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大气压及其变化

大气、大气压及其变化

一、大气、大气压及其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郑晓依[1](2021)在《陆基长波导航授时系统中低频地波传播时延时变特性研究与建模》文中指出陆基长波导航授时系统是完备PNT(Positioning Navigation and Timing,定位导航和授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想要使其提供高质量的PNT服务,获取准确、可靠的低频地波传播时延预测/修正量成为关键。由于受传播路径电特性复杂变化的影响,低频地波传播时延表现出明显的时变特性。因此,研究低频地波传播时延的时变特性并寻求可靠的预测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低频地波传播时延高精度预测的现实需求,围绕低频地波传播时延的时变特性展开研究,针对复杂长距离下传播时延的预测问题,提出了综合考虑传播路径上多位置点多气象的GR(Generalized Regressio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建模方法,有效地提高了传播时延的预测精度。具体内容如下:(1)基于理论预测方法,分析了地层和大气层中各时变因素对传播时延时变特性的作用机理,及其对传播时延的影响规律和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气象因素与传播时延之间有着必然联系,对于1000km的传播距离,其变化所引起的传播时延时变量可达百纳秒量级甚至微秒量级。(2)基于长期监测数据,分析了低频地波传播时延的时变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指出:①传播时延随季节和昼夜的变化而变化,且其波动幅度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增加;②相比于简单短路径,对于复杂长距离传播路径,传播时延的时变程度是全路径上各位置点气象因子时变情况综合作用的结果;③复杂长距离传播路径上的气象差异较大且不容忽视,路径上某一位置点的气象不足以反映整条路径上的气象,需要考虑传播路径上更多点的气象。(3)建立了适用于复杂长距离的传播时延时变预测模型。即针对复杂长距离情况,依次以全陆地路径和海陆路径为例,将BP(Backward Propagatio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和GR神经网络分别应用于低频地波传播时延的预测,建立了考虑传播路径上单点和多点气象的传播时延时变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基于GR神经网络结合多位置点多气象因子构建的传播时延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和适用性。本文研究成果可为高性能陆基长波导航授时系统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韩安丽[2](2021)在《火星复杂沙尘环境中偏振光传输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火星探测成为各国深空探测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而火星沙尘环境成为影响火星光学探测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研究火星复杂大气环境中沙尘对偏振光传输特性的影响,为未来改善火星光学探测和无线激光通信系统的性能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主要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重点分析火星沙尘环境的物理特性,包括复折射率、大气密度、粒径分布等,并将其与地球环境进行对比,说明火星环境易发生沙尘暴的原因以及火星沙尘暴的独特性,它是研究激光在火星沙尘暴环境中传输特性的基础。第二部分研究单个非球形火星沙尘粒子的光谱散射特性,包括单次散射反照率、散射相函数等光学特性参数;而第三和第四部分以多次散射为主,基于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火星沙尘粒子,研究非偏振光和偏振光的传输特性。具体计算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1)非球形与球形火星沙尘粒子的消光效率因子和散射效率因子存在较大差异,二者之间的差值最大达到了 2.77635和2.76728,而切比雪夫粒子(n=2)的散射特性与球形粒子的最接近。除此之外,非球形火星沙尘粒子的透射率和衰减效率(随波长、粒子数浓度和高度)的变化趋势与球形的基本一致,并且其尺寸的比值越接近于1时,与球形粒子越相似。(2)利用Monte Carlo分层方法,将火星复杂大气进行分层计算,并与不分层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层与不分层计算出的结果差异性很大,整体而言,不分层计算出的透射率都比分层计算出的透射率大,这是因为不分层的时候,没有考虑粒子数浓度随高度的变化,而且忽略了每一层的边界状况,所以不分层时计算的透射率更大,但是这个结果相比分层也是不精确的。除此之外,可以看出在所选的这几种波长下,7.46μm对应的透射率是最大的,说明该波长是最适合火星环境下激光通信的。(3)利用Monte Carlo模拟方法,研究偏振光在火星复杂大气环境中的传输特性。粒子数浓度越大或传输距离越远时其退偏越明显。以0.55μm的波长为例,计算得到:有效粒径越小,退偏越严重,风速15.3m/s和1.7m/s对应的退偏度相差将近两个数量级。另外,由于波长7.46μm时激光的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都较小,所以它在火星沙尘中传输时偏振保持性更好。而波长0.66μm激光的吸收系数最小,因此在火星沙尘中传输时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强度衰减最慢。最后,将火星大气层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分层并计算了水平偏振光在垂直方向上传输时的偏振特性。

张小华[3](2021)在《内蒙古赛罕乌拉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蒸散发与生态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内蒙古草原处于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气候波动性较大,同时具有脆弱性和严酷性,使得处于干旱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的草原的生态系统更容易发生退化。降水是干旱半干旱区水分补给的主要来源,蒸散发是干旱半干旱区最主要的水分损失途径,而植被恢复势必会增加耗水量和土壤水分的损失。因此,精确地估算干旱半干旱地区蒸散量和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并掌握其时空规律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不同保护与利用方式下草地蒸散发、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与生态效应的研究,以期为区域植被配置和草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建议与理论支持。本研究使用涡动相关观测技术获取了干旱半干旱地区赛罕乌拉的草地生长期观测数据,对三种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地物种组成、重要值、地上生物量、盖度及多样性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对其产生的生态效应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估;使用构建的SEBAL模型,模拟了研究区2000~2019年的蒸散发量及其变化(evapotranspiration,ET),分析了蒸散发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模型法计算了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rain water utilization potential indicator,RUP);分析了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草地生物量、丰富度、多度、盖度等对蒸散发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区草地生长季蒸散发及气象因子变化变化规律。实验观测期间,蒸散发量从5月到6月呈下降趋势,从6月到8月呈上升趋势并达到峰值,8月后持续下降,生长季的蒸散发量为313.8 mm。草地碳源汇效应成波动状态,土壤的体积含水量与降雨变化呈现一致性,降雨多集中于后期。(2)利用水分亏缺来评价现有水资源是否满足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同样适用于赤峰区域,通过大尺度研究表明,干旱半干旱区草地实际蒸散发量与雨水资源化潜力空间分布格局具有较好的空间一致性。以赛罕乌拉所在的赤峰市为例,研究了大尺度蒸散发与雨水资源化潜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实际蒸散发量与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蒸散发高值区域(>400 mm),对应的雨水资源化潜力相对较小,而蒸散发中值与低值区域(<400 mm),对应的雨水资源化潜力相对较大。在研究时段,大多数区域处于年动态水分盈余状态。(3)研究了解了赛罕乌拉蒸散发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通过遥感和空间分析表明,在空间上,实际蒸散发的高值区(>400 mm)主要集中分布在森林生态系统区域;从时间变化上,2010~2019年实际蒸散发整体呈现增加趋势。