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吟[1](2021)在《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喀斯特石漠化是中国南方生态建设中需要面临的最突出地域问题,治理成效是判断该地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是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向纵深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改善石漠化生态环境和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进行石漠化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对揭示草地畜牧业的实施与成效间的协调性和畜牧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遥感学、草地学、畜牧学等关于空间异质性、地物光谱差异性、草地生态系统整体性等理论,针对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与信息化融合、因地制宜的定量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构建等技术需求和科学问题,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关岭-贞丰花江、毕节撒拉溪和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以天空地一体化为技术手段,获取2015-2020年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监测等数据,运用频度统计、理论分析、专家咨询、层次分析、静态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构建基于天空地一体的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不同石漠化等级草地畜牧业“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与综合效益实现综合效益动态监测和评价,提出后续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国家和地方石漠化治理草地生态恢复与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科技参考。(1)基于研究目标以及对数据的时间连续性、空间分辨率、数据获取成本等需求,获取了多平台、多时空、多分辨率、多尺度的数据:包括:2015和2020年两期Landsat-8中分辨率遥感影像,2020年的2m分辨率GF和ZY卫星数据,高精度无人机影像数据,地面草地样本数据,社会经济数据,集成了天空地一体化动态监测体系,满足了研究的时间、空间和精度需求,实现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动态监测评价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在进一步研究中可以引入雷达遥感和高光谱地面监测数据,丰富数据类型和监测手段,更加有利于提升监测精度。(2)植被覆盖度增加速率与石漠化程度成正比,平均草地地上生物量增加速率与石漠化程度成反比,石漠化演变趋势整体呈现由高等级石漠化向低等级石漠化、有石漠化向无石漠化方向发展,石漠化程度越深的区域,石漠化治理取得的成效越显着:从2015-2020年间的植被覆盖度变化来看,关岭-贞丰花江平均植被覆盖度由38.50%提升至57.87%,毕节撒拉溪平均植被覆盖度由53.03%提升至61.19%,施秉喀斯特平均植被覆盖度由58.45%降低至58.20%,不同等级石漠化区域的平均植被覆盖度增长率分别为52.63%、15.09%和0%。从2015-2020年,植被覆盖度随石漠化程度越深,增长速率越快,无-潜在石漠化的施秉喀斯特植被保护较好,潜在-轻度石漠化和中-强度石漠化区域的植被恢复较好,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关岭-贞丰花江平均草地地上生物量密度由478.55 g/m2增加至708.52 g/m2,增长率为48.06%;毕节撒拉溪由703.39 g/m2增加至1544.96 g/m2,增长率为119.64%;施秉喀斯特由1632.85 g/m2降低为1035.97 g/m2,增长率为-36.55%,草地地上生物量总体表现为石漠化程度越深密度越小,施秉喀斯特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区,草地生物量密度水平较高,关岭-贞丰花江和毕节撒拉溪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均较好。针对不同石漠化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异质性较强特点,政府制定明确的草地治理与保护目标和具体措施,鼓励农民种草养殖可以有效降低地区裸土比率,提升地表植被覆盖度。(3)运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实地调研法选定指标,构建了包括13个具体指标的指标层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3个准则层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给出相应指标权重,构建石漠化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石漠化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比为0.4934:0.3108:0.1958。轻度及以下石漠化面积占研究区面积比重C4、人均畜牧业产值C6、植被覆盖度C1、平均草地地上生物量C3、人均耕地面积C12等五个指标对综合效益评价的影响最大,这5个指标权重之和达到目标层权重的61.78%,说明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的综合效益主要由这5个指标来体现。针对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效益多尺度评价缺乏因地制宜的规范指导问题,构建了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基于天空地一体化应用层面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还具有一定的试探性,后续研究可以尝试结合高光谱遥感,更系统科学地把宏观和微观指标相结合。(4)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在2015-2020年间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变化表现为无-潜在石漠化区域的三类效益增长率最小,潜在-轻度石漠化研究区经济效益增长率最大,中-强度石漠化研究区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增长率最大:施秉喀斯特生态效益由0.4883下降至0.4503,毕节撒拉溪生态效益由0.3560增长至0.4217,关岭-贞丰花江生态效益由0.2774增长至0.3301。施秉生态效益增长率为负,但在不同时期施秉的生态效益都优于关岭-贞丰花江和毕节撒拉溪生态效益。潜在-轻度石漠化研究区经济效益值在2015年时相对最低(0.1375),但在2015-2020年间的增长速率最快(85.98%)。在经济发展方面,潜在-轻度石漠化区域比中-强度石漠化区域和无-潜在石漠化区域更具发展优势。社会效益与不同石漠化程度的关系与生态效益变化规律相似,在不同时期都呈现出无-潜在石漠化区域社会效益值最高,但增长率最低。说明石漠化程度越深的区域社会效益发展潜力越大。(5)在综合效益评价基础上,结合国家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精准扶贫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和可持续效益的联动分析手法:从2015-2020年间,无-潜在石漠化研究区综合效益由0.8173提升到0.8270,潜在-轻度石漠化研究区综合效益由0.6109提升到0.8095,中度-强度石漠化研究区综合效益由0.6126提升到0.7589,就综合效益增长率来看,无-潜在石漠化研究区增长率最小,但与同时期不同等级石漠化研究区相比,综合效益值最高。不同等级石漠化区域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的综合效益在均在变好。施秉喀斯特“两山”效益保持为0.6424不变,毕节撒拉溪“两山”效益由0.4935提升到0.6774,关岭-贞丰花江“两山”效益由0.4879提升到0.6168。施秉喀斯特扶贫效益由0.3290提升到0.3766,毕节撒拉溪扶贫效益由0.2549提升到0.3878,关岭-贞丰花江扶贫效益由0.3352提升到0.4287。施秉喀斯特可持续效益由0.6631下降为0.6349,毕节撒拉溪可持续效益由0.4735提升到0.5539,关岭-贞丰花江可持续效益由0.4021提升到0.4722。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对不同等级石漠化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农村人民的贫困扶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均有一定的贡献。要继续鼓励各单位、组织、机构积极参与石漠化治理科技推广,加强石漠化治理与草地畜牧业关键性技术问题的研究和开发。

颜翔琦[2](2021)在《基于水土流失-漏失阻控的乡村景观设计研究 ——以施秉喀斯特黑冲社区为例》文中认为随着近几年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不断落实,有关乡村景观的规划研究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乡村旅游作为实现乡村振兴、重塑乡村活力的重要途径,当前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乡村旅游也成了中国偏远落后地区实现乡村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地处中国西南内陆贵州省施秉县的黑冲社区,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系列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缓冲区,其优美且独一无二的白云岩喀斯特和喀斯特峰林等自然景观,以及作为山地乡村独一无二的人文景观为该地区的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景观基础。然而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和地处世界自然遗产地缓冲区的双重身份使得这里的乡村景观规划不同于一般的乡村。一方面基于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相关保护条例,作为遗产地缓冲区的黑冲社区相关景观建设活动受限;另一方面特殊的地表、地下二元三维侵蚀环境导致这里存在地表水土流失和地下漏失的问题,不仅影响黑冲社区的乡村环境和生态发展,同时也会对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区的保护和发展造成威胁。因此,如何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不造成对世界自然遗产地真实性和完整性的破坏,并一定程度上实现水土流失—漏失问题的防治,是该地区乡村景观建设面临的的首要难题。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以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缓冲区—黑冲社区为研究区,通过对国内外乡村景观、世界自然遗产地及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漏失等内容的基础研究,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角度入手,以研究区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景观和相关乡村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为主要内容,探求研究区乡村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平衡关系,形成一条适合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乡村旅游的设计规划与发展模式,具体如下:(1)研究区的水土流失—漏失问题是由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社区居民的农业活动、日常生活等行为对研究区的水土流失—漏失问题都有一定的影响。研究区的乡村生产景观以农田景观、现代农业景观、林果景观为主,通过研究区的农田景观和现代农业景观设计,发展研究区的新型农业,减少社区居民对单一农田的依赖,从而缓解传统农业活动对研究区水土流失—漏失问题的不利影响,并通过创意农业、文创农业等形式加快研究区的产业发展。(2)社区参与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的重要原则,社区发展也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研究区的乡村生活景观以重塑社区公共空间为重点,通过建筑院落、公共绿地、街巷等空间的景观设计,为社区居民提供日常交流和文化传承的场所,从而增强社区居民对场地的认同感和自信心,进一步加强研究区社区对乡村景观建设及遗产地保护管理的自主性,促进研究区乡村景观发展,更好地实现研究区水土流失—漏失阻控。(3)植物种植设计是研究区乡村生态景观的主要内容。根据世界自然遗产地相关保护原则,研究区树种筛选以乡土树种和先锋树种为主,并从乡村景观设计的角度在研究区内进行合理配置,以此加强研究区的生态恢复,进一步实现研究区水土流失—漏失的阻控。(4)随着研究区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除社区居民之以外,游客的相关旅游活动对研究区生态环境影响的比重也会日益增加。在研究区乡村“三生”景观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相关乡村旅游服务设施的设计,主要以科普教育景观设施设计为主,通过相关具有科普教育功能的景观设计加强社区居民和游客对研究区水土流失—漏失以及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理解和保护意识,实现研究区水土流失—漏失的“防”、“治”相结合。

