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限元法的带式输送机动态设计研究

基于有限元法的带式输送机动态设计研究

一、基于有限元方法的胶带输送机动态设计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何家锐[1](2020)在《基于永磁涡流传动的带式输送机启动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带式输送机是煤矿运输中主要设备之一,其工作环境复杂,启动频繁,易出现打滑、淤带、断带等问题,在工程应用中亟待解决。本文运用双盘式磁力耦合器代替传统的调速装置,控制启动过程输送带的动张力,实现带式输送机平稳启动。首先,根据磁力耦合器的结构,运用磁路分析法,建立双盘式磁力耦合器和调速型筒式磁力耦合器的数学模型,并运用Matlab Simulink软件搭建两种类型磁力耦合器的仿真模型,对比分析相同体积下两种磁力耦合器的调速性能,结果显示双盘式磁力耦合器调速精度高,传递转矩大,表现出更好的调速性能。其次,搭建双盘式磁力耦合器测试平台,依据矿下带式输送机的工作环境和工况条件,对双盘式磁力耦合器软启动、过载保护和永磁体温升特性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启动时,双盘式磁力耦合器具有延时性,降低了驱动电机的负担;过载时,降低了驱动电机过载时间,消除了电机因过载而停转的现象,表现出较好的软启动和过载保护性能;但在小气隙长时间工作时,易造成永磁体高温退磁失效。本文继续建立GA-BP算法对永磁体工作温度进行预测,预测值和测试值相关系数r=0.99795,误差较小,能有效避免双盘式磁力耦合器危险工作状态。再次,根据矿用带式输送机磁力传动结构和原理,建立系统等效动力学模型、各部件动态模型、带式输送机系统离散有限元模型,从而确定系统转矩传递模型和带式输送机整机系统离散动力学方程,可以获得任意时刻,任意位置的输送带启动速度、加速度、位移和动张力的变化。最后,利用AMEsim和Simulink软件联合仿真技术,搭建基于双盘式磁力耦合器传动的带式输送机仿真模型,对固定参数的带输送机不同工况、不同启动时间下的启动特性进行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双盘式磁力耦合器能满足带式输送机在空载、半载和满载工况下正常启动,启动时输送带速度波动小,启动过程平稳;合理的启动时间内,双盘式磁力耦合器能有效的降低带式输送机启动动张力,避免启动打滑、断带和淤带等问题,延长了带式输送机的使用寿命。图[59]表[2]参[72]

石浩[2](2018)在《大型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动力学特性及驱动装置研究》文中提出传统的大型露天煤矿运输方式为卡车运输,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相关操作人员和卡车燃料所需的费用也呈上升的趋势。为满足降低大型露天煤矿开采费用、加强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利用大型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作为提升煤炭运输的关键设备,进而克服卡车运输的不足以及普通带式输送机受输送倾角限制的缺点,深入研究大型带式输送在露天煤矿中用于提升运输,具有相当重要的经济意义。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动态特性的研究成为其设计和开发的核心问题之一,通过研究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的动态特性,优化输送机的性能,从而使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在经济上更加合理、在技术上更加可靠。针对大型波状挡边带输送机系统动力学问题,本文基于分数阶导数理论,建立了基于分数阶导数粘弹性模型的波状挡边输送带的粘弹性模型,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波状挡边输送带的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求解。构建了大型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对参数进行了赋值。利用ADAMS与MATLAB软件对在不同起动和运行条件下的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动态仿真研究。通过仿真得出在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起动和运行过程中,动态效应表现最明显的部位存在于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的驱动滚筒的趋入端附近。从这个意义上讲,改善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趋入端附近的动态特性对于改善整个波状挡边带式输送系统的动态特性是至关重要的。波状挡边带式输送系统的动态特性除了取决于波状挡边输送带的性质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驱动装置的影响。为了适应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大型化的要求,本文对非标准系列的驱动滚筒进行了研究。在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传动滚筒摩擦传动理论基础上,分析了滚筒的受力情况,推导出了欧拉公式和驱动滚筒各受力情况的计算公式,对其传动理论与滚筒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利用ANSYS软件对滚筒结构进行了静力分析,取其6阶的模态进行了动力学分析;根据拓扑优化理论基础,采用变密度法拓扑优化的均匀方法,以结构最小应变能为目标,对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驱动滚筒的轴进行拓扑优化,经过优化以后,优化滚筒体积比优化之前减少了 22.6%,最大等效应力提高51.4%,滚筒轴的最大扰度降低34.5%,均在工程范围之内,符合要求。基于内置径向式转子结构永磁同步电机(PMSM)为本课题研究对象,对大型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用永磁同步电机进行了研究。使用ANSOFT对设计永磁同步电动机进行仿真研究,分析了永磁电机空载时的磁力线分布,磁通密度等,通过磁力线分布可以查看设计电机的漏磁情况。在永磁电机模型定转子中求取空载气隙径向磁密沿圆周的分布情况,进而求取空载气隙磁密谐波含量和幅值。根据分析结果验证设计的准确性并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与此同时,进行了永磁同步电动机稳态温度场分析。本文从滑模变结构控制原理出发,设计了滑模控制器,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并依据id=0矢量控制方法对永磁同步电机进行仿真。通过滑模变结构的PMSM矢量控制有良好的动稳态性能,能有效减小系统的高频抖动,;其算法简单,易于工程实现;对电机参数变化及负载转矩波动有更好的鲁棒性。设计了一种PMSM互馈对拖测试平台,在运用PMSM的矢量控制原理基础上,对整个测试平台进行了全面仿真并进行了空载、负载运行测试,所得结果与理论分析、仿真分析结果一致,表明该测试平台运行效果良好,效率较高,并进行了节能测试,通过试验验证,节约用电量22.3%,无功功率减少88.3%,电流降低49.1%,功率因数提高49.3%。

