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论——对新闻摄影报道文学的反思

“中性”论——对新闻摄影报道文学的反思

一、“中性”论——关于新闻摄影报道面的反思(论文文献综述)

刘杨洁雅[1](2021)在《2015-2020年《人民日报》乡村教师媒介形象建构研究》文中认为

樊航利[2](2021)在《光社及其代表人物摄影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摄影是不是艺术?这一命题在西方摄影术发明不久就已经提出,但若在中国摄影发展历程中寻找回应,需要定位到20世纪初叶的特殊历史语境中。当时新旧思想激烈碰撞,在启蒙与救亡双重变奏中,关于摄影艺术的理论发问,只是时代强音中的微弱回响。“光社”是研究中国摄影艺术早期发展的研究范本。它成立于1923年,以与北大相关的知识分子为主体,以团体的形式和面貌出现并展开实践,是中国第一个摄影艺术团体。本文从对光社的本源研究为切入点,把以刘半农、陈万里为代表的光社人物摄影观考察与其身份相结合,挖掘二者在文化、思想上的一致性或不同之处,同时,通过对二人摄影作品的分析,总结他们对中国摄影艺术发展的贡献。此外,从不同个体、不同团体、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多维视域对光社人物摄影观进行考察,进而提炼出光社所处的历史方位及其影响。刘半农、陈万里的摄影实践分别从艺术、科学两个维度出发,探索了中国摄影艺术的基本方向,这也正好是摄影作为媒介的的两个发展方向。在传承与创新、进步与局限并存中,光社完成了它从孕育到淡出的发展历程,是对早期中国摄影艺术发展路径的探索,也是对早期中国摄影艺术的启蒙与本体建构。与纷繁复杂的现实相比,历史注定是减法,但历史研究中主体地位的漂移则需要引起警惕。在21世纪的摄影实践中,这样的漂移来自我们以西方标准为参照的自我否定,也来自对中国自身摄影发展的间或搁浅。对光社人物摄影观的考察是对中国摄影艺术启蒙阶段的关注与研究,是对中国摄影艺术发展脉络的溯源与梳理,是对中国摄影文化品性的深度认知与考察,是在摄影这一独立艺术门类中寻找文化自信,这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摄影理论体系的基础工作与必要一环。

邓一帆[3](2020)在《《人民日报》(1950-2019)妇女节新闻照片中的女性形象变迁分析》文中认为自1924年“三八”国际妇女节传入中国,我国便开展与该节日相关的庆祝活动。本文以1950-2019年的《人民日报》每年妇女节当日刊登的涉及女性形象的全部新闻照片为研究对象,通过新闻照片对女性形象再现的分析,来描述不同阶段妇女节新闻照片中的女性形象再现情况,阐明媒体赋予这些不同阶段的女性形象的不同特质,由此透视主流媒体的女性观念(对女性的角色设定、期待等等)的变化,并揭示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绪论部分引出了本文研究背景、意义、对象,提出了主要研究问题、框架,交代了研究方法等。主体部分首先通过建立类目进行数据统计,主要梳理出各历史阶段下《人民日报》“三八”国际妇女节当天涉及女性形象的新闻照片的基本情况;其次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视觉文本进行深入描摹,提取当期典型女性视觉图景;再次运用视觉修辞总结了 70年来《人民日报》“三八”国际妇女节女性视觉形象的流变轨迹,并从多个维度分析流变因由。最后则对《人民日报》国际妇女节女性视觉修辞策略进行了思考。研究发现:新闻照片中的女性形象再现上致力于展现画面中人物的团结和亲密关系的倾向,意在传达一种平和、客观的观看体验,竭力表现被摄的原生状态,使得影像的呈现得以超越机械记录而成为“有策略”的传达意义的方法。不同历史时期《人民日报》妇女节涉及女性形象的新闻照片分别呈现出特定的主要视觉形象,女性视觉形象的再现中多元文化内涵完成建构。这是政治意涵转换、媒介新闻观念迁移和社会妇女观念的迭代更新合力的结果;可以通过文字、内容和修辞的方式来用好新闻照片、讲好新时代女性故事。