其中,2000~2009年实际蒸散发的高值区(>400 mm)面积呈下降趋势,中值区(300~400 mm)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水分亏缺盈余方面,从2000~2006年,水分盈余区域面积逐渐减少,从2006到2012年,水分盈余区域面积呈显着增加趋势,而2012年之后到2019年,雨水资源化潜力又逐年减小,其中2016~2019年三种不同保护利用方式的草地均处于年动态水分亏缺状态,表明气象要素对蒸散发有显着影响。(4)揭示了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草地实际蒸散发与草地主要生长状况指标的相关关系。对赛罕乌拉2000~2019年的蒸散发研究表明,不同保护利用方式草地的蒸散发与均匀度指数和生物量均呈正相关关系,且围封草场的相关性较强,放牧草场的相关性较弱。围封草场和打草场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较广,与蒸散发的相关性也呈正相关关系,而放牧场的多样性指数与蒸散发呈负相关关系。放牧草场和围封草场的蒸散发随着总盖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打草场的蒸散发与总盖度的相关性较弱(5)研究发现了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地生态效应变化。通过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特征效应、结构效应、质量效应、功能效应、风沙防护效应等综合研究表明,围封恢复草场的生态效应为正向效应,打草场的生态效应为负向效应,放牧草场的生态效应为零效应,表明退化草地围封恢复措施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打草场常年打草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围栏恢复是实现退化草原植被向顶极群落恢复演替的有效措施。(6)研究发现,草地围封模式更有利于植被的恢复,适合于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退化草地的恢复。在降水量低于350 mm的干旱半干旱区,建议以围封保护恢复为主,同时控制草地围封保护和刹割时间,在保护的前提下提升经济效益。在对需要进行人工补种的严重退化草地,首先,应以草本植物修复为主。其次,选择合适的耐寒、耐旱的本地物种,同时优化草本植物的种植密度,降低草地的耗水,减缓干旱胁迫,提高农牧交错区的草地保护与恢复成效。在实现区域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下,提升社会与经济效益,实现生态修复效益最大化。

贾磊[4](2021)在《基于多通道密闭式动态箱法对养殖塘CH4和CO2通量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淡水养殖业快速发展,养殖塘对大气CH4和CO2的贡献成为全球温室气体循环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养殖国家,中国占全球水产养殖产量的58%。池塘养殖作为我国主要淡水养殖方式,占淡水养殖总面积的一半以上,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因此,明确我国淡水养殖塘CH4和CO2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已成为准确估算内陆水体碳排放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研究选取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安徽省一处典型的淡水养殖塘,基于多通道密闭式动态箱法,在评价密闭式动态箱法对于小型养殖塘温室气体通量观测适用性的基础上,对不同季节养殖塘CH4和CO2通量进行多点连续观测,明确了其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密闭式动态箱观测养殖塘CH4和CO2通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评价如下:箱体透光性对密闭式动态箱观测结果的准确性具有显着的影响。就CO2通量而言,当CO2呈现排放状态时,暗箱相比明箱会高估85.5%的CO2通量,当CO2呈现吸收状态时,暗箱相比明箱则会低估53.0%的CO2通量。就CH4通量而言,暗箱相比明箱会低估39.4%的CH4扩散通量,而明、暗箱对于CH4冒泡通量的观测结果无显着差异。箱体内外气压差对CO2通量、CH4扩散通量以及冒泡通量准确性的影响均不显着。箱体内气体混合程度对密闭式动态箱法观测CO2通量准确性的影响显着,其中未混合的箱体会高估20.3%的CO2通量。而箱体内气体混合程度对密闭式动态箱法观测CH4通量准确性无显着影响,但为准确区分CH4冒泡通量和扩散通量,保持箱体内气体浓度均一是十分必要的。与涡度相关观测方法观测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密闭式动态箱的观测结果能够代表养殖塘CH4和CO2通量。对于CO2通量,密闭式动态箱法保证了观测的CO2通量信号来自养殖塘水体。对于CH4通量,密闭式动态箱法多点观测结果与涡度相关系统观测结果显着相关,同时能够反映养殖塘不同区域CH4通量的空间变异性。基于密闭式动态箱法(保证箱体透明,箱体内外不存在气压差并且箱体内气体混合均一)进行多点观测能得到准确的养殖塘CH4和CO2通量。(2)养殖塘CH4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养殖塘CH4扩散通量、冒泡通量和总通量在季节尺度上均呈现出:夏季>春季>冬季>秋季的特征。其中,夏、春、冬、秋季节的CH4总通量分别为:2.619、1.036、0.012和0.008μmol m-2 s-1,该养殖塘年均甲烷总通量为0.919μmol m-2 s-1。在各季节中,冒泡均为CH4排放的主要途径,春、夏、秋、冬冒泡通量占总通量比例分别为89.04%、68.29%、78.95%和60.52%,平均为74.14%。在日尺度上,CH4扩散通量和冒泡通量均与水温呈显着正相关,其温度敏感性分别为7.78和12.72,与扩散通量相比,冒泡通量对水温的敏感性更强,在小时尺度上,春季CH4扩散通量与水温呈正相关,与风速呈负相关。秋季CH4扩散通量与水温和风速均呈正相关,冒泡通量和总通量与水温均呈正相关。就空间格局而言,养殖塘CH4总通量、扩散通量、冒泡通量均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变化特征。人为管理及离岸距离是CH4通量空间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没有人工投食和增氧措施的情况下,CH4通量由岸边浅水区向中间区域逐渐增大,冬季中间区域CH4通量是岸边浅水区的34.70倍,春季中间区域的CH4通量是岸边浅水区的2.98倍。在人工投食及增氧措施的影响下,夏季人工投食区CH4通量为自然生长区的3.4倍,人工增氧区CH4通量比自然生长区低58.7%。(3)养殖塘CO2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养殖塘CO2通量呈现明显的昼夜差异,春季夜间(18:00~次日6:00)的平均通量为1.788μmol m-2 s-1,白天(6:00~18:00)的平均通量为1.343μmol m-2 s-1。CO2通量呈现出春季(1.194μmol m-2 s-1)>夏季(0.882μmol m-2 s-1)>秋季(0.213μmol m-2 s-1)>冬季(-0.007μmol m-2 s-1)的特征,该养殖塘CO2年平均排放通量为0.571μmol m-2 s-1。在小时尺度上,春季CO2通量与风速、水温和气压均呈现显着负相关;夏季CO2通量与风速呈显着正相关,而与水温呈显着负相关;秋季CO2通量与气温和水温呈显着负相关,而与气压呈正相关;冬季CO2通量和水温呈显着正相关。在日尺度上,CO2通量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水温,且CO2通量和水温呈正相关,基于水温的线性回归模型可以解释14.2%的CO2通量。就空间格局而言,养殖塘CO2通量受人工管理措施影响显着,具体表现为,在春季和冬季没有人为管理措施的情况下,CO2通量无显着空间差异,而夏季CO2通量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变化特征,人工投食区CO2通量高于其它区域,是自然生长区的2.1倍,是人工增氧区的3.5倍。

张状状[5](2021)在《半干旱区富营养化浅水湖泊水-气界面温室气体昼夜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湖泊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富营养化浅湖由于具有物质交换频繁、初级生产力高、有机物丰富等特性,对湖泊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富营养化草型浅湖乌梁素海作为研究区,在湖泊内沉水植被区选取有黄苔爆发的S1点和无黄苔爆发的S2点两个监测点,于2019年的4~10月(湖泊非结冰期)进行每月一次的原位昼夜监测,通过顶空平衡法测定水体表层和底层温室气体分压(pCO2,pCH4),通过静态箱法计算获得水-气界面的温室气体通量(FCO2,FCH4),继而分析温室气体分压及通量的昼夜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乌梁素海S1点和S2点pCO2和FCO2的昼夜变化特征:S1点表层和底层pCO2整体变化为日出后逐渐减小,并在下午达到最小值,随后夜间逐渐升高,并在日出前达到最高。通过比较底层和表层pCO2发现,底层pCO2通常大于表层,且表层pCO2日内变化幅度通常大于底层。S1点FCO2在夜间为正,为CO2的源,日落后排放速率逐渐增加,在日出之前达到最大,且S1点夜间CO2排放占全天排放的大部分比例;FCO2白天变化表现为日出后排放速率逐渐降低,吸收速率逐渐增加,通常在下午达到最小排放速率或者最大吸收速率。S2点表层和底层pCO2在白天和夜间均呈现出下降趋势,但白天变化幅度大于夜间,且表层和底层pCO2在一天内均具有较小的差异。当S2点为CO2的源时,白天和夜间排放速率基本相同;当S2点为CO2的汇时,CO2的吸收主要来自于白天,在夜间吸收仅占据全天吸收量较少的一部分。2.乌梁素海S1点和S2点pCO2和FCO2的月变化特征:S1点表层和底层pCO2在非结冰期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的趋势。S1点水体在4、5、6(阴天)、10月为CO2的源,而在7、8、9月表现为CO2的汇。