佟建中[3](2017)在《长距离隧道连续皮带机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高铁项目与水利项目等的陆续开工建设,相应的长距离隧道建设也会不断增多。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提高效率,所以对其施工方法提出了新的更加苛刻的要求。排渣效率的提高就是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当前,在排渣系统中引入连续皮带机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但是该设备技术主要被国外厂家长期垄断,国内尚无该设备的详细设计与研究资料,技术尚不成熟。所以现阶段很有必要对长距离连续皮带机的整体结构及关键部件进行全面的设计与研究。本课题首先以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确定连续皮带机排渣方案,然后又通过理论计算与研究确定连续皮带机的基本参数,并研究确定了胶带强度、中间驱动位置及拉紧力等技术参数。接着通过理论计算与选型对各个部件进行设计,针对各个部件的作用与关系,利用SoildWorks软件对零部件进行三维建模。最后应用ANSYS Workbench将各个主要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从而验证其设计的合理性。本课题通过对连续皮带机设计的研究,进一步详细地介绍了连续皮带机的设计方法与设计要点,为连续皮带机的设计与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吴波[4](2016)在《长距离可伸缩带式输送机运行理论和张力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伸缩带式输送机是煤矿综采工作面运输物料的重要设备。它的正常运行是保证工作面产煤量和生产效率的关健。目前,我国年产千万吨级的矿井越来越多,工作面顺槽可伸缩带式输送机朝着长运距、大运量的方向发展。近年来长运距、大运量的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严重的事故,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滞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在启动、停机和机尾前移等非稳态运行时的胶带张力是如何变化和控制需要深入研究。本文以目前国内距离最长,运量最大的煤矿用可伸缩带式输送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胶带的粘弹性力学特性,采用Voigt模型建立了输送机的离散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利用AMESim动力学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建模与仿真研究。论文以六千米长度可伸缩带式输送机为例,对其在空载和满载两种情况下的启动过程的动力学进行研究。主要分析了四个特殊点(头部驱动滚筒相遇点、中部滚筒相遇点、机尾滚筒相遇点、张紧滚筒分离点)处的胶带速度、位移、加速度和胶带张力,另外对空载和满载启动过程中张紧绞车的张紧力、张紧速度和游动小车的位移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该输送机的最佳启动时间和启动速度曲线。论文对长距离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的停机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分空载和满载两种条件下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的可控停机、自由停机和断电停机。分别研究了在不同的停机情况下各分析点胶带的速度、位移、减速度和张力变化过程,同时还研究了张紧绞车的张力、速度和游动小车的位移变化过程。确定了最佳停机时间和速度,以及在不同停机方式下张力如何调节,为设计变频调速张紧装置停机松绳速度和缓冲装置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论文研究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在不停机自移机尾前移时,输送机胶带位移、速度和张力变化特点,头中驱驱动力的变化特点,张紧绞车的张紧力、张紧速度的变化特点。对研究的可伸缩带式输送机仿真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针对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特殊工况条件下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物料变化和张紧力的关系进行研究。对引起凹侧形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叠带、倒架等问题的原因进行探讨,并对其最小张力点沿胶带位置周期性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并在现场进行了试验,解决了上述问题。对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储带仓振荡原因进行了分析,探明了振荡与胶带张力和托辊间距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解决振荡的方法。在对长距离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启动、停机、机尾前移等非稳态运行理论分析结论的指导下,制定了控制胶带张紧力的方法和策略,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变频调速自动张紧装置和适用于断电停机的缓冲装置,并对其做了动态分析、工业性试验和现场试验,试验表明它可以满足超长距离、大运量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在各种工况条件下对张力的要求。本文综合利用了机械动力学理论、动力学仿真软件与现代测试技术手段,采用理论、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长距离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的动行理论与张力控制技术,并成功研制一种新型变频调速自动张紧装置,解决了实际问题。

郑茂全[5](2015)在《煤矿带式输送机的优化控制与状态监测的研究》文中指出带式输送机是我国煤矿原煤运输的中柷设佑,共高效可靠的运行直接关系到煤矿生产系统的稳定和安全运行,目前我国煤矿带式输送机使用主要存在运行效率较低、耗能严重,运行故障较多等问题,主要原因是国内对带式输送机的基础理论、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本项目的研究,对解决上述问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产生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工程意义,对于煤矿长距离胶带(胶带)输送机的动态特性进行分析,分段建立了不同倾角的胶带输送机的动力学模型,针对陕西黄陵煤矿的长距离四段式腔胶带输送机系统,其中含15度倾角的1200m双驱动滚简的胶带输送机子系统,对子系统中的倾铂为0度、3度和15度的输送过程胶带的承载段、回程段、机尾的改向滚筒、机头的驱动滚简的动态阻力进行了计算和故障仿真,为煤矿长距离胶带输送机故故障预测提供了依据。另外,对带式输送机带速与能耗、磨损及寿命度进行研究,发现了能耗,磨损及寿命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为相同运量的情况下,高带速小带宽或低带速大带宽的配置的设计提供参考。在研究比较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系统启动方式的基础上,针对长距离多级煤矿镝送机重载启动散落煤料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决策树改进随机遇近(IGSA-ISADT)煤矿输送机系统群智能启动算法;该将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系统各子系统的输送距离、胶带宽度及驱动电机功率作为条件属性,采用决策树确定不同子系统启动斜率;加速段和匀速段分别按本子系统的启动斜串和控制误差随机逼近给定线速度。通过陕西黄陵煤矿运输距离为3400米的四级煤矿运输机系统进行群智能启动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群智能启动比常规的比例积分控制启动各子系统逼近给定线速度效果好,最大线速度误差减小到4,22%,不仅动态误差显小而且运行平稳,可对多级输送机重载协调启动预防撒落煤料提供一种参考。