何国胜[4](2020)在《新世纪纪实摄影对农村的视觉再现研究 ——以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和“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作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和“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作品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在视觉文化和再现(表征)理论的框架下探究纪实摄影和再现农村间的渊源关系以及新世纪以来纪实摄影对农村视觉再现的诸多问题,包括再现手法、再现行为背后的视觉建制和权力关系等。通过简要梳理纪实摄影在世界范围和中国的发展,研究者发现纪实摄影再现“底层群体”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这在中国纪实摄影兴起后表现得很突出——90年代纪实摄影对农村进行了大规模的再现。在对1126张再现农村的样本照片经过量化统计后发现,新世纪以来的纪实摄影再现农村时使用了选择性生产的方式,在选择拍摄的空间中“家屋”“田野”“道路”成为主要空间;场景中以生产、生活和教育为主;选择人物上老人、儿童、青壮年均有涉及,以青壮年为主;色彩上黑白占据绝大比例;视角和景别的选择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倾向性。通过这种选择性生产,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仍然在与土地和环境作斗争、灰色的和被俯视的世界,他们常年被原始的劳作绑缚手脚,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文化娱乐生活,并面临着较差的居住和教育环境。在这种的选择的背后,是视觉建制、纪实摄影传统和凝视权力的运作和影响。视觉建制主要包括:纪实摄影展览(“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纪实摄影奖项(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和“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和纪实摄影网络传播平台,他们对农村题材的审美依然维持在上世纪90年代所形成的偏好上,因而导致新世纪以来的纪实摄影以同样的视角和方式来再现农村。

张丹妮[5](2020)在《《新疆日报》(汉文版)对新疆少数民族形象的视觉建构 ——基于2014-2019年新闻照片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族形象关乎民族认同,对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在“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下,新疆成为了连接亚欧经济文化的重要战略地带,新疆的发展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因此对新疆少数民族形象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和刻不容缓。民族形象的呈现和传播依赖于大众媒介,在“世界图像时代”,图片已是大众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纸媒主要依赖于新闻照片获取注意力。所以,本文基于《新疆日报》新闻照片,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少数民族形象的视觉建构进行分析。本文共分为四部分,前两章是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关于新疆少数民族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相关基本概念及相关研究文献的综述,还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对样本的选定进行了说明,对样本的类目建构进行了概述。第三、四章是本文的第二部分,根据新闻照片的画面呈现内容和画面的呈现形式——照片拍摄范式,将所选新闻照片进行量化分析。新闻照片的画面呈现内容分析是从照片反映主题和主体人物行为活动两方面进行的。画面的呈现形式分析是基于照片拍摄范式进行的,即新闻照片的景别大小、拍摄高度、画面主体人物表情倾向、画面主体人物性别呈现。对新闻照片内容分析后发现,《新疆日报》新闻照片在建构新疆少数民族形象时以正面宣传为主,建构了一个“和睦相处、休戚与共,共同繁荣进步”的民族形象,具体表现为:民众之间同心同德、和衷共济的日常,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彰显着团结一致性;新疆少数民族青年群体勤劳奋进,并且特别描绘了新时代新疆少数民族女性的现代形象,以及民众与时俱进的现代生活方式。第五章是本文第三部分,运用定性的方法对几张极具典型性的新闻照片进行符号学解析。通过符号学相关分析工具发现,新闻照片通过展现少数民族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平凡瞬间,描绘出新疆少数民族在党的领导下,自强不息、不畏艰辛以及各族民众之间的团结一心的神话,从而建构出和睦相处、共同繁荣进步的新疆少数民族形象。最后一部分包括第六、七两章,包括结语以及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形象视觉建构的一些不足之处,相应地提出包括新闻报道层面和照片拍摄层面的提升路径及措施,希望能为媒介形象的视觉建构实践提供一些思路。

聂文兵[6](2020)在《《中国妇女报》中的女村官形象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政府不断实施性别平等政策过程中,女性在农村基层民主自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女村官”,相关报道时见于报端。宏观上看,媒体对“女村官”的报道反映了我国推进性别平等、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的重要进程;微观上看,“女村官”报道既影响公众对“女村官”这一特殊群体的认识和印象,也影响着“女村官们”的自我认知及其工作积极性。本文以《中国妇女报》中的“女村官”报道为研究对象,具体探究其对“女村官”形象的塑造。首先,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梳理了该报采样期间“女村官”报道的基本情况,发现样本报道在报道体裁、内容主题、倾向性等方面存在不平衡;其次,对报道中呈现的“女村官”形象进行了多维度的具体分析,发现“女村官”主要表现为称职和优秀的干部形象、双重角色的社会性别形象,以及富有同情心、善于沟通和“女汉子”等的性格和气质形象。第三,本文对该报构建“女村官”形象的不足进行了探讨,给出了相关建议。最后,本文对我国主流新闻媒体如何构建客观真实全面的女性形象提出了思考。

