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硬化剂注射后患者的护理

血管硬化剂注射后患者的护理

一、注射血管硬化剂术后病人的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熊夏慧[1](2021)在《耳穴压豆治疗气滞血瘀型下肢静脉曲张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皮质醇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耳穴压豆法缓解下肢静脉曲张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术后血清皮质醇浓度的影响,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疼痛的缓解探索不同的治疗方法,通过减轻患者的疼痛,达到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目的。方法: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疮疡蛇伤脉管外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均予以入院常规治疗及手术治疗。术后治疗组33例予术后常规治疗及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33例仅予术后常规治疗,同时观察并分别记录下两组患者术后第6h、12h、24h、48h及72h手术切口疼痛的VAS和VRS分值,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日清晨及术后次日清晨和术后第3天清晨的血清皮质醇浓度(Cor),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皮质醇浓度与VAS评分、VRS评分的相关性,计算两组患者的有效治疗率和临床总疗效评价。结果:本课题共完成病例研究6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CEAP分级人数经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结果与分析如下: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6h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h、24h、48h及72h,治疗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语言等级评定量表(VRS):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6h的V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h、24h、48h及72h,治疗组的V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血清皮质醇浓度(Cor):(1)两组患者手术日清晨的血清皮质醇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清晨的血清皮质醇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清晨的血清皮质醇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⑷血清皮质醇与VAS评分、VRS评分的相关性:两组患者术后第12h的VAS评分、VRS评分与术后第1天的血清皮质醇浓度呈高度相关(r>0.7,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72h的VAS评分、VRS评分与术后第3天的血清皮质醇浓度也呈高度相关(r>0.7,P<0.05)。结论:耳穴压豆法对下肢静脉曲张术后疼痛的缓解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与血清皮质醇浓度的下降具有一定相关性。耳穴压豆治疗符合中医的理法原则,又能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减轻术后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目前众多临床研究已表明耳穴压豆对疼痛的疗效确切可观,安全可行,经济实惠,简便易行,今后在临床上可以更多地推广和应用。

廖志远[2](2021)在《芍倍注射液治疗Ⅱ~Ⅲ期内痔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临床研究目的:观察对比芍倍注射液与消痔灵注射液、内痔结扎术治疗Ⅱ~Ⅲ期内痔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探讨硬化剂与软化剂的临床差异,为治疗内痔提供临床依据及思路。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Ⅱ~Ⅲ期内痔患者90例,随机分入芍倍组、消痔灵组、手术组。观察对比三组患者治疗的近期疗效、术后便血发生率、术后疼痛、硬结情况、术后并发症(肛门坠胀、肛缘水肿、尿储留)、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1)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体征、内痔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对比性;(2)三组患者近期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便血发生率:三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治疗后各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疼痛评分:芍倍组与消痔灵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芍倍组与手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5)指检硬结情况:芍倍组与消痔灵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芍倍注射后硬结情况发生明显少于消痔灵注射,手术组非手术区域未发现有硬结情况;(6)术后尿储留:芍倍组与手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痔灵组与手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芍倍组与消痔灵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7)肛门坠胀:芍倍组与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痔灵组与手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芍倍组与消痔灵组无明显差异(P>0.05),注射后肛门坠胀感均较轻;(8)术后肛缘水肿发生率:术后第三、七天注射两组分别与手术组对比经统计学方法分析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一天三组患者肛缘水肿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9)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经统计学方法分析,P值均<0.05,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芍倍组及消痔灵组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手术组,但芍倍组与消痔灵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芍倍注射液、消痔灵注射液、内痔结扎术治疗Ⅱ~Ⅲ度内痔具有相同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都可明显改善内痔患者便血、脱出的症状。2.芍倍注射液、消痔灵注射液较内痔结扎术治疗Ⅱ~Ⅲ度内痔具有更短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且产生的术后并发症少、轻。3.芍倍注射液较消痔灵注射液在指检硬结情况上明显较轻。第二部分:实验研究目的:从组织病理学观察芍倍注射液与消痔灵注射液对大鼠直肠肛管组织变化,并初步探讨硬化剂与软化剂治疗痔的差异。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芍倍组、消痔灵组、空白对照组,每组各15只,经麻醉后,分别予芍倍注射液、消痔灵注射液、生理盐水注射(注射量按实验动物与成人用量换算5.25ml/1000g配置),注射一次。注射后每天观察大鼠一般活动、排便不畅、便血等情况及不适体征,分别于第1、3、7天,每组随机取5只大鼠肛管直肠段组织,先视诊,再以右手食指进行触诊,主要观察注射点与周围组织区别,有无硬结等情况,并制成HE染色切片标本,组织病理学观察分析如血管变化差异、组织排列(增生、纤维变化)炎细胞浸润情况、吞噬细胞、组织坏死等情况。结果:(1)一般情况对比及肛管直肠组织大体形态学观察:除第一天生理盐水对照组死亡1例外,其他两组均未见有死亡。余每日观察各组大鼠无排便不畅、便血、疼痛等不适表现。第一天取材:芍倍组与消痔灵组均见注射部位颜色暗红,并随着时间的递增变浅,消痔灵见1例组织肿胀,伴轻度组织坏死样变化,生理未见明显异常。