在对长距离大倾角煤矿带式输送机的动态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Bayes理论和专家系统融合的优化控制方法FMBTES,该方法考虑输送机启动过程的静态和动态阻力变化规律,首先建立输送机系统的结构和动力学模型,然后采用改进的Bayes论建立了系统动力学状态的条件概率先验分布分布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专家系统的控制规则。该FMBTES方法用陕西省黄陵某煤矿四段式带式输送机大倾角胶带带长度为1200m的数据进行了验证。在大功率的煤矿带式输送机双机驱动过程中,尽管选择相同功率驱动电机及同型号的托辊,但由于电机本身的静、动态阻力及各个托辊的机械阻力有差异,使得各驱动出力不均衡,造成胶带的局部抖动使煤料撒落。本文从物理机理上推导并分析双机启动电机出力不均衡的原因,提出一种双机驱动的煤矿带式输送机多级模糊均衡控制(MFEC)算法,建立出该均衡控制器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MFEC算法步骤和分级规则;最后以长距离大倾角的双机驱动的煤矿大巷带式输送机为例进行仿真,并与传统的PI控制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平均线速度误差约减小3%。提出基于云计算的煤矿带式输送机远程监测监控的方案,给出该方案的结构及其实现方法。对煤矿带式输送机现场正常运行状态及常见故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处理的方法。

李晓婧[6](2015)在《带式输送机动力学特性仿真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带式输送机是以输送带兼作牵引机构和承载机构的连续输送机械,为典型的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系统,传统的刚体学侧重于对输送机系统静特性的分析与计算,对带式输送机系统的动特性的考虑不足,导致大型的输送机设计计算时的计算精度很低。因而,对大型输送机的各主要部件的动特性进行综合动力学分析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在“蛇形”带式输送系统转向失稳机理及控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得以顺利完成。本文采用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理论分析研究带式输送机的动态特性,根据输送带静动特性和粘弹性基本特征,利用柔性梁连接带刚体元的方法,建立起了输送带的有限刚体元模型,通过Euler-Bernoulli梁理论,推导出刚体元的三维振动微分动力学方程;采用SolidWorks建立输送机机架模型,并导入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RecuDyn中,再利用RecuDyn中带传动模块建立输送带、托辊、物料模型,并通过调整输送带、托辊、物料的模型参数,模拟输送机启动过程、物料随机分布、预紧力变化、托辊偏斜等工况,仿真结果表明:对比四种启动曲线,通过理论与仿真分析得出抛物线启动曲线是最佳起动曲线并得出启动张力峰值41864.28 N;相同工况下空载启动与重载启动对带张力、带接触力影响明显,且重载启动带张力波动大,影响输送带使用周期;物料偏斜分布时,输送带张力呈现不均匀波动曲线,说明物料散布不均也会缩短输送带的使用寿命;输送带预紧力越大,张力变化越明显;托辊偏斜则带的动张力存在明显波动并呈无规则状。本文把RecurDyn新一代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引入到带式输送机的研究中,为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和改造提供了一个虚拟仿真平台。同时采用的虚拟样机方法和思想以及得到的一些仿真结果也为设计同类塑性成型工艺装备和工艺装备性能的改进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邢树雪[7](2015)在《胶带输送机滚筒的三维参数化设计系统》文中研究表明参数化设计方法是一种目前比较流行的设计方法,现在也已经被工业界广泛的应用。不仅在零部件的相似设计、系列设计以及CAD专用系统的二次来发等方面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且其高效实用等的特征也逐渐让参数化变成了当前设计工作的主流方向。与以往常用的那些传统的设计方法比较,可以大大减少重复劳作,有效的提高设计效率,越来越符合当代产品的设计要求。基于不同CAD软件可以开发不同的参数化设计系统,其设计方法也不同。胶带输送机滚筒作为机械的传动部件被广泛的应用,其结构的相似性与设计的重复性也适合于进行参数化设计开发。首先,介绍了国内外CAD技术的研究动态、参数化技术的理论及研究现状、Creo2.0的二次开发现状。在此基础上,研究应用Pro/Toolkit工具进行Creo2.0二次开发的通用方法,包括Visual Studio 2010集成开发环境设置、Pro/Toolkit应用程序接口、Pro/Toolkit菜单、UI对话框、MFC对话框调用技术、资源文件的编写和应用程序注册运行等,这些都是建立产品参数化设计系统的关键性技术。其次,应用参数化建模方法,结合参数驱动程序,实现了参数化设计;建立了一个滚筒参数化设计系统,实现了滚筒的筒壳设计、轮毂设计、辐板设计、滚筒轴设计、轴承座设计,生成主要零件模型、装配模型。最后,探讨滚筒整体的有限元优化。根据实际受力情况,对滚筒整体进行有限元分析,对进一步改进滚筒结构提供有效依据。所研究的Creo2.0参数化设计方法具有通用性,可以推广到其他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开发符合用户需求的参数化设计系统。滚筒参数化设计方法以及有限元设计方法的应用,对于提高滚筒的设计效率和质量具有一定意义。

师建国[8](2014)在《带式输送机侧向动力学研究》文中认为带式输送机在散料输送中起着重要作用,带式输送机的侧向动力学影响着带式输送机的稳定运行,从激励源入手对带式输送机侧向动力学进行了全面研究.(1)系统分析带式输送机产生侧向跑偏的激励源.对由胶带本身的质量问题、胶带接头不对中、温度场分布不均衡等因素产生的激励进行分析,得到胶带本身结构特性产生的激励源的分布规律.对由回转托辊左右运转不平衡、托辊存在倾角、轴线与胶带中心线不垂直、托辊架倾斜等原因产生的侧向激励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托辊产生激励源的作用机理和特点.分析了机架的直线度和水平度不够产生的侧向激励,研究了其作用机理.研究了物料偏载、滚筒直径两端不一致、滚筒轴线与输送机轴线不垂直等情形产生的侧向激励的作用规律.(2)研究了带式输送机防止侧向跑偏的向心力源的作用机理.从理论上分析了托辊前倾、锥形调心托辊、立辊式自动调心托辊、曲线回转体侧托辊型调心托辊、悬挂式调心托辊、吊挂串形调心托辊组等调心原理;研究了其产生使胶带回中的恢复力的作用机理.分析了胶带和物料自身的恢复力产生机理,确定了其对侧向运动的作用规律.研究表明胶带的侧向运行由使胶带跑偏的激励和防止跑偏的向心力共同作用产生的.(3)综合考虑各种侧向激励源作用,构造了胶带侧向运动的非线性动力学连续模型,推导了胶带侧向动力学方程,并确定了边界条件;根据实际情况简化模型,给出了解析解,进行了模态分析,确定了胶带侧向抗弯刚度、胶带的初张力、复位力是影响带式输送机侧向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4)构造了胶带侧向运动有限元离散单元模型,根据具体工况条件,确定了边界条件并推导了带式输送机侧向运动的状态方程.根据工况条件对带式输送机侧向动力学特性进行仿真,揭示了胶带的侧向运动特征和规律,为胶带的跑偏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5)建立了调心托辊的动力模型,分析了立辊式调心托辊和曲线回转体托辊的调偏性能,揭示其调偏的滞后特性;提出了稳定型调心托辊的调心力与转角的关系.设计了液压(气动)伺服自动调偏装置,并对该装置进行控制系统建模仿真分析了其调偏的稳定性,通过实例进行了液压(气动)伺服自动调偏装置调偏性能与立辊式调心托辊进行了对比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调偏装置调偏性能明显优于立辊式调心托辊,避免了调偏的滞后性.(6)利用大型工矿装备研究中心的带式输送机设计了实验台和实验系统,并完成了胶带跑偏测试,测试结果具有与仿真结果一致性的规律,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证明了液压伺服自动调偏装置调偏性能对比立辊式调心托辊的优越性.