王鑫[3](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史研究》文中提出河套地区的乌梁素海、乌兰布和沙漠、黄河、乌拉山、狼山和阿拉奔草原等要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使河套地区成为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和黄河中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对于国家的生态安全、地区稳定、社会繁荣、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以农业发展为核心推动地区现代化建设,成为灌溉面积达1100万亩的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但重开发、轻保护的发展方式使原本就脆弱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土地沙漠化、盐碱化、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严重威胁着河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日益凸显的生态问题,河套地区进行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生态面貌不断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提出具体要求,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不断完善,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迈进。本文以河套地区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交叉研究法等方法,详细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面临的生态问题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脆弱的生态环境是生态问题的自然原因,快速增长的人口因素、缺乏“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意识、不完善的政策制度是生态问题的人为原因。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过程及其取得的成就,得出了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对于其他地区的一般启示,认为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核心,政策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关键,制度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保障,科技进步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驱动力,综合治理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主要方法。这对深化区域生态史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研究具有一定意义,也对当前我国进行生态治理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

柴剑雪[4](2021)在《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电源结构优化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我国带来了严峻的生态压力,生态文明建设被提上国家战略高度,其中保护生态承载力是一项重要工作。为应对环境问题,我国正从推进清洁取暖、发展非化石能源等方面优化能源结构,电力在能源体系当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清洁高效发电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对电源结构进行科学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以煤电为主导的电源结构造成了严峻的环境问题,近年来我国清洁能源规模加速扩大,但过度地开发清洁能源也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所以能源开发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因此电源结构规划应充分考虑生态承载力因素。生态承载力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不同地区对电源建设的支持和容纳能力不同,所以电源结构优化时应考虑区域差异化因素。因此,本文综合考虑生态承载力因素和区域差异化因素,研究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电源结构优化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梳理和分析了生态承载力和电源结构优化相关理论。首先,从生态承载力的概念、特性和量化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生态承载力基本理论,分析了电源结构优化考虑生态承载力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生态承载力对电源结构优化提出的要求。其次,从发电规模和发电资源潜力两个方面研究了我国电源结构发展现状。然后,梳理了传统电源结构规划和可持续电源结构规划的目标和内容,并对比分析了不同电源结构优化方法。最后,对本文的生态承载力和电源结构优化的研究边界进行了界定,为本文后续章节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基础。(2)研究了清洁能源发电替代火电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主要分析了我国三种主要的清洁能源,即水电、风电和光伏发电替代火电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对于水电,首先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水电替代火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途径。然后,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中的要素构建了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最后,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包括多情景的系统动力学模拟和耦合协调度评估,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通过比较研究结论与当前政策,验证了影响分析的合理性。采用同样的方法分析风电和光伏发电替代火电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作为电源结构优化模型构建的前期基础。(3)构建了生态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目标下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以单区域的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将各类发电对生态资源和环境的正负影响同时纳入模型,以发电系统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相对影响最小为目标优化电源结构。首先,界定了问题的研究边界并构建了优化框架。然后,结合生态承载力要素分析和量化方法建立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目标函数中纳入了生态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因素,约束条件中体现了包括生态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技术承载力在内的综合承载力因素。最后,通过多情景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得出不同资源和环境发展目标下的电源发展路径。(4)构建了生态经济承载力目标下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以单区域的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将碳交易因素纳入模型,以发电系统总成本对地区经济的相对压力最小为目标优化电源结构。首先,界定了问题的研究边界并构建了优化框架。然后,建立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目标函数中纳入了生态经济承载力因素,约束条件中体现了生态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技术承载力因素。最后,通过多情景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得出不同碳交易价格下电源结构应如何倾斜,并进一步研究了碳交易价格通过影响电源结构进而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影响,为不同资源和环境要求下的碳交易价格制定提供依据。(5)构建了基于综合生态承载力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以单区域的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纳入各类发电对生态系统的正负影响和碳交易因素,以发电系统对自然资源、环境和地区经济的相对压力最小为目标优化电源结构。首先,界定了问题的研究边界并构建了优化框架。然后,建立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经分析,对于社会技术承载力,模型只考虑其对电源结构的单向影响,所以目标函数中纳入了生态资源、环境和经济承载力因素,约束条件中体现了生态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技术承载力因素。最后,通过多情景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得出不同自然和经济发展目标下电源的发展路径。(6)构建了基于综合生态承载力的跨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以两个区域的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各类发电对生态系统的正负影响和碳交易因素,以发电系统对两地区整体的自然资源、环境和经济的相对压力最小、输电成本最小为目标,协同优化两地区电源结构,以提高两地区整体的生态承载力。首先,确定了问题的研究边界和优化框架。然后,建立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在单区域优化模型的基础上,考虑电力跨省跨区输送因素,加入输电成本目标;以单区域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为基础设置跨区域约束条件,保证满足两地区的资源、环境、经济、技术等约束。最后,进行了多情景实证分析,将两地区跨区域协同优化结果与各自单区域优化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为多区域的电源统筹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崔叶辰[5](2021)在《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红利”的释放使我国农业在现代化道路上飞速前进,农业经济得到持续高速增长,但期间也带来了“逆生态化”的累积效应,使我国农业发展付出了诸如面源污染、土壤肥力下降、食品安全等巨大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也由此引起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密切关注,连续多年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将农业生态问题放在农业发展的突出地位;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尽快完成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实现乡村振兴。新疆是一个农业大省,但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同时因地处偏僻、远离国家科研创新中心而使其相对缺乏科学的种田技术,农业生产多以产量为导向,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农业生产过程中不能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化肥、地膜、机械等生产要素,引发了较其他区域更为严重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在目前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耦合为主流发展趋势的情况下,提高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农业生态效率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控制污染物排放,同时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资源,避免过度投入,如何提升生态效率目前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本文基于DEA(数据包络模型),对新疆2012~2018年14个地州市的农业生态效率进行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农业生态效率进行进一步分解,以确定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和农业生态规模效应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其次对全要素生产率ML指数分析研判,并根据Zofio分解方法,进一步分解为PEC、SEC、PTC、STC四个指数;第三,对农业生态效率的收敛性进行检验,以确定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于这些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整体呈现波动中上升的趋势,在样本研究期间内,2013、2014、2015、2018年达到农业生态效率的有效状态;新疆农业生态效率低于农业生产效率,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是非期望产出;农业投入和非期望产出冗余率较高,污染排放比碳排放造成的效率损失更多。