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安全运输呼唤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铁路安全运输呼唤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一、铁路安全运输呼唤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论文文献综述)

朱旭,刘超[1](2021)在《京雄城际铁路环水保管理体系设计》文中认为结合京雄城际铁路建设实践,构建了包含目标体系、保障体系、标准体系、支撑体系等的京雄城际铁路环水保管理体系。从总体目标、生态环境保护、污染和水土流失防治、"三同时"措施落实等方面阐述管理目标,从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规划、监督检查、绿色工地考评制度等方面阐述保障体系,从开工建设、环保设备、过程控制等方面提出绿色工地建设标准,最后通过环水保工程管理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说明管理体系的建设有效提升了环水保管理效率和质量。

王秀芳[2](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容怀钰[3](2020)在《“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大跃进”高潮时期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影响下,1958年12月出现了以改善环境面貌为目的的“大地园林化”号召,引领了一段时期的园林绿化发展高潮,推动了园林绿化建设事业的多方面进展。结合建国后的历史背景和园林绿化发展的历史进程,通过收集、整理、解读“大地园林化”的相关文献史料,详细考察了文献作者的社会认知,以及受其影响而形成的社会实践。从“社会认知”和“实践探索”两方面,还原了“大地园林化”号召内涵和运动概貌,分析了“大地园林化”在新时代的演变,诠释了这场运动在历史潮流中的作用、影响和意义,进而为现代园林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作用。通过研究这些文献史料,文章发现“大地园林化”这一着名运动的延续,是国家重视和全民行动两者的完美结合,具有自主性、义务性、系统性等特征。从政治领导到专家学者再到普通大众,都在这场广泛的全民性绿化运动中有所贡献,是“全民动员”的完美体现;另一方面,要实现全大地的绿化,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从山地、平原、四旁及空地处,广泛种植,实现绿化、美化、园林化,是“全域绿化”的集中体现。“大地园林化”号召在发起之初,受时代大背景所限,更多作为一种理想化的绿化愿景,但在当今,基于科学的规划和理性的政策,合理延续“大地园林化”有助于促进我国园林绿化事业全面而系统的发展。

刘扬[4](2019)在《铁路沿线景观营造研究 ——以株洲县京广铁路段为例》文中提出随着铁路运输业的快速发展,铁路遍布全国各地成为首选出行交通工具之一。铁路发展带来了经济与便捷性,却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铁路轨道的建设分割了完整的景观斑块使其成为孤岛,破坏了生态稳定性,阻碍了生物交流。铁路运营期间排放的废弃物与噪音成为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使原本远离视线的铁路地带成为城市暗角。铁路沿线景观营造是符合当代城市绿地发展,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它能够将城市与乡村连接统筹发展,更能够让铁路成为连接板块之间的绿色通道,加强生物交通,提高生态性与整体性。论文从生态视角出发,以株洲县京广铁路段沿线景观为契机,探讨铁路环境发展背景与国内外研究概况,明确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以生态学为基础,运用案例对比、文献查阅、实地调研法、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等对铁路景观进行全面的探讨,阐述铁路景观分类、铁路景观影响因素、铁路沿线自然景观特点、铁路附属设施景观特点等,分析青藏铁路、胶济铁路青岛段、李沧铁路、美国伯明翰铁路公园、塞默林铁路,构建景观营造策略,得出景观营造原则、内容等。最后将株洲县京广铁路段进行实例论证,以城市双修与撤县立区为背景,分析株洲县总体格局与现状布局,选取了16项研究指标,构建景观生态评价体系进行生态分析,分析得出:(1)株洲县京广铁路沿线生态良好,自然度较高,总体环境稳定,区域生产力以农业为主,人工干扰性程度高;(2)景观丰富度与复杂度值偏低,景观斑块类型简单,生态系统脆弱;(3)综合评价CEI指数分析表明林地景观基本保持原始生态格局;耕地与水域生态质量较好;城镇与道路景观CEI指数最低,生态环境较差,破碎度较高。之后,根据生态评价结果明确营造内容与要点,进行实际分析得出结论:通过对理论研究与实际案例的论证,铁路景观在建设初期应当通过科学分析现状格局,进行景观生态评价,科学规划线路,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伤害;以生态实用原则为基础,融入城市文化内涵,注重生态建设,不仅要保障居民通行的安全性,也要考虑将生物通行,提高环境稳定性;景观营造应当考虑视线的统一性,营造丰富的季节景观变化,根据不同的景观段设置相应的主题,达到丰富的景观效果等。

张宇[5](2019)在《高速铁路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研究 ——以京张高铁崇礼段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关于铁路建设环境影响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崇礼铁路工程从设计、施工到运营全生命周期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造成的影响,构建了高速铁路绿色评价指标体系,以灰色系统理论和突变理论为基础,分别建立了灰色聚类法综合评价模型和突变级数法综合评价模型,并对新建崇礼铁路进行了绿色等级评价。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高速铁路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绿色理念、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景观格局、社会经济、资源节约6个一级指标,以及相对应的17个二级指标、45个三级指标。确定了三级指标评价标准,并将评价等级划分为非绿色、浅绿色、绿色、深绿色四个等级。(2)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法针对新建崇礼铁路工程对景观格局的影响计算结果为:项目区斑块数目由铁路建设前454增加到铁路建设后1369,最大斑块指数由7.75降低到5.92,边缘密度由152.48增加到237.80。这表明新建崇礼铁路工程建设对景观格局影响大,景观破碎化加重,铁路建设前后景观多样性指数无显着变化表明项目区内无新景观类型出现。(3)采用灰色聚类法综合评价模型对新建崇礼铁路进行绿色评价的结果为:绿色理念、水土保持、景观格局、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各指标权重分别为0.171、0.244、0.159、0.270、0.157,各指标评分分别为 6.61、6.26、3.93、5.59、5.93,新建崇礼铁路综合评分为5.54,评价结果为绿色等级。(4)采用突变级数法综合评价模型对新建崇礼铁路进行绿色评价的结果为:绿色理念指标评价值位于0.75-0.80之间,环境保护指标评价值位于0.50-0.60之间,景观格局指标评价值位于0.25-0.30之间,水土保持指标评价值位于0.75-0.80之间,资源节约指标评价值位于0.50-0.60之间,新建崇礼铁路综合评价值位于0.60-0.70之间,评价结果为绿色等级,所以基于本文所构建的高速铁路绿色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新建崇礼铁路为一条绿色铁路。

戴云哲[6](2019)在《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及优化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描绘的宏伟蓝图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成为重要一环,已经完全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过程,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新常态”下社会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必经之路。“十三五”规划同时还提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优化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等重要内容,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提升社会和市场的运行效率,通过“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引导农业、制造业发展由要素驱动转型为创新驱动,都是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可行路径,但同时也面临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污染物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土地资源消耗,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以及产业转型过程中过剩产能无法释放等切实存在的风险。