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人生的挽歌——重读《废城》

游戏人生的挽歌——重读《废城》

一、一曲游戏人生的悲歌——再读《废都》有感(论文文献综述)

赵天骥[1](2017)在《阐释学视域下的《废都》评价史》文中指出本文以阐释学理论为逻辑起点和写作视域,以《废都》及其衍生出的“废都现象”为中心,尝试对《废都》的评价史进行梳理和研究,呈现出《废都》评价的相关脉络和走向。既希望理清《废都》自诞生以来的评价问题,又尝试言说《废都》被禁与解禁的文学史意义。本文尝试呈现出《废都》的创作历程和传播历程,并以此为中心从文学的外部对其进行阐释学的分析,无论是在出版初期还是在相当长的被禁时间内,中国学界对《废都》的评价都存在着深刻的多岐性,或褒或贬,使之成为文学史上的核心事件。这与当时的历史、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存在着重要联系,也是贾平凹本人的创作选择使然。《废都》阐释史研究给文学研究带来的启示是,《废都》为重写文学史提供了多重维度,作为重要文学文本对文学史的发展和转型意义重大。同时也为重写文学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废都》文本的创作历程和传播历程进行考察,从整体上呈现出废都创作的历史脉络;第二部分以1993年和1994年为中心对《废都》诞生后的多歧性评价进行说明和阐释;第三部分从《废都》的海外评价、《废都》的文学史评价两个方面对《废都》的评价史进行梳理;第四部分以《废都》解禁为中心对小说与文学史的关系进行阐释。

王璐[2](2015)在《曹贞吉交游与词作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曹贞吉是清初词坛的重要词人,与顾贞观、纳兰性德并称"京华三绝"。其词集《珂雪词》在当时受到广泛关注,一时词坛名匠如陈维崧、朱彝尊、王士禛、李良年等人皆对其词交相称赞。清初词坛社集活动频繁,京师更是文人向往的圣地。曹贞吉曾囿于京师长达十五年,结识了众多当时的词坛名家,浙西词派的朱彝尊、李良年等人,阳羡词派的陈维崧、蒋景祁等人,以及其他活跃在清初词坛的南北词人,如:王士禛、彭孙遹、沈尔燝、吴绮、宋荦、曹尔堪等,都与曹贞吉交厚。在交往过程中,曹贞吉与诸好友席间应歌,互通心绪,文酒相交,促膝论词,其词的创作受到各家词的影响,并最终形成自己的风貌。本文以曹贞吉的交游为线索贯穿于行文的始终,在掌握材料与事实的基础上,采用考证与论述结合、点面结合的方式,通过比较分析来论证交游对曹贞吉词的影响。全文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分别是:交游与曹词内容的关系;交游与曹词词心的关系;交游与曹词流传的关系。力求客观而全面地再现曹贞吉与友人相交的画面,进而深入探讨曹贞吉的交游与其词作的关系。

魏耀武[3](2015)在《鲁迅旧体诗及其当代传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鲁迅创作的旧体诗数量虽然不多,但在他生前和身后都产生了复杂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建国以后,鲁迅的旧体诗一直在被出版、抄录、诵读、注解、阐释和研究,这是一个稍作梳理就能发现的一个文学与文化现象。文学文本的连续出版、不断解读、反复阐释是文学作品接受的重要维度,通常也是其发生创作影响的条件和契机。循着这一思路,深入考察被文学史所遮蔽、拒绝、忽视的当代旧体诗词创作,我们可以发现鲁迅的旧体诗在创作的维度上同样也产生了或隐或显的影响。本文从考察鲁迅旧体诗的诗体特征入手,梳理分析了鲁迅旧体诗在当代旧体诗词创作中的传承。本文分为上篇、中篇、下篇。上篇主要界定相关概念,论述“鲁体”这一范畴提出的依据与意义,以及“鲁体”的基本特征。中篇主要以“鲁迅弟子”萧军、胡风、聂绀弩为研究个案,梳理“鲁体”在1950-70年代旧体诗词创作中的传承,探究他们对“鲁体”创作接受的不同侧面及其原因。下篇主要以新“二流堂”群体、“岭南诗人”群体以及杂文家群体的旧体诗词创作为研究个案,梳理“鲁体”在1980年代以来旧体诗词创作中的传承。上篇由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组成。第一章在梳理中西文体理论的基础上,评述国内外学界对“文体”的几种界定方式,确定本文在何种意义上使用“文体”这一范畴,简要论述文体与诗体之间的关系,进而阐释“鲁体”提出的历史依据,文本依据与研究意义。第二章认为,草木意象、长夜意象群体及其所蕴含的孤独意识,杂文化的诗歌语体与论辩式的章法结构,风景的社会隐喻性与内在的批判精神,是“鲁体”的基本特征,第二章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结合相关史料,对此进行了详尽论述。第三章将“鲁体”置放于中国诗歌传统中进行审视,考镜“鲁体”与文学传统之间的渊源关系,并简要概述了“鲁体”在当代的传承与变异的历史。中篇由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组成。第四章以萧军早期的旧体诗词作为参照,论述“鲁体”传承发生的历史背景、主体原因,考察萧军1950-70年代的旧体诗词创作中对“鲁体”的接受。对“鲁体”意象、诗语的借用,对鲁体孤独意识的承传,是萧军旧体诗词接受“鲁体”的主要面向。第五章主要梳理胡风旧体诗词创作中“鲁体”的承传,胡风步韵鲁诗、连环对诗体的内在形式,以及诗中强烈的孤独意识,是他承传“鲁体”的文本表征。第六章论述了“鲁体”自嘲对聂绀弩最具特色的“劳动诗”的发生学意义,“聂体”的形式特征与“鲁体”的承传关系,“聂体”的孤独意识对“鲁体”的承传与变异。任何一种传承都不是被动的接受,任何一种接受都是受制于接受主体先在视界的选择性接受。“鲁体”在萧军、胡风、聂绀弩旧体诗词创作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的复杂接受形态,体现了不同接受主体与时代语境、鲁体传统乃至鲁迅传统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下篇由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组成。第七章论述了以荒芜、黄苗子、杨宪益为代表的新“二流堂”群体的诗词创作对“鲁体”的传承。第八章主要考察以李汝伦、熊鉴、何永沂为代表的“岭南诗人”群体的诗词创作对“鲁体”的接受。第九章侧重于梳理以邵燕祥、陈四益为代表的杂文家的旧体诗词创作与“鲁体”之间的承传关系。这三个群体对“鲁体”的创作接受表现了较大的共性,他们的诗词创作主要传承了“鲁体”杂文化诗歌的面向,在话语体式、结构方式与批判精神方面继承和发扬了“鲁体”的特色。鲁迅旧体诗的接受史存在于读者的阅读接受、批评家的阐释接受和作者的创作接受之中。由于在一定历史时期旧体诗创作的私人性、表意的间接性等原因,与鲁迅旧体诗阐释接受史的单质形态相比,创作维度的接受史显得更为复杂多元,这深刻体现了主体、语境、文体等诸多因素之间复杂隐秘的互动关系。