第三天取材:芍倍组注射部位组织颜色均较前两天浅,指诊轻柔;消痔灵组颜色仍呈暗红,有2例触诊有局部硬结出现;生理盐水组同前。第七天取材:芍倍组见注射位置组织呈现较周围组织萎缩变小,颜色稍白,触诊轻柔;消痔灵组颜色仍暗红,有2例肿胀,轻度糜烂样改变,触诊有3例硬结,生理盐水组同前。(2)各组大鼠肛管直肠组织病理学观察芍倍组:注射后组织排列相对整齐完整,血管收缩明显,随着时间的递增呈萎缩状紧密,并伴有血栓形成,结缔组织产生,可见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未见有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组织坏死。消痔灵组:注射后粘膜组织排列较紊乱,血管收缩明显,部分闭塞,少许炎性细胞浸润,有水肿出现,随着时间的递增各肌层组织排列贴合紧密,有局部水肿形成,无炎性细胞浸润、组织坏死出现。生理盐水组:注射后组织排列整齐,无血管闭塞、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组织坏死出现。结论:芍倍注射液与消痔灵注射液对大鼠肛管直肠组织均有血管收缩、闭塞等作用,但芍倍注射液较消痔灵注射液对大鼠肛管直肠组织产生硬结情况明显较轻,其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刘佳[3](2021)在《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观察与调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疾病认知情况,评估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分析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多种途径观察记录泡沫硬化剂治疗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有效解决办法,为提升泡沫硬化剂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就诊体验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在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就诊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自行设计问卷、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生活质量问卷(the 20item-chronic venous diseas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IVIQ-20)、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合电话、门诊、微信小程序等随访方式,观察调研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疾病认知行为及健康教育需求、生活质量现状及泡沫硬化剂治疗后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513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中,47.95%的患者完全不知晓疾病相关知识,完全知晓者仅为1.75%。患者对疾病知识需求前3位依次为:治疗(58.48%)、保健康复(52.44%)、预防(42.88%)。不同年龄、居住地和文化程度的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36.84%的患者曾经接受过下肢静脉曲张治疗,63.16%的患者从未接受过治疗,患者未穿戴医用梯度压力袜的主要原因是“不知晓医用梯度压力袜”。2.下肢静脉曲张患者CIVIQ生活质量得分为(83.47±16.58)分,59.21%(299/505)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生活质量等级为良,30.10%(152/505)的等级为中,10.69%(54/505)的等级为差,性别、居住地、月收入和CEAP分级是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35例患者泡沫硬化剂治疗1个月后,色素沉着224例(51.49%)、疼痛192例(41.14%)、皮下硬结73例(16.78%)、肿胀34例(7.82%)、血栓性浅静脉炎(superficial thrombophlebitis,STP)27例(6.21%)。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不良反应逐渐减轻或消失。使用不同剂量、浓度泡沫硬化剂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色素沉着形成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医用梯度压力袜穿戴时长组患者,皮下硬结形成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普遍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就诊意识淡薄,有明确的健康教育需求,医务人员需面向大众开展更广泛积极的健康教育活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女性、乡村居民、低收入人群和重症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健康指导,给予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社会支持,提高其生活质量;其中,疼痛、色素沉着、皮下硬结是泡沫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最常见的术后不良反应,提示医务人员应需加强泡沫硬化剂术后随访,改善患者就诊体验,关注治疗后不良反应,探索改进措施,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无严重并发症,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蒋毛毛[4](2021)在《射频和激光消融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大隐静脉曲张(Great saphenous varicose vein,GVSS)是临床中常见和多发的疾病。传统手术至今依然是治疗该疾病的经典手术。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治疗理念的转变,临床中涌现处诸多微创技术,其中腔内热消融技术在治疗该疾病有着良好的疗效。本研究通过临床病例分析,比较射频消融术和激光消融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并总结两种手术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并发症的处理策略。方法(1)根据诊断标准、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20年5月至2020年11月)手术治疗的大隐静脉曲张病人共99人(99条患肢)的临床资料,根据采取的手术方式分为射频组和激光组,其中射频组(大隐静脉射频消融术+泡沫硬化剂注射术+点式剥脱术)共47人(47条患肢),激光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主干激光消融术+泡沫硬化剂注射术+点式剥脱术)共52人(52条患肢)。通过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24h疼痛分值、治疗时间、并发症(皮肤瘀斑、皮下血肿、血栓性静脉炎、足踝区感觉异常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术后大隐静脉闭合情况观察比较,以此评估患者疗效及并发症。(2)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的疗效,从而总结射频消融术和激光消融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优缺点、术中注意事项,探讨并发症的处理策略,为临床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提供参考。结果(1)射频组和激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患侧、大隐静脉直径和临床分级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射频组和激光组在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h疼痛分值、治疗时间、术后并发症(皮肤瘀斑、皮下血肿、血栓性静脉炎、隐神经损伤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和术后大隐静脉闭塞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射频消融术和激光消融术近期疗效确切,疗效相当,具备切口少、恢复快以及并发症少等优势,但后期恢复情况需做进一步的随访。(2)射频消融术相较于激光消融术术后疼痛较轻,并发症发生少,但两者差异不显着。(3)本研究中,射频组和激光组疗效相似,但射频组无需高位结扎大隐静脉,更具微创性。