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S检查急性胆道腹痛

EUS检查急性胆道腹痛

一、急性胆源性腹痛的EUS检查(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燕[1](2021)在《延边地区696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延边地区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病因构成,探讨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为延边地区AP的早期预防以及降低AP的发生率和重症化,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1241例AP患者病例,对其中符合入选标准的696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基础疾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15年1月-2020年12月,AP患者的病例数按年份统计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轻症238例(34.2%),中度重症255例(36.6%),重症203例(29.2%),2015年重症少于中度重症,2020年重症多于轻症和中度重症(P<0.05)。2.AP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03:1;平均年龄为51.53±16.71岁,以>60岁患者最多见(31.8%),女性平均年龄高于男性;汉族多于朝鲜族,朝汉比例为9:16。3.AP的首位病因是胆源性(33.2%),依次分别为酒精性(17.8%),特发性(17.0%),过度进食性(11.9%),高甘油三酯血症性(9.8%),多病因(6.2%),其他病因(4.2%)。多病因中酒精与高甘油三酯血症合并者(酒-脂)占比最多(72.1%)。胆源性、酒精性和其他病因呈下降趋势,高甘油三酯血症性、过度进食性、特发性和多病因均呈上升趋势。4.女性患者胆源性占比(50.4%)较男性胆源性(24.7%)多,而男性患者酒精性(24.7%)和多病因(8.8%)占比分别较女性患者酒精性(3.9%)和多病因(0.9%)占比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朝鲜族和汉族均以胆源性最多见,不同病因与民族分布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5.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患者平均年龄最小(40.44±13.18岁),胆源性患者平均年龄最大(62.11±15.34岁)。胆源性患者中与其他年龄段相比>60岁的患者最多;酒精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性、过度进食性、多病因患者中≤60岁占比均多于>60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胆源性患者中轻症多于重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性病因中重症多于轻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最易重症化,其次为多病因和特发性,过度进食性最不易重症化;多病因中酒-脂最容易重症化。7.AP合并糖尿病或脂肪肝以及患者入院时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和C-反应蛋白升高易重症化(P<0.05);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与严重程度平行(P<0.05)。结论:1.延边地区AP的首位病因是胆源性,其次分别为酒精性和特发性。2.胆源性好发于老年人,酒精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性、过度进食性、多病因好发于中青年。朝汉族均以胆源性最多见。3.AP易重症化的前三位病因是高甘油三酯血症性、多病因和特发性。4.与AP严重程度正相关的因素是合并糖尿病或脂肪肝;入院时血红蛋白、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升高。

谭扬[2](2021)在《轻症-中度重症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机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目前对于轻症-中度重症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实施胆囊切除术的时机,现尚未达成共识。探讨不同时机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治疗轻症-中度重症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上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对行胆囊切除术治疗轻症-中度重症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22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手术时机分为3组,早期胆囊切除:组1(≤3天);延期胆囊切除:组2(≤7天)和组3(>7天)。对不同治疗组的症状缓解时间,胰腺炎复发,手术安全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等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胰腺炎复发率、出院后胰腺炎复发再入院率及再次外科干预的比较上均无显着性差异。早期手术组的术野粘连发生率、总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均低于延期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轻症-中度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在明确诊断后早期(≤3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并不会增加手术难度及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且可以减少患者在等待期间胰腺炎的复发风险,并可以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总住院费用。