李静怡[7](2020)在《新时期中国女性摄影创作与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女性在摄影创作中往往处于“被观看”的位置,其艺术发展和作品评价权力在男权社会的话语权体系下被遮蔽。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摄影事业进入发展新阶段,女性摄影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分析女性在摄影创作及非创作领域的作品,可以提供认识摄影发展的新角度;女性性别意识的萌芽和觉醒,是研究作为“观看权力”问题的重要依据。本文总结了改革开放后到新世纪(1978——2000)之间的中国女性摄影的发展,其中梳理了女性摄影师的典型创作、还分析了女性摄影理论家、女性图片编辑等其他非艺术创作职业,对中国摄影全行业发展的推进作用。改革开放后女性摄影的发展大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是“四月影会”中的女性改革先锋者,她们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勇敢发声,体现出与男性不同的审美偏好。第二是一脉相承的女纪实摄影师,老一代女性革命摄影家从战争的洪流中走来,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指引着新时期女性摄影记者的探索。新时期的女性摄影记者“欲与男人试比高”,继续发扬不畏艰险的革命精神。第三是艺术的创新者,“社会性别”含义的引入,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提供新养分,自由女性艺术家运用摄影的创作手法,开始在男权社会中反思女性地位、为女性身体及精神的解放发声,挑战传统道德规范和男权评价体系。第四是女性对于摄影全行业发展的推动。随着摄影艺术的发展,摄影不仅仅是艺术家的工具,摄影理论、图片编辑、摄影策展人等职业应运而生,丰富整个摄影行业的发展。

刘晶[8](2019)在《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建构与表征实践》文中提出在“图像化”的世界,视觉修辞是政治传播的战略工具。作为跨学科的研究,本文聚焦于“政治视觉修辞”,针对政治修辞研究的“视觉缺位”和视觉修辞研究的“政治盲区”,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批判性话语分析法、幻想主题法和接受美学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展开理论框架的搭建和表征实践的分析。本文首先揭示了图像与政治的原生关系,通过爬梳修辞学、政治修辞学和视觉修辞学的经典文献,在理论发展的脉络和流变中深入把握政治视觉修辞的概念——是政治修辞与视觉修辞的视界融合,是政治主体运用图像激发受众产生特定的修辞反应,实现特定政治诉求的传播活动。本文的分析指出,政治视觉修辞具有静态的理论维度和动态的表征机制两个面向。在理论维度,政治视觉修辞的内涵是文本中隐含的意识形态观念;外延指文本的构成形式,通过五种方式传递内涵,基本特征是具有明确政治意图、象征性图像及与受众交流。基于生产者视角的费尔克拉夫三维分析和传受交互视角的接受美学思想,本文建构了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分析框架。在其中,文本分析是核心,探讨文本“讲什么”和“怎么讲”;话语实践探究文本“如何生产意义”;社会实践研究文本“意义生产背后的深层原因”。在动态的表征机制上,政治视觉修辞通过文本、过程和社会表征,共同缔造政治意义——文本表征是图文混合的叙事缝合;过程表征是锚定和具体化的综合;社会表征是目的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的协同。基于生产者视角的文本表征是修辞生产的基础,基于受众心理的过程表征是修辞传播的依据,基于政治价值的社会表征是修辞作用的根源。在理论维度的政治视觉修辞分析,需要实践检验。本文以“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国际传播实践为对象,运用批判性话语分析、幻想主题法和接受美学多种方法,分析比较中外政治视觉修辞表征。发现中国政治视觉修辞运用对比、因果、递进的图形逻辑,引发观者对“真理”概念的关注与肯定;西方则通过隐喻、二元结构、互文性与连贯性方式,奠定幻想主题的深层反讽结构,反映出意识形态偏见。中外呈现三组显着差异:审美感性VS科学理性;情绪化的政治认同VS离间性的政治认同;简单归因VS复杂归因。本文认为,政治视觉修辞研究需要哲理性的反思。在本体论维度,应警惕符号淹没现实、情绪影响认知、游戏战胜意义的隐忧;在认识论维度,应重视精神表征与物质表征协调发展,展开双向度的修辞演绎,重返质询的修辞情景,多层联动奠定信任的修辞基调;在价值论维度,提倡审慎地看待政治视觉修辞的价值,重返本质的政治视觉修辞;在方法论维度,应探索符合政治视觉修辞特性的多元方法,回归人文科学的人性关照。本研究对政治视觉修辞概念的梳理和阐释,回应了政治传播视觉转向的迫切需求,藉由修辞学统合了原本孤立的政治性和视觉性,开启了政治视觉修辞研究的理论起点。本文关于政治视觉修辞理论分析框架的建构,确立了政治视觉修辞研究的基本理论面向,为政治视觉修辞的表征实践提供了具体的研究路径。

