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在北京——一个出口法国产品的故事

鸡蛋在北京——一个出口法国产品的故事

一、北京的蛋——一个外销法国货的故事(论文文献综述)

冉旭宏[1](2021)在《清代“珠江-西江”流域米粮价格与市场整合研究(1738-191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的丰歉,粮价的涨跌,事关百计民生。粮食相关问题也一直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牵系国家长治久安,古今皆然。自康熙中期始,中央政府为及时掌握粮食供需状况与社会经济动态,要求各省向其定期呈报当地主要粮食作物的价格,后逐渐成为一种较为规范奏报制度,一直持续到清朝退出历史舞台。这些留存至今的长时段的粮价资料为清代社会经济史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更多可能。本文也正是基于这一历史事实开展研究。首先,介绍研究对象与研究区域的选择,界定研究范围。本文以清代(1738-1911)“珠江-西江”流域的市场发展为研究对象,对这一流域的米粮价格波动与市场整合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本文所选取的空间对象是“珠江-西江”流域,这一流域大部地处中国华南与西南地区;西南与越南接壤(“珠江-西江”流域的西南角有一部分在越南境内),东接珠江三角洲,汇入南海,是最为典型的“沿边沿江沿海”三沿地带,是有机衔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水网。相较于会随着时代变迁或王朝更迭而发生改变的行政区而言,流域是一种相对稳定而又完整的地理单元和经济区域。其次,论述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本文数据来源为“粮价表”与“粮价库”。为了方便米价分析,减少纰漏,本文以“粮价库”中的形式予以呈现,对于“数据库”中缺失的数据,本文按照王业键等人的做法,将1738年至1820年间的缺失数据用临近月份的数据补充上去,将1821年至1911年间的缺失数据用“粮价表”中的数据补充上去。米粮是一种受季节影响较大的商品,存在一定的季节波动情况,因与本文研究主题无关,故将数据中的季节性予以剔除,消除其偶然因素与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本文基于移动平均进行季节调整,所使用的数据处理方法为X-13ARIMA-SEATS。第三,论述清代“珠江-西江”流域米价变化及其动态。这一部分主要为清代“珠江-西江”流域米价数据情况、清代“珠江-西江”流域米价的长期波动,清代“珠江-西江”流域米价波动的影响因素。其中,长期波动主要涉及清代中后期的上、中游和中、下游,影响因素主要探讨了人口与耕地、灾荒与战争、货币体系与货币流通。对于米价的波动情况,本文发现,清代中期的“珠江-西江”流域,市场波动相较于整个时期而言,是比较小的,波动较大的时期则多因战争、灾荒虫害所致。清代后期的“珠江-西江”流域,米价波动频率逐渐加大,这与王朝末年的社会动荡、内忧外患、货币杂乱无章所致。在米价影响因素方面,本文主要从人口与耕地、灾荒与战争、货币体系与货币流通几个部分通过引证古籍史料展开了论述。当然,米价波动所受影响因素当然不仅仅只有上述几个,市场是一个复杂的空间,往往需要众多合力才能完成交易。第四,论述清代“珠江-西江”流域米粮市场整合与贸易。这一部分清代“珠江-西江”流域的米粮市场整合程度分析,在本部分本文做了价格相关分析,最后探讨清代“珠江-西江”流域的米粮贸易。从流域的视角来看,清代“珠江-西江”流域上游府(州)与中下游府(州)的市场整合程度较低,中游与下游的整合程度相对较好。具体来看,云南府和其他各府市场整合程度尤低。贵阳府与广州府联系紧密,市场整合程度较好,但与其他各府市场整合程度一般。宝庆府与其临近府州市场整合程度较高,如宝庆府与广州府的关系极为密切,与其相隔较远的府州市场整合程度较低。桂林府与柳州府、梧州府浔州府市场整合程度较好,但与贵阳府、云南府市场整合程度较差。与广州府市场整合程度最好的是宝庆府,其次是柳州府、浔州府和梧州府。综合文章前半部分的分析,本文认为,受地缘因素所限,“珠江-西江”流域上游的米粮贸易多与邻国、邻省进行,耗时长、成本高,且与中下游地区的市场整合程度较低。“珠江-西江”流域中下游因土地肥沃,水运便捷,加之随着其融入世界市场的进程加快,这一流域内的米粮交易也越来越市场化和专业化。整体而言,中游是米粮输出地,下游是米粮输入地,市场交易频繁。最后,综合全文结论。清中期米价波动整体较为稳定,米价相对可控,但清后期尤其是清朝末年,米价跳跃严重且多不可控。中上游地区市场整合程度较之于中下游地区相对偏低,中下游地区联系紧密,米粮市场整合程度较高。经济发展的区域内极差越来越大的趋势,或许正是其市场化全球化不断深入的结果。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珠江-西江”流域清代社会经济变迁的经验教训必将为我们今日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警示作用。我们应以史为鉴,从“珠江-西江”流域米价的波动与市场发展整合中汲取经验、教训,推动今日社会经济的发展。