刘迎龙[3](2021)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不同病因的临床特征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三种常见病因的临床特征,分析三者间临床特点的异同,为该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2015年02月至2020年02月收治的268例SAP患者一般资料,最终筛选出符合条件的198例SAP患者。其中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SABP)86例、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hypertlipidemic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HL-SAP)75例和酒精性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lcoholic acute pancreatitis,SAAP)37例,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影像资料、伴随疾病、局部及全身并发症、严重程度及预后,利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并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1.SABP组年龄明显高于HL-SAP组、SAAP组(P<0.05);SAAP组的男性比例明显高于SABP组、HL-SAP组(P<0.05),HL-SAP组的男性比例明显高于SABP组(P<0.05);HL-SAP组的BMI明显高于SABP组、SAAP组(P<0.05),SAAP组的BMI明显高于SABP组(P<0.05);三组的胃肠功能障碍时间及住院天数无明显差异(P>0.05)。2.三组的高血压无明显差异(P>0.05),HL-SAP组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SABP组(P<0.05),HL-SAP组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SABP组、SAAP组(P<0.05),SAAP组的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SABP组(P<0.05)。3.HL-SAP组的TG明显高于与SABP组及SAAP组(P<0.05);HL-SAP组的HDL-C明显低于SABP组及SAAP组(P<0.05);三组的LDL-C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三组患者的白细胞、D-二聚体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HL-SAP组的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SABP组(P<0.05),HL-SAP组的血钙明显低于SABP组(P>0.05)。5.SABP组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值明显高于HL-SAP组、SAAP组(P<0.05)。6.HL-SAP组的血糖明显高于SABP组及SAAP组(P<0.05),三组患者的血肌酐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7.三组患者并发急性胰周液体积聚、急性坏死物积聚、胰腺假性囊肿、包裹性坏死、腹腔积液、胸腔积液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BP组的急性肝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HL-SAP组及SAAP组(P<0.05);HL-SAP患者的SIRS发生率明显高于SABP患者(P<0.05)。8.HL-SAP组的CTSI评分≥7比例明显高于SABP组(P<0.05);SABP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HL-SAP组及SAAP组(P<0.05);三组患者死亡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SABP好发于老年女性患者,HL-SAP及SAAP好发于青年男性患者,HL-SAP患者以BMI高为主,HL-SAP患者更易发生脂质代谢紊乱,需要及时行降脂治疗;2.SABP患者更易发生肝功能损伤,HL-SAP患者较SABP患者更易发生糖尿病,HL-SAP患者脂肪肝发生率最高,其次是SAAP患者,糖尿病及脂肪肝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血脂,降低HL-SAP的患病风险;3.SAP病因与死亡率及局部并发症形成不相关,HL-SAP患者较SABP患者更易发生SIRS;4.HL-SAP的严重程度较SABP更高,HL-SAP患者及SAAP患者更易复发,因此此类患者痊愈后需避免高脂饮食及酗酒,减少复发的风险。

王博扬[4](2020)在《早期ERCP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早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 creatography,ERCP)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8月1日至2019年8月1日就诊于我的院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例。其中男性患者67人,女性患者59人。根据其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早期ERCP治疗组(诊断72小时内行ERCP),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治疗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组。3组均在术前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其中包括禁食、禁水、胃肠减压、营养支持、液体复苏、抗感染、抑酸抑酶、等对症支持治疗。对于腹痛剧烈患者采取镇痛、胃肠减压等治疗方法,同时给予生命体征检测,中心静脉压监测、营养支持等治疗方式。3组均未独立治疗,不存在通用应用2种治疗方法。通过对应用3种不同治疗方法患者术后常规进行血实验指标检查,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的统计分析,探讨早期ERCP治疗于PTGD、LC相比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方面是否具有更佳的效果与安全性。结果:本研究共回顾性纳入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135例,按其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早期ERCP治疗组(45例),LC治疗组(45例),PTGD治疗组(40例)。观察组应用早期ERCP术在治疗效果安全性方面是否具有有效性。3组治疗均为有效。早期ERCP治疗组经治疗,明确有效,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相比其他两治疗组,住院时间也少于其他两组见表4(P<0.05;P<0.01)。早期ERCP治疗组与LC治疗组相比,治疗前生化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小时,白细胞、ALIT、AST、GGT下降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AMYL、ALT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天AMYL、ALIT、GGT下降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AST、ALT无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ERCP治疗组与PTGD治疗组相比,治疗前生化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小时,白细胞、ALIT、GGT下降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AMYL、AST、ALT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天AMYL、AST下降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ALIT、ALT、GGT无统计学差异(P>0.05)。