(4)腔内技术对于膝下大隐静脉消融治疗是否会损伤隐神经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邓水苗[5](2021)在《内镜下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疗效与术后出血风险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内镜下套扎术是预防和治疗部分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合并出血的一线方法。然而,不同患者类型的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明确。另外,内镜下套扎术术后仍存在再出血的风险,其相关的危险因素也需要进行探索。本研究拟分析影响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治疗后疗效及(再)出血的相关因素,为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个体化临床诊疗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以期降低治疗后(再)出血发生率,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于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因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行EVL治疗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数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和相关临床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数据:年龄、性别、肝硬化病因(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胆汁淤积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其他原因等)、肝性脑病分级等,实验室相关检查包括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氨酰基转移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γ-GGT)、白蛋白(albumin,Alb)、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肌酐(creatinine,Cr)、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ratio,INR)、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结合胆红素(combined bilirubin,CB)等。CT影像学检查包括门静脉宽度、脾脏大小、腹水分度。其他治疗措施(脾切除、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联合胃静脉曲张套扎)等。对于满足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以均数和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对不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则以中位数表示,采用非参数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n(%)]表示,根据变量特点采用x2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临床相关因素与结局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41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共接受311次EVL治疗。在随访周期内,其中185例患者接受1次EVL治疗,43例接受2次EVL治疗,12例接受3次,1例最终接受4次治疗。对所有患者套扎治疗前的肝功能储备行Child-Pugh分级,其中A、B、C级分别为142例(45.7%)、115例(37.0%)及54例(17.4%)。71例患者(22.8%)进行静脉套扎后使用了β受体阻滞剂口服联合治疗。35例(11.3%)患者行EVL治疗前有脾切除史。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的期间,43例(13.8%)还一并行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治疗。244例(78.5%)单纯行套扎术,8例(2.6%)同时行食管静脉硬化剂注射术,有59例(19.0%)同时行胃曲张静脉组织胶闭塞术。随访中有52例(16.7%)患者出现治疗后(再)出血,大部分患者均未出现(再)出血的情况(259例,83.3%)。我们对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发现出血组脾切除比例高于未出血组(19.2%vs.9.7%,P=0.046),有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因素均未见差异。对所有病例曲张的食管静脉行Grade分级,大部分(270例,86.8%)为重度,只有少部分(20例,6.4%)为中度。252例患者未发现有血栓形成,59例有血栓(19.0%)。镜下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为39例(12.5%)。对随访中出血组和未出血组镜下指标进行比较,存在红色征、血栓形成及活动性出血,两组间差异体现出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9、0.006和0.040)。对静脉套扎术后(再)出血的临床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脾切除(OR=0.449,95%CI 0.201-1.002,P=0.051)和血小板计数高(OR=0.997,95%CI 0.993-1.000,P=0.072)在能够减少套扎后(再)出血的分析中P值接近0.05,但均未达到<0.05。血栓形成(OR=2.510,95%CI 1.288-4.890,P=0.007)和镜下发现活动性出血(OR=2.213,95%CI 1.022-4.792,P=0.044)则是套扎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相似结果:血栓形成(OR=2.364,95%CI1.196-4.676,P=0.013),镜下发现活动性出血(OR=2.265,95%CI 1.021-5.021,P=0.044)。对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静脉曲张分级缓解的临床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单因素结果显示:活动性出血(OR=4.888,95%CI 1.677-14.252,P=0.004)和门脉高压性胃病(OR=0.368,95%CI 0.180-0.753,P=0.006)都表现出与静脉曲张分级缓解比较强的关联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则发现:活动性出血和门脉高压性胃病仍为静脉曲张分级缓解的显着影响因素。以二级预防作为参照,一级预防(OR=2.815,95%CI 1.086-7.296,P=0.033)更加能够获得后续静脉曲张缓解,说明早期行静脉套扎更有利于静脉曲张的缓解。对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不良事件主要包括发热、胸骨后疼痛、吞咽梗阻感、恶心及腹痛不适等。在311例手术中,出现发热为28例(9.0%),胸骨后疼痛为29例(9.3%),吞咽梗阻感有55例(17.7%),恶心、腹痛发生率分别为6.4%及2.9%。吞咽梗阻感发生率最高,接近20%,其次为胸骨后疼痛不适、发热。EVL术后不良反应多为治疗后24-72h出现,且持续时间较为短暂,在给予密切观察及对症处理后绝大部分可缓解消失。结论:EVL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一级预防、急性出血和二级预防中均体现相近的预防后续(再)出血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可控。血栓形成和镜下发现活动性出血是EVL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能够增加后续出血的风险,脾切除和血小板计数高可能是EVL后(再)出血的保护因素。活动性出血和门脉高压性胃病为静脉曲张缓解的显着影响因素。对比二级预防,患者采取一级预防更有利于获得静脉曲张缓解。因此,推荐患者早期行静脉套扎,以获得静脉曲张缓解。

