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地球物理发展研究

2020年中国地球物理发展研究

一、2020年的中国地球物理学发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苏微[1](2021)在《川蜀大地,学泽绵延——四川高校一览》文中指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艰险的蜀道,秀甲天下的峨眉山,"人间仙境"九寨沟……自古以来,四川富饶的土地、秀美的风景以及神秘悠久的古蜀文化让不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也正是在这片川蜀大地上,孕育出无数才子佳人,从西汉的司马相如、卓文君,到唐代的诗人陈子昂、李白,宋代的"三苏"父子,再到明代的杨慎,以及现代的文学家郭沫若、巴金等,名人的光环始终照耀着川蜀大地,书写了丰富多彩、独具魅力的"天府"文化。

程惠红,孙长青,王聪[2](2021)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学科布局规划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对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学科现有申请代码的梳理、整合和拓展,提出以"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应用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和行星物理学"5大分支学科为基础,构建新的14个二级申请代码体系,优化了学科布局.

罗雄[3](2020)在《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育人新目标,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人才培养的总方向。时代新人培育的提出,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特定历史阶段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也延承了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心任务的变化而培养“新人”的历史传统。时代新人的培育,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回答了新时代教育“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是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迫切要求,是落实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本质要求,是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青少年是时代新人培育的主体。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之一,在时代新人培育上大有可为且应大有作为。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根植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延承中国共产党“育新人”的传统,着眼于现代化进程中的育人反思。就理论基础而言,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立德树人”的育人思想是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的理论根基。就时代背景而言,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处于落实“四个伟大”战略、完成“强起来”历史任务、贯彻“四个服务”方针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背景、新征程、新境界和新使命之中。就现实反思而言,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必须正视教育现代化、文化多元化、政治民主化和社会信息化等潮流对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挑战,必须直面技术理性的“僭越”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带来的困扰。在培育原则上,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应坚持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在培育内容上,高等学校应着重培育青年大学生过硬的政治能力、高尚的道德品质、卓越的学习和创新本领、无畏的担当精神、健康的身心素质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在培育路径上,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应着重从课堂引导、实践养成、组织保障、精准服务和队伍支撑上入手,构建时代新人培育的路径体系。具体而言,在组织保障层面,应以党的坚强领导推进时代新人培育,构建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高校共青团“四维”工作格局,增强高校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的组织力,强化班集体成员的主体能动性;在课堂引导层面,应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贯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合、“实体课堂”与“虚拟课堂”的互补;在实践养成层面,要做实以理论学习为基础的专业实践,做优以知行合一为原则的社会实践,并在实践中精心打磨育人工作品牌;在精准服务层面,应扎实做好对青年大学生的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引导和就业指导;在队伍支撑方面,应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精心培养“大思政”育人队伍,尤其是要配齐建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工作队伍。总之,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作为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不断健全和优化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科研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从而形成育人合力,使时代新人培育取得更加显着的成效。

唐国智[4](2020)在《三维重力归一化总梯度法在大厂重力勘探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重力归一化总梯度法最早由前苏联学者Berezkin提出,最初主要用于寻找油气藏,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可以直接用于找油、找矿等。它是利用解析函数在场源点处使函数失去解析性的性质,通过向下延拓求导取奇点(场源)的位置。该方法具有不需要先验约束条件就能准确圈定地下异常体的空间位置,对于确定地质体的中心埋深位置,只需要选择合适的谐波数就能确定异常体的中心深度。利用重力归一化总梯度法可以定性或半定量地确定异常体的空间位置,在前期快速重力普查中,对于圈定隐伏岩体的分布和成矿远景区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在Berezkin提出的二维重力归一化总梯度方法的基础上扩展为三维重力归一化总梯度法,并对计算步骤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和推导。通过对球体模型、长方体模型、复杂密度分布模型、接触面等模型分析和研究表明,采用不同谐波系数得到的重力归一化总梯度极值(GHmax)及极值位置也不相同,当GHmax最大时,所对应的位置与模型的中心位置一致,谐波系数最佳。测线长度与测点间距对GHmax也存在影响,测线长度越长极值就越大,步长越小计算精度则越高,在三维重力归一化总梯度值的切片图中并没有出现二维重力归一化的“两高夹一低的特征,而是出现随着谐波数的增大由烟囱状变为碗状。此外,采用最佳谐波数下能准确识别长方体模型在不同深度的边界,且较传统边界识别方法得到的边界范围更为准确。在对大厂重力数据分析中发现,不同深度的隐伏花岗岩岩体边界范围在顶部为一不规则的椭球状,剖面为一倒锥形,整体形状类似于蘑菇状。大厂龙箱盖隐伏花岗岩体整体为南北走向,随着深度的加深龙箱盖隐伏岩体略向西凸,中心深度为H=-1190m;在大福楼与罗马村中间出现次高值圈闭,深度约为H=-1100m,罗马村与王崩之间出现低值圈闭,深度约为H=-900m。