虽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避免胆石症的复发,但是其手术时间较长,创伤较大,伤口暴露时间长,容易出现术后感染等并发症。超声引导性胆囊穿刺术,与其恰恰相反,其治疗主要降低了患者的生化指标,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患,复发率增高,本文所选取的患者绝大多数为身体状态差无法耐受手术治疗或家属拒绝手术者。而ERCP术治疗,经口进入十二指肠乳头,创伤小,术后感染风险小,疼痛感不强,患者满意度高,同时这种取石术相对先进,成功率高,术后恢复更快。经过前期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后,比较发现早期ERCP治疗组可以更快,更有效的降低白细胞、AMYL、ALT、AST、TBIL这些指标水平,从而更加快速的缓解了患者的症状与炎性反应,效果更为显着。结论:早期ERCP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效果、实验指标下降速度,住院时间,优于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组及超声引导性胆囊穿刺引流治疗组。

张菂[5](2020)在《复发性急性胰腺炎与慢性胰腺炎的关联性及临床干预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复发性急性胰腺炎及的病因学和临床转归研究目的:诊断为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AP)的患者日益增多,临床上反复发作的急性胰腺炎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也给临床医生带来很多困扰,对于RAP来说,病因学诊断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目前,对RAP相关研究的逐步开展,RAP的临床转归和病因学是研究的热点。方法:利用本院电子病例系统整理收集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RAP患者住院病历信息,构建数据库,于2019年10月对未能明确病因的进行一次集中随访。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转归情况,并利用logstic回归模型探寻RAP患者进展为CP的危险因素。结果:1、对792例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分析中可见,男女比例约1.4:1,平均发病年龄37.71岁±15.16岁,青少年为95例(12.0%),平均BMI为21.77±3.99,累积发作次数达7.80次±9.23次,平均发作频率是3.03±3.51次/年,吸烟史293人(37.0%),人均吸烟量达480.97年支,有饮酒史276例(34.8%)合并糖尿病153例(19.3%),合并囊肿的99例(12.5%),合并脂肪泻的145例(18.3%)。病因分析方面,截止随访终点,酒精性31例(3.9%),胆源性59例(7.4%),高血脂性82例(10.4%),IPMN106例(13.4%),CP130例(16.4%),特发性311例(39.3%),在患者接受的治疗方面,单纯采用介入手术治疗的321例(40.5%),单纯外科手术治疗的35例(4.4%),两者方式都接受的22例(2.8%),保守治疗的414例(52.3%)。2、在进展为CP的危险因素分析中,4个潜在危险因素被发现,分别是发作频率(OR=1.150,P<0.001);就诊时合并糖尿病情况(OR=5.741,P<0.001);就诊时合并脂肪泻(OR=3.697,P<0.001)以及饮酒史(OR=2.610,P<0.001)。结论:在本研究中,RAP的病因中,“特发性”构成了最主要的病因,经过长时间的病程进展后,部分(约16.4%)的RAP患者确诊为CP。在转归为CP的危险因素分析中,AP发作频率、早期合并糖尿病、合并脂肪泻以及饮酒成为潜在的危险因素。第二部分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预后及临床干预分析研究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复发性急性胰腺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病因不明的IRAP不仅仅由于其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和风险,其难以捉摸的原因也给临床医生开展治疗带来困扰。目前对于IRAP的临床干预效果的研究并不丰富,效果评价差异显着,尤其是以ERCP为核心的内镜介入的必要性、安全性和风险收益等方面还有很多争论。本研究针对IRAP患者建立一个前瞻性的队列研究,初步探索IRAP临床干预的效果。方法:设计队列研究,制定入选/排除标准和筛查项目后,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根据标准纳入病例。面对面采集临床信息,一般患者接受“临床医学管理”干预随访,符合ERCP指征标准的接受ERCP+临床医学管理干预,随访终点为2020年1月。分析评价两组的干预效果,利用Possion回归模型分析复发情况,K-M法绘制IRAP随访进展为CP的累积率曲线,并比较了ERCP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效果。结果:在307例就诊的患者中,有235例入组,50例在一级诊断中明确病因,有185例患者为IRAP进行密切随访干预。其中在有151人复发(81.6%)3个月内就复发的有16例(8.65%),3-6个月间复发的有29例(15.68%),6-12个月间复发的有45例(24.32%),超过1年后首次复发的有60例(32.43%)。青少年(RR:0.304,95%CI:0.094-0.982),合并糖尿病(RR:0.158,95%CI:0.036-0.701)是AP复发频繁的预测因素,而ERCP干预(RR:1.785,95%CI:1.058-3.013)是保护因素。在是否接受额外ERCP干预的比较研究中,进一步明确疾病转归方面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986),ERCP组和对照组发作频率无统计学差异(0.97次/年vs 0.77次/年,P=0.463),在是否3个月内复发情况上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IRAP患者中中有较高的复发率,但是发作频率和疼痛程度都是能够改善的。影响发作的风险因素有青少年和合并糖尿病,ERCP干预似乎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在对ERCP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结果比较中,两组发作频率都明显降低,然而降低差异并不明显,但ERCP干预能够十分有效减少3个月内复发的情况。