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及邻区构造单元的划分与特征

滇西及邻区构造单元的划分与特征

一、滇西地区及邻区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白雪瑞[1](2021)在《昌宁-孟连带“前寒武纪”变沉积岩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文中提出有关原-古特提斯的演化问题,长期以来都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而滇西三江地区位于特提斯构造域的东侧,拥有着比较重要的原-古特提斯演化的相关地质证据。滇西地区的昌宁-孟连构造带夹于西侧的思茅地块以及东侧的保山地块之间,被认为是分隔了冈瓦纳大陆和扬子地块。带内断续发育有大量的变质单元和蛇绿岩带,记录了原特提斯洋和古特提斯洋形成与闭合的演化过程。但是由于多期次岩浆作用以及构造作用改造,使得该带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对于原、古特提斯洋是连续演化的大洋还是存在早古生代末原特提斯洋闭合的造山作用,一直存在认识分歧。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选择昌宁-孟连带内的“前寒武纪”变沉积岩系为研究对象,对它们的野外地质特征和岩相学进行分析,再结合碎屑锆石年代学的手段,进而去探讨其与特提斯洋演化的关系。昌宁-孟连构造带内广泛出露的“前寒武纪”变沉积岩系,被划分成若干个地层单元,包括澜沧群、大勐龙群、崇山群、勐统群和西盟群等,它们呈规模不等的岩块岀露于昌宁-孟连带内,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表明,澜沧群中的碎屑锆石年龄为2424.7~508.6 Ma,峰值为508 Ma和1199 Ma;大勐龙群的两个样品碎屑锆石年龄为3534.9~426.7 Ma与2552.2~604.5 Ma,峰值分别为444 Ma、927 Ma和1095 Ma、1700Ma、2488 Ma;崇山群的碎屑锆石年龄为2605.4~402.1 Ma,峰值为439.6 Ma和1850Ma;勐统群的碎屑锆石年龄为3552.4~521.7 Ma,峰值为594 Ma、974 Ma和2478 Ma。结合前人对各岩块内火山岩夹层、侵入其中的岩浆侵入体年代学数据资料以及与晚古生代层序地层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等,限定澜沧群沉积时代为471.5~454 Ma,属中晚奥陶世;勐统群的沉积时代为487~460 Ma,即中奥陶世;西盟群沉积时代为504~460 Ma,属于晚寒武-中奥陶世;崇山群的沉积时代为早志留世(440 Ma)-晚志留世(427Ma);大勐龙群和崇山群的沉积时代早于晚志留世。表明所有的“前寒武纪”变沉积岩系(岩块)均形成于早古生代。碎屑锆石的年代学特征显示,澜沧群、勐统群和西盟群的沉积物质来源于构造带西侧的保山地块,大勐龙群和崇山群物质来源于构造带东侧的思茅地块。构造带内的湾河蛇绿岩可能是原特提斯洋洋壳的残余。本文的研究结果认为,昌宁-孟连构造带内的“前寒武纪”变沉积岩系原岩沉积时代均为早古生代,在早古生代末期伴随原特提斯洋俯冲消亡的造山作用遭受了强烈的变质-变形改造,并被晚古生代泥盆纪以来的层序地层角度不整合覆盖。原、古特提斯洋不是连续演化的大洋,滇西地区存在与原特提斯洋闭合相关的早古生代造山作用。

徐良叶[2](2021)在《云南地区地壳形变与应变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GNSS测量技术不仅可以监测到地震引起的地表位移和形变,而且可以监测到构造运动形变、孕震形变、震后形变等微小构造形变,它已成为目前观测地壳运动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根据GNSS观测资料提取地壳形变与应变信息,进行区域地壳应变特征及分布规律分析研究,有利于认识地壳构造运动的机制及其发展历史,对进一步研究地震动力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GAMIT/GLOBK软件解算2015-2019年云南地区45个连续运行GNSS基准站观测数据,采用最小二乘配置方法获得云南地区地壳形变与应变特征,并结合云南地区2015-2019年5.0级以上地震信息,分析云南地区地壳形变与地震的关系。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详细介绍了GNSS测量原理及数据解算的理论方法,及求取应变场的方法,主要有多面函数拟合、球面小波、最小二乘配置,详细介绍了最小二乘配置方法。(2)基于云南45个(2015-2019年)连续运行GNSS基准站观测资料,解算得到云南地区在ITRF2014框架下的速度场,及扣除欧拉旋转矢量后的的速度场。结果表明,在ITRF2014框架下云南地区水平运动速度方向整体朝东南方向旋转;云南地区的相对运动存在明显差异,云南地区中部和西部的相对运动较弱,川滇交界处相对运动较为剧烈,小江断裂带呈现显着的左旋特征,其中小江断裂带南端左旋特征比北端剧烈。(3)基于扣除欧拉旋转矢量后的的速度场,采用Kriging插值方法对站点的速度进行插值,再利用最小二乘配置法求取云南地区应变场。结果表明,站点的实测速度与拟合速度的残差大部分在1mm以内(除1个站点残差为1.3mm外),说明本文计算方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从获取的云南地区应变参数可以看出,云南地区面膨胀率总体呈现拉张与压缩相互交替的现象,说明云南地区地壳所受到的应力复杂,构造运动活跃,其中拉张应变最突出的地方在木里-盐源一带,压缩应变最突出的地方在通海-蒙自一带;云南地区最大剪应变主要有2个高值区,分别沿丽江-小金河、小江断裂带分布,其中最大剪应变高值区在昆明-通海一带,其他区域剪切应变积累低,说明剪切变形较弱。(4)基于最小二乘配置方法获取云南地区2015-2019年5级以上地震前的速度场与应变场,结果表明:沧源、云龙、漾濞、通海地震前都出现部分站点加速大幅的运动,说明该地区的相对平衡运动状态被打破,诱发了地震;昌宁地震前,川滇交界处的站点由原来杂乱无章的运动状态变为一致向西南方向加速运动,然而运动幅度相对与其他站点并不大;墨江地震前无明显的站点异常的运动特征;沧源、昌宁、通海地震前,部分站点出现加速运动特征,在站点的运动方向上发生了地震,地震发生均发生在面膨胀率0值区附近;云龙、漾濞地震前出现部分站点加速大幅运动,然而地震并没有发生在站点运动的方向上,云龙地震发生在最大剪应变高值区,但不是最高值区,漾濞地震发生在最大剪应变高值区;墨江地震发生在面膨胀率高值区的边缘。(5)通过对以上震列的分析表明:当部分站点出现加速大幅异常运动时,需注意站点运动方向的面膨胀率0值区、最大剪应变高值区或高值区边缘有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当区域的应变积累过高,出现应变量值减少的趋势时,需注意面膨胀率高值区边缘发生地震的危险性。