张珈恺[6](2020)在《食管静脉套扎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延边地区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25例,其中生长抑素治疗组为对照组66例,生长抑素联合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组为治疗组59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早期止血率,早、近、远期再出血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探讨生长抑素联合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延边地区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均未在治疗结束72h内观察到再出血征象,在早期、近期再出血率、死亡率方面无显着差异,但远期再出血率方面治疗组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出现术后不良反应的患者共34例(57.63%),其中胸骨后疼痛28例(47.46%)、恶心4例(6.78%)、吞咽困难2例(3.39%);术后食管静脉曲张复发的患者共27例(45.76%),其中重度和轻度分别为23例和4例,平均复发时间为4.00(2.00-10.00)月;针对朝汉两民族患者进行比较后发现,下段静脉曲张患者与中段及中下段相比,朝鲜族明显多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7和0.012);而其他一般资料,早、近、远期再出血率及死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EV复发率、复发时间及复发程度的比较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延边地区朝鲜族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位置与汉族相比较食管下段更为多见。(2)延边地区食管静脉套扎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所致上消化道出血在早期止血、近期再出血及死亡率方面与单纯生长抑素治疗的效果基本相同,但在预防远期再出血方面的成效明显优于单纯生长抑素治疗。

周娇娇[7](2020)在《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知识图谱研究》文中认为1研究目的与意义1.1梳理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发展史,揭示中医外科肛肠领域在中医药的“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方面作出的贡献。1.2挖掘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研究热点与前沿,为临床与科研工作者提供新的研究方向。1.3系统梳理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的文献,找出核心研究机构与研究者,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供一定的方向。2研究方法2.1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对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相关文献数据的发文年代、作者、研究机构与期刊杂志等分布情况进行分析。2.2应用共现分析,对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相关文献数据的作者、机构与关键词进行分析,找出该领域的核心研究者与研究机构,以及该研究领域的热点与前沿。2.3应用聚类分析,对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相关文献数据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找出该研究领域中的基本知识结构,并依据其时间线视图,直观展示出该领域的演化过程。2.4应用突现分析,对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相关文献数据的关键词进行突现分析,挖掘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3研究结果3.1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李华山教授是该领域最高产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是该领域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中国肛肠病杂志是该领域的核心期刊。3.2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共现分析结果3.2.1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作者共现分析结果发现该领域已形成多个研究团队,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团队分别是:李华山团队、韩宝团队、叶玲团队与范学顺团队。3.2.2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机构共现分析结果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联合北京马应龙长青肛肠医院与国内十多个研究机构间开展了相对密切的合作,而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则相对独立,与其他研究机构合作较少;另外机构共现结合作者共现分析发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李华山团队对近几年该领域产生的影响最大,即该团队研究的内容是目前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研究的热点。3.2.3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关键词共现分析结果消痔灵注射液是该研究领域最常用的药物;该领域最常研究的直肠脱垂类型是直肠黏膜内脱垂;注射疗法联合PPH或者肛门紧缩术是最常研究的联合术式;该领域的研究主要是临床观察性研究。3.3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关键词聚类后,共得到9个聚类,进一步分析得出6个基本知识结构:Cluster0的研究主题为祖国医学在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的传承与发展;Cluster1、Cluster3和Cluster8的研究主题均为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时联合其他术式的研究;Cluster2、Cluster4的研究主题为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类型研究;Cluster5的研究主题为利用有限元模型客观证明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有效的理论研究;Cluster6的研究主题为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时注射方式的研究;Cluster7的研究主题为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患者的人群研究。3.4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关键词突现分析结果1977年~2007年属于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初期,经过长达30年不间断研究,丰富了国内关于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经验。自2007年开始至今属于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发展期:术式方面的研究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研究的注射药物以消痔灵注射液和芍倍注射液为主;注射疗法中的消痔灵注射术是研究的焦点;研究方法仍以临床观察性研究为主。4研究结论4.1对我国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研究领域进行可视化分析,从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发展过程,揭示了中医外科肛肠领域在中医的“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方面作出的贡献。4.2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中研究热点与前沿:关于注射药物,消痔灵注射液既是研究的热点又是研究的前沿,芍倍注射液是研究的前沿;关于注射疗法,消痔灵注射术是研究的前沿;关于联合术式,注射疗法联合PPH、TST或者RPH等联合术式属于该领域研究的前沿;关于该领域研究的直肠脱垂类型,完全性直肠脱垂既是研究的热点又是研究的前沿,直肠粘膜内脱垂是研究的前沿;关于研究的方法,临床观察是研究的前沿。4.3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中的核心研究机构与研究者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与该院的李华山教授,可以成为该领域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首先考虑对象。