刘闯[5](2020)在《《全球变化数据仓储电子杂志(中英文)》发刊词》文中提出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全球变化数据仓储电子杂志(中英文)》于2020年6月正式创刊。该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联合主办的电子杂志。她与2017年创刊的《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共同构成"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系统(中英文)"的重要部分。该刊为中英文双语同刊杂志。本文阐述了作为世界数据中心、中国地球观测数据出版分中心,为在全球变化实体数据集的正式出版所做的一系列准备性工作,论述了该刊的宗旨、任务和数据出版的有关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办法。

江勇[6](2020)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模拟与选择》文中认为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包括浅层地热、水热型地热和干热岩。根据《中国地热资源调查报告》,中国大陆336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热能资源年可采量折合标准煤7亿吨,中国大陆水热型地热资源年可采量折合标准煤19亿吨,中国大陆干热岩资源初步估算资源量折合标准煤856万亿吨,可见,我国地热资源丰富。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地热产业已初步具有商业价值,具备战略性替代能源的属性。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初始投资高、不确定性大,政策支撑力度不足,抑制了地热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基于此,本文重点围绕浅层地热资源和水热型地热资源,针对地热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开展研究,以更好地促进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本研究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主要包括:(1)以系统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研究的理论框架。以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公共政策理论为基础,分析地热产业发展系统结构、系统机制、系统目标,阐述地热产业发展政策依据和特点,提出了本文的理论框架,为更全面、更深入地刻画社会经济、能源环境、地热产业、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指导,克服了前人文献中地热产业研究主要针对单因素或部分因素影响的局限性。(2)基于地热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复杂系统关系分析,构建了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为深入挖掘地热产业、社会经济、能源环境、政策影响等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提供了手段。通过地热产业发展的运行机理分析,构建了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定量化模型总体结构和社会、经济、能源、环境、地热和政策子系统,使得分析更深入和严密。(3)从政策理论需求和实践需求两个维度设计地热产业不同政策组合,克服了以往研究中就问题谈问题,或就地热产业发展中某一项政策开展研究,导致地热产业发展政策研究系统性不强,科学性不充分的问题。本文从政策理论需求角度,分析了地热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政策工具和政策强度,从纵(政策强度)横(政策工具)两个方向分别作了政策需求分析;从政策的实践需求角度则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了现有单一政策和政策组合对地热技术水平、地热产业投资意愿等方面的效果,明确了现有政策的不足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地热政策经验,对地热产业政策进行设计,克服前人研究中的局限性。(4)依据上述所设计政策方法,分别从全国层面和典型区域层面开展了政策效果模拟,根据能源、环境、经济多目标协调程度,综合考虑资源效应、减排效应和政府可支付能力,提出了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的财税政策组合建议。