王国梁[2](2019)在《贵州士绅的形成、发展和转型研究(1413-1911年)》文中指出本文以1413-1911年的贵州士绅为研究对象。用长时段的宏观视野梳理贵州士绅的形成和发展脉络,同时以微观叙事的方法重点讨论清末政治变局中贵州士绅的转型。明代建省以后,贵州逐渐从“异域”转变为“旧疆”,在“内地化”的过程中,伴随着儒学教育的发展和科举制的推行,贵州的士绅群体得以初步形成。清代前期,贵州士绅进一步发展,他们兴办学校,参与地方文化事业,关注地方慈善,虽然清廷限制士绅的权力,但在参与地方事务的过程中,贵州的士绅群体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咸同起义之后,伴随着地方秩序的失控,士绅逐渐将权力渗入军事领域。但整体而言,清末之前贵州的士绅群体始终与皇权保持一致,并利用其居于官民之间的特殊地位,兴学育才,促使儒家文化逐渐成为贵州的主流文化,在这一进程中,贵州士绅的权力也逐渐扩大。清末科举制废除之后,贵州士绅失去了向上流动的桥梁,沉积于地域社会,开始近代转型,成为地方精英。士绅在转型的同时开始分化,部分士绅在留学日本后加入同盟会,成为贵州革命的先驱,但更多的士绅则选择推动地方自治运动,以谘议局为主战场,同贵州地方官相抗衡,最终在辛亥革命中实现贵州地方自治。革命之前,贵州谘议局、自治学社、宪政预备会等各种政治力量已经达成妥协,形成合力。这些政治势力都以士绅群体为依托,由传统士绅转变而来。因此,贵州辛亥革命是士绅权力发展到极致后水到渠成的结果。相较于江南、长江中下游、华南等地域士绅研究的成就斐然,很少有学者关注贵州高原上的士绅。同时,以长时段的宏观视野和微观叙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贵州士绅,能进一步拓展士绅研究的宽度和广度。不同于立足“宪政派”和“革命派”对立模式的贵州近代史研究,本文以长时段的宏观研究为基础,将视野聚焦于清末贵州的政局,从士绅转型的角度分析清末贵州政局的变化和贵州辛亥革命,为贵州近代史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王大千[3](2017)在《中国当代标志性公共文化建筑的艺术维度》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经济长期快速增长,民族自信心日益高涨的背景下,国人对标志性建筑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导致很多褒贬不一的“新地标”建筑应声拔地而起,其中大部分深受全球化“国际风格”影响。作为具有最广泛公共性的标志性公共文化建筑,不仅是满足大众对文化艺术生活需求的场所,也是其所在城市乃至所在国家的一道风景、一张名片,甚至是凝聚国家民众精神向往的一个象征。因此,由政府主导建设的诸如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剧院剧场、音乐厅、纪念性建筑等大型标志性公共文化建筑何去何从尤为值得探讨。本课题尝试通过对几个代表性建筑个例的艺术表现进行比较,考察中国当代公共文化建筑在功能性、地域性以及文化传承上的需求,用艺术学的人文视角结合工业技术的发展理念,以总结、反思和批判的态度来看待我国标志性公共文化建筑的发展方向。本课题首先在绪论中阐述了研究的意义与当前概况;在第一章中着重研究理论基础,分别对建筑意、公共性、建筑艺术、艺术审美在公共文化建筑中的体现进行论述;第二章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公共文化建筑加以分析、对比,剖析它们的艺术因素,总结大众对它们不同审美意见的原因;第三章立足实际,论述“文化地标”的意义与其基本要求;最后总结全文,提出以“以人为本,传承文化,融汇科技,特色创新”作为标志性公共文化建筑的建设思路。