谢心[8](2020)在《芍倍注射液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芍倍注射液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通过疗效评定,为临床上治疗混合痔,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复发率,提高痔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思路和方法,以便于更好服务于患者。方法:本课题选取符合本试验研究的80例诊断为混合痔的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分成联合治疗组和单纯治疗组,每组各40例。联合治疗组和单纯治疗组术前的准备工作相同,术前的相关检查已经完善,排除有关手术禁忌症,均在腰腧穴麻醉+静脉强化麻醉下行外剥内扎术。联合治疗组40例病患术中予芍倍注射液(芍倍注射液+生理盐水,配比浓度为1:1)直接注入痔核结扎基底处、结扎线上1cm黏膜下以及为结扎的、较小的内痔内注射,每点约5ml,伴直肠粘膜松弛者同时在松弛粘膜下注射。单纯治疗组40例病患术中不进行芍倍注射液粘膜下注射。两个组上的病人都在术后第一天进行换药操作,且操作方法一致。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肛缘水肿、疼痛、出血、坠胀、肛门狭窄、大小便等情况;并对本试验中的病人进行远期电话随访,观察远期复发率情况。所有试验相关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分析,采取卡方检验、t检验或轶和检验等检验方法完成相关数据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联合治疗组和单纯治疗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在诊疗前后进行对比分析,两组病患在性别、年龄、病程、手术时间等方面经统计学软件分析,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2)术后疼痛及肛缘水肿方面:术后1天、3天,对比两组病人肛缘水肿情况,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天,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于术后1、3、7天,对两组病人的术后疼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相关意义(P<0.05);(3)术后肛门狭窄情况:联合治疗组肛门狭窄情况明显少于单纯治疗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关于术后排尿、排便方面:术后排尿情况,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术后第一次排便情况,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排便情况优于单纯治疗组;(5)疗效评定方面:术后6个月,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相关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进行对比,联合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单纯治疗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芍倍注射液联合外剥内扎术医治混合痔的综合性医疗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创伤破坏小,几乎无不良反应,复发概率相对低,并发症及后遗症少,从最大程度上减少了肛管局部解剖结构的损坏,最佳地保护了肛门的功能(主要是保护黏膜,修复肛垫,不破坏或损伤正常组织),提高疗效的同时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为临床上医治混合痔提供一个安全、可靠、有用、有效的医疗方式。

郭仕琪[9](2020)在《自动弹力线套扎术联合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混合痔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临床上经保守治疗无效的痔应选择手术治疗,针对混合痔出血、脱出症状的手术方式有很多,术式的联合应用顺应了改善症状与保护肛门功能的微创趋势,术后并发症、复发率不容忽视,而目前尚无统一术式。自动弹力线套扎术与铜离子电化学治疗因其安全有效、创伤小,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将两者联合应用能够提高疗效、保持各自原有的固脱、止血的基础上取长补短、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扩大适应症范围。目的:本研究旨在客观评价自动弹力线套扎术联合铜离子电化学疗法与痔上黏膜环切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混合痔(同时伴有出血、脱出症状)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优势与不足,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的60个病例均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19年5月至2019年11月诊断为混合痔(同时伴有出血、脱出症状)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麻醉方式均为腰麻,由同一医师行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自动弹力线套扎术联合铜离子电化学疗法,对照组采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全面比较两组术式的疗效评分、术后症状评分、术后并发症评分、随访1个月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通过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全面客观评价两组手术方式。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内痔数量、外痔切口数量)的统计中无显着性差异(>0.05)。在临床疗效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前、术后第1、3、7、14、21天的便血评分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便血停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水肿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术后下坠急便感方面的评分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尿潴留评分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随访1个月的残痔评分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试验组与对照组中均未出现术后肛门功能异常和肛门狭窄。结论:自动弹力线套扎术联合铜离子电化学疗法与痔上黏膜环切术在治疗同时伴有出血、脱出症状的混合痔时,其临床疗效相当,且在术后便血情况、术中出血量、术后便血停止时间、肛门下坠急便感方面有显着优势,较之单一微创术式,联合术式可以互为辅助,增强加固、止血作用,拓宽手术适应症的范围,减少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可能性,对肛门功能损伤程度较小,安全有效,操作便捷,可供临床医生尤其是青年医生选择。

朱明洋[10](2020)在《经皮颈内静脉穿刺介入栓塞治疗左侧原发精索静脉曲张的探讨》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比研究,探讨经颈内静脉入路介入栓塞方法治疗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的疗效及优势。对象与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间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泌尿外科收治左侧VC患者,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患者随机分为开放手术组(A组)、经股静脉入路组(B组)和经颈内静脉入路组(C组),分别采用开放手术(Palomo术)方法、经股静脉穿刺入路介入栓塞治疗方法和经颈内静脉穿刺入路介入栓塞治疗方法治疗VC。