建立。(2)我国体育志愿服务是以政府提供的赛会志愿服务为主,社会提供的常态化体育志愿服务为辅,较少企业参与。组织目标相对模糊、服务内容相对单一、行政推动、保障不力、人才培养不科学、绩效评估主观性强。这些问题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环境有关。借鉴美、英和台湾地区的经验,我国应从政府重视、健全法制、规范管理着手,加强扩大社会参与、丰富运动项目、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等工作。(3)体育志愿服务体系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合理配置人、财、物、信息和时间等资源,志愿者自愿的按照一定要求和规律所开展一系列体育服务和行为组成的系统。它由组织目标、组织管理、服务内容、运行机制、体系保障、人才队伍和绩效评估七部分构成。(4)构建体育志愿服务体系,要明确组织目标是为了提高居民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分阶段分步骤完成:建立宏观、中观和微观立体网状体育志愿服务组织,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不断的丰富和完善体育赛会志愿服务体系和常态化体育志愿服务体系的内容。通过宣传、引导和激励等激发内外动力,通过社会参与和协调机制激发志愿机制和市场机制,跨界整合社会资源,丰富的服务内容是体系构建的核心;重视志愿行为,减少行政机制,靠市场来调节;通过法律法规、制度、经费、环境和科技支持加大保障力度;科学规划人才培养,发挥人才优势;客观评估体育志愿服务绩效,并应用于实践中,保障体育志愿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5)建议:政府重视体育志愿服务,给予体育志愿服务法律和政策保障,出台《体育志愿服务条例》;成立中国体育志愿服务联合会,跨界协调整合各种资源;设立体育志愿服务专项基金,负责筹集和分配体育志愿服务项目资金;建立体育志愿服务协调机构,负责体育志愿服务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的协调;建立选拨、遴选、培训、注册、登记、管理、评价和监督制度;扩大体育志愿服务范围,丰富服务内容。研制不问类型的体育志愿服务手册,包括赛会和日常性体育志愿服务,研制不同运动项目和不同年龄阶段受众的体育志愿服务手册,满足不同需求;建立全国体育志愿服务网络云平台管理系统,合理调配社会各界体育志愿服务资源;研制体育志愿服务体系标准化量表,建立评估和第三方监督机制;运用经费保障,通过绩效评估达到控制、监督和约束的目的,确保体育志愿服务体系的健康运行,加快体育志愿服务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和科学化发展进程。

吴青峰[5](2014)在《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适切性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民族地区地方高校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换,在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中,遇到了许多矛盾与冲突,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人才培养的个人与社会价值取向的冲突。例如,在专业建设中,是应该保守传统,还是创新特色?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是应该尊重学生意愿,还是服从社会需要?在专业选择方面,是应该允许学生自主拣选,还是要求其服从管理?在课程学习方面,是应该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还是需要统一要求?……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自由与控制这一对基本矛盾。如何认识和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成为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布鲁贝克认为,使高等教育合法存在的依据有两种,一种是认识论的,一种是政治论的。“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观,主张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作为目的;“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观,认为人们探求深奥的知识是因为它对国家有着深远影响。高等教育“人本论”观点认为,高等教育存在与发展是基于“人”的高层次发展需要。高等教育价值理论认为,教育活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是教育活动中两种最基本的价值选择。教育活动个人价值取向认为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个人处于中心地位。教育活动社会的价值取向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应服从社会的需要。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高等学校应该重点关注核心利益相关者组织与个人的诉求。本文试图以高等教育政治论、认识论和“人本论”哲学观为基础,以高等教育价值理论为指导,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维度,对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进行理性思考,解决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以人为本与以社会为本的关系处理问题。指出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既要促进人的发展,也要促进社会发展,个人与社会共生共长才是适切。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既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也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个人与社会相互融合才是适切。人才培养活动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协调社会与个人发展的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尊重自主选择,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个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互利共赢。本文针对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追寻其矛盾的理论根源。指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方面,—是人才的内部发展逻辑,二是人才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人才的内部发展逻辑包括人才潜质、人才发展的可能性与需求、人才的成长规律等;人才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包括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高校能提供的培养条件、社会能提供的实习与锻炼条件等。本文根据高等教育价值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将矛盾的各方有机联系起来,由理论探寻到实践思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解决问题。本文选取湘鄂渝黔边民族地区4所地方高校:吉首大学、怀化学院、湖北民族学院、贵州铜仁学院作为案例,分析其人才培养现状。在社会价值取向与个体价值取向方面,它们侧重或忽视状况;在适应社会发展规律与适应人的发展规律方面,它们选择或偏离状况;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与促进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它们张扬或淡化状况。分析它们各自在人才培养适切性方面取得的成效与遗忘的误区,提出改进的对策与建议。指出,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对个人与社会的适切性也是发展的变化的。随着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适切性应进行适时调整,逐渐增强个人地位,更好地开发人的潜能,以使人才培养与个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需要达到新的平衡,与经济发达地区高校实现同步发展。