郭星梅[4](2016)在《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研究》文中认为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流通与日提升,我们的生活因琳琅满目、色彩缤纷的产品而丰富多彩、绚丽缤纷。这些产品,不但拥有自己的品牌,也来自不同的国家,虽然受到全球化的冲击,但仍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品牌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资产,它拥有无形的价值,对内是一种生活经验与历史积淀,对外是国家形象的展现,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纺织品牌也不例外,它是科技创新、文化认同和经营传统的有机浓缩,既是某种标准,也是一种专利保护。通过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研究,可以从一个很重要的视角透视中国近代纺织科技的引进、消化和自主创新的艰难历程,发掘前人在将民族自立精神、传统优秀文化与近代纺织科技有机融汇历程中的思想解放和方法创新,这对今天中国从纺织大国到纺织强国的转型跨越中的文化建设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既往关于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诞生与发展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厚,但相比之下,对纺织这一工业产品的文化内涵却鲜见有系统深入的发掘、整理和分析。左旭初于近代中国“商标”文化、“商标”史料的研究,其详实的史料和图片实物展示为本文提供了搜寻近代中国纺织“品牌”的线索和研究基础。然而,在进一步深入、系统的考析之后,本文认为,“商标”仅是“品牌”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品牌则是技术、专利、文化和管理等的有机统一体,特别是品牌所具有的内在文化价值才是其活生生的全部意义。关于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诞生与形象塑造的历史,大多散见在与近代民族纺织工业兴起的相关革命史、近现代通史、经济史和人物史等研究中,完整的资料挖掘和整理研究工作尚未有人触及。当前,“品牌”的价值理论,在国内外商业运作和学界的学术研究中方兴未艾。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纺织业的冲击,各地已认识到品牌保护与再利用对老字号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民族工业振兴的重要性,并开始从宏观战略的层面将国家文化、城市文化与生态经济、品牌经济等商业模式相联系,这也是当今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对纺织科技史研究的一种具体要求和内生驱动。品牌构建的全部意义在于发掘其形成过程中的历史价值、技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这正是本文就中国近代民族纺织品牌展开研究的意义所在,也是本选题的前沿性和创新性之所在。本论文站在前人宏观、零散的研究基础上,根据伴随近代西方工业社会生产的“品牌”概念为理论基础,提出品牌是国家文化创新在经济社会中的具体操作、通过技术之基于品牌与国家经济文化的创新建立起深刻关系等立论观点,建立“品牌与技术创新”、“品牌与文化自信”、“品牌与经营创新”三个研究命题,探讨中国纺织品牌创新中的文化开发和具体操作。其后,主要藉由对中国近代民族纺织品牌文献探讨与个案研究,阐释国家文化与企业品牌之间的关系,透过文化与技术的辩证共生关系,分析中国近代纺织品牌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的意义内涵;分别以“申新人钟”、“美亚丝绸”和“五和鹅牌”三个近代中国纺织企业品牌的历史个案为例,探讨企业如何以技术研发、文化发掘、经营管理作为创新基础,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观察传统文化对品牌形象创造的影响;进而由纺织机械创新探讨当代纺织企业及其品牌发展的瓶颈,以昔鉴今,提炼近代中国民族纺织品牌创新的历史经验对当代纺织品牌建设的借鉴作用。本研究对近代民族纺织品牌进行的案例分析可以发现,近代中国纺织行业虽然涌现出众多着名企业,但其技术及机械设备大多依赖整体引进以完成产品品牌的生成与升级,产品质量优势甚微,故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就表现在对中国的文化特质和民族危机感的结合,不论是对纺织产品外在的品牌形象设计和市场营销手段的选择,还是对其内在材质、品质及细节的坚持,都呈现出中国独特的精神与风格,如民族凝聚力、丝绸旗袍文化、和合精神、进取精神等。也正是由于这些文化特质,进而对国内外华人及亚裔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此外,技术创新与经营手段成为品牌价值和品牌文化影响力形成的重要来源,凭着卓越的品质与心理诉求的满足感,近代民族纺织品牌广受赞誉。综上所述,本研究进一步整合提出以下三点研究结论,亦是本研究的创新点:第一,与以往近现代政治经济史的研究视角不同,本研究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的互动,从中国拥有的相当丰沛的文化软实力出发,探讨了近代民族纺织企业借助传统文化、流行文化、科学技术及制造方面的优势和能力,指出其在发展过程中塑造出一批优秀的民族纺织品牌,获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市场基础。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助于当代纺织品牌的快速推广,提升品牌作为民族形象的综合价值。第二,与以往商标研究或品牌理论研究不同,本研究通过报刊、档案等历史文献,具体论证了中国文化软实力与民族纺织品牌形象之间的内在一致性。近代民族纺织产品具有的技术先进、质量优良、注重设计的品牌形象,这些产品的品牌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国家形象。当代中国纺织企业在谋求走向世界的道路上,不能失去自己的文化内涵,品牌是对中华文化的再阐释、再创造。第三,与以往单纯的历史研究不同,本研究将历史经验应用于当代纺织品牌文化创新的实践中,指出近代民族纺织的品牌形象与国家经济实力具有相关性,是国家代表性工业生产、产品研发的反映。当代民族纺织工业的品牌形象应建立在纺织原理、机械技术和文化内核自主革新基础之上,技术创新是品牌形象的持久生命力,文化自信则是品牌永恒价值的源头活水。本研究尚有实物、文献史料收集整理不够丰富、不够全面等不足,各少数民族纺织品牌的历史创建有待进一步发掘、扩展。特别是,由于材料和时间的限制,除了棉、毛、丝织品之外,本论文对中国纺织的主要门类——麻织品的品牌研究,还基本未加展开,这是本研究未来需要拓展和深入的主题之一。中国近代民族纺织品牌文化的研究仅仅是中国纺织品牌研究的一个开端,尚有许多议题亟待深入和拓展。本文仅在抛砖引玉、愚者一得,尚望有关专家前辈批评指正。

