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中细腻,浓中清新--电视剧《壮志凌云》评析

盛大中细腻,浓中清新--电视剧《壮志凌云》评析

一、恢宏中见细腻 浑厚中显清新——评析电视剧《壮志凌云》(论文文献综述)

黄新炎[1](2018)在《上海纪录片研究(1980-201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海纪录片发展,依托于上海影视,尤其是依托于上海电影深厚的历史基础及文化传统。上海电影发展历史中具有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及其透露出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始终影响着上海影视的发展,也影响着新时期上海纪录片的发展。无论在思想理念,还是技术手法和人才培养方面,与上海电影关系渊源很深的上海早期纪录片创作和上海科教纪录片创作,相对而言,更为直接地影响了本文所关注研究的上海纪录片的发展和进步。从1980年上海电视台成立纪录片组开始,由电影纪录片面来的电视纪录片开始有了正规军,为新时期上海纪录片创作发展提供了人员、经费和制度等方面的保障。本文基于简要回溯深厚的上海影视文化历史影响的视野,梳理研究了 1980年至2017年上海纪录片的创作及传播历史,在此基础上分析论述其各个历史阶段的创作实践及理念发展、代表作品及传播效果,初步归纳并勾勒出这个时期上海纪录片的发展脉络、衍变轨迹及文化影响。伴随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起步,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上海纪录片人,继承了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电影具有中国新现实主义特征的民生电影精神,比较自觉地把拍摄对象聚焦于市民百姓,深入里弄和街头进行纪实创作,通过讲述基层社会和市民百姓故事来反映改革开放的时代现实。1986年创办上海友好城市电视节,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在努力扩大上海纪录片国际影响力的同时,认真学习日本、美国等国外相对先进的纪录片理念,使“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流派成为当时上海纪录片创作的主要理念及手法。于是,上海纪录片开始自觉塑造能使人有感同身受的普通市民百姓而不再是传统的工农兵形象,捕捉历史新时期社会现实生活生动画面而拥有广泛传播的影响力,注重运用长镜头技术来体现纪录片创作的改革及影响力,从而使新时期上海纪录片的特征基本成型,并获得了很好的社会传播效果。伴随着新时期上海纪录片的初步辉煌,中国第一个电视纪录片栏目《纪录片编辑室》应运而生。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该纪录片栏目的开设与播出,是“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在体制内确立的标志,在中国新时期纪录片发展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其间,《纪录片编辑室》不仅探索纪录片栏目化生存之道,引领上海纪录片乃至影响了全国电视纪录片栏目的发展繁荣,而且在针对纪录片创作过度使用或者违反真实性原则使用“真实再现”“情景再现”创作手法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提出了“情景模拟”的观点及主张。另外,《经典重访》的创意及创作、拍摄和传播,对优秀纪录片的再传播、再学习,都进行了很好的商业化探索,也开启了类似纪录片续集拍摄制作的先河,具有积极的历史影响。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纪录片编辑室》经历了从辉煌趋于平淡,其中既有上海纪录片自身发展方面的原因,也有时代变化方面的因素。2002年,上海新时期纪录片发展又迈出了重要而历史性的一步: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纪录片频道——上海纪实频道。该频道的创立,在拓展国内外纪录片传播影响的同时,很好地进行了上海纪录片创新发展及传播方面的积极探索,获得了不少较为成功的进步发展。其中在商业化背景下创设的《大师》栏目,能够坚持人文主义理想,弘扬名家大师精神,对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的人文情感和价值观引领,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档案》栏目则通过从历史中去仔细找寻,挖掘以上海档案为主的生动故事,以悬念、模拟和动画等手段提升系列纪录片的影响力和观赏性。同时,上海纪实频道在努力适应现代消费的环境变化,积极改革纪录片的创作模式及制播模式。2014年,上海纪实频道上星播出,全方位适应国际化、网络化、全媒体发展的新形势,努力推进上海纪录片的最新发展。