S2点的表层和底层pCO2从4月到10月整体呈现下降趋势。S2点在4月和7月(阴天)为CO2的源,在5、6、8、9、10月为CO2的汇。另外,S1点和S2点结果均显示融冰期之后的一段时间是湖泊释放CO2的关键时期,占据非结冰期内CO2释放的较大比例。S1点在非结冰期内整体表现为CO2的源,FCO2的平均排放速率为5.54 mmol m-2 d-1;S2点为CO2的汇,FCO2的平均吸收速率为7.30 mmol m-2 d-1。3.乌梁素海S1点和S2点pCH4和FCH4的昼夜变化特征:S1和S2点表层和底层pCH4总体具有白天逐渐升高、夜间逐渐降低的趋势,并且在白天某些时间点具有较大的pCH4值,底层pCH4在白天和晚上大部分时间均大于表层pCH4。此外,S1点和S2点的FCH4在两点均表现出了白天具有较大的排放量,而在晚上排放量相对较小的变化特征。4.乌梁素海S1点和S2点pCH4和FCH4的月变化特征:S1点和S2点表层和底层pCH4在4、5、10月较低,而在6-9月较高,且S1和S2点在6-9均表现为底层pCH4显着大于表层pCH4,而在温度较低的4月和10月,表层pCH4和底层pCH4的差异不明显。FCH4具有显着的月份变化特征,4、5、10月CH4排放量较低,而6-9月排放量非常高。在非结冰期,湖泊在S1和S2点皆为CH4的源,且S1点的FCH4的平均排放速率为10.44 mmol m-2 d-1,S2点的平均排放速率为9.05 mmol m-2 d-1。5.乌梁素海环境因子对碳循环的影响:湖泊pCO2和FCO2受到黄苔藻类爆发和沉水植被的影响较大,富营养化对减少CO2的排放具有积极的作用,另外,天气状况、溶解氧和温度都对CO2的变化有影响。pCH4和FCH4受到温度的影响极大,同时也受到黄苔、沉水植物、溶解氧等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在日动态变化中,湖泊FCO2主要受到黄苔、沉水植物和其他初级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使得由早到晚呈现吸收先增强后减弱或者转为释放的趋势,而FCH4由于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呈现白天释放较多、夜晚释放较少的特征。

谢士辉[6](2021)在《大气压微波等离子体炬在硫化氢分解制氢应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对油气和煤矿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安全开采含H2S的油气田逐渐被提上日程。煤炭和石油加工企业为满足工业要求会通过不同的方法收集酸性气体来保障人员安全,减少H2S的排放。考虑到经济和环保的问题,二次利用H2S是当前最好的选择。大气压微波等离子体不需要昂贵的真空设备,且具有较高的放电稳定性和适合气相反应的特征温度,使大气压微波等离子体进行气体改性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研究的是利用大气压微波等离子体炬对H2S进行分解制氢的物理化学过程的实验研究。首先,使用大气压微波等离子体炬进行了N2-H2S混合气体的放电研究,对放电形态随放电条件的变化进行了探究;同时对N2-H2S混合气体等离子体放电的发射光谱进行了采集,研究了发光强度和特征谱带沿着轴向和径向空间的变化情况,使用LIFBASE软件对CN violet(0,0)谱带进行拟合,获得了N2-H2S等离子体炬的气体特征温度为5900?300K。通过分析,认为在大气压微波等离子体炬中热分解和电离分解两种方式共同促进了H2S的分解。进一步,使用傅立叶红外变化光谱仪对H2S分解的尾气成分进行了标识,并利用气相色谱仪对H2S在等离子体炬的分解产物中H2浓度进行检测,利用粒子数守恒计算得到相应的H2S的分解率。考虑到H2S在等离子体炬作用分解后的产物中硫元素以各种固态化合物形态发生固态沉积,我们在化学反应缓冲室中引入了冷却功能,并对在自然散热冷却、腔内螺旋水冷管冷却和腔内圆柱水冷棒冷却三种实验条件下达到的H2S分解效果进行比较,发现对等离子体轴向余辉区冷却的圆柱水冷棒的引入在获得更多的固态硫化物、抑制逆向反应、获得较高氢气转化率方面效果最佳。在H2S:N2=1:9、气体流量10 L/min、放电功率1200 W、水冷棒距放电管4 mm冷却条件下,获得尾气中H2最大浓度6.87%,同时也获得最高的H2S分解率为66.4%。在H2S:N2=1:9、气体流量20 L/min、放电条件800 W、水冷棒距放电管11 mm冷却条件获得了H2或H2S分解的最低SER为21.4 e V/molec。在H2S:N2=1:9、气体流量20 L/min、放电功率1800 W、水冷棒距放电管11 mm冷却条件下获得了H2最大产量为1.065 L/min。

高会然[7](2021)在《基于遥感与数值模型的冻土监测与模拟方法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冻土作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因素,对气候变化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强烈的反馈作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环境的变化已成为与区域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问题。冻土时空分布动态信息的获取是进行寒区水文过程、气候以及生态环境、地质变化领域的重要基础研究内容,遥感对地观测和数值模拟技术是当前大空间尺度下冻土研究的重要手段。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冻土遥感监测与数值模型模拟研究均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的冻土时空监测、水热过程机理、数值模拟等研究,无论在方法手段创新上,还是应用评估方面,均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是,目前冻土遥感监测与数值模拟等研究仍然处于不断探索之中,距离完善冻土及冻土水热过程的刻画与表达以及利用新技术手段进行系统性的寒区冻土研究尚有待进一步发展。例如,目前大多数冻土遥感监测研究缺乏对多类型冻土之间相互联系的考虑,无法形成完整统一的冻土分布遥感监测方法体系。在当前流域尺度分布式冻土过程模拟研究中,冻土水热过程数值模型的进展主要集中在模型集成上,由于其发展大多针对某一具体研究对象或目标,导致其在某一方面考虑的较为详细,而在冻土水热传输过程本身的描述上有所简化甚至略有欠缺。冻土水热过程数值模拟的不确定性一直是当前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冻土遥感监测信息作为重要的冻土数据源,目前还未在冻土水热过程数值模拟中得到充分利用,两种冻土监测与模拟手段的耦合研究尚未发展。因此,本研究首先利用被动微波遥感数据,进行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识别与监测的算法、方法和应用研究,然后基于水热耦合原理,建立分布式冻土水热传输过程数值模型FFIMS模型(Fully Distributed Frozen Soil Processes Integrated Modeling System);通过空间降尺度、数据融合等方法,联立冻土遥感监测方法和冻土过程数值模型两种技术手段,实现冻土时空监测与模拟综合方法体系的构建;最后通过构建冻土水文过程模块,耦合分布式流域过程模型ESSI-3模型,在我国东北地区典型流域进行方法体系的综合应用,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提出一种利用土壤水分特征参数改进的DIA算法(Dual-index Algorithm),显着提高了基于被动微波遥感的地表土壤冻融状态判别准确率。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地表土壤冻融判别研究中,改进的DIA算法平均判别准确率达到91.6%。利用本研究提出的基于地表冻融状态的多年冻土识别与监测方法,获取了研究区25 km格网尺度上的逐年的多年冻土空间分布序列,通过与现有的多年冻土区划图进行对比验证,证明了本研究提出的多年冻土监测与分类方法具有较为可靠的准确度(误差小于3%)。经过统计分析,发现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在研究期间(2002年至2017年)普遍北移约25 km~75 km,研究区内的多年冻土始终呈现退化的趋势。(2)利用频谱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典型的高纬度冻土区地表土壤冻结天数进行空间降尺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频谱降尺度图像既包含原始低分辨率图像的空间分布特征,又包含普通统计降尺度图像的部分空间分布细节,表明了频谱降尺度方法在地表土壤冻融状态遥感判别中应用的合理性;通过站点实测数据的精度验证和对比,发现通过频谱分析方法进行降尺度后,由于融合了高分辨率相位信息,降尺度结果的精度亦有显着提升,表明了频谱降尺度方法在地表土壤冻融状态遥感判别中应用的有效性。(3)FFIMS模型能够较好地刻画各个冻土过程水热参量的时间变化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在冻土过程数值模型中融合冻土遥感反演信息,通过对比融合冻土遥感反演信息前后的冻土数值模拟结果和多变量、多角度的验证,发现遥感反演信息有效的引导和修正了模型模拟过程,明显提高了模拟结果的精度。耦合冻土过程的流域水文过程模型(ESSI-3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冻土水热过程对流域水文的影响几乎贯穿整个水循环过程,但是冻土水热过程影响的流域径流量对流域总径流的贡献率较小。但是,在季节性冻土发生融化的时期,冻土过程对水文径流的影响尤为明显,该时段的平均Nash效率系数从近乎为0提高到0.67,显着提高了水文径流的模拟精度,表明了在寒区流域水文过程模拟研究中考虑冻土过程影响的必要性。本研究在冻土遥感监测方法、冻土过程数值模拟等等关键科学问题和难点上重点突破,通过建立基于遥感和数值模型的冻土监测与模拟方法体系,以期显着提升寒区冻土过程及其与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能力,为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水资源安全、寒区工程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科技支撑。