毕磊菁[4](2014)在《讲述心灵世界的故事 ——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外国文学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当代作家中,王安忆是一位始终充满着活力的作家。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到今天,她一直在努力地耕耘着,并且成果颇丰。20世纪90年代,王安忆开始在复旦大学讲授《小说学》课程,她在援引和赞同纳博科夫的“好的小说都是好神话”的观点后,得出自己对小说的认识:小说不是现实,它是个人的心灵世界,而它的价值则在于开拓精神空间,建设精神宫殿。王安忆本人30多年来的创作,也就是她苦心构建起来的“心灵世界”。研究这个“心灵世界”,就必须关注外国文学对她多年来文学创作的深层影响。她的整个文学创作,尤其是几次“转型”的代表作品都浸淫着外国作家作品、外国文艺思潮的深刻影响。将王安忆的作品和对她产生过影响的相关外国作家作品联系起来,从取材立意、叙事方法、情节设置、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对照分析,有助于我们厘清她在创作上受外国文学、尤其是西方文学影响的渐进过程。和许多从上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文学创作的作家一样,初登文坛的王安忆在创作中主要受到的是西方现实主义作家作品影响。俄苏文学中的人道主义和现实主义是王安忆在文学创作之初就侧重接受与借鉴的资源。她早期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语言风格都有着大量模仿和借鉴俄苏作品的痕迹。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是王安忆欣赏和学习的另一榜样。她从奥斯汀身上汲取到了从身边事件出发,以小见大的叙事手法。二者在男女爱情的价值观取向上有着惊人的相似性。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的典型环境描写则对王安忆产生了很大的触动,她的作品中对于外部环境的描写,尤其是对城市的勾勒,就有着巴尔扎克的影响的痕迹。80年代中后期,在中国文坛掀起一股介绍、翻译和模仿西方现代主义文艺理论和作品的热潮中,王安忆的创作也相应地体现出了对西方现代主义进行接受与融合的特点。她创作的寻根文学代表作《小鲍庄》在故事内容上有机地借鉴和模仿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百年孤独》。“三恋”系列作品的横空出世与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有着一定的关联。西方现代主义“向内转”的倾向对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促使她更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叔叔的故事》则是王安忆又一“转型”力作。她的作品在叙事风格和叙事方式上的转变,都有着西方小说“元叙事”的影子。作为一位女性作家,王安忆对女性心灵史的描写在她创造的“心灵世界”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她对女性独特而丰富的个体存在有着自己的理解。她承认女性受到男权中心主义的压迫,其作品中也相应塑造了很多女性的悲剧形象;但又不认同激进女性主义理论中的“同性之爱”,以及“以身体进行写作”等观点,而是采取一种温和妥协的方式进行创作。《长恨歌》、《富萍》等系列作品的成功体现了她善于在历史进程中刻画各类女性的人物形象,塑造个性不同、命运不同的女性人物的特点,这是一种融合了“女性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的写作。与她笔下出现的女性世界相适应,她的语言风格也有了再次转变,呈现为一种更加女性化、更加看似漫无目的的“女人腔”写法。这和伊瑞格瑞的理论有所契合。我们由此可以更加明晰地看到她对女性主义理论的接受。王安忆在小说创作的多年实践中,逐渐摸索和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创作理论。美籍俄裔作家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对她的理论文集《心灵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纳博科夫关于经典小说家们创造出了一个个颇具神性的世界的言论,更是直接刺激了她的小说创作观的成型。王安忆学习与借鉴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经验的总结性作品《华丽家族》,更说明了她已经对如何创造“心灵世界”有了自己的主张,她从作品主题、人物类型、叙事手法等诸多方面总结并提炼出了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一切都离不开外国文学和外国文艺理论对她的一贯滋养。任何一位作家都无法摆脱周围环境的浸染,无法拒绝外来的影响。王安忆多年来的文学创作折射出了中国当代文学与接收外国文学的某种契合度。外来文学资源作为文学传统和文学环境的一部分,为她提供了更开阔的创作视野和创作思维,时代为她提供了大量可资书写的内容,文学本身的发展又为她提供了多种艺术表达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王安忆的小说创作就是中国当代作家接受外国文学影响并进行创造性转换的一个成功范例。基于这样的作家作品研究,才能获得一种厚实的基础,最终使我们能比较清晰地认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与外国文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打破原先的简单国别文学研究的局限,从而在更为广阔的视域中认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进程。