黄艳华[5](2014)在《近代上海平面设计发展研究(1843-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上海是我国近现代设计的发祥地,最早的报纸广告、霓虹灯广告、广播广告以及中国首个广告业同业公会均诞生于上海。在众多的设计类别中,这一时期的平面设计实践尤为突出,多样化的设计题材、瑰丽多姿的设计图式,勇于革新的设计先驱,具有混合特质的设计风格等,都成了本文意欲展现的风貌。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本文并不局限于对近代上海平面设计具体个案的分析、梳理,而是将设计所处的时代、都市、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变迁和历史事件相联系起来考察和分析。在探寻上海近代平面设计历史的逻辑规律和发展态势的同时,有重点地展开不同的平面设计品类特征和演变规律的追查,对其不同的发展阶段,试图找出其发展的关键点、矛盾点,尽可能的呈现出平面设计发展的前后更迭、起承转合以及突出的阶段性标志。将设计行为放置到大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展现出上海近代平面设计从形态、元素、结构到价值取向上与西方设计的不同,为人们进一步认识近代上海视觉形式提供了从设计到文化的途径。俯瞰近代上海平面设计版图,不难发现每一次平面设计的重要历史转折点都伴随着相应的城市的演进,如近代上海出版业的辉煌造就了书籍装帧设计的繁荣;近代商战的博弈诱发了报刊广告设计、商标设计及包装设计的大发展;电影、戏剧等娱乐行业的兴盛促进了海报设计的昌兴等。基于上述发展态势,本文整体的研究思路大致如下:全文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近代上海平面设计的萌芽状态,包括“大上海的崛起”、“印刷术的革新与纸媒体的风行”、“上海设计工业的雏形”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分别说明了近代上海平面设计发生的,必要的经济环境的形成、大众平面媒体环境的形成,以及近代上海设计格局初步形成三方面因素,从中寻找近代上海平面设计的肇因。在接下来的第二阶段,构成了本文的研究主体,用详实、丰富的资料,展示出近代上海平面设计的主要形态。分别是“商业审美趣味下的月份牌设计”、“国货运动与与商标、包装设计”、“消费主义狂潮下的报刊广告设计”、“图案字设计”、“传播新文化的装帧设计”共计五个部分。运用从一般到个别这一研究方法,每一部分的分析都包含了近代上海平面设计某一主要门类的整体情况,同时也兼顾到具体典型个案的叙述,每一部分的叙述都力求既展现出这一类别设计在近代时期的主要样貌,同时通过典型的、具有代表意义的设计个案,呈现出这一设计类别在近代时期的独特性。最后一个阶段,尝试着从近代上海平面设计的风格演进中,进一步总结出近代上海的“上海样”设计风格的形成。全文论述紧紧围绕着近代上海平面设计这一主题而展开,从发展原因到设计形式、内容、风格形成的探究;从近代都市环境到人与设计的互动关系的探寻。有层次的论述了上海近代时期,都市发展对平面设计的影响与推动。最后,本文着重于探讨“海派设计美论”的经验与影响。主要从近代上海平面设计实践中所取得成果总结出,近代平面设计的拓荒性、实践性、先驱性等意义,以及由其奠定的上海独具的“海派”设计风格。并进一步指出,这一风格对于现代中国平面设计的发展影响的重要意义。

张薇[6](2010)在《近十年北京建筑艺术风尚与社会文化心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北京作为首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北京在五十年代末建设的国庆工程一直以“十大建筑”的名号影响着全国各地的潮流,80年代以来,北京建筑有长城饭店、建国饭店、香山饭店等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的建筑,也有“夺回古都风貌”口号下的创作总体混乱时期,也有世纪之交的国家大剧院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和激烈的争论。北京建筑的总体变化快,近十年来北京建筑艺术风尚的总体面貌尚缺少专门的研究成果和总结性结论。本文对北京近十年建筑艺术风尚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现代主义、民族传统、西洋古典形式三大潮流的发展趋势进行描述和梳理,总结出与前20至30年相比,现代主义建筑在实践中占主流地位;民族传统元素越来越呈隐性存在状态;西洋古典元素只在极个别情况下出现。北京建筑艺术风尚多样化,所受到的社会文化心理也是多样化的。与前20至30年相比,行政干预主要针对政府主持的或者有政府投资的较大型的项目上,如奥运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建筑项目。近十年来,受到商品社会市场化的影响,开发商投资兴建的项目越来越多。开发商更注重其建设的项目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的属性,而其中房地产开发商,因为是以顾客为导向,注重社会大众的审美品位,因此在商品房领域大众的审美品位得到了一定的重视。近十年来媒体发展迅速,媒体在对大众的建筑艺术风格引导上起到很大作用。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络媒体更以其方便、快捷、自发性的、广泛参与更能反映大众社会心理而在逐渐壮大。但是由于网络媒体本身的商业属性和缺少建筑专业知识的背景下,这种引导并非准确无误。另外学术界作为专业人士,舆论导向作用也在显现。近十年来,建筑师群体中一部分“明星”建筑师的话语权得到充分体现,尤其是一部分外国设计师和本土的知名设计师,在建筑设计的风格上有更大的自主权。通过分析各个阶层的社会文化心理和近十年的建筑艺术风尚可见,今后北京的建筑风格还将继续以现代主义建筑为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也有本土化的的发展趋势,传统形式建筑将以更适应现代发展的形式得到发扬;西洋古典形式建筑生存的空气日渐稀薄。随着全球建筑实践交流日益增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积累,建筑艺术设计水平也将更大的提高。