朱海龙[9](2013)在《带式输送机断带动特性分析及抓捕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带式输送机是现代大型煤矿主要的生产运输设备,已被广泛地应用在煤矿生产运输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因为胶带长期运转以及其它因素,经常会出现断带事故,特别是倾斜运输的输送机,运输负荷大,一旦发生意外断带,就会摧毁设备,让矿井发生阻塞,甚至使人员遭受伤亡,矿井清理困难,损失非常严重。为了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许多国家都在断带保护装置上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带式输送机高速运转情况下,带式输送机存在以下几种常见的复杂性问题:1.带式输送机初始启动运行过程,输送带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与胶带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函数关系的问题;2.传统的输送带研究是在将输送带视为刚性体的基础上,把输送带的工作过程视为理想的运行状态,对输送带受力进行简化分析,然后再按照工作要求进行参数设计,动张力则是按照一定系数代入计算。为了提高带式输送机的可靠性,通常是采用放大安全系数的方法,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带式输送机的成本,另一方面可能会使带式输送机系统启动过程和抓捕制动过程的振动和不稳定性提高。因此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按照本文的研究需要,对带式输送机的5种常用力学模型做了分析和对比,通过比较模型的力学特性,根据研究需要选择Vogit模型。基于离散模型的有限元思想建立带式输送机系统的数学模型,得到动力学建模的矩阵方程。用MATLAB对断带进行动态仿真,得到断带后速度降为零的时间的影响因素。然后通过建立带式输送机的虚拟样机,以ST1250规格的输送带作为本文的研究实例,通过ADAMS得到了在输送带启动过程中,刚度系数对带的速度影响,阻尼系数对带的速度和加速度影响,分析出速度和加速度的波动等情况,为设计输送机运行的的平稳性提供了参考。通过对两种带芯输送带试样试验对比,将两种输送带的动态参数进行分析比较。最后,通过对断带抓捕器各组成部件进行受力分析和强度校核,分析了断带抓捕器实现断带抓捕条件和动态参数,将断带抓捕器和清煤装置结合为断带抓捕系统。应用Solidworks三维仿真设计出具有清煤装置的动态抓捕系统的效果图,通过软件中的motion插件模拟断带前后断带抓捕器和清煤装置对断带的抓捕动作。

卜培培[10](2012)在《平面转弯带式输送机转弯段参数分析及动态仿真》文中研究说明在现代工业领域,带式输送机因其具有高效、节能、运行可靠、线路灵活适应性强等特点在物料输送领域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平面转弯带式输送机作为一种特殊的带式输送机可以实现自然导向转弯,避免了中间转载站,具有经济、环保等特点,是带式输送机长距离多样化发展趋势的集中体现。目前平面转弯带式输送机的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其设计理论还不够成熟。本论文主要对转弯段的受力进行分析并推导了转弯半径的计算公式,分析了转弯段各参数与转弯半径的关系,并对平面转弯带式输送机进行了动力学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建立了平面转弯带式输送机的转弯段的三维力学模型,基于转弯段一般不布置托辊前倾角的特点,对转弯段进行受力分析,并建立了胶带在转弯段的铅垂力平衡方程,径向力平衡方程和切向力平衡方程,得出了影响转弯的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导出了转弯半径的计算公式。2)通过实例验证了推导的公式,并详细分析了影响转弯半径的参数,做出了转弯半径随各参数变化关系曲线图,对各个参数对转弯半径的影响情况进行了探讨,同样分析了转弯段各参数对每米运行阻力的影响,对转弯半径的变化对转弯段最外侧张力的影响也做了分析。3)建立了四托辊、V型托辊、五托辊平面转弯带式输送机转弯段力学模型,并导出了其转弯半径的公式,运用实例将其与三托辊输送机进行了对比,得出以上各型托辊输送机间转弯半径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槽角不同引起的。4)基于输送带的粘弹性特性建立了平面转弯带式输送机的动力学分析模型,应用matlab软件编写出平面转弯带式输送机动态分析软件;对平面转弯带式输送机的启动、制动过程进行了动态仿真运算,并实现了结果的可视化,对仿真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用得出仿真分析的数据与普通直线带式输送机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为平面转弯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动态分析提供了多方面的参照。

二、基于有限元方法的胶带输送机动态设计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有限元方法的胶带输送机动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永磁涡流传动的带式输送机启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永磁涡流传动技术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带式输送机启动特性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
2 磁力耦合器工作特性研究
    2.1 磁力耦合器结构及原理
        2.1.1 调速型筒式磁力耦合器
        2.1.2 双盘式磁力耦合器
    2.2 磁力耦合器转矩模型
        2.2.1 磁路分析
        2.2.2 筒式磁力耦合器转矩模型
        2.2.3 双盘式磁力耦合器转矩模型
    2.3 两种磁力耦合器性能比较
        2.3.1 Simulink模型及参数
        2.3.2 调速性能比较
        2.3.3 带载启动时输入端最低转速比较
    2.4 本章小结
3 矿用双盘式磁力耦合器特性测试
    3.1 双盘式磁力耦合器实验台搭建
        3.1.1 实验台结构和原理
        3.1.2 共用直流均衡母线
    3.2 双盘式磁力耦合器性能测试
        3.2.1 软启动性能测试
        3.2.2 过载保护性能测试
        3.2.3 永磁体温升特性测试
    3.3 基于GA-BP算法的永磁体温度场预测
        3.3.1 BP神经网络结构
        3.3.2 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流程
        3.3.3 永磁体最高温度预测
        3.3.4 误差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磁力传动的带式输送机动态理论分析
    4.1 带式输送机磁力传动系统
        4.1.1 系统结构
        4.1.2 系统等效动力学模型
        4.1.3 系统转矩传递模型
    4.2 输送带动力学特性
        4.2.1 输送带静特性
        4.2.2 输送带动特性
        4.2.3 输送带粘弹性
    4.3 带式输送机各部分数学模型
        4.3.1 输送带动态模型
        4.3.2 驱动装置数学模型
        4.3.3 双盘式磁力耦合器动态模型
        4.3.4 张紧装置动态模型
        4.3.5 改向装置动态模型
    4.4 带式输送机磁力软启动动力学方程
        4.4.1 带式输送机离散型动力学模型
        4.4.2 带式输送机离散型动力学方程
    4.5 本章小结
5 带式输送机磁力软启动仿真分析
    5.1 Simulink/AMEsim联合仿真技术
    5.2 联合仿真模型的建立
        5.2.1 系统控制策略
        5.2.2 Simulink仿真模块
        5.2.3 AMEsim仿真模块
    5.3 带式输送机参数计算
        5.3.1 启动曲线的确定
        5.3.2 输送带单元划分
        5.3.3 带式输送机模型参数
    5.4 带式输送机磁力软启动仿真分析
        5.4.1 双盘式磁力耦合器调速分析
