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材料上市公司月度回顾(12月)

有色金属材料上市公司月度回顾(12月)

一、有色金属材料上市公司月评(12月)(论文文献综述)

沈一凡[1](2021)在《基于基金微观参与主体的基金业绩影响研究》文中指出1998年,中国内地首批五家基金管理公司成立。根据Wind统计,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国基金总量由2001年的53只发展到6965只,基金管理规模也由818.03亿元扩大到如今的177629.50亿元,20年间增长了近216倍,跃居至全球第五。互联网的普及,带给了整个基金行业新的活力;同时,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放水与资产荒的联合作用下,基金逐渐成为中小投资者资产配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一度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然而,中国市场相比成熟市场又显得更为特殊,急速变化的市场风格、更加非理性的投资者、市场参与者与市场结构的快速进化、基金经理等从业人员较快的培养和晋升,造就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基金市场。我国的基金市场逐渐从野蛮生产的阶段迈向良序增长的阶段,在这个重要的时间点对中国基金市场进行研究,不论是对日常的投资、还是为世界提供极具中国特色的基于中国样本的本土化研究,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就整个基金市场而言,其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参与者。根据各自的职能和作用,基金直接参与主体包括了基金管理人、基金投资人与基金托管人。在我国,大部分的基金托管人为国有银行,极少涉及到具体的基金投资行为和决策。因此就投资决策而言,基金管理人与基金投资人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基金管理人通常为依法设立的基金管理公司,由公司进行统一决策和管理,基金经理进行具体的基金投资决策。因此,就基金市场微观参与主体而言,基金投资者、基金管理公司与基金经理构成了一套完整的闭环,基金投资者通过申购赎回基金进行相关买卖操作,基金管理公司将资金交给基金经理管理,基金管理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共同决定了基金的业绩,基金投资者根据基金业绩来确定是否继续投资,基金管理公司通过基金业绩来评估基金经理。本文聚焦于基金市场主要的三大微观参与主体,分别从基金投资者、基金管理公司与基金经理出发,基于经典数理模型,构建以这三个角度为基石的基金业绩研究框架,同时结合中国特有现状,包括非理性的投资者、社保基金的委托投资与基金经理等从业人员的快速晋升与培养三个特点,进行了本土化的研究,探讨三大参与主体对基金经理投资行为与基金业绩的影响,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首先,从基金投资者角度出发,研究了基金流量对基金经理投资行为与基金业绩的影响,即这种流量驱动型基金风险转移(risk shifting)行为的动机和后果。本文发现:(1)我国的基金投资者存在严重的处置效应,经历了大量资金流入的基金往往会降低其冒风险程度。然而,若资金的净流入同时发生在过往获得良好业绩的基金时,基金的风险水平反而会提升。(2)基金经理往往会通过增加换手率、提高组合风险系数、提高权益持仓占比和购买更多赢家股票的方式来增加风险。(3)这种发生在高业绩的基金流量驱动型风险转移,会使基金在随后两个季度表现恶化,直到第三季度才恢复。(4)这种风险转移行为,更容易发生在那些出现高额异常净流量、业绩源于运气、成立较晚的、规模较小的基金上。其次,从基金管理公司角度出发,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保管理资格为切入点,研究了基金管理公司对基金经理投资行为及基金业绩产生的影响。本文发现:(1)被委托的社保基金拥有比同类公募基金更多的超额收益。(2)社保基金超额收益可能来源于更好的择时能力、基金管理公司内部的交叉补贴,而与可能的政治关联无关。(3)当获得社保管理资格后,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基金的整体业绩有所下降,并且投资风格会与同一管理公司旗下社保基金呈现相似的特点,其中还会出现反向交易的情况。进一步分析发现,基金管理公司内部那些业绩较差、管理规模较大的基金可能作为内部交叉补贴资金的提供方。(4)社保基金的管理有助于基金管理公司扩大市场份额,获得更多特权,如新基金的设立。最后,本文从基金经理角度出发,通过基金经理过往研究经历刻画基金经理“能力圈”,研究分析师行业研究经历对基金经理投资偏好及其业绩的影响。本文发现:(1)基金经理会在自己优势行业上进行超配,这种超配不论是相对于全市场、整个基金行业还是同类型基金均成立,同时对于优势行业的股票持有时间会更长。(2)基金经理对于优势行业的超配行为,在考虑了持仓因素后可以为基金带来相比于其他非优势行业的超额收益,同时基金经理在优势行业上具备更强的风险控制能力。(3)深入研究发现,基金经理在优势行业上具备更强的选股能力和行业择时能力,进一步证实了优势行业形成的能力圈是超配行为产生超额收益的机制之一。(4)在最后的拓展研究中,进一步证实了基金经理在优势行业上形成的优势源于行业自身、基金经理对于优势行业的政策敏感度和能力的持续扩张,而非存在私有信息。综上所述,本文将包括基金投资者、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三个方面的基金微观参与主体放在了统一的研究框架下,不仅对相关理论和成果起到了补充和完善,更是结合中国市场特有因素,做出了有别于其他研究的创新研究,为国内外学者研究中国基金市场提供了多样的经验证据和多方面的研究角度。