比较C组与A、B两组间围手术期,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的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C组手术前和术后3月精液检查:精液量分别为(2.31±0.78)ml 和(3.25±0.84)ml,精液浓度分别为(9.24±4.18)×106/ml和(30.69±8.24)×106/ml,精子总数(22.59±14.41)×106/ml和(82.92±40.01)×106/ml,前向运动精子占比(17.27±8.79)%和(39.11±13.75)%,前向运动精子数(34.58±26.05)×106/ml 和(4.17±3.75)×106/ml,活动精子数(5.98±5.02)×106/ml和(39.58±28.57)×106/ml,C组术前和术后上述精液检查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术后精液量分别为(3.09±0.62)ml和(3.25±0.84)ml,前向运动精子占比分别为(37.49±13.25)%和(39.11±13.75)%,前向运动精子数分别为(41.24±23.32)×106/ml和(4.17±3.75)×106/ml,活动精子数分别为(47.38±25.49)×106/ml和(39.58±28.57)×106/ml,两组术后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和C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1.23±11.05)min 和(18.24±5.11)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11.27±0.87)h 和(3.35±0.49)h、住院时间分别为(27.27±1.41)h和(11.93±2.00)h、住院费用分别为(9973.67±838.38)元和(7622.83±1563.57)元、造影剂用量分别为(52.83±7.51)ml 和(32.16±4.09)ml、辐射量分别为(666.11±159.23)mGy和(204.34±78.17)mGy、入路方式满意度分别为(3.70±0.92)分和(4.67±0.48)分、术后整体舒适度分别为(92.87±3.54)分和(105.40±2.84)分、住院整体满意度分别为(110.67±10.19)分和(120.57± 11.01)分,B组和C组上述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B组、C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30.0%(9/30)、20.0%(6/30)、23.3%(7/3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介入手术可以显着改善患者精液质量(精液量、精液浓度、精子总数、向运动精子占比、前向运动精子数、活动精子数等);介入手术与开放手术在改善精液质量上疗效相当。2.经颈静脉入路介入栓塞治疗VC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辐射量、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造影剂用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提前、入路方式满意度高、术后整体舒适度好、住院整体满意度提高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方法。

二、注射血管硬化剂术后病人的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注射血管硬化剂术后病人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耳穴压豆治疗气滞血瘀型下肢静脉曲张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皮质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监测指标
        3.1 常规项目
        3.2 安全性监测指标
        3.3 疗效性监测指标
        3.4 不良反应事件
    4 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5 统计学分析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1 一般资料分析
    2 分析各项监测指标的结果
        2.1 两组不同时间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见表4)
        2.2 两组不同时间节点语言等级评定量表(VRS)评分比较(见表5)
        2.3 两组不同时间节点血清皮质醇浓度(COR)(μg/dl)比较(见表6)
        2.4 血清皮质醇与VAS 评分、VRS 评分的相关性比较(见表7、8)
    3 临床总疗效比较
    4 安全性检验与不良反应事件
第三部分 讨论
    1 祖国医学对术后疼痛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术后疼痛机理的认识
    3 耳穴应用的介绍
    4 血清皮质醇(Cor)的介绍
    5 研究结果分析
    6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下肢静脉曲张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芍倍注射液治疗Ⅱ~Ⅲ期内痔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脱落标准
    3 治疗方法
        3.1 主要药物
        3.2 主要耗材
        3.3 分组方法
        3.4 围手术期交谈
        3.5 术前准备
        3.6 各组治疗操作方法
        3.7 治疗后措施
        3.8 观察指标
        3.8.1 患者疗效
        3.8.2 疼痛
        3.8.3 术后并发症
        3.8.4 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
        3.8.5 观察时间及随访节点
        3.9 安全性指标
        3.10 数据整理及统计学方法
        3.11 技术路线图
    4 结果
        4.1 一般情况
        4.2 三组一般资料对比
        4.3 三组治疗后便血改善情况对比
        4.4 三组治疗后3 个月复诊疗效比较
        4.5 三组患者术后第一天疼痛评分分度比较
        4.6 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4.7 三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4.8 安全性指标
    5 讨论
        5.1 痔的中医病因病机
        5.2 痔的西医病因病机
        5.2.1 血管增生学说
        5.2.2 静脉曲张学说
        5.2.3 细菌感染学说
        5.2.4 肛垫下移学说
        5.2.5 痔产生其他因素
        5.2.6 痔注射疗法发展现状
        5.2.7 软化萎缩与硬化坏死概述
        5.2.8 芍倍注射液说明
        5.2.9 其他注射药物
        5.3 问题与展望
    6 结论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
        1.1.2 主要实验设备仪器
        1.1.3 主要试剂
        1.2 方法
        1.2.1 分组
        1.2.2 标本采集与处理、观察指标
        1.2.3 病理切片制作
        1.2.4 技术路线
    2 结果
        2.1 大鼠一般情况
        2.2 大鼠直肠组织大体形态学观察
        2.3 各组大鼠直肠组织病理学观察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部分 综合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痔病的中医药治法概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

(3)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观察与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伦理道德原则
    4 技术路线
    5 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1 患者基本情况
    2 患者疾病认知行为现状及健康教育需求
    3 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
    4 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观察
讨论
    1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疾病认知行为现状及健康需求分析
    2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3 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观察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射频和激光消融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一览表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2.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研究方法