雷奥嘉[9](2019)在《危机传播视野下《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雾霾议题建构中的互动功能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危机传播对话范式“事实与价值”模型为理论基础,该模型既是本文对考察对象进行研究的主要理论指导,也是提出主流媒体提升互动水平的具体实践路径。本文主要的四个研究问题分别通过各章节进行具体回应与解决。第二章的分析主要为解决本文的第一个研究问题,即《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雾霾危机的情境下,利用微博这一平台向公众呈现了何种信息,发出何种互动信号?《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媒体议程设置的研究,可以视为对媒体作为传播者发出的互动信号的研究。分析从媒体议程的重要性设置与属性议程设置两方面进行,其中“重要性议程设置”与“属性议程设置”分别是“事实”与“价值”两方面的延申与归纳。重要性议程设置展现《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对于“雾霾”这一议题在事实上的呈现,属性议程设置则研究其价值情感上的呈现。由浅入深的探讨《人民日报》官方微博面对“雾霾”这一公共环境危机进行的媒体议程建构情况。第三章考察《人民日报》官方微博雾霾在雾霾危机中与公众的互动情况。媒体并非简单地呈现与转述危机,而且是强势的介入者、干预者,媒体不只是危机中的镜子,还是危机画面的一部分。本研究的第二个问题:微博作为一个“互动”发生的场域,面对《人民日报》发出的互动信号,公众又会做出怎样的回应?分析样本来自于公众对《人民日报》官方微博雾霾议题的评论数据采集,分析内容来自于受众的互动模式、情绪表达、评论主题三方面,探讨公众如何通过新浪微博的互动功能参与到“雾霾”公共环境危机的话语权再分配中。第四章在前文基础上,对互动效果进行考察。互动效果的考察参照胡百精提出的:通过对话使人们充分了解真相,在利益上互蒙其惠,在价值层面彼此信任。即以危机传播的对话范式——“事实与价值”模型为路径,观察公众与主流媒体对话互动的效果。双方在信息与情感的交锋中,分别作为“传者”阐述着各自的“事实”与“价值”。《人民日报》作为主流媒体的官方微博,与公众对话的目的在于让更多的意见在同一场域进行比较、商洽,虽未必使所有人在议题上达成一致,但至少形成共识、培育不同社会主体之间共通的意义空间。最后第五章则以“事实与价值”模型为实践路径支撑,探讨《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目前存在的不足,且如何从事实的告知与价值的疏导两个层面,完善与提升自身的互动功能,最终达到“事实之维”与“价值之维”的共振,即公共利益的维护。

田晓宁[10](2019)在《抗美援朝运动中《人民日报》的新闻照片研究》文中指出抗美援朝时期新中国新闻媒介发起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宣传鼓动运动。它既推动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也为国内经济建设、社会改革作出了巨大贡献。《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通过刊登大量新闻照片对抗美援朝运动进行立体化、全方位地报道与宣传,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抗美援朝运动的热情。抗美援朝运动时期,《人民日报》刊登的新闻照片在形式上具有鲜明的特点。照片刊登数量较多,但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照片版面编排比较集中,版面设计以齐列为主。体裁上以专题照片为主、插图照片为辅,图文互相配合、相辅相成。照片构图以近景居多、平拍为主,主陪体处理呈某种固定模式,多使用典型背景。从内容上来看,《人民日报》新闻照片的报道题材丰富多样,报道主题紧密配合宣传需要。照片性质整体上以客观中性报道为主,不同主题下的照片性质有所差别。照片通过传递民族主义与和平主义两大意识形态,激发民众爱国热情、团结全民参与抗美援朝。照片信息处理偏向“一面提示”,内容选择上侧重报道典型群体与模范榜样,常使用比较论证法与恐惧诉求法。在抗美援朝运动中,《人民日报》运用新闻照片时,重视政治传播,关注社会问题,通过视觉符号建构隐性意指、传播主流话语,大大增强了传播效果,顺利实现了宣传目标。但受当时现实环境的影响,新闻照片也存在印制粗糙、宣传方式生硬、拍摄手法固化等不足之处。