刘方斌[3](2021)在《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剥露历史的热年代学约束 ——以临沧花岗岩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东南缘作为青藏高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生代期间经历了显着的构造隆升、断裂活动、气候变化和河流系统的重组,这些过程均伴随着岩石的快速剥露,是当今地学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然而,目前关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期间的剥露过程及驱动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通过重建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岩石冷却历史、研究其快速冷却的驱动机制对理解该地区的形成机制以及地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选取了青藏高原东南缘临沧花岗岩地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借助磷灰石和锆石(U-Th)/He以及磷灰石裂变径迹等多种低温热年代学定年手段,并结合二维(QTQt)和三维(Pecube)热历史模拟方法,研究了临沧花岗岩地区新生代期间的剥露过程。其次,结合构造资料以及古气候数据分析,探讨了临沧花岗岩岩体快速变冷的驱动机制。最后结合已发表的低温热年代学数据,采用数学统计及数值模拟(Glide)的方法对整个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期间的快速剥露期次以及剥露速率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新生代期间,青藏高原东南缘临沧花岗岩地区主要经历了三次快速冷却事件,分别发生在晚始新世、渐新世以及中中新世。(2)通过综合分析区域气候及地质数据,认为晚始新世的快速冷却事件可能是由于地壳缩短所致,而渐新世的快速冷却则是由于地壳缩短以及侧向挤出共同作用引起,该两次事件的发生与印度板块的斜向俯冲可能存在必然的联系。我们把中中新世时期快速剥蚀归因为亚洲夏季风增强所导致的加速河流下切作用,河流的下切侵蚀进一步加速了该区域的地貌演化。(3)基于三维热-动力学数值模拟(Pecube)的方法分别采用稳定地形、高原-稳定地形以及高原-动态地形3种模型重建了青藏高原东南缘临沧地区的地貌演化过程。反演结果揭示了在早新生代(晚始新世)时期,只有高原-稳定地形模拟的结果能够精确的约束研究区冷却剥露的时空演化历史,并论证了在该时期经历了快速的构造抬升事件,从而达到现今海拔高度。该模型结果意味着青藏高原东南缘在新生代早期就开始快速隆升。(4)基于前人发表的低温热年代学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KDE)统计分析方法对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期间的快速剥露事件及期次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整个青藏高原东南缘在此期间至少发生了6次快速剥露事件,分别为~61-58 Ma,38-35 Ma,32-23 Ma,18-13 Ma,11-6 Ma以及4-3 Ma。(5)通过区域数值模拟方法(Glide)计算分析了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剥露速率的时空演化特征,得出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剥露速率在时空上存在显着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是由于区域构造和(或)气候变化作用所导致。

贾佳[4](2020)在《洱源地区地壳三维P波速度精细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滇西地区是我国构造活动最强烈的区域之一,断裂带交叉分布、地形多样、地震频发、地质构造复杂,许多学者对滇西地区开展了大量的深部探测研究工作,利用不同地球物理方法,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展示该区域地壳结构的基本特征。洱源地震发生前后,地球物理学者对该地区及其邻区的深部结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研究结果。然而,由于地震资料的限制,现有的研究结果尚未对洱源地震震源区的深部结构进行小尺度的精细速度结构研究,对认识洱源地震深部结构、地震破裂过程及地震成因机制带来了困难。本研究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使用我们提取的微震数据,确定了洱源地区小尺度三维P波速度结构,对于了解洱源地区的深层结构和洱源地震成因机制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我们的研究集中在重定位后的地震位置分布与三维P波速度异常之间的关系。将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应用于1987个事件的11968条绝对P波初至到时和73987个高质量相对P波初至到时,同时确定洱源震源区的精细地壳三维P波速度结构和地震位置。根据重定位之后的地震位置分布来看,地震主要沿着断裂分布或者发生在高低速异常的过渡带。地震层析成像结果与地表地质构造明显相关,研究区内的断裂控制着上地壳的高低速异常分布,盆地被断层围陷,在剑川、洱源、巍山、宾川盆地地区呈现低速异常,推测低速异常可能受浅层沉积层的影响。在4km处低速区域向北东方向偏移,盆地在深部呈现倾向北东的形态。而在8km和12km深度,沿平行通甸-巍山断裂方向,有串珠状条带,速度结构呈现高低速相间分布特征。而随着深度增加到了24km深度,与上一层相比速度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研究区整体呈现高速异常。通甸-巍山断裂至澜沧江断裂下方的中下地壳存在低速体Lv1,且通甸-巍山断裂下方的低速体Lv1在断裂的北西处深度变浅。我们研究认为中下地壳的低速体可能由于来自青藏高原巨大压力的推挤,遇到刚性扬子板块的阻挡后在断裂下方应力集中的结果。

高春云[5](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构造特征及演化研究》文中提出限制在青铜峡-固原断裂以东、摆宴井断裂以西,灵武断裂以南、平凉一线以北的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夹持在华北克拉通、阿拉善地块、秦岭-祁连造山带等不同构造单元之间,大地构造位置的特殊性使得其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处于不同构造系统中,受到不同动力体系的影响,构造特征和演化十分复杂且具有代表性。虽长期以来备受研究者关注,但是由于资料和认识水平的限制导致在其基本构造模式,关键构造时期构造格局等方面的认识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争议。同时,盆地西缘作为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战略拓展区长期以来受到油气工作者的重视,也进行了大量的勘探工作,但是由于对其基本构造特征和地层分布还认识不够清晰,导致勘探工作长久以来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构造特征及演化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重大意义。本文立足于野外露头资料,钻井资料,重、磁、电资料和地震资料,以板块构造和构造地质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航磁、重力和CEMP资料的处理和解释,野外露头资料的解析,钻井资料的标定,完成二维地震资料的综合解释。在各种资料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完成了西缘南段构造层序及其结构关系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分析了区内主要断裂特征及其影响,对西缘南段内部次级区带进行了重新划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构造特征分析和构造模式的建立,进而通过对各个关键构造时期古构造格局的刻画完成了西缘南段的演化研究。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根据露头、填图以及地震资料发现西缘南段主要发育白垩系与下伏地层、侏罗系与下伏地层、上古生界与下古生界三种类型的重要角度不整合面,这几个不整合面分别代表了西缘南段地质历史时期几次重要的构造事件。(2)采用以钻井为标定,以露头资料为约束,以重力和电法勘探资料为辅助的综合二维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在资料品质较差、构造较复杂的西缘南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明确了沙井子、交岔等构造复杂地区以往认识不清的地层组成,最新钻探显示新的解释结果更加符合地质事实。(3)对西缘南段内部次级构造区带进行了重新划分。以区内几条重要的断裂为分界,将西缘南段进一步划分为马家滩构造区带、石沟驿-沙井子构造区带、韦州-彭阳构造区带等几个次级单元。新的划分方案突出主干断裂的控制作用,东西分带特征更为明显。(4)基于各种综合分析,提出了“狭义西缘南段”的概念。以惠安堡-沙井子断裂为界将传统的西缘南段划分为马家滩构造区带和“狭义西缘南段”两部分,作者认为马家滩构造区带与东侧的天环凹陷更为相似,剥离了马家滩构造区带的“狭义西缘南段”更有利于讨论其构造特征。(5)分别建立了马家滩构造区带和“狭义西缘南段”的构造模式。马家滩构造区带为典型的以石炭系为滑脱面的低角度逆冲推覆构造,是燕山期自西向东的推覆作用发生时产生的边缘被动型变形。“狭义西缘南段”为深层次滑脱面控制的高角度冲断,深层次构造作用所诱发的自西向东的强大水平挤压力是“狭义西缘南段”发生构造变形的主要动力学背景。(6)明确了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等关键构造期的古构造格局。加里东期“狭义西缘南段”为过渡型弱构造变形带。加里东运动在该区的变形响应既不像青铜峡-固原断裂以西的走廊和贺兰地区那么强烈,又不像鄂尔多斯盆地本部仅表现为整体的抬升,呈现过渡性特点。晚三叠世“狭义西缘南段”也发生了微弱的褶皱变形,大致以青龙山-彭阳断裂为东界,其西侧存在一个古隆起,这个古隆起向北延伸与银川地堑下的古隆起相连接,统称银川-青龙山-彭阳古隆起。晚三叠世贺兰山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为两个相互独立的盆地,两盆地之间为晚三叠世银川-青龙山-彭阳古隆起所分隔。沉积特征、地层接触关系、地层缩短量以及低温热年代学等都反映出侏罗世末期的中燕山运动是形成西缘南段现今推覆构造的主要时期。喜马拉雅运动在西缘南段不同区域或表现为走滑作用,或表现为逆冲推覆作用,对燕山运动形成的逆冲推覆构造带表现为进一步的改造。(7)对“狭义西缘南段”构造演化可以系统的总结为西缘古陆梁的间歇性隆起。在志留纪-早石炭世,它是西缘加里东期构造带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晚二叠世石千峰期、三叠纪延长期、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它作为构造隆升带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东西两侧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