近年来,上海纪录片在探索更为客观真实的市民百姓生活系列纪录片《急诊室故事》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础上,使自觉融合客观纪实与主观制作为一体的系列医疗纪录片《人间世》很快上马,极大地提振了上海纪录片的创新发展和影响力。与此同时,上海纪录片人积极推出融国际性、广告性、审美性和纪实性为一体的《横穿美利坚》,强化国际合作和品牌营销,还拍摄了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海上丝绸之路》,以独有的上海纪录片表达方式参与国际传播并产生积极影响。为了尽可能客观而全面深入地研究新时期上海纪录片的发展历史,笔者采访了10位涉及上海纪录片发展历史的名人,设计并收集了《大师》栏目的前测、后测的调查问卷及研究,收集了《纪录片编辑室》创立至今播出的纪录片节目表和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从创立至2017年的获奖纪录片名录,并且将其相关文字资料都列为附录,作为本文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王贵禄[2](2011)在《高地上的文学神话 ——中国当代西部小说研究》文中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当代西部小说代表了新时期三十年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水平。因此我们说,本课题将西部小说作为研究的窗口,其意义不仅表现在整合与深化西部小说研究的既有成果,而且表现在这其实也是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动向与存在问题以独特的方式进行的观照。本课题在运作中所把握的关键词,如精神结构、文化基因、冲突模式,以及文学接受,都事关转型时期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乃至当代文化建设中的深刻矛盾与复杂纠葛,事关如何缓释世界潮流影响下本土性文学与文化诉求所形成的巨大张力。问题意识的存在与研究视野的择取,也表现出本课题研究者对中国文学当代境遇的深层焦虑、思考及探寻。本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体现为五章,分别是“绪论”、“精神结构论”、“文化基因论”、“冲突模式论”和“史评接受论”。“绪论”部分回顾了西部小说的研究历史及其研究现状,指出西部小说研究尚有较大的再研究空间,西部小说研究到了向深度开拓的转型时期。澄清了西部小说的概念、命名及其学理根据。追溯了西部小说发生的文化语境,在此基础上划分出了西部小说的历史分期:1942年—1976年为“形成期”,1976年—1993年为“兴盛期”,1993年—2010年为“分化期”,并逐一梳理了西部小说在各个历史时段的表现特征。对最终研究成果的命名做了学理性的说明。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等。“精神结构论”旨在揭秘西部作家的文学精神、创作精神和人格精神,及其演进的内在机制。精神高度是西部作家取得辉煌艺术成就的前提,在以往的西部小说的研究中,未能形成西部作家精神结构研究的整体性,故我们在本课题研究中对西部作家的精神结构做整体观和整体性的描述,力图呈现出西部作家精神结构的整体形象。本章分为三节,分别是“重铸民族文学之魂:西部作家的文学精神”、“为谁写作:西部作家的底层意识”和“转型时期的文学能指:新生代西部作家的精神结构与历史境遇”。“文化基因论”重在探寻西部小说的本质规定性,也就是辨别使西部小说成为西部小说的内在要素,地理人文环境、地域文化和民间文化精神的多重影响与深度书写,是使西部小说形成“本土性”叙事特征的主要原因。除了做宏观性的观察与描述之外,很有必要对“地方性文学与文化精神”的关系研究做抽样调查,因此本章择取了两个视点——当代秦地作家和宁夏西海固作家,前者是从历史维度分析文化精神传统对当代秦地作家的影响,后者是从现实维度考察民间文化精神对西海固作家的规范。本章分为三节,它们是“在乡土、荒野及牧场之间:西部小说叙事与地理人文环境”、“缘自远古的心音:长安文化精神对当代秦地作家的深层影响”和“从现实走向诗意:西海固作家对地域文化精神的沿承与超越”。“冲突模式论”力图揭示西部小说反复呈现的主要冲突形态,并意欲对西部小说的研究由表象进入到深层,以求深度把握西部小说运作的本质规律。“冲突模式”是西部小说研究中的一个盲点,尽管以往的研究或多或少对其有所涉及,但未能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故在这个环节的研究中我们将尽可能地凸显原创性。本章分为三节,分别是“西部小说叙事的可能深度:灵与肉的冲突”、“西部小说叙事的地域根性:人与自然的冲突”和“西部小说叙事的母题衍化: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史评接受论”从文学史评价和读者接受的复合视角探讨了西部小说的命运遭际。文学史评价反映的是史家对它的认可程度,读者接受状况则反映着它产生的社会价值意义。但史评与接受并不是总能达成一致,在西部作家身上这种矛盾有时表现得非常突出,因此对西部小说叙事从上述两种视角进行研究,其价值不仅是重新反思和透视西部作家的创作问题,从更宽泛的意义上讲,也是对整个当代文学史叙事的史学观念、价值立场、评价尺度,以及读者接受机制的整体性反思。