郑飞[6](2015)在《中国当代大学题材长篇小说研究(1949-2013)》文中提出论文以当代文学阶段的大学题材长篇小说为分析对象,以1949年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文本为依托,按照历史发展的自然时间顺序,梳理了当代文学阶段大学题材长篇小说的发展脉络,并在此基础上进而探究知识分子六十余年来的精神演变历程。绪论对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方面做了阐述,结语简要总结了论文。论文主体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在对现代文学阶段大学题材长篇小说创作和“十七年”大学书写背景简单介绍的基础上,论述了“十七年”时期的大学题材长篇小说。论文选取当时两部具有代表性的文本《红路》和《勇往直前》为例,借以分析当时大学题材长篇小说的创作情状和知识分子在当时不同的人生道路选择。《红路》虽然表面写的是大学,但实际上却是对当时盛行的“红色叙事”的简单模仿,它塑造的大学不过是阶级斗争场的延伸;《勇往直前》略有进步,它至少较为真实地描写了当时的大学生活。两位作者的不同态度,反映了“十七年”时期知识分子的两种不同价值观,前者的被肯定和后者的被批判则折射出当时知识分子的大致生存境况;第二章以八十年代的大学题材长篇小说文本为依托,论述了八十年代的大学书写。这一时期的创作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创作于五六十年代却到八十年代才出版的《大学时代》和《大学春秋》;八十年代新出现的《马兰草》、《起步》和《生命与爱情》。上述作品都与各自时代的文学思潮保持着同步,前者有明显的“红色叙事”痕迹,后者则与八十年代初期盛行的“伤痕”和“反思”思潮相暗合。这种同步其实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自身独立意识的缺失,加之这一时期的创作实绩,笔者将八十年代定位为大学题材长篇小说发展过程中的休整期;第三章讨论的是九十年代大学题材长篇小说创作。九十年代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取代了之前较为一致的启蒙思潮,“人文精神讨论”的兴起,知识分子地位的边缘化,走出阶级斗争阴影不久的大学随即遭遇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这些都影响了九十年代大学题材长篇小说的创作。袁越和马瑞芳各自创作的“大学三部曲”规模宏大、场面广阔,还涉及到了之前鲜有提到的大学阴暗面,创作笔法也基本摆脱了之前的“红色叙事”模式,人物、语言、情节等都有所突破;《欲望的旗帜》和《丽娃河》更是以另类的书写和夸张的艺术形式,揭示了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的金钱化与欲望化倾向,开创了大学题材长篇小说创作的新模式,也打开了新世纪同类小说创作的大门;第四章关注的是新世纪以来的大学题材长篇小说。仅就大学题材长篇小说来看,新世纪是其创作的高潮期,随着文艺环境的宽松、言说媒介的丰富,这一时期的大学题材长篇小说创作人数和作品数量都激增、文本质量也显着提升。包括大学师生、专业作家在内的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大学书写中来,他们或平实叙述,或调侃讽刺,或虚构夸张,从而构成了新世纪大学题材长篇小说的精彩图景。在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聚焦大学阴暗面并由此展开思索的作品,如《大学纪事》、《大学门》、《教授变形记》等。创作的繁荣和反思的加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新世纪以来虽然知识分子被更加边缘化,其自身所固有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却并未因此而减弱。

张娜[7](2012)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质量评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重庆市2010年“国培计划”培训项目为个案》文中研究说明质量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线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包括成人教育在内的教育都面临着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保证教育的高质量甚至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成果的问题。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教育质量评估、教育效果评估等作为控制、评价和改善教育质量的手段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IS09000、全面质量管理等思想引入教育评估体系内后,对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于中国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科教兴国的国策,在教育部的支持下,中央财政部每年投入5.5亿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作为成人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培训也同样面临着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的财政拨款在全国范围内保证培训的高质量取得培训的理想效果,需要教师培训的质量评估体系发挥作用。2010年的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已经结束,取得了不菲的成果,但是,质量评估体系是否有效、在其中发挥了多少作用、有哪些不足,还需要教育研究者们慎重思考。本文首先介绍了教师培训质量评估的相关理论和“国培计划”的实施状况,对2010年重庆市“国培计划”的质量评估的状况进行个案调查,根据对教师培训质量评估的理论基础和对个案的问题分析,指出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质量评估在存在的具体问题,并从宏观上初步提出了四项改进措施:提高专业评估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开展深层次评估;质量评估与元评估结合;建立有效的反馈激励机制。最后,从具体操作角度以重庆市“国培计划”的实施为对象中提出了操作建议。