李静[8](2021)在《轨道电路防雷器件在高海拔环境下的雷电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轨道电路的稳定运行对铁路运输具有重要意义,防雷器件作为轨道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轨道电路安全稳定运行的保障。因此,以川藏铁路工程为背景,针对川藏地区高海拔带来的低气压、温度和湿度稳定性差等不利因素,以典型棒-板间隙在高海拔环境下的电气性能为参考,深入分析了高海拔环境对防雷变压器等轨道电路设备的影响。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对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了阐述,介绍了轨道电路防雷、空气间隙放电和防雷变压器的研究现状,并对高海拔环境对外绝缘的影响以及有限元电场分析方法进行了全面阐述。然后,利用COMSOL有限元二维电磁仿真软件,对两相体环境下棒-板短间隙进行场强分布的仿真,研究了纯空气、雾滴大小、不同棒电极尖端形状等情况对棒-板短空气间隙电场的影响。通过步入式高海拔环境试验箱和三综合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对低气压和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的棒-板短间隙展开了雷电冲击放电特性试验,分析了大气压强、温湿度对棒-板间隙放电特性的影响。并且对高海拔环境下的棒-板间隙进行了海拔修正系数研究。最后,利用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对防雷变压器的电磁场进行了仿真研究,通过仿真软件中的麦克斯韦电容计算绕组间间隙距离和气液两相体环境对防雷变压器绕组间自电容数值的影响,以及初次级绕组之间加屏蔽板和未加屏蔽板对绕组对地之间电容数值的影响。并对ZPW-2000A轨道电路防雷变压器通过步入式高海拔环境试验箱和三综合高低温湿热试验箱搭建试验环境,进行了高海拔环境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分析了温湿度和大气压强对防雷变压器纵向输出端电压的影响。

李小成[9](2021)在《贵阳市大气受体及污染源的PM2.5中铂族元素的污染特征与来源解析》文中研究指明与环境有关的铂族元素(PGE)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催化剂,其主要组成为Pt、Pd和Rh,催化剂在汽车发动机高温影响下会释放出Pt、Pd和Rh等铂族元素,增加了新的污染源。但是,铂族元素在大气气溶胶中含量很低,分析方法的局限性,限制了PGE的大气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为掌握贵阳市大气PM2.5及其PGE的浓度水平和来源,以及PGE在源区的分布特征与污染源成分谱特征,本文选取云岩师大(市区)和花溪师大(郊区)为受体采样点,于2019年12月-2020年11月采集大气PM2.5样品(n=121),以及贵阳市7类主要污染源PM2.5样品(n=42),测定了样品中的PGE(Pt、Pd和Rh)、其他金属元素、Cl-、NO3-、SO42-、元素碳(EC)和总碳(TC)的含量,建立贵阳市污染源PM2.5成分谱数据库,首次报道了贵阳市汽车尾气尘成分谱特征,并运用PMF模型和比值特征法分别对贵阳市大气PM2.5及其中Pt、Pd和Rh的来源进行解析。主要结论如下:1.贵阳市PM2.5质量浓度范围在6.60~119.79μg/m3之间,日均浓度为33.14±18.73μg/m3,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国家一级标准(35μg/m3)和美国环保署的推荐值(65μg/m3)。PM2.5质量浓度的季节分布规律为冬季>秋季>夏季,相关性分析表明,PM2.5质量浓度与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呈较强的负相关性。2.贵阳市PM2.5中Rh、Pd、Pt的平均浓度(范围)分别为1.88(0.06~4.72)、29.86(10.05~115.33)、3.58(0.89~7.74)pg/m3,与国内外城市相比,大气PGE污染处于较低水平。云岩师大和花溪师大PM2.5中Pd的月均浓度变化较Rh和Pt更明显,两个区域PGE季均浓度均呈现秋季>夏季>冬季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云岩师大采样点大气PM2.5中Pt与Rh呈较强正相关关系,说明两者来源相同,花溪师大采样点中Pt与Pd、Pt与Rh以及Pd与Rh的相关性均为正相关,Pt、Pd和Rh来源可能具有一致性。另外,Pd、Pt的浓度与大气压呈较强的负相关关系,Pt与温度表现出较强的正向相关性。3.七类污染源中金属冶炼尘、燃煤尘和汽车尾气尘是贵阳市大气PM2.5中铂族元素的主要来源。其中,金属冶炼尘的PM2.5中Pt、Pd、Rh的平均浓度最大,分别为2186.136、1239.827、346.172 ng/g,显着高于燃煤尘(Pt:219.001、Pd:475.532、Rh:23.238 ng/g)和汽车尾气尘(Pt:297.877、Pd:329.866、Rh:74.760 ng/g)以及其他污染源。4.贵阳市土壤尘、建筑尘、汽车尾气尘、金属冶炼尘和燃煤尘具有明显的标识元素,分别为Al、Ca、OC、Fe、EC(As),但城市扬尘和道路尘具有建筑扬尘的特征,表明城市扬尘和道路尘是复合污染源。贵阳市汽车尾气尘OC特征组分的实测值(质量分数为21.67%)是估算值(13.89%)的1.56倍。5.PMF源解析表明,市区大气PM2.5污染源贡献率为:汽车尾气尘>金属冶炼尘与燃煤尘混合源>锅炉排放>垃圾焚烧和生物质燃烧以及二次源复合源>土壤尘与建筑尘复合源。郊区大气PM2.5污染源贡献率为:汽车尾气尘>二次源与垃圾焚烧复合源>金属冶炼尘与燃煤尘混合源>生物质燃烧>土壤尘与建筑尘和燃油混合源。比值特征源解析表明,城市扬尘、土壤尘、建筑尘、道路尘、汽车尾气尘、金属冶炼尘和燃煤尘构成了贵阳市大气PM2.5中PGE的来源,但汽车尾气尘、金属冶炼尘和燃煤尘是最主要的三大来源。

王帅民[10](2021)在《基于GNSS和再分析资料的ZTD/PWV精度评定与模型构建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水汽虽然占总的中性大气含量不足4%,但它却是地球中性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是大气能量传递的基础,水在低纬度地区被蒸发吸收热量,水汽被输送到高纬度地区凝结,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另一方面,水汽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此外,水汽在大气水文循环中也起着关键作用,在风的作用下,水汽围绕地球移动,为云层和降水的形成提供水源。因此,了解水汽的变化对于气候特征和气象监测研究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重点针对全球对流层延迟和水汽建模、精度评定及全球水汽变化趋势等开展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地表气象观测数据和GNSS ZTD分析了不同再分析资料温度、气压和湿度气象产品及ZTD在全球范围的精度和适用性。首先,利用2016年全球377个气象观测站的气压、温度、湿度作为真值,对比了 ERA5、MERRA-2、ERA-Interim、JRA55、NCEP/NCAR、NCEP/DOE地表层温度、气压和相对湿度产品的精度。ERA5地表层气压、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24hPa、3.54℃、18.57%,在六种再分析资料中的精度最好。其次,以ERA5再分析资料为例,对比分析了气压层和地表层气压、温度和相对湿度产品的精度,ERA5气压层的气压、温度和相对湿度产品与气象站观测数据之间的均方根误差分别0.95hPa、3.67℃和13.90%。就相对湿度和气压而言,ERA5气压层的精度明显好于地表层,但是ERA5气压层温度的精度比地表层略差。最后,以精度较高的ERA5再分析资料为例,对比分析了气压层和地表层计算ZTD的精度,气压层和地表层计算ZTD与IGS ZTD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4.73 mm、36.58mm;表明气压层计算ZTD精度明显要好于地表层。(2)基于ERA5再分析资料构建了全球对流层延迟模型。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2015-2018年ERA5再分析资料计算ZTD的周期项,采用频谱分析和最小二乘方法建立基于ERA5的全球对流层延迟格网模型GZTDERA5,使用2019年IGS ZTD验证该模型和GPT2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GZTDERA5和GPT2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38.03mm和42.43mm,GZTDERA5模型精度更高。(3)基于ERA5再分析资料构建了 PWV和ZTD随高度变化的全球网格模型。利用2015-2018年ERA5再分析资料反演的ZTD结果,分析了 ZTD随高度变化规律,建立了全球指数格网ZTD模型。使用2019年ERA5 ZTD结果进行模型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模型31-37层与36-37层的RMS分别为23.71和4.81 mm,模型36-37层绝对精度比31-37层的精度较好。根据PWV随高度变化规律,分别使用三次多项式月模型、三次多项式年模型和指数函数年模型进行拟合,指数模型、三次多项式年模型和月模型36-37层的RMS分别为0.50mm、0.38mm和0.14mm,表明PWV随高度变化三次多项式月模型的精度明显优于三次多项式年模型和指数模型。(4)基于ERA5再分析资料构建了全球PWV与ZTD之间的转换系数格网模型。分析了 2016-2018年ERA5反演PWV与ZTD之间的相关性,在全球绝大多数地区,它们的相关系数高于0.9,PWV与ZTD之间散点图表明它们之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进而建立PWV与ZTD之间的转换系数格网模型,使用2019年ERA5反演的PWV与ZTD验证该模型精度,模型的均方根误差为0.97mm,平均偏差为0.01mm,表明该模型有很好的精度,当无气象观测数据时可用GNSS ZTD可以直接转换为PWV。