孙文周[5](2013)在《晚清民国吴虞诗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吴虞是晚清民国时期的着名思想家、诗人、词人。作为“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他着文反孔非儒,兼谈教育、政治与女权,并建立了较为系统的诗学观和词学观。他创作丰富,不仅有大量的诗文问世,而且也写了一定数量的词和对联,并与当时的学界名流多有唱和。吴虞的创作和文学思想在当时学界颇有影响。但目前对吴虞的研究多集中在文献整理和生平思想方面,且多有可补之处。同时,吴虞的诗、词、对联等文学创作也尚未纳入学者的视野。鉴于对吴虞思想和文学成就的分析还远远不够的事实,本论文拟对其生平事迹和思想观念进行补正和重新审视,并首次研究其文学创作,抑或有裨于吴虞研究的全面化。本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补考吴虞的家世、生年、交游和着述情况。本章重新考证并补充了吴虞的家世情况,尤其是对吴虞的妻、妾、子、女等进行了全面考索,并对吴虞的生年进行了确定,又由吴虞交游的考索揭示了交游活动对其文学创作的作用与影响,还对吴虞的着述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第二、三章阐释吴虞的思想和文学观念。关于其思想,主要论述反孔非儒、教育、政治、女权等四个方面。关于其文学观,主要论述他的诗学观、诗选观和词学观。第四、五章为吴虞诗歌和吴虞词研究,吴虞的近六百首诗歌,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艺术成就突出。其诗在形式上多以组诗为主,善于隶事用典,语言既高古华丽文浅近质朴,诗风以悲慨婉曲为主,同时兼以清新自然。吴虞的十九首词以描写爱情和闺情为主,兼有题画、唱和、祝寿和咏怀之作,风格隐曲密丽,语言华丽与质朴兼善。吴虞之诗、词,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和学术价值。第六章为吴虞对联研究。吴虞的五十余副对联,大致有题述类、纪庆类、哀挽类三种。他的对联,抒情色彩浓郁;风格以沉郁悲慨为主,同时兼以清新明丽;语言或纯朴自然,或刻意经营,且都能与联作主旨有机融合,具有很高的水平。文末,附《吴虞年谱简编》和《吴虞诗词文辑佚》。

林雯[6](2012)在《论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华文网络文学的发源地在北美,研究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发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本论文把研究对象时间段设定在“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也就是从1991年到2001年,这个阶段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不但占据全球华文网络文学的领先地位,而且最具特色。进入新世纪之后,由于华文网络文学在复杂的各种外因(全球经济格局变动)和内因(新媒体数字化发展)的影响下,发生了分化。本论文采取纵横两个方向的比较研究方法,在媒体理论的基础上论述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共性和个性。纵向是以时间为轴线,研究几家具有代表性的北美网络文学社群(论坛、网刊和网站),对发表在这些网络媒体上文学作品,和作家进行个案研究与文本分析,梳理、归纳、总结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的特点与成果。横向是以地域划分,把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放入世界文学格局与中华文化概念中,与北美英文文学、大陆网络文学、东南亚文学等进行比较研究。论述北美网络华文文学创作者身处西方文化环境之中,这种跨文化、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文学创作特色与意义。本论文也探讨了当今在新媒体语境中和产业背景下的网络文学的各种文化艺术样式。如Iphone、Ipad、电子书等新兴科技,这些新媒体在改变信息传播方式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文学生产、文学传播和文学接受的形式,进而导致了文学形态的总体改变。论文最后,通过追踪几个在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成名的网络写手,在以后十多年中的创作方向与成就,论述无论是网络文学变成纸质印刷品,还是在网上收费阅读,都是在消费时代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网络文学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蒙星宇[7](2010)在《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研究(1988-2008)》文中研究表明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是全球华文网络文学的源头,具有重要的文学研究价值。本研究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梳理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发展历程,发掘与研读北美最早的网络原创散文、小说、诗歌、杂文,北美最早的华文网络电子刊物、华文网络纯文学交流群、华文网络论坛,以及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网站、代表作家作品等,论述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三个时期及主要特色。并通过对少君和图雅等文学个案研究,论述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两个总体特征:精英情结的大众写作,终极关怀的自由涂鸦。第二,从文学与网络互动的角度,归纳与论述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三种典型写作模式:“自足写作”、“开放写作”、“网纸两栖写作”及各写作模式的主要特点,结合文本分析各模式在写作主体、写作载体、写作受体、写作客体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方面带来的文学范式的种种转变,及其对纸质文学写作方式与文学观念的冲击。第三,从文学精神层面,论述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带来的三种新精神的表现及内涵。北美华文网络文学诞生与发展的外驱力:“技术精神”;处于双重边际和自由语境之中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既深刻又纯粹的内驱力:“游戏精神”;渗透着西方文化精神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独特的“个体精神”,并阐释这三种文学新精神在“网络时代”的先锋意义和重要启示。第四,从文学脉络、文学内容、文学形式、文学精神等方面论证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源自海外、反哺中国的总体特点,并从“游戏与使命”、“拿来与拿出”、“创作与批评”等方面对网络时代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李春燕[8](2010)在《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研究 ——以小说批评为中心》文中指出本文是关于“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的专题研究。陕西的文学创作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与创作相对应的陕西文学批评在当代文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均发出过响亮的声音,但关于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的研究却显得严重匮乏。虽然,关涉这一课题也有少量评论文章散见报刊,但与整个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创作与批评的突出成就相比,就显得零散琐碎、不成气候,尤其是就这一课题的整体研究,至今尚属空白。本文认为文学批评在整个文学史上作用很大,它不仅仅促进创作和理论的双向度发展,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深远的影响。区域文学批评作为某一区域文化与文学的系统研究,对于这一区域文化与文学的发展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同时,作为全国文学批评整体研究的组成部分,区域文学批评这一切片具备透析统观全国文学批评整体风貌的文化功能。基于以上认识,将区域文学批评研究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研究的方向,也就具有了尝试的可能性。鉴于学术界存在一种空疏之风,本文尤其重视文学批评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就《陕西文艺》、《延河》和《小说评论》等杂志以及文学批评专着和散见于报刊的相关资料展开实证分析。因此,注重原始资料的归拢整理是本文的特色。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着层次、内容、形式诸多方面的差异,但作为一个整体的存在是不容否认的。本文主要从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的历史演变、格局建构以及精神内涵和文化心态四个方面展开论述,试图实现对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风貌的宏观把握和微观透视。第1章“绪论”阐释了选题的理由意义,介绍了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并对课题的对象和范围进行了界定。第2章“文学批评的历史考察”从历时角度观察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风貌。文革结束之后,陕西文学批评同中国文学批评一样在历史的重大转折中寻求突破的途径,70年代末期,文学批评以政治先锋姿态展开对文革的清算批判:80年代以来,随着全国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笔耕文学研究组”在理论上追根溯源恢复十七年现实主义文学批评传统,在实践上通过对柳青、贾平凹等创作得失的研讨探索陕西小说创作提高与突破的途径。第3章“文学批评的格局构建”。随着批评意识的觉醒,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在古今、中外文化资源的比照中,对印象主义、心理精神分析、文化批评多种模式进行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形成了以现实主义理论和社会历史批评为核心,同时容纳其它批评理论与模式的多元新格局;而建构多元格局的理论基石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第4章“文学批评的精神内涵”,时代性、人民性与西部文学批评意识共同构成其精神内涵。第5章借鉴布迪厄结构动力学中“生存心态”理论,阐述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家与乡土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透射“面子”文化与商业利益构筑的批评魔障,从而呼唤自由独立的批评精神。本文以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为个案,注重意识视角的审视,努力分析陕西以及中国批评的精神症候,剖析当代文学批评普遍存在的若干问题,以期探寻文学批评突围的路径,从而对中国当下文学批评的健全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认为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持有丰富的经验,在诸多批评者的努力下,培育了享誉国内外的一批作家,但是目前陕西文学批评与创作一样面临滑坡,出现了断代现象与诸多非批评现象,结语对此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固然,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是文学批评趋向健康发展的客观要素,在当下消费主义时代批评要走出困境,批评者主体素质的提高当是重要的环节。对于批评者而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敏锐的审美感觉和深邃的思想这些基本素养固然必不可少,但批评者葆有自由知识分子的自省意识以及独立的批判精神却尤为重要,只有批评主体焕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批评才可能有真正的希望。