本文主要创新点如下:将“元评估”引入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的质量评估,将质量评估与元评估结合,并指出对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质量评估进行元评估时的注意事项;重构了将评估贯穿整个培训过程的评估流程;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引入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的质量管理和评估中,提出了全面质量评估法。全文分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简要介绍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界定和文献的梳理及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教师级培训的质量评估的理论基础。主要从教师培训质量评估的基础理论、相关模型以及评估的实施过程来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质量评估的现状与调查。主要通对“国培计划”的实施状况和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的现状有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进而以重庆市2010年“国培计划”项目质量评估为个案进行现状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的调查方法了解国培质量评估工作中对待质量评估的态度、评估主体的选择、评估方法的使用、评估指标的内容等等。第四部分,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质量评估的问题与对策。根据教师质量评估的理论基础和现状调查的结果,分析其中显现的问题:对培训质量评估工作重视程度低;评估主体优势缺失;评估指标体系不够健全;评估结果反馈对象单一,缺乏激励。针对质量评估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了反思。从宏观角度提出了提高专业评估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和发展长期跟踪式评估、质量评估与元评估结合和建立有效的反馈激励机制四项改进措施。第五部分,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质量评估的具体操作。笔者从具体操作角度以重庆市“国培计划”的实施为对象中提出了操作建议:重构了将评估贯穿整个培训过程的评估流程;选择多元化的评估主体;重构了包括培训方案、培训资源、培训管理、培训教与学、培训效果、培训特色与优势六方面的指标体系;评估方法选择与综合使用。

潘颖[8](2011)在《面向东盟的广西高职教育发展研究 ——以三所样本校为例》文中认为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建成以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给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的广西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新形势下,广西需要大批面向东盟的具有国际视野、专业知识、富有活力的高素质国际型人才。2010年广西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到2020年,用10年的时间把广西建成面向东盟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高地,这意味着教育交流与合作不是广西走向东盟的权宜之计,而已经成为一种着眼于未来的战略性合作。近年来,广西高职院校通过校际互访、学术交流、合作办学、师生交换等方式与东盟国家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取得较为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广西与东盟的高职教育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与个案访谈法相结合等研究手段对广西三所高职院校开展面向东盟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参与校际交流的学生进行个案访谈。通过调查发现,在国家与区域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自身优势突出的背景下,广西高职院校与东盟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内容日益丰富、合作模式日益多元化、学生往来日益频繁。但由于广西高职教育起步较晚、经验不足,仍存在学校自身定位不明确、涉外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缺乏、出国留学生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从以下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面向东盟的广西高职教育发展的建议:首先,明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增强其自身专业设置的实用性;其次,改革合作项目的课程设置,提高双方合作办学教学质量以及课程满意度;再次,打造面向东盟的广西高职特色品牌,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最后,建立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机制,完善跨国学生的教育管理制度,促进高职院校与东盟国家留学人才的双向往来。

安琪[9](2011)在《沪疆高校对口支援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研究 ——以H大学对口支援X大学为例》文中提出促进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一直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此,国家教育部制定实施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十年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东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差异巨大,对口支援工作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矛盾。为此,本研究对沪疆两地案例学校(H大学与X大学)对口支援中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本研究通过对政策文件、对口支援协议、相关数据统计表三类文本内容的分析,以及对H大学和X大学校级、院系对口支援工作的负责人和部分参与教师的访谈,了解沪疆两地案例学校在对口支援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计划、安排管理和具体实施举措方面的现状。根据相关理论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论证,归纳得出对口支援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队伍支援目标缺乏层次性,已有的目标不具备实际考核性;校级层面缺少长期系统的计划,院系层面建设计划重点不明确;对口支援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不健全,教师队伍援建的具体项目安排不合理,教师队伍援建过程缺乏考核评价环节;教师进修形式大于内容,对口支教看重眼前利益。最后,本研究根据区域非均衡发展、目标管理理论对上述问题加以讨论,从受援高校角度提出了“学校要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健全制度”“院系要加强沟通、积极主动、增强实效”“教师要正视差距、端正态度、结合实际”三条对策;从支援高校角度提出了“探索支援的结合点,实现双赢合作模式”“增强支援的积极性,丰富支援合作形式”的对策,并且针对整体对口支援工作,提出了“加大对口支援经费投入”和“发挥地方行政部门作用”的总体建议。