程晓喜[7](2005)在《中国当代建筑评论的开展及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筑评论是联系建筑实践与建筑理论的桥梁。它总结、监督建筑实践,是建筑理论和历史发展的基础,是建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建筑评论是随着西方建筑学的引入才引入的,又受到传统思维习惯等的影响,至今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未能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完善的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化和建筑实践的飞速发展使我国建筑领域的问题与和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对建筑评论的呼唤十分迫切。本文正是立足于现实问题,以公众领域的视角对中国当代建筑评论问题进行的一次探索。鉴于大众文化与大众传播是我国当代文化领域最重要的现象,它们对建筑文化的巨大影响已经在城市建设中有所体现,论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筑评论的信息与传播观——一方面强调建筑评论创造的拟态建筑环境对当代人的建筑文化认知起到的决定性作用,突出建筑评论的公众教化功能;另一方面,从传播的角度将建筑评论的全过程分解为评论的产生与扩散两个步骤,便于研究的展开。针对以往专业建筑评论研究集中于前一个步骤的现状,论文提出这两个步骤是循环交替、相辅相成的,前者关注评价内容,后者关注传播形式,两个步骤之间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因而研究中不可偏废。结合中国当代的现实情况,论文分析了大众文化和大众传播带给建筑评论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媒体评论走上前台,使建筑评论的主体、媒介、受众等都得到丰富,大大超越了过去的专业范围,为建筑评论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当代建筑评论的变化并非局限在形式方面,媒体同时也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建筑评论的批判功能,带来评论标准乃至整个社会价值标准的混乱。据此,论文尝试提出对未来建筑评论理想模式的建构:首先,建筑评论的价值标准应当回归基本原理——真正关注公众的内在需求,这保证了多元化评论目标的一致性和操作中的可比性;之后,在统一的价值标准基础上,建立多层级的评论体系,以专业评论、媒体评论、网络自由评论协同发展,实现建筑评论内容、主体、媒介、受众的多元化原则。这也是建筑评论沟通专业与公众,实现其公众教化与专业监督的双重作用的体制保障。

弗迪里克·爱德曼,华新民[8](2001)在《北京的蛋——一个外销法国货的故事》文中研究说明这是一种典型的建筑设计评论界很怕见到的情况:建筑师是法国人,请来的评论家(译者注:即本文作者)也是法国人。这又是一个提供给国外的设计方案(在

萧默[9](2001)在《不足为训——五评安氏国家大剧院方案》文中指出今年6月初报载国家大剧院又“悄然”复工了,不久,读到了第97期《建筑师》刊出的几位教授所写一边倒肯定安氏方杂的七八篇文章,8月底还是9月初,凤凰卫视也播出了长篇报道,发言的也是这几位教授,当然同样是一边倒。真如一位网友所说:

二、北京的蛋——一个外销法国货的故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的蛋——一个外销法国货的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1)清代“珠江-西江”流域米粮价格与市场整合研究(1738-19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1.问题的提出
        2.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1.清代粮价研究
        2.市场整合研究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理论、重难点及创新处
        1.主要内容
        2.研究方法与理论
        3.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二、清代“珠江-西江”流域米粮生产
    (一)清代“珠江-西江”流域概况
        1.自然地理环境
        2.流域政区沿革
    (二)清代“珠江-西江”流域稻米及其消费
三、清代“珠江-西江”流域米价变化及其动态
    (一)清代“珠江-西江”流域米价数据情况
        1.数据来源
        2.数据处理
    (二)清代“珠江-西江”流域米价的长期波动
        1.上、中游代表性府(州)米价变动
        2.中、下游代表性府(州)米价变动
    (三)清代“珠江-西江”流域米价波动的影响因素
        1.人口与耕地
        2.灾荒与战争
        3.货币体系与货币流通
四、清代“珠江-西江”流域米粮市场整合与贸易
    (一)清代“珠江-西江”流域的米粮市场整合程度分析
    (二)清代“珠江-西江”流域的米粮贸易
        1.清代“珠江-西江”流域上、中游的米粮贸易
        2.清代“珠江-西江”流域中、下游的米粮贸易
五、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2)贵州士绅的形成、发展和转型研究(1413-1911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学术回顾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明代贵州士绅群体的形成
    第一节 贵州士绅的数量统计
    第二节 贵州士绅群体形成的政治背景
    第三节 贵州士绅群体形成的文化动因
    第四节 贵州士绅群体形成的经济基础
第二章 清代前期贵州士绅的发展
    第一节 清代前期贵州地方社会的发展
    第二节 清代前期的贵州士绅与地方教育
    第三节 清代前期的贵州士绅和地方公益
第三章 清末贵州士绅转型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咸同时期贵州士绅权力的扩张
    第二节 清末贵州社会环境的变化
    第三节 科举制的废除
第四章 士绅与清末贵州的新式教育
    第一节 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背景
    第二节 贵州新式教育的萌芽
    第三节 清末贵州新式教育的发展
    第四节 科举废除后士绅与贵州的新式教育
第五章 清末贵州士绅的转型
    第一节 清末贵州士绅的观念转变与数量统计
    第二节 “留日之风,进化之机”——士绅问学路径的转变
    第三节 “倡学收材杰”——由士绅到学绅
    第四节 “圣门货殖亦称贤”——由士绅到绅商
    第五节 “英雄时事岂相违”——由士绅到地方政治精英
第六章 从“议绅”到“议员”——清末贵州士绅和地方自治
    第一节 清末立宪和地方自治的背景
    第二节 士绅与贵州谘议局
    第三节 议事会——地方自治的探索
第七章 “公党之个人”——清末贵州政党中的士绅
    第一节 清末立宪和自治背景下的贵州政党
    第二节 贵州士绅和自治学社
    第三节 贵州士绅和宪政预备会
结论
    一、士绅研究视野下的贵州辛亥革命
    二、贵州士绅和云南、湖南士绅的比较
    三、贵州士绅的特点
参考文献
致谢

