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会计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一、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李茜[1](2021)在《“新农科”建设与成本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文中研究指明《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要求高等农业院校承担起新农科建设使命,培养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是"新农科"建设使命之一。成本会计课程是高等农林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对现代农业产业的产品成本核算方法实践应用。立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新农科"建设对培养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要求,围绕"新农科"建设的成本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新农科"建设的成本会计人才培养模块内容,构建"新农科"建设的成本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将成本会计人才培养模块内容有效地融入到成本会计人才培养过程,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新农科"培养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要求。

胡艳妮[2](2021)在《新商科背景下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电子商务成为重要的商品交易模式,社会对新型商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已有上千所中、高等学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但随着新时代对人才复合性、综合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一些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早已脱节。据统计,虽然随着互联网经济的深化发展社会急需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但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率却低于总体平均水平,与专业人才需求形成巨大反差。要解决结构性失业,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要摸清市场需求的变化,根据需要加强对应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具体行动上要落实到加强专业建设上来。通过确定“专业深度交叉融合是核心,课程体系交叉融合是重点,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实践共享资源库是重要助推器”的新商科专业建设理念,突破传统思维模式,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卓越电子商务人才为目标,以专业知识交叉融合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全面革新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模式,优化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本文主要以广西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等对学校负责人、教师、学生以及用人单位等就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及专业融合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在当今新商科社会需求下存在的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优化现有的专业建设方案,之后通过在广西案例校——广西电子高级技工学校中实施优化后的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开展实践研究。最后综合现状调查及实践调研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优化对策。通过重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升级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化项目教学模式进行专业融合教学,优化我国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路径,从而培养更具有业务融合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复合性、综合性人才,不断推进职业教育、应用型学科教育的育人水平和教学能力。具体分为以下几部分:前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核心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第一章是对新商科背景及其对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包括新商科对中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影响,对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方案确定的影响,对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实施的影响及对电子商务专业评估的影响。第二章是对广西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及专业融合教学现状进行调研分析。调研包括对广西区内多所开展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专业群建设、教学融合研究及校企合作教学项目的中等职业院校的师生及校领导进行问卷调研及访谈,通过采访多位企业管理者及毕业生了解目前产教融合现状及毕业生就业现状,对比分析所收集的教学实例等。通过问卷数据及访谈内容的综合分析得出目前广西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开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是新商科背景下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个案研究。根据现状调研分析优化设计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通过以广西电子高级技工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为例,实施设计方案流程,并进行教学评估及专业评估,为优化对策的提出打下坚实基础。第四章是基于前几部分内容的研究,分析提出新商科背景下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优化对策及建议,使之更利于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复合型、综合性人才,满足新商科提出的高素质人才需求。最后为结论部分,对整篇论文进行总结并提出展望。