郭沂[10](2009)在《我国高等学校办学特色及其形成研究 ——基于部分本科院校特色报告分析》文中提出追求和形成办学特色是当今世界各国大学办学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也是高等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我国,随着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如火如荼地进行,高校办学特色也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高校如何改变“千校一面”的现状,办出自己的特色,以求在国内外激烈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这不仅是一个理论层面上的课题,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法、案例法等研究方法在对办学特色内涵和特征进行重新梳理的基础上,初步探析了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的理论基础,并以150所高校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报告中的特色项目部分为研究材料,得出办学特色的主要体现类型、办学特色形成的一般规律及各种类型学校的办学特色形成规律。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在对现有的代表性的高等学校办特色定义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高校办学特色的定义: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在学校各个层面(物化层、行为层、理念层)都表现出来的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区别于其他大学并被社会认可的独特的、稳定的个性风貌。高校办学特色的基本特征:独特性、优质性、稳定性、发展性和导向性。其次,本研究还初步探析了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的理论基础,主要探析了哲学理论、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与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的关系。再次,通过对150所高校办学特色项目编辑成册,按办学理念、大学精神、育人模式、学科专业体系、人才特点、教学方法及改革、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其他等特色项统计特色项数,并结合现有办学特色的体现类型的相关研究得出办学特色的体现类型有:办学理念特色、大学精神特色、学科专业体系特色、育人模式特色、人才特色。这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存在一种必然的逻辑联系。最后,通过对150所高校办学特色项目部分的文献分析,提炼出高校办学特色的一般规律:挖掘办学历史,传承大学精神;找准办学定位,确定服务面向;创新办学理念,培植于办学实践之中;挖掘办学优势,选择特色项目。然后在此基础上,提炼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学校的办学特色形成的特殊规律。

二、华东理工大学外语学院支教革命老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东理工大学外语学院支教革命老区(论文提纲范文)

(2)闯入与撤离 ——支援教育中的教学适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的理解
        (一)支援教育
        (二)教学适应
    三、已有研究的综述
        (一)关于“支援教育”的相关研究
        (二)关于“教学适应”的相关研究
        (三)已有研究之不足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一)支援教育项目
        (二)调查对象简况
    三、研究资料的搜集
        (一)文献分析法
        (二)深度访谈法
        (三)参与观察法
        (四)实物分析法
    四、研究过程与叙事逻辑
        (一)研究过程
        (二)叙事逻辑
    五、对研究限制的思考
第三章 支援教育中“教”与“学”的叙事
    一、高度预设的教学准备
        (一)“循于经验”的教学准备
        (二)“囿于前见”的教学准备
        (三)“守于常规”的教学准备
    二、闯入陌生的教学世界
        (一)居民楼里的教室
        (二)新奇的语言和文字
    三、陷入“教学双盲之困”
        (一)盲目的预设性讲授之困
        (二)被动地接受性学习之困
    四、在“教”与“学”中不断调整
        (一)走出预设与想象
        (二)改变教学的方式
        (三)学生学习的变化
    五、在深度适应中撤离
        (一)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二)撤离学生的教学世界
第四章 分析与思考
    一、支援教育中教学实践的特点
        (一)教学关系的临时性
        (二)教学内容的非连续性
        (三)教学过程的非预期性
    二、支援教育中教学适应的层次
        (一)表层适应:教学环境与条件
        (二)浅层适应:教学内容与方法
        (三)深层适应:学习方式与未来发展
    三、支援教育中教学适应的策略
        (一)重建教学交往的方式
        (二)探寻知识教学的起点
        (三)反思适恰的教学方式
        (四)观照学生的精神需要
    四、支援教育中教学适应的意义
        (一)对支援教师的意义
        (二)对受援学生的意义
结语:突然闯入又戛然而止的支援教育
参考文献
附录一:支援教育中的教学适应状况访谈提纲(支援教师)
附录二:支援教育中的教学适应状况访谈提纲(受援学生)
致谢

(3)农村空巢老人社会参与研究 ——以武汉市江夏区A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综合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的问题与内容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理论基础
        2.1.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1.2 积极老龄化理论
        2.1.3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2.2 基本概念
        2.2.1 空巢家庭
        2.2.2 空巢老人
        2.2.3 社会参与
    2.3 相关政策梳理
第三章 空巢老人社会参与的必要性分析
    3.1 空巢老人社会参与的理论支撑
    3.2 自身发展的需要
        3.2.1 保持身心健康的需要
        3.2.2 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
        3.2.3 提高社会地位的需要
    3.3 社会发展的需要
        3.3.1 空巢老人对维护和谐社会的作用
