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区绿色通道建设有四大策略

襄阳区绿色通道建设有四大策略

一、襄阳区绿色通道建设有四招(论文文献综述)

郭凯[1](2020)在《基于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雷击危害预测及防雷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自进入21世纪后,电网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大部分地区已经建成以500k V为主要网架的电网结构,1000k V特高压输电线路也正在大范围的建设中。尽管电网电压等级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输电效率,但同时也增加了线路雷害事故的发生概率。有关统计数据表明:40%~70%的跳闸率都是由雷击引起的,如果变电站遭受雷击,会持续造成供电中断的现象,雷电灾害已经成为危害我国电网系统安全的首要因素。目前,特高压输电建设在我国快速发展,以河北为例,河北南网特高压交流双落点已初步形成,为了保障特高压建设和运维管理的顺利进行需要系统的研究与特高压输电建设有关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应用情况分析了1000k V长治——南阳——荆门特高压输电工程有关沿线跳闸预测、雷电防护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研究。从技术角度分析特高压输电线路防雷保护对促进电网输电稳态性能的重要性,同时期望依据本文研究可以为改善地区电网防雷线路结构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长治——南阳——荆门线路进行工程实测后确认输电线路中90km的地区均属于雷电频发区,平均雷暴日达40.72d。对雷电绕击跳闸率采取电气几何模型法计算该区域内雷电形式为绕击形式。(2)通过预测模型计算结果分析:当长治——南阳——荆门输电线路的双回路保护角是-3°与-5°的时候,该线路的雷击跳闸率与推荐值相符合,因此设置的双回线路保护角可以参照GB50665-2011《1000k 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平原丘陵地区的双回线路保护角适合选择等于或者小于-3°,山区的双回线路保护角适合选择等于或者小于-5°;同时结合设计规范,平原丘陵地区的单回线路保护角适合选择-6°,山区的单回线路保护角适合选择-4°。(3)在对长治——南阳——荆门线路进行耐雷性能分析可知,由于接地装置形式的选型受土壤电阻率的影响,因此,基于经济性及可行性考量,不同的土壤电阻率应采用的接地装置选型应综合考虑:(1)结合本工程线路除却雷击频发地区外的区域内土壤电阻率比较小,因此选取内置式接地尺寸方式设置防雷装置;雷击频发区域选取方形环接地形式;(2)结合工程雷击频发区域土壤电阻率较高,通常达p>2000Ω.m,为此,为有效规避可能对土壤造成一定程度的腐蚀,建议工程实际安装离子接地装置来降低土壤阻率。

湛南渝[2](2020)在《“台风-暴雨”洪涝灾害遥感监测与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台风-暴雨-洪涝”灾害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从台风路径动态跟踪、融合卫星降雨产品生产、洪涝灾害遥感监测范围预测、洪涝信息提取和洪涝灾情快速评估的灾害全过程监测方法,形成了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台风-暴雨-洪涝”灾害全链路应急监测技术。本研究对于提高灾害应急响应能力,满足灾害监测应用需求和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所示:(1)开展了洪涝灾害遥感监测范围预测方法研究。本文从台风形成时就启动基于气象卫星的动态监测,在台风路径即将登陆或登陆时,在其影响范围内通过暴雨灾害风险性评价和基于DEM和水位数据的洪水淹没模拟两种方法得到洪水高发风险区,作为遥感监测区域,收集监测区域遥感数据和背景数据并对其预处理,使得后续灾害真正发生时,为洪涝灾害监测和决策争取更多时间,为灾情评估提供更多资料。(2)开展了基于超像素分割的SAR图像水体信息提取方法研究。在雷达图像常用水体提取方法中,人工阈值法需要人工的参与,自动化程度较低;Otsu阈值法为自动水体提取算法,但在水域面积占比较少时,Otsu阈值法的精度会迅速下降;区域增长算法虽然能够较为完整的将水体区域分割出来,但存在种子点选择困难的问题,选择不当会导致遗漏局部水体。针对此本文以Sentinel-1A SAR为数据源,将简化的超像素分割算法SLIC和分层区域合并的方法引入到雷达水体信息提取中,以解决上述问题。实验结果显示,在对于水域面积占比较高和占比较低的场景中,本文方法在综合性能上都高于Otsu方法,能够较好的提取出水体信息。(3)开展了基于全球水体产品和随机森林的SAR图像大范围水体信息提取方法研究。针对超像素分割在大范围场景下提取效率较低,和基于分类的算法样本选择困难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利用现有的全体水体产品生成训练样本通过随机森林分类的方法来提取Sentinel-1 SAR中大范围水体信息的方法,并对得到的水体进行后处理,剔除了山体阴影的影响,从而得到水体产品。试验结果显示,本文算法适用于大范围水体信息提取,提取结果较好,精度较高。(4)构建了“台风-暴雨”洪涝灾害遥感监测系统。本文利用python/C#混合编程进行开发“台风-暴雨”洪涝灾害遥感监测与评估系统。该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台风路径监测,洪涝灾害遥感监测范围预测,SAR图像自动下载与预处理,SAR图像水体信息提取以及灾情评估。实现台风产生时,实时监测台风动向;当台风登陆时,快速进行洪涝灾害遥感监测范围预测和实时遥感数据获取;在灾情发生时,可高效开展洪涝信息提取和洪涝灾情的快速评估,实现洪水灾害的快速监测和应急处理。