郑兴东,赵春宇[3](2020)在《“人工智能”时代高职会计专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会计领域的教育发生了颠覆性变革。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亟需改变传统培养模式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文章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会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创新会计现代学徒制、多基地协调建设等方面的实践与探索,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高职会计专业转型升级发展路径,供其他院校借鉴参考,不断为高职会计专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张慧[4](2020)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和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创业教育组织在推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外力推动下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数量快速增长,但组织数量的增长并没有带来质量的提升。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缺位是造成其质量难以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功能缺位致使组织目标模糊和零散,进一步导致组织行为低效和泛化,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与审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与价值。在异质性视阈下,探讨高职院校这个特殊场域中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问题是促进组织发展和功能优化的基本前提。基于功能主义分析范式,将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进一步分解为功能实现方式和实现机理,文章整体遵循“客观功能(是什么?)—功能实现方式(怎么样?)—功能实现机理(为什么?)—功能实现路径(如何做?)”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为了探究出更科学合理的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本研究将组织功能定位于客观展现出来的实际结果,而非主观逻辑推导出来赋予组织的结果。据此,本研究选择案例研究方法,在实地调研典型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基础上,具体运用三级编码、单案例分析和跨案例比较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梳理与分析。结合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ing Merton)的经验功能主义理论和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的结构化理论,构建了“客观功能—社会实践(组织行为)—行为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社会实践也就是组织的行为方式,它决定和反映组织的客观功能,行为机理体现组织行为的内在规律和作用关系。因此,首先从调研的实证数据中提炼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客观功能,以及实现这些功能的主要方式;在此基础上,探究与分析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内在机理;最后,在厘清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逻辑的基础上,分析由于组织行动逻辑偏差和实践障碍导致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组织功能实现的优化路径。通过对调研数据的三级编码分析得出,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呈现出“决策实施功能”、“中介融通功能”、“类型强化功能”和“文化聚散功能”四项客观功能。其中,决策实施和中介融通是显功能,即组织有意安排而产生的作用;类型强化和文化聚散是潜功能,即组织无意安排,由组织行动间接、内隐地产生的作用。创业教育组织作为高职院校推动创业教育精细化发展的专门性组织,除了设计、实施和服务于创业教育发展;还要通过多种方式去破解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之间的壁垒,推动专创融合发展;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行动,无形中强化与凸显了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化教育的特征;同时在行动中逐渐形成浓厚的高职创业文化氛围,并成为创业文化的认同者和传承者。实现上述四项功能,高职创业教育组织主要采用“组织变革”、“融合策略选择”、“适应性联结”和“树立标志”的方式。从宏观层面的战略规划,到组织自身改革和具体的行为实践,再到创业教育文化孕育与认同的历程,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实践行动体现出从外围实践到专创融合的纵深推进过程、从局部试点到浸润体系的范围扩展、以及从具体实践到抽象升华的逻辑向度。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就是组织选择采用上述行为方式的原因,内在地体现了“资源赋能机理”、“规则调适机理”和“互动整合机理”。在内外部环境作用下,创业教育组织行动始终处于“理性化”和“反思性监控”的过程中,组织通过反复的实践行动形成自身,并通过组织行动再生产出行动条件;再生产的过程包含着意义、规范性要素和权利的交织与互动。具体而言,其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受到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的驱动与引导。我国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是典型的外部驱动型,创业教育经费投入和大学生创业园建设推动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在短期内广泛实践;与此同时,组织行动受到行政权利和专家权利的共同影响。其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受到合法性秩序和表意性符码的规约与调适作用。政策导向是组织行动及其自我调控的风向标;高职创业教育理念和文化是组织行动及其行动调控的助力器。其三,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是互动整合过程中的适应性行为和特色化选择。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在“同级组织之间”以及“组织和系统之间”的互动整合过程中,通过组织学习、联盟合作、互利共生等提升组织的适应性,而准确定位、组织竞争、文化认同等促进组织的特色化选择。基于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内在机理,推演出组织功能实现的行动逻辑。也就是说,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要想有效地发挥其功能,组织行动的驱动力应当由政府主导转变为外部动力和内生动力共同推动;在多元交互网络中组织应当找到自己的适切位置,明确自身的功能和价值,挖掘并培育组织的优势与特色;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组织化”并非组织行动的目的,任何组织都是为了满足某种社会目的或需求,对于创业教育组织来说,创业教育理念逐渐融入高职教育系统的过程,正是组织功能得到全面、彻底实现的过程,组织本身则处于“去组织化”过程中。然而反观现实,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内生动力不足、互动整合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和模仿趋同现象、多元协同藩篱与组织行为异化等问题依然明显。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理念先行—以点带面—错位发展—多元联动”的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优化路径,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张秋媛[5](2020)在《中职财经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扬州X中职院校为例》文中提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产业要素不断变化,电子商务、物流、国际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需要数量巨大的高素质、专业技能型财经类人才,但这类人才供给不足。一方面企业招工难,另一方面财经类人才对口就业难,面对这样的局面,探索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缓解这一矛盾。在国家有关政策引领下,全国各省、市、地区的职业院校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实践,并取得不少成效。但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够完善,存在不少问题,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有必要展开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明确“校企合作”的内涵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为了解行业企业需求和研究中职财经类专业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现状打下基础。以扬州X中职院校财经类专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研究。经过数据分析,得出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校企合作形式简单、课程建设不够系统、专业能力普遍不强、产教融合程度不高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双方的目标追求、合作成本、合作收益等入手,探究形成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研究发现,中职财经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的问题。不仅是学校和企业的事情,更要求政府、行业、学校、企业、教师、学生等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到这项社会工程中来,增强财经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最后从企业参与、培养目标、师资建设、合作机制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以保障中职财经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培养出与当代行业需求更契合的技能型财经类人才。