周雪根[9](2010)在《清代吴江诗歌研究》文中指出清代,吴江地区涌现出了数以百计的诗人和诗集。这群诗作者中,有抗清义士,舍身取义;有遗民,誓不仕清;也有出仕新朝者,但多沉沦下僚、位卑言轻。有潇洒的豪士,有落拓的布衣寒士,也有风骚的隐者,各种身份,不一而足。相同的是,他们都能放笔抒怀,纵情吟咏,在清代江南诗坛上各放异彩。他们中,有的身经战乱,有的生际承平;有的抗争不止,有的甘于臣服,身世不同,境遇各异。他们的诗,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的慷慨悲歌,有的浅吟低唱;有的吟风咏月,有的感时伤乱;既有黍离之叹,又有庙堂之颂。然而综合来看,又大都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吴地色彩,更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共同的时代精神。清代,“文化高地”苏州府属吴江县,这里聚集着文学领域的精英,涌动着当时最先进的文化学术潮流。其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都呈现少有的异彩纷呈局面。但是目前对于吴江文学的研究仍显不足,尤其是清代吴江诗歌研究,亟需进一步加强。目前学界对吴江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家族、女性、戏剧研究。在对作家个案研究上,主要集中在叶燮、吴兆骞等个别大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抗清义士吴易、遗民诗家朱鹤龄、顾有孝、王锡阐和仕清诗人计东、吴兆骞、叶燮、徐釚、潘耒以及郭麐等的诗歌创作进行了研究,在诗歌创作研究的同时对朱鹤龄的诗歌理论、叶燮体大思精的美学着作《原诗》、选家顾有孝、徐釚、袁景辂的诗学观以及吴雷发、李重华、郭麐的诗话着作进行了研究;接着以清初女诗人姚栖霞、周羽步、随园女弟子汪玉轸、吴琼仙为个案对清代吴江闺阁诗人进行了研究。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清代吴江地区文献整理和总集编纂成为风尚,也取得了累累硕果。鉴于此,本文将该地文人所编诗文总集进行统计归类,举例分析此种盛况出现的原因、意义和影响,此为本文最末部分。该部分分析了四种总集编纂状况:一是唐诗选本;二是其他朝代诗文总集编纂;三是地方诗文结集;四是家族文献编纂。在诗歌创作研究、诗歌理论批评研究以及分析文献编纂兴盛现象的基础上,文章论述了吴江诗歌在清代的盛况,揭示了它对清代诗歌、清代文学的建设繁荣乃至对中国诗歌史、中国文学史的完整性和昌盛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杨年丰[10](2010)在《钱澄之文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钱澄之(1612-1693),江南桐城人,明末诸生。他先是为避党祸,后又因参与起兵抗清失败,辗转流徙于浙、闽、粤、桂等地,崎岖山岭,备尝艰辛。南明桂王永历朝败亡后,顺治八年(1651),钱澄之回到故里。此后,他过着隐居田园和在南京、苏州等地同故交新知交游的生活。钱澄之生平着述,总量在230多万字。归里以后,他先后完成了《田间易学》、《田间诗学》和《庄屈合诂》的着述,又在友人的帮助下,辑集归里后的诗歌为《田间诗集》,还自己整理了诗文作品《田间文集》、《藏山阁集》。在徐乾学等人的资助下,于康熙二十八到二十九年(1689-1690)在苏州完成大部分着作的刊刻(《藏山阁集》与《所知录》因为涉及到南明史事而没有刊刻)。钱澄之是一位醇醇儒者,他从小接受祖、父的教育,儒家思想是他一生思想的主流。在明亡以后,由于家国的剧变而遭遇坎坷、颠沛失所,他在逃亡途中比较多地接触了僧人,一度削发为僧,归里后还对《庄子·内篇》有深入的研究。所以在中年归里以后,佛、道二教的出世和顺时的思想,对他思想的变化和归里后生活态度的转变都起了比较大的作用。钱澄之对经学有很深的造诣,他对自己所着的《田间易学》和《田间诗学》也颇自负:“平生怀抱,毫发未申,惟少有着述,妄谓足传。四十年心血,尽于《诗》《易》两书,颇发先儒所未发。”(《与余诠庐》)而准确地把握了《易》中“变”的思想,使他能把儒家的思想和佛教、庄子的思想相融通。这种融通的思想尤其体现在他归里后的作品《田间诗集》和《田间文集》中。在明末、尤其是清初,钱澄之以诗文着称,韩菼说他“诗歌古文满天下。”(《田间先生八十寿序》)如他的诗歌,作于明末(包括南明时期)的《藏山阁集》和作于清朝的《田间诗集》体现了他不同的生活、不同的思想,也鲜明地体现了不同的风格特点。他的文,体裁多样,政论、史论、游记比较突出,理论上继承韩愈“文以载道”的传统,语言雅洁,不发空论。对钱澄之的研究,此前有一些研究成果,但都与其明末清初辈行甚高的遗民身份不相称,本论文即以《钱澄之文学研究》为题,拟对其诗、文、及诗歌理论成就进行相对整体的把握。论文共分为六个部份。绪论:先对钱澄之研究的历史和现实的状况做一个相对全面的回顾,理清研究思路。第一章:钱澄之及其时代。明清易代让许多明朝士人陷于沉痛,而清朝的“异族”统治更在清朝统治之初激起强烈的反抗。本章将钱澄之个人的行迹纳入明清易代的大背景中,考察他在政治、文化等的历史更迭中生活及思想的变化。第二章:明末和南明抗争时期的诗集——《藏山阁诗存》论:诗史精神。钱澄之历经颠沛困顿、危疑震撼,遂将所见所闻一一托之于诗,忧时事、悲丧乱、吊忠义、悯生民,题材多样,沉痛真挚,可谓“以诗存史”。这种“诗史”的观念既是历史的传承,更是易代之际士人经世观念和责任感的具体体现。第三章:归里后的诗集——《田间诗集》论:沉郁深粹。《田间诗集》中,乐府体诗继承了“诗史”的纪实特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清初社会的真实情况;田园性质的诗歌体现了他归里后的闲适心态;还有一部分诗歌写不甘失败、怀念故国的心情,体现了沉郁、深粹的特点。第四章:《田间文集》论。钱澄之的文秉承“文以载道”的古文传统,不发空言,有人评价为“无色”之文。他的政论、史论文往往多新颖之见,亭台游记性的散文则多体现简洁而寓含哲理的特点。第五章:钱澄之诗歌理论及对其诗歌风格的影响。钱澄之是明末复古派的代表诗人,其诗歌理论核心是儒家“性情论”,他所持的“性情论”不同于明末公安派、竟陵派等的“性情”之说。钱澄之经历明清两朝,复杂的经历使他的诗歌理论在明末和清初又有所不同,诗歌理论具体体现在两个不同时期创作的诗歌中,又使他的诗歌风格有三种不同的转变。结语:在上述各专题的基础上,对钱澄之一生的气节、学问进行综合考评,并给予充分肯定。笔者以为,钱澄之作为一位遗民诗人,不仅以气节高峻赢得人们的尊敬,也以学问的广博和精深受到后人的景仰。