张继华[3](2019)在《南襄盆地及邻近地区周代贵族墓葬与政治变迁》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选择南襄盆地这一事关古代中国南北轴向“地理完整性”的区域,在西周至春秋周楚统治发生转变的阶段,以政治敏感性较高的贵族墓葬为载体,探讨物态文化演变与政治变迁的关系和本区域周代文化、社会与历史演进的脉络。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绪论对本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对象进行界定。基于论文目标对相关研究进行总结,指出存在问题,说明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第一章分国别介绍本区域西周至春秋时期周代贵族墓葬与成组铜器的发现、保存、分布及资料公布情况,主要包括应、曾、鄂、邓、唐、申、养和楚国贵族墓葬。第二章分国别对资料较丰富的封国铜器进行分期与断代研究,建立彼此年代对应关系并形成相对完整的时空框架,对周文化与楚文化体系下青铜器时代共性与国别特征进行观察,讨论楚系铜器的来源与形成过程。本文将西周至春秋早中期之际分为七大阶段,春秋中晚期至战国中期分为六期。西周早期各国礼器共性较强,但曾、应国已在形态与使用方面产生一定偏好。西周中期不同国家礼器普遍经历趋向精简、集中与统一的变化,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各国礼器多元性逐步增强,尤以曾国礼器最为繁盛。这大致与周王朝对南土的统治经历确立、反复与动摇以及曾国(随国)为诸姬之首呼应。春秋中期形成并流行的楚系青铜器与此前有较大差别,这种变化远较西周中期剧烈和深刻,与周楚政治统治转换相一致。楚系铜器具有自身、区域内以及域外淮河流域三类传统。其形成是楚国北进南襄盆地、初步封畛淮汝军事扩张行为的结果,也是较短时间内精心设计而非自然磨合的过程。楚系铜器形成后还有一个逐步完备的过程,不同附庸国礼器文化不同程度地保留有个性特征。第三章构建“墓葬等级表征”概念,用以描述墓葬等级的各类物态表现,主要包括墓道使用、墓室规模、棺椁类型和器用规格等。在划分墓葬等级时,采取先对各表征独立分析而后再进行比较与对应的方法,并结合铭文信息、各表征的规范度及整体关系解决不同表征间的矛盾。总体上先分国别考察贵族墓葬等级,再分阶段比较和观察不同表征在诸国间的共性与差别,揭示墓葬等级表征系统由周到楚的演变过程。西周前期本区域贵族墓葬等级表征系统初步具备周王朝的礼制规范特征,尤以礼器使用和性别表征为典型。西周中期出现新的礼器规范并占据主导地位,增强了墓葬等级表征系统的统一性。两周之际前后是墓葬等级表征系统变动较大、多元性较强的阶段。这一时期墓室规模普遍扩大,礼器规格出现系统性提升,多种礼器规范并存,车马器使用多有不同,曾国贵族墓葬往往在多方面领先。这些现象与周王室东迁及实力削弱、政治格局出现重大变动有关。在此背景下,南土诸国独立性增强,贵族墓葬等级表征系统出现整体性提升,区域礼器规范形成并开始流行,南土异质性也随之见长。这些为楚国礼制文化形成及个性确立奠定了基础。春秋中期之后,该区域墓葬等级表征系统具有明显的楚国烙印。与附属国相比,楚国贵族墓葬在墓道、车马器和乐器使用方面更为普及,与礼器规范一样都有规格更高的倾向。这正是楚国崛起、入主本区域的结果与重要表现。本章还尝试复原了西周前期的礼制规范,基本特征是鼎、簋初步具备核心礼器地位;成组水器盘盉的使用是高级贵族另一重要特征;低级贵族墓鼎簋不超过两件,流行等量搭配;高级贵族墓鼎簋数量差别明显。西周中期偏晚以后新礼器规范置于具体墓地等级体系中观察才更具确定性。应国墓地高等级墓葬存在两套礼器组合,传统组合以明器形式存在,新式组合以实用器或实用器形式存在。养国等淮河流域国家较少受新式规范影响,流行鼎与壶(或醽)单件与双件等量搭配,少见粢盛器。楚国礼器规范继承曾国与淮河流域传统,较高等级组合中鼎综合使用箍口或折沿鼎各两件或各四件以上,低等级组合流行单双件等量搭配。楚国贵族内部礼器规范也不尽一致。曾、养国贵族墓仍保留一定特色。这些现象表明楚国对于外来宗族与附庸国贵族似未强制推行其礼器规范。第四章分阶段对区域内主要封国贵族墓地进行分析,探讨背后蕴含的选址与布局理念,并与其他区域周人贵族墓地进行对比。西周前期应、曾国具有浓厚周人规划特征的公室墓地的出现,也是周王朝南土统治确立的重要标识。曾国高级贵族墓地从西周早期至战国中期有一个明显的位移过程,应与西周中晚期鄂侯之乱以及楚国压力有关。楚国贵族墓地在本区域出现时间早于楚系铜器的形成。楚国贵族内部以及与附庸国之间墓地布局方面的个性较为突出而多元。墓地制度作为更深层次的文化规范更为稳定与保守。第五章结合贵族墓葬资料与文献研究,对本区域不同阶段的政治格局与周楚之间的变迁进行阐述与补充论证。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不足。

田娜[4](2019)在《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及其导向机制》文中提出新世纪以来,长江经济带已成为我国推进区域空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十八大后,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进一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区域发展不平衡”“横向协调难度大”等典型特征。其中,区划壁垒是制约长江经济带实现空间型塑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破除协同发展所面临的行政壁垒,成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效建设的关键所在。因此,对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空间演化进行梳理,并明晰其区划改革的发展特征和演化机制,对促进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以下章节:第一部分为绪论。旨在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问题,并对城市群和县级政区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以确立本文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为时空分析。梳理和总结建国以来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历史演化进程,在对其进行阶段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空间特征分析。第三部分聚焦城市群尺度。基于长江经济带区划调整的主要集聚区予以尺度转换和聚焦,分别对三大城市群县级政区时空演变的特征趋势进行总结研究。第四部分着重揭示县级政区调整的导向机制。首先,从定量角度对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人文因素和地理因素进行分析;其次,基于“人-地”因素视角对目前区划调整的导向机制加以分析总结。第五部分紧扣典型案例剖析。选取不同区域、不同导向下的典型城市案例,根据其各自区划实践的内在逻辑对区划调整后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第六部分为凝练总结和后续展望。对研究结果作简要回顾与总结,并立足于本文的基础研究对后续研究的可能性进行未来展望与建议。