刘海涛[7](2019)在《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文中提出在我国高等教育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和加快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本科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而我国本科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便开始进行以专业设置为核心的教学制度设计,并将专业始终视为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这直接决定了专业设置在本科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但长期以来,受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等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始终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与盲目性,至今也没有得以有效解决。研究型大学作为大众化时代承担精英教育责任的主体,其本科专业设置对其他类型高校起着重要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对其本科专业设置进行研究,对于提高我国整体本科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以研究型大学为切入点,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进行了系统研究。最终目的是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优化路径,及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相应的论据和对策思考。为实现这一目标,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数据分析、访谈调查等方法,基于实践与理论的双向建构,将论文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理性认识、实证研究及理论探讨。第一,在理性认识层面,通过问题提出、文献综述以及研究设计,剖析了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涵,并将其概括为一个纵横交错的体系。就纵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即完整系统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从专业生成到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全过程。就横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又表现为客观属性与主观价值的统一体,即科学合理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具有“相关逻辑特性总和”与“各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适应性”的双重特征。而且,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行为主体权力与需求的适应性,与其多元逻辑的特性总和是相互影响、对应统一的,并分别通过本科专业设置的过程与结果得以反映。由此,本研究将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概括为: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多元逻辑的协调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分别通过对专业设置各逻辑历史演变与基本诉求的分析,以及专业设置各利益主体权益的审视,对该理性认识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二,在实证研究层面,基于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主要从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进行实践分析。就其过程而言,主要包括本科专业内容确定、专业设置模式设计,以及各主体权力划配,即设置什么专业、怎样设置专业和谁来设置专业三个基本方面。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主要表现为,基于“统一管理,分级备案或审批”的国家行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各高校在专业设置模式设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但仍然无法超越政府的主导作用,而社会与学生主体更是处于被相对忽略的状态;就其结果而言,主要包括专业结构布局状态与专业内涵建设状态两个方面。研究发现,无论是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数量所呈现的静态与动态状况,还是本科专业布局所呈现的外部与内部结构,亦或是学生对各专业及其课程的认知状态,均表明各高校更为重视专业结构调整而忽视专业内涵建设。第三,在理论探讨层面,通过对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与结果的实践研究,本文将其基本特征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本科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根据对其特征的分析,本文认为,相对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而言,其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透过特征表面从学理层面,进一步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背后的问题本质进行理论反思。主要认为,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存在一定的历史惯性;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与冲突;本科专业设置中的利益关系存在一定的强制性割裂。基于此,本研究从专业作为一种课程组合来进行人才培养的本质内涵出发,基于“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结合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主要提出,研究型大学应该从明确人才培养理念、健全专业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面来调整专业价值取向、淡化本科专业结构、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张丹[8](2019)在《株洲市产城融合低碳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城市的的发展正需要低碳转型。相对于产城融合和低碳城市的发展研究而言,有关产城融合低碳发展特别是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老工业城市的研究,显得关注不够、剖析有限。老工业城市低碳转型是响应节能减排号召的重要因素,产城融合低碳城市协调发展是从新视角剖析城市各要素相互联系,是因地制宜异同齐驱的建设思路。因此,株洲市以第三批低碳试点城市为契机,探讨建设过程中在产城融合与低碳城市之间的异同点,思考未来的建设走向,为当前城市低碳转型大潮中,尤其是老工业城市的低碳建设起引导作用。论文以株洲市为研究对象,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以产城融合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抓手,以两者相结合的双视角对株洲市产城融合低碳发展模式进行探究,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探索株洲市产城融合与低碳城市耦合协调发展现状,分析影响两者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株洲市未来产城融合低碳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意义上的参考。论文主要分为五章。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确定了研究方案。第二章从背景和综述等角度参考相关概念和相关基础理论。第三章从产城融合和低碳城市两个角度借鉴国内外相对成功的案例,可为株洲市提供借鉴经验,通过相关性分析、可行性分析和必要性分析探讨“产城融合”和“低碳城市”协同关系。第四章确定产城融合低碳发展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如熵值法、耦合度和协调度,对株洲市产城融合低碳发展指标体系权重、综合评价及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明确株洲市产城融合低碳发展两者之间的现状关系,再借助Eviews建立两者的二元线性回归模型,综合分析产城融合和低碳发展对株洲市建设的贡献点和影响力,最后通过与全国和湖南省的产城融合低碳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判断株洲市建设定位的准确性,总结出株洲市发展特点和明确建设思路。第五章从政策导向、目标路径角度,构建适宜株洲市产城融合低碳发展模式;提出经济、社会和生活低碳的建设重点,从规划布局与产业低碳化实现经济低碳,整体创建森林碳汇、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和绿色能源实现社会低碳,重塑居民消费意识,创建低碳社区,以行动实现生活低碳。