(2)在研究期间内,新疆14个地州市的农业生态效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疆14个地州市达到农业生态效率有效状态的城市逐渐增加;新疆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改善的潜力较大,新疆14个地州市中,排名前7位的城市在研究期间都曾达到过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有效状态;新疆14个地州市的农业生态规模效应处于较高水平,农业生态规模效应有效城市的变动情况与农业生态效率有效城市的情况较为一致。(3)新疆14个地州市农业生态效率损失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为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过低影响农业生态效率水平;第二种为农业生态规模效应过低影响农业生态效率水平;第三种为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和农业生态规模效应交叉影响农业生态效率水平。(4)各地州市的投入指标和非期望产出指标都出现了严重的冗余,南疆各项指标的冗余率普遍高于北疆。(5)新疆14个地州市的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上升状态。PEC、SEC、PTC、STC的进步和退步直接影响着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减,是农业生态效率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6)为了检验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收敛方式,对其进行收敛性检验,结果显示,存在绝对收敛、条件收敛和俱乐部收敛。(7)从水资源角度和多维视角两个方向进行指标选择,分别研究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作用。利用面板Tobit回归,经过聚类标准误检验,选择随机效应分别对新疆和南疆、北疆的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的影响因素在各个区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辛韵[6](2021)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得中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中国在追求高速工业发展的同时引发了水土流失严重、草场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水体大气污染加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所带来的严重后果难以承受。然而,生态环境保护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生态环境保护达到更高的标准,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共同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在此背景下,本文选择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研究区间为2003—2018年,以黄河流域的74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首先,本文大致分析了黄河流域的研究区位概况,详细分析了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其次,基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构建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指标体系,运用组合权重法测算了黄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高质量发展及其子系统综合评价值,对黄河流域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治理、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经济活力、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人民生活和社会协调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同时,进一步探究了黄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两大系统之间的相关性。尔后,探析了黄河流域地区这两大系统之间的耦合机制,并利用耦合协调评价模型测度了黄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进一步分析了黄河流域地区这两大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差异特征,然后,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探究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并进一步运用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模型预测2019—2023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探究未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发展趋势。最后,通过研究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的影响机制,确定了能源利用程度、水资源开发程度、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四个主要影响因素,形成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指标体系,运用空间自回归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力的全局规律与局部规律,进一步确定了造成黄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差异的全局影响因素和局部影响因素。基于此,提出有关提高黄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的几点对策建议。文章主要结论如下: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测度方面。结果显示,2003—2018年,黄河流域大多数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水平逐步增高,由2003年大面积的极弱生态环境保护水平转变为2018年大面积的中等生态环境保护水平。2018年,在生态环境保护子系统中,黄河流域地区的污染综合治理平均水平保持在中度污染综合治理水平,且黄河流域具有强污染综合治理能力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以南的中下游地区;而黄河流域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能力在考察期内始终处于极低可持续发展水平,且多数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呈现负增长模式,致使原本处于水资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和中上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地区均跌落至极低可持续发展水平。2003—2018年,黄河流域大多数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逐步增强,由2003年大面积的低质量发展水平转变为2018年大面积的中下等质量发展水平。在高质量发展子系统中,黄河流域大多数地区的经济活力水平停滞不前,始终维持在经济活力不足的状态,十六年以来,黄河流域创新驱动平均水平增长了51.62%,增幅较大;而绿色发展平均水平经历了“中下等-中上等-中下等”两阶段变化,但总体呈增长趋势;人民生活和社会协调平均水平缓慢上升,均上升了一个等级,分别由中等人民生活水平提升至良好人民生活水平、社会轻度不协调水平提升至社会初级协调水平。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方面。研究结果显示,2003—2018年,黄河流域各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逐年提升,由2003年大面积的初级协调发展转变为2018年大面积的中级协调发展,大多数内蒙古地区及黄河以南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发展关系已提升至良好协调发展水平。空间自相关性方面,就全局而言,黄河流域考察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发展关系具有显着的空间集聚特征,存在较弱的空间正相关性;就局部而言,黄河流域大多数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的空间集聚特征以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模式为主,局部空间正相关性逐步增强。预测结果显示,2019—2023年,黄河流域大多数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呈现平稳上升趋势,整体发展形势较为乐观,黄河流域各地区预测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平均水平分别为0.802、0.807、0.809、0.813和0.816,将能够实现从中级协调发展水平到良好协调发展水平的转变。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方面。从全局规律进行分析,能源利用程度、水资源开发程度、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均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影响程度由强到弱排名为:能源利用程度、城镇化水平、水资源开发程度、工业化水平。从局部规律进行分析,能源利用程度是导致黄河流域74个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差异化的形成根源。在能源利用程度中,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与单位工业增加值电耗对黄河流域74个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分别表现为负向影响和正向影响,其中,单位工业增加值电耗的影响强度远高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量对黄河流域74个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影响程度由东向西逐渐减弱;而单位工业增加值电消耗量的影响程度由东南地区向西北地区逐步增强。综合上述研究分析结论,笔者提出了可能提高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的几点建议。水资源利用方面,工业企业应着力于改进工业产品和生产技术,提升工业循环水处理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用水,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政府应狠抓污染源,着重限制农业和工业生产过程中废污水所排放的农药、化肥、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减少中重度污水排放量,同时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将达标后的污水用于水循环和土地灌溉中,实现废水的无害化综合利用与污水资源化。能源开发方面,国家和企业应正本清源,提升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找到可替代不可再生能源的新能源;政府应加强对能源资源开采量和使用量的管控权,要求企业科学合理地使用煤炭、石油、核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深入开展节能减耗的相关工作,削减能源的耗损,加强能源的循环利用,从源头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量,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城镇化与工业化方面,国家、政府和企业应助推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共同发展,企业应坚持以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为核心提高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推进新型工业化转型;国家和政府应以人为本,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关福利保障政策,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李翠艳[7](2021)在《牟汶河流域土壤保持功能及其影响因子分析》文中认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土壤侵蚀加剧,已经并将持续影响全球土壤保持服务功能。鲁中山区牟汶河流域作为山东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土壤流失较为严重。近些年来牟汶河流域实施了退耕还林(草)、水土流失治理等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然而这些治理措施是否已有效减缓鲁中山区牟汶河流域土壤侵蚀?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得到科学的回答。本研究基于1990—2018年4期Landsat遥感影像监测数据,利用RUSLE模型与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山东省鲁中山区牟汶河流域土壤侵蚀与土壤保持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地理探测器方法探讨了土壤保持功能的主导影响因子。主要结论如下:(1)1990-2018年牟汶河流域土壤侵蚀模数变化范围为486.04~846.24t·km-2·a-1。土壤侵蚀主要集中在地势高、平均坡度大的山地丘陵地区及坡耕地地区;1990-2018年牟汶河流域土壤侵蚀总体趋于改善,土壤侵蚀模数逐渐降低,土壤侵蚀强度总体表现为由轻度及以上侵蚀向微度侵蚀转化。土壤侵蚀轻度及以上侵蚀面积随着坡度的增大有不同程度增加的趋势,总体上呈现土壤侵蚀随着坡度的增加先逐渐严重后趋于缓和的状态。近30年牟汶河流域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对土壤侵蚀模数减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1990-2018年牟汶河流域土壤侵蚀模数变化范围为787.48~897.2t·km-2·a-1。土壤保持功能空间分布显着差异,总体呈现四周高而中部低、北高南低和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1990-2018年牟汶河流域土壤保持功能整体增强,土壤保持强度逐渐由低度保持向高度保持转化。各类景观类型中,林地单位面积土壤保持能力最高,其次为草地和耕地,未利用地土壤保持能力最低。林地、草地为土壤保持总量的主要贡献者,因此加强林草地保护可以有效提高土壤保持功能,对牟汶河流域生态环境改善起着重要作用。(3)因子探测器结果表明,1990-2018年坡度为影响土壤保持功能的主要影响因子,其次为海拔;2018年植被覆盖度为影响土壤保持功能的主导因素,其次为坡度。近30年来植被覆盖度对土壤保持功能的解释力逐渐增强。对土壤保持的贡献作用也越来越大。双因子探测器计算结果表明,土壤保持各影响因子交互作用有利于增强各因子对土壤保持功能的解释力,其中坡度与植被覆盖度的协同作用土壤保持功能的影响力最强,解释力达到30%以上。这极大地增加了单因子对土壤保持功能的影响力。因此加强林草地保护和禁止陡坡耕地对土壤保持功能的增强是非常必要的。