陆晗昱[5](2019)在《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长江流域文化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历史上长江流域的丧葬习俗是研究古代丧葬民俗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墓葬等信息勾勒出某一历史时期丧葬活动的面貌,分析各种丧葬现象蕴含的观念和成因,可以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传承和发展。唐代是继隋代之后的又一大一统王朝,各种丧葬活动发展充分;唐代社会继承传统、吸收外来各方面的交流因素,形成了特征鲜明的丧葬民俗。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横贯东西,流域面积广。唐代长江流域的地位至关重要,国家经济重心在唐代时移至长江流域,特别是隋唐长江文化的勃兴,使其在诸多方面独领风骚。探索唐代长江流域的丧葬习俗,能更加清晰地勾画唐代长江上、中、下游广大地区丧葬活动丰富多彩的形式面貌,分析各区域间的丧葬习俗个性和共性特征,梳理丧葬观念的发展演变。本文主要通过墓葬分析,探讨唐代长江上游的岷江地区、峡江地区,中游的荆江地区、湘江地区、赣江地区,下游的皖江地区、扬子江地区和钱塘江地区等地域的丧葬习俗。通过对各区域唐代墓葬的形制、随葬品类型和空间放置、墓葬装饰等墓葬信息内容的深入挖掘,总结唐代长江流域地域丧葬特征,并结合传世文献记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分析地域丧葬观念。在此基础上,梳理墓葬功能的演变,分析演变过程中长江流域丧葬习俗呈现出的共性特征。探索佛教、道教等宗教因素融入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的情况,以及唐代社会丧葬礼俗互动等专题性问题。在长江流域的生态社会环境一章中,依次阐释唐代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政区的沿革、社会环境的发展,以及长江流域少数民族丧葬习俗传统,分析丧葬习俗存在的生态社会环境背景。第二、三、四章是以墓葬信息数据为基础展开的地域丧葬习俗研究。将长江流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建立唐代长江流域区域墓葬信息数据库,穷尽性地考察各区域唐墓的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和放置情况以及墓葬装饰中的砌式、墓砖纹饰、棺床、龛、窗棂、装饰性结构等墓葬信息,归纳总结各项内容的地域性特征,为避免因墓葬信息有限而产生以偏概全的结论,最大限度地结合相关文献材料,分析地域丧葬习俗特点。第五章探索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的共性与个性问题。第一部分是在第二至四章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墓葬功能的演变及所呈现的丧葬习俗共性特征。将唐代墓葬的丧葬功能置于墓葬的历史发展过程考察,探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历史环境与观念同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和墓葬装饰间的关系,阐述墓葬功能演变所呈现的共性特征。第二部分更为深入地探讨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研究中的个性化问题:佛教、道教因素在丧葬习俗中的反映和唐代丧葬礼俗互动问题。本文致力于以墓葬信息(1)为主要材料分析、考察断代区域性丧葬民俗,弥补了传世文献对唐代民间丧葬活动记载较少的材料缺憾,是对唐代丧葬民俗研究的重要材料支撑。本文不仅分析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还细致考察随葬品的空间放置特点及其蕴含的丧葬观念。探讨墓葬墓壁、墓底砌式,龛的数量、形状、位置和作用等各项装饰性结构的丧葬功能,阐发墓葬信息的各个细节体现的丧葬文化与观念,联系政治、经济、文化、自然、民族、宗教等社会历史条件分析丧葬习俗的发展和功能的演变。总体而言,本文是基于丰富的考古资料展开的、视角较为独特的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系统性研究。

白彬,张科,马驰浩,何建,陈焜,邓宏亚,符德明,葛林杰[6](2018)在《湖北老河口北岗墓群发掘简报》文中认为北岗墓群位于湖北省老河口市袁冲乡纪洪村。2016年夏季,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清理了其中9座砖室墓,以北岗M5、M6和前岭M1保存最好、随葬品最丰富。三座墓葬皆为"中"字型前后室砖室墓,其中北岗M6带一侧室。墓葬年代均为东汉晚期。方形陶磨、银质狗项圈、鎏金铜鋬和五乳禽兽纹镜等随葬器物在鄂北地区属首次发现。

龙国治[7](2017)在《汉语语音地理类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言类型学,必须以大量的语言材料为前提,因为从个别的语言材料是归纳不出类型来的。语言地理类型学,除了大数据的前提以外,还必须要有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因为这些条件的限制,语言类型学,特别是语言地理类型学在中国会姗姗来迟。我有幸在上海师范大学攻读学位,我的导师积二十几年的努力,建立了庞大的汉语方言数据库。他给我提供了1283个汉语方言音系库,可以做汉语方言语音的共时类型分析。又给我提供了1000个汉语方言字音库,每个库包括几千个汉字的读音,可以做汉语方言的音变类型分析。我导师完成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汉语方言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又为我提供了研究平台,光是空间数据库就有四百多万个方言点的地理数据,使我有可能绘制精确的语言地图。更重要的是,他提出的新的音位观、音节理论、记音规范、历史层次分析、共演区概念、汉语方言的形成模式、从地理视时还原历史真时的方法,是本文最基本的理论框架。不过数据库的材料来源良莠不齐,各人的记音方法也各不相同,尽管我们做了几年的校对,规范,材料还会有不少的错误。不过,我们是在海量的材料当中,进行类型归纳、规则提取,本身就是一项大数据的分析,大数据的核心思想就是统计,以量的规模来弥补质的不足。本文最重要的创新。1、以音节为基本内容的语音类型学分析,这与西方以音位为基本内容的分析不太一样。2、引入音变类型的概念,从而使语音类型进入到历时的领域。3、首次公布了汉语方言的一些类型特征。全文共分三个部分十章。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现有成果,研究方法、章节安排、材料来源以及使用符号等内容。第二部分是共时篇,从第二章到第五章。第二章是从音系理论上把汉语音系结构同西方音系学理论统一起来。第三到第五章分别从声、韵、调三个方面对汉语语音的共时地理类型进行研究。第三部分是历时篇,从第六章到第十章。第六章阐述音变类型及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化的同演区理论。第七章到第九章分别提出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历时地理类型:百越语时期、三国时期、唐五代十国时期不同地理类型,并依据音变类型,得出它们的同演区,把它与历史行政区相比较,客观分析汉语方言形成的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马志亮[8](2017)在《秦礼俗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探讨秦国和秦朝诸多礼俗的主要仪节和演变历程。试图由此重新审视秦国和秦朝的礼乐文明,修正战国以来人们对秦“虎狼之国”、“无礼义之心”的误解,复原秦人民风古朴、谨守法礼秩序的礼义形象。限于传世文献和出土资料,全文主要从婚礼、宾礼、丧礼、祭礼四个专题展开。第一个专题为婚礼。本章按照社会层次分两部分展开讨论。其一,秦宗室婚姻制度与仪节。战国秦王室后妃称号可考者分为“良人、八子、王后、太后”四等,《汉书》所列“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级序列可能有误。秦君行冠礼和娶妻的年龄从春秋早期到战国中后期有所增长,从最初的15岁左右上升到后来的22岁。春秋战国时期,政治联姻成为普遍现象,秦国宗室也根据国家利益的需要不断变更婚媾对象,但始终恪守周礼“同姓不婚”之制,堪称守礼典范。其二,秦庶民的婚姻礼俗。经过对多批秦、楚、汉简《日书》材料的对比研究,本文指出,在东方新占领区,秦文化因素对楚系婚姻择日术具有改造作用。出土材料表明,秦人全年各个时节皆可嫁娶,并非限于郑玄“仲春说”和王肃的“秋冬说”,反而与束皙“通年听婚”之说相合。商鞅变法的析户政策和秦始皇巡行刻石皆具有“别男女”的教化作用。秦简表明,秦人首创了婚姻登记制度,秦人对于家庭中夫妻地位的规定也接近儒家礼教。第二个专题是宾礼。主要从聘问和会盟两个方面,讨论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外交礼仪。秦国的朝聘与会盟之礼皆始于春秋初年的襄公立国,并在秦穆公时代正式展开与中原诸国的聘问与会盟活动。在这些聘问和会盟活动中,秦人表现出足够的礼仪素养,“谋事”、“继好”、“报问”、“辞玉”皆合乎周礼。此后,秦国的外交礼制与中原诸国同步发展,不过在春秋后期至战国中期,秦国长期不与中原诸国会盟,外交礼制活动几近中断。但在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再度积极参与朝聘、会盟活动,并逐渐成为引领诸国外交礼制变革的主导,促进了遣使外交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第三个专题为丧礼。集中讨论秦人丧葬礼仪的各个环节。依据“三礼”文献所述丧葬礼制的线索,复原秦人丧葬礼俗中的讣告、吊丧、敛尸等仪节,并探讨其考古所见秦人的葬式葬俗。研究表明,秦人在讣告、吊丧和下葬礼俗方面与周礼较为接近,而在口含、握、敛尸用玉和棺椁制度方面则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在丧葬规格上,秦君墓葬的规模、棺椁长度和随葬玉器远胜本国其他贵族墓葬,其差距之大,非东方诸国所能比拟。而大夫和士、下等士与富裕庶民则并无清晰的等级界线,两相比较,彰显了秦君的绝对权威和秦人社会极强的阶层流动性,秦国的下层贵族甚至是普通庶民,都可以通过战功等手段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第四个专题是祭礼。首先,秦人祭祀的神灵,依据其属性,主要可以归于天、地、人三大系统,另外还有少量动物神及其他鬼怪。依据祭祀主体和祭祀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国家祭祀和民间祠祀两大类。其次,根据秦系秦简《日书》材料,可以归纳出秦庶民祠祀的择日宜忌,并复原秦人的民间祠祀仪节,它大致包括设席、请神、餟祭三大环节。在部分祠祀之后,还有分胙和聚会饮食环节。国家祭祀与民间祠祀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瘗埋祭品,尤其是秦人祭祀天神后也会大量瘗埋牲玉等祭品,与周礼不合,可能是秦人祭祀时的特殊礼仪。最后,分析以畤祭为代表的秦国家祭祀,揭示其从祭祖到祭天的演变过程,探讨了秦人宗庙祭祖和畤坛祭天的分职现象。秦始皇封禅泰山,完成了秦国家祭祀由地方性的多神崇拜到大一统的昊天崇拜的演变过程。通过对秦人以上四种礼制活动的考察,本文认为,秦周文化恐非同源,但秦人在立国前后即接受周文化并全面学习周礼,其礼制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绝非所谓的“无礼之邦”。秦人在学习周礼的同时,始终保持自身特色并注重礼法建设,形成特色鲜明、尊君抑臣的秦礼秦法。秦人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将其影响力扩展至当时的全中国范围,最终奠定了中国古代皇权社会的制度模式和文化基础。