胡晓辉[6](2020)在《云南及邻区构造应力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的研究区域主要为云南地区,并涉及其邻区,该区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属于我国南北地震带南段,是青藏高原东流物质运移方向拐折关键地带,横跨多个块体。复杂的受力环境和强烈的构造变形,使得该地区地震活动频发,造成巨大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是在区域应力场作用下构造活动的产物,对研究区域震源机制和应力场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地震孕震背景、地震活动性和区域构造活动,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本文利用国家测震台网中心备份中心(http://www.seisdmc.ac.cn/)提供的研究区域(21°N-30°N,96°E-106°E)2014年1月至2019年7月M3.5以上地震波形资料,采用gCAP方法反演得到428次地震震源机制解,联合从GCMT和前人震源资料中搜集的874次震源机制解,共获得1302次地震震源机制解。研究区域走滑型地震占主导,兼有正断型和逆断型地震。走滑型地震在整个研究区域均有分布,逆断型地震分布在滇东北(川滇交界东侧)地区,正断型地震分布在滇西地区(大盈江断裂和龙陵断裂区域)和滇西北(川滇菱形块体西边界)地区,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20km以内。基于震源机制解资料,将研究区域划分为1°×1°网格,采用阻尼应力张量反演方法反演应力场,得到49个网格应力场结果,并给出前人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的区域(德钦-中甸地区和腾冲地区)的应力场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以走滑型应力场为主,主压应力轴和主张应力轴倾角近水平;正断型应力场分布在川滇块体西边界(德钦-中甸-大具断裂附近),拉张作用明显;逆断型应力场分布在华南块体北部(川滇交界东侧北),表现为挤压应力状态;德钦-中甸地区为拉张型应力场,主压应力轴方位为NW,腾冲地区为走滑型应力场,主压应力轴方位为近NS-NNE。研究区域自北向南,主压应力轴方向具有顺时针旋转趋势,各个块体应力状态存在一定差别,华南块体西边界主压应力轴方向NW-NNW,川滇块体内主压应力方向NW-NNW,滇南块体的主压应力方向变化较大,由NNW变为近NS再变为NNE,滇西块体的主压应力方向为NNE。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整体应力场受控于青藏高原物质东流推挤川滇块体SE运动作用、印度板块侧向挤压和华南块体NW向作用,局部应力场还受到块体、区域构造的影响。主压应力轴方向与上地壳的优势快波方向、GPS资料获得主压应变方向基本一致。

刘桂春[7](2020)在《滇西南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蛇绿混杂岩物质组成和形成时代》文中研究指明三江特提斯域由多条蛇绿混杂岩带、(微)陆块和岩浆弧带组成,记录了从早古生代以来原特提斯洋至新生代新特提斯洋发展演化旋回。虽然很多地质学家认为滇西南地区可能存在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但缺乏原特提斯洋存在的蛇绿混杂岩等直接证据。因此,地质学家对冈瓦纳大陆北缘板(地)块,如喜马拉雅、拉萨、南羌塘、保山、腾冲、Sibumasu和印支板块、华南板块等古生代岩浆岩事件、造山运动及变质事件等认识不同。近些年来,在东(南)亚地区发现越来越多的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岩记录,可以证明在早古生代时期沿冈瓦纳大陆北缘存在原特提斯洋。西藏中部地区也先后发现了与原特提斯洋有关的早古生代蛇绿岩组合,为研究原特提斯洋提供有力证据。最近,笔者在滇西南地区发现了一条较完整的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带,为证实滇西南地区原特提斯洋的形成提供有力证据。研究区位于滇西南地区,该区以昌宁–孟连结合带为界,东侧为思茅板块,属印支板块北缘,具有扬子地体亲缘性;西侧为保山板块,属sibumasu板块北缘,具有冈瓦纳大陆的属性。早古生代时期,这些陆块分别位于东冈瓦纳大陆北缘边部和“Asian Hun superterane”联合大陆内,保存了原特提斯洋演化的相关信息,是恢复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构造演化的重要研究地区。本文依托区域地质调查成果,选取滇西南地区云县蚂蚁堆、双江湾河和银厂河、澜沧谦迈、景洪大勐龙蛇绿混杂岩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对其系统地进行岩石学、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主量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锆石Lu-Hf同位素和全岩Sr–Nd同位素组成研究,结合野外实际岩石-构造剖面、区域岩石组合等资料,探讨各蛇绿混杂岩的沉积–岩浆岩岩石组合序列、地球化学特征、岩浆来源、形成构造背景,确定其蛇绿混杂岩类型,进而反演滇西南地区原特提斯洋演化历程。取得的进展如下:(1)滇西南原特提斯蛇绿混杂岩带沿云县–双江–澜沧–勐海一线南北向断续分布,北部进入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强烈挤压的北澜沧江带内,向南延至缅甸境内。按照地理分布两端位置将其定名为云县–勐海蛇绿混杂岩带。该蛇绿混杂岩带位于昌宁–孟连结合带东部,与代表古特提斯洋的铜厂街–牛井山蛇绿混杂岩带近平行展布。云县–勐海蛇绿混杂岩带主要包括蚂蚁堆、大勐龙洋脊型蛇绿混杂岩、银厂河洋岛型蛇绿混杂岩、湾河洋内弧蛇绿混杂岩和谦迈岛弧前缘蛇绿混杂岩等块体,这些蛇绿混杂岩由原特提斯洋盆不同岩石组合序列组成,包括洋盆沉积–岩浆岩组合序列、洋岛沉积–岩浆岩组合序列、洋内弧沉积–岩浆岩组合序列和弧前盆地沉积–岩浆岩组合序列。(2)蚂蚁堆、湾河、银厂河和大勐龙等蛇绿混杂岩内岩浆岩分别给出锆石U-Pb年龄为458-447 Ma、461-458 Ma、462-455 Ma、507-492 Ma和481 Ma。蚂蚁堆和大勐龙等蛇绿混杂岩内基性岩浆岩地球化学相似,都具有低-中钾、高Ti拉斑质特征,具有相对平坦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和蛛网图,并具有非常高的锆石εHf(t)和全岩εNd(t)值,表明岩浆来源于亏损地幔,根据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沉积-岩浆岩组合序列,判断蚂蚁堆和大勐龙蛇绿混杂岩代表了云县–勐海洋洋脊-洋壳蛇绿混杂岩组合,证明滇西南地区存在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盆。银厂河蛇绿混杂岩中基性岩浆岩具有低-中钾、高Ti碱性和拉斑质玄武岩特征,具有相对富集LREEs和LILEs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和蛛网曲线,其锆石εHf(t)值为-3.2–-1.2,,而全岩εNd(t)值显示极高正值,代表岩浆来源于富集地幔。湾河蛇绿混杂岩中基性岩具有拉斑质性质,略富集LREEs特征,并亏损Nb和Ti等元素,锆石εHf(t)值显示不明显负值,而全岩εNd(t)值显示极高正值。综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沉积-岩浆岩组合序列,判断银厂河蛇绿混杂岩和湾河蛇绿混杂岩代表了云县–勐海洋洋岛和与洋内俯冲有关的洋内弧蛇绿岩组合。谦迈混杂岩具有基性、中性、酸性岩浆岩组合,其地球化学特征与岛弧岩浆岩相似,基性岩具有高Sr低Y、高Mg O和Nb特征,中酸性岩具有高Mg#、Sr和低Al2O3、Y特征。都表现为LREEs和LILEs富集、重稀土元素平坦特征,并且Nb、Ta、Sr和Eu等元素明显亏损,其基性岩浆来源于与俯冲作用有关的富集地幔,中酸性岩石是由于基性岩浆上涌或俯冲作用产生的热流导致下地壳重熔混合的结果。综合地球化学特征和沉积–岩浆岩组合序列可以判断谦迈混杂岩代表俯冲带附近岛弧前缘拉张环境形成的蛇绿岩组合,是云县–勐海洋早古生代早期向东冈瓦纳大陆北缘强烈俯冲的结果。(3)结合本文原特提斯洋残留蛇绿混杂岩和滇西(南)地区的早古生代岩浆事件,重建滇西南原特提斯洋,云县–勐海洋演化历程:云县–勐海洋在前寒武纪就已经形成大洋,经历了拉张至成熟阶段;早寒武世开始向冈瓦纳大陆北缘陆块下俯冲,至518 Ma开始向东冈瓦纳北缘强烈俯冲,这种强烈俯冲作用一直持续到中奥陶世(481 Ma),在480 Ma-440 Ma期间进入向东冈瓦纳北缘和“Asian Hun superterane”板块边缘双向俯冲阶段,该阶段是原特提斯洋衰退阶段,云县–勐海洋两侧都形成消减俯冲带;推测440 Ma以后云县–勐海洋进入残余洋盆阶段,在残留洋盆边部还存有持续向思茅板块俯冲作用,局部形成弧后盆地。(4)云县–勐海一带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带向北与藏中冈马措–双湖一带早古生代蛇绿岩带相接,推测是同一条蛇绿混杂岩带,代表了原特提斯洋东南缘主洋盆洋壳残余。东冈瓦纳大陆北缘板块岩浆岩事件记录支持不同地区原特提斯洋俯冲造山具有跨时性。新元古代晚期,原特提斯洋已经开始在东冈瓦纳北部土耳其、伊朗等地开始俯冲消减,中寒武世就已经闭合;而原特提斯东南缘藏中至滇西南早寒武世才开始发生俯冲消减,并且在滇西南地区俯冲消减作用一直持续至中志留世时期。