刘奕[6](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谢军[7](2019)在《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S省“转型试点”高校为例》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为新时代包括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内的我国高等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自1999年以来,在高等教育精英化—大众化—普及化的进程中,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势而生并快速发展。截止2018年底,我国共有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721所,数量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的58%,占据“半壁江山”以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办好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整体质量提升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水平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而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关键在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关于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在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均还比较欠缺,需要全面、深入的进行探索。本研究以“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为题,以S省“转型试点”高校为对象,按照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深入探究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提出系统加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为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创新作出贡献。在实践层面,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相结合,着眼S省11所“转型试点”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整体状况和A高校及其三个系(专业),综合运用文本分析、访谈法和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数量、结构、激励措施等现状进行整体扫描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归纳与演绎的思维方法,依据调查问卷数据和访谈获取的资料,从人力资源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和激励理论等视角,探究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在理论层面,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及其“双师型”教师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梳理,根据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自身特点,综合运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法、因子分析法等,构建了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合格标准的指标,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目标导向”。研究发现,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双师”内涵各不相同,缺乏统一认定标准;“双师型”教师数量少,学历和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实践经验缺乏,应用能力不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措施缺乏,保障条件有限等问题,不能适应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导致这些问题,主要有主观认识不到位、院校研究开展不够、增量补充渠道不畅通、能力提升激励机制不健全、硬件条件保障不得力、建设发展的合力未形成等多方面原因。研究还发现,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的合格标准,主要包括职业道德修养、实践应用能力、课程教学能力、理论知识水平和性格心态特征五个方面。其中实践应用能力的占比最高,体现了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研究建议,加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应以“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综合施策。政府主管部门要制定“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改革编制管理办法,制定“双师型”激励政策,引导企业履行责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发挥主体作用,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培训、引进、职称评审、绩效考核、实践条件建设、院校研究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教师个体要主动顺应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强化以提升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专业发展观,增强“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积极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积极投身实践教学,努力促进自身专业不断成长。

蔺琳[8](2019)在《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文中研究指明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之一,尤其是高职院校,更是肩负着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一线技术人员的重担。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国GDP总量正全面追赶美国,营商环境的改善,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出台,使得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愈加激烈,对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也更加规范化。因此,高职院校人才培训质量的高低,模式的好坏,对经济发展有很大影响。本文以职业能力为切入点,结合用人单位对会计职业能力的需求,展开对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分析研究。希望从一个新的角度分析该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相应的建议,为该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指明方向,也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借鉴。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培养过程中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进行的建设和运行的模式,基于用人单位对会计职业能力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管理评价体系四个方面介绍了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面向企事业单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课程体系主要以通识课、专业课、个性发展课程为主;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正逐步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考核沿用考试制度,教师考核侧重科研能力。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培养目标在执行中存在偏差。课程设置对职业能力体现不明显、教学方法固守传统以及管理评价体系不合理等。以上问题主要是由于学校“本科至上”的观念的存在、教育管理部门对高职院校和教师的考评机制不合理、师资队伍缺乏职业能力等原因导致。针对以上问题和原因,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转变传统的“本科至上观念”,紧紧围绕市场需求,贯彻落实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面向社会需求,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注重专业建设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加大网路平台建设,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加强校企合作,促进校办企业发展,提高职业能力的培养;建立完整的管理评价体系,根据学校、学生、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不同评价体系,完善考核标准,严格教学管理。最终实现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张园园[9](2020)在《现代学徒制视域下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A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认为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职业院校试图通过开展现代学徒制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而现代学徒制主要是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等举措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2015年现代学徒制被确定为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策略,同时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并开展相应的指导工作。然而目前许多职业院校在试行现代学徒制过程中存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不尽人意的地方。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通过对A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进行问卷与访谈调查,对教师与师傅进行访谈调查,对A职业技术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从学生职业能力自我认知、学校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及企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着眼,总结A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研究表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学生自觉提升职业能力的意识不足,并且缺乏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课程开发与资源建设落后;教学团队与导师考评机制不完善;职业资格体系及考核标准不健全;校企合作深度不够等。系统分析了企业参与不积极、校企合作欠深入、师资标准不明确、教育资源不充足、教育观念陈旧等制约因素,这些因素阻碍了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开展,影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对此,本研究从增强学生职业能力自我培养、建立健全政府全面服务系统供给链、建立科学有效的全面合作机制、完善教学保障条件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建议,以期在今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扬长避短,切实增强学生就业市场适应能力,不断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