刘凌云[9](2015)在《湖北省县域城镇化自组织过程、机制与空间范型》文中提出我国中西部城镇化相对滞后,县域经济及县域城镇化发展缓慢是其主因,在国家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的背景下,县域城镇化特征及规律受到普遍关注。自组织理论是揭示城镇化演化、机制及空间组织的有效工具。首先,本文借助该理论建构城镇化“外部作用一边界作用—内部作用”的动态演化机制模型,据此考察湖北省县域城镇化的演化过程及动力机制。其次,用单一指标排序和复合指标聚类的方法对湖北省县域城镇化做横向比较与分类。最后,选取典型案例,运用数据统计归纳和空间分形分析的方法对每类县域的自组织表现特征、空间结构作深入剖析和探究,在趋势判断的基础上提出空间范型。研究发现:(1)建国以来湖北省县域城镇化自组织演化过程经历了“萎缩徘徊—补偿增长—差异演化—深度分化”四个发展阶段,其演变过程逐渐走向开放、竞争、分化、重组。(2)湖北省县域城镇化自组织动力机制整体表现为:外部作用弱,边界作用抑制、内部作用极化。(3)湖北县域城镇化之间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宏观地理条件和交通区位的影响,大致可分成三种典型:大城市城郊型县域、平原农业地区县域以及山区欠发达县域。(4)大城市城郊型县域是一种大城市功能外溢下快速增长的城镇化模式,其空间组织呈现出自极化组织结构(U型)特征,并有逐渐向自均衡组织结构(M型)转变的趋势,其空间范型为:综合新城(组群)引领,空间“近-中-远”板块分化,交通双心放射加环路,多元自均衡发展。(5)平原农业地区县域是一种区域交通引领下较快增长的城镇化模式,其空间组织呈现出自极化组织结构(U型)的雏形特征,并逐渐趋于完整、完善,其空间范型为:中心、副中心城市引领、空间“城-乡”板块分化,交通中心放射加主轴带动,一元多层次自极化发展。(6)山区欠发达县域是一种多力均弱作用下缓慢增长的城镇化模式,其空间组织呈现出自分化组织结构(S型)特征,并且有向自极化组织结构(U型)转变的趋势,其空间范型为:中心城区、中心镇引领、空间“中心一沟域”板块分化、交通由中心向沟域枝状、掌状延生,一元自极化发展。通过以上研究,揭示了湖北县域城镇化共性特征和三类典型县域差异,为差异化县域城镇化空间组织及推进策略提供理论依据。与此同时,对城镇化自组织规律的研究丰富、完善了城镇化演变过程、动力机制和空间组织的理论认知。