刘欣[9](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李妍[10](2019)在《新高考改革下高校招生大类设置研究》文中认为大类招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伴随着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实行,考试科目设置与招生录取机制的改变使得生源结构差异加大、高校专业竞争增强,这给高校大类招生的实行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作为高校大类招生的实施载体,招生大类设置方式的合理性是高校有效实施大类招生的基本保障。根据招生大类设置的指导思想,通过分析2020年拟在浙江省招生的本科高校所设置的招生大类,可以窥见当前我国高校招生大类设置存在的问题。由于不同“层次”高校、不同类别高校之间综合实力的相差悬殊,招生大类的设置数量与专业覆盖面也呈现出明显差异。在招生大类的设置方式方面,种类繁多、专业覆盖面小、设置方式固化、大类命名不够合理的四个特点是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对问题的解决就需要把握问题的成因。分析发现,高校对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招生大类设置方式未立足于本校实际、高校之间综合实力差异较大、招生大类的设置缺乏引导是形成问题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不同专业类设置的选考科目要求可以侧面反映该专业类的专业特点。通过探索专业类和基础科目之间的相关度,对于当前招生大类设置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诚然,招生大类设置方式的优化调整需要各高校立足实际情况,无论是遵循“学科逻辑”、“人的发展逻辑”还是按照“行业逻辑”均要有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高校要利用专业之间的相互支撑作用形成更大的交叉优势,通过对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扩大招生大类的内涵。高校在构建招生大类的同时,也要关注选考科目的合理设置,以促进专业之间的有机交融,并力保在招生时就能够引入合适的生源群体。

二、2020年的中国地球物理学发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20年的中国地球物理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川蜀大地,学泽绵延——四川高校一览(论文提纲范文)

四川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西华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轻化工大学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四川其他院校一览
    1.综合类院校
    2. 医药类院校
    3. 理工类院校
    4. 师范类院校
·小贴士·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学科布局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新时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改革举措
2 学科代码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2.1 自然科学基金委学科申请代码体系
    2.2 D04学科申请代码历史沿革与发展
    2.3 2010~2020年D04学科各个二级申请代码项目申请和资助情况
    2.4 D04学科旧版申请代码存在问题
3 D04学科申请代码优化调整思路和方案
    3.1 自然科学基金委顶层部署
    3.2 D04学科申请代码调整原则
    3.3 D04学科申请代码调整方案
        3.3.1 以分支学科为基础,构建多层次和多维度的有机架构
        3.3.2 以基础学科为龙头,引领前沿科学研究和源头、原始创新
        3.3.3 以应用学科为驱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
        3.3.4 以行星物理为核心,推动地球科学与行星科学深度交叉
4 结语