第三部分IRAP患者携带CP易感基因的筛查及临床特征研究目的:多种伴随罕见的致病性突变的基因在IRAP和CP的疾病演化中的作用被报道,然而关于IRAP和CP的关联性,国际上还没有从遗传层面上对此进行过研究。这对于进一步揭示两者的关系有很大意义。探索IRAP患者进展为CP的潜在遗传风险,对于临床上的早期诊断和提前干预都有指导价值。本章节通过建立一个队列研究,进一步筛查和验证了部分已知CP易感基因突变位点在IRAP患者的自然病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通过面对面采集CRF表的方法,收集了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间长海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IRA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集血样本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结合“人类外显子联合库”数据库,对CP易感基因的种系突变位点进行验证和筛查,最终,利用生存曲线和COX回归分析在携带这些突变位点的临床病例的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测到胰腺疾病相关的25个基因的176个位点突变,包含CP易感的4个致病基因中32个位点;通过与Ex AC数据库的对比统计分析,初步筛选验证了本队列中的7个罕见致病突变:SPINK1基因中的c.194T+2T>C,CFTR基因中的c.1408A>G,c.3874A>G,c.2084A>G,c.2750A>T,c.1666A>G,c.50T>C。在后续的随访和分析中,发现c.194T+2T>C(OR=12.535,P=0.001)和c.50T>C(OR=12.495,P=0.002)是进展CP的危险因素。此外通过比较“携带至少两中突变”组与“不携带易感突变”组的累积率K-M曲线,发现CP发病情况有统计学差异(log rank=25.275,P<0.001)。结论:IRAP的基因突变分布趋势丰富,其中包含CP的易感致病基因,经过交叉验证筛查后,其中两个罕见致病突变位点的突变是进展为CP的危险因素。多个位点突变对于影响CP进程有潜在协同作用。

刘德[6](2020)在《235例急性胰腺炎病例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本地区近5年来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病因分布,年龄,性别,及复发率情况。本文通过23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诊疗工作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2013年6月-2018年6月共235例患者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男性140例,女性95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总结临床诊疗过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然后对其进行统计学比较,运用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定性资料用卡方检验(a=0.0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23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胆源性胰腺炎是主要病因,为94例,占40.0%,酒精性胰腺炎17例,占7.2%,高脂血性胰腺炎为50例,占21.2%,饮食不当为9例,占3.0%,特发性37例,占15.7%,其他少见病因28例,占11.9%。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以老年人多见,急性酒精性胰腺炎及急性高血脂性胰腺炎以非老年人居多(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胆源性胰腺炎老年组比例高于非老年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脂血症胰腺炎及酒精性胰腺炎以男性为主,胆源性胰腺炎以女性为主,酒精性男女比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酒精性胰腺炎较胆源性胰腺炎复发率明显增高(P<0.05),统计显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P<0.05)和酒精性意义复发率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发现各个病因与AP的轻重程度,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相比较其他病因有统计学意义。本组病例中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胆源性胰腺炎效果无明显差异。结论:胆道疾患是本地区急性胰腺炎发病的首要病因,胆源性胰腺炎中老年人较非老年人多见,酒精性及高脂血性胰腺炎多见于非老年患者,且更易复发,酒精性胰腺炎男性患者比例较大。本研究发现各个病因与AP的轻重程度,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相比较其他病因有统计学意义。

匡志均[7](2020)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治体会》文中研究表明[目 的]总结分析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以期对临床工作者在遇到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治时有所帮助。[方 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9年8月收治入院的97例ABP患者的病例资料。97例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及有无胆道梗阻将所有病例分为轻型梗阻型13例、轻型非梗阻型65例、重型梗阻型7例、重型非梗阻型12例。所有患者入院均检测血淀粉酶、血脂肪酶、肝功能等。97例患者入院均完善腹部B超,其中7例患者已完善腹部B超;51例患者完善腹部CT;80例患者完善腹部MRI。其中仅行B超5例;MRI2例;行B超、CT共12例,包含1例EUS。B超、MRI共39例;CT、MRI共5例;B超、CT、MRI共34例,包含1例EUS。其中34例患者同时行B超、CT、MRI检查后,分析各自对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胆总管扩张等检出率。77例不伴胆道梗阻的ABP中29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48例经保守治疗病情平稳后,分别给予内镜治疗(n=9)、腔镜治疗(n=17)、双镜联合治疗(n=2)、开腹手术治疗(n=19)、胰周脓肿穿刺治疗(n=1)。分析比较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及非梗阻型ABP选择不同手术方式的治愈率、死亡率、复发率等。因胰周脓肿穿刺组数量仅1例,无统计学意义,因而在分析数据时未采纳。20例伴有胆道梗阻的ABP,在采取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取内镜(n=10)及手术(n=10)早期解除胆道梗阻。