李哲萱[8](2020)在《新疆北东部地区中二叠统芦草沟组喷积岩特征及其形成构造背景探索》文中研究指明新疆北部地区作为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复杂的洋陆转换构造演化信息。长久以来,众多学者通过不同的构造研究手段对北疆构造演化进行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导致存在大量争议,尤其是关于北疆地区石炭-二叠纪构造环境的认识仍存在诸多分歧。笔者所在研究团队在新疆北东部广泛分布的中二叠统芦草沟组灰黑色细粒沉积岩中发现了大量由深源物质构成的岩浆-热液喷流沉积岩(喷积岩)。该岩类成因机制中所蕴含的二叠纪深部岩浆活动特征可为构造背景争议提供新颖的沉积学证据。因此,本文通过宏观岩心观察,微观-超微观岩石学、矿物学、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综合精细研究,对构成喷积岩的碎屑物质来源和成因机理进行重新解释,探讨了其形成可能代表的构造背景,为该区二叠纪构造背景研究提供新的证据。论文主要获得了以下成果及认识:1.喷积岩以夹层形式广泛产出于芦草沟组灰黑色湖相细粒沉积岩中,具有不同矿物组成及沉积结构,主要包扩热液沉淀成因的喷流岩及主要由深源碎屑组成的喷爆岩两种类型。按照主要造岩矿物不同,喷流岩进一步分为白云质喷流岩及方沸石质喷流岩。按照构成碎屑颗粒主要矿物不同,喷爆岩进一步分为方解石喷爆岩、白云石喷爆岩及透辉石喷爆岩三类。同类型喷爆岩按照碎屑颗粒产状不同,又分为碎斑状喷爆岩及团块状喷爆岩两种类型。2.喷爆岩矿物组成种类单一,成分成熟度及结构成熟度较低;碎屑晶质颗粒粒内微裂隙发育。认为构成喷爆岩的碎屑颗粒来源是陆内裂谷欠补偿湖盆背景下、源自地球内部不同深度、不同性质的岩浆-热液物质流体。即由气、液、固三相共存的物质流沿断裂上涌进入湖底喷流通道,自喷口喷出后,随距离喷口远近,在不同机械搬运方式和驱动力下参与沉积。其本质为热液喷流型深源碎屑沉积岩。3.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特征研究显示,构成喷爆岩颗粒的矿物为深部来源,甚至可能有幔源物质加入。方解石及白云石喷爆岩具有与碳酸岩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构成其碎屑颗粒的主要矿物(方解石及白云石)具有岩浆及岩浆期后热液改造特征。全岩Th/U比均远低于地壳平均值,而Sr含量远高于沉积碳酸盐岩,且具有与地幔极为相近的Sr、Mg同位素组成。以上表明构成其碎屑颗粒的方解石及白云石源区与岩浆作用及岩浆期后热液改造作用关系密切。4.由于物质来源及沉积过程不同,喷爆岩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团块状喷爆岩为地球不同深度的岩浆-热液物质自喷口喷出后形成高密度物质流体,在重力流机制下沉积而成,为近喷口产物。碎斑状喷爆岩则以晶质矿物为主,在牵引流作用下沉积形成,为远喷口产物。5.喷爆岩整体含量极少,但分布广泛,且富含深源物质,蕴含着重要的构造背景信息。喷爆岩矿物组成以碱性矿物为主,或为富碱性元素矿物。表明其碎屑物质的来源极有可能与碱性岩岩浆有成因联系。以上信息揭示了新疆北东部地区二叠纪芦草沟组沉积时期有丰富的碱性岩浆及碱性热液活动。该发现也进一步为研究区在二叠纪已进入板内伸展构造演化阶段提供了沉积学证据。中二叠统芦草沟组灰黑色细粒沉积岩系中深源碎屑沉积岩的确定,既丰富、深化了细粒沉积岩研究,也为探索深源物质如何参与并影响细粒沉积岩的沉积、成岩作用提供了资料和基础。同时,加强细粒沉积岩中深源碎屑物质研究,还提供了利用深源碎屑分析区域构造背景的新思路,为研究区构造演化阶段判断提供了沉积学证据。同时也有助于突破传统找油气理念,探索深源物质对烃源岩形成的影响。