        2.2.1 试验设备及材料
        2.2.2 手术方法
        2.2.3 疗效评价和随访
        2.2.4 统计分析
3.结果
    3.1 患者基本资料的均衡性分析
    3.2 术中情况
    3.3 术后情况
4.讨论
    4.1 下肢静脉曲张
    4.2 射频消融术的工作特点、优势及不足
    4.3 激光消融术的工作特点、优势及不足
    4.4 腔内射频消融术与腔内激光消融术的对比
        4.4.1 射频消融术与激光消融术疗效及并发症的对比
        4.4.2 射频消融术与激光消融术中情况
        4.4.3 射频消融术与激光消融术术后情况
        4.4.4 射频消融术与激光消融术的主要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4.5 本课题的不足及展望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下肢静脉曲张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5)内镜下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疗效与术后出血风险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资料收集
        2.2.1 相关临床标准
        2.2.2 数据收集
        2.2.3 术后患者随访
    2.3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患者基线资料
    3.2 不同治疗时机下静脉套扎疗效比较
    3.3 影响静脉套扎后(再)出血临床因素分析
    3.4 影响静脉曲张缓解临床因素分析
    3.5 食管静脉套扎术后并发症
第四章 讨论
    4.1 肝硬化病理生理及临床特点
    4.2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预防与治疗
    4.3 内镜下不同治疗方式的比较
    4.4 本研究疗效与术后出血风险的评价分析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EVL在EV中的应用及其术后再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食管静脉套扎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语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1.1 入选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方法
        2.2.1 对照组治疗
        2.2.2 治疗组治疗
        2.2.2.1 治疗组术后处理
        2.2.3 治疗效果评估
        2.2.3.1 早期止血
        2.2.3.2 早期再出血
        2.2.3.3 近期再出血
        2.2.3.4 远期再出血
        2.2.3.5 治疗组术后不良反应
        2.2.3.6 朝、汉族EVL治疗效果比较
        2.2.4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比较
    3.2 早期止血率、再出血率及死亡率比较
    3.3 治疗组朝汉两民族患者EVL治疗效果比较
        3.3.1 一般资料比较
        3.3.2 再出血率、死亡率比较
        3.3.3 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3.4 EV复发率、复发时间、复发程度比较
第四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7)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知识图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一 西医对直肠脱垂的认识
    1 直肠脱垂的定义与症状
    2 直肠脱垂的病因病机
    3 直肠脱垂的诊断与分型
    4 直肠脱垂的治疗
        4.1 经腹手术
        4.2 经会阴手术
        4.3 手术选择的大概标准
        4.4 注射疗法
    5 小结
文献综述二 中医对直肠脱垂的认识
    1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定义与症状
    2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脉象
    3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病因病机与治则
    4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治疗
        4.1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中药治疗
        4.2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针灸治疗
    5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预后
    6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防护
    7 小结
文献综述三 消痔灵注射液主要成分的研究进展与相关古籍荟萃
    1 明矾的概述
        1.1 明矾的现代研究
        1.2 中医古籍中有关明矾治疗直肠脱垂的文献
    2 五倍子的概述
        2.1 五倍子的现代研究部分
        2.2 古籍中有关五倍子治疗直肠脱垂的文献
前言
1 研究数据
    1.1 数据来源
    1.2 数据检索
        1.2.1 CNKI检索
        1.2.2 维普检索
        1.2.3 万方检索
    1.3 数据去重
        1.3.1 数据去重方法
        1.3.2 数据去重结果
    1.4 数据校验
2 CiteSpace分析
    2.1 CiteSpace应用现状
    2.2 Citespace数据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与分析
        3.1.1 发文年份统计分析结果
        3.1.2 发文作者与研究机构统计分析结果
        3.1.3 发文关键词统计分析结果
        3.1.4 发文期刊杂志统计分析结果
    3.2 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共现分析结果
        3.2.1 作者及研究机构共现分析结果
        3.2.2 关键词共现分析结果
    3.3 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
    3.4 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关键词突现分析结果
4 讨论
    4.1 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的起源
    4.2 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的发展
        4.2.1 新型注射药物——消痔灵注射液的诞生
        4.2.2 注射疗法——消痔灵注射术的优化
    4.3 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的主要贡献者
    4.4 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
5 结论
创新性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A: 古籍中有关直肠脱垂的文献汇总
附录B: 古籍中有关明矾治疗直肠脱垂的文献汇总表
附录C: 古籍中有关五倍子治疗直肠脱垂的文献汇总表
附录D: 同义关键词合并表
附录E: 关键词频次(≥10)统计表
附件

(8)芍倍注射液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必须每条均符合)
        1.4 排除标准(符合其中一条即排除)
        1.5 病例剔除和脱落标准
        1.6 病例中止标准
    2.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思路
        2.3 术前检查
        2.4 术前准备工作
        2.5 手术体位
        2.6 麻醉方法
        2.7 手术方法
        2.8 术后常规处理方法
    3.观察指标
        3.1 疗效评价标准
        3.2 观察周期及随访时间
        3.3 安全性评价
    4.统计学分析方法
    5.研究结果及相关分析
        5.1 病例入组情况分析
        5.2 一般情况比较
        5.3 手术时间比较
        5.4 术后疗效观察
    6.安全性评价
    7.讨论
        7.1 痔的概念
        7.2 痔的认识