对比内镜组及手术组的治愈率、死亡率、复发率、术后并发症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采用SPSS IBM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 果]1.97例ABP 中,ALT>75U/L 占 65 例,TB>40 μ mol/L 占 46例。但仅有一项升高时,ALT升高仅有29例,TB仅有10例。2.34例患者同时行B超、CT、MRI检查后,分析各自对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胆总管扩张等检出率。研究发现对于胆囊结石的检出率,B超和MRI检测优于CT。而B超、M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胆总管结石的检出率,MRI优于B超、CT。而对于胆道扩张伴胆总管结石MRI对于胆总管结石的检测率优于CT。3.77例不伴胆道梗阻的ABP,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在治愈率、死亡率、并发症及复发时间没有统计学意义;在复发率上保守治疗高于手术治疗。4.对于非梗阻型ABP的不同手术选择在治愈率、死亡率、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在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上腔镜、内镜组最优,而在并发症上腔镜组优于内镜组。5.20例伴有胆道梗阻的ABP,内镜组治疗与手术组治疗在治愈率、死亡率、并发症率及复发率上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在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上内镜组治疗明显优于手术组。[结 论]1.对于ABP的诊断,ALT、ALP、血清总胆红素中两项升高时应高度怀疑ABP。影像学检查首选B超,在此基础上可优先行MRI检查。但MRI检查可漏诊胆总管细小结石,此时我们应结合患者肝功情况,可加做EUS,明确病因及诊断。2.对于非梗阻型ABP的治疗,可待患者病情平稳,约1-2周后行手术治疗。且应尽量在本次入院完成,避免出院后ABP的复发。3.在治疗非梗阻型ABP的手术选择时,可优先考虑行腔镜治疗。4.对于梗阻型ABP的治疗,应及时解除胆道梗阻,约24-72小时内首选ERCP+EST解除胆道梗阻。

游明波[8](2020)在《连续性血液净化应用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的回顾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回顾性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应用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以2015年1月1日2019年1月1日为研究区间,根据病例纳入/排除标准,经海泰电子病历系统收集该时间段内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部明确诊断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患者共72例,展开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共分为两组,其中30例患者进行了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组(全文均简称血液净化组),42例患者未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为非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组(全文均简称非血液净化组),比较二组患者治疗后第1天、第3天、第6天的血淀粉酶、血清肌酐、脂肪酶、尿素氮、总胆红素、C反应蛋白、尿淀粉酶、谷丙转氨酶等指标的差异,及发热、腹部胀痛、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的差异,及二组患者的疗效、临床转归的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二组的年龄、体重指数、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二组的血淀粉酶、血清肌酐、脂肪酶、尿素氮、总胆红素、C反应蛋白、尿淀粉酶、以及谷丙转氨酶等临床检测指标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一天及第三天的血、尿淀粉酶结果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肌酐、脂肪酶、尿素氮、总胆红素、C反应蛋白、以及谷丙转氨酶等结果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六天两组患者的血淀粉酶、血清肌酐、脂肪酶、尿素氮、总胆红素、C反应蛋白、尿淀粉酶、以及谷丙转氨酶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第三天及第六天的临床症状评分结果可以看到腹痛的评分无显着差异(p﹥0.05),但呕吐、发热评分及症状总分血液净化组均低于非血液净化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热、腹部胀痛、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血液净化组均短于非血液净化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的疗效及死亡率对比可以看出血液净化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非血液净化组,而前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后者,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治疗中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方案,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及改善绝大部分临床检测指标结果方面,均较未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方案治疗者更快速而有效。可有效减轻与预防多种炎症反应,避免或减轻其它脏器及组织的损害,大大缩短住院时间,治愈率高,死亡率低。值得在后续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杨豪[9](2019)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比较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MABP)患者在早期(首次住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延期(炎症控制后4-6周)行LC手术的效果,探究LC在早期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胆源性胰腺炎行LC治疗的患者共计74例,其中符合MABP诊断且是首次治疗的患者纳入实验组,共计46例,既往有MABP病史且一次或多次住院治疗好转后延期行LC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共计28例。