如何在寻求机遇的同时规避风险,成为当今中国实现“十三五”规划愿景的关键所在。湖南省在“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带动下,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承接我国人口和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洞庭湖、湘江流域丰腴的水土条件赋予了湖南省“鱼米之乡”的盛名,承担着维护全国粮食安全的重任;而武陵山、雪峰山、罗霄山、南岭等山脉在为本地提供丰富资源的同时,也是守护长江中游经济带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在湖南省内,洞庭湖区既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责任重大,粮食生产任务艰巨,在城镇化进程的冲击下,生态资源持续萎缩;长沙都市区作为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是湖南省城镇化水平最高,社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大和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环境问题逐渐显现。如何统筹协调湖南省,尤其是洞庭湖区和长沙都市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对长江中游经济带各省、生态功能区、城镇实现“绿色发展”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是人类与自然互动的重要接口,而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则高度契合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是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有效路径。基于此,本文以湖南省全省为宏观尺度的主要研究对象,辅以洞庭湖区、长沙都市区作为中观和微观尺度的典型研究区,以基于湖南省县域行政区划、基于洞庭湖区高程和坡度的地形梯度、基于长沙都市区“三环线”的缓冲区圈层这三个空间分类方式,对不同尺度下的土地利用格局演化进行了剖析;利用InVEST模型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评估,采用双变量自相关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了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对土地利用格局演化的静态和动态时空响应,识别了生态服务功能演化过程中的敏感区域。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构建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分析城镇化、区位条件、经济发展、农业生产这几个在近20年来的剧烈变化的因素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产生的影响,提出了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优化路径;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不同地形梯度生态用地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的程度,提出了洞庭湖区生态用地的垂直管控方案,以此实现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优化提升;通过分析不同圈层城市扩张在不同景观格局下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干扰程度的差异,提出了长沙都市区未来城乡规划的基本思路,最大程度减低城市扩张对生态服务功能产生的破坏。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剖析了湖南省县域的土地利用强度、洞庭湖区生态用地分布格局、长沙都市区城市扩张强度的时空演化特征。湖南省在1995-2015年间县域土地利用强度平均值呈增大趋势,经济发展区不仅土地利用强度最大,其增速也明显高于农业主产区和生态保护区,农业主产区的变化较为平稳,生态保护区的土地利用强度在2010年以前处于较低水平,但近年来有加速增大的趋势。生产、生活用地的持续扩张导致生态用地逐渐向社会经济发展较落后、地理区位条件较差的偏远山区集中,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延缓土地利用强度增大的势头,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洞庭湖区生态用地分布指数随地形梯度升高先减小后增大,呈“V”字型,1995-2015年各梯度生态用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低梯度(1-5)水域湿地与耕地的来回拉锯、中高梯度(16-30)林地锐减成为洞庭湖区生态用地分布格局演化的主要特征,洞庭湖区生态用地管控亟待从总量控制改善为垂直空间分布优化。长沙都市区的基本城市形态由三环线决定,建设用地规模在1995-2015年期间扩张近3倍,结构逐渐紧凑,1-8号缓冲区的集约利用程度明显提高,但9-15号缓冲区和16-20号缓冲区建设用地粗放扩张的问题始终存在,三环线附近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和谨慎规划的区域。(2)理清了湖南省、洞庭湖区、长沙都市区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时空演化特征,识别了土地利用格局演化中的生态服务功能敏感地区。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在1995-2015年期间出现了明显退化,经济发展区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退化幅度最大,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导致的建设用地扩张是主要原因;农业主产区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变化总体平稳;生态保护区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先增强后退化,土地利用强度增加较慢,土地生态服务功能退化程度较小。西部和南部山区的土地利用强度远低于平原丘陵地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也更强,洞庭湖区和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服务功能在较高的土地利用强度下明显低于周边地区。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服务功能在土地利用强度的快速增加中大幅退化,而武陵山区和洞庭湖区上游生态服务功能保持较好。洞庭湖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在1995-2015年期间有所退化,主要发生于中高梯度(16-30),农业生产活动向由低向高的持续蔓延是主要原因。中低梯度(6-15)和高梯度(31-50)生态用地分布与生态服务功能的关联最为紧密,生态服务功能对生态用地分布的变化敏感程度较高,而低梯度(1-5)和中高梯度(16-30)敏感程度较低。梯度10-40在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工程的作用下,生态服务功能对生态用地分布变化的敏感度减小,梯度40以上的敏感度则有所增加。长沙都市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在1995-2015年期间发生大幅退化,5-15号缓冲区最为严重。建设用地密度低而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差的圈层由最中心逐渐向外移动和扩张,建设用地密度低而生态服务功能强的圈层也在都市区边缘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三环线附近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城市进一步扩张和生态服务功能退化的焦点区域,而都市区边缘的生态服务功能也逐渐开始受到城市扩张的干扰。(3)揭示了城镇化、区位条件、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在不同时空产生的差异化影响。城镇化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总体呈现出一定的负面作用,影响强度持续减弱,并且与城镇化阶段有明显关联,一般城镇化水平越高,对生态服务功能的负面作用越小,但快速城镇化时期粗放的建设用地扩张会导致负面作用加剧。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山区就业人口积极转向二三产业的情况下,城镇化对土壤保持功能有可能出现正面作用。区位条件的改善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有稳定的负面作用,影响强度逐渐减弱,地势平缓的平原地区土地开发利用的程度一般高于地势陡峭的山区,道路的修建除了本身会占用生态用地之外,还会带动沿线建设用地的扩张,并增加人类活动的强度,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形成干扰,经济发展区和农业主产区受到的负面作用强于生态保护区。负面作用最强的区域一般是铁路、高速公路正在建设的地区。经济发展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以正面为主,影响程度视经济增长的阶段而定,提升生产力、促进产业转型、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产生正面作用的主要驱动力,但在产业升级遭遇瓶颈时则可能出现负面作用。