徐俊辉[10](2013)在《明清时期汉水中游治所城市的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水中游地区在历史上是中原文化与军事的要冲地带,而明清时期也是汉水中游城市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其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深度和广度都超过了前代。城市空间形态则是反映城市这一发展过程的重要的外在表现,明清时期汉水中游城市的空间形态也是该地区近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汉水中游流域以其独立的河道地理与社会文化特征,承载了这些城市的发展,并使城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以流域的视角探讨明清时期汉水中游的城市空间形态,对于现代城市发展的文化传承、历史城区的保护与更新等课题的深入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针对明清时期汉水中游府、州、县治所城市,主要从城市空间形态的大中小三个尺度视角下进行分析:城镇体系的发展及其群组空间形态;治所城市空间形态的分类研究(按行政等级分)、治所城市空间形态要素的特征、以及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研究、两个典型复式治“城”的空间形态研究;三个典型功能性街区的空间形态研究等。论文共分七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阐述论文选题的缘起、研究的意义与目的,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研究的思路框架、论文可能的创新与特色,并对汉水中游、明清时期的治所城市、城市空间形态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与界定,在梳理汉水流域聚落形态研究的总体思路下,界定本课题研究对象为明清时期汉水中游的府州县治所城市。第二章主要分析研究明清时期汉水中游治所城市发展有关的背景研究。包括汉水中游地区的自然地理与气候特征,着重论述了汉水中游河道的变迁以及提防设施;历史时期汉水中游城市的交通区位条件;明清时期汉水中游城市社会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背景与基础,该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基础及商业行会制度等。第三章为大尺度视角下,明清时期汉水中游城镇体系的发展及其群组空间形态研究。重点是分析并理清明清时期汉水中游城镇体系的发展阶段、以及群组空间特征;明清汉水中游城市县域内、县际之间的城镇群组空间形态;并以襄阳府政域内城镇体系为例,探讨其城镇体系的空间形态格局,最终总结其发展的动力机制。第四章为中尺度视角下,对于明清时期汉水中游11个府州县治所城市的空间形态,进行分类型研究。这一章主要是整理了散见于大量方志文献和古籍中的材料,结合航拍地图等城市地形资料、以及遗存建筑的现场探勘与采访等手段,使用形态推演的方法,辨析并探讨明清时期汉水中游11个府州县治所城市的整体与内部空间形态。第五章为明清时期汉水中游治所城市空间形态要素的特征研究。在上一章整体空间形态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对于这11个府州县城市的边界城廓形态、街巷结构与形态、主要功能区划与形态、标志性节点形态,进行横向的比较与归纳分析,同时总结治所城市形态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第六章为明清时期汉水中游两个典型复式治所城市的空间形态研究。着重对汉水中游的襄阳府城—樊城镇城、光化县城—老河口镇城这两个复式城市的空间形态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以及对清末两个治“城”与镇城的空间形态进行比较研究。由于近代历史发展的特殊性,明清与当代的联系是间接的。为与当代衔接,本章在探讨这两个城市的空间形态演变时,时间是从明代初年至1980年代,其中对于演变阶段的论述是仍是以明清时期为主。第七章为明清时期汉水中游治所城市典型功能性街区空间形态研究。在治所城市中选取对城市格局影响较大、保存较好的街区或建筑功能群组进行形态特征分析,主要包括府城中的襄阳王府建筑群、治城中的南阳府衙建筑群、城下街区的谷城老街等。分析其与城市的空间关系、建筑的空间形态特征、以及改造的现状等。

二、襄阳区绿色通道建设有四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襄阳区绿色通道建设有四招(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雷击危害预测及防雷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特高压输电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特高压输电系统研究现状
        1.2.2 雷电预警系统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雷电防护理论及雷电保护技术分析
    2.1 反击与绕击耐雷性能理论分析
        2.1.1 绕击耐雷性能理论分析
        2.1.2 反击耐雷性能理论分析
    2.2 交流特高压防雷保护技术
        2.2.1 反击
        2.2.2 绕击
        2.2.3 雷击档中跳闸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特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及雷击概率预测
    3.1 输电线路雷电活动等级划分
    3.2 输电线路沿线雷电活动情况
        3.2.1 山西线路段的雷电活动情况
        3.2.2 河南省线路段的雷电活动情况
        3.2.3 荆门市线路段的雷电活动情况
        3.2.4 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kV线路跳闸率统计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特高压输电线路绕击与反击耐雷性能仿真分析
    4.1 绕击雷电过电压仿真分析
        4.1.1 绕击计算方法的论述
        4.1.2 电气几何模型法(EGM)的原理
    4.2 影响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绕击耐雷性能因素分析
        4.2.1 地形因素
        4.2.2 杆塔高度因素
    4.3 反击跳闸率仿真计算分析
    4.4 影响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反击跳闸率的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长治-南阳-荆门特高压输电线路耐雷性能分析
    5.1 杆塔参数
    5.2 线路雷击跳闸率
        5.2.1 绕击跳闸率
        5.2.2 反击跳阐率
        5.2.3 综合雷击跳闸率
        5.2.4 耐张塔跳线及单回路中相绕击
    5.3 地线保护角对塔重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输电架空线路及防雷接地对策
    6.1 输电架空线路
    6.2 输电线路接地装置
        6.2.1 输电线路接地要求
        6.2.2 输电线路接地装置的型式
        6.2.3 本工程防雷接地型式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台风-暴雨”洪涝灾害遥感监测与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洪水淹没模拟研究现状
        1.2.2 SAR卫星发展现状
        1.2.3 SAR图像水体信息提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结构安排
第二章 洪涝灾害遥感监测范围预测方法研究
    2.1 基于台风路径监测的遥感数据获取方法
        2.1.1 台风路径动态监测
        2.1.2 遥感降雨数据生产
    2.2 基于暴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洪涝范围预测
    2.3 基于DEM和水位数据的洪水淹没模拟的洪涝范围预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超像素分割的SAR图像水体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3.1 SAR图像成像原理和水体后向散射特征分析
        3.1.1 成像散射特征
        3.1.2 SAR几何特征
        3.1.3 SAR辐射特征
        3.1.4 SAR图像水体后向散射特征
    3.2 超像素分割原理
        3.2.1 普通超像素分割
        3.2.2 SLIC超像素分割
        3.2.3 基于雷达数据的SLIC
    3.3 分层区域合并
    3.4 精度评价
    3.5 试验与结果分析
        3.5.1 研究区与数据源
        3.5.2 数据预处理
        3.5.3 超像素分割参数分析
        3.5.4 水体提取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全球水体产品的SAR图像大范围水体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4.1 全球水体产品介绍
    4.2 随机森林方法原理
        4.2.1 分类决策树
        4.2.2 随机森林
    4.3 基于全球水体产品的SAR图像大范围水体信息提取方法
        4.3.1 数据预处理与指数计算
        4.3.2 水体样本创建
        4.3.3 随机森林水体信息提取
        4.3.4 后处理
    4.4 试验研究
        4.4.1 研究区域
        4.4.2 试验数据
        4.4.3 不同雷达变量的水体和非水体分离性分析
        4.4.4 水体信息提取结果与精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台风-暴雨”洪涝灾害遥感监测系统构建和应用示范
    5.1 系统构建
        5.1.1 建设目标
        5.1.2 系统开发环境
        5.1.3 系统建设指标
        5.1.4 数据库构建
        5.1.5 系统功能设计
    5.2 应用示范
        5.2.1 灾情背景
        5.2.2 台风路径监测获取
        5.2.3 卫星降雨分析
        5.2.4 洪涝监测范围预测
        5.2.5 洪涝灾害遥感监测
        5.2.6 灾情评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就