        3.3.2 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3.4 总结
第四章 空巢老人社会参与整体概况
    4.1 空巢老人的社会参与的内容与现状
        4.1.1 空巢老人社会参与的内容
        4.1.2 空巢老人社会参与的现状
    4.2 空巢老人社会参与的特征及问题
        4.2.1 经济参与渠道少
        4.2.2 政治参与热情下降
        4.2.3 文体活动参与意愿高
        4.2.4 社会互动和人际交往对象老旧
    4.3 总结
第五章 农村空巢老人社会参与现状与问题分析——以武汉市江夏区A镇为例
    5.1 武汉市江夏区A镇的基本情况
        5.1.1 A镇基本情况
        5.1.2 A镇空巢老人基本情况
    5.2 武汉市江夏区A镇空巢老人的社会参与现状分析
        5.2.1 经济参与情况
        5.2.2 政治参与情况
        5.2.3 文体活动参与情况
        5.2.4 人际交往与社会互动情况
        5.2.5 政策现状
    5.3 武汉市江夏区A镇空巢老人社会参与的问题
        5.3.1 参与意识方面
        5.3.2 参与水平方面
        5.3.3 社会支持方面
    5.4 武汉市江夏区A镇空巢老人社会参与问题成因
        5.4.1 社会思想文化建设不足
        5.4.2 经济条件的限制
        5.4.3 社会支持力度不够
    5.5 总结
第六章 农村空巢老人社会参与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武汉市江夏区A镇为例
    6.1 信度与效度分析
        6.1.1 信度分析
        6.1.2 效度分析
    6.2 模型的构建
        6.2.1 变量的选取
        6.2.2 研究假设
        6.2.3 模型建立与参数定义
    6.3 农村空巢老人社会参与影响因素的Logistic实证分析
        6.3.1 经济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
        6.3.2 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
        6.3.3 文体活动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
        6.3.4 人际交往与社会互动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
    6.4 总结
第七章 提升农村空巢老人社会参与水平的措施
    7.1 转变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认知
        7.1.1 扭转社会及子女的固有观念
        7.1.2 提高空巢老人的自我参与意识
    7.2 完善农村空巢老人社会参与社会服务工作
        7.2.1 发挥老年大学的作用
        7.2.2 建立社会志愿服务系统
    7.3 创新农村空巢老人社会参与方式
        7.3.1 健全农村活动设施
        7.3.2 创新农村空巢老人社会参与方式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4)中国体育志愿服务现状及其体育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依据
        1.2.1 社会转型期社会建设需要
        1.2.2 政府职能转变需要
        1.2.3 体育强国建设需要
        1.2.4 体育志愿服务自身建设需要
    1.3 研究视角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视角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的目的
        1.4.2 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1.6 理论基础
        1.6.1 公民社会理论
        1.6.2 社会转型理论
    1.7 核心概念界定
        1.7.1 志愿者、志愿服务与志愿服务体系
        1.7.2 体育志愿者与体育志愿服务
        1.7.3 体育志愿服务体系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
        2.1.1 关于志愿服务的研究
        2.1.2 关于体育志愿服务的研究
        2.1.3 社会体育指导员相关研究
    2.2 国外研究现状
        2.2.1 相关概念研究
        2.2.2 体育志愿组织研究
        2.2.3 体育志愿服务管理研究
        2.2.4 体育志愿服务人力资本研究
        2.2.5 体育志愿服务现状研究
    2.3 文献评述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个案研究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2.5 实地调查法
        3.2.6 数理统计法
4 分析与讨论
    4.1 中国体育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
        4.1.1 萌芽初创阶段(1978——1989年)
        4.1.2 缓慢发展阶段(1990——2000年)
        4.1.3 快速发展阶段(2001——2008年)
        4.1.4 稳步发展阶段(2009年——)
    4.2 中国体育志愿服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动因
        4.2.1 国际背景:公民社会和全球化
        4.2.2 国内环境:社会转型
    4.3 中国体育志愿服务的现状、问题、原因和特点
        4.3.1 中国体育志愿服务的现状
        4.3.2 中国体育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4.3.3 中国体育志愿服务存在问题原因探析
        4.3.4 中国体育志愿服务的特点
    4.4 典型个案
        4.4.1 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政府提供的体育志愿服务
        4.4.2 ××(中国)有限公司——市场提供的体育志愿服务
        4.4.3 ××体育基金会——社会提供的体育志愿服务
    4.5 其他国家和地区体育志愿服务与经验启示
        4.5.1 其他国家和地区体育志愿服务
        4.5.2 其他国家和地区体育志愿服务的经验
        4.5.3 其他国家和地区体育志愿服务的启示
    4.6 中国体育志愿服务体系的建构
        4.6.1 构建体育志愿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4.6.2 构建体育志愿服务体系的指导思想
        4.6.3 体育志愿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
        4.6.4 体育志愿服务体系的构建设想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研究局限与后续研究建议
    6.1 研究局限
    6.2 后续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适切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民族地区
        二、地方高校
        三、人才培养
        四、适切性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高等教育价值理论与人才培养的研究综述