在西部小说的研究史上,这个研究空间尚属盲区,所以,此命题的努力更具有探索性质。本章分为三节,分别为“《创业史》:当代文学史叙事反复言说与沉浮不定的经典”、“路遥《平凡的世界》现象:再议当代文学的一桩公案”和“《白鹿原》:新历史小说,家族小说,抑或西部小说”。本课题力图对西部小说研究有所突破,而所谓突破必然首先体现在文学及文化观念的更新上,因此,我们将近年来学术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和讨论的前沿问题,在有鉴别地吸收与整合的基础上,引入到了具体的研究中来,从而建构起了本课题展开研究的现实维度,这些问题诸如,底层问题、现代性问题、人文精神问题、文学史写作问题、文学精神问题、生态问题、“身体”问题、消费时代文学的命运问题等,所以在较大程度上激活与拓展了本课题可能的研究空间。而在更高的意义上说,新的研究维度的引入与运作,也是为了敞亮与描述西部小说在急剧转型的消费时代的命运远景,释放与澄清西部作家所面临的写作焦虑与思想困惑,最终为西部小说创作的全面走向经典化提供坚实可靠的理论依据。文学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可能是“私有形态”的事情,它需要所有以之作为事业的人来共同推进,共同在“荒诞”的世俗人生之外,创构一种可能的精神家园,因为文学只有通过这种诗性的方式,才有可能成为人们最后的诗意栖居之地。

冯岭,舒瑞森[3](2000)在《恢宏中见细腻 浑厚中显清新——评析电视剧《壮志凌云》》文中提出 全景式再现空军五十年奋斗历史的长篇电视连续剧《壮志凌云》,因其具有较高的艺术震撼力和历史穿透力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剧中既有史诗般历史的勾勒和空战场面的纪实,又有战争中军人心灵的颤动、情感的波澜,和似水柔情的英雄美人故事,通过复调乐曲式的多线索叙述,让现实和历史交织,阳刚美与阴柔美并举,恢宏深沉与清新细腻共存,从而使得整部剧气韵浩瀚,洋溢着英雄主义的豪情。

二、恢宏中见细腻 浑厚中显清新——评析电视剧《壮志凌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恢宏中见细腻 浑厚中显清新——评析电视剧《壮志凌云》(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纪录片研究(1980-201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第一章 依托深厚的历史基础及文化传统(1980年前)
    第一节 立足上海面向全国的时代意识及传播影响
        1. 1949 年前上海电影的时代意识及传播影响
        2. 新中国成立至1980年前上海电影的国内外影响力
    第二节 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纪录影像及传播影响
        1. 1949 年前上海纪录片的民族意识及传播影响
        2. 新中国成立至1980年前的上海纪录片创作及传播
    第三节 站在上海科教片肩膀上的创作及传播
        1. 1980 年前上海科教片的起步及影响
        2. 1980年前上海科教纪录片的审美特征
        3. 1980 年前上海科教纪录片对上海纪录片发展的贡献
第二章 起步于改革开放和关注百姓生活(1980-1993)
    第一节 在外宣名义下悄然起步
        1. 从“专题片”到“纪录片”
        2. 以创办上海友好城市电视节实现“请进来”“走出去”
        3. 从友好城市电视节到上海电视节及上海国际电影节
    第二节 市井民生影像的真切记录
        1. 向日本等外国同行学习纪录片创作新理念
        2. 深入上海里弄去创新纪录片拍摄
        3. 走向街头再现新时代上海百姓生活景象
        4. 真实记录国内外重大政治关系变化后的民情生活
    第三节 新时期上海纪录片成型特征及传播影响
        1. 表现普通市民百姓而不再是工农兵形象
        2. 捕捉历史新时期社会现实生活而拥有广泛的传播影响力
        3. 自觉注重长镜头技术运用来体现思想理念的改革进步
第三章 《纪录片编辑室》的空前引领及历史影响(1993-2002)
    第一节 《纪录片编辑室》诞生与上海纪录片勃兴
        1. 《纪录片编辑室》:从上海到全国的传播影响
        2. 《纪录片编辑室》与“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
        3. 《纪录片编辑室》栏目化特色及不足
    第二节 现场实地再现平民感受及心态
        1. 记录大上海发展与新上海人的生活感受
        2. 再现新上海建设与老上海人的生活情感
        3. 《纪录片编辑室》人的思想精神与纪录情怀
    第三节 值得再认识的“情景模拟”
        1. 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搬演”“真实再现”和“情景再现”
        2. 为何应该是“情景模拟”?