付玉林[8](2021)在《美丽宜居背景下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乡生态融合是毕节试验区城乡实现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也是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平衡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毕节试验区在推进城乡生态融合过程中出现生态产品供给质量偏低、绿水青山雨零星散、生态产业循环能力较低、生态特色小镇同质化严重等现象,严重影响毕节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以及贯穿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建设。可是,在美丽宜居战略实施背景下,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迎来新的契机。所以,在美丽宜居背景下,深入分析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问题,这对毕节试验区的美丽宜居建设、城乡生态平衡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论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导论部分主要论述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一、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理论基础。主要梳理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关于城乡发展的相关论述,以及习近平关于城乡融合的系统论述。二、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现状考察。主要阐述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涵义、内容及特点,借鉴《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建设指标》指标分析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现状的相关数据,导出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成效与不足。三、美丽宜居背景下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的契机。主要论述美丽宜居的提出背景、涵义、内容、特点及其对城乡融合的意义,深入探讨美丽宜居背景下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四、美丽宜居背景下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的对策。主要从加强毕节试验区生态小镇建设可持续性、合力打造毕节试验区“两山”的顶层设计、提升毕节试验区城乡融合生态产业循环能力等方面试图解决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问题,以此寻求美丽宜居毕节建设的实现路径。结语主要阐述论文的不足之处以及对美丽宜居毕节建设的展望。

谭力[9](2021)在《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战略性跨流域调水工程,该工程对区域环境和生态的潜在影响非常复杂,不仅对水源区流域未来可供水量、水质及其动态产生一定冲击,而且对区域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水体污染的根本来源不仅是河流、湖库水体本身,更重要的是流域内与土地利用息息相关的人类生活与生产活动。近年来,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覆被变化较大,区域土地利用不合理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植被涵养水源功能下降以及生态环境遭到退化与破坏,其生态环境状况可直接影响到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关乎华北地区几千万人的用水安全问题。国家大力推进土地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土地资源质量保护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需求。明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发展目标是优化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对应土地利用形态的改变必将引起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其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土地利用主导功能的转型,即生产、生态、生活三大主导功能间的转化,主导功能转型对于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生态过程有着深刻的影响。本研究优化了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的界定范围,利用GIS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按照“三生”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定量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功能转型的结构与空间特征,并通过生态环境响应模型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探讨区内生态环境效应状况与时空分布特性,同时,通过空间计量回归模型揭示研究区土地利用转型的主要影响因素,从LMDI分解模型计量结果和水环境质量两方面来揭示导致区内生态环境效应变化的影响因素,最后,基于前文研究结果,提出优化调控策略与建议,以期为改善水源区生态环境质量、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也给相关部门对核心水源区进行科学管理和政策调控、确保一库清水北调提供决策依据。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基于国家相关工作方案并结合实际情况,以乡镇行政单元优化了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的界定范围,并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按其所满足人类需求的不同方面分为生产用地、生态用地和生活用地,通过统计得出研究区主要以生态用地为主,占总面积72.70%,其中又以林地生态用地为主;其次为生产用地,占总面积的26.21%,其中主要为农业生产用地,空间分布较广泛,整体呈现东部和南部分布较多、西部分布较少的特征;生活用地空间占比较小,仅为1.09%。(2)本文通过转移矩阵模型分析区内土地利用功能结构转型特征,主要结论如下:2010-2015年间,研究区转入比例最大的是生产用地,主要为林地生态用地和农业生产用地转入为工矿生产用地,转出比例最大的是生活用地,主要为城镇生活用地和农村生活用地均转出为工矿生产用地;2015-2018年间,转入比例最大的是生活用地,主要由农业生产用地转入为城镇生活用地和农村生活用地所致,转出比例最大的是生活用地,主要转出为农业生产用地和林地生态用地。利用重心转移模型、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分析土地利用功能空间转型特征,计算得出,八年来生产用地重心迁移相对集中,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用地迁移轨迹与利于作物生长的土壤类型存在明显对应关系所致;生态用地重心迁移主要是由于丹江口水库正式通水导致水域生态用地面积大幅增加所致;生活用地重心迁移主要是由于武当山特区的快速发展和区位优势,导致相应区域的城镇生活用地增加所致。通过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反映研究区内各乡镇分布差异状况,得出,生态用地空间分布相对均匀,生产用地呈现逐年均匀的趋势,生活用地分布较不均匀,并揭示出“三生”空间专门化程度较高的乡镇。最后,运用空间计量回归模型,选取自然驱动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交通区位因素共12个指标,揭示各年间导致土地利用转型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成因,为今后水源区产业合理布局以及土地的节约集约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总体来看,2010-2015年土地利用转型主要受区域发展状况驱使、交通区位便利以及自然因素条件的影响;2015-2018年主要土地利用转型类型已发生改变,主要因耕种效果不佳导致的农业生产用地转为林地生态用地、扩大水产值养殖规模、粮食产量的需求以及工业发展导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等因素所致。(3)本研究首先利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及空间变异特性模型进行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变异性分析,结论如下:2010-2018年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生态环境质量存在空间自相关性,且均呈现中等强度的空间变异性,区内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总体上呈现“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区域存在差异,整体格局变化较小。2010-2015年间,研究区总体环境质量水平略有恶化,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由0.658降至0.655,主要表现为中质量区和较高质量区转入为较低质量区、较高质量区和高质量区转入为中质量区所致;2015-2018年间,研究区总体环境质量水平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由0.655提高至2018年的0.664,主要表现为较低质量区转出为中质量区和较高质量区、较高质量区转出为高质量区所致。再从导致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来看,2010-2015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转型生态贡献率改善影响小于恶化影响,主要表现为林地生态用地和牧草生态用地转为工矿用地所致,说明这一时期研究区以牺牲林、草地为代价,大力发展工矿产业,导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2015-2018年,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土地利用转型生态贡献率改善影响大于恶化影响,主要表现为在生态用地和生产用地相互转换之中,转为生态用地面积大于转为生产用地面积,说明这一时期,丹江口水库正式通水以及退耕还林的实施,研究区减少对林、草地的滥用,提升核心水源区的水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对于生态环境恶化态势的扩张提供了遏制作用。本文以生态服务系统的货币价值来表征其生态环境效应,重新构建了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模型得出,2010-2018年这八来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说明整体生态环境呈现改善的状态,前五年略有减少,变化最大的是耕地,后三年增加趋势明显,变化最大的是水域。八年来耕地和草地有所减少,造成了8.63亿元的生态价值损失,但水域面积的快速增长给研究区带来了23.55亿元的增加额,使得研究区内生态环境保持在一个稳中有升的状态。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状况来看,仓房镇的ESV最高,龙山镇和老城镇紧随其后,ESV最低的为商圣街道和龙城街道。地均ESV高值区集中在研究区的北部、中东部和南部,低值区集中在研究区的中北部、西部和东部,ESV变化量与土地利用转型规律基本一致,主要是因为城镇规模的扩张导致生态用地转为生活用地,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降低。