(3)南襄盆地及邻近地区周代贵族墓葬与政治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范围界定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
    四、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一章 贵族墓葬与重要铜器群的发现
    第一节 诸国贵族墓葬与有铭铜器
        一、应国
        二、曾国
        三、鄂国
        四、邓国
        五、唐国
        六、申国
        七、养国
        八、楚国
    第二节 国别未详的贵族墓葬与铜器群
        一、新野小西关
        二、1977 年谷城新店铜器
第二章 铜礼器分期与演变
    第一节 主要封国铜礼器分期与断代
        一、西周至春秋早期
        二、春秋中晚期
    第二节 铜礼器时代共性与国别特征
        一、周文化体系
        二、楚文化体系
        三、小结
第三章 墓葬分级与礼制文化变迁
    第一节 西周至春秋早期
        一、应国
        二、曾国贵族墓葬
        三、其他国家贵族墓葬
    第二节 春秋中晚期
        一、楚国
        二、楚之附庸国
    第三节 小结
        一、西周早期至中期偏早阶段
        二、西周中期偏晚至春秋早期
        三、春秋中晚期
第四章 墓地布局与演变
    第一节 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
        一、平顶山应国墓地
        二、曾国贵族墓地
        三、养国贵族墓地
        四、南阳夏饷铺鄂国墓地
    第二节 春秋中晚期
        一、楚国贵族墓地
        二、曾国义地岗墓群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考古资料与文献反映的区域政治格局变迁
    第一节 周之南土
        一、西周早中期:南土政治格局的形成与维系
        二、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中段:南土政治格局的重建与楚国的侵蚀
        三、小结
    第二节 楚之北疆
        一、春秋早期之末:文王北上与楚国北疆的形成
        二、春秋中期至中晚期之际:争霸中原与北疆的扩大
        三、小结
结语
    一、主要认识
    二、相关问题、局限与不足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4)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及其导向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与文献述评
        1.2.1 县级行政区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1.2.2 城市群发展与行政区划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说明
        1.4.1 研究方法
        1.4.2 资料说明
第二章 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历史阶段与空间格局
    2.1 新中国至改革开放前县级政区调整的演化进程
        2.1.1 新中国初至60年代的反复调整阶段
        2.1.2 1960年代到改革开放初的停滞阶段
    2.2 改革开放至90年代末县级政区调整的演化进程
        2.2.1 城市恢复发展阶段
        2.2.2 城镇快速发展阶段
    2.3 新世纪以来县级政区划调整的演化进程
        2.3.1 城市扩容发展阶段
        2.3.2 扩容提质并进阶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与基本趋势
    3.1 长三角城市群
        3.1.1 长三角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
        3.1.2 长三角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基本趋向
    3.2 长江中游城市群
        3.2.1 长江中游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
        3.2.2 长江中游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基本趋向
    3.3 成渝城市群
        3.3.1 成渝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
        3.3.2 成渝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基本趋向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划调整的导向机制
    4.1 县级政区调整的地理因素与人文因素
        4.1.1 模型构建
        4.1.2 指标选取
        4.1.3 结果分析
    4.2 “人-地”因素视角下的政区调整导向分析
        4.2.1 导向一:优化城市空间发展结构
        4.2.2 导向二:提升核心城市的辐射效应
        4.2.3 导向三:加强沿江生态功能区治理
        4.2.4 导向四:推进区域协调联动发展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导向机制下县级政区调整的典型案例剖析
    5.1 空间结构优化导向下的案例分析——南昌
        5.1.1 空间狭小严重制约南昌发展
        5.1.2 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5.1.3 优化城市外部空间发展格局
    5.2 辐射带动导向下的案例分析——重庆
        5.2.1 提升核心城市能级
        5.2.2 优化空间发展格局
        5.2.3 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
    5.3 生态治理导向下的案例分析——上海
        5.3.1 崇明县的区位与发展基础
        5.3.2 生态发展面临县制的桎梏
        5.3.3 崇明区划调整对长江生态发展的影响
    5.4 区域联动导向下的案例分析——铜陵
        5.4.1 空间重塑:从隔江分治到跨江合治
        5.4.2 产业优化:发展能级提升
        5.4.3 公共服务提升:对接铜陵与加快脱贫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基本结论
    6.2 未来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代长江流域的生态社会环境
    第一节 唐代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
    第二节 唐代长江流域政区沿革
    第三节 唐代长江流域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唐代长江上游的丧葬习俗
    第一节 岷江地区
    第二节 峡江地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唐代长江中游的丧葬习俗
    第一节 荆江地区
    第二节 湘江地区
    第三节 赣江地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唐代长江下游的丧葬习俗
    第一节 皖江地区
    第二节 扬子江地区
    第三节 钱塘江地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共性与个性问题探索
    第一节 墓葬功能的演变及所呈现的共性特征
    第二节 丧葬习俗个性化问题探索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后记

(6)湖北老河口北岗墓群发掘简报(论文提纲范文)

一、墓葬形制
    1. 北岗M5
    2. 北岗M6
    3. 前岭M1
二、随葬品
    1. 陶器
    2.铜器
    3.银器
    4.钱币
    5.料珠
三、结语