在经济增长初期,实现产业转型对土地资源的占用较少,正面作用较大;到中后期过剩产能占据的土地资源逐渐增加,正面作用逐渐减弱。农业生产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有显着的负面作用,这种负面作用持续表现出生态保护区>农业主产区>经济发展区的空间分异格局,但总体强度在1995-2015年期间逐渐减弱。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普遍伴随林地转为耕地导致的植被覆盖下降、木材采伐导致的林地郁闭度下降、过度放牧对草场的蚕食以及过渡水产养殖与捕捞对水质和水生物种群的破坏等问题,然而在快速城镇化时期,“生态用地→耕地→建设用地”的阶梯式转变是造成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减弱的主要原因。(4)根据土地利用格局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湖南省、洞庭湖区、长沙都市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优化路径。对于湖南省:一是提升城镇化质量,严格管理经济发达地区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划拨,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保护生态用地;二是合理规划道路,加强东西区域联结,增加道路数量,提高道路等级,以地级城市为主要节点构筑交通网络;三是推进经济转型,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能耗制造业,扶持创新产业发育,鼓励山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四是发展高品质现代农业,优化农业结构,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占补平衡,创新农业关键核心技术,积极响应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夯实农业基础的战略导向。对于洞庭湖区:一是在低梯度(1-5)严格控制围湖造田,保障和提高洞庭湖蓄水容量,减少洪涝灾害,净化洞庭湖水质,加强湖畔草地和沼泽地的保护与恢复;二是在中低梯度(6-15)引导耕地和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控制生态用地被开垦为耕地;三是在中高梯度(16-30)将耕地资源整合到坡度较小的区域,将坡度较大的区域转变为林地,推进“双低改造”,腾退零散分布的耕地并转变为林地;四是在高梯度(31-50)严格控制林地被开发为耕地和建设用地,合理安排木材采伐,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对于长沙都市区:一是在1-8号缓冲区改造老旧居民区,挖潜地下空间,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管制地块用途,确保土地利用低碳、高效;二是在9-15号缓冲区区严格控制生态用地的用途变更,提高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在建设用地中的比例;三是在16-20号缓冲区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情况下引导产业集中分布,预划高新技术开发区;四是在21-25号缓冲区严格管理农村建设用地的增加和流转,规划并建设森林公园。

吴晓琦[7](2019)在《成品油管道建设项目自我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管道输送具有安全性、连续性、输送量大、成本较低、不受外部条件影响等特色,已经成为油气介质的首选输送方式。作为管道输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品油管道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但与之不相匹配的,是成品油管道建设项目后评价尤其是自我后评价研究相对滞后,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仍未统一。本文将综合评价引入自我后评价,通过理论分析、文献分析并采用问卷调查修正完善,以层次分析法为理论基础构建了自我后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符合率类型的详细评价指标作为定量分析指标;使用五级李克特量表对定性指标进行评分,参考归一法原理对定量指标进行评分;通过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和加权平均法的对比,选用加权平均法和五级李克特量表进行指标权重的计算,并计算综合评价评分;最后通过实例验证该自我后评价体系,其评价结果与项目实际情况一致,可用于成品油管道建设项目自我后评价。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推动成品油管道建设项目自我后评价工作的开展,并为成品油管道建设项目自我后评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杨文昕[8](2019)在《生态敏感区绿色选线方案评价及齿轨铁路平面参数研究》文中指出涵盖多处生态敏感区和复杂地形地貌的复杂景区旅游开发作为近年来旅游铁路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面临着交通项目建设和生态景观保护的双重问题。本文基于近期复杂景区四川省都江堰市至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区间某轨道交通项目的规划,对该类复杂景区进行了交通选型关键制约因素的探讨,并通过综合分析比选确定了区间优选交通方式——山地齿轨观光铁路。针对这一选型结果,提出了将齿轨铁路应用于该类景区的两个核心问题,即生态敏感区铁路选线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和齿轨铁路线路的空间技术参数匹配问题。绿色选线方案综合评价是将环境问题规避在交通项目建设前期、是将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的重要手段;而线路作为齿轨铁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参数与空间线形对行车安全性、平稳性和旅客舒适性有着重要影响。以上问题的解决对复杂景区交通项目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工程意义和环境价值。本文通过分析涵盖多个生态敏感区的复杂景区的特点,及其交通选型的关键制约因素,综合比较了各种景区交通方式的优缺点及适应性,以确定区域优选交通方式。同时,通过分析四川省都江堰市至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区间某轨道交通项目行经的生态敏感区的特征,筛选相关指标,构建生态敏感区绿色选线方案综合评价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对指标体系中各指标进行赋权,基于可拓物元法搭建生态敏感区轨道交通线路方案评价方法,并对不同的线路方案分别进行绿色等级综合评价。最后,采用静力分析法和类比法,结合该项目车辆总体技术参数,对齿轨铁路线路平面技术参数进行初步计算和拟定。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分析,本文得出了四川省都江堰市至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区间某交通建设项目优选交通方式为齿轨铁路,这种交通方式具有环境友好度高、承载能力大、运输距离长、机动灵活等优点;构建了生态敏感区铁路绿色选线方案综合评价多层次指标体系,包括4个二级指标,11个详细指标,并对该项目线路方案I和方案II进行计算分析,得到推荐方案I,通过对实例进行计算,验证了本文所构建的生态敏感区交通建设项目绿色选线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生态敏感区轨道交通线路方案评价方法对于该类复杂环境区域的可行性;同时,得到了匹配该交通建设项目车辆技术参数的夹直线最小长度推荐值、最小曲线半径推荐值和缓和曲线长度选配表。

徐嵩[9](2019)在《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京津冀山地城镇处于北方气候地理环境,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水文和气候条件对区域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影响显着。内部环境方面,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山地城镇生态环境胁迫因子的数量和强度均有较大的变化,京津冀的山洪也相应地表现出特殊的致灾演变规律。由此可见,京津冀山地城镇是一个外部环境极其复杂,内部结构严重不稳,极易受山洪灾害影响的地区,这些不利因素导致京津冀山地城镇的山洪防灾减灾形势更加严峻,因此结合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山洪灾害防控是山地城镇规划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多学科交叉视角下,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之间的耦合特点进行分析,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建构了一个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通过这一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并根据利用GIS等技术方法模拟得到的综合评价结果以及实地调研资料,从宏观和中微观层面分别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策略,以达到提高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的能力、建立与生态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目的。