对两组患手术时间、术后生化指标、总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多个因素进行比较考察。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总花费分别为55.14±17.36分、11.38±3.18天、2.35±0.58万;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总花费分别为57.47±15.14分、14.47±5.09天、3.18±0.75万,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和总花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淀粉酶、尿淀粉酶、ALT、AST、碱性磷酸酶指标分别为:实验组术后1d:102.36±25.14、332.17±65.13、51.35±3.18、57.45±5.19、147.57±17.61,对照组术后1d:95.41±22.58、217.25±66.34、58.43±4.05、57.44±3.19、141.29±20.62,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4d:83.85±9.74、255.98±30.24、45.93±2.18、48.18±3.29、132.34±16.87,对照组术后4d:79.67±9.82、197.18±33.62、43.13±3.17、44.47±4.19、130.58±14.5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BP患者在经辅助检查后能够有效的排除患者胆总管结石,对患者首次住院期间行LC治疗是可行且安全的,在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复发,避免患者再次入院,降低住院时间以及减少患者住院花费。

韩林[10](2019)在《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应用PTGD与ERCP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和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SABP)的临床效果,并比较二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8年3月辽宁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9例SAB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早期(72小时内)接受的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三组:PTGD组(n=22)、ERCP组(n=27)、保守组(n=20)。比较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及临床评分变化,比较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及腹痛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经口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1.治疗3天后实验室指标变化比较:PTGD组、ERCP组术后3天的实验室指标分别与保守组相比,WBC、CRP、AMS、TBIL、ALT均下降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与PTGD组术后3天相比,TBI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CRP、AMS、ALT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治疗前后相比,PTGD组和ERCP组术后3天实验室指标均下降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组仅AMS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虽然下降,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1周后临床评分变化比较:PTGD组、ERCP组术后1周的临床评分分别与保守组相比,均下降显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GD组与ERCP组术后1周相比,各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治疗前后相比,PTGD组和ERCP组术后1周APACHEⅡ评分、改良Marshall评分下降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SI评分降低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组各临床评分虽然下降,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时间比较:PTGD组、ERCP组分别与保守组相比,WBC、CRP、AMS、TBIL、ALT恢复正常的时间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与PTGD组相比,TBIL恢复正常的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CRP、AMS、A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PTGD组、ERCP组分别与保守组相比,腹痛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经口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保守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与PTGD组相比,经口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各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首次住院期间死亡率比较:PTGD组、ERCP组分别与保守组相比,全身并发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上消化道出血、脓毒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比保守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并发症:急性胰周液体积聚、急性坏死物积聚、包裹性坏死、胰腺假性囊肿发生率与保守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与PTGD组相比,局部及全身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BP患者早期应用PTGD和ERCP均可获益,PTGD与ERCP相比在关键结果如并发症和死亡率方面无显着差异,PTGD可作为ERCP失败或无法耐受时的替代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二、急性胆源性腹痛的EUS检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胆源性腹痛的EUS检查(论文提纲范文)