(7)汉语语音地理类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方言地理学在国内外研究综述
        1.1.1 语言地理学的产生
        1.1.2 语言地理学的发展
    1.2 语音类型学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1.4 材料来源说明
    1.5 符号的说明
    1.6 绘图软件说明
    1.7 章节安排说明
共时篇
    第二章 汉语的音节结构
        2.1 音节的起源及发展
        2.1.1 西方音节音系学的发展
        2.1.2 音节学说在中国的发展
        2.2 西方语言音节结构
        2.3 东亚语言音节结构
        2.4 汉语的音节结构
    第三章 汉语声母地理类型研究
        3.1 汉语方言声母数
        3.1.1 声母数量的分类
        3.1.2 地理分布
        3.1.3 讨论
        3.2 汉语方言声母的发音部位类型
        3.2.1 双唇音
        3.2.2 唇齿音
        3.2.3 齿间音
        3.2.4 龈音
        3.2.5 龈后音
        3.2.6 卷舌音
        3.2.7 前腭音
        3.2.8 硬腭音
        3.2.9 软腭音
        3.2.10 喉音
        3.2.11 零声母
        3.3 特殊辅音音类
        3.3.1 内爆音
        3.3.2 音姿性辅音
        3.4 汉语方言声母其他类型
        3.5 浊音类型
        3.5.1 双唇及软腭部位的浊爆发音
        3.5.2 浊龈音
        3.5.3 浊唇齿音
        3.5.4 浊喉擦音
    第四章 汉语韵母地理类型研究
        4.1 汉语方言的主元音类型
        4.1.1 主元音数类型
        4.1.2 鼻化元音数类型
        4.1.3 音节性辅音数类型
        4.1.4 辅音元音比
        4.2 主元音的地理类型
        4.2.1 最高前圆唇元音
        4.2.2 高元音
        4.2.3 低元音
        4.2.4 儿化音
        4.3 汉语方言的介音和滑音
        4.3.1 介音
        4.3.2 滑音
        4.4 汉语方言的韵尾类型
        4.4.1 塞音韵尾
        4.4.2 鼻音韵尾
        4.4.3 元音韵尾
        4.4.4 近音韵尾
        4.4.5 边近音韵尾
        4.5 汉语方言中的音节类型
        4.5.1 音节数
        4.5.2 音节类型
    第五章 汉语方言声调地理类型研究
        5.1 汉语的声调数
        5.2 汉语的调形类型
        5.2.1 平调
        5.2.2 降调
        5.2.3 升调
        5.2.4 升降调
        5.2.5 降升调
        5.2.6 促调
历时篇
    第六章 历时地理类型学基本理论
        6.1 音变类型
        6.2 语言接触与历史演化
        6.2.1 音位的统计学概念
        6.2.2 语言演化
        6.3 克里奥语和同演区
    第七章 百越语的底层
    第八章 东吴同演区
    第九章 唐五代的音变类型
    第十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材料来源
致谢
博士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8)秦礼俗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概念界定
    三、相关学术前史
    四、材料和方法
第一章 婚礼
    第一节 秦宗室婚姻制度与仪节
        一、秦君后妃的称号与等级制度
        二、秦君及秦宗室的婚嫁年龄
        三、秦国宗室婚姻制度的性质与特点
    第二节 秦庶民的婚姻礼俗
        一、《日书》所见婚嫁择日术
        二、商鞅变法及其后的婚俗与婚制改革
第二章 宾礼
    第一节 秦国朝聘活动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秦国会盟活动的概况及其特点
    第三节 秦国的外交礼仪程式及其演变
        一、秦国朝聘礼仪的基本程式及其演变
        二、秦国会盟礼的仪节
第三章 丧礼
    第一节 “三礼”所见丧礼仪节概述
    第二节 秦人的讣告、吊丧礼仪
        一、讣告
        二、吊丧、赠禭与会葬之礼
    第三节 秦人的敛尸礼俗
        一、沐尸
        二、饭含
        三、握
        四、其他殓尸用具
    第四节 秦人的下葬礼俗与棺椁制度
        一、筮宅和卜日
        二、棺椁制度
第四章 祭礼
    第一节 秦人祭礼的神灵系统
        一、“三礼”中的神灵祭祀系统
        二、秦人祭祀的神灵系统
    第二节 秦庶民祠祀的择日宜忌与祠祷仪节
        一、秦庶民的祠祀择日宜忌
        二、秦庶民的祠祷仪节
    第三节 秦国家祭祀的发展历程
        一、畤的含义和畤祭的起源
        二、畤祭的东进及其原因
        三、畤祭对象和意义的演变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湖北省县域城镇化自组织过程、机制与空间范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辨析与研究范围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2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研究
    2.1 城镇化自组织研究
    2.2 县域城镇化的研究
    2.3 已有研究的不足
3 城镇化的自组织规律
    3.1 自组织系统与城镇化的自组织性
    3.2 城镇化自组织外部作用与动态演化
    3.3 城镇化自组织边界作用与开放形式
    3.4 城镇化自组织内部作用与结构适应
    3.5 小结
4 湖北省县域城镇化自组织过程与特征
    4.1 1949年-1978年:徘徊萎缩阶段
    4.2 1979年-1985年:补偿增长阶段
    4.3 1986年-2000年:差异演化阶段
    4.4 2001年至今:深度分化阶段
    4.5 城镇化自组织现状特征
    4.6 小结
5 湖北省县域城镇化自组织动力机制
    5.1 外部作用:政府“抽”、市场“吸”、自然“弱”
    5.2 边界作用:地理交通束缚、制度政策抑制
    5.3 内部作用:等级、职能、空间结构三极化
    5.4 小结
6 湖北省县域城镇化自组织类型分析
    6.1 单一指标的排序分析
    6.2 复合指标的聚类分析
    6.3 自组织类型分析
    6.4 小结
7 大城市城郊型县域城镇化自组织空间范型——以黄陂、大冶等为例
    7.1 表现特征
    7.2 结构分析
    7.3 趋势判研与空间范型
    7.4 小结
8 平原农业地区县域城镇化自组织空间范型——以仙桃、汉川等为例
    8.1 表现特征
    8.2 结构分析
    8.3 趋势判研与空间范型
    8.4 小结
9 山区欠发达县域城镇化自组织空间范型——以英山、麻城等为例
    9.1 表现特征
    9.2 结构分析
    9.3 趋势判研与空间范型
    9.4 小结
10 研究结论、创新和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研究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湖北省城镇人口规模
    附录二 湖北省县域人口、经济、社会基础数据
    附录三 样本县域相关数据
    附录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明清时期汉水中游治所城市的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文化线路与遗产廊道是聚落研究新的视角
        1.1.2 汉水城镇聚落正经历着快速城市化的冲击
        1.1.3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是聚落研究的热点问题
    1.2 研究的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课题研究对象的概念与界定
        1.3.1 关于汉水中游聚落整体研究构架的思考以及本文的研究范围
        1.3.2 研究对象的地域范围——汉水中游
        1.3.3 研究对象的历史时期——明清时期
        1.3.4 研究对象的基本概念——治所城市
    1.4 研究的范畴——城市空间形态
        1.4.1 城市空间形态的涵义
        1.4.2 城市空间形态的理论发展与研究现状
        1.4.3 城市空间形态的分析方法评述
        1.4.4 汉水流域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现状
        1.4.5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治所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中的尺度选择
    1.5 研究目标、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论文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治所城市发展的背景研究
    2.1 汉水中游的自然地理背景