        二、教育规律与人才培养的研究综述
        三、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高等教育哲学思考
        一、认识论与政治论
        二、人本论
        三、高等教育哲学观的冲突与共存
    第二节 高等教育的价值理论
        一、高等教育个体价值取向
        二、高等教育社会价值取向
        三、高等教育个体与社会协同价值取向
    第三节 利益相关者理论
        一、什么是利益相关者
        二、利益相关者与高校的关联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第三章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适切性问题
    第一节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适切性问题
        一、人才培养中主体地位被遮蔽
        二、人才培养忽视教育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
        三、培养的人缺乏社会适应性
    第二节 高校人才培养产生适切性问题的原因与危害
        一、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中产生适切性问题的原因
        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适切性问题可能导致的危害
        三、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需要正本清源
第四章 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理论思考
    第一节 高等教育价值理论——个人与社会的融合就是适切
        一、重视个体需求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基础
        二、关注社会发展是办学主体与受教育者的共同需要
        三、个人与社会相融合才是适切
    第二节 教育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双向互动才是适切
        一、教育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联系密切
        二、教育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在育人中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本地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统筹兼顾才是适切
        一、本地经济与全社会经济的关系
        二、发展本地经济与发展全社会经济的关系
        三、促进本地经济与全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
第五章 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实践思考
    第一节 运用价值理论指导高校的人才培养
        一、教育价值理论的领会与解读
        二、协调社会与个人发展需要,确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三、以个体发展为主线,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节 按照教育规律育人,充分满足社会需要
        一、按照社会要求和教育规律,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二、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设计教育教学过程
        三、既有综合素质,也有实用技能
    第三节 人才既为当地经济服务,也为全社会发展出力
        一、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区域社会需求
        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内外动因
第六章 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案例分析
    第一节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适切性评价及案例选取说明
        一、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适切性评价
        二、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案例选取说明
    第二节 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取向探寻
        一、社会价值取向得到彰显
        二、个体价值取向初现端倪
        三、个体价值取向有待进一步强化
    第三节 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发展规律探微
        一、社会发展规律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初步运用
        二、人才成长规律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有所尊重
        三、社会发展规律与人才成长规律有待深度运用
    笫四节 促进当地经济与全社会经济共同发展
        一、人才培养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二、人才培养促进全社会经济发展
        三、人才培养促进当地经济与全社会经济共同发展
第七章 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节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适切性是发展的变化的
    第二节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在借鉴中创新
    第三节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超越自身与名校同步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中国当代大学题材长篇小说研究(1949-2013)(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价值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综述与可行性分析
        一 研究综述
        二 可行性分析
    第三节 文本选取与研究方法
        一 文本选取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大幕微启:“十七年”的大学书写
    第一节 转折之期
        一 现代文学中的大学书写概要
        二 当代文学初期的大学书写背景
    第二节 初期创作风貌
        一 阶级斗争战场的延续:《红路》
        二 阶级斗争大潮里的不和谐音符:《勇往直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短暂休整:八十年代的大学书写
    第一节 固守与开拓:《大学时代》与《大学春秋》
        一 固守:二元对立的人物塑造
        二 开拓:中间人物的塑造及大学生活的再现