(1)延边地区696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诊断标准
    2.4 入选标准
    2.5 排除标准
    2.6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AP临床分析
    3.2 病因分析
    3.3 严重程度相关因素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AP一般资料分析
    4.2 病因分析
    4.3 严重程度相关因素分析
    4.4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轻症-中度重症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机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综述 轻症-中度重症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机的研究进展
第3章 研究资料及方法
    3.1 一般资料
    3.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3.2.1 纳入标准
        3.2.2 排除标准
    3.3 方法
        3.3.1 分组情况及围手术期处理
        3.3.2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临床资料
    4.2 术前处置及手术方式
    4.3 相关指标分析
        4.3.1 手术安全性分析
        4.3.2 手术难度比较
        4.3.3 总住院费用和总住院时间的比较
    4.4 复发事件
        4.4.1 围手术期复发性胆道事件
        4.4.2 出院后因复发性胆道事件再入院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重症急性胰腺炎不同病因的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资料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3.2 三组患者伴随疾病的比较
    3.3 三组患者血脂水平的比较
    3.4 三组患者白细胞、C-反应蛋白、D-二聚体、血钙水平的比较
    3.5 三组患者生化水平的比较
    3.6 三组患者并发症的比较
    3.7 三组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三组一般情况的比较
    4.2 三组血脂水平的比较
    4.3 三组患者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钙、D-二聚体水平比较
    4.4 三组患者生化水平的比较
    4.5 三组患者伴随疾病的比较
    4.6 三组患者局部并发症的比较
    4.7 三组患者全身并发症比较
    4.8 三组患者严重程度比较
    4.9 三组患者预后分析比较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重症急性胰腺炎局部并发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致谢

(4)早期ERCP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a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综述
    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2.1.1 病因
        2.1.2 发病机制
    2.2 诊断标准
        2.2.1 临床表现
        2.2.2 诊断标准
        2.2.3 影像学诊断
    2.3 ABP的治疗策略
        2.3.1 保守治疗
        2.3.2 消化内镜治疗
        2.3.3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囊、胆管置管引流治疗
        2.3.4 外科手术治疗
    2.4 问题与展望
第3章 资料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方法
    3.3 术前准备
    3.4 术后处置及记录
    3.5 评价标准
    3.6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导师及作者简介
致谢

(5)复发性急性胰腺炎与慢性胰腺炎的关联性及临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复发性急性胰腺炎及的病因学和临床转归研究
    研究背景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预后及临床干预分析研究
    研究背景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IRAP患者携带胰腺相关易感基因的筛查及临床特征研究
    研究背景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一 特发性复发性急性胰腺炎ERCP干预现状和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肥胖内镜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6)235例急性胰腺炎病例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 235 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病因,年龄,性别,复发率回顾性分析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对象
        1.1.2 诊断标准
        1.1.3 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
        1.1.4 分组标准
        1.1.5 统计学处理
    1.2 结果
        1.2.1 病因构成
        1.2.2 不同病因患者年龄分布情况
        1.2.3 病因与性别情况
        1.2.4 病因与复发率情况
        1.2.5 轻症与重症胰腺炎病因比较
    1.3 讨论
        1.3.1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构成
        1.3.2 病因与年龄、性别分布关系
        1.3.3 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病因构成
    1.4 小结
二 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对象
        2.1.2 诊断标准
        2.1.3 统计学处理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三 重症胰腺炎诊疗回顾性分析