(4)从LMDI分解模型计量结果和水环境质量两方面来揭示导致研究区生态环境效应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导致生态环境效应提高、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越大导致生态环境效应下降,表明研究区在对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得到了和谐处理,但需注意能源利用效率的排放量,需改善能源利用的工艺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通过区内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得出,水质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区域与生态环境质量的较低质量区和低质量区存在明显对应关系,即均县镇、香花镇、龙城镇、上集镇、马镫镇同为水质污染较严重和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区域,其水质中度污染区域也与生态环境质量等级较低的区域相吻合,说明至2018年,研究区较多土地利用类型转为水域,导致水域面积扩大,引起的水质安全问题也日益严峻,水体污染成为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最后,结合前文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从土地利用调控措施、优化水源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加强水源区数据处理与信息传输系统建设等方面提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土地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措施,最终实现水源区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胡盾[10](2020)在《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且,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矿产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富集区的生态建设,对整个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关键引领、示范作用。本论文以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为基础,对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对矿产资源富集区的内涵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做了总结,实事求是地剖析了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结合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其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路径、措施和对策。本论文的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思路、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等内容。研究的重点是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同时探讨了其整体原则与实施路径。本论文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方面有所创新,在研究视角方面,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同时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与西方文化的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宏观审视。在研究思路方面,本论文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目标相一致原则及“五化协同”推进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和谐性。本论文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介绍了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基本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和资源借鉴。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经验与存在的问题。概括了做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注重发挥科技创新和制度建设的作用、重视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方法等经验;指出了生态承载力脆弱、产业结构失衡、矿产资源生态价值被遮蔽、生态文明意识缺失等方面问题。造成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矿产资源富集区的生态保护法律不完善、急功近利的追赶发展模式、环境责任意识薄弱淡化、利益主体多元的生态矛盾等方面进行阐发。矿产资源的生态利益是一种间接利益和公共利益,在追求经济和物质利益过程中,生态利益被放到了次要的地位,生态利益与其他诸利益产生了冲突,这是利益分化产生的深层生态矛盾。基于以上原因,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要遵守以下原则与路径。首先,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要处理好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化”协同发展的关系。其次,要以绿色发展保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完整性,以科技创新维护其生态系统多样性,以制度完善保障其生态系统稳定性,以观念更新保持其生态系统可持续性,以利益整合守护其生态体系的和谐性。从而构建资源节约、清洁低碳的和谐生态系统,打造同生共兴、环境友好的和谐天人关系,推进素质提升、身心康健的和谐主体发展。应当指出的是,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和经验,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应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目标,推动疫情后绿色复苏,构建“尊崇自然、清洁美丽”的“生态文明共同体”。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追求崇尚自然、天人和谐、健康科学、丰富自我的美好生活需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二、加强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天空地一体化与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
    (二)喀斯特环境天空地一体化与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
    (三)天空地一体化与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进展及其对石漠化治理的启示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四)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 数据挖掘与处理
    (一)数据挖掘
        1 航天数据
        2 航空数据
        3 地面监测数据
    (二)数据处理
        1 航天数据处理
        2 航空数据处理
        3 地面数据处理
四 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因子分析
    (一)生态环境因子
        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2 植被覆盖
        3 石漠化
        4 草地地上生物量
    (二)社会经济因子
        1 人口与GDP
        2 畜牧业GDP
        3 生产与生活水平
        4 劳动力结构与文化水平
五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
        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 指标筛选方法
        3 指标体系
    (二)指标权重确定
        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2 指标权重确定
    (三)指标因子标准化
        1 指标值标准化方法
        2 指标值标准化结果
    (四)评价模型构建
        1 模型建立
        2 模型确定
六 综合效益评价分析
    (一)单一效益评价分析
        1 生态效益
        2 经济效益
        3 社会效益
    (二)综合效益分析
        1“两山”效益
        2 扶贫效益
        3 可持续效益
        4 综合效益
七 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2)基于水土流失-漏失阻控的乡村景观设计研究 ——以施秉喀斯特黑冲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乡村景观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 乡村旅游国内外研究现状
        1.4.3 国家乡村景观建设相关政策解读
        1.4.4 世界自然遗产国内外研究进展
        1.4.5 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漏失国内外研究进展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区景观结构及特点
    2.3 研究区面临的问题
        2.3.1 生态环境恶化的威胁
        2.3.2 旅游发展与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之间的矛盾
        2.3.3 社区发展矛盾
    2.4 研究区保护与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划依据
        2.4.1 国际公约、指南及决议
        2.4.2 国内相关法律
        2.4.3 国内相关行政法规
        2.4.4 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
    2.5 研究方法
    2.6 技术路线
3 相关案例分析
    3.1 国外典型案例分析
        3.1.1 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
        3.1.2 荷兰羊角村乡村景观
        3.1.3 德国欧豪村乡村更新
    3.2 国内典型案例分析
        3.2.1 重庆武隆仙女山归原小镇乡村景观设计
        3.2.2 德阳市高槐村乡村振兴总体规划
        3.2.3 江苏三台山风景名胜区
    3.3 小结
4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内容
    4.1 乡村生产型景观
        4.1.1 农田景观
        4.1.2 农作物种植景观
        4.1.3 林果景观
        4.1.4 现代农业景观
    4.2 乡村生活型景观
        4.2.1 乡村聚落景观
        4.2.2 传统建筑景观
        4.2.3 现代建筑景观
        4.2.4 公共空间景观
    4.3 乡村生态型景观
        4.3.1 河流
        4.3.2 水塘
        4.3.3 沟渠
    4.4 乡村旅游相关服务设施建设
        4.4.1 交通设施
        4.4.2 休憩设施
        4.4.3 卫生设施
        4.4.4 照明设施
        4.4.5 标识信息系统设施
        4.4.6 住宿设施
        4.4.7 餐饮设施
        4.4.8 公共设施
    4.5 小结
5 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缓冲区——黑冲社区乡村景观设计
    5.1 项目概括
        5.1.1 项目背景
        5.1.2 区位分析
        5.1.3 场地现状分析
    5.2 现状问题分析
        5.2.1 社区景观营造的缺失
        5.2.2 植物种植景观单一
        5.2.3 缺少水土流失治理方面的景观设计
        5.2.4 社区营造相关水平较低
    5.3 研究区乡村旅游规划SWOT分析
        5.3.1 优势
        5.3.2 劣势
        5.3.3 机遇
        5.3.4 威胁
    5.4 总体规划
        5.4.1 设计定位
        5.4.2 规划策略
        5.4.3 规划原则
    5.5 功能分区
    5.6 研究区乡村景观规划内容
        5.6.1 生产景观规划
        5.6.2 生活景观规划
        5.6.3 生态景观规划
    5.7 相关旅游设施专项设计
        5.7.1 交通规划
        5.7.2 停车场
        5.7.3 休憩设施
        5.7.4 公共设施
        5.7.5 照明设施
        5.7.6 标识信息系统设施
        5.7.7 住宿餐饮设施
        5.7.8 科普教育设施
    5.8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讨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选题依据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概念界定
        2.国内研究现状
        3.国外研究现状
    (三)主要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其成因
    (一)河套地区的生态概况
        1.地形地貌
        2.气候
        3.水资源
    (二)主要生态问题
        1.土地沙漠化