王桥[9](2020)在《川滇地块中部小金河-箐河构造带壳幔电性结构及动力学意义》文中认为川滇地块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是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东南向扩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高原隆升模式和生长变形过程的重要窗口。小金河-箐河构造带(北支为丽江-小金河断裂、南支为金河-箐河断裂以及程海断裂)斜切川滇地块,前人研究认为该构造带对青藏高原的东南向扩展具有屏蔽和吸收作用,但其深部驱动机制及动力学过程并不清楚,同时研究区一带地震频发,其孕震背景还有待进一步梳理。本文重点围绕“小金河-箐河构造带的深浅构造耦合关系及孕震背景”等科学问题,主要完成了二条宽频大地电磁(MT)剖面和一条宽频+长周期大地电磁(MT+LMT)剖面观测,进行了大地电磁三维壳幔电性结构建模;利用地震和重磁资料进行综合解释,并配合开展了地表变形数据的联合分析;辅以完成了三个地质构造控制点以及一个遥感解译点的调查研究等工作,初步建立了研究区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结构和动力学解释模型。首先,通过大地电磁资料的精细处理与分析,获得了研究区深部结构定性的认识并明确了数据的反演方案;通过开展精细化的二维三维反演,建立了川滇地块中部壳幔电性结构模型;然后,结合已有的研究资料,对各剖面电性结构模型开展了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分析,进一步划分了浅表的地层构造单元,推测了小金河-箐河构造带的深部延展情况;同时,结合前人的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成果,探讨了川滇地块中部大型壳幔高阻地质体的成因机制及构造作用;其次,针对深部电性结构模型特点以及深浅动力学关系的分析需要,开展了地表地质调查研究,基本厘清了小金河-箐河构造带的浅表构造变形样式,认为川滇地块中部不均衡的地壳运动,不仅体现在地表构造性质的分段性差异,而且也体现在深部电性结构上的分块性差异,这似乎表明深部构造与浅部构造之间存在某种耦合关系;最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了研究区的构造活动时限及运动学特征,论述了动力学过程,构建了小金河-箐河构造带晚新生代以来分三个阶段的深浅构造耦合关系。通过对历史地震震源分布规律的分析,结合构造特点及区域运动学特征,进一步总结了研究区的孕震背景特征。总体上,本文主要获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1)川滇地块中部的壳幔电性结构具有分块性特征。木里-攀枝花(南北向)、永胜-冕宁(东西向)一带深部呈现高阻结构(川滇地块中部大型壳幔高阻体)并发育少量的高导层,该高阻结构外围发育大套的高导层。这些高导层存在显着的各向异性,不仅在分布的空间上存在较大差异,同时电阻率值也存在一定差别,其对于调节高原的东南向扩展具有重要作用。(2)川滇地块中部存在大型壳幔高阻地质体。川滇地块中部大型壳幔高阻地质体呈现”三高(高电阻率、高速度、高密度)”地球物理特征,该“三高”异常可能具有同源性,推测是二叠纪晚期古地幔柱构造作用的结果,具有较强的岩石力学性质,可能是稳定且不易变形的刚性地质体,其构成了对晚新生代时期青藏高原的东南向扩展被动阻挡的深部动力学背景。(3)小金河-箐河构造带的浅表构造具有分段性特征。构造带北东段:丽江-小金河断裂(北东段)与金河-箐河断裂为现今弱活动或不活动断裂,构造性质以逆冲为主要特征,金河-箐河断裂的规模和变形程度显着大于丽江-小金河断裂(北东段);构造带南西段:丽江-小金河断裂(西南段)为左旋走滑断裂兼具一定的逆冲分量,程海断裂为正断左旋走滑断裂。(4)晚新生代以来,小金河-箐河构造带分三阶段的深浅构造耦合关系及对青藏高原东南向扩展的调节作用:中-中新世,在壳(内)幔高导层作用下,青藏高原的地壳介质往东向扩展,受到了古地幔柱成因的刚性壳幔高阻地质体阻挡,导致了上地壳介质的抬升,复合形成了以逆冲为主要性质的小金河-箐河构造带,作为重要调节分量协调了高原的东向扩展;中新世中晚期,鲜水河断裂割裂了青藏高原东缘,开始了左旋走滑运动,随着高原东缘持续的东南向扩展,进一步加强了小金河-箐河构造带的逆冲作用,导致了构造带北东段的就位,进一步调节高原的东南向扩展;上新世,随着多期次的构造“改造”作用,大型壳幔高阻地质体可能已经被割裂了,呈现出不如早期那样强的刚性了,特别是西北部;小江断裂开始左行滑移,鲜水河断裂的滑移分量更多的分配给小江断裂等一系列的南北向断裂系来协调川滇地块东部的构造变形,丽江-小金河断裂(北东段)及金河-箐河断裂停止了大规模的变形,可能不再作为重要调节分量参与协调作用;与此同时,红河断裂开始了右行滑移,受尾部拉张效应的影响,丽江-小金河断裂(西南段)及程海断裂开始了左行滑移运动,继续调节高原的东南向扩展。(5)川滇地块中部孕震背景。全新世的活动构造是地震发生的基本构造背景,多个断裂复合的“拐角”地带是大地震频发的背景之一。高电阻率-低电阻率陡变带是研究区地震发生的最佳电性结构组合。青藏高原的东向扩展是川滇地块中部大地震发生的基本动力学条件。未来一段时间内,小金河-箐河构造西南段可能会有大地震灾害发生的危险。

王欣[10](2020)在《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区工程地质特征及分区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位于环青藏高原东南缘,是整个昌都-思茅地块的轴部区域,也是三江并流的核心区。其复杂的地质环境条件,加上近年来各类基础工程建设的跟进,在该区域开展工程地质特征研究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有鉴于此,本文在《深切峡谷区地质环境演化规律及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的基础上,以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为研究对象,针对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单因素的特征分区研究。结合峡谷特征,对其形态类型及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随后对深切峡谷区地质灾害多发这一现象进行了主控因素的统计分析及易发性分区研究。最后对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区进行了基于GIS的综合工程地质分区评价。主要研究进展有:(1)详细收集整理了区域地质背景资料,得到各区县的气象水文统计信息,并对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建造、构造单元进行了相应的区划。在新构造运动分析的基础上统计了历史地震信息,为后续工程地质特征单因素分析奠定基础;(2)对研究区工程地质特征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的特征分析,得到各单因素的栅格初步分区图。着重对峡谷地貌特征进行了横、纵剖面形态上的分析,并结合Hack、SL等地貌参数对河流进行陡缓段的划分。然后对其形态类型及特征进行总结概括;(3)对典型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进行定性的地质分析,并对各类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发现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与深切峡谷区范围密切相关。通过信息量值计算,熵权法计算权重得到地质灾害的分布主要受控于地震、坡度、断裂、道路、水系、降雨等因素。易发性分区结果显示: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占总面积的40.9%,却有91.21%的地质灾害点发育,并且主要分布于澜沧江深切峡谷干流水系两岸3km范围以内。另外,非对称V型河谷为地灾高发的河谷形态;(4)在各单因素工程地质条件栅格分区图的基础上,选择地形坡度、工程地质岩组、不同地质构造影响范围、地震峰值加速度、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变速率、年平均降雨量8个影响因子构建了研究区工程地质分区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组合权重计算发现断裂构造、工程岩组、地形地貌三个影响因素所占权重最大。采用基于GIS与组合权重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进行了工程地质条件的分级分区评价。最后对各河段、各河谷类型的工程地质特征进行概括总结,得到了分区-分段-分河谷类型的工程地质评价结果。本文采用的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对其它流域深切峡谷区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分区结果为后续工程勘察及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提供了一定参考。