        5.4.2 启动过程输送带运动分析
        5.4.3 启动过程输送带动张力分析
        5.4.4 张紧装置位移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2)大型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动力学特性及驱动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波状挡边输送带动态特性研究综述
    1.3 大型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驱动装置动力学特性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2 波状挡边输送带分数阶导数型粘弹性动力学特性
    2.1 输送带的动态特性
    2.2 几种经典粘弹性模型
    2.3 分数阶导数型粘弹性模型
    2.4 波状挡边输送带连续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2.5 本章小结
3 大型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动力学特性及仿真
    3.1 大型波状挡边输送机系统动力学模型
    3.2 数学模型系数矩阵的赋值
    3.3 系统的初始条件
    3.4 大型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动力学仿真建模的建立
    3.5 起动速度曲线的选择
    3.6 大型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动力学特性仿真结果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大型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用驱动滚筒的研究
    4.1 大型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的摩擦传动理论
    4.2 大型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驱动滚筒的有限元分析
    4.3 仿真结果分析
    4.4 驱动滚筒的结构拓扑优化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大型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用永磁同步电动机技术研究
    5.1 大型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永磁同步电动机设计
    5.2 低速大转矩永磁同步电动机建模与仿真
    5.3 大型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策略
    5.4 基于滑模速度控制器的PMSM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仿真
    5.5 永磁同步电动机性能测试实验与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长距离隧道连续皮带机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隧道长距离连续皮带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2 长距离隧道连续皮带机的介绍
        1.2.1 长距离隧道连续皮带机的工作原理
        1.2.2 长距离隧道连续皮带机的构成
    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长距离隧道连续皮带机的总体设计
    2.1 长距离隧道连续皮带机系统布置方案
    2.2 长距离隧道连续皮带机的理论计算
        2.2.1 初定设计参数
        2.2.2 运量验算
        2.2.3 托辊的校核
        2.2.4 计算驱动圆周力
        2.2.5 长距离连续皮带机中间驱动位置的确定
    2.3 本章小结
3 长距离隧道连续皮带机关键部件的设计
    3.1 滚筒机架的设计
        3.1.1 滚筒机架的设计准则
        3.1.2 滚筒机架的结构计算
    3.2 驱动装置
    3.3 拉紧装置
        3.3.1 机头布置在洞口外
        3.3.2 机头布置在洞内
    3.4 储带仓的结构
        3.4.1 储带转向架
        3.4.2 游动小车
        3.4.3 托辊小车
        3.4.4 储带仓架
    3.5 卷带装置
    3.6 单元机身
        3.6.1 托辊组
        3.6.2 门型支架
        3.6.3 纵梁
        3.6.4 三角支架
    3.7 机尾部
    3.8 本章小结
4 长距离隧道连续皮带机的三维建模
    4.1 SolidWorks软件功能及特点
        4.1.1 SolidWorks的基本功能
        4.1.2 SolidWorks的特点
    4.2 SolidWorks建模的思路
        4.2.1 结构的分析
        4.2.2 草图的绘制
        4.2.3 基本特征的创建
        4.2.4 新特征的添加
        4.2.5 工程图的生成
    4.3 连续皮带机三维模型的建立
    4.4 本章小结
5 长距离隧道连续皮带机关键部件的有限元分析
    5.1 有限元方法的发展
    5.2 有限元方法的特点
        5.2.1 位移模式
        5.2.2 单元的力学性质
        5.2.3 等效节点力的计算
        5.2.4 有限元方法的优点
    5.3 有限元分析的流程
        5.3.1 前处理阶段
        5.3.2 分析阶段
        5.3.3 后处理阶段
    5.4 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
    5.5 关键部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5.1 材料特性
        5.5.2 有限元网格划分
        5.5.3 各部件约束与载荷
        5.5.4 分析计算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长距离可伸缩带式输送机运行理论和张力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 选题研究意义
    1.2 长距离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的结构特点
    1.3 长距离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研究现状
        1.3.1 发展概况
        1.3.2 运行理论的研究现状
        1.3.3 张紧力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4 长距离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存在的问题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
第二章 长距离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的动力学特性
    2.1 引言
    2.2 长距离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用输送带的力学特性
        2.2.1 长距离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用输送带的特点
        2.2.2 整芯胶带的弹性特性
        2.2.3 整芯胶带的粘性阻尼特性
        2.2.4 长距离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用输送带的力学模型
        2.2.5 输送带的压陷阻力特性
        2.2.6 输送带的弯曲阻力特性
    2.3 长距离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动力学特性
        2.3.1 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离散动力学模型