(3)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 核心概念界定
        (一) 高等学校
        (二) 时代新人
        (三) 大思政
    三、 研究现状评述
        (一)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二) 相关研究成果评价
    四、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二) 研究的创新点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时代新人培育的提出
    一、 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一) 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
        (二) 中国共产党“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育人思想
    二、 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一) 落实“四个伟大”战略的新背景
        (二) 完成“强起来”目标任务的新征程
        (三) 贯彻教育“四个服务”方针的需求
        (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使命
    三、 延承中国共产党“育新人”传统
        (一) 培养勇于开展革命斗争的革命者
        (二) 培养“红专”结合的劳动者与革命接班人
        (三)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四)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四、 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育人反思
        (一) 人的现代化和“软件”的现代化亟需提升
        (二) 践行“理想的意图”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 技术理性的僭越使人成为“单向度的人”
第二章 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的原则
    一、 总体性原则
        (一) 培育目标的总体性
        (二) 培育视域的总体性
        (三) 培育体系的总体性
    二、 主体性原则
        (一) 克服教育活动中“无人”的倾向
        (二)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
    三、 导向性原则
        (一) 坚持政治导向
        (二) 坚持价值导向
        (三) 坚持问题导向
        (四) 坚持过程导向
    四、 实践性原则
        (一) 思政教育的实践属性
        (二) 人才培养的实践育人
第三章 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的内容
    一、 培育过硬的政治能力
        (一) 坚定理想信念
        (二) 保持政治定力
        (三) 坚守人民立场
    二、 培育高尚的道德品质
        (一) 实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二) 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
    三、 培育卓越的“学创”本领
        (一) 习得学习能力
        (二) 养成创新能力
    四、 培育无畏的担当精神
        (一) 对民族命运的担当
        (二) 对美好世界的担当
        (三) 对个人幸福的担当
    五、 培育健康的身心素质
        (一) 保持身体健康
        (二) 增进心理健康
    六、 培育开阔的国际视野
        (一) 提升时代新人全球胜任力
        (二) 认清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
第四章 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的路径
    一、 组织保障
        (一) 以党的坚强领导推进时代新人培育
        (二) 构建高校共青团“四维”工作格局
        (三) 增强高校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力
        (四) 强化大学班集体成员的主体能动性
    二、 课堂引导
        (一)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贯通
        (二)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
        (三) “实体课堂”与“虚拟课堂”互补
    三、 实践养成
        (一) 专业实践以“理论学习”为基础
        (二) 社会实践以“知行合一”为原则
        (三) 在实践中精心打磨育人工作品牌
    四、 精准服务
        (一) 学业辅导
        (二) 心理疏导
        (三) 生活引导
        (四) 就业指导
    五、 队伍支撑
        (一) 贯彻落实“四有”好老师标准
        (二) 建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三维重力归一化总梯度法在大厂重力勘探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大厂隐伏岩体的研究进展
    1.3 重力归一化总梯度法的研究进展
        1.3.1 归一化总梯度法的改进
        1.3.2 归一化总梯度法在重磁上的研究应用
        1.3.3 归一化总梯度法在其它地球物理方法中的应用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重力归一化总梯度法基本原理方法
    2.1 基本原理
    2.2 二维重力归一化总梯度法计算
    2.3 三维重力归一化总梯度法计算
第3章 三维重力归一化总梯度法算例分析
    3.1 球体模型
    3.2 长方体模型
    3.3 复杂密度分布模型
    3.4 接触面模型
    3.5 边界识别
    3.6 测线长度与场源预测深度的关系
第4章 重力归一化总梯度法在大厂岩体研究中的应用
    4.1 大厂的地质特征
    4.2 大厂的地球物理特征
    4.3 大厂布格重力异常
    4.4 三维重力归一化总梯度法处理与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全球变化数据仓储电子杂志(中英文)》发刊词(论文提纲范文)

1 从数据开放到数据出版
    1.1 数据开放
    1.2 把实体数据集纳入DOI注册系统
    1.3 数据论文期刊的诞生
    1.4 注册DOI的实体数据集与数据论文出版网络关联
    1.5 数据被引用偏差现象
    1.6 实体数据集的预出版
2《全球变化数据仓储电子杂志(中英文)》正式创刊
    2.1 通过注册DOI与国际联网
    2.2 为“内罗毕数据共享原则”的制定提供实证案例
    2.3 被国际科学理事会(ISC)批准为世界数据系统(WDS)正式成员
    2.4 被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批准为中国地球观测组织(China GEO)数据出版分中心和国际GEOSS数据贡献者单位
    2.5被Clarivate科学网(Web of Science)数据引文数据库(Data Citation Index,DCI)收录
    2.6被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选入“大数据优秀产品、服务和应用解决方案”案例(2016)
    2.7入选中国学术期刊“卓越计划”高起点新刊
    2.8被《地理学报》、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旗下期刊认可为数据仓储中心
    2.9获得2018年联合国世界信息峰会奖(WSIS Prize)(电子科学组冠军奖)
    2.10《全球变化数据仓储电子杂志(中英文)》创刊
3宗旨、任务、出版方式
    3.1宗旨
    3.2任务
    3.3出版方式与语言
    3.4 2014年6月?2020年5月在“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系统”发表的实体数据集
1 From Open Data to Publishing Data
    1.1 Open Data
    1.2 Dataset with 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 (DOI)
    1.3 Journal on Data Papers
    1.4 Peer Reviewed Data Papers Match Pre-print Datasets
    1.5 Data Citation Bias Against Dataset
    1.6 Differences Between Dataset Publishing and Dataset Repository
2 Inauguration of Digital Journal of Global Change Data Repository
    2.1 DOI Registration
    2.2 Provide a Practical Case for the Nairobi Data Sharing Principle
    2.3 Regular Member of World Data System
    2.4 China GEO Data Publishing Center and GEOSS Contributor
    2.5 Data Citation Index
    2.6 Best Case of Big Data Products,Services and Solutions (2016)
    2.7 High Stating Point Journal of the Excellence Program of Chinese Academic Journals
    2.8 Data Repository identified by the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and AGU
    2.9 GCdataPR Was Awarded the WSIS Prize,2018 (e-Science Champion)
    2.1 0 The Peer Reviewed Digital Journal of Global Change Data Repository
3 Mission,Tasks and Procedure
    3.1 Mission
    3.2 Tasks
    3.3 Method
    3.4 Settle the Pre-print Datasets from June 2014 to May 2020 in GCdataPR