二、滇西地区及邻区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滇西地区及邻区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昌宁-孟连带“前寒武纪”变沉积岩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工作区域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 技术路线
    1.7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地质格架
    2.2 区域地层
        2.2.1 保山地块
        2.2.2 思茅地块
        2.2.3 昌宁-孟连构造带
    2.3 岩浆岩
    2.4 高压变质岩
        2.4.1 榴辉岩
        2.4.2 蓝片岩
    2.5 蛇绿混杂岩
        2.5.1 铜厂街蛇绿岩
        2.5.2 南汀河蛇绿岩
        2.5.3 牛井山蛇绿岩
        2.5.4 湾河蛇绿岩
    2.6 区域构造
    2.7 区域矿产
第3章 “变沉积岩系”岩相学特征
第4章 锆石U-Pb年代学
    4.1 分析测试方法
    4.2 测试结果
        4.2.1 大勐龙群测年结果
        4.2.2 崇山群测年结果
        4.2.3 澜沧群测年结果
        4.2.4 勐统群测年结果
    4.3 形成时代
第5章 地质意义
    5.1 碎屑物源区分析
    5.2 早古生代造山作用存在的证据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云南地区地壳形变与应变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GNSS测量技术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
    2.1 GNSS技术原理
        2.1.1 绝对定位与相位定位
        2.1.2 载波相位定位
    2.2 GNSS测量误差
    2.3 GNSS数据处理
        2.3.1 GNSS数据处理软件
        2.3.2 基线解算
        2.3.3 网平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平运动速度场获取及应变场计算方法
    3.1 水平运动速度场获取
    3.2 应变场计算方法
        3.2.1 多面函数拟合
        3.2.2 球面小波
        3.2.3 最小二乘配置
    3.3 应变特征参数计算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云南地区应变场获取与分析
    4.1 构造背景介绍
    4.2 云南地区速度场求解与特征分析
        4.2.1 云南地区GNSS数据基线解算
        4.2.2 云南地区整体旋转无基准速度场求解
        4.2.3 云南地区GNSS速度场的克里金插值
        4.2.4 云南地区GNSS速度场协方差函数拟合
        4.2.5 云南地区最小二乘配置法拟合速度场
    4.3 云南地区应变特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壳形变、应变与典型地震的关系研究
    5.1 沧源5.5 级地震与地壳形变、应变关系研究
    5.2 昌宁5.1 级地震与地壳形变、应变关系研究
    5.3 云龙5 级地震与地壳形变、应变关系研究
    5.4 漾濞5.1 级地震与地壳形变、应变关系研究
    5.5 通海5 级地震与地壳形变、应变关系研究
    5.6 墨江5.9 级地震与地壳形变、应变关系研究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3)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剥露历史的热年代学约束 ——以临沧花岗岩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1.3 青藏高原东南缘低温热年代学研究现状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论文工作量
    1.7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概述
    2.1 青藏高原东南缘
        2.1.1 构造学特征
        2.1.2 地貌学特征
        2.1.3 运动学特征
    2.2 临沧花岗岩带
第三章 低温热年代学方法简介
    3.1 (U-Th)/He测年
        3.1.1 基本原理
        3.1.2 ~4He扩散行为
        3.1.3 封闭温度与部分保存带
        3.1.4 α离子射出效应
        3.1.5 F_T校正
        3.1.6 辐射损伤
    3.2 磷灰石裂变径迹(AFT)测年
        3.2.1 基本原理
        3.2.2 AFT年龄计算
        3.2.3 AFT退火特性
第四章 样品采集及实验流程
    4.1 样品采集
    4.2 实验流程
        4.2.1 样品预处理
        4.2.2 (U-Th)/He测试
        4.2.3 AFT测试
第五章 临沧花岗岩带新生代剥露历史的热年代学约束
    5.1 低温热年代学实验结果
        5.1.1 磷灰石和锆石(U-Th)/He结果
        5.1.2 磷灰石裂变径迹结果
        5.1.3 锆石(U-Th)/He离散性分析
    5.2 低温热年代学年龄-海拔关系
        5.2.1 磷灰石和锆石(U-Th)/He年龄-海拔关系
        5.2.2 磷灰石AFT年龄-海拔关系
        5.2.3 伪海拔(Pseudo-elevation)-年龄关系
    5.3 QTQt热历史反演模型
    5.4 讨论
        5.4.1 晚始新世快速剥露与驱动机制
        5.4.2 渐新世快速剥露与驱动机制
        5.4.3 中中新世快速剥露与驱动机制
    5.5 小结
第六章 三维数值模拟检验
    6.1 基本原理
    6.2 参数设置
    6.3 模拟结果
        6.3.1 晚始新世阶段
        6.3.2 中中新世阶段
    6.4 小结
第七章 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剥露历史探究
    7.1 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快速剥露事件时间及期次
    7.2 新生代期间剥露速率时空演化特征
        7.2.1 方法及参数选择
        7.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7.2.2.1 古新世(64-56 Ma)
        7.2.2.2 早始新世(56-44 Ma)
        7.2.2.3 中始新世-早渐新世(44-32 Ma)
        7.2.2.4 渐新世(32-24 Ma)
        7.2.2.5 中新世(24-8 Ma)
        7.2.2.6 上新世-至今(8-0 Ma)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晚始新世三维数值模拟
附录二 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期间的低温热年代学数据集
附录三 青藏高原东南缘低温热年代学剖面剥露速率一览表
附录四 基于Glide模拟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剥露历史
附录五 图索引
附录六 表索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洱源地区地壳三维P波速度精细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区构造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区域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地震层析成像
        2.1.1 地震层析成像简史及研究现状
        2.1.2 地震层析成像方法
    2.2 双差层析成像
第三章 网格划分、数据处理及参数选择
    3.1 网格节点确定
    3.2 初始速度模型建立
    3.3 数据处理
        3.3.1 数据来源
        3.3.2 数据预处理
    3.4 地震对配对
    3.5 正则化参数选取
第四章 洱源地区三维速度结构层析成像
    4.1 检测板测试
        4.1.1 网格节点为
        4.1.2 网格节点为
    4.2 重定位结果
    4.3 三维速度结构
    4.4 成像结论
第五章 洱源地区三维速度结构成像结果讨论及认识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Reference
致谢
作者简历
    作者简历
    参与主要科研工作
    发表文章