        2.土壤盐碱化
        3.环境污染加剧
        4.水土流失加剧
    (三)生态问题的成因
        1.脆弱的生态环境
        2.快速增长的人口因素
        3.“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意识的缺失
        4.不完善的政策制度因素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过程及其成就
    (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起步阶段(1949—1978)
        1.多措并举,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2.发展林业,改善地区生态环境
        3.兴修水利,治理土地盐碱化
        4.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发展阶段(1978—2012)
        1.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2.推进生态林业建设
        3.完善水利配套工程
        4.发展生态农业,打造生态示范工程
    (三)“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完善阶段(2012—2021)
        1.完善地方生态文明体制建设
        2.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工程
        3.绿色发展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相结合
    (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成就
        1.土地沙漠化趋势被遏制
        2.土地盐碱化程度减轻
        3.环境状况改善,生物多样性增加
        4.探索形成产业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模式
四、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启示
    (一)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核心
        1.人是生态问题出现的核心原因
        2.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主体
        3.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最终受益者
    (二)政策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关键
        1.不合理的政策是生态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2.政策是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决定性因素
        3.政策是弥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
    (三)制度建设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保障
        1.制度建设不完善是生态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2.制度建设是提高“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效率的保障
        3.制度建设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四)科技进步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驱动力
        1.科技进步提高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2.科技进步缓解了人类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3.科技进步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五)综合治理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主要方法
        1.生态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
        2.“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需要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
        3.“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需要多主体共同推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4)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电源结构优化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承载力研究现状
        1.2.2 主要类型发电的生态影响研究现状
        1.2.3 电源结构优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2.1 生态承载力基本理论
        2.1.1 生态承载力的概念
        2.1.2 生态承载力的特性
        2.1.3 生态承载力的量化方法
    2.2 我国电源结构发展现状
        2.2.1 主要类型电源的发电规模分析
        2.2.2 主要类型电源的发电资源潜力分析
    2.3 电源结构规划模型
        2.3.1 传统电源结构规划
        2.3.2 可持续电源结构规划
        2.3.3 电源结构规划优化方法
    2.4 本文生态承载力和电源结构优化的研究边界
        2.4.1 本文生态承载力的概念界定
        2.4.2 本文生态承载力在电源结构优化中的体现形式
        2.4.3 本文电源结构优化系统构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清洁能源发电替代火电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分析
    3.1 水电替代火电的生态承载力影响分析
        3.1.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水电生态影响途径分析
        3.1.2 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
        3.1.3 实证分析
    3.2 风电替代火电的生态承载力影响分析
        3.2.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风电生态影响途径分析
        3.2.2 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
        3.2.3 实证分析
    3.3 光伏发电替代火电的生态承载力影响分析
        3.3.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光伏发电生态影响途径分析
        3.3.2 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
        3.3.3 实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态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目标下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
    4.1 问题描述和优化思路
        4.1.1 问题描述
        4.1.2 优化思路
    4.2 模型构建
        4.2.1 假设条件
        4.2.2 符号说明
        4.2.3 目标函数
        4.2.4 约束条件
    4.3 模型求解
        4.3.1 多目标问题处理方法
        4.3.2 模型求解算法
    4.4 实证分析
        4.4.1 基础数据
        4.4.2 电源结构优化结果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态经济承载力目标下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
    5.1 问题描述和优化思路
        5.1.1 问题描述
        5.1.2 优化思路
    5.2 模型构建
        5.2.1 假设条件
        5.2.2 符号说明
        5.2.3 目标函数
        5.2.4 约束条件
        5.2.5 模型求解
    5.3 实证分析
        5.3.1 基础数据
        5.3.2 电源结构优化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综合生态承载力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
    6.1 问题描述和优化思路
        6.1.1 问题描述
        6.1.2 优化思路
    6.2 模型构建
        6.2.1 假设条件
        6.2.2 目标函数
        6.2.3 约束条件
        6.2.4 模型求解
    6.3 实证分析
        6.3.1 基础数据
        6.3.2 电源结构优化结果及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综合生态承载力的跨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
    7.1 问题描述和优化思路
        7.1.1 问题描述
        7.1.2 优化思路
    7.2 模型构建
        7.2.1 假设条件
        7.2.2 符号说明
        7.2.3 目标函数
        7.2.4 约束条件
        7.2.5 模型求解
    7.3 实证分析
        7.3.1 基础数据
        7.3.2 电源结构优化结果及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5)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农业生态效率的评价方法研究
        1.2.2 农业生态效率的应用研究
        1.2.3 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1.2.4 收敛性分析研究
        1.2.5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目标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说明
        2.1.1 效率
        2.1.2 生态效率
        2.1.3 农业生态效率
        2.1.4 农业生态化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经济增长理论
        2.2.2 经济收敛理论
        2.2.3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2.2.4 生态经济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研究的理论框架
    3.1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内在机理分析
        3.1.1 资源稀缺约束农业生态效率
        3.1.2 环境污染约束农业生态效率
        3.1.3 经济增长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双重影响
        3.1.4 技术进步推动农业生态效率
    3.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发展趋势理论分析
    3.3 新疆农业生态与生产效率评价理论分析
    3.4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收敛性的理论分析
    3.5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疆农业-生态发展现状
    4.1 新疆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概况
        4.1.1 新疆社会经济概况
        4.1.2 新疆自然资源禀赋
        4.1.3 新疆生态环境现况
    4.2 新疆农业投入产出概况
        4.2.1 新疆农业投入
        4.2.2 新疆农业产出
    4.3 新疆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与污染概况
        4.3.1 新疆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使用强度
        4.3.2 新疆农业污染排放情况
    4.4 中国及新疆农业生态化发展概况
        4.4.1 农业生态化发展阶段分析
        4.4.2 农业生态化发展的特征与问题
        4.4.3 农业生态化发展的政策变迁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综合评价
    5.1 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
        5.1.1 农业生态效率主要研究方法
        5.1.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模型选择
        5.1.3 指标数据选择与描述统计
    5.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分析
        5.2.1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分析
        5.2.2 新疆农业不同要素投入的损失结构分析