        2.3.2 可伸缩带式输送机输送带应力波传播特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距离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启动过程研究
    3.1 参数确定及模型建立
    3.2 启动过程输送带的运动分析
        3.2.1 启动过程输送带的速度分析
        3.2.2 启动过程输送带的位移分析
        3.2.3 启动过程输送带的加速度分析
    3.3 启动过程输送带张力分析
        3.3.1 启动过程驱动滚筒上胶带张力分析
        3.3.2 启动过程机尾滚筒拉力分析
    3.4 启动过程张紧力变化分析
        3.4.1 启动过程绞车张紧力分析
        3.4.2 启动过程张紧速度分析
        3.4.3 启动过程游动小车位移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距离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停机过程研究
    4.1 引言
    4.2 停机过程输送带的运动分析
        4.2.1 停机过程输送带的速度分析
        4.2.2 停机过程输送带的位移分析
        4.2.3 停机过程输送带的减速度分析
    4.3 停机过程输送带受力分析
        4.3.1 停机过程的驱动滚筒受力分析
        4.3.2 停机过程机尾滚筒受力分析
    4.4 停机过程张紧力变化分析
        4.4.1 停机过程绞车张紧力分析
        4.4.2 停机过程张紧绞车速度分析
        4.4.3 停机过程游动小车位移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距离可伸缩带式输送机机尾前移研究
    5.1 引言
    5.2 机尾前移过程输送带运动分析
        5.2.1 机尾前移过程输送带的位移分析
        5.2.2 机尾前移过程输送带的速度分析
        5.2.3 机尾前移过程输送带的加速度分析
    5.3 机尾前移过程输送带的受力分析
        5.3.1 机尾前移中机尾滚筒拉力分析
        5.3.2 机尾前移中头部驱动力分析
        5.3.3 机尾前移中中部驱动力分析
    5.4 机尾前移过程中张紧绞车的张力、速度分析
        5.4.1 机尾前移中张紧力变化分析
        5.4.2 机尾前移中张紧绞车速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距离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特殊工况张紧力研究
    6.1 输送带物料质量变化引起的张紧力变化分析
    6.2 凹侧形引起的张紧力变化分析
        6.2.1 凹侧形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存在的问题
        6.2.2 凹侧形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张力变化分析
        6.2.3 凹侧形可伸缩带式输送机故障解决方案
    6.3 储带仓振荡力学分析
        6.3.1 储带仓胶带振动方程
        6.3.2 储带仓共振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变频调速自动张紧装置研制和张力控制策略研究
    7.1 引言
    7.2 变频自动张紧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7.2.1 装置的结构及组成
        7.2.2 工作原理
    7.3 自动张紧装置力学模型
    7.4 自动张紧装置的动态特性分析研究
        7.4.1 张力反馈控制系统传递函数
        7.4.2 缓冲装置的传递函数
    7.5 张力控制与张紧速度关系研究
    7.6 变频调速自动张紧装置试验研究
        7.6.1 试验目的、方案及原理
        7.6.2 试验结果分析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工作主要创新点
    8.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5)煤矿带式输送机的优化控制与状态监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煤矿带式输送机的特点
        1.1.2 煤矿带式输送机存在的问题
    1.2 国内带式输送机的现状
        1.2.1 带式输送机控制建模
        1.2.2 带式输送机控制方式及其比较
        1.2.3 带式输送机故障诊断研究
    1.3 国外带式输送机的研究现状
        1.3.1 带式输送机的传感检测与信号处理
        1.3.2 带式输送机的建模及控制
        1.3.3 带式输送机的故障检测
        1.3.4 带式输送机的监控及优化启动
        1.3.5 功率均衡研究
        1.3.6 监测监控研究
    1.4 国外带式输送机的比较
        1.4.1 基础理论
        1.4.2 关键核心技术
        1.4.3 可靠性、使用寿命、制造工艺及功能扩展
        1.4.4 大型带式输送机技术性能及发展趋势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带式输送机阻力、磨损分析及建模
    2.1 带式输送机分类
    2.2 不同距离不同载荷的带式输送机驱动方式分析
    2.3 不同距离的带式输送机的力学结构模型建立
        2.3.1 带式输送机微单元的力学结构模型
        2.3.2 单滚筒驱动带式输送机的力学结构模型
        2.3.3 双驱动滚筒力学结构模型
        2.3.4 三驱动滚筒力学结构模型
    2.4 不同距离的带式输送机的力学模型建立
    2.5 不同距离的带式输送机阻力分析及仿真
    2.6 本章小结
3 煤矿带式输送机智能群启动控制方式研究
    3.1 煤矿带式输送机重载启动研究问题与分析
    3.2 系统建模
    3.3 基于决策树的改进随机逼近输送机智能群启动算法提出
    3.4 IGSA-ISADT智能群启动结构与参数确定
        3.4.1 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结构
        3.4.2 四级子系统智能群启动控制方案
        3.4.3 重载启动子系统斜率的确定
    3.5 IGSA-ISADT智能群启动算法步骤
    3.6 四级输送机子系统启动仿真
    3.7 带式输送机带速与能耗、磨损及寿命研究
        3.7.1 带速和能耗的关系
        3.7.2 带速与磨损的关系
        3.7.3 带速与寿命的关系
        3.7.4 带速与能耗、磨损及寿命曲线图
    3.8 本章小结
4 改进BAYES理论的带式输送机优化控制研究
    4.1 带式输送机额定负载下启动的阻力变化
    4.2 改进Bayes的带式输送机优化控制方法
        4.2.1 基于Bayes先验概率两种力有机的融合
        4.2.2 改进Bayes与专家系统融合的控制方法
    4.3 基于Bayes理论和专家系统融合控制方法步骤
    4.4 带式输送机动态阻力和优化控制仿真
    4.5 本章小结
5 双机驱动多级模糊功率均衡控制研究
    5.1 双机驱动的分析及MFEC控制方法的构架
    5.2 双机驱动不均衡分析
    5.3 多级模糊功率均衡控制MFEC方法
        5.3.1 双机驱动的MFEC算法描述
        5.3.2 MFEC带式输送机控制算法步骤
    5.4 带式输送机MFEC算法控制启停仿真验证及分析
    5.5 结论
6 基于云计算的矿井带式输送机监测监控
    6.1 煤矿监控系统设计思路
    6.2 基于云计算的带式输送机系统架构
    6.3 带式输送机工况检测与诊断
        6.3.1 带式输送机工况检测
        6.3.2 带式输送机驱动设备故障诊断
    6.4 矿井带式输送机节能控制
    6.5 基于云计算的带式输送机的监测监控
    6.6 基于云计算的煤矿带式输送机远程维护应用研究
        6.6.1 云计算带式输送机远程维护系统
        6.6.2 云计算带式输送机日常故障分析数据
    6.7 系统运行及测试