齐洁[10](2019)在《高端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产业升级对于人才供给质量提出了全新挑战。本文面向热门核心专业——会计,从供给侧改革视角出发,针对高端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背景、研究趋势和重构路径展开探讨。

二、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新农科”建设与成本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农科”建设的成本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1.成本会计人才培养的情感目标
    2.成本会计人才培养的知识点目标
    3.成本会计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
二、“新农科”建设的成本会计人才培养模块内容
    (一)情感培养模块
    (二)知识点培养模块
        1.“平等”+知识点融合。
        2.“公正”+知识点融合。
        3.“法治”+知识点融合。
        4.“爱农奉献”+知识点融合。
        5.“敬业”+知识点融合。
        6.“诚信”+知识点融合。
        7.“廉洁”+知识点融合。
    (三)能力目标培养模块
三、“新农科”建设的成本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1.成本会计课程平等性的育人模式
    2.成本会计课程公正性的育人模式
    3.成本会计课程法治性的育人模式
    4.成本会计课程爱农奉献性的育人模式
    5.成本会计课程敬业性的育人模式
    6.成本会计课程诚信性的育人模式
    7.成本会计课程廉洁性的育人模式

(2)新商科背景下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调查研究法
        (三)案例研究法
    五、核心概念
        (一)新商科
        (二)电子商务专业
        (三)专业建设
        (四)专业交叉融合
    六、研究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现状述评
第一章 新商科对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一、新商科对人才培养目标确立的影响
        (一)企业人才需求趋向复合型人才
        (二)注重三大“新”能力的培养
    二、新商科对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影响
        (一)对专业融合通识课程体系的需求
        (二)对课程匹配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新商科对师生教学组织实施的影响
        (一)对教学资源配置提出新要求
        (二)对师生能力素质提出新要求
    四、新商科对专业评估核心要素的影响
        (一)增加多维复合能力评估指标点
        (二)增加地域经济适应性评价标准
第二章 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一、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现状调查
        (一)调查问卷设计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三)访谈设计
        (四)访谈结果分析
    二、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存在主要问题
        (一)人才培育未契合新商科需求
        (二)专业教学课程体系有待完善
        (三)融合教学组织实施有待深化
        (四)缺乏专业融合质量评估体系
第三章 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个案研究
    一、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设计
        (一)专业培养定位
        (二)优化课程体系
        (三)教学组织实施
        (四)考核评估方式
    二、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实施
        (一)案例学校介绍
        (二)方案实施过程
        (三)方案实施评估
    三、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实施存在问题
        (一)缺少集群式课程体系建设
        (二)教学组织实施存在盲点
        (三)缺少新商科专业评估点
第四章 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对策
    一、找准专业定位培育“新”人才
        (一)校企共商人才培养“新”定位
        (二)多措并举提升专业“新”能力
    二、重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一)构建双创通识融合课程体系
        (二)多模块深化课程实施融合度
    三、校企联合提升课程组织实施效率
        (一)共享共建多态互补专业教学资源
        (二)内培外引,打造复合型教师队伍
    四、建立多元立体专业质量评价体系
        (一)教学评估
        (二)专业评估
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3)“人工智能”时代高职会计专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工智能对会计领域的影响
    (一)人工智能对会计行业环境的影响
    (二)人工智能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二、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人才需求结构变化
三、人工智能时代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转型升级路径
    (一)革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革新教学模式
        1. 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和教学内容
        2. 注重会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三)构建“互动互生”大生态系统引领会计职业教育转型升级
四、人工智能时代高职会计专业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重构“123X”人才培养模式,办学特色逐步显现
    (二)构建基于“素质—知识—能力—计算机和商业敏感”的会计课堂教育体系
    (三)创新人工智能时代的学徒制会计办学模式,培养工匠精神
    (四)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协同育人成效明显
    (五)优化及整合课程资源,实现系列课程的资源共享
        1. 依托移动互联技术,建设移动数字化教学资源
        2. 加强校企“双向嵌入”合作,开发一体化教学资源
        3. 建设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增添情景化教学资源
        4. 以企业经历为素材,创建企业典型案例库教学资源
    (六)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师培养新路径
    (七)建设智能财务云VR实验室,全景式互动参与财务数据处理
五、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专业转型升级效果分析