    第二节 顺应文学主潮:《马兰草》和《起步》
        一 来自象牙塔尖的控诉:《马兰草》
        二 反思畸形的象牙塔:《起步》
    第三节 退守传统:《生命与爱情》
        一 浪漫的传奇故事
        二 传统的故事讲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幕拉开:九十年代的大学书写
    第一节 走出“红色叙事”圈套:“大学三部曲”
        一 大学的首次立体式展示
        二 大学阴暗面的初步触及
    第二节 打开“潘多拉”魔盒:《欲望的旗帜》和《丽娃河》
        一 金钱化了的大学
        二 丑陋的大学教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戏上演:新世纪以来的大学书写
    第一节 在场与回望
        一 “在场者”的感与悟:《大学炼狱》等
        二 “过来人”的念与思:《黄花堆积》等
    第二节 深刻的反思
        一 大学理念的崩坏:《大学纪事》等
        二 师德的丧失:《教授变形记》等
        三 招生的腐化:《招生办主任》等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949年以来主要大学题材长篇小说故事梗概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7)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质量评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重庆市2010年“国培计划”培训项目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已有研究及总结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教师培训质量评估的概述
    一、教师培训质量评估的基础理论
    二、教师培训质量评估的主要模式
    三、教师培训质量评估的基本过程
第二章 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质量评估的现状与调查
    一、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的现状
    二、重庆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质量评估的现状调查
第三章 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质量评估的问题与对策
    一、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质量评估的问题分析
    二、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质量评估的改进措施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质量评估的具体操作
    一、重庆市“国培计划”的质量评估体系的评估流程
    二、重庆市“国培计划”的质量评估体系的评估主体
    三、重庆市“国培计划”的质量评估体系的指标建构
    四、重庆市“国培计划”的质量评估体系的评估方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面向东盟的广西高职教育发展研究 ——以三所样本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目的和价值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价值
    1.2 相关概念厘定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现状的不足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1.4.1 论文结构
        1.4.2 研究方法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2 面向东盟的广西高职教育发展的时代机遇与现实挑战
    2.1 时代机遇
        2.1.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设为广西打开知名度
        2.1.2 多级政策支持广西高职开展面向东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2.1.3 广西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起东盟人才需求量增加
        2.1.4 广西高职教育快速发展推动双方交流日益频繁
    2.2 现实挑战
        2.2.1 广西高职教育起步晚使得相关专业及课程设置不合理
        2.2.2 国内同类区域发展竞争激烈导致就业形势严峻
        2.2.3 东盟教育强国对生源的争夺造成学生跨国流动双向失衡
3 面向东盟的三所样本校分析
    3.1 三所样本校面向东盟的教育发展概况
    3.2 三所样本校面向东盟的教育现状及实用性分析
        3.2.1 三所样本校的专业设置现状及实用性分析
        3.2.2 三所样本校的课程设置现状及实用性分析
        3.2.3 三所样本校与东盟相关专业的就业现状分析
        3.2.4 三所样本校学生跨国流动现状分析
    3.3 针对三所样本校分析中的问题提出的建议
        3.3.1 针对专业设置实用性问题的建议
        3.3.2 针对课程设置实用性问题的建议
        3.3.3 针对学生就业问题的建议
        3.3.4 针对学生跨国流动问题的建议
4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一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沪疆高校对口支援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研究 ——以H大学对口支援X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
        (一) 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二)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现实
        (三) 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政策的回顾
        (四) 沪疆两地对口支援工作隐含的问题
    二、研究的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概念的界定
        (一) 对口支援
        (二) 高校教师
        (三)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四) 东部、西部、沪疆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的思路
        (二) 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
    一、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综述
        (一) 国内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综述
        (二) 国外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综述
    二、对口支援研究综述
        (一) 对口支援工作实施概况的研究
        (二) 对口支援工作问题对策的研究
    三、相关理论
        (一) 目标管理理论