(5)基于GNSS、无线电探空和微波辐射计PWV分析不同再分析资料PWV与COSMIC-2 PWV在全球的精度和适用性。以 2016-2018 年 GNSS PWV 为真值,统计分析了 ERA5、ERA-Interim、JRA55、NCEP/NCAR 和 NCEP/DOE PWV 产品与 GNSS PWV 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 1.84mm、2.32mm、2.53mm、3.34mm 和 3.51mm,表明 ERA5 再分析 PWV产品在五种再分析资料中精度最好。此外,分析了五种再分析资料PWV产品在不同气候带的精度,结果表明在极区的绝对精度较好,相对精度略差;而在热带地区,五种再分析资料PWV产品的绝对精度和相对精度与极区正好相反,绝对精度较差而相对精度较好。将无线电探空仪和GNSS PWV作为真值,分析了 COSMIC-2在陆地区域反演PWV的精度,其均方误差分别为3.92mm和3.28 mm,表明从46°N-46°S范围内,COSMIC-2 PWV与GNSS、无线电探空仪PWV之间有很好的一致性。COSMIC-2 PWV与SSMIS、AMSR-2和GMI微波辐射计PWV在海洋区域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64mm、2.62m和2.70mm,表明COMSIC-2 PWV与三种微波遥感PWV在海洋区域有很好的一致性。此外,还分析了 COSMIC-2 PWV在热带、亚热带、南半球和北半球的精度情况,结果表明COSMIC-2PWV在南北半球的精度相近,COMSIC-2 PWV在亚热带区域的精度是好于热带区域。最后,我们还分析了微波辐射计PWV与海表温度、风速、云量和降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微波辐射计PWV精度与海表温度、云量和降雨量之间呈负相关,与风速呈正相关。(6)利用GNSS PWV、微波辐射计PWV、ERA5和MERRA-2 PWV分析了全球PWV平均值、变化率和变化趋势。使用 2000 年-2014年GNSS PWV数据对比分析了ERA5 PWV和 MERRA-2 PWV在陆地区域的全球平均值、变化率和变化趋势情况,结果表明在陆地区域ERA5与GNSS在长期水汽变化趋势上有更好的一致性。对比分析了 1988-2019年微波辐射计PWV、ERA5和MERRA-2 PWV在海洋区域变化趋势情况,结果表明ERA5再分析资料与微波辐射计在海洋区域水汽变化趋势上有更好的一致性。最后选用了 1980-2019年ERA5 PWV数据分析了近40年全球水汽变化趋势,以及1980-1989年、1990-1999年、2000-2009年和2010-2019年水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短期十年的水汽变化趋势主要是受到厄尔尼诺事件与拉尼娜事件的影响。此外,分析了 ERA5PWV与温度变化趋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PWV与温度变化趋势之间有很好的一致性,全球PWV和温度都呈上升趋势。(7)基于支持向量机构建了 GNSS与ERA5 PWV融合模型。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GNSS PWV与ERA5 PWV融合模型与算法,构建了 PWV时间域和空间域融合模型。在PWV时间域融合模型方面,融合后ERA5 PWV的平均均方根误差减少了 0.37mm,精度最大提高了 18.09%,平均精度提高12.32%。在PWV空间域融合模型方面,融合后的ERA5 PWV产品的平均均方根误差减少了 0.49mm,平均精度提高了 1 5.22%。无论空间域融合模型还是时间域融合模型,获得的PWV精度都有较明显提高。

二、大气、大气压及其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气、大气压及其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陆基长波导航授时系统中低频地波传播时延时变特性研究与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陆基长波导航授时系统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低频地波传播时延国内外研究进展
        1.2.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3 章节安排
    1.4 本章小结
2 低频地波传播理论及时变因素对传播时延的影响分析
    2.1 低频地波传播基本理论
        2.1.1 低频地波传播时延
        2.1.2 影响传播时延的因素
    2.2 地层时变因素对传播时延的影响分析
        2.2.1 影响大地电特性的时变因素
        2.2.2 土壤层温度对传播时延的影响
        2.2.3 土壤层湿度对传播时延的影响
        2.2.4 地下水位对传播时延的影响
    2.3 大气层时变因素对传播时延的影响分析
        2.3.1 影响大气电特性的时变因素
        2.3.2 大气温度对传播时延的影响
        2.3.3 大气湿度对传播时延的影响
        2.3.4 大气压强对传播时延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长期监测数据的传播时延时变特性分析
    3.1 传播时延的监测
        3.1.1 测量原理
        3.1.2 仪器设备
        3.1.3 数据采集与处理
    3.2 气象数据的获取与气象类型的选择
        3.2.1 气象数据的获取
        3.2.2 气象类型的选择
    3.3 传播时延时变特性分析
        3.3.1 传播时延时变规律分析
        3.3.2 传播时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3.3 复杂长距离下的气象差异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复杂长距离下传播时延时变预测模型
    4.1 人工神经网络
        4.1.1 BP神经网络
        4.1.2 GR神经网络
    4.2 传播时延时变预测模型
        4.2.1 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单点气象的传播时延预测模型
        4.2.2 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多点气象的传播时延预测模型
        4.2.3 基于GR神经网络建立多点气象的传播时延预测模型
        4.2.4 模型结果对比分析
    4.3 模型的普适性验证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火星复杂沙尘环境中偏振光传输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现状
        1.2.1 火星探测进展
        1.2.2 火星沙尘中激光传输特性研究进展
        1.2.3 偏振光传输特性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2 火星大气环境
    2.1 火星地表简介
    2.2 火星大气简介
    2.3 火星沙尘暴
        2.3.1 火星沙尘暴简介
        2.3.2 火星沙尘粒子浓度
        2.3.3 火星沙尘粒子与地球沙尘粒子的异同
    2.4 本章小结
3 火星沙尘粒子光谱散射特性
    3.1 Mie散射理论
    3.2 T-matrix方法
    3.3 火星沙尘粒子单次散射特性
        3.3.1 非球形火星沙尘粒子的消光、散射效率因子
        3.3.2 典型波长下火星沙尘粒子的光学特性
        3.3.3 火星沙尘粒子的散射相函数
    3.4 本章小结
4 火星复杂大气环境中的非偏振光传输特性仿真
    4.1 Monte Carlo方法
        4.1.1 直接模拟法
        4.1.2 统计估计法
        4.1.3 仿真计算流程
    4.2 基于分层Monte Carlo方法的火星复杂大气激光传输特性
        4.2.1 火星大气层的垂直结构
        4.2.2 火星大气垂直方向的衰减特性
    4.3 激光在火星沙尘环境中的传输衰减和透射率
        4.3.1 不同浓度下球形火星沙尘粒子的传输衰减和透射率
        4.3.2 非球形火星沙尘粒子的传输衰减和透射率
    4.4 本章小结
5 火星沙尘环境中的偏振光传输特性仿真
    5.1 偏振光的数值模拟方法
        5.1.1 偏振光及其偏振态
        5.1.2 偏振光传输的模拟
    5.2 火星沙尘中水平偏振光的传输特性
        5.2.1 不同风速下沙尘中的偏振光传输特性
        5.2.2 不同高度下沙尘中的偏振光传输特性
    5.3 不同偏振光在火星沙尘环境中的传输特性
    5.4 火星大气垂直方向上的偏振光传输特性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存在问题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内蒙古赛罕乌拉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蒸散发与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蒸散发估算方法
        1.2.2 草地蒸散发的影响机制
        1.2.3 不同草地利用方式的生态效应
    1.3 研究内容
        1.3.1 草地蒸散发及生长季的变化特征
        1.3.2 大尺度植被蒸散发与水分盈亏的时空变化及植被修复研究
        1.3.3 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地蒸散发的变化特征及草地保护与利用研究
        1.3.4 不同草地保护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的生态效应评估
    1.4 本论文关注的科学问题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特点
        2.1.2 植被与土壤
        2.1.3 气候特征
    2.2 观测与仪器