(4)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外力推动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组织迅速兴起
        二、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组织定位不清与行动低效
        三、异质性视阈下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缺位
    第二节 核心概念
        一、创业教育
        二、创业教育组织
        三、功能及功能实现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述评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选择
        一、研究目的
        二、案例研究方法
    第二节 分析框架设计与构建
        一、经验功能主义理论及其分析范式
        二、结构化理论之结构二重性原理
        三、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数据处理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数据收集与方法
        三、数据分析与流程
    第四节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三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客观功能
    第一节 数据情况与编码过程
        一、数据概述
        二、三级编码过程
    第二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客观功能阐释
        一、决策实施功能:专人专事推动高职创业教育精细化发展
        二、中介融通功能:打破高职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间的壁垒
        三、类型强化功能:产教融合进程中技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四、文化聚散功能:促进高职院校创业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
    第三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各功能的关系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综合表征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循环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节 数据分析过程
        一、单案例分析
        二、跨案例比较
    第二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方式分析
        一、组织变革:新建、转型与重构
        二、融合策略选择:纽带牵引、另起炉灶、深度介入
        三、适应性联结:移植与改造、淬炼与强化、嫁接与统整、转化与运用
        四、树立标志:从“占有场域”到“质量取胜”,再到“文化认同”
    第三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方式间的关系
        一、组织功能及其实现方式的对应关系
        二、组织功能及其实现方式的层次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实现机理
    第一节 资源赋能机理:高职场域中的配置性资源与权威性资源协调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配置性资源供给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权威性资源供给
        三、创业教育组织行为的资源驱动与引导作用
    第二节 规则调适机理:合法性秩序与表意符码的双重作用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为的合法性秩序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为的表意符码
        三、合法性秩序与表意符码对组织行为的双重作用
    第三节 互动整合机理:组织同级之间及其与高职系统的作用关系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与同级组织间的互动整合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与高职系统间的互动整合
        三、互动整合中组织的适应性行为与特色化选择
    第四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机理的整合模型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现实困境和优化路径
    第一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行动逻辑
        一、从“政府引导”向“外推内生”的协同动力机制过渡
        二、组织在多元交互网络中的“功能定位”与“特色生成”
        三、从“组织化”到“去组织化”的创业教育理念融入过程
    第二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困境分析
        一、内生动力不足阻碍组织持续行动和功能扩展
        二、互动整合过程中的路径依赖与模仿趋同现象
        三、组织边界造成多元协同藩篱与组织行为异化
    第三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优化路径
        一、理念先行:强化技术创新创业为核心的高职创业教育研究
        二、以点带面:加快软件建设带动高职创业教育组织有效行动
        三、错位发展: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适应性提升与特色培育
        四、多元联动:构建政校行企协同互动的生态系统与治理格局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访谈提纲(教师卷)
附录 B:访谈提纲(学生卷)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中职财经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扬州X中职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中职财经教育
        2.1.2 校企合作
        2.1.3 人才培养模式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
        2.2.2 实践性学习
        2.2.3 需求导向理论
第3章 中职财经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3.1 中职财经类人才的市场需求分析
        3.1.1 中职财经类招生比重及毕业情况分析
        3.1.2 中职财经类人才就业岗位及能力需求分析
    3.2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要素分析
        3.2.1 培养目标
        3.2.2 专业设置
        3.2.3 课程建设
        3.2.4 师资建设
    3.3 中职财经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调查与分析
        3.3.1 教师问卷调查与分析
        3.3.2 学生问卷调查与分析
        3.3.3 企业问卷调查与分析
第4章 扬州X中职财经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扬州X中职财经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4.1.1 校企合作形式简单
        4.1.2 课程建设不够系统
        4.1.3 专业能力普遍不强
        4.1.4 产教融合程度不高
    4.2 扬州X中职财经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形成的原因
        4.2.1 校企合作缺少深度
        4.2.2 培养目标存在差异
        4.2.3 师资建设短板明显
        4.2.4 合作机制不够健全
第5章 扬州X中职财经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思考
    5.1 促进企业参与,丰富校企合作培养层次
    5.2 统整培养目标,优化财经专业课程体系
    5.3 补齐师资短板,打造“双师型”专业团队
    5.4 健全合作机制,推动产教融合深度发展
第6章 研究结论、存在不足与研究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存在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职财经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调查(教师版)
附录二 中职财经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调查(学生版)
附录三 中职财经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调查(企业版)
致谢