二、“中性”论——关于新闻摄影报道面的反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性”论——关于新闻摄影报道面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2)光社及其代表人物摄影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与材料选择
    第二节 课题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节 论文的突破与创新
第一章 光社探源:中国第一个摄影艺术团体
    第一节 混茫中的摄影艺术启蒙
        一、时代孕育:“五四”新文化运动浪潮下的启蒙
        二、技术支撑:摄影成为一种新的观看方式
    第二节 光社的运行模式
        一、研究风尚:从时代的科学号召到北大风气改革
        二、团体属性:非职业的摄影艺术团体
        三、主要人物:知识分子的全面介入
        四、运行方式:中国沙龙摄影的滥觞
    第三节 光社的成果梳理
        一、摄影创作
        二、理论着述
        三、技术创新
        四、摄影展览会
    小结
第二章 殊途同归:刘半农、陈万里对早期中国摄影艺术的探索
    第一节 刘半农:新文化运动“战士”的摄影理论书写与主张
        一、求美求真:摄影的生活化与革命性
        二、本体探析:摄影分类及本源辨析
        三、视觉思维:摄影创作中二元对立概念的厘清及科学原理的深度解析
        四、意境显现:摄影独立艺术媒介个性与中国传统美学追求的结合
    第二节 陈万里:以科学立场发挥摄影媒介特性的马前卒
        一、一卵共生:摄影艺术性与纪实性的调和
        二、知行互鉴:切磋共勉与门类互通的协同
        三、觉醒时代:人之个性与国之本色的并进
    小结
第三章 光社及其代表人物摄影观的多维视域考察
    第一节 不同个体视域:陈万里与刘半农
        一、出发点:“消遣”和“兴趣”的微妙差别
        二、着力点:精神性与物质性的同步探索
        三、兴趣点:面向自然的自在与实在之分
    第二节 不同团体视域:光社与华社
        一、摄影实践的承继与互补
        二、摄影主张的内在一致
    第三节 不同地域视域:同时期的中美摄影
        一、光社与摄影分离派
        二、光社的“初竟之路”
    第四节 不同文化视域:美术摄影与画意摄影
        一、趋同:向着艺术的摄影
        二、存异:立足本土之方位
        三、匡谬:美术摄影的独立性
    小结
第四章 光社的历史维度考察及其影响
    第一节 “为艺术”与“为人生”
        一、光社与黑白影社
        二、光社与四月影会
    第二节 光社摄影观与中国当代摄影创作的美学联结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人民日报》(1950-2019)妇女节新闻照片中的女性形象变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设计
第一章 解读数据: 视觉文本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类目建构
    第二节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二章 各历史分期下《人民日报》妇女节新闻照片中的女性形象再现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的《人民日报》妇女节新闻照片中的女性形象(1950-1977)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人民日报》妇女节新闻照片中的女性形象(1978-2001)
    第三节 中国加入WTO后的《人民日报》妇女节新闻照片中的女性形象(2002-2019)
第三章 对《人民日报》妇女节新闻照片中的女性形象流变分析
    第一节 符号的选择:军事性弱化市场化转向审美性加强
    第二节 互文性视角:身份标签的多元化女性角色的重塑化
    第三节 意中之象——多元文化内涵的建构过程
第四章 《人民日报》女性视觉形象变迁原因探析
    第一节 社会环境与政治意涵转换
    第二节 媒介新闻观念的迁移转变
    第三节 社会妇女观念的迭代更新
第五章 对新闻照片中女性形象再现的修辞策略思考
    第一节 巧用文字,画龙“点”睛
    第二节 妙用内容,和谐画面
    第三节 善用修辞,传递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新世纪纪实摄影对农村的视觉再现研究 ——以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和“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相关研究综述
    1.7 本文创新点
2.纪实摄影与农村
    2.1 纪实摄影及其发展
    2.2 再现农村的纪实摄影与文本选择标准
    2.3 两项影奖中再现“农村”的作品情况统计
3.选择性生产:再现农村的手法
    3.1 与农村有关的视觉符号与形象要素
    3.2 家屋与田野:被摄空间和场景的选择
    3.3 俯视下的黑白世界:色彩和视角的选择
    3.4 镜头下的现状与关系:被摄主体和景别的选择
4.观看与被看:再现农村的建制与权力
    4.1 谁在观看?新世纪纪实摄影的视觉建制
    4.2 摄影传统、视觉建制与凝视:再现农村背后的权力
5.结语与展望:建构农村与再现农村的转向
    1.被建构的农村形象
    2.视觉建制和权力的规制
    3.摄影风格的固化
    4.再现农村的向内转向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1 :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入选作品一览表
附录2 :“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历届作品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5)《新疆日报》(汉文版)对新疆少数民族形象的视觉建构 ——基于2014-2019年新闻照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1.2.1 新闻照片及其符号功能
        1.2.2 媒介形象与民族形象
        1.2.3 新疆少数民族形象
    1.3 研究现状
        1.3.1 关于媒介形象的研究
        1.3.2 大众传媒的少数民族形象研究
        1.3.3 大众传媒的新疆少数民族形象研究
    1.4 研究内容及方案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案
第2章 样本概述
    2.1 样本的选取说明
        2.1.1 报纸的选择
        2.1.2 时间段选取
        2.1.3 分析单位
    2.2 样本的类目建构
        2.2.1 根据照片呈现内容进行分类
        2.2.2 根据照片呈现形式进行分类
第3章 新闻照片中新疆少数民族形象的内容分析
    3.1 样本数量及其变化趋势
    3.2 新闻照片的内容分析
        3.2.1 反映主题
        3.2.2 行为活动
    3.3 新闻照片的拍摄范式分析
        3.3.1 画面拍摄高度
        3.3.2 画面景别大小
        3.3.3 画面主体人物表情倾向
        3.3.4 画面主体人物性别呈现
第4章 新闻照片中新疆少数民族形象分析
    4.1 和睦相处、休戚与共的新疆少数民族
        4.1.1 各族群众同心同德、和衷共济
        4.1.2 丰富的文化生活彰显着团结一致性
    4.2 共同繁荣进步的新疆少数民族
        4.2.1 青年群体勤劳奋进
        4.2.2 新时代新疆少数民族女性的精神面貌
        4.2.3 与时俱进的现代生活方式
第5章 新闻照片中新疆少数民族形象的符号学解析