论文共八章,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对应第一到第三章的内容。这一部分通过对选题背景的分析,明确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将全文研究聚焦于山地城镇山洪与生态安全耦合特征及规划的应对方法上,找寻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空白与不足,从而明确研究的思路和方向。随后,在生态安全视角下,分析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山洪灾害的耦合特点,进一步明确研究区域山洪灾害的内外环境,并着重对京津冀山洪灾害致灾特性进行解析,为下文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理论奠定基础。(2)第二部分为模型建构,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首先,建构了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在研究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基础上,构建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进行生态-灾害的耦合研究,由此可识别山地城镇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随后,以京津冀山地城镇为实证对象,将第四章提出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应用到研究区——京津冀山地城镇中。运用极差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借助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与提取处理,细分为“理想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较不安全、很不安全”五个评判标准等级,构建京津冀山地城镇区域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总体来看,京津冀山地城镇全区域生态安全指数在0.3~0.5之间呈离散分布,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分区来看,京津冀北部山区生态安全状况相对较好,东部山区生态状况次之,西部山区生态安全水平最低,极易发生灾害且受到干扰后难于恢复。这一部分为后文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撑。(3)第三部分为规划策略,对应于后三章内容。第六章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区域层面提出了针对京津冀山地城镇外部自然环境与区域城镇实体两方面的生态防灾规划策略。其中,在外部生态环境层面,结合京津冀山地城镇地域特点,构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网络,并制定基于生态修复的洪灾防控策略,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破坏山洪灾害的孕育条件,增强生态韧性;在区域城镇实体空间层面,探讨了山地城镇化发展战略、防灾空间结构、城乡居民点承灾能力、产业空间生态布局以及区域支撑体系这五方面内容,结合生态防灾理念进行优化和设计,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群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山洪防灾对策。第七章从区域层面延伸至山地城镇内部各空间要素,从城镇的中微观尺度的物质空间要素出发,在山洪灾害综合防控的视角下,根据山地各县区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分析研究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空间发展、功能布局、道路系统以及工程技术方面的规划应对策略与生态化防灾设计。第八章是结论部分,对论文的主要结论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做了展望。综上,本文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出发,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防控与生态安全展开结合研究,建构了适应京津冀山地城镇特点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并根据评价结果,针对不同水平的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从区域和城镇层面分别提出生态防灾的规划策略,为京津冀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维护生态安全的城乡规划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

许锟[10](2019)在《西北寒旱地区铁路隧道绿色施工措施及效果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北地区的铁路建设在近些年快速发展,为西北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好处。但随着铁路建设规模的扩大,铁路施工尤其是像铁路隧道这样的大型施工行为对沿线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造成影响及消耗问题越来越突出。西北大部分区域气候寒冷、干旱,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在该地区进行铁路隧道的施工更会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问题突显。因此,研究在保证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的情况下技术上最为合理、经济上最为节约并适宜本地区的绿色施工措施,实现工程质量安全目标的同时尽量减少施工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节约资源,对西北寒旱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推进铁路绿色施工是很有意义的。本文在分析西北寒旱地区区域特点以及铁路隧道施工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国内外关于隧道施工及环境影响、环境保护的研究成果,参考铁路定额以及国内外相关的标准、规范,以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对现有的隧道绿色施工措施进行对比分析,并构建了隧道绿色施工效果综合评价模型,以实际铁路隧道项目进行验证。首先,本文通过阅读国内外绿色施工以及铁路隧道施工的文献,归纳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并基于此界定了绿色施工的内涵以及铁路隧道绿色施工的概念。针对研究内容选择了市场交易价格法、机会成本法、恢复及防护费用法等作为技术经济分析方法,选择集对分析理论为核心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其次,通过对西北寒冷干旱地区具体地域特征的分析,结合铁路隧道的施工流程以及特点,基于过程分解找出影响隧道绿色施工的主要因子为弃碴处理、废水处理、材料损耗、节能排放,并结合西北寒旱地区生态脆弱的特点和主要影响因子归纳出了共6类20项铁路隧道绿色施工措施。再次,以价值工程理论为基础,利用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以兰新二线大阳山隧道、雁塔台隧道、青藏铁路关角隧道XGZHQ5-2标、宝兰客专郭嘉镇隧道作为基础数据来源,对比分析了各项铁路隧道绿色施工措施的措施效益以及实施成本,根据效益、成本计算结果及措施价值系数选出了适宜西北寒旱地区的9项铁路隧道绿色施工措施。最后,根据相关绿色铁路、绿色建筑的规范标准以及对铁路隧道绿色施工措施的分析,构建了西北寒旱地区的铁路隧道绿色施工措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集对分析的评价模型并以实际铁路隧道项目为实例进行验证,评价结果为关角隧道XGZHQ5-2标措施效果“较好”、大阳山隧道措施效果“一般”、雁塔台隧道措施效果“合格”。

二、铁路安全运输呼唤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铁路安全运输呼唤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论文提纲范文)

(1)京雄城际铁路环水保管理体系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环水保管理目标体系设立
    2.1 总体目标
    2.2 具体目标
        2.2.1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2.2.2 污染防治目标
        2.2.3“三同时”措施落实目标
        2.2.4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3 环水保管理保障体系建立
    3.1 管理机构设置及职责分工
    3.2 管理制度建设
        3.2.1 规划制度