        2.2.1 草甸草原的通量观测
        2.2.2 草地生物多样性观测
    2.3 其他地面数据
        2.3.1 气象数据
        2.3.2 遥感数据
        2.3.3 土地利用数据
    2.4 湍流资料质量控制
    2.5 研究方法
        2.5.1 草地湍流通量观测
        2.5.2 生物多样性计算
        2.5.3 基于SEBAL模型的实际蒸散发模拟
        2.5.4 雨水资源化潜力
第三章 草地生长季气象因子及蒸散发的变化特征
    3.1 草地气象因子的变化特征
        3.1.1 土壤湿度与降雨变化特征
        3.1.2 土壤温度变化特征
        3.1.3 空气温湿度变化特征
        3.1.4 风速和风向变化特征
    3.2 草地下垫面辐射与能量平衡
        3.2.1 草地下垫面小气候平均日变化
        3.2.2 草地下垫面辐射平衡与能量闭合
        3.2.3 草地下垫面净辐射与可能蒸散量
    3.3 碳通量日变化特征
    3.4 草地蒸散发的变化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尺度植被蒸散发与水分盈亏的时空变化及植被修复研究
    4.1 区域植被类型及变化
    4.2 区域实际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
    4.3 区域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4.4 降水与气温对区域蒸散发和雨水资源化潜力影响
    4.5 区域植被的合理保护与修复
    4.6 小结
第五章 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地蒸散发的变化特征及草地保护与利用研究
    5.1 植被类型变化
    5.2 实际蒸散发与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5.2.1 实际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
        5.2.2 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5.3 不同保护利用方式草地的蒸散发、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和蒸降差的变化
        5.3.1 蒸散发的变化
        5.3.2 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的变化
        5.3.3 蒸降差的变化
    5.4 群落特征对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场蒸散发的影响
        5.4.1 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草地多样性对蒸散发的影响
        5.4.2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均匀度对蒸散发的影响
        5.4.3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群落盖度对蒸散发影响
        5.4.4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群落生物量对蒸散发的影响
    5.5 草地的保护与利用
    5.6 小结
第六章 不同草地保护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的生态效应评估
    6.1 多样性效应---不同草地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群落功能群多样性变化
    6.2 结构效应---不同草地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的群落功能群组成变化
    6.3 质量效应---不同草地保护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草场质量变化
    6.4 功能效应---不同草地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草场功能变化
    6.5 防风固沙效应---不同草地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防风固沙功能影响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
    7.3 不足与展望
附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基于多通道密闭式动态箱法对养殖塘CH4和CO2通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观测方法
    2.3 实验方案
第三章 密闭式动态箱法性能评估
    3.1 密闭式动态箱系统测量准确性评估
    3.2 密闭式动态箱系统测量代表性评估
    3.3 小结
第四章 养殖塘CH_4通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1 养殖塘CH_4扩散和冒泡通量时间变化特征
    4.2 养殖塘CH_4扩散和冒泡通量空间变化特征
    4.3 养殖塘CH_4通量的影响因素
    4.4 小结
第五章 养殖塘CO_2通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5.1 养殖塘CO_2通量时间变化特征
    5.2 养殖塘CO_2通量空间变化特征
    5.3 养殖塘CO_2通量的影响因素
    5.4 小结
第六章 讨论
    6.1 养殖塘多通道密闭式动态箱法适用性评价
    6.2 养殖塘CH_4和CO_2通量的时空格局及其排放水平
    6.3 养殖塘CH_4和CO_2通量影响因素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半干旱区富营养化浅水湖泊水-气界面温室气体昼夜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湖泊水-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测定方法
        1.2.2 湖泊水-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变化研究进展
        1.2.3 湖泊水-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乌梁素海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水文气象概况
        2.1.3 水生植被概况
    2.2 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2.2.1 采样点时间和采样点设置
        2.2.2 温室气体通量和分压数据的采集、测定与计算
        2.2.3 气象数据和水质数据采集、测定与计算
第三章 乌梁素海水-气界面CO_2分压和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3.1 乌梁素海CO_2 分压时空变化
        3.1.1 CO_2 分压昼夜变化
        3.1.2 CO_2 分压月变化
    3.2 乌梁素海水-气界面CO_2通量的时空变化
        3.2.1 CO_2 通量日变化
        3.2.2 CO_2 通量月变化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乌梁素海水-气界面CH_4分压和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4.1 乌梁素海CH_4 分压时空变化
        4.1.1 CH_4 分压昼夜变化
        4.1.2 CH_4 分压月变化
    4.2 乌梁素海水-气界面CH_4通量时空变化
        4.2.1 CH_4 通量昼夜变化
        4.2.2 CH_4 通量月变化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乌梁素海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及对温室气体变化影响
    5.1 环境因子的变化特征
        5.1.1 环境因子昼夜变化特征
        5.1.2 环境因子月变化特征
    5.2 乌梁素海水-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乌梁素海水-气界面CO_2通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5.2.2 乌梁素海水-气界面CH_4通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基金项目资助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6)大气压微波等离子体炬在硫化氢分解制氢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等离子体概述
    1.2 H_2S气体概况
        1.2.1 H_2S的来源与危害
        1.2.2 H?S的去除与硫磺回收工艺
    1.3 H?S直接分解制取硫磺和氢气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1 传统方法的H?S分解研究
        1.3.2 等离子体分解H?S的研究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
2 实验装置和诊断方法
    2.1 大气压微波等离子体炬
        2.1.1 大气压微波等离子体炬系统
        2.1.2 化学反应缓冲室的设计
    2.2 发射光谱
    2.3 化学分析方法
        2.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
        2.3.2 气相色谱