        7.3 痔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7.4 痔的手术治疗方法
        7.5 痔的注射疗法的发展
        7.6 痔术后常见并发症的的认识
        7.7 芍倍注射液的药理分析及作用
        7.8 芍倍注射液注射后组织病理学变化
        7.9 芍倍注射液的药用特点
        7.10 芍倍注射液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痔的相关分析
    8.结论
    9.问题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1:文献综述 芍倍注射液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进展
    1.现代医学对痔的认识
        1.1 窦状静脉扩张理论
        1.2 肛垫下移理论
        1.3 血管增生理论
    2.痔的手术治疗现状
    3.痔术后常见症状
        3.1 术后肛缘水肿
        3.2 术后疼痛
        3.3 术后出血
        3.4 术后肛门坠胀不适
        3.5 术后肛管狭窄
        3.6 术后尿潴留
    4.芍倍注射液的理论基础及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
    参考文献
附2 临床观察表 芍倍注射液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
    病例报告表
    知情同意书
    芍倍注射液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表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9)自动弹力线套扎术联合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混合痔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外治法治疗痔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套扎疗法治疗痔的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终止研究标准
        1.7 随访要求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项目及检测时点
        2.4 统计分析
        2.5 技术路线图
    3. 研究结果
        3.1 基线资料比较
        3.2 两组疗效比较
        3.3 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
        3.4 术后两组便血评分比较
        3.5 两组术后便血停止时间比较
        3.6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
        3.7 两组水肿评分比较
        3.8 两组下坠急便感评分比较
        3.9 两组术后尿潴留情况比较
        3.10 两组术后肛门功能比较
        3.11 两组术后残痔情况比较
        3.12 两组术后肛门狭窄评分比较
    4. 研究结果分析
        4.1 疗效评价
        4.2 术中出血量情况
        4.3 便血及停止便血情况
        4.4 疼痛情况
        4.5 水肿情况
        4.6 下坠急便感
        4.7 尿潴留情况
        4.8 残痔情况
        4.9 肛门狭窄
        4.10 肛门功能
    5. 讨论
        5.1 中医对痔的认识
        5.2 西医对痔的认识
        5.3 RPH-4联合ECTCI对减少出血的优势
        5.4 RPH-4联合ECTCI对减轻术后并发症的优势
        5.5 联合术式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经皮颈内静脉穿刺介入栓塞治疗左侧原发精索静脉曲张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诊断标准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出院标准
    2.2 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2.2.1 设备与材料:
        2.2.2 围手术期处理
        2.2.3 手术方法
    2.3 术前、术后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结果
    3.1 A组、B组与C组一般资料统计结果
    3.2 A组、C组术前、术后精液质量组内统计结果
    3.3 A、C两组术后精液质量组间统计结果
    3.4 A组与C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统计结果
    3.5 B组与C组在手术时间、术后至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造影剂用量、辐射量统计结果
    3.6 B组与C组在入路方式满意度、术后整体舒适度、住院整体满意度统计结果
    3.7 A组、B组与C组在VC术后并发症:阴囊水肿、鞘膜积液、复发、异位栓塞、穿刺部位血肿统计学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介入手术治疗对提升精液质量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4.2 介入栓塞VC路径的解剖特点及影响
    4.3 介入手术与开放手术相比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减少、住院费用增高
    4.4 经颈静脉较经股静脉入路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辐射量、造影剂用量
    4.5 经颈静脉入路方式可减少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卧床时间、提高满意度
    4.6 术后并发症
    4.7 研究不足与展望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中英文缩略对照表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研究情况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注射血管硬化剂术后病人的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耳穴压豆治疗气滞血瘀型下肢静脉曲张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皮质醇的影响[D]. 熊夏慧.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芍倍注射液治疗Ⅱ~Ⅲ期内痔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 廖志远.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观察与调研[D]. 刘佳.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4]射频和激光消融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比较[D]. 蒋毛毛.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5]内镜下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疗效与术后出血风险的分析[D]. 邓水苗. 兰州大学, 2021(12)
  • [6]食管静脉套扎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D]. 张珈恺. 延边大学, 2020(05)
  • [7]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知识图谱研究[D]. 周娇娇.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8]芍倍注射液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D]. 谢心.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自动弹力线套扎术联合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混合痔的临床观察[D]. 郭仕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经皮颈内静脉穿刺介入栓塞治疗左侧原发精索静脉曲张的探讨[D]. 朱明洋.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血管硬化剂注射后患者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