    5.1 理论阐释:神话系统及其意指实践
        5.1.1 神话系统
        5.1.2 意指实践
    5.2 个案分析:“和谐共处、休戚与共,共同繁荣进步”的新疆少数民族
        5.2.1 《托乎提汗·库尔班一家人在新疆大地播散民族团结的种子》
        5.2.2 《让亲戚的日子更红火》
        5.2.3 《风雪来袭对我区交通农业影响不大》
        5.2.4 《农民的“电保姆”麦迪尼亚提》
第6章 新疆少数民族形象视觉建构的不足及其提升路径和措施
    6.1 新疆少数民族形象视觉建构的不足之处
        6.1.1 少数民族文化的表达内容单调缺乏细节
        6.1.2 少数民族群众的奋发精神缺乏圆满呈现
    6.2 新疆少数民族形象视觉建构的提升路径及措施
        6.2.1 新闻报道的提升建议
        6.2.2 照片拍摄的提升建议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6)《中国妇女报》中的女村官形象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媒介形象的研究
        1.3.2 关于“女村官”的研究
        1.3.3 关于《中国妇女报》的研究
        1.3.4 女性主义媒介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中国妇女报》“女村官”报道分析
    2.1 概念界定
        2.1.1 何谓“女村官”
        2.1.2 村官的相关国家政策
    2.2 研究设计
        2.2.1 样本选择
        2.2.2 类目说明
    2.3 “女村官”报道的基本情况
        2.3.1 年度分布
        2.3.2 版面分布
        2.3.3 体裁分布
        2.3.4 主题分布
        2.3.5 倾向分布
    2.4 小结
第3章 《中国妇女报》报道中的“女村官”形象
    3.1 “女村官”的基本情况
        3.1.1 担任职务
        3.1.2 任职地区
        3.1.3 年龄段
        3.1.4 受教育程度
    3.2 干部考核维度下的“女村官”形象
        3.2.1 德:为民服务的志愿者
        3.2.2 能:攻坚克难的女能人
        3.2.3 勤:勤政务实的奉献者
        3.2.4 绩:创业致富的带头人
        3.2.5 廉:廉洁自律的用权者
        3.2.6 “女村官”的负面形象
    3.3 性别气质维度下的“女村官”形象
        3.3.1 性别气质的内涵和有关主张
        3.3.2 具有同情心、善于沟通的“女村官”形象
        3.3.3 “女汉子”的“女村官”形象
    3.4 角色维度下的“女村官”形象
        3.4.1 角色和角色形象
        3.4.2 “女村官”的角色情况
        3.4.3 双重角色互动下的“女村官”形象
    3.5 小结
第4章 《中国妇女报》“女村官”形象构建的反思与出路
    4.1 《中国妇女报》“女村官”形象构建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4.1.1 报道形态方面
        4.1.2 报道模式方面
        4.1.3 人物形象塑造方面
    4.2 《中国妇女报》“女村官”报道对女性媒介形象建构的启示
        4.2.1 建立女性话语体系,采用女性视角书写女性形象
        4.2.2 秉持性别平等观念,肯定社会贡献解开角色困惑
        4.2.3 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反映真实形象赢得社会认同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新时期中国女性摄影创作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关于女性摄影师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关注点和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方法综述
第一章 社会激变中的女性摄影师
    第一节 在“四五运动”和“四月影会”中启蒙的女性摄影师
    第二节 “从野外拾回的小诗”引发“表现自我”的争论
    第三节 自然与考察——她们选择的社会责任
    小结——改革的排头兵
第二章 一脉相承的女纪实摄影师
    第一节 追溯中国女性红色摄影师的典型代表
    第二节 女性红色摄影师的发展及其特点
    第三节 继续前行的女摄影记者
    第四节 新时期女摄影记者的新特点
    小结——红色革命精神的继任者
第三章 女摄影师“社会性别”意识的萌发
    第一节 社会性别的概念与其在艺术中的表现
    第二节 身体——挑战观看的权利
    第三节 符号——改变视觉文化中的用词
    第四节 表演——被建构的主体身份
    小结——当代艺术的创新者
第四章 摄影行业其他领域女性工作者
    第一节 女摄影家协会的成立
    第二节 女摄影理论家的成长
    第三节 女性图片摄影编辑的发展
    小结——摄影行业的女性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建构与表征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问题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核心概念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方法、思路与目标
    1.6 研究难点与创新
2 政治视觉修辞的历史溯源
    2.1 早期人类社会:人是图像化的产物
    2.2 封建社会:偶像恐惧与偶像崇拜的权力纠葛
    2.3 民主社会:浸淫于图像的现代政治
    2.4 政治视觉修辞实践的未来
3 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演变
    3.1 修辞学理论的演进:从人文主义、风格主义到哲学回归
    3.2 政治修辞学的理论发展:从政治质询到政治话语实践
    3.3 视觉修辞学理论的嬗变:从图像研究走向图像批判
    3.4 政治视觉修辞概念的生成:政治性与视觉性的融合
    结语
4 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维度
    4.1 政治视觉修辞的内涵与外延
    4.2 政治视觉修辞的基本特征
    4.3 政治视觉修辞的图像构成要素
    4.4 政治视觉修辞的功能
    4.5 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分析框架
5 政治视觉修辞的表征机制
    5.1 政治视觉修辞的文本表征机制:图文混合的叙事缝合
    5.2 政治视觉修辞的过程表征机制:锚定和具体化的综合
    5.3 政治视觉修辞的社会表征机制:目的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的协同
6 政治视觉修辞的表征分析——以YOUTUBE上的“一带一路”倡议视频为例
    6.1 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
    6.2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短视频表征:去意识形态化的诗意框架
    6.3 西方一带一路倡议的短视频分析:讽刺框架中的意识形态抨击
    6.4 中外政治视觉修辞的表征差异:崇“美”/重“真”、一元/二元认同、简单/复杂归因
    结语
7 结语:政治视觉修辞的反思与出路
    7.1 政治视觉修辞本体论的追问
    7.2 政治视觉修辞认识论的反思
    7.3 政治视觉修辞价值论的探索
    7.4 政治视觉修辞方法论的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与奖励
致谢
附图