    6.8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7.3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成果

(6)带式输送机动力学特性仿真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概述
    1.2 多体系统动力学
        1.2.1 多体系统动力学研究现状
        1.2.2 刚柔耦合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发展
        1.2.3 多体系统拓扑构型
    1.3. 带式输送机工作原理及研究现状现状与发展方向
        1.3.1 带式输送机工作原理
        1.3.2 现状与发展概况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本章小结
2 输送带动力学方程建立
    2.1 引言
    2.2 输送带的基本特性
        2.2.1 输送带静动特性
        2.2.2 输送带的粘弹性
        2.2.3 输送带一维纵向有限元模型建立
        2.2.4 输送带二维纵向、横向有限元模型建立
    2.3 RecurDyn软件中输送带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2.3.1 RecurDyn软件特点
        2.3.2 RecurDyn软件简介
        2.3.3 有限刚体元方法
        2.3.4 输送带的有限刚体元模型建立
        2.3.5 输送带的动力学方程建立
    2.4 本章小结
3 带式输送机动力学虚拟样机模型的建立
    3.1 基于SolidWorks软件的带式输送机三维建模与虚拟装配
        3.1.1 SolidWorks软件简介
        3.1.2 带式输送机三维实体建模简化
        3.1.3 各主要构件三维实体建模
    3.2 虚拟样机技术
    3.3 基于RecurDyn虚拟样机的建立
    3.4 输送带张紧力设置与运动约束施加
        3.4.1 输送带材料系数的计算与设置
        3.4.2 虚拟样机约束的施加
    3.5 本章小结
4 带式输送机动力学特性分析与研究
    4.1 带式输送机的起动曲线分类
    4.2 虚拟样机运动过程中动态特性分析
        4.2.1. 不同启动曲线对带式输送机动态特性的影响分析
        4.2.2. 同一位置加载载荷不同对带式输送机动态特性的影响
        4.2.3. 跑偏载荷对胶带输送机动态特性的影响
        4.2.4. 不同预紧力对带式输送机动态特性的影响
        4.2.5. 托辊偏斜对带式输送机动态特性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胶带输送机滚筒的三维参数化设计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带式输送机滚筒设计计算
        1.2.2 带式输送机滚筒参数化设计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5 小结
第2章 基于Pro/Toolkit的Creo2.0 二次开发技术
    2.1 Creo2.0 二次开发工具
    2.2 Pro/Toolkit的工作模式
    2.3 应用程序基本框架的创建
    2.4 基于Pro/Toolkit的二次开发过程
        2.4.1 开发环境设置
        2.4.2 编写源程序
        2.4.3 程序的编译和连接
        2.4.4 程序的注册和运行
        2.4.5 程序的启动运行与卸载
    2.5 Cero2.0 二次开发的关键技术
        2.5.1 菜单技术及其实现
        2.5.2 对话框技术及其实现
        2.5.3 基于三维模型参数化设计原理
        2.5.4 DLL基本理论
    2.6 小结
第3章 滚筒的基本设计及系统的建立
    3.1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3.2 滚筒的理论分析
        3.2.1 传动滚筒的结构组成
        3.2.2 传动滚筒的工作原理及受力分析
    3.3 系统功能实现
        3.3.1 传动滚筒的参数化实现
        3.3.2 程序的设计
    3.4 系统的实现
    3.5 小结
第4章 滚筒的优化设计
    4.1 有限元法概述
    4.2 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5.0
        4.2.1 ANSYS15.0 概述
        4.2.2 ANSYS15.0 分析过程
    4.3 滚筒模型的建立
    4.4 接触设置
    4.5 网格划分
    4.6 约束和载荷
        4.6.1 约束的模拟
        4.6.2 载荷的简化和模拟
    4.7 结果分析
    4.8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带式输送机侧向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带式输送机研究的意义
        1.1.1 带式输送机应用概况
        1.1.2 带式输送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3 带式输送机侧向动力学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带式输送机动力学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胶带产生侧向运动的激励源
    2.1 胶带本身结构特性产生的激励
        2.1.1 胶带本身质量存在缺陷产生胶带张力分布不均
        2.1.2 胶带接头不对中,造成胶带两边张力不对称
        2.1.3 温度场的分布不均引起胶带的张力分布不均
    2.2 回转托辊引起的激励
        2.2.1 托辊转动不灵活引起跑偏
        2.2.2 托辊轴线与胶带中心线不垂直
        2.2.3 托辊支架有整体倾斜
        2.2.4 机架产生的激励
    2.3 物料偏载
    2.4 驱动滚筒和改向滚筒产生激励
        2.4.1 头、尾滚筒的轴线与输送机中心线不垂直
        2.4.2 滚筒轴线方向上直径大小不一产生的侧向激励
    2.5 控制胶带跑偏的向心激励(负激励)源
        2.5.1 托辊前倾
        2.5.2 锥形双向调心托辊
        2.5.3 立辊式自动调心托辊
        2.5.4 曲线回转体调心托辊组
        2.5.5 悬挂式调心托辊
        2.5.6 吊挂串形托辊组
    2.6 胶带和物料的自身的定心力
    2.7 本章小结
3 带式输送机侧向动力学模型
    3.1 胶带侧向动力学建模
    3.2 胶带的侧向力分析
    3.3 胶带侧向动力学的普遍动力方程
    3.4 胶带侧向动力方程模态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胶带侧向动力特征数值仿真
    4.1 胶带侧向动力学有限元模型
    4.2 质点的复位力
    4.3 胶带侧向有限元动力方程
    4.4 系统状态方程
    4.5 仿真分析实例
    4.6 仿真结果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胶带侧向运动控制硏究
    5.1 调心托辊
    5.2 液压伺服自动调偏装置设计
    5.3 液压伺服自动调偏装置的动态性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带式输送机侧向动力学的实验研究
    6.1 输送机侧向动力学实验台
    6.2 带式输送机侧向动力学实验台测试原理及流程
    6.3 测试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内容名称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科技查新报告

(9)带式输送机断带动特性分析及抓捕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输送带的研究现状
    1.3 动态特性和建模理论研究现状
    1.4 输送带断带抓捕系统的研究现状
第2章 输送带动力学分析和模型建立
    2.1 概述
    2.2 输送带动力学模型建立