        3.2.2 宣传教育制度
        3.2.3 手续完善制度
        3.2.4 监督检查制度
        3.2.5 绿色工地考评制度
        3.2.6 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4 绿色工地建设标准制定
    4.1 开工建设标准化
    4.2 环保设备标准化
    4.3 过程控制规范化
5 环水保建设管理信息化
    5.1 环水保工程管理系统
    5.2 视频监控及无人机航拍
6 结束语

(2)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三、推进医学改革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大地园林化”理念与实践研究现状
        1.3.2 “绿化祖国”运动研究现状
        1.3.3 建国以来其他相关“绿色”思想的研究现状
        1.3.4 国内外相关研究小结
    1.4 研究对象、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从“绿化”到“大地园林化”的历史进程
    2.1 起步时期(1949-1953)
        2.1.1 机构初设,发展教育
        2.1.2 普遍护林与重点造林
        2.1.3 传统造园的延续与开放
    2.2 建设时期(1953-1957)
        2.2.1 “绿化祖国”的提出
        2.2.2 青年群体“大力造林”
        2.2.3 学习“苏联绿化模式”
        2.2.4 造园中学苏与传统辩证应用
    2.3 跃进时期(1958-1960)
        2.3.1 “大地园林化”的提出
        2.3.2 发展育苗,加速造林
        2.3.3 普遍绿化与结合生产
    2.4 调整时期(1960-1965)
        2.4.1 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
        2.4.2 “园林绿化结合生产”的偏颇
    2.5 停滞与倒退时期(1966-1976)
        2.5.1 “四旁”与平原绿化整顿
        2.5.2 园林绿化的破坏与损失
    2.6 恢复重建与蓬勃发展时期(1976-至今)
        2.6.1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方针的回归
        2.6.2 “大地园林化”的新发展
        2.6.3 百花齐放的园林建设
    2.7 本章小结
        2.7.1 由点到面,科学规划
        2.7.2 由量到质,合理造林
        2.7.3 由少到多,广泛动员
3 “大地园林化”史料生产的社会动力
    3.1 政治人物的眼界
        3.1.1 绿化理念的前瞻视野
        3.1.2 绿化建设的实践考量
        3.1.3 理性思考与政策延续
    3.2 林业人士的观点
        3.2.1 林业的经济和生态意义
        3.2.2 绿化方向上的规划建设
        3.2.3 林业技术的传播与发展
    3.3 农业人士的认知
        3.3.1 林业与农业的相互作用
        3.3.2 农业园林化的实现措施
    3.4 水利人士的态度
        3.4.1 水土保持与园林化
        3.4.2 黄河两岸的园林化
    3.5 园林人士的理念
        3.5.1 发展大地园林化
        3.5.2 重提大地园林化
    3.6 大众媒体的传播
        3.6.1 大众文学艺术传播
        3.6.2 区域社会活动领域传播
    3.7 本章小结
        3.7.1 政治人物率先引导了“大地园林化”
        3.7.2 各类专家理性推动了“大地园林化”
        3.7.3 社会大众积极参与了“大地园林化”
4 “大地园林化”农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4.1 以防护为主的造林
        4.1.1 水土保持林
        4.1.2 水岸防护林
        4.1.3 农田防护林
        4.1.4 护村林
    4.2 以生产为主的造林
        4.2.1 用材林
        4.2.2 特用经济林
        4.2.3 苗圃
        4.2.4 果园
    4.3 基于交通线路的造林
        4.3.1 铁路
        4.3.2 公路
        4.3.3 交叉口
        4.3.4 道路绿化
    4.4 本章小结
        4.4.1 实施统一规格标准,超量完成造林任务
        4.4.2 树种选择的单一化,栽植质量良莠不齐
5 “大地园林化”园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5.1 公共绿地的园林化
        5.1.1 公园园林化
        5.1.2 车站园林化
        5.1.3 纪念地园林化
        5.1.4 广场绿化
    5.2 专用绿地的园林化
        5.2.1 居住区园林化
        5.2.2 学校园林化
        5.2.3 工厂园林化
    5.3 本章小结
        5.3.1 生产化的大众造园
        5.3.2 地域性的园林差异
        5.3.3 愿景式的理想规划
6 结语
    6.1 研究总结
        6.1.1 “园林化”的生产生态认知
        6.1.2 社会认知下的全民性运动
        6.1.3 社会实践下的理想与现实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铁路沿线景观营造研究 ——以株洲县京广铁路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铁路运输业的快速发展
        1.1.2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3 城市文化的重要性
    1.2 国内外理论研究
        1.2.1 国外理论研究
        1.2.2 国内理论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对象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对象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铁路沿线景观营造理论基础及特征分析
    2.1 相关概念
        2.1.1 景观
        2.1.2 绿道
        2.1.3 线性景观
        2.1.4 生态廊道
        2.1.5 铁路景观
        2.1.6 铁路景观生物通道
    2.2 理论基础
        2.2.1 景观规划理论
        2.2.2 景观美学理论
        2.2.3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4 恢复生态学
    2.3 铁路景观特征分析
        2.3.1 铁路景观的分类
        2.3.2 铁路景观干扰因素分析
        2.3.3 铁路沿线自然景观特点
        2.3.4 铁路附属设施景观特点
    2.4 小结
第三章 铁路沿线景观营造案例与营造策略研究
    3.1 国内外实践案例研究
        3.1.1 国内实践案例
        3.1.2 国外实践案例
    3.2 铁路沿线景观营造策略
        3.2.1 景观营造原则
        3.2.2 景观营造内容
        3.2.3 铁路景观营造要素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株洲县京广铁路沿线景观生态评价
    4.1 铁路沿线景观生态评价体系构建
    4.2 铁路沿线景观生态评价体系指标确立
    4.3 铁路沿线景观生态评价结果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株洲县京广铁路段沿线景观营造研究
    5.1 研究背景
        5.1.1 城市双修与农村双改
        5.1.2 撤县设区
    5.2 研究概况
    5.3 株洲县京广铁路段沿线景观现状分析
        5.3.1 总体格局分析
        5.3.2 现状布局与生态现状分析
        5.3.3 现状总结
    5.4 株洲县京广铁路段景观营造要点
        5.4.1 增强区域整体性
        5.4.2 修复沿线生态系统
        5.4.3 构建城市感知体系
        5.4.4 塑造特色建筑风貌
    5.5 京广铁路段沿线总体景观营造研究
        5.5.1 京广铁路段总体营造内容
        5.5.2 京广铁路段总体平面
        5.5.3 京广铁路段分区设计
        5.5.4 京广铁路段专项设计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5)高速铁路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研究 ——以京张高铁崇礼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速铁路绿色评价研究现状
        1.2.2 铁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
        1.2.3 铁路建设对景观格局的影响评价研究现状
    1.3 高速铁路绿色评价相关理论
        1.3.1 绿色铁路概念
        1.3.2 绿色铁路理论基础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崇礼铁路概况
    2.1 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2.2 绿色理念概况