(3)中国当代标志性公共文化建筑的艺术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引言:万众瞩目的公共文化建筑
    二、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三、论文研究范围
    四、相关研究综述
    五、论文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六、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标志性公共文化建筑的艺术维度
    第一节 公共文化建筑的建筑意
    第二节 公共文化建筑的公共性分析
    第三节 公共文化建筑的艺术表现
        一、建筑本身的艺术表现
        二、公共文化建筑的艺术审美观
    第四节 公共文化建筑作为地域标志的基本要素及意义
        一、公共文化建筑作为地标的基本要素
        二、标志性建筑的象征意义与精神功能
第二章 标志性公共文化建筑案例浅析
    第一节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一、国家博物馆的定位
        二、新国博建筑的和谐理念与文化延续
        三、新国博“以人为本”的实用功能
        四、新国博的创新
    第二节 国家大剧院
        一、引爆争议的“世纪之蛋”
        二、国家大剧院空间利用分析
        三、国家大剧院的公众审美观分析
    第三节 中国国学中心
        一、“鼎筑大成”的国学中心
        二、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应用
    第四节 苏州博物馆
        一、“中而新、苏而新”的贝氏封刀之作
        二、传承与创新的融合典范
第三章 中国当代标志性公共文化建筑发展的思考
    第一节 标志性公共文化建筑在当代的发展历程
        一、历史文脉传承
        二、时代变革过程中的建筑意向发展
    第二节 优秀标志性公共文化建筑带来的收益
        一、国家战略层面
        二、文化发展层面
        三、经济利益层面
    第三节 对我国未来公共文化建筑发展的思考
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4)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问题的提出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0.2.1 品牌理论研究的主要文献
        0.2.2 我国近代纺织的主要文献
        0.2.3 我国近代商标的主要文献
    0.3 相关概念的界定
        0.3.1“近代”的时间界定
        0.3.2 民族纺织企业
        0.3.3 品牌不仅仅是商标
    0.4 研究意义与结构
        0.4.1 理论价值及应用价值
        0.4.2 研究思路与内容结构
    0.5 研究创新与不足
        0.5.1 研究的创新
        0.5.2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一章 西学东渐视野下的品牌本土化
    1.1 品牌在西方的变迁
        1.1.1 品牌的萌芽时期
        1.1.2 品牌的发展时期
        1.1.3 品牌的成熟时期
        1.1.4 品牌的拓展时期
    1.2 品牌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1.2.1 品牌概念在中国古代的萌芽
        1.2.2 西方品牌在近代中国的引入
        1.2.3 中国民族品牌的诞生与发展
    1.3 品牌与国家创新战略
        1.3.1 品牌与国家文化创新的关系
        1.3.2 品牌创新驱动国家经济发展
        1.3.3 品牌价值提升源于技术进步
    1.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崛起与发展
    2.1 中国近代纺织业的发展历程
        2.1.1 中国近代纺织业兴起的背景
        2.1.2 中国近代纺织业的诞生
        2.1.3 中国近代纺织业的发展
    2.2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统计分析
        2.2.1 棉纱、棉织品牌统计
        2.2.2 毛纱、毛织品牌统计
        2.2.3 蚕丝、丝织品牌统计
        2.2.4 中国近代纺织工业与纺织品牌的分布
    2.3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技术发展
        2.3.1 中国近代纺织机械工业的基础
        2.3.2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机械化引进与改造
    2.4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设计风格
        2.4.1 建立于情感诉求的品牌命名
        2.4.2 建立于本土文化的标识设计
        2.4.3 建立于广告媒介的品牌传播
    2.5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经营管理
        2.5.1 《商标法》与纺织品牌保护
        2.5.2 制度和技术的双重品牌创新
    2.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近代上海毛纺织品牌的个案研究
    3.1 中国近代毛纺织工业发展的背景
    3.2 上海近代毛纺织工业发展概述
        3.2.1 上海毛纺织工业的病态式发展(1914-1930)
        3.2.2 上海毛纺织工业的半殖民地化(1931-1937)
        3.2.3 上海毛纺织工业的灾难与苟延(1937-1945)
        3.2.4 上海毛纺织工业的复兴与瘫痪(1945-1949)
    3.3 上海近代毛纺织主要品牌分析
        3.3.1 上海毛纺与“双猫”、“小囡”商标
        3.3.2 中国毛纺与“皇后”商标
        3.3.3 章华毛纺与“章华”、“九一八”商标
        3.3.4 天津东亚毛纺与着名的“抵羊”商标
    3.4 典型案例:章华“九一八”牌
        3.4.1“九一八”毛纺织名牌
        3.4.2 章华毛绒纺织的先进机器设备
        3.4.3 上海章华毛纺的技术评估
        3.4.4 品牌的成功无捷径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纺织品牌与技术创新
    4.1 申新:近代中国着名棉纺企业
        4.1.1 品牌产品筑稳申新基础
        4.1.2 技术设备坚守申新重生
    4.2“人钟”:品牌质量的代言
        4.2.1 中国第一棉纱注册商标