(6)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模拟与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2.1 科学问题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产业政策研究
        2.1.1 产业政策内涵
        2.1.2 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
        2.1.3 中国产业政策的演进
        2.1.4 产业政策的制定
    2.2 产业政策研究方法
        2.2.1 主要研究视角
        2.2.2 主要研究方法
    2.3 地热产业的政策研究
        2.3.1 地热产业政策工具
        2.3.2 地热产业政策研究方法
    2.4 评述
3 理论基础
    3.1 系统理论
        3.1.1 系统内涵
        3.1.2 系统基本特征
        3.1.3 系统基本规律
        3.1.4 系统科学方法论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1 可持续发展内涵
        3.2.2 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3.3 公共政策理论
        3.3.1 外部性理论
        3.3.2 公共产品理论
    3.4 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
        3.4.1 地热产业发展系统结构、机制与目标
        3.4.2 地热产业发展政策的依据与特点
        3.4.3 理论框架
4.地热产业发展的运行机理
    4.1 地热产业发展特点
        4.1.1 地热产业发展现状
        4.1.2 地热产业链构成
        4.1.3 地热产业链作用机制
    4.2 地热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4.2.1 地热产业发展与社会发展
        4.2.2 地热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
        4.2.3 地热产业发展与能源替代
        4.2.4 地热产业发展与环境规制
        4.2.5 地热产业发展与政策支持
    4.3 财税政策对地热产业发展的影响
        4.3.1 财税政策对地热产业发展的作用关系
        4.3.2 财政政策对地热产业发展的效应模型构建
    4.4 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关系
        4.4.1 地热产业能源替代与经济增长、生态环境的关系
        4.4.2 地热产业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及生态环境的关系..
        4.4.3 地热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政策导向及生态环境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5 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5.1 总体结构
        5.1.1 模型结构
        5.1.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5.1.3 模型假设和时间边界
    5.2 子系统的构建
        5.2.1 人口子系统的构建
        5.2.2 经济子系统的构建
        5.2.3 能源子系统的构建
        5.2.4 环境子系统的构建
        5.2.5 地热子系统的构建
        5.2.6 财税子系统的构建
    5.3 模型表达式推导与检验
        5.3.1 模型表达式推导
        5.3.2 模型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地热产业发展的政策设计
    6.1 政策理论需求分析
        6.1.1 政策的需求分析思路
        6.1.2 政策工具分析
        6.1.3 政策强度分析
    6.2 政策实践需求分析
        6.2.1 现有地热产业政策
        6.2.2 现有政策效果分析
    6.3 典型国家地热政策
        6.3.1 美国地热政策
        6.3.2 冰岛地热政策
        6.3.3 日本地热政策
        6.3.4 经验与启示
    6.4 地热产业发展政策框架设计
        6.4.1 政策工具设计
        6.4.2 政策强度设计
    6.5 本章小结
7 地热产业发展政策模拟与选择
    7.1 国家层面的模拟
        7.1.1 不同补贴情景的模拟
        7.1.2 不同税收情景的模拟
        7.1.3 不同碳价情景的模拟
        7.1.4 不同政策组合的模拟
    7.2 区域层面的模拟
        7.2.1 区域层面的情景设置
        7.2.2 北京市地热产业财税政策模拟
        7.2.3 吉林省地热产业财税政策模拟
        7.2.4 雄安新区地热产业财税政策模拟
    7.3 结果对比与政策选择
        7.3.1 国家层面政策对比与选择
        7.3.2 区域层面政策对比与选择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1 系统动力学模型主要方程
附录2 区域地热产业政策