    2.3 水土保持概况
    2.4 景观格局影响概况
    2.5 资源节约概况
    2.6 环境保护概况
3 高速铁路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目标
        3.1.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
        3.1.2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3.2 高速铁路绿色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3.2.2 三级指标具体说明及评价标准
        3.2.3 景观格局指标具体说明及评价方法
4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新建崇礼铁路绿色评价
    4.1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4.1.1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的确定
        4.1.2 基于灰色聚类法的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4.2 新建崇礼铁路综合评价
        4.2.1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4.2.2 基于灰色聚类法综合评价
    4.3 评价结果分析
5 基于突变理论的新建崇礼铁路绿色评价
    5.1 基于突变理论的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5.1.1 突变级数法基本原理
        5.1.2 突变级数法与灰色聚类法对比分析
        5.1.3 突变级数法的适用性分析
        5.1.4 突变决策选择原则
        5.1.5 突变级数法的问题与改进
        5.1.6 基于改进的突变级数法的评价模型的构建
    5.2 新建崇礼铁路绿色评价
        5.2.1 原始数据处理及各指标重要度确定
        5.2.2 突变类型及决策原则的确定
        5.2.3 各层指标的归一计算
        5.2.4 突变级数值得变换处理
    5.3 评价结果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及优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土地利用
        2.1.2 生态系统
        2.1.3 生态服务功能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理论
        2.2.2 人地关系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地域分异理论
        2.2.5 区位理论
        2.2.6 生态学相关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2.3.1 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估
        2.3.2 生态服务功能研究尺度
        2.3.3 生态服务功能影响因素
        2.3.4 生态服务功能优化路径
        2.3.5 湖南省相关研究进展
        2.3.6 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地理位置与区域交通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区域交通
    3.2 土地利用概况
        3.2.1 各地类数量变化特征
        3.2.2 土地利用转移特征
    3.3 生态环境要素概况
        3.3.1 地形地貌
        3.3.2 气候气象
        3.3.3 河流水系
        3.3.4 植被
        3.3.5 土壤
    3.4 社会经济概况
        3.4.1 行政区划与人口
        3.4.2 社会经济发展
第四章 土地利用格局演化特征研究
    4.1 湖南省土地利用强度演化的县域特征
        4.1.1 土地利用强度的界定
        4.1.2 土地利用强度演化的县域特征
    4.2 洞庭湖区生态用地变化的地形梯度特征
        4.2.1 洞庭湖区地形梯度的划分
        4.2.2 生态用地演化的地形梯度特征
    4.3 长沙都市区建设用地扩张的圈层特征
        4.3.1 长沙都市区的圈层划分
        4.3.2 建设用地扩张的圈层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方法
        5.1.2 土地利用格局演化的生态服务功能响应分析方法
    5.2 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
        5.2.1 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
        5.2.2 湖南省土地利用强度演化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响应
    5.3 洞庭湖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
        5.3.1 洞庭湖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
        5.3.2 洞庭湖区生态用地分布演化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响应
    5.4 长沙都市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
        5.4.1 长沙都市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
        5.4.2 长沙都市区城市扩张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响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影响因素研究
    6.1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演化机制
        6.1.1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空间非平稳性
        6.1.2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6.2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影响因素回归模型构建
        6.2.1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6.2.2 GWR模型构建
    6.3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影响因素演化特征
        6.3.1 城镇化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影响的演化特征
        6.3.2 区位条件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影响的演化特征
        6.3.3 经济发展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影响的演化特征
        6.3.4 农业生产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影响的演化特征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优化路径研究
    7.1 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优化路径
        7.1.1 提升城镇化质量
        7.1.2 合理规划道路建设
        7.1.3 推进经济转型
        7.1.4 发展高品质现代农业
    7.2 洞庭湖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优化路径
        7.2.1 耦合协调模型构建和类型划分方法
        7.2.2 生态用地与生态服务功能的耦合协调关系
        7.2.3 生态用地的垂直管控
    7.3 长沙都市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优化路径
        7.3.1 景观指数计算方法
        7.3.2 建设用地景观格局演化特征
        7.3.3 城乡建设的合理规划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成品油管道建设项目自我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项目后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成品油管道建设项目自我后评价存在问题
        1.2.3 本文的研究方向
    1.3 论文的内容与结构
        1.3.1 论文内容
        1.3.2 论文结构
第2章 成品油管道建设项目自我后评价理论基础
    2.1 项目后评价理论基础
        2.1.1 系统工程理论
        2.1.2 反馈机理及PDCA循环控制理论
        2.1.3 建设项目生命周期与后评价期
    2.2 成品油管道后评价内容
        2.2.1 相关概念和涵义