        4.2.2 为国挽利权的时代诉求
        4.2.3 质量求生维护品牌权益
    4.3 技术:为品牌生命力续航
        4.3.1 更新机器设备重视质量
        4.3.2 办理职业教育培训员工
        4.3.3 培养引进专职技术专家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纺织品牌与文化自信
    5.1 美亚:享誉中外的中国丝绸
        5.1.1 从中美合资到收购扩展
        5.1.2 从战后重生到生机勃发
    5.2 文化自信源于历史
        5.2.1 真丝与人造丝共拓市场
        5.2.2“和衷共济”的美亚精神
        5.2.3 多方式宣传“中华丝绸”
    5.3 文化自信源于技术进步
        5.3.1 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
        5.3.2 加强印染工艺及设计
        5.3.3 设立原料成品检查所
        5.3.4 设立新品研究试验所
    5.4 文化自信下的海外市场扩张
        5.4.1 拓展海外市场
        5.4.2 保税区雏形“关栈厂”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纺织品牌与经营创新
    6.1“五和”:和气生财聚人才
        6.1.1 五人同心共谋针织市场
        6.1.2 迎合市场需求设计产品
        6.1.3 保存实力劫后几经重生
    6.2 广告营销网络
        6.2.1 展览和陈列
        6.2.2 建立销售网络
        6.2.3 广告宣传
    6.3 商标保护意识
        6.3.1“鹅”牌商标的诞生
        6.3.2 采取防御商标策略
        6.3.3 与洋货媲美的“鹅”牌
    6.4“五和”的经营思想与时代复出
        6.4.1 更新观念汇聚人气
        6.4.2 从树国货到走出去
        6.4.3 建高素质营销队伍
        6.4.4 强化商标保护意识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兴衰的历史规律
    7.1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历史地位
    7.2 中国纺织品牌兴起的特征
        7.2.1 中国近代纺织生产变革的规律
        7.2.2 中国近代纺织工业引进的弊端
    7.3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成长的规律
        7.3.1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布局特征
        7.3.2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品牌意识
    7.4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发展的制约因素
        7.4.1 经济基础对纺织品牌的制约因素
        7.4.2 政治局势对纺织品牌的制约因素
    7.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中国当代纺织品牌建设的形势与对策
    8.1 中国当代纺织品牌建设的形势
        8.1.1 中国当代纺织产业的总体情况
        8.1.2 中国当代纺织品牌的发展现状
        8.1.3 中国当代纺织品牌的主要问题
    8.2 中国当代纺织品牌建设的对策
        8.2.1 技术创新:构建品牌核心竞争力
        8.2.2 注重设计:整合品牌的文化资源
        8.2.3 加强管理:提升品牌的经营效率
    8.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历史的当今启示
附录 1《商标注册试办章程》
附录 2《商标局暂行章程》
附录 3《商标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近代上海平面设计发展研究(1843-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前人研究成果
    2、核心概念的界定
    3、研究意义与时间界定
    4、研究目的与方法
    5、基本研究框架
近代平面设计的启蒙(1843-1905)
    第一章 “大上海”的崛起
        1.1 大都会的诞生
        1.2 近代上海工商企业
        1.3 近代上海的商业市场环境
    第二章 印刷术的革新与纸媒体风行
        2.1 近代印刷术的变迁
        2.2 近代传媒重镇的形成
        2.3 视觉启蒙——图像的普及
    第三章 上海设计工业的雏形
        3.1 近代设计观念的演进
        3.2 近代设计教育的发展
        3.3 广告公司与设计团体
近代平面设计的发展(1905-1949)
    第四章 商业审美趣味下的月份牌设计
        4.1 月份牌解密
        4.2 月份牌分期
        4.3 作为广告招贴的月份牌画
        4.4 月份牌美女图像意象建构解析
        4.5 月份牌“摩登”效应——近代化的“助推剂”
        4.6 “圣化”到“世俗化”的审美趣味的转变
        4.7 月份牌的创作队伍
    第五章 国货运动与与商标、包装设计
        5.1 近代商标设计发展的背景
        5.2 商标图形设计
        5.3 文字商标设计
        5.4 爱国主义情怀下的商标设计
        5.5 包装设计与材料
    第六章 消费主义狂潮下的报刊广告设计
        6.1 消费主义狂潮的到来
        6.2 近代报刊广告设计的流变
        6.3 大众传播媒介的广告设计
        6.4 抗战前夕画黑白画的人
    第七章 “似字非图”的图案字设计
        7.1 “百变千面”的期刊名称字体设计
        7.2 广告设计中的图案字
        7.3 《良友》与图案字
    第八章 传播新文化的装帧设计
        8.1 近代装帧之美
        8.2 近代书刊的封面画
        8.3 人性化阅读的排版
        8.4 近代装帧设计先驱
        小结
    第九章 “海派”设计风格的奠定与影响
        9.1 平面设计观念的近代化
        9.2 平面设计风格的近代化
        9.3 “海派”设计风格的奠定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东方画报》标题设计演变图
附录二:《PostMercuryDirectory》广告公司信息抽查统计表
附录三:近代上海装帧设计家一览表
附录四:上海近代平面设计史大事年表(1843--1949)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致谢