二、一曲游戏人生的悲歌——再读《废都》有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曲游戏人生的悲歌——再读《废都》有感(论文提纲范文)

(1)阐释学视域下的《废都》评价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四、“阐释学”学术史考察
第一章、《废都》的创作与传播历程
    一、《废都》及其创作历程
    二、《废都》的传播历程
第二章、文本多岐性:《废都》阐释的多重表征(1993-1994)
    一、文学与知识分子的裂变
    二、思想与文学的双重意义
第三章、禁书的阐释:《废都》的多元评价(1994-2016)
    一、《废都》的海外传播与评价
    二、《废都》的文学史评价
第四章、《废都》解禁与重写文学史
    一、《废都》解禁的文学史意义
    二、《废都》现象与重写文学史的可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涉及《废都》的重要期刊文献(1993-2016)
后记

(2)曹贞吉交游与词作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难点与创新
        (一) 研究方法
        (二) 难点与创新
第一章 曹贞吉的交游
    第一节 曹贞吉与浙西词派词人的交游
        (一) 曹贞吉与朱彝尊的交游
        (二) 曹贞吉与其他浙西词派成员的交游
    第二节 曹贞吉与阳羡词派词人的交游
        (一) 曹贞吉与陈维崧的交游
        (二) 曹贞吉与蒋景祁的交游
    第三节 曹贞吉与其他南北词人的交游
        (一) 曹贞吉与王士禛的交游
        (二) 曹贞吉与宋荦、汪懋麟的交游
        (三) 曹贞吉与曹尔堪、宋琬、周在浚等人的交游
第二章 曹贞吉交游与词作内容的关系
    第一节 交游为曹贞吉词提供创作素材
        (一) 应酬词
        (二) 寄怀词
    第二节 交游影响着曹贞吉词的情感趋向
        (一) 前期(1667-1673)
        (二) 后期(1673-1684)
    第三节 交游扩大了曹贞吉词的词境
        (一) 以词论词,交流思想
        (二) 以词论史,以史为鉴
        (三) 以词论世,针砭时事
        (四) 以词论人生,超迈旷达
第三章 曹贞吉交游与词人词心的关系
    第一节 政治孤危之悲
    第二节 身世零落之悲
    第三节 追古思今之悲
第四章 曹贞吉交游与词风嬗变的关系
    第一节 交游影响曹贞吉词词风的变化
    第二节 交游影响曹贞吉之词学思想的形成
    第三节 交游影响曹贞吉词的传世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一) 古今着述
    (二) 期刊论文
    (三) 学位论文
作者简介