        2.2.2 成品油管道后评价分类
        2.2.3 成品油管道项目独立后评价与自我后评价的区别与联系
        2.2.4 成品油管道项目自我后评价的主要内容
    2.3 成品油管道建设项目后评价基本方法
        2.3.1 对比法
        2.3.2 调查法
        2.3.3 因果分析法
        2.3.4 成功度评价法
        2.3.5 逻辑框架法
        2.3.6 成品油管道建设项目自我后评价基本方法选择
    2.4 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2.4.1 层次分析法
        2.4.2 熵值法
        2.4.3 自我后评价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选择
第3章 成品油管道建设项目自我后评价内容及评价体系
    3.1 成品油管道建设项目自我后评价内容体系构建
        3.1.1 成品油管道建设项目自我后评价内容体系的初步构建
        3.1.2 成品油管道建设项目自我后评价内容体系的完善
    3.2 成品油管道建设项目自我后评价内容及评价指标
        3.2.1 成品油管道实施过程自我后评价的内容及评价指标
        3.2.2 成品油管道实施效果自我后评价的内容及评价指标
        3.2.3 成品油管道建设项目综合自我后评价
第4章 成品油管道建设项目自我后评价实例
    4.1 工程概况
    4.2 项目自我后评价
        4.2.1 实施过程自我后评价
        4.2.2 实施效果自我后评价
        4.2.3 综合自我后评价
    4.3 对策与建议
第5章 结论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存在不足和今后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A:成品油管道自我后评价指标选择调查表
附录 B:成品油管道自我后评价指标重要程度调查表
附录 C:成品油管道自我后评价定性指标评分调查表
致谢

(8)生态敏感区绿色选线方案评价及齿轨铁路平面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概况
    1.3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章节安排及内容构成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3.4 章节安排及内容构成
第2章 涵盖生态敏感区的复杂景区交通模式选型
    2.1 几种交通模式及应用实例
        2.1.1 公路
        2.1.2 传统轮轨铁路
        2.1.3 磁悬浮
        2.1.4 地面缆车
        2.1.5 索道
        2.1.6 空轨
        2.1.7 跨座式单轨交通
        2.1.8 山地齿轨铁路
    2.2 涵盖生态敏感区的复杂景区交通模式优选
        2.2.1 不同交通模式优缺点比较
        2.2.2 复杂景区交通选型关键制约因素探讨及交通模式综合分析比选
    2.3 齿轨铁路系统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态敏感区轨道交通绿色选线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1 指标与指标体系
    3.2 生态敏感区的特点及建设交通项目面临的主要问题
        3.2.1 生态敏感区的特点
        3.2.2 生态敏感区建设交通项目面临的主要问题
    3.3 生态敏感区绿色选线方案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3.3.1 对水土资源的影响B_1
        3.3.2 对环境造成的污染B_2
        3.3.3 对自然景观的破坏B_3
        3.3.4 对社会经济的带动B_4
        3.3.5 评价体系的建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态敏感区轨道交通绿色选线方案综合评价
    4.1 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
        4.1.1 几类赋权方法的比较及评价指标赋权方法的选取
        4.1.2 评价指标赋权步骤
    4.2 提出生态敏感区轨道交通绿色选线综合评价方法
        4.2.1 几种绿色选线方案评价方法的分析与比较
        4.2.2 基于可拓学的生态敏感区绿色选线方案综合评价模型
    4.3 实例验证
        4.3.1 项目概况
        4.3.2 线路指标相应情况分析
        4.3.3 项目综合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
        4.3.4 对该项目线路方案进行综合评价
        4.3.5 评价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齿轨铁路平面参数分析
    5.1 最小夹直线长度
    5.2 平面最小曲线半径
        5.2.1 外轨超高
        5.2.2 计算参数的选择
    5.3 缓和曲线
        5.3.1 缓和曲线线型
        5.3.2 缓和曲线长度计算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本论文主要的工作和结论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的社会背景
        1.1.2 气候变化的环境背景
        1.1.3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2.1 本研究界定的范围
        1.2.2 山地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1 灾害学相关理论
        2.1.2 城市安全理论
        2.1.3 环境地学基础理论
    2.2 国内外生态安全与山洪防灾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动态
        2.2.2 国内研究动态
        2.2.3 相关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
    3.1 北方山地生态安全与灾害背景
        3.1.1 北方山地城镇的分布
        3.1.2 地形地质条件
        3.1.3 山地气候特征
        3.1.4 生态环境与安全格局特征
        3.1.5 社会与城镇发展现状
        3.1.6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山洪灾情
    3.2 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分析
        3.2.1 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的耦合特点
        3.2.2 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山洪致灾特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探析
    4.1 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建构
        4.1.1 生态思维的价值内涵
        4.1.2 生态防灾规划概念
        4.1.3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框架
    4.2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原则及价值取向
        4.2.1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
        4.2.2 生态防灾规划基本原则
        4.2.3 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的价值取向
    4.3 基于山洪灾害的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4.3.1 综合评价原则
        4.3.2 综合评价方法
    4.4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4.4.1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原理
        4.4.2 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4.4.3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5 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4.5.1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
        4.5.2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及权重确定
        4.5.3 生态安全评判标准
    4.6 小结
第5章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格局实证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
        5.1.1 地理区位情况
        5.1.2 山地环境现状
        5.1.3 山地环境问题