(6)近十年北京建筑艺术风尚与社会文化心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近十年北京建筑艺术风尚的状况
    1.2 本文的理论基础
    1.3 本文所涉及的几个概念
    1.4 本文的结构框架
2 近十年北京建筑艺术风尚的社会文化心理基础
    2.1 社会文化心理对艺术风尚的直接决定作用
    2.2 近十年北京社会文化心理状况
    2.3 近十年北京建筑艺术风尚的基本动态和格局
        2.3.1 专业文献统计
        2.3.2 现实状况
        2.3.3 社会关注度和认可度与专业评价之间的异同
        2.3.4 对近十年北京建筑艺术风尚的基本分类:现代主义、民族传统、西洋古典
3 现代主义风尚及其社会文化心理基础
    3.1 现代主义的概念
    3.2 当代北京现代主义风尚的发展
    3.3 近十年北京现代主义建筑艺术风尚
        3.3.1 奥运会建筑所体现的现代主义风尚
        3.3.2 新建筑的现代主义风尚
4 民族传统风尚及其社会文化心理基础
    4.1 民族传统风尚的概念
    4.2 当代北京民族传统风尚的发展
    4.3 近十年北京民族传统建筑艺术风尚
5 西洋古典风尚及其社会文化心理基础
    5.1 西洋古典风尚的概念
    5.2 当代北京西洋古典风尚的发展
    5.3 近十年北京西洋古典建筑艺术风尚
6 结论:近十年北京建筑艺术风尚的格局和走势
参考文献
附录1:《建筑学报》等11种国内主要学术期刊中北京建筑相关文章目录(共594篇)
附录2:近十年部分现代主义建筑普查(已竣工)
附录3:近十年部分民族传统建筑普查(已竣工)
附录4:近十年部分西洋古典建筑普查(已竣工)
附录5:2000年到2009年落成的北京十大建筑候选项目(50栋)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7)中国当代建筑评论的开展及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论文研究的背景
    0.2 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第1章 中西文化差异中的建筑评论发展脉络
    1.1 建筑评论释意
    1.2 理性的递进——建筑评论在西方的发展
    1.3 感性的片断——建筑评论在我国的发展
第2章 大众文化与大众传播对中国当代建筑的影响
    2.1 大众文化的含义
    2.2 大众消费时代的建筑文化特征
第3章 建筑评论的信息与传播观
    3.1 建筑评论是传播建筑文化的重要途径
    3.2 以传播观点看待建筑评论
第4章 媒体评论走上前台
    4.1 建筑评论的主体构成
    4.2 建筑评论的传播媒介
    4.3 建筑评论的受众
    4.4 建筑评论的反馈
    4.5 个案分析:关于国家大剧院的论战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功能转换与价值迷失
    5.1 媒介评论带来的现实危机
    5.2 价值标准的迷失
第6章 建筑评论的未来
    6.1 评价标准回归基本原理:关注公众需求
    6.2 建立多层级的建筑评论体系
    6.3 建筑评论的多元化原则
结论 建筑评论是沟通建筑专业与社会公众的桥梁
    1 建筑评论的大众教化功能
    2 建筑评论要关注公众的内在需求
    3 以多层级评论体系开展公众领域的建筑评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建筑专业影响力调查
    A.1 问卷
    A.2 调查过程
    A.3 结果统计
    A.4 数据分析
附录B 中国建筑业网站排名
附录C 关于CCTV 新楼的网上评论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北京的蛋——一个外销法国货的故事(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珠江-西江”流域米粮价格与市场整合研究(1738-1911)[D]. 冉旭宏.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贵州士绅的形成、发展和转型研究(1413-1911年)[D]. 王国梁. 云南大学, 2019(09)
  • [3]中国当代标志性公共文化建筑的艺术维度[D]. 王大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7(02)
  • [4]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研究[D]. 郭星梅. 东华大学, 2016(02)
  • [5]近代上海平面设计发展研究(1843-1949)[D]. 黄艳华. 上海大学, 2014(02)
  • [6]近十年北京建筑艺术风尚与社会文化心理研究[D]. 张薇. 北方工业大学, 2010(08)
  • [7]中国当代建筑评论的开展及传播研究[D]. 程晓喜. 清华大学, 2005(04)
  • [8]北京的蛋——一个外销法国货的故事[J]. 弗迪里克·爱德曼,华新民. 南方建筑, 2001(04)
  • [9]不足为训——五评安氏国家大剧院方案[J]. 萧默. 南方建筑, 2001(04)

标签:;  ;  ;  ;  ;  

鸡蛋在北京——一个出口法国产品的故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