        5.2.3 新疆14 个地州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及分解
        5.2.4 新疆14 个地州市各项效率波动分析
        5.2.5 新疆14 个地州市农业生态–生产效率对比分析
        5.2.6 新疆14 个地州市农业生态效率损失结构分析
    5.3 新疆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ML指数分析
        5.3.1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
        5.3.2 新疆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ML指数测度及其分解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6.1 收敛性分析方法
        6.1.1 σ收敛
        6.1.2 绝对β收敛
        6.1.3 条件β收敛
        6.1.4 俱乐部收敛
    6.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6.2.1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σ收敛
        6.2.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绝对β收敛
        6.2.3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条件β收敛
        6.2.4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俱乐部收敛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7.1 研究方法
        7.1.1 面板回归模型—Tobit回归方法
        7.1.2 数据标准化处理
        7.1.3 方差膨胀因子检验
    7.2 影响因素及变量选择
        7.2.1 水资源角度变量选择
        7.2.2 多维视角下变量选择
    7.3 实证结果分析
        7.3.1 水资源角度结果分析
        7.3.2 多维视角下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提升农业生态效率的相关建议
        8.2.1 推广清洁生产,加强控污减排
        8.2.2 提高科技创新,强化技术推广
        8.2.3 科学治水用水,推广节水灌溉
        8.2.4 促进区域协调,加快南疆建设
        8.2.5 提高综合实力,实现全面发展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6)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内涵研究
        1.3.2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调推进的路径选择研究
        1.3.3 多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不足之处
2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分析
    2.1 研究区域
    2.2 经济发展动态分析
        2.2.1 经济规模分析
        2.2.2 产业结构分析
        2.2.3 对外开放程度分析
    2.3 生态环境保护动态分析
        2.3.1 水资源状况分析
        2.3.2 土地资源特征分析
        2.3.3 生态保护状况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子系统分析
    3.1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1.2 生态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3.1.3 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3.1.4 数据来源及处理
        3.1.5 指标权重的确定
    3.2 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分析
        3.2.1 污染综合治理能力子系统分析
        3.2.2 水资源可持续能力子系统分析
    3.3 高质量发展系统分析
        3.3.1 经济活力子系统分析
        3.3.2 创新驱动子系统分析
        3.3.3 绿色发展子系统分析
        3.3.4 人民生活子系统分析
        3.3.5 社会协调子系统分析
    3.4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4.1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性评价模型
        4.1.1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理研究
        4.1.2 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及标准
    4.2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时空分异分析
        4.2.1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时序演变特征
        4.2.2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演变特征
    4.3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4.3.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4.3.2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4.3.3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4.4 生态环境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预测
        4.4.1 预测模型
        4.4.2 模型预测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空间自回归模型
        5.1.2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5.2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的选择
        5.2.1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的影响机制研究
        5.2.2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
    5.3 基于SAR-GWR模型的耦合驱动力分析
        5.3.1 耦合驱动力全局规律分析
        5.3.2 耦合驱动力局部规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7)牟汶河流域土壤保持功能及其影响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土壤保持功能
        1.2.2 土壤侵蚀与土壤保持功能定量评价研究
        1.2.3 土壤保持功能定量归因分析研究
    1.3 研究内容
        1.3.1 区域土壤侵蚀量估算及其特征分析
        1.3.2 区域土壤保持功能估算及其特征分析
        1.3.3 区域土壤保持功能影响因素分析
    1.4 研究方法
        1.4.1 GIS空间分析法
        1.4.2 遥感技术方法
        1.4.3 定量模型计算法
        1.4.4 地理探测器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范围
    2.2 自然环境状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
        2.2.3 土壤
        2.2.4 植被
        2.2.5 水土流失现状
    2.3 社会经济概况
3 RUSLE模型数据获取及因子处理
    3.1 数据获取与来源
        3.1.1 气象数据
        3.1.2 土壤数据
        3.1.3 DEM数据
        3.1.4 植被覆盖数据
        3.1.5 土地利用数据
        3.1.6 泥沙径流数据
    3.2 主要因子的处理与分析
        3.2.1 降雨侵蚀力因子R
        3.2.2 土壤可蚀性因子K
        3.2.3 坡长因子L和坡度因子S
        3.2.4 植被覆盖和管理因子C
        3.2.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
    3.3 模型的适应性评价与验证分析
        3.3.1 模型适应性评价
        3.3.2 验证分析
4 牟汶河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分布特征
    4.1 牟汶河流域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特征
    4.2 牟汶河流域土壤侵蚀总体变化特征
        4.2.1 不同景观类型土壤侵蚀变化特征
        4.2.2 不同植被覆盖土壤侵蚀变化特征
        4.2.3 不同坡度土壤侵蚀变化特征
        4.2.4 不同海拔土壤侵蚀变化特征
    4.3 小结
5 牟汶河流域土壤保持功能时空分布特征
    5.1 牟汶河流域土壤保持强度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
    5.2 子流域土壤保持功能空间分布特征
    5.3 不同景观类型土壤保持功能变化特征
    5.4 不同植被覆盖土壤保持功能变化特征
    5.5 不同坡度土壤保持功能变化特征
    5.6 不同海拔土壤保持功能变化特征
    5.7 不同景观格局土壤保持功能变化特征
        5.7.1 流域景观格局分析
        5.7.2 类型尺度景观格局指数变化
    5.8 小结
6 牟汶河流域土壤保持功能影响因素分析
    6.1 土壤保持影响因素选取
    6.2 土壤保持功能单因子影响分析
    6.3 土壤保持功能交互因子影响分析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8)美丽宜居背景下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一章 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关系的论述
        一、关于城乡由“同一”走向分裂的相关论述
        二、关于城乡由分裂走向融合的相关论述
    第二节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城乡关系的相关论述
        一、毛泽东对城乡统筹兼顾的相关论述
        二、邓小平对城乡互动发展的相关论述
        三、江泽民对缩小城乡差距的相关论述
        四、胡锦涛对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建设的相关论述
    第三节 习近平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系统论述
        一、城乡一体化的相关论述
        二、城乡融合发展的相关论述
        三、关于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建设的相关论述
第二章 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基本现状
    第一节 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涵义、特点及意义
        一、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涵义
        二、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特点
        三、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意义
    第二节 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数据分析
        一、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指标设计
        二、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面板数据整理
        三、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面板数据分析
    第三节 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成效
        一、城乡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效果显着
        三、城乡生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四、生态特色小城镇数量逐渐增多
    第四节 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存在的不足
        一、生态产品供给质量偏低
        二、绿水青山雨零星散
        三、生态产业循环能力较低
        四、生态特色小镇建设同质化严重
第三章 美丽宜居背景下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的契机
    第一节 美丽宜居的背景、内涵及功能
        一、美丽宜居提出的背景
        二、美丽宜居的涵义和内容
        三、美丽宜居的特征
        四、美丽宜居的城乡生态融合功能
    第二节 美丽宜居背景下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二、绿色经济发展滞后
        三、绿色生活观念陈旧
    第三节 美丽宜居背景下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的机遇