    5.2 京津冀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5.2.1 山洪致灾因子的危险性评价
        5.2.2 山洪孕灾环境的连锁性评价
        5.2.3 山洪灾害群承灾体的易损性评价
        5.2.4 山洪灾害风险耦合评价与分析
        5.2.5 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分析
    5.3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5.3.1 生态安全格局综合评价
        5.3.2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提取
        5.3.3 结果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区域规划视角下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洪灾防控
    6.1 基于山地城镇外部生态环境保护的洪灾防控策略
        6.1.1 基于山洪防控的区域生态安全网络规划设计
        6.1.2 基于安全保障的区域层面山地生态修复
    6.2 基于区域层面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空间山洪防控对策
        6.2.1 基于可持续城镇化的洪灾防控规划
        6.2.2 基于区域协同的生态防灾空间结构
        6.2.3 基于山洪承灾能力的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6.2.4 基于山洪灾害缓减的产业空间生态布局
        6.2.5 应对山洪灾害的区域支撑体系规划
    6.3 小结
第7章 京津冀山地城镇内部空间生态防灾规划策略
    7.1 空间发展的生态控制指引
        7.1.1 基于生态安全考量的空间发展
        7.1.2 基于防灾安全的山地城镇平面形态
    7.2 功能布局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2.1 基于空间适灾的功能区生态防灾布局
        7.2.2 基于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模式
    7.3 道路系统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3.1 保障道路系统灾时畅通
        7.3.2 减小道路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7.4 工程技术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4.1 山洪防洪工程技术的生态适应性
        7.4.2 竖向规划设计的生态防灾要点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B: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C:调研村镇列表
附录 D:续表6-12京津冀山地村镇空间形态图谱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西北寒旱地区铁路隧道绿色施工措施及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铁路隧道绿色施工措施及评价理论研究
    2.1 铁路隧道绿色施工的概念
        2.1.1 绿色施工概述
        2.1.2 铁路隧道绿色施工内涵
    2.2 铁路隧道绿色施工的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低碳经济理论
        2.2.3 环境承载力理论
    2.3 绿色施工措施技术经济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2.3.1 常用措施效益测算方法概述
        2.3.2 “有无”对比法
        2.3.3 价值工程理论
    2.4 措施效果评价方法及指标权重
        2.4.1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2.4.2 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3 西北寒旱地区铁路隧道绿色施工主要影响因素及绿色施工措施
    3.1 西北寒旱地区区域特点及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工艺
        3.1.1 西北寒旱地区区域特点
        3.1.2 西北寒旱地区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工艺
    3.2 铁路隧道绿色施工影响因素识别
        3.2.1 洞口工程
        3.2.2 开挖工程
        3.2.3 装碴运输工程
        3.2.4 支护工程
        3.2.5 衬砌工程
        3.2.6 汇总分析铁路隧道绿色施工主要影响因素
    3.3 西北寒旱地区铁路隧道工程绿色施工措施
        3.3.1 弃碴处理及土地资源利用类措施
        3.3.2 废水处理及水资源利用类措施
        3.3.3 材料节约及综合利用类措施
        3.3.4 节能及大气排放类措施
4 西北寒旱地区铁路隧道绿色施工措施技术经济分析
    4.1 绿色施工措施的效益分析
        4.1.1 措施效益构成及测定方法
        4.1.2 弃碴处理及土地资源利用类措施效益分析
        4.1.3 废水处理及水资源利用类措施效益分析
        4.1.4 材料节约及综合利用类措施效益分析
        4.1.5 节能及大气排放类措施效益分析
    4.2 绿色施工措施的成本分析
        4.2.1 措施成本构成及估算方法
        4.2.2 弃碴处理及土地资源利用类措施成本估算
        4.2.3 废水处理及水资源利用类措施成本估算
        4.2.4 材料节约及综合利用类措施成本估算
        4.2.5 节能及大气排放类措施成本估算
    4.3 基于价值工程的绿色施工措施成本效益分析
        4.3.1 价值工程理论及措施综合价值计算模型
        4.3.2 措施价值计算结果分析
5 基于SPA的铁路隧道工程绿色施工措施效果评价模型
    5.1 绿色施工措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及选取原则
        5.1.1 措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
        5.1.2 措施效果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5.2 效果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及评价等级
        5.2.1 评价指标的确定及评价标准
        5.2.2 措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5.2.3 评价指标的量化及评价等级的确定
    5.3 集对分析评价模型的构建
        5.3.1 指标权重确定
        5.3.2 集对分析评价模型
6 实例分析
    6.1 工程项目概况
        6.1.1 工程项目背景
        6.1.2 施工条件及项目地域特点
        6.1.3 项目采取的绿色施工措施
    6.2 基于集对分析的绿色施工措施效果评价模型
    6.3 措施效果评价结果分析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铁路安全运输呼唤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论文参考文献)

  • [1]京雄城际铁路环水保管理体系设计[J]. 朱旭,刘超.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21(06)
  • [2]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3]“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D]. 容怀钰.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4]铁路沿线景观营造研究 ——以株洲县京广铁路段为例[D]. 刘扬. 湖南工业大学, 2019(01)
  • [5]高速铁路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研究 ——以京张高铁崇礼段为例[D]. 张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6]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及优化路径研究[D]. 戴云哲.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3)
  • [7]成品油管道建设项目自我后评价研究[D]. 吴晓琦. 天津大学, 2019(06)
  • [8]生态敏感区绿色选线方案评价及齿轨铁路平面参数研究[D]. 杨文昕.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9]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D]. 徐嵩. 天津大学, 2019
  • [10]西北寒旱地区铁路隧道绿色施工措施及效果评价研究[D]. 许锟.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铁路安全运输呼唤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