(5)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构造特征及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与勘探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带研究与勘探现状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工作量
        1.4.1 资料收集与整理
        1.4.2 野外地质调查
        1.4.3 数据处理及成果图件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区域构造系统概况
    2.1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
    2.2 研究区区域构造系统基本组成与演化特点
        2.2.1 研究区及邻区古生界基本构造单元及其地质组成
        2.2.2 研究区及邻区侏罗纪末基本构造单元及其地质组成
        2.2.3 研究区及邻区新生代构造单元划分及地质组成
    2.3 研究区区域构造形成与演化的动力学背景
    2.4 地球物理资料揭示的研究区及邻区结晶基底的构造格局
        2.4.1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及邻区航磁异常及其反映的基底岩相组成
        2.4.2 地球物理资料反映的基底断裂
        2.4.3 基底构造对盖层的影响
第三章 西缘南段地层系统与层序
    3.1 地层序列
        3.1.1 中上元古界
        3.1.2 下古生界
        3.1.3 上古生界
        3.1.4 中生界
        3.1.5 新生界
    3.2 区域不整合面
        3.2.1 白垩系与下伏地层的角度不整合
        3.2.2 侏罗系与下伏地层的不整合接触关系
        3.2.3 上古生界与下古生界的不整合接触关系
    3.3 构造层序划分
    3.4 小结
第四章 西缘南段构造区带的划分及组成
    4.1 地球物理资料的处理与解释
        4.1.1 重力资料和电法资料的地质解释
        4.1.2 复杂构造区露头、重力、电法、二维地震综合解释
    4.2 主干断裂
        4.2.1 青铜峡-固原断裂
        4.2.2 惠安堡-沙井子断裂
        4.2.3 青龙山-平凉断裂
        4.2.4 安国断裂
        4.2.5 摆宴井断裂(断裂带)
    4.3 西缘南段次级构造区带划分及其组成
        4.3.1 马家滩构造区带
        4.3.2 石沟驿-沙井子构造区带
        4.3.3 韦州-彭阳构造区带
    4.4 小结
第五章 西缘南段构造特征与构造模式
    5.1 西缘南段前白垩系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5.1.1 前白垩系基岩地质图反映的前白垩系不同时代地层的分布规律
        5.1.2 前侏罗系基岩地质图反映的前侏罗系不同时代地层的分布规律
        5.1.3 前三叠系基岩地质图反映的前三叠系不同时代地层的分布规律
        5.1.4 前石炭系基岩地质图反映的前石炭系不同时代地层的分布规律
    5.2 主干地质剖面特征描述
        5.2.1 大罗山-青龙山-摆宴井地质剖面
        5.2.2 炭山-虎洞地质剖面
        5.2.3 西吉什字-彭阳-孟家塬地质剖面
    5.3 西缘南段基本构造特点
    5.4 西缘南段现今地质构造模式
        5.4.1 “狭义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构造带”的定义
        5.4.2 马家滩构造区带的构造模式
        5.4.3 “狭义西缘南段”的构造模式
    5.5 小结
第六章 西缘南段构造演化分析
    6.1 关键构造期的古构造格局及其组成特征
        6.1.1 加里东期古构造格局及其构造影响
        6.1.2 印支期古构造格局及其构造影响
        6.1.3 燕山期古构造格局及其构造影响
        6.1.4 喜马拉雅期古构造格局及其构造影响
    6.2 西缘南段不同构造期奥陶系顶面古构造特征及演化
        6.2.1 山西组沉积前奥陶系顶面古构造
        6.2.2 石盒子组沉积前奥陶系顶面的古构造
        6.2.3 石千峰组沉积前奥陶系顶面的古构造
        6.2.4 延长组沉积前奥陶系顶面的古构造
        6.2.5 延安组沉积前奥陶系顶面古构造
    6.3 关于西缘南段“古陆梁”的认识
        6.3.1 西缘“古陆梁”研究现状分析
        6.3.2 关于西缘“古陆梁”的一些认识
        6.3.3 对“古陆梁”间歇性隆起的演化过程的厘定
    6.4 小结
主要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发表学术论文
    2.申请(授权)专利
    3.参与科研项目
作者简介
    1.基本情况
    2.教育背景

(6)云南及邻区构造应力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云南及邻区震源机制解反演
    2.1 gCAP方法的原理
    2.2 gCAP方法步骤及参数设置
    2.3 数据与速度模型
    2.4 震源机制解反演结果分析
    2.5 2014 年8月3 日鲁甸地震
    2.6 2014 年10月7 日景谷地震
    2.7 云南及邻区震源机制分布特征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云南及邻区应力场反演
    3.1 阻尼应力张量方法原理
    3.2 反演参数设置和阻尼系数计算
    3.3 应力场反演结果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云南鲁甸地震波形拟合图
    附录2 部分地震事件的波形拟合图
    附录3 云南及邻区M3.5 以上地震震源参数
作者简介