    第四节 《纪录片编辑室》从辉煌趋于平淡
        1. 自身原因
        2. 时代因素
第四章 消费主义环境下的商业化之路(2002—2014)
    第一节 《经典重访》:跨越时空对话的商业与人文考量
        1. 《经典重访》的历史背景及商业人文考量
        2. 《经典重访》的内容选择
        3. 《经典重访》的重访策略
        4. 《经典重访》的收视率及传播效果
    第二节 消费历史档案资料栏目纪录片的创作及传播
        1. 从《星期五档案》到《档案》
        2. 利用老上海档案的独特性打造品牌效应
        3. 《档案》栏目纪录片创作特色及传播效果
    第三节 消费历史名人栏目纪录片的创作及传播
        1. 《大师》栏目的人文精神及文化品位
        2. 《大师》作品的传播影响力实证研究
    第四节 构建领风气之先的商业化运作平台
        1. 《东方全纪录》的商业化运作及效果
        2. 《上海100》:与自己相遇的上海新时代城市纪录片
    第五节 适应消费主义环境的纪录片创作管理改革
        1. 拓展纪录片认识,丰富频道栏目
        2. 实行制播分离,效率效益考核和增加自制纪录片
第五章 全媒体时代的纪实坚守与创新发展(2014—2017)
    第一节 坚守纪实精神及当代创新
        1. 《急诊室故事》:涉及敏感题材与谨守客观真实
        2. 《人间世》:主体选择与纪实精神高度融合的创新成功
    第二节 强化国际合作与品牌营销
        1. 《横穿美利坚》项目的创新意义与摄制策略
        2. 国际性、广告性、审美性和纪实性融为一体的创作及传播效果
    第三节 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1. “一带一路”伟大战略与上海纪录片创作及传播
        2. 《海上丝绸之路》的上海表达及传播影响
        3. 其他融入或配合“一带一路”伟大战略上海纪录片的创作及传播
    第四节 全媒体时代上海纪录片的创新发展
        1. 全媒体时代上海纪录片的管理机制创新
        2. 全媒体时代上海纪录片的网络化生存
结语:上海纪录片的宏观回溯及前景展望
    第一节 新时期上海纪录片发展宏观回溯
        1. 平民生活的人文表达
        2. 创新纪实的海派表达
    第二节 新时代上海纪录片的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2)高地上的文学神话 ——中国当代西部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中国当代西部小说研究三十年
    1.2 中国当代西部小说的发生、时段划分及表现特征
    1.3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第2章 精神结构论
    2.1 重铸民族文学之魂:西部作家的文学精神
        2.1.1 苦难体验中民族自信力的艺术呈现
        2.1.2 弱势群体话语立场上的终极关怀
        2.1.3 自然生态与文明形态的审美描述
    2.2 为谁写作:西部作家的底层意识
        2.2.1 必要的概念梳理:底层、底层文学及底层意识
        2.2.2 作为美学主体的底层:革命话语主导下的底层表述
        2.2.3 底层是天使,抑或是庸众:当文化精英遭遇底层体验
        2.2.4 多元底层:现代性话语裹夹下底层表述的多向度拓展
        2.2.5 走向“底层文学”:消费时代的底层表述
    2.3 转型时期的文学能指:新生代西部作家的精神结构与历史境遇
        2.3.1 何谓“新生代西部作家”
        2.3.2 巨变时代的文学精神建构
        2.3.3 历史机遇及写作困境
第3章 文化基因论