(7)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已有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界定
        二、分析框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第二章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
    第一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二、过程与结果:本科专业设置内涵的综合反映
    第二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各逻辑的协调统一
        一、学科知识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在规律
        二、市场需求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社会应用
        三、个体发展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价值回归
        四、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整合与统一
    第三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各利益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
        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利益主体的构成
        二、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各主体的权益审视
        三、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制衡与统一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的实践研究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内容确定的实践分析
        一、基于国家层面的实践分析
        二、基于高校层面的实践分析
        三、基于专业内容变化的实践分析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模式的实践分析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口径与方向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时间与空间
    第三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权力配置的实践分析
        一、对政府权力的分析
        二、对高校权力的分析
        三、对社会权力的分析
        四、对学生权力的分析
第四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的实践研究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学科专业布局与结构的实践分析
        一、从学科专业数量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二、从学科专业结构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三、从社会人才需求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的实践分析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结构体系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社会需求的适用性
        三、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学生发展的适用性
    第三节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分析
        一、访谈样本的选择
        二、访谈过程的实施
        三、访谈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第五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与理论反思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
        一、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
        二、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
        三、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
        四、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
    第二节 关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论反思
        一、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的历史惯性
        二、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失衡与冲突
        三、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割裂
第六章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回归
    第一节 “谈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
        一、基于内涵的合理性
        二、基于管理的合理性
        三、基于目标的合理性
    第二节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对策思考
        一、明确人才培养理念,调整专业价值取向
        二、健全专业管理体制,淡化本科专业结构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名单
    附录二: 2012-2017年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变化一览表
    附录三: 2007与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专业布点与专业结构统计表
    附录四: 案例高校2017届本科毕业生规模前20位的专业及其就业率
    附录五: 研究型大学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览表
    附录六: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访谈提纲
    附录七: 学生访谈编码手册(Codebook)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8)株洲市产城融合低碳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产城融合研究综述
        1.3.2 国内外低碳城市研究综述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方案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低碳城市”
        2.1.2 “产城融合”
        2.1.3 “低碳生态城市”