(6)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7)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S省“转型试点”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一、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的关键
        三、现实需要与问题聚焦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
        二、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
        三、教师队伍建设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背景和依据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一、高等教育功能向应用型拓展的国际趋势
        二、我国应用型本科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特点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和政策依据
        一、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三、管理学激励理论
        四、研究的政策依据
第三章 S省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第一节 S省转型试点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调查研究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和使用
        二、转型试点高校探索应用型发展道路基本情况
        三、转型试点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扫描
        四、转型试点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
    第二节 A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个案研究
        一、研究方法、思路和案例选择
        二、A学院探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举措与困惑
        三、A学院三个专业(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第四章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双师”内涵各不相同,缺乏统一认定标准
        二、“双师型”教师数量少,学历和结构不合理
        三、“双师型”教师实践经验缺乏,应用能力不足
        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措施缺乏,保障条件有限
    第二节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主观认识不到位
        二、院校研究开展不够
        三、增量补充渠道不畅通
        四、能力提升激励机制不健全
        五、硬件条件保障不得力
        六、推进发展的合力未形成
第五章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合格标准的指标构建
    第一节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合格标准要素的获取
        一、文献回顾法初步筛选合格标准要素
        二、行为事件访谈法再次筛选合格标准要素
        三、问卷法最终筛选合格标准要素
    第二节 合格标准指标因子的提取
        一、因子的适应性检验
        二、因子提取
        三、因子旋转
    第三节 合格标准指标的确定
        一、合格标准要素命名及解释
        二、合格标准指标及内涵
    第四节 信度和效度分析
        一、信度分析
        二、效度分析
第六章 加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第一节 政府主管部门进一步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一、制定“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引导高校规范认定
        二、改革编制管理办法,赋予高校更大的自主权
        三、制定“双师型”激励政策,引导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四、引导企业履行责任,强化校企合作意识
    第二节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教师队伍管理体系
        一、加强计划管理,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二、完善“双师型”职称评审办法,强化实践能力导向
        三、加大“双师”培训工作力度,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
        四、拓宽渠道,做好“双师型”教师招聘工作
        五、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发挥激励导向作用
        六、加强实践基础设施建设,为“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条件
        七、大力开展院校研究,建立完善教师发展工作机构
    第三节 教师个体努力提升自身“双师”能力和素养
        一、秉持以提升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专业发展观
        二、增强“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
        三、大力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
        四、积极投身实践教学,推进“产学研”协调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8)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用人单位对用会计职业能力的需求
    2.1 相关概念
        2.1.1 职业能力
        2.1.2 人才培养模式
    2.2 用人单位对用会计职业能力的需求
第三章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1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3.2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简介
        3.2.1 杨凌职院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3.2.2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3.2.3 教学方法现状
        3.2.4 管理评价体系现状
第四章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4.1.1 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偏差
        4.1.2 课程设置对职业能力体现不明显
        4.1.3 教学方法不能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4.1.4 管理和评价体系不合理
    4.2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升本”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4.2.2 考评机制不合理
        4.2.3 会计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缺乏足够职业能力
        4.2.4 社会公众对公办院校存在报考倾向,致使高职院校加强人才培养质量动机减弱
第五章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建议
    5.1 转变“本科至上”的观念
    5.2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贯彻落实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5.3 建立健全会计人才培养体系
        5.3.1 与时俱进,构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
        5.3.2 优化会计专业培养方案
        5.3.3 注重专业建设质量
    5.4 改革教学方法
        5.4.1 加大网络平台的建设、大力推行新媒体教学力度
        5.4.2 加强学生、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5.5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5.5.1 加强校企合作