    3.1 对象和方法
        3.1.1 对象
        3.1.2 诊断标准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急性胰腺炎病因及复发因素分析的目前研究进展情况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治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治体会
    参考文献
致谢

(8)连续性血液净化应用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1.3.2 排除标准
    1.4 研究设计
        1.4.1 病例采集
        1.4.2 评价指标
        1.4.3 临床症状评分
        1.4.4 指标定义
    1.5 治疗
    1.6 统计学处理
第2章 结果
    2.1 基线资料对比
    2.2 临床检测指标对比
    2.3 临床症状评分对比
    2.4 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对比
    2.5 临床疗效对比
    2.6 临床转归对比
    2.7 住院时间对比
第3章 讨论
    3.1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简介
    3.2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情发生发展机制
    3.3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并发症
    3.4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简介
    3.5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原理
    3.6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
    3.7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中的意义
    3.8 实验数据结果分析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胆源性胰腺炎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1.1 胰腺炎的发病原因
    1.2 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
    1.3 胰腺炎的治疗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治疗方法
    2.3 术前准备
    2.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步骤
        2.4.1 麻醉与气腹
        2.4.2 胆囊三角分离
        2.4.3 胆囊切除
    2.5 病例整理
    2.6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两组患者术前资料比较
    3.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情况
    3.3 术后生化指标比较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不足
    5.1 结论
    5.2 本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10)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应用PTGD与ERCP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纳入及排除标准
    3.治疗方法
    4.观察指标
    5.统计学方法
结果
    1.三组患者入院时的一般情况比较
    2.PTGD组与ERCP组术中情况及手术相关并发症
    3.治疗3天后实验室指标变化比较
    4.治疗1周后临床评分变化比较
    5.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6.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7.各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首次住院期间死亡率比较
讨论
    1.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应用ERCP能否获益
    2.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应用PTGD能否获益
    3.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应用ERCP和PTGD的对比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四、急性胆源性腹痛的EUS检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延边地区696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D]. 张晓燕. 延边大学, 2021(02)
  • [2]轻症-中度重症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机的探讨[D]. 谭扬. 吉林大学, 2021(01)
  • [3]重症急性胰腺炎不同病因的临床特征分析[D]. 刘迎龙. 湖北民族大学, 2021(12)
  • [4]早期ERCP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效果分析[D]. 王博扬. 吉林大学, 2020(08)
  • [5]复发性急性胰腺炎与慢性胰腺炎的关联性及临床干预研究[D]. 张菂.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6]235例急性胰腺炎病例回顾性分析[D]. 刘德.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7]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治体会[D]. 匡志均.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8]连续性血液净化应用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的回顾性分析[D]. 游明波. 南华大学, 2020(01)
  • [9]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观察[D]. 杨豪. 南昌大学, 2019(01)
  • [10]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应用PTGD与ERCP的临床观察[D]. 韩林.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EUS检查急性胆道腹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