        2.1.1 汉水中游概况
        2.1.2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河道变迁及其原因
        2.1.3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的水利形势与对策
    2.2 汉水中游治所城市的区位交通背景
        2.2.1 汉水中游及治所城市的区位条件
        2.2.2 历史时期汉水中游城市的对外交通联系
        2.2.4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治城与市镇间的交通环境
    2.3 汉水中游治所城市的社会文化背景
        2.3.1 宋代之前汉水中游的城市发展
        2.3.2 宋元时期汉水中游的城市发展
        2.3.3 汉水中游地区的文化民俗
    2.4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城市的农业经济背景
        2.4.1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的农业及手工业商业化发展
        2.4.2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城镇的商业发展与行会制度
    2.5 本章小结
3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城镇体系的发展与群组空间形态特征
    3.1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城镇的行政结构
        3.1.1 府治政权结构
        3.1.2 县级政权结构
        3.1.3 集镇——派驻机构的设立
    3.2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城镇体系发展的阶段划分
        3.2.1 明初治所城市分散与独立发展阶段
        3.2.2 清初商业市镇兴起与扩大阶段
    3.3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城镇群组发展与空间形态布局
        3.3.1 明清汉水中游县域城镇发展的空间形态布局
        3.3.2 明清汉水中游县际城镇群组发展的空间形态布局
    3.4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城镇的群组空间形态特征——以襄阳府为例
        3.4.1 汉水中游襄阳府的城镇等级规模测度
        3.4.2 汉水中游襄阳府城镇群组空间形态特征
    3.5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城镇体系发展的动力机制
        3.5.1 自然地理格局——汉水中游城镇空间形态发展的外在动力
        3.5.2 交通与经济重心变迁——汉水中游城镇体系发展的内生动力
        3.5.3 流民涌入与区域开发——汉水中游城镇发展的根本动力
    3.6 本章小结
4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治所城市空间形态的分类研究
    4.1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治所城市的空间形态分类
        4.1.1 治所城市中“城”的类型
        4.1.2 城下街区的类型
    4.2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治所城市空间形态的推演方法
    4.3 两个府城的空间形态
        4.3.1 襄阳府城
        4.3.2 南阳府城
    4.4 两个州城的空间形态
        4.4.1 均州州城
        4.4.2 邓州州城
    4.5 七个县城的空间形态
        4.5.1 光化县城
        4.5.2 谷城县城
        4.5.3 宜城县城
        4.5.4 南漳县城
        4.5.5 枣阳县城
        4.5.6 新野县城
        4.5.7 唐县县城
    4.6 本章小结
5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治所城市空间形态要素的特征研究
    5.1 治所“城”的边界形态特征
        5.1.1 城廓形态与“城”的规模比较
        5.1.2 护城河的形态特征分析
    5.2 “城”的街巷结构与形态特征
        5.2.1 街巷结构与城门的关系
        5.2.2 街巷结构形态的类型与比较
    5.3 “城”的主要功能区划布局及其形态特征
        5.3.1 “城”的主要功能区划布局特征
        5.3.2 各主要功能建筑群的形态特征—以均州州城为例
    5.4 “城”的节点与标志物形态特征
        5.4.1 入口与城门
        5.4.2 城中街心的钟鼓楼
        5.4.3 楼、阁、塔等标志建筑形态
    5.5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治所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
        5.5.1 中国古代建城理念的影响
        5.5.2 原有城址基础的影响
        5.5.3 行政等级与管理的影响
        5.5.4 军事控守功能的影响
        5.5.5 河道变迁与防洪设施的影响
        5.5.6 风水理念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6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两个典型复式治“城”的空间形态研究
    6.1 明清时期复式城市的形成及其特征概述
    6.2 襄阳府城——樊城镇城的空间形态
        6.2.1 襄阳的历史沿革
        6.2.2 襄阳府城——樊城镇城的地理特征
        6.2.3 明清以来襄阳府城——樊城镇城的空间形态演变
        6.2.4 清末襄阳府城与樊城镇城的空间形态比较
    6.3 光化县城——老河口镇城的空间形态
        6.3.1 光化的历史沿革
        6.3.2 光化县城——老河口镇城的地理特征
        6.3.3 明清以来光化县城——老河口镇城的空间形态演变
        6.3.4 清末光化县城与老河口镇城的空间形态比较
    6.4 两个复式治“城”空间形态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
        6.4.1 内生动力
        6.4.2 外在动力
    6.5 本章小结
7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治所城市典型功能性街区的空间形态
    7.1 治所府城的典型街区——明代襄阳王府的空间形态
        7.1.1 明代王府的形成与制度
        7.1.2 襄阳王府的历史沿革
        7.1.3 襄阳王府与襄阳府城的关系
        7.1.4 襄阳王府的建筑空间形态特征
        7.1.5 襄阳王府的现状与改造
    7.2 衙署建筑的典型代表——南阳府衙的空间形态
        7.2.1 南阳府衙的历史沿革
        7.2.2 南阳府衙与南阳府城的关系
        7.2.3 南阳府衙的建筑空间形态特征
        7.2.4 南阳府衙的现状与改造
    7.3 城下街区的典型代表——谷城老街的空间形态
        7.3.1 谷城老街的历史沿革
        7.3.2 谷城老街与谷城县城的关系
        7.3.3 谷城老街的空间形态特征
        7.3.4 谷城老街的现状与改造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四、襄阳区绿色通道建设有四招(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雷击危害预测及防雷保护研究[D]. 郭凯.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7)
  • [2]“台风-暴雨”洪涝灾害遥感监测与评估研究[D]. 湛南渝.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3]南襄盆地及邻近地区周代贵族墓葬与政治变迁[D]. 张继华. 郑州大学, 2019(06)
  • [4]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及其导向机制[D]. 田娜.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5]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D]. 陆晗昱. 武汉大学, 2019(08)
  • [6]湖北老河口北岗墓群发掘简报[J]. 白彬,张科,马驰浩,何建,陈焜,邓宏亚,符德明,葛林杰. 江汉考古, 2018(04)
  • [7]汉语语音地理类型研究[D]. 龙国治.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8]秦礼俗初探[D]. 马志亮. 武汉大学, 2017(06)
  • [9]湖北省县域城镇化自组织过程、机制与空间范型[D]. 刘凌云.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7)
  • [10]明清时期汉水中游治所城市的空间形态研究[D]. 徐俊辉.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

标签:;  ;  ;  

襄阳区绿色通道建设有四大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