        (二) 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
第三章 案例学校对口支援工作中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的调查
    一、调查背景
        (一) 沪、疆对口支援工作概况
        (二) X大学对口支援工作概况
        (三) H大学对口支援工作概况
    二、调查方案的设计
        (一) 调查的目的
        (二) 调查的对象
        (三) 调查的方法
    三、案例学校对口支援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 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
        (二) 教师队伍建设的计划
        (三) 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
        (四) 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
第四章 对口支援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分析
    一、对口支援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不明确
        (一) 教师队伍支援目标缺乏层次性
        (二) 已有的目标不具备实际考核性
    二、对口支援教师队伍建设的计划不完整
        (一) 校级层面缺少长期系统的计划
        (二) 院系层面建设计划重点不明确
    三、对口支援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不到位
        (一) 对口支援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不健全
        (二) 教师队伍援建的具体项目安排不合理
        (三) 教师队伍援建过程缺乏考核评价环节
    四、对口支援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实效低
        (一) 教师进修形式大于内容
        (二) 对口支教看重眼前利益
第五章 加强高校对口支援工作中教师队伍建设实效性的建议
    一、对受援高校对口支援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建议
        (一)学校要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健全制度
        (二) 院系要加强沟通、积极主动、增强实效
        (三) 教师要正视差距、端正态度、结合实际
    二、对支援高校对口支援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建议
        (一) 探索支援的结合点,实现双赢合作模式
        (二) 增强支援的积极性,丰富支援合作形式
    三、提高对口支援工作效率的总体建议
        (一) 加大对口支援经费投入
        (二) 发挥地方行政部门作用
结语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部分高校对口支援关系
参考文献
后记

(10)我国高等学校办学特色及其形成研究 ——基于部分本科院校特色报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办学特色概念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2.1 办学特色概念
        2.1.1 “特色”的含义
        2.1.2 办学特色的内涵
    2.2 办学特色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理论基础初探
    3.1 哲学理论--大学办学特色形成的哲学依据
    3.2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大学办学特色的教育学基础
    3.3 核心竞争力理论--大学办学特色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
第四章 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的主要体现类型
    4.1 研究样本分析
        4.1.1 样本
        4.1.2 结果
    4.2 办学特色主要体现类型
        4.2.1 办学理念特色
        4.2.2 大学精神特色
        4.2.3 育人模式特色
        4.2.4 学科专业体系特色
        4.2.5 人才特色
第五章 高等学校办学特色形成规律
    5.1 高等学校办学特色形成的一般规律
        5.1.1 挖掘办学历史,传承大学精神
        5.1.2 找准办学定位,确定服务面向
        5.1.3 创新办学理念,培植于实践中
        5.1.4 挖掘办学优势,选择特色项目
    5.2 各种类型学校办学特色形成规律
        5.2.1 综合类高校办学特色形成规律
        5.2.2 理工类高校办学特色形成规律
        5.2.3 师范类高校办学特色形成规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致谢

四、华东理工大学外语学院支教革命老区(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提升选调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研究 ——以吉林东辽县为例[D]. 陈媛. 沈阳建筑大学, 2021
  • [2]闯入与撤离 ——支援教育中的教学适应研究[D]. 李克云. 四川师范大学, 2017(02)
  • [3]农村空巢老人社会参与研究 ——以武汉市江夏区A镇为例[D]. 文璐.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7
  • [4]中国体育志愿服务现状及其体育体系构建研究[D]. 邱辉. 北京体育大学, 2014(05)
  • [5]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适切性研究[D]. 吴青峰.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3)
  • [6]中国当代大学题材长篇小说研究(1949-2013)[D]. 郑飞.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6)
  • [7]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质量评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重庆市2010年“国培计划”培训项目为个案[D]. 张娜. 西南大学, 2012(10)
  • [8]面向东盟的广西高职教育发展研究 ——以三所样本校为例[D]. 潘颖. 广西大学, 2011(07)
  • [9]沪疆高校对口支援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研究 ——以H大学对口支援X大学为例[D]. 安琪.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1)
  • [10]我国高等学校办学特色及其形成研究 ——基于部分本科院校特色报告分析[D]. 郭沂. 苏州大学, 2009(10)

标签:;  ;  ;  ;  ;  

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志愿教学革命老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