(3)鲁迅旧体诗及其当代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1930-40年代的鲁迅旧体诗研究
        (二) 1950-70年代的鲁迅旧体诗研究
        (三) 1980年代以来的鲁迅旧体诗研究
        (四) 海外的鲁迅旧体诗研究
        (五) 鲁迅旧体诗对当代旧体诗创作的影响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上篇“鲁体”:鲁迅旧体诗的诗体特征及其源流
    第一章 文体、诗体与“鲁体”
        第一节 何谓文体
        一、中国古代文体理论的基本内涵
        二、西方文体学思想发展的历程
        三、文体的界定与基本内涵
        第二节 诗体与“鲁体”
    第二章 “鲁体”:鲁迅旧体诗的诗体特征
        第一节 意象群体与孤独意识
        一、草木意象与长夜意象
        二、孤独意识的熔铸与外化
        第二节 杂文话语与论辩结构
        一、杂文话语
        二、论辩结构
        第三节 杂文人格与批判精神
        一、“杂文式的人”
        二、杂文话语主体的进入
    第三章 “鲁体”的源与流
        第一节 “鲁体”的历史渊源
        一、“鲁体”与意象传统
        二、“鲁体”与歌诗传统
        三、“鲁体”与怨剌传统
        第二节 “鲁体”的延传嬗变
        一、“鲁体”在50-70年代旧体诗词创作中的延续与演变
        二、“鲁体”在80年代以来旧体诗词创作中的承传与嬗递
中篇 1950-70年代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第四章 萧军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第一节 “鲁体”的延安显影
        第二节 “鲁体”诗语的复现与重组
        一、“长夜”的复现
        二、“俯首”、“低眉”的重组
        三、“先师”的寂寞与现实的寂寞
        第三节 “战士”形象的呈现与裂变
        一、“传道者”的圣战
        二、“国士”的孤忠
    第五章 胡风的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接受
        第一节 “鲁体”与“连环对”诗体的形式
        一、“鲁体”与连环对诗体的外在形式
        二、“鲁体”与“连环对”诗体的内在形式
        第二节 胡风步韵《无题》(惯于长夜)
        一、隔代的悲愤
        二、处境的命名
        第三节 “鲁体”与胡风旧体诗的批判精神
        一、一脉相承的批判精神
        二、批判话语中的警令修辞
    第六章 聂绀弩的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第一节 “鲁体”自嘲与聂绀弩“劳动诗”的发生
        一、“劳动诗”的呈现形态
        二、“高模仿”的自嘲意味
        第二节 “鲁体”与“聂体”的散文化
        一、诗语散文化的表征
        二、“技痒”的代偿性满足
        第三节 “鲁体”与“聂体”的孤独意识
        一、孤独意识的传承
        二、孤独意识的变异
下篇 1980年代以来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第七章 新“二流堂”群体的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第一节 “二流堂”群体的重聚与诗词创作活动
        第二节 荒芜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一、“从今若把黄油打,先学杂文后学诗”
        二、“但使片言能活国,甘心轻掷老头颅”
        第三节 黄苗子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一、与聂绀弩的诗缘
        二、“鲁体”与黄苗子的文人杂咏、书画题咏
        第四节 杨宪益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一、写诗经历与诗词交往
        二、“鲁体”与杨宪益的讽世
        三、“鲁体”与杨宪益的自嘲
    第八章 “岭南诗人”群体的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第一节 李汝伦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一、诗词辩护与诗词交往
        二、“鲁体”与李汝伦诗词的杂文化特色
        第二节 “鲁体”与熊鉴的旧体诗词创作
        一、与“鲁体”传人的诗词交往
        二、“世路崎岖行处险,几声呐喊岂多余”
        第三节 “鲁体”与何永沂的旧体诗词创作
        一、鲁诗聂诗的化用与借用
        二、“鲁体”与何永沂诗词的语体、章法
        三、“鲁体”与何永沂诗词的批判精神
    第九章 杂文家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第一节 邵燕样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一、源在鲁迅
        二、“向现代口语靠近”
        三、“不仅仅是不避俚俗”
        第二节 陈四益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一、鲁迅杂文与旧体诗的二源汇流
        二、杂文话语与结构的双重同构
        三、杂文精神的深层灌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讲述心灵世界的故事 ——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外国文学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言
    一.国内王安忆研究
    二.海外王安忆研究
第一章 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节 俄苏文学对王安忆早期小说的深层影响
    第二节 简·奥斯汀的乡村世界与雯雯系列的联系
    第三节 《人间喜剧》和王安忆描写的城市
第二章 中国化的现代主义印记
    第一节 魔幻现实主义、寻根文学与《小鲍庄》
    第二节 “力比多”对王安忆性恋题材的影响
    第三节 元小说叙事形式的初露端倪
第三章 王安忆式的女性主义写作
    第一节 激进西方女性主义的改写
    第二节 纳入女性视野的“新历史主义“观照
    第三节 伊瑞格瑞“女人腔”与王安忆小说的契合
第四章 全球语境中的王安忆
    第一节 在东西方文化的参照中
    第二节 理论与实践中“心灵世界”的丰富
结语
附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5)晚清民国吴虞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吴虞家世、生年、交游、着作考
    第一节 吴虞家世补考
    第二节 吴虞生年再考
    第三节 吴虞交游补考
    第四节 吴虞着作考述
第二章 吴虞的思想
    第一节 吴虞的反孔非儒思想
    第二节 吴虞的教育思想
    第三节 吴虞的政治思想
    第四节 吴虞的女权思想
第三章 吴虞的文学观
    第一节 吴虞的诗学观
    第二节 《爱智庐杂言诗录》的特点与意义
    第三节 吴虞的词学观
第四章 吴虞诗歌研究
    第一节 吴虞诗歌的题材内容
    第二节 吴虞诗歌的艺术特征
    第三节 吴虞诗歌的总体评价
第五章 吴虞词研究
    第一节 吴虞词的题材内容
    第二节 吴虞词的艺术成就
    第三节 吴虞词学成就的评价
第六章 吴虞对联研究
    第一节 吴虞对联的内容
    第二节 吴虞对联的艺术成就
附录一 吴虞年谱简编
附录二 吴虞诗词文辑佚
参考文献
致谢