        一、扶持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的新政策
        二、明确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的基本方位
        三、提供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的价值遵循
第四章 美丽宜居背景下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的对策
    第一节 加强毕节试验区生态特色小镇建设的可持续性
        一、加强生态特色小镇绿色发展
        二、提高生态特色小镇的供给质量
        三、加强生态特色小镇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 合力打造毕节试验区“两山”的顶层设计
        一、加强绿水青山的顶层设计
        二、加强金山银山的统筹规划
        三、合力促进“两山”良性互动
    第三节 提升毕节试验区生态产业的循环能力
        一、加大城乡生态治理人才的培养
        二、提升生态农业的循环能力
        三、提升生态旅游业的循环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
        1.3.1 土地利用变化及功能分类研究
        1.3.2 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1.3.3 土地利用转型的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研究
        1.3.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土地利用研究进展
        1.3.5 综合评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利用转型
        2.1.2 “三生”空间
        2.1.3 环境效应
        2.1.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2.2.3 生态经济理论
        2.2.4 系统理论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与研究范围
        3.1.2 地质背景
        3.1.3 地形地貌
        3.1.4 土壤类型
        3.1.5 社会经济状况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遥感影像处理及解译
第四章 土地利用现状概况及分类体系
    4.1 土地利用现状
        4.1.1 土地利用描述性统计
        4.1.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2 基于“三生”用地体系分类及现状分析
        4.2.1 “三生”用地分类体系
        4.2.2 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三生”空间现状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土地利用转型特征分析
    5.1 土地利用功能结构转型
        5.1.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5.1.2 “三生”用地结构转型分析
    5.2 土地利用功能空间转型
        5.2.1 土地功能重心模型
        5.2.2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空间变化
    5.3 土地利用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5.3.1 影响因子选取
        5.3.2 计量方法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
    6.1 数据处理及研究方法
        6.1.1 生态环境响应模型
        6.1.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6.1.3 空间变异特性模型
    6.2 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变异性分析
        6.2.1 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6.2.2 半方差函数分析
    6.3 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
        6.3.1 时序变化分析
        6.3.2 时空分异变化分析
        6.3.3 各功能用地转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的贡献度
    6.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6.4.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6.4.2 生态系统敏感性分析
    6.5 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6.5.1 LMDI分解模型
        6.5.2 水环境质量对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
    6.6 优化调控策略与建议
        6.6.1 优化调控措施
        6.6.2 构建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6.6.3 加强水源区数据处理与信息传输系统建设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动态评析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一)主要内容
        (二)创新点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点与难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第一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1.1 生态文明的概念
        1.1.1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1.1.2 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
        1.1.3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
    1.2 生态文明的特征
        1.2.1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2.2 人与人的和谐全面发展
        1.2.3 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3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
        1.3.1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
        1.3.2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
        1.3.3 西方文化的生态文明思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问题
    2.1 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概述
        2.1.1 矿产资源富集区内涵
        2.1.2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的概况
        2.1.3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历程
    2.2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2.2.1 做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
        2.2.2 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制度化法制化建设
        2.2.3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2.2.4 注重发挥科技创新和制度建设的作用
        2.2.5 重视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方法
    2.3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2.3.1 生态承载力脆弱
        2.3.2 产业结构失衡
        2.3.3 矿产资源生态价值被遮蔽
        2.3.4 生态文明意识缺失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
    3.1 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善
        3.1.1 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不健全
        3.1.2 环境保护法律覆盖领域存在漏洞
        3.1.3 保护生态环境的激励机制落实不到位
    3.2 急功近利的赶超发展模式
        3.2.1 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存在矛盾
        3.2.2 经济结构不合理
    3.3 环境责任意识薄弱淡化
        3.3.1 环境责任意识有待提高
        3.3.2 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不健全
        3.3.3 对“自然”的认知存在偏差
    3.4 利益主体多元的生态矛盾
        3.4.1 环境保护与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
        3.4.2 环境保护与利益分化之间的矛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与路径
    4.1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原则
        4.1.1 保持与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目标相一致
        4.1.2 “五化协同”推进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
    4.2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路径
        4.2.1 以绿色发展保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完整性
        4.2.2 以科技创新维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多样性
        4.2.3 以制度完善保障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稳定性
        4.2.4 以观念更新保持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可持续性
        4.2.5 以利益整合守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和谐性
    4.3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愿景
        4.3.1 构建资源节约、清洁低碳的和谐生态系统
        4.3.2 打造同生共兴、环境友好的和谐天人关系
        4.3.3 推进素质提升、身心康健的和谐主体发展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加强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D]. 张吟.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水土流失-漏失阻控的乡村景观设计研究 ——以施秉喀斯特黑冲社区为例[D]. 颜翔琦.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3]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史研究[D]. 王鑫.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4]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电源结构优化模型研究[D]. 柴剑雪.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5]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研究[D]. 崔叶辰. 石河子大学, 2021(01)
  • [6]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性研究[D]. 辛韵.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7]牟汶河流域土壤保持功能及其影响因子分析[D]. 李翠艳.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8]美丽宜居背景下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研究[D]. 付玉林.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9]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谭力.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10]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胡盾. 山西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加强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