    3.1 在乡土、荒野及牧场之间:西部小说叙事与地理人文环境
        3.1.1 西部的地域文化特征概说
        3.1.2 西部作家眼中的自然景观
        3.1.3 西部人物和风情的集中展示
    3.2 缘自远古的心音:长安文化精神对当代秦地作家的深层影响
        3.2.1 乡土与农民:当代秦地作家的题材选择
        3.2.2 悲悯与进取:当代秦地作家的主题话语
        3.2.3 恢宏气象与史诗品格:当代秦地作家的风格追求
        3.2.4 宏大叙事与传奇演绎:当代秦地作家的叙述方略
    3.3 从现实走向诗意:西海固作家对地域文化精神的沿承与超越
        3.3.1 “西海固文学”的提出、概念演进及文学史意义
        3.3.2 苦难大地的诗意化呈现与西部人生的别一种书写
        3.3.3 坚守信念的边缘写作与消费时代的文学高地
第4章 冲突模式论
    4.1 西部小说叙事的可能深度:灵与肉的冲突
        4.1.1 灵与肉的冲突:一个绕不开的叙事母题
        4.1.2《 创业史》:肉体的退场与灵体的走向“神性”
        4.1.3 《绿化树》:沉重或轻盈的灵魂与饥渴或累赘的肉身
        4.1.4 《白鹿原》:灵与肉的双重苦难及其隐喻
    4.2 西部小说叙事的地域根性:人与自然的冲突
        4.2.1 双向运动的复调:自然的“在场”与人性的擅变
        4.2.2 “绝域产生大美”:心灵的震颤根于对大自然的深层解读
        4.2.3 寻根的路还在继续:西部生态文学的崛起
    4.3 西部小说叙事的母题衍化: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4.3.1 现代性问题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个冲突模式
        4.3.2 现代性思潮中的西部小说叙事
        4.3.3 传统与现代的互动及融汇
        4.3.4 现代文明的贫困与重返民族传统的姿态
第5章 史评接受论
    5.1 《创业史》:当代文学史反复言说与沉浮不定的经典
        5.1.1 文学史叙事与经典秩序的变更
        5.1.2当代文学史叙事中的“柳青《创业史》现象”
        5.1.3 重估柳青《创业史》的文学史意义
    5.2 “路遥《平凡的世界》现象”:再议当代文学的一桩公案
        5.2.1 路遥:被文学史一度“忘却”的作家
        5.2.2 《平凡的世界》:一个影响了当代人的叙事文本
        5.2.3 文学史到底要说什么:路遥《平凡的世界》现象的存在意义
    5.3 《白鹿原》:新历史小说,家族小说,抑或西部小说
        5.3.1 回归“西部小说”的漫漫之旅:《白鹿原》的研究史
        5.3.2 当代文学史叙事中的“《白鹿原》现象”
        5.3.3 西部小说能否被文学史叙述:从“《白鹿原》现象”谈起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四、恢宏中见细腻 浑厚中显清新——评析电视剧《壮志凌云》(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纪录片研究(1980-2017)[D]. 黄新炎. 苏州大学, 2018(01)
  • [2]高地上的文学神话 ——中国当代西部小说研究[D]. 王贵禄.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0)
  • [3]恢宏中见细腻 浑厚中显清新——评析电视剧《壮志凌云》[J]. 冯岭,舒瑞森. 当代电视, 2000(S5)

标签:;  ;  ;  ;  ;  

盛大中细腻,浓中清新--电视剧《壮志凌云》评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