(6)论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界定
        1.1.1 网络文学概念的阐述和定义
        1.1.2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定义
    1.2 研究对象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在全球范围内的位置与轨迹
    1.3 研究现状的概述与问题的提出
        1.3.1 海内外评论家视野中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以及存在的问题
        1.3.2 本论文的意义所在与创新之处
    1.4 研究的方法和逻辑依据
        1.4.1 亲历与口述(采访)
        1.4.2 个案研究法
        1.4.3 跨文化比较研究法
    1.5 论文结构简述
第2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
    2.1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社群的兴起与发展轨迹
        2.1.1 草创期(1991—1996)
        2.1.2 蓬勃期(1997—2001)
    2.2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与网络作者的特点
        2.2.1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与北美华文新移民文学的关系
        2.2.2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作者的写作动机与类型
    2.3 北美华文报纸文学副刊网络化
        2.3.1 北美华文报纸发展史
        2.3.2 网络化之后的北美华文报刊
第3章 北美华文网络小说中网络叙事特征
    3.1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开放性
        3.1.1 文本的开放性
        3.1.2 超文本的功能
        3.1.3 多元的参照系
        3.1.4 社群人员的开放性和流动性
    3.2 开放性文本:小说接龙
        3.2.1 北美英文与华文网络小说接龙概况
        3.2.2 东南亚社群泰华小说接龙概况
        3.2.3 华文网络社群接龙小说的特点
    3.3 跨媒体跨文化语境中网络作家的接龙小说
        3.3.1 西方现实语境下的中国古代文化心理
        3.3.2 西式远距离透视中的中国古典意境
        3.3.3 象征手法与超现实的意象组合
        3.3.4 结语
第4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写作新范式与新精神
    4.1 网络文学的新媒体特征
        4.1.1 文本载体的数字化
        4.1.2 信息资源的多元化
        4.1.3 全球化
        4.1.4 虚拟性
        4.1.5 交互性
        4.1.6 即时性
    4.2 网络文学的新精神
        4.2.1 文学语言的创新
        4.2.2 开放性与交互性的新式创作
        4.2.3 文学理念与精神、审美与价值观的改变
    4.3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与华文文学的边界正在消解
    4.4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的通俗性与精英性
第5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在新媒体语境中的多元形态
    5.1 网络对传统媒介的冲击
        5.1.1 新媒体改变了大众生活内容和习惯
        5.1.2 网络的多重意义
        5.1.3 新媒体改变了文学的要因
    5.2 媒介更新带动文学转型
    5.3 产业背景下的网络文学——新兴多元化的文化艺术样式
        5.3.1 影视
        5.3.2 动漫
        5.3.3 社交网站
        5.3.4 电子出版物
    5.4 网络时代受众——接受主体的特色
第6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双重经验的跨文化书写
    6.1 作为新移民的北美华文网络作家
        6.1.1 北美华文网络作家的新移民身份特质
        6.1.2 跨越网络与纸媒的两栖新移民华文作家
    6.2 北美华文网络诗歌:认同困惑与家国情怀
        6.2.1 认同困惑
        6.2.2 家国情怀
    6.3 北美华文网络散文:悲歌、抗诉与回望
        6.3.1 红尘无泪篇
        6.3.2 天涯问路篇
        6.3.3 故国不思篇
        6.3.4 破衣戏语篇
    6.4 北美华文网络小说:叙事中的文化观照
        6.4.1 在承载“文革”历史负荷中跋涉——阿黛的《处女塔》
        6.4.2 “人生自白”的疼痛——少君的《人生自白》系列
        6.4.3 跨文化背景下的心灵探索——阎真的《曾在天涯》
        6.4.4 东方视角中的异域婚恋奇情——王瑞芸的《戈登医生》
        6.4.5 女性家庭角色与自我价值实现的探索——陈谦的《覆水》
        6.4.6 跨域经验中的文化身份蜕变——施雨的《下城急诊室》
第7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的女性书写
    7.1 北美华文网络女性书写与自我认同
        7.1.1 从自我认同到为谁写、写什么、怎么写
        7.1.2 女性写作中的地缘情结
    7.2 流散文学中的中华文化母题
        7.2.1 山水母题
        7.2.2 婚恋母题
        7.2.3 放逐母题
    7.3 浅谈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的女性主义
        7.3.1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女性主义的特色
        7.3.2 和谐是女性主义最终目的
    7.4 结语
结论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研究(198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与界定
    第二节 研究现状的概述与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叙要
第二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
    第一节 寄生期(1988-1992)
    第二节 自生期(1992—1996)
    第三节 延伸期(1997-2008)
    第四节 精英情结与大众写作:少君与《人生自白》
    第五节 终极关怀与自由涂鸦:图雅与《乱砍系列》
第三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三模式及写作范式的新变
    第一节 自足写作模式及其新变
    第二节 开放写作模式及其新变
    第三节 网纸两栖写作模式及其新变
第四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与文学新精神
    第一节 技术精神:技术语境中的诗意栖居
    第二节 游戏精神:自娱娱人的深刻与纯粹
    第三节 个体精神:个体与欲望的审美张力
第五章 总结与余论
    第一节 源自海外,反哺中国的文学
    第二节 自足、开放和两栖——写作模式及影响
    第三节 技术、游戏和个体——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三种新精神
    第四节 余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网站年表
    附录2:北美主要华文文学网站网络原创文学作品索引(1991-2008)
    附录3:美国华人作家少君访谈:新移民与北美华文网络文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后记