(7)滇西南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蛇绿混杂岩物质组成和形成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1.2 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及完成工作量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工作进展及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滇西(南)地区地质格架
    2.2 保山板块
    2.3 昌宁–孟连结合带
    2.4 澜沧地体
    2.5 云县–勐海蛇绿混杂岩带
    2.6 临沧花岗岩基
    2.7 思茅板块
第三章 实验方法
    3.1 锆石挑选及阴极发光分析
    3.2 锆石LA-ICP-MS U–Pb分析及微量元素分析
    3.3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3.4 全岩主量元素及微量分析
    3.5 全岩Sr–Nd同位素元素分析
第四章 滇西南地区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带分布及物质组成
    4.1 早古生代蛇绿岩带分布
    4.2 早古生代蛇绿岩物质组成
        4.2.1 蚂蚁堆蛇绿混杂岩
        4.2.2 湾河蛇绿混杂岩
        4.2.3 谦迈混杂岩
        4.2.4 大勐龙蛇绿混杂岩
第五章 滇西南原特提斯蛇绿混杂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背景
    5.1 蚂蚁堆蛇绿混杂岩
        5.1.1 样品采集
        5.1.2 锆石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
        5.1.3 全岩地球化学及同位素
        5.1.4 岩石成因
        5.1.5 大地构造背景
    5.2 湾河蛇绿混杂岩
        5.2.1 勐库芒那河地区湾河蛇绿混杂岩
        5.2.2 银厂河地区湾河蛇绿混杂岩
    5.3 谦迈混杂岩带
        5.3.1 样品采集
        5.3.2 锆石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
        5.3.3 全岩地球化学及同位素
        5.3.4 岩石成因
        5.3.5 大地构造背景
    5.4 大勐龙蛇绿混杂岩
        5.4.1 样品采集
        5.4.2 锆石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
        5.4.3 全岩地球化学及同位素
        5.4.4 岩石成因
        5.4.5 大地构造背景
第六章 滇西南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盆重建及演化
    6.1 滇西南早古生代古地理位置
        6.1.1 早古生代东冈瓦纳大陆北缘古地理格局
        6.1.2 保山板块古地理位置
        6.1.3 澜沧地体古地理位置
        6.1.4 思茅板块古地理位置
    6.2 滇西南原特提洋盆沉积-岩浆岩组合序列
        6.2.1 云县–勐海原特提斯洋盆沉积-岩浆序列
        6.2.2 澜沧–保山原特提斯弧盆沉积-岩浆岩组合序列
        6.2.3 思茅板块西缘原特提斯
    6.3 滇西南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盆演化模式
        6.3.1 云县–勐海洋初始洋盆发展–成熟阶段
        6.3.2 云县–勐海洋衰退阶段
        6.3.3 云县–勐海洋残余阶段
    6.4 东冈瓦纳大陆北缘岩浆事件对比
        6.4.1 原特提斯主洋盆分布探讨
        6.4.2 东冈瓦纳北缘原特提斯洋俯冲有关的岩浆事件
        6.4.3 印支与华南板块内与原特提斯洋演化有关的岩浆事件
第七章 主要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8)新疆北东部地区中二叠统芦草沟组喷积岩特征及其形成构造背景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外细粒沉积岩研究现状
    1.3 中国陆相细粒沉积岩研究进展
    1.4 喷流岩研究现状
        1.4.1 现代喷流沉积研究
        1.4.2 地质历史时期喷流岩研究
    1.5 喷积岩研究现状
    1.6 新疆北部地区构造背景争议
    1.7 主要研究思路
    1.8 论文工作量
    1.9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三塘湖盆地构造背景
        2.1.1 三塘湖构造单元划分
        2.1.2 构造演化特征
        2.1.3 三塘湖盆地晚石炭世-中二叠世地层发育概况
    2.2 准噶尔盆地构造背景
        2.2.1 准噶尔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2.2.2 构造演化特征
        2.2.3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质特征
第三章 样品采集及实验方法
    3.1 钻井岩心观察和样品采集
    3.2 普通岩石薄片研究
    3.3 岩石学、矿物学研究
    3.4 微量元素研究
    3.5 同位素特征研究
    3.6 实验技术方法
第四章 三塘湖盆地中二叠统芦草沟组喷积岩特征
    4.1 喷流岩岩石学、矿物学特征
        4.1.1 白云质喷流岩
        4.1.2 方沸石质喷流岩
    4.2 喷爆岩特征
        4.2.1 岩石学、矿物学特征
        4.2.2 地球化学特征
        4.2.3 数据结果分析
        4.2.4 物质来源讨论
第五章 准噶尔盆地东部中二叠统芦草沟组喷积岩特征
    5.1 喷流岩特征
        5.1.1 白云质喷流岩
        5.1.2 方沸石质喷流岩
        5.1.3 其他特殊热液矿物
    5.2 喷爆岩特征
        5.2.1 岩石学、矿物学特征
        5.2.2 地球化学特征
        5.2.3 数据结果分析
        5.2.4 沉积过程及方式讨论
第六章 新疆北东部地区喷积岩形成构造背景探索及相关问题探讨
    6.1 石炭-二叠纪区域岩浆活动特征
        6.1.1 新疆北东部区域性石炭纪-二叠纪岩浆活动特征
        6.1.2 三塘湖盆地二叠系火山-沉积地层特征
    6.2 新疆北东部地区喷积岩发育特征
        6.2.1 喷流岩
        6.2.2 喷爆岩
        6.2.3 喷流岩及喷爆岩特征小结
        6.2.4 热液流体示踪矿物
    6.3 喷积岩形成构造背景探索
    6.4 喷积岩成因机制模式
    6.5 相关问题讨论
        6.5.1 喷爆岩与正常沉积碎屑岩
        6.5.2 喷爆岩与火山碎屑岩
        6.5.3 喷爆岩与喷流岩
    6.6 存在问题及展望
        6.6.1 概念的更新与完善
        6.6.2 喷爆岩沉积、成岩过程有待深入研究
        6.6.3 深源物质与油气关系需要进一步探讨
        6.6.4 开发新技术或新研究手段的需求
结论及主要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川滇地块中部小金河-箐河构造带壳幔电性结构及动力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研究
        1.2.2 壳幔速度结构研究
        1.2.3 壳幔电性结构研究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采集与处理分析
    2.1 大地电磁剖面位置
    2.2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采集与处理
        2.2.1 数据采集与处理
        2.2.2 宽频与长周期数据拼接
    2.3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分析
        2.3.1 典型测点测深曲线分析
        2.3.2 维性分析
        2.3.3 电性主轴方位分析
    2.4 二三维反演
        2.4.1 反演方法简介
        2.4.2 三维反演方案与结果分析
        2.4.3 二维反演方案与结果分析
        2.4.4 二三维结构对比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川滇地块中部壳幔电性结构特征
    3.1 L1剖面电性结构特征
        3.1.1 主要断裂电性结构
        3.1.2 次级地块壳幔电性结构
    3.2 L2剖面电性结构特征
        3.2.1 主要断裂电性结构
        3.2.2 次级地块壳幔电性结构
    3.3 L3剖面电性结构特征
        3.3.1 主要断裂电性结构
        3.3.2 次级地块壳幔电性结构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小金河-箐河构造带北东段浅表构造变形特征
    4.1 丽江-小金河断裂北东段构造特征
        4.1.1 木里构造控制点
        4.1.2 母猪达遥感解译点
    4.2 金河-箐河断裂构造特征
        4.2.1 箐河乡构造控制点
        4.2.2 金河乡构造控制点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小金河-箐河构造带深浅构造耦合模式及孕震环境探讨
    5.1 川滇地块中部的深部构造背景
        5.1.1 大型壳幔高阻地质体及其成因机制
        5.1.2 壳(内)幔高导体及其构造作用
    5.2 小金河-箐河构造带浅表构造属性
        5.2.1 构造带北东段浅表变形样式
        5.2.2 构造带南西段浅表变形样式
        5.2.3 构造带活动时限
    5.3 小金河—箐河构造带深浅构造耦合模式
    5.4 川滇地块中部孕震环境探讨
        5.4.1 历史地震震源电性结构特征
        5.4.2 地震深部孕震环境探讨
    5.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区工程地质特征及分区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深切峡谷研究现状
        1.2.2 深切峡谷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1.2.3 工程地质分区评价研究进展与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水文
    2.2 区域地形地貌
    2.3 区域地层建造
    2.4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2.4.1 大地构造环境
        2.4.2 区域构造单元及断裂构造
    2.5 新构造运动与历史地震
        2.5.1 新构造运动
        2.5.2 历史地震
第3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3.1 地形地貌
        3.1.1 平面特征
        3.1.2 垂直特征
    3.2 峡谷特征
        3.2.1 谷底特征
        3.2.2 谷坡特征
        3.2.3 河谷形态类型及其特征
    3.3 地层岩性
        3.3.1 按地质年代划分
        3.3.2 按岩石强度划分
        3.3.3 按岩石类型划分
    3.4 地质构造
    3.5 地震活动
    3.6 降水及水文地质条件
        3.6.1 降水特征
        3.6.2 水文地质特征
    3.7 人类工程活动
    3.8 构造应力场与地形变
        3.8.1 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
        3.8.2 地形变场
第4章 澜沧江中游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易发性分区
    4.1 地质灾害点概述
    4.2 典型地灾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4.3 各类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4.3.1 距断裂距离统计
        4.3.2 距水系距离统计
        4.3.3 距道路距离统计
        4.3.4 地灾高程分布统计
        4.3.5 地灾平均坡度统计
        4.3.6 地灾降雨量分布统计
        4.3.7 地灾地震峰值加速度统计
        4.3.8 地灾工程地质岩组分布统计
    4.4 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
        4.4.1 地质灾害分布图
        4.4.2 评价因子的选取与分级
        4.4.3 信息量计算
        4.4.4 熵权法计算权重
        4.4.5 基于加权信息量法的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
        4.4.6 各河谷类型地灾发育特点
第5章 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区工程地质分区评价
    5.1 工程地质分区评价方法
        5.1.1 分区原则及依据
        5.1.2 基于GIS的工程地质分区评价方法及流程
    5.2 工程地质分区评价指标体系
        5.2.1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与构建
        5.2.2 评价指标的简述及量化
    5.3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5.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权重计算
        5.3.2 基于CRITIC法的客观权重计算
        5.3.3 权重的组合
    5.4 基于GIS的工程地质分区评价
    5.5 各河谷类型工程地质特征
        5.5.1 各河段工程地质特征评价结果
        5.5.2 各河谷类型对应工程地质岩组
        5.5.3 各河谷类型断裂发育情况
        5.5.4 各河谷类型水文地质情况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滇西地区及邻区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昌宁-孟连带“前寒武纪”变沉积岩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D]. 白雪瑞. 吉林大学, 2021(01)
  • [2]云南地区地壳形变与应变特征分析[D]. 徐良叶.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剥露历史的热年代学约束 ——以临沧花岗岩地区为例[D]. 刘方斌. 兰州大学, 2021
  • [4]洱源地区地壳三维P波速度精细结构研究[D]. 贾佳.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03)
  • [5]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构造特征及演化研究[D]. 高春云. 西北大学, 2020(01)
  • [6]云南及邻区构造应力场研究[D]. 胡晓辉. 防灾科技学院, 2020(08)
  • [7]滇西南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蛇绿混杂岩物质组成和形成时代[D]. 刘桂春.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8]新疆北东部地区中二叠统芦草沟组喷积岩特征及其形成构造背景探索[D]. 李哲萱. 西北大学, 2020(01)
  • [9]川滇地块中部小金河-箐河构造带壳幔电性结构及动力学意义[D]. 王桥.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10]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区工程地质特征及分区评价[D]. 王欣.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滇西及邻区构造单元的划分与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