    2.3 输送带 Vogit 模型参数确定方法
    2.4 带式输送机系统的数学模型
        2.4.1 基本假设
        2.4.2 输送带系统的子系统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输送带断带动态仿真
    3.1 动态仿真
    3.2 输送带断带仿真实例
    3.3 输送带参数计算
    3.4 输送带断带仿真结果
    3.6 小结
第4章 输送带刚度和阻尼系数的动态仿真
    4.1 研究背景
    4.2 带式输送机虚拟样机的动力学模型
        4.2.1 建立简化虚拟样机
        4.2.2 输送带动力学建模
    4.3 带式输送机的实例应用
        4.3.1 ADAMS 应用分析
        4.3.2 实例分析模拟样机参数
        4.3.3 刚度系数对输送机动态特性的影响分析
        4.3.4 阻尼系数对输送机动态特性的影响分析
    4.4 结论
第5章 不同带芯输送带的动特性参数分析
    5.1 概述
        5.1.1 钢丝绳芯输送带特性分析
        5.1.2 织物芯输送带特性分析
    5.2 试验
        5.2.1 参数
        5.2.2 研究方法
        5.2.3 测试装置
    5.3 动力学参数分析
        5.3.1 输送带上应力波的传播速度
        5.3.2 输送带的动态特性参数
        5.3.3 输送带横向振动的固有频率
        5.3.4 在不同激振频率下的响应特性分析
        5.3.5 冲击激励的响应
    5.4 结论
第6章 断带抓捕系统的设计
    6.1 输送带断带原因及其设计准则要求
        6.1.1 输送带断带原因
        6.1.2 输送带断带抓捕系统的设计准则和要求
    6.2 断带抓系统的结构特性分析
    6.3 单向托辊的力学计算及分析
    6.4 断带抓捕器抓捕力的理论分析
    6.5 断带抓捕器单向抓捕辊研究
        6.5.1 抓捕辊分析
        6.5.2 棘爪的强度分析
        6.5.3 断带抓捕器实现断带抓捕的条件
        6.5.4 断带抓捕器动态参数
    6.6 清煤装置的设计计算
    6.7 抓捕器在 Solidworks 上的三维动态仿真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平面转弯带式输送机转弯段参数分析及动态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平面转弯带式输送机的应用
    1.2 平面转弯国内外发展水平及研究概况
        1.2.1 国外发展水平及研究概况
        1.2.2 国内平面转弯带式输送机研究概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三托辊的平面转弯带式输送机转弯段受力分析
    2.1 引言
    2.2 自然水平变向实现的措施
    2.3 转弯段的三维力学模型及受力分析
    2.4 转弯段曲率半径的推导
        2.4.1 根据力的平衡推导曲率半径
        2.4.2 按照输送带侧边的最大应力条件推导转弯半径[21]
        2.4.3. 按外侧托辊不离开输送带的限制条件推导转弯半径
    2.5 各个参数和对转弯半径影响关系的分析
        2.5.1 承载分支单位长度质量和转弯半径之间的关系
        2.5.2 转弯半径和内曲线抬高角之间的关系
        2.5.3 转弯半径和托辊安装支撑角之间的关系
        2.5.4 转弯半径和内外侧槽角之间的关系
        2.5.5 转弯半径和转弯角度之间的关系
        2.5.6 转弯半径和转弯段最大张力之间的关系
    2.6 转弯段每米运行阻力与槽角的关系
    2.7 转弯段结构限制条件与采取的措施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其他类型的托辊组布置的转弯段受力分析
    3.1 引言
    3.2 四托辊平面转弯带式输送机转弯段受力情况
    3.3 V 型托辊转弯段受力情况
    3.4 五托辊组转弯段受力情况
    3.5 各托辊组平面转弯带式输送机曲率半径的计算
    3.6 各托辊类型输送机槽角与转弯半径的关系
    3.7 设计中的几个注意事项
    3.8 平面转弯带式输送机应用实例
        3.8.1 概述
        3.8.2 平面布置特点
        3.8.3 性能及特点
        3.8.4 电器控制系统
        3.8.5 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3.8.6 设备选型及检修维护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平面转弯带式输送机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4.1 引言
    4.2 胶带的静、动特性
        4.2.1 胶带的静特性
        4.2.2 胶带的动特性
    4.3 胶带的动力模型
        4.3.1 粘弹性模型的基本概念
        4.3.2 两种粘弹性模型
        4.3.3 胶带动力模型的确定
    4.4 胶带等效弹性模量
    4.5 对粘弹性体输送带进行动力学分析的主要方法
    4.6 平面转弯带式输送机的离散模型
        4.6.1 基本假设
        4.6.2 离散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6.3 单元划分
        4.6.4 直线段输送带单元动力学模型
        4.6.5 转弯段输送带动力学模型
        4.6.6 带式输送机的运行阻力
        4.6.7 重锤的拉紧位移分析
        4.6.8 驱动单元动力学模型
    4.7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4.7.1 各单元力学方程的推导
        4.7.2 输送机系统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平面转弯带式输送机动态仿真
    5.1 引言
    5.2 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
    5.3 动力学模型的求解
    5.4 动态学仿真程序的编制
    5.5 某矿用头部驱动输送机的动态分析计算
    5.6 动态分析结果
        5.6.1 启动运行
        5.6.2 制动仿真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基于有限元方法的胶带输送机动态设计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永磁涡流传动的带式输送机启动特性研究[D]. 何家锐. 安徽理工大学, 2020
  • [2]大型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动力学特性及驱动装置研究[D]. 石浩.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2)
  • [3]长距离隧道连续皮带机的设计研究[D]. 佟建中.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7(05)
  • [4]长距离可伸缩带式输送机运行理论和张力控制技术研究[D]. 吴波. 太原理工大学, 2016(01)
  • [5]煤矿带式输送机的优化控制与状态监测的研究[D]. 郑茂全. 西安科技大学, 2015(12)
  • [6]带式输送机动力学特性仿真与分析[D]. 李晓婧.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5(03)
  • [7]胶带输送机滚筒的三维参数化设计系统[D]. 邢树雪. 华北理工大学, 2015(03)
  • [8]带式输送机侧向动力学研究[D]. 师建国.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4(02)
  • [9]带式输送机断带动特性分析及抓捕器研究[D]. 朱海龙. 青岛理工大学, 2013(S1)
  • [10]平面转弯带式输送机转弯段参数分析及动态仿真[D]. 卜培培. 太原科技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基于有限元法的带式输送机动态设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