(8)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研究 ——以小说批评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理由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趋势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陕西文学批评的历史考察
    2.1 批评视野中的陕西文学创作
        2.1.1 苏醒中的陕西小说(1977-1985)
        2.1.2 走出陕西的文学创作(1985-至今)
    2.2 陕西文学批评的突围
        2.2.1 踟蹰中展开的文学批评
        2.2.2 陕西文学批评的反思
第3章 陕西文学批评的格局建构
    3.1 多元批评格局建构的可能
        3.1.1 多元批评格局的文化背景
        3.1.2 多元批评格局的形成条件
    3.2 多元批评格局的建构
        3.2.1 印象主义批评
        3.2.2 心理分析批评
        3.2.3 历史美学批评
        3.2.4 神话原型、地域文化、女性主义文学等批评模式
        3.2.5 其它批评形式
    3.3 《讲话》视阈下的理论批评
        3.3.1 当代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石
        3.3.2 《讲话》视阈下的理论观照
第4章 陕西文学批评的精神内涵
    4.1 时代奏鸣曲
        4.1.1 文学批评的人民性
        4.1.2 文学批评的历史意识
        4.1.3 文学批评的党性原则
    4.2 干预文学与干预生活的追求
        4.2.1 频繁展开的文学研讨会
        4.2.2 散见报刊杂志的批评意见
    4.3 西部精魂的发现与追问
        4.3.1 概念的缘起与界定
        4.3.2 西部文学批评精神
第5章 陕西文学批评的文化心态
    5.1 批评家的乡土情结
        5.1.1 无法割舍的乡土情结
        5.1.2 繁复的"乡土"意蕴
    5.2 陕西文学批评的文化心态
        5.2.1 对乡土羁恋与疏离的文化心态
        5.2.2 动态演变中的文化心态
        5.2.3 批评心态的文化透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新时期三十年陕西文学批评年表
    附录二:陕西部分主要批评家资料
    附录三:陕西文学部分主要相关批评杂志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9)清代吴江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的现状
    三、相关问题的说明
    四、未来研究的展望
第一章 吴江的历史地理与清代吴江文化概述
    第一节 吴江的历史与地理
    第二节 清代吴江文化概述
第二章 抗清诗人吴易
    第一节 吴易的生平
    第二节 吴易的诗歌创作
第三章 遗民学者朱鹤龄
    第一节 朱鹤龄的生平和交游
    第二节 朱鹤龄的诗学理论
    第三节 朱鹤龄的诗歌创作
第四章 诗歌选家顾有孝
    第一节 顾有孝的生平和诗歌创作
    第二节 顾有孝的诗学观
第五章 王锡阐和惊隐诗社
    第一节 王锡阐的生平交游及诗歌创作
    第二节 "惊隐诗社"新考
第六章 吴兆骞与计东
    第一节 吴兆骞的生平——兼说"相肖两奇绝"的丁澎
    第二节 吴兆骞的诗歌创作
    第三节 "兄弟皆名世,诗篇尽擅场"——吴氏家族其他诗人
    第四节 "诗文余技,遇穷益工"的计东
第七章 一代文宗叶燮
    第一节 叶燮的生平与着述
    第二节 叶燮的诗歌创作
    第三节 体大思精的美学专着:《原诗》
第八章 徐釚与潘耒
    第一节 徐釚的诗歌创作
    第二节 徐釚的《续本事诗》
    第三节 "《遂初》一编,儒林是式"的潘耒
第九章 吴雷发、李重华、袁景辂的诗论
    第一节 吴雷发《说诗菅蒯》
    第二节 李重华《贞一斋诗说》
    第三节 从《国朝松陵诗征》看袁景辂的诗学观
第十章 寒士诗人郭麐
    第一节 郭麐的生平和诗歌创作
    第二节 《灵芬馆诗话》
第十一章 闺阁诗人研究
    第一节 女性诗歌兴盛及其原因
    第二节 吴江女诗人诗歌活动形态
    第三节 传统主题与主题开拓
    第四节 个案研究(上):清初女诗人姚栖霞与周羽步
    第五节 个案研究(下):随园女弟子汪玉轸与吴琼仙
第十二章 文献整理与总集编纂研究
    第一节 清初吴江人选唐诗管窥
    第二节 其他各朝诗文编纂
    第三节 吴江地方诗文结集
    第四节 吴江家族总集编纂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钱澄之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钱澄之研究综述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范围及意义
第一章 钱澄之及其时代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与社会环境
        一、明代中后期的政治与社会
        二、明清之际的江南
    第二节 家世渊源与家学传承及先贤流芳
        一、家世渊源
        二、家学传承及先贤流芳
    第三节 钱澄之传论
        一、少年奇气
        二、青年狂狷
        三、壮年激切
        四、中年深粹
        五、老年辛酸
第二章 明末和南明抗争时期的诗集——《藏山阁诗存》论:“诗史”精神
    第一节 《藏山阁集》概述
    第二节 郑思肖《心史》的发现及其在明末清初的意义
    第三节 《藏山阁诗存》的诗史精神——文直事核,诗传史心
        一、易代之际的“诗史”说
        二、“文直事核”的《所知录》与钱澄之的“诗史”观
        三、《藏山阁诗存》的“诗史”精神
    第四节 《藏山阁诗存》的“汉朝”情结
第三章 归里后的诗集——《田间诗集》论:沉郁深粹
    第一节 《田间诗集》概述
    第二节 生态·形态·心态:遗民生存环境与心境
        一、生存方式:困境与选择
        二、遗民不世袭
    第三节 田园生趣
        一、孤独的归鸟
        二、归园田居
        三、艰难的出世
    第四节 论钱澄之的饮酒诗:曲糵难销亡国恨
        一、伤逝
        二、曲糵难销亡国恨
第四章 钱澄之文研究
    第一节 《田间文集》概述
    第二节 钱澄之文的分类及内容分析
        一、论说文
        二、杂记
        三、书牍
        四、传状、墓志铭(碑记、墓表、祭文、哀辞)
        五、赠序(寿序)、序跋(诗文集序、题跋)
    第三节 钱澄之文的风格特色及艺术成就分析
        一、政论文:文以载道,情道合一
        二、史论文:理明气足,立论新异
        三、亭台记:错落有致,蕴含哲理
        四、尺牍文:曲尽人情
第五章 钱澄之诗学理论及对其诗风的影响
    第一节 以性情论为核心的诗歌理论
        一、性情论与“诗可以怨”
        二、读书穷理与诗之中锋
        三、诗穷而后工与本色真诗
    第二节 钱澄之诗歌理论对其诗风形成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一:钱澄之诗文辑佚
附录二:钱澄之年谱简编
后记

四、一曲游戏人生的悲歌——再读《废都》有感(论文参考文献)

  • [1]阐释学视域下的《废都》评价史[D]. 赵天骥.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2)
  • [2]曹贞吉交游与词作关系研究[D]. 王璐. 浙江大学, 2015(07)
  • [3]鲁迅旧体诗及其当代传承研究[D]. 魏耀武.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4]讲述心灵世界的故事 ——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外国文学影响[D]. 毕磊菁.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1)
  • [5]晚清民国吴虞诗词研究[D]. 孙文周.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2)
  • [6]论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D]. 林雯.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1)
  • [7]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研究(1988-2008)[D]. 蒙星宇. 暨南大学, 2010(09)
  • [8]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研究 ——以小说批评为中心[D]. 李春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10(11)
  • [9]清代吴江诗歌研究[D]. 周雪根. 苏州大学, 2010(10)
  • [10]钱澄之文学研究[D]. 杨年丰. 苏州大学, 2010(10)

标签:;  ;  ;  ;  ;  

游戏人生的挽歌——重读《废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