        2.3.3 X射线衍射
    2.4 本章小结
3 大气压微波N_2-H_2S等离子体炬的特征
    3.1 大气压微波N_2-H_2S等离子体炬放电形态
    3.2 大气压微波N_2-H_2S等离子体炬发射光谱诊断
    3.3 本章小结
4 N_2-H_2S等离子体炬产物成份分析
    4.1 H_2S分解产物分析
    4.2 影响因素分析
        4.2.1 放电功率及硫化氢初始浓度的影响
        4.2.2 冷却能力对反应的影响
    4.3 固体产物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和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基于遥感与数值模型的冻土监测与模拟方法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全球变化与冻土变化研究现状
        1.2.2 冻土遥感监测研究现状
        1.2.3 冻土水热传输过程与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3 现有研究的趋势与不足
第2章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2.1 科学问题
    2.2 研究思路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区概况
    2.5 数据来源
        2.5.1 被动微波遥感数据
        2.5.2 MODIS遥感数据产品
        2.5.3 土壤温湿度监测数据
        2.5.4 气象观测数据
        2.5.5 下垫面参数数据
        2.5.6 多年冻土区划图
第3章 基于被动微波遥感的地表冻融状态判别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地表冻融状态判别方法
        3.2.1 原始DIA算法及其不足之处
        3.2.2 土壤水分特征指标(LVSM)提取
        3.2.3 利用LVSM指标对DIA算法的改进
    3.3 改进DIA算法的判别结果及精度验证
    3.4 改进的DIA算法在东北地区的应用
        3.4.1 东北地区地表土壤冻融状态判别结果
        3.4.2 地表土壤冻融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年冻土空间分布遥感反演与分类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多年冻土空间分布遥感监测与分类方法
        4.2.1 冻结指数方法及其适用性改进
        4.2.2 多年冻土热学稳定性分区方法
    4.3 东北地区多年冻土识别与分类结果
        4.3.1 东北地区多年冻土识别结果
        4.3.2 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分类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频谱分析的冻土指标空间降尺度研究
    5.1 研究背景
    5.2 基于频谱分析的空间降尺度研究方法
        5.2.1 基于频谱分析的空间降尺度方法
        5.2.2 用于获取高分辨率相位的GWR方法
    5.3 基于频谱分析的空间降尺度结果与分析
        5.3.1 用于频谱分析的地表土壤冻融信息
        5.3.2 冻结天数指标的频率域特征
        5.3.3 频谱降尺度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分布式冻土水热传输过程数值模型研发
    6.1 冻土水热传输过程与水热耦合原理
    6.2 冻土水热过程数值模型的建立
        6.2.1 冻土系统的大气边界条件
        6.2.2 冻土系统的能量传递理论
        6.2.3 冻土系统的水分迁移理论
    6.3 FFIMS模型的求解
        6.3.1 模型结构框架与运行流程
        6.3.2 模型参数配置与输入输出
    6.4 FFIMS模型在研究区的应用
        6.4.1 FFIMS模型的应用示范区概况
        6.4.2 模型输入数据与预处理
        6.4.3 冻土水热过程数值模型模拟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融合遥感监测信息的冻土水热过程模拟研究
    7.1 冻土遥感监测信息与FFIMS模型的融合
        7.1.1 DIA算法与FFIMS模型的融合方法
        7.1.2 模拟结果与对比验证
    7.2 融合遥感监测信息的FFIMS模型在东北地区的模拟与验证
        7.2.1 地表温度模拟精度验证
        7.2.2 积雪模拟精度验证
        7.2.3 实际蒸散发模拟精度验证
    7.3 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地区冻土变化响应分析
        7.3.1 冻土水热参量时空演变特征分析方法
        7.3.2 冻土水热参量时空演变特征分析结果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FFIMS模型在流域水文过程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8.1 空间分布式流域水文过程模型——ESSI-3 模型
        8.1.1 ESSI-3 模型的发展历程
        8.1.2 ESSI-3 模型水文过程的参数化方法
    8.2 FFIMS模型与ESSI-3 模型的耦合方案
        8.2.1 冻土水文过程原理
        8.2.2 冻土水热过程与ESSI-3 模型的耦合方案
    8.3 耦合冻土过程的流域水文过程模拟研究
        8.3.1 ESSI-3 模型输入数据预处理
        8.3.2 ESSI-3 模型率定与验证
        8.3.3 耦合冻土过程的流域水文过程模拟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轨道电路防雷器件在高海拔环境下的雷电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轨道电路防雷研究现状
        1.2.2 空气间隙放电研究现状
        1.2.3 防雷变压器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高海拔环境对外绝缘的影响和有限元理论
    2.1 高海拔对外绝缘的影响分析
        2.1.1 川藏高海拔线路沿线多相体环境特点
        2.1.2 海拔高度对外绝缘的影响
    2.2 电场相关理论基础
        2.2.1 电场计算相关理论
        2.2.2 有限元法电场计算
        2.2.3 有限元法电磁场计算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棒-板短空气间隙放电仿真及试验研究
    3.1 棒-板短空气间隙电场仿真计算
        3.1.1 棒-板短空气间隙仿真模型
        3.1.2 仿真分析的前提假设
    3.2 棒-板短空气间隙电场的分布及分析
        3.2.1 不同距离下间隙电场的变化
        3.2.2 有无雾滴时间隙中电场的变化与影响
        3.2.3 不同雾滴大小间隙中电场的变化与影响
        3.2.4 棒电极尖端有水膜、水滴时间隙中电场的变化与影响
        3.2.5 不同棒极针尖形状下电场的变化
    3.3 棒-板空气间隙放电试验研究
        3.3.1 模拟试验装置及布置
        3.3.2 试验方法
        3.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4 海拔修正系数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ZPW-2000A防雷变压器雷电响应仿真及试验研究
    4.1 ZPW-2000A轨道电路设备
        4.1.1 ZPW-2000A轨道电路室内外设备
        4.1.2 ZPW-2000A轨道防雷变压器应用
        4.1.3 防雷变压器等效模型分析
        4.1.4 防雷变压器相关参数
    4.2 防雷变压器有限元模型建立与仿真
        4.2.1 防雷变压器模型建立
        4.2.2 防雷变压器有限元分析
    4.3 防雷变压器雷电响应试验研究
        4.3.1 模拟试验装置及布置
        4.3.2 试验方法及试验依据
        4.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9)贵阳市大气受体及污染源的PM2.5中铂族元素的污染特征与来源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区域概况
        1.2.1 地理特征
        1.2.2 气候特征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贵阳市大气受体PM_(2.5)的污染特征
        1.4.2 贵阳市大气受体PM_(2.5)中铂族元素的污染特征.
        1.4.3 贵阳市污染源PM_(2.5)中铂族元素的分布特征
        1.4.4 贵阳市污染源PM_(2.5)中化学成分谱的构建
        1.4.5 贵阳市大气受体PM_(2.5)及其铂族元素的来源解析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实验方法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 样品采集与分析
        2.2.1 采样仪器
        2.2.2 采样点的设置与样品采集
        2.2.3 采样前处理与样品保存
        2.2.4 主要污染源及受体PM_(2.5)样品中铂族元素分析.
        2.2.5 主要污染源及受体PM_(2.5)中常、微量元素分析.
        2.2.6 主要污染源及受体PM_(2.5)中碳组分分析
        2.2.7 主要污染源及受体PM_(2.5)中水溶性阴离子分析.