        5.5.2 加快校办企业建设,促进职业能力培养
    5.6 建立完整的管理和评价体系
        5.6.1 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
        5.6.2 建立多维度的考核标准
        5.6.3 以人为本,细化管理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9)现代学徒制视域下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A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1.选题的理论意义
        2.选题的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
        2.国内相关研究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设计
        1.研究思路
        2.研究设计
二、相关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阐释
    (一)相关概念界定
        1.现代学徒制
        2.职业能力
    (二)相关理论阐释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人力资本理论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三、A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A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情况介绍
        1.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2.职业能力培养模式
        3.职业能力培养条件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1.调查目的
        2.调查工具
        3.调查对象
        4.调查内容
        5.调查问卷信效度分析
    (三)现代学徒制视域下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访谈
        1.对院校教师的访谈
        2.对企业师傅的访谈
    (四)学生职业能力现状分析
        1.专业能力
        2.方法能力
        3.社会能力
    (五)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1.学生职业能力自我认知
        2.学校专业培养情况
        3.企业共同参与情况
四、对A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思考
    (一)A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有益经验
        1.学生自身方面
        2.学校层面
        3.企业层面
    (二)A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学生职业能力存在薄弱点
        2.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的不足
    (三)A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企业参与不积极
        2.校企合作欠深入
        3.师资标准不明确
        4.教育资源显不足
        5.教育观念难转变
五、现代学徒制视域下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一)增强学生职业能力自我培养意识
    (二)建立健全政府全面服务系统
        1.建设强制有效的法制保障体系
        2.加快管理制度的建设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全面合作机制
        1.完善多方权益保障机制
        2.完善多方评价监督机制
        3.完善多方协同育人机制
    (四)完善教学保障条件
        1.打造“双导师”师资队伍
        2.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3.建立稳定的企业实训基地
六、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现代学徒制视域下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情况调查问卷(学生)
    现代学徒制视域下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访谈提纲(学生)
    现代学徒制视域下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访谈提纲(教师)
    现代学徒制视域下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访谈提纲(师傅)

(10)高端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实背景
    (一)经济层面供给侧改革全面启动
    (二)产业结构升级带动会计人才技能需求升级
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端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趋势
三、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高端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路径
    (一)重新界定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高端技能型会计人才内涵
    (二)详细梳理传统会计人才培养与供给侧改革不相适应面
    (三)科学选择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高端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演进的路径与层级
    (四)合理构建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端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五)深入研究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高端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模式

四、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农科”建设与成本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李茜.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1(12)
  • [2]新商科背景下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研究[D]. 胡艳妮.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人工智能”时代高职会计专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郑兴东,赵春宇.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0(09)
  • [4]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研究[D]. 张慧. 天津大学, 2020(01)
  • [5]中职财经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扬州X中职院校为例[D]. 张秋媛. 扬州大学, 2020(05)
  • [6]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7]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S省“转型试点”高校为例[D]. 谢军.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8]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D]. 蔺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3)
  • [9]现代学徒制视域下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A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张园园.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10]高端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J]. 齐洁. 中国农业会计, 2019(07)

标签:;  ;  ;  ;  ;  

会计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