        2.1.4 “智慧城市”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SMART”法则
        2.2.3 协同发展理论
第三章 产城融合低碳城市发展模式
    3.1 低碳城市发展模式
        3.1.1 国际低碳建设模式
        3.1.2 国内低碳建设模式
        3.1.3 低碳建设经验借鉴
    3.2 产城融合发展模式
        3.2.1 国际产城融合发展模式
        3.2.2 国内产城融合发展模式
        3.2.3 国内外产城融合发展借鉴
    3.3 “产城融合”与“低碳城市”协同发展分析
        3.3.1 产城融合与低碳城市相关性分析
        3.3.2 产城融合低碳发展可行性分析
        3.3.3 产城融合低碳发展必要性分析
第四章 株洲市产城融合低碳发展影响评价
    4.1 产城融合低碳发展指标体系设计
        4.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2 指标体系构建步骤
        4.1.3 指标体系构建框架
        4.1.4 指标体系指标意义
    4.2 产城融合低碳发展评价方法
        4.2.1 确立评价方法
        4.2.2 熵值法
        4.2.3 耦合度
        4.2.4 协调度
    4.3 株洲市产城融合低碳发展综合分析
        4.3.1 数据来源
        4.3.2 确定权重
        4.3.3 株洲市产城融合低碳发展指标体系权重分析
        4.3.4 株洲市产城融合低碳发展综合评价分析
        4.3.5 株洲市产城融合低碳发展耦合协调度评价分析
    4.4 株洲市产城融合低碳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4.4.1 选定变量
        4.4.2 建立计量模型
        4.4.3 结果检验
        4.4.4 修正结果
        4.4.5 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株洲市产城融合低碳发展模式
    5.1 城市低碳发展政策适应性探究
        5.1.1 城市低碳发展政策选择工具
        5.1.2 株洲市低碳发展政策适应性选择
    5.2 株洲市低碳发展目标及路径探讨
        5.2.1 低碳发展目标
        5.2.2 低碳发展建设路径
    5.3 株洲市产城融合低碳发展模式构建
        5.3.1 经济低碳
        5.3.2 社会低碳
        5.3.3 生活低碳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9)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新高考改革下高校招生大类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大类招生的研究
        1.3.2 关于新高考改革的研究
        1.3.3 关于本科专业设置的研究
        1.3.4 文献研究小结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新高考改革
        1.4.2 大类招生
        1.4.3 招生大类
    1.5 研究理论基础
        1.5.1 系统论
        1.5.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方法
    1.7 研究主要内容
第2章 高校大类招生的理论探索与现实依据
    2.1 高校大类招生的理论探索
        2.1.1 高校大类招生的缘起
        2.1.2 大类招生的基本内涵
    2.2 高校大类招生的现实依据
        2.2.1 新高考改革相关政策介绍
        2.2.2 新高考改革给高校带来的影响
        2.2.3 新高考改革下高校大类招生的必要性
    2.3 高校大类招生的价值
        2.3.1 促进高校内部资源整合
        2.3.2 提高教育与市场契合度
        2.3.3 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第3章 新高考改革下招生大类的设置现状
    3.1 招生大类设置的指导思想
    3.2 不同高校的招生大类设置状况
        3.2.1 不同“层次”高校的大类设置
        3.2.2 不同类别高校的大类设置
    3.3 不同学科的招生大类设置状况
        3.3.1 招生大类设置概况
        3.3.2 人文学科招生大类设置
        3.3.3 社会科学招生大类设置
        3.3.4 自然科学招生大类设置
        3.3.5 跨学科的招生大类设置
第4章 当前招生大类设置引发的问题
    4.1 招生大类设置存在的问题
        4.1.1 招生大类种类繁多
        4.1.2 大类设置方式固化
        4.1.3 大类专业覆盖面小
        4.1.4 大类名称待合理化
    4.2 问题的成因分析
        4.2.1 高校对教育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4.2.2 大类设置方式未立足本校实际
        4.2.3 高校之间综合实力差异较大
        4.2.4 招生大类的设置缺乏引导
第5章 招生大类设置的改进策略
    5.1 招生大类设置可借鉴的依据
        5.1.1 学群
        5.1.2 选考科目
    5.2 高校招生大类设置的建议
        5.2.1 明确办学定位,遵循逻辑设类
        5.2.2 整合教育资源,扩大类的内涵
        5.2.3 联系基础科目,促进专业交融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与不足
        6.2.1 研究的创新之处
        6.2.2 研究的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2020年的中国地球物理学发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川蜀大地,学泽绵延——四川高校一览[J]. 苏微. 求学, 2021(06)
  •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学科布局规划研究[J]. 程惠红,孙长青,王聪. 科学通报, 2021(02)
  • [3]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研究[D]. 罗雄. 湘潭大学, 2020
  • [4]三维重力归一化总梯度法在大厂重力勘探中的应用[D]. 唐国智.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7)
  • [5]《全球变化数据仓储电子杂志(中英文)》发刊词[J]. 刘闯.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 2020(02)
  • [6]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模拟与选择[D]. 江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7]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D]. 刘海涛. 厦门大学, 2019(08)
  • [8]株洲市产城融合低碳发展模式研究[D]. 张丹. 湖南工业大学, 2019(01)
  • [9]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10]新高考改革下高校招生大类设置研究[D]. 李妍. 南昌大学, 2019(02)

标签:;  ;  ;  ;  

2020年中国地球物理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