    2.3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第3章 贵阳市大气受体PM_(2.5)污染特征
    3.1 贵阳市大气受体PM_(2.5)浓度日变化特征
    3.2 大气受体PM_(2.5)浓度月变化特征
    3.3 大气受体PM_(2.5)浓度季节变化特征
    3.4 气象参数对大气受体PM_(2.5)质量浓度的影响
    3.5 气象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6 PM_(2.5)质量浓度与国内外城市的比较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贵阳市大气受体PM_(2.5)中铂族元素的污染特征
    4.1 受体PM_(2.5)中PGE浓度的年变化特征及比值特征
    4.2 受体PM_(2.5)中PGE浓度的月变化特征
    4.3 受体PM_(2.5)中PGE浓度的季节变化特征
    4.4 气象参数对受体PM_(2.5)中PGE浓度的影响
    4.5 受体PM_(2.5)中PGE的相关性分析
    4.6 贵阳市受体PM_(2.5)中PGE含量与国内外城市的比较..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贵阳市污染源PM_(2.5)中铂族元素的分布特征
    5.1 城市扬尘PM_(2.5)中PGE含量特征
    5.2 土壤尘PM_(2.5)中PGE含量特征
    5.3 建筑尘PM_(2.5)中PGE含量特征
    5.4 道路尘PM_(2.5)中PGE含量特征
    5.5 汽车尾气尘PM_(2.5)中PGE含量特征
    5.6 金属冶炼尘PM_(2.5)中PGE含量特征
    5.7 燃煤尘PM_(2.5)中PGE含量特征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贵阳市主要污染源PM_(2.5)成分谱特征
    6.1 贵阳市主要污染源PM_(2.5)化学组成及成分谱
        6.1.1 城市扬尘
        6.1.2 土壤尘
        6.1.3 建筑尘
        6.1.4 道路尘
        6.1.5 汽车尾气尘
        6.1.6 金属冶炼尘
        6.1.7 燃煤尘
        6.1.8 本章小结
第7章 贵阳市大气受体PM_(2.5)及其铂族元素来源解析
    7.1 基于PMF模型的贵阳市大气受体PM_(2.5)来源解析
        7.1.1 市区大气PM_(2.5)来源解析
        7.1.2 郊区大气PM_(2.5)来源解析
    7.2 比值特征法解析贵阳市大气PM_(2.5)中铂族元素的来源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基于GNSS和再分析资料的ZTD/PWV精度评定与模型构建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对流层延迟在卫星导航中的作用
        1.1.2 水汽在大气中的作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全球GNSS对流层模型构建研究
        1.2.2 GNSS水汽建模研究
        1.2.3 多种水汽数据源精度评定与融合研究
        1.2.4 全球大气水汽的分布、变化和长期趋势分析研究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2章 GNSS水汽反演的理论与方法
    2.1 常见的水汽观测方法
        2.1.1 无线电探空观测
        2.1.2 遥感水汽观测
        2.1.3 GNSS无线电掩星观测
        2.1.4 地基GNSS水汽观测
    2.2 地基GNSS水汽反演的理论与方法
        2.2.1 GNSS天顶对流层总延迟(ZTD)估计
        2.2.2 GNSS静力学延迟(ZHD)解算
        2.2.3 GNSS湿延迟(ZWD)估计解算
        2.2.4 可降水量(PWV)的解算
    2.3 GNSS掩星水汽反演、再分析资料水汽反演、探空水汽反演的理论与方法
    2.4 星载微波辐射计水汽反演的理论与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种再分析气象产品及计算ZTD精度评定
    3.1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3.1.1 六种再分析资料简介
        3.1.2 GNSS对流层产品
        3.1.3 气象数据
        3.1.4 研究方法与评价指标
    3.2 多种再分析资料气象参数(温度、压强、相对湿度)精度评定
        3.2.1 多种再分析资料地表气象参数精度评定
        3.2.2 ERA5再分析资料气压层气象参数精度评定
    3.3 ERA5再分析资料计算ZTD精度评定
        3.3.1 地表层气象参数与Saastamoinen模型计算ZTD精度分析
        3.3.2 气压层气象参数与积分公式计算ZTD精度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ERA5再分析资料构建全球GNSS对流层模型
    4.1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4.1.1 数据源
        4.1.2 快速傅里叶变换
        4.1.3 最小二乘指数拟合
        4.1.4 评价指标
    4.2 基于ERA5再分析资料构建ZTD随高度变化格网模型
        4.2.1 ZTD随高度变化拟合模型的选取
        4.2.2 模型精度验证
    4.3 基于ERA5再分析资料构建全球对流层延迟模型
        4.3.1 全球对流层延迟模型构建
        4.3.2 模型精度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ERA5再分析资料构建水汽相关模型
    5.1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5.1.1 数据源
        5.1.2 最小二乘多项式拟合
    5.2 基于ERA5再分析资料构建水汽随高度变化格网模型
        5.2.1 水汽随高度变化拟合模型的选取和拟合精度验证
        5.2.2 水汽随高度变化三次多项式月模型的外符合精度验证
    5.3 基于ERA5再分析资料构建对流层与水汽转换系数模型
        5.3.1 基于ERA5再分析资料构建对流层与水汽转换系数模型
        5.3.2 全球水汽与对流层之间的转换系数格网模型精度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多种再分析水汽与COSMIC-2水汽在全球的适用性分析
    6.1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6.1.1 数据源
        6.1.2 评价指标
    6.2 基于GNSS水汽多种再分析资料水汽精度评定
        6.2.1 五种再分析资料水汽产品在全球的精度分析
        6.2.2 不同气候带五种再分析资料产品PWV的评定
        6.2.3 五种再分析资料水汽产品在不同气候带精度的季节性变化
    6.3 COSMIC-2反演水汽在陆地区域的精度评定
        6.3.1 COSMIC和COSMIC-2反演水汽均方根误差分布
        6.3.2 COSMIC和COSMIC-2反演水汽的精度评定
    6.4 COSMIC-2反演水汽与微波辐射计PWV在海洋区域对比分析
        6.4.1 高差对COSMIC-2与微波辐射计PWV精度的影响
        6.4.2 微波辐射计PWV与COSMIC-2 PWV整体对比
        6.4.3 热带和亚热带海洋区域微波辐射计PWV与COSMIC-2 PWV对比
        6.4.4 南半球与北半球海洋区域微波辐射计PWV与COSMIC-2 PWV对比
        6.4.5 COSMIC-2 PWV与微波辐射计PWV的RMS与环境因素关系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GNSS、微波遥感和再分析资料全球水汽变化趋势研究
    7.1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7.1.1 NCAR全球2小时GPS PWV数据集
        7.1.2 Theil-Sen趋势估计法
    7.2 GNSS、微波辐射计与再分析资料水汽对比
        7.2.1 基于GNSS水汽的ERA5和MERRA-2水汽变化趋势对比
        7.2.2 基于微波辐射计水汽的ERA5和MERRA-2水汽变化趋势对比
    7.3 基于ERA5再分析资料全球近40水汽变化趋势分析
    7.4 基于再分析资料的水汽与温度变化趋势对比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支持向量机构建ERA5再分析资料与GNSS水汽融合模型
    8.1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8.1.1 数据源
        8.1.2 支持向量机
    8.2 基于支持向量机构建ERA5再分析资料与GNSS PWV融合模型
        8.2.1 支持向量机核函数的选取
        8.2.2 支持向量机C参数与gamma参数的选取
        8.2.3 ERA5与GNSS水汽融合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9.1 研究工作总结
    9.2 下一步研究计划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与完成论文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大气、大气压及其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陆基长波导航授时系统中低频地波传播时延时变特性研究与建模[D]. 郑晓依.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火星复杂沙尘环境中偏振光传输特性研究[D]. 韩安丽.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内蒙古赛罕乌拉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蒸散发与生态效应研究[D]. 张小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4]基于多通道密闭式动态箱法对养殖塘CH4和CO2通量特征研究[D]. 贾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5]半干旱区富营养化浅水湖泊水-气界面温室气体昼夜变化研究[D]. 张状状. 内蒙古大学, 2021
  • [6]大气压微波等离子体炬在硫化氢分解制氢应用的研究[D]. 谢士辉.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7]基于遥感与数值模型的冻土监测与模拟方法体系研究[D]. 高会然.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2021(01)
  • [8]轨道电路防雷器件在高海拔环境下的雷电响应研究[D]. 李静.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1(01)
  • [9]贵阳市大气受体及污染源的PM2.5中铂族元素的污染特征与来源解析[D]. 李小成.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10]基于GNSS和再分析资料的ZTD/PWV精度评定与模型构建方法研究[D]. 王帅民. 山东大学, 2021(10)

标签:;  ;  

大气、大气压及其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