(9)危机传播视野下《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雾霾议题建构中的互动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1.2.1 雾霾报道
        1.2.2 危机传播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问题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问题
2《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雾霾危机中的议程设置
    2.1 样本选取及类目构建
        2.1.1 样本选取
        2.1.2 编码类目
    2.2 雾霾议题的重要性议程设置
        2.2.1 雾霾议题的时间分布分析
        2.2.2 发帖形式
        2.2.3 雾霾议题的主题分布
    2.3 雾霾议题的属性议程设置
        2.3.1 雾霾议题的情感倾向
        2.3.2 雾霾议题图片
3《人民日报》官方微博雾霾危机中与公众的互动
    3.1 样本选取与数据采集
    3.2 雾霾议题的基本互动情况
        3.2.1 互动行为
        3.2.2 互动主体情感分布
        3.2.3 微博评论主题分布
4 “事实与价值”模型下《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互动效果考察
    4.1 互动效果的考察范围——“意义空间”
    4.2 以事实为互动要素的效果考察
        4.2.1 主题对比
        4.2.2 关键词对比
    4.3 以价值为互动要素的效果考察
        4.3.1 价值元素的打造
        4.3.2 制度理性
5 “事实与价值”模型指导下提升主流媒体互动水平的思考
    5.1 “雾霾危机”互动功能的现状与不足
    5.2 媒体—公众产生互动割裂的原因分析
        5.2.1 信息层面的割裂:传播环境的变化
        5.2.2 价值层面的割裂:自身功能的缺失
    5.3 事实与价值模型指导下的互动功能提升策略
        5.3.1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事实之维”互动策略——告知
        5.3.2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价值之维”互动策略——疏导
        5.3.3 “事实之维”与“价值之维”的共振——公共利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抗美援朝运动中《人民日报》的新闻照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述评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研究对象界定
第一章 抗美援朝运动中新闻照片传播的背景
    第一节 开展抗美援朝宣传的社会背景
        一、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决定抗美援朝
        二、国内民众对于抗美援朝的认识不充分
    第二节 保障抗美援朝宣传顺利进行的新闻事业
        一、新闻体制完善宣传机构建立
        二、印刷事业规整发行制度优化
    第三节 推动新闻照片大量刊登的客观条件
        一、摄影机构建立摄影记者增多
        二、摄影技术提高摄影器材引进
第二章 抗美援朝运动中《人民日报》新闻照片的形式分析
    第一节 新闻照片的刊登规律
        一、数量变化:波动曲线节点峰值
        二、版面编排:集中分布齐列为主
    第二节 新闻照片的报道方式
        一、体裁运用:专题为主插图为辅
        二、图文关系:互相配合相辅相成
    第三节 新闻照片的构图特征
        一、拍摄点选择:近景居多平拍为主
        二、主陪体处理:固定模式典型背景
第三章 抗美援朝运动中《人民日报》新闻照片的内容分析
    第一节 新闻照片的主题与性质
        一、题材多样不同阶段主题各有侧重
        二、中性报道居多不同主题有所差别
    第二节 新闻照片的意识形态
        一、突出民族主义激发爱国情怀
        二、强调和平主义凝聚援朝力量
    第三节 新闻照片的内容特征
        一、信息内容传播偏向“一面提示”
        二、常用比较论证法与恐惧诉求法
        三、侧重报道典型群体与模范榜样
第四章 抗美援朝运动中《人民日报》新闻照片传播的反思
    第一节 抗美援朝运动中《人民日报》新闻照片传播的经验
        一、借助照片优势加强视觉传播
        二、重视政治传播积极动员民众
        三、关注社会问题推动国家建设
        四、建构隐性意指提高信息接受度
    第二节 抗美援朝运动中《人民日报》新闻照片传播的不足
        一、照片印刷质量粗糙
        二、部分照片存在摆拍痕迹
        三、宣传方式不够灵活
        四、拍摄手法趋向模式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中性”论——关于新闻摄影报道面的反思(论文参考文献)

  • [1]2015-2020年《人民日报》乡村教师媒介形象建构研究[D]. 刘杨洁雅. 西南大学, 2021
  • [2]光社及其代表人物摄影观研究[D]. 樊航利.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3]《人民日报》(1950-2019)妇女节新闻照片中的女性形象变迁分析[D]. 邓一帆. 苏州大学, 2020(04)
  • [4]新世纪纪实摄影对农村的视觉再现研究 ——以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和“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作品为例[D]. 何国胜. 暨南大学, 2020(04)
  • [5]《新疆日报》(汉文版)对新疆少数民族形象的视觉建构 ——基于2014-2019年新闻照片的研究[D]. 张丹妮. 塔里木大学, 2020(10)
  • [6]《中国妇女报》中的女村官形象构建研究[D]. 聂文兵. 南昌大学, 2020(01)
  • [7]新时期中国女性摄影创作与理论研究[D]. 李静怡.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01)
  • [8]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建构与表征实践[D]. 刘晶. 华中科技大学, 2019(12)
  • [9]危机传播视野下《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雾霾议题建构中的互动功能研究[D]. 雷奥嘉. 重庆大学, 2019(01)
  • [10]抗美援朝运动中《人民日报》的新闻照片研究[D]. 田晓宁.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标签:;  ;  ;  ;  ;  

“中性”论——对新闻摄影报道文学的反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