马莉[2](2019)在《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及发展模式与长效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能源保障,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问题,解决矿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迫切性和现实性。绿色矿山是一种全新的矿山发展模式,被认为是解决矿山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随着绿色矿山建设相关政策的推广,绿色矿山试点单位数量迅速增加,绿色矿山建设稳步推进。在此背景下,研究和评价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总结与探索绿色矿山发展模式,构建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对于我国深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发展绿色矿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基于我国绿色矿山试点单位调查和调研资料,剖析了绿色矿山发展取得的成果和存在问题,并通过设计指标体系,分行业指数化评价了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归纳总结了我国绿色矿山典型发展模式,最后在理论分析绿色矿山发展驱动因素的基础上,宏观上构建了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微观上提出了矿山企业提升绿色矿山发展水平的路径。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系统调研了我国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发展情况。首先对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历程进行回顾梳理,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绿色矿山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当前绿色矿山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研究表明,绿色矿山发展可以分为萌芽期、起步期、快速发展期和逐步走向规范四个阶段。我国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发展格局基本建立,在数字化、现代化矿山建设、科技创新与资源综合利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以及矿地和谐发展方面取得显着成效。同时,绿色矿山发展存在发展格局不协调、绿色矿山标准体系不健全、绿色矿山建设的配套政策不完善、协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并面临综合利用方面、重大科技问题攻关以及环境治理方面的诸多挑战。(2)在分析现有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绿色矿山基本条件和PSR模型分析,分矿种提出和构建包含反映共性和重要性的核心指标以及反映行业特性和矿种特色的辅助指标的指标体系;将指数化评价、集对分析法引入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分行业对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行业内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情况。煤炭、黄金、有色行业东部地区绿色矿山发展水平领先于其它地区;油气行业东北地区绿色矿山发展水平最高;化工行业中部地区进步最显着。(2)不同规模间的绿色矿山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大型矿山发展水平普遍高于中小型矿山企业。(3)行业间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油气行业综合发展水平最高,其次为化工行业和黄金行业,建材非金属行业水平最低,综合水平差距较小。在各个发展维度上,节能减排方面差距最大,其次为科技创新和土地复垦。(4)行业间协调发展程度存在差异。油气和黄金行业绿色矿山各维度协调发展状态最好,煤炭、有色、冶金行业最差。(3)在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探索绿色矿山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法探索绿色矿山发展关键影响因素,分别为生态恢复、绿色技术、和谐社区、企业文化、规范管理和综合利用。在此基础上利用AMOS22.0软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潜变量路径分析,发现绿色矿山发展的6条直接路径和15条间接路径;通过路径效应分析,发展因素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企业文化、规范管理、绿色技术、生态恢复、综合利用和社区和谐。其次,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典型绿色矿山建设成功经验对绿色矿山典型发展模式进行总结划分,有绿色管理模式、绿色技术模式、生态恢复模式、社区和谐模式和循环经济园区模式等,初步形成我国绿色矿山典型发展模式体系。最后根据绿色矿山发展路径和典型发展模式提出绿色矿山发展提升路径。(4)对驱动绿色矿山发展的政府管制、公众监督、技术因素和绿色氛围等因素进行了理论解读、驱动机理理论分析及博弈关系分析。理论分析显示,政府管制、公众监督、技术因素和绿色氛围均在理论上对绿色矿山发展有显着的驱动作用。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层面上构建了包含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监管机制、协作机制和保障机制的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评价机制发现矿山企业及其政府政策和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有针对性的制定政策提供现实依据。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督促企业积极进行绿色矿山建设。协同机制实现绿色矿山建设主体的目标协同与行为协同。保障机制通过一系列的政策配套措施以保障绿色矿山发展的长期顺利进行。该论文有图58幅,表48个,参考文献197篇。

朱沣[3](2019)在《L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L银行是一家城市商业银行,近年来L银行面临着严峻的信贷风险问题,主要体现在逐年升高的不良贷款率。截止2017年年末L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2.4%,且还在呈上升趋势,关注类以上贷款总额占总贷款额的25.58%,占总贷款额的四分之一,在所有贷款逾期企业中,中小企业的占比高达76.74%。不良贷款的高发背后反映的是L银行较严重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问题。L银行目前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式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得L银行很难实现其风险管控的目标。通过先期调研,调查问卷的发放,以及回收分析,从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三个角度对L银行的风险管理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贷前调查主要涉及贷前调查无法准确掌握企业信息、信贷客户集中于某个行业这两个问题。贷中审查主要的问题是贷中审查无法有效识别信贷风险。贷后管理主要涉及的问题有:贷款发放后无法有效追踪贷款流向、贷款发放后难以实时掌握企业信息、高危贷款企业难以实现有效退出、不良贷款处置时间过长。通过归纳和整理可以发现,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1、银企信息不对称;2、缺乏专业的授信队伍;3、科技水平落后;4、缺少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5、缺乏有效客户准入及退出机制;6、相关信贷制度和产品设计不合理。针对L银行在风险管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发展有效的关系型借贷;2、完善考核机制;3、加大科技投入并完善系统设计;4、引入“信贷工厂”模式;5、建设专业化的信贷队伍。本文基于相关风险管理理论,通过对L银行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最终给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对L银行降低不良贷款率、提升信贷质量、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鲁竞夫[4](2018)在《国有企业集体性劳资冲突的管控机制研究 ——基于两个资源型国有企业的比较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去产能”使得资源型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面临巨大挑战,由此引发的集体性劳资冲突屡见报端。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2015年中央10号文件)提出各劳动关系主体应共同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落地到企业层面,企业内的管理方、党组织和工会如何协调配合以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呢?这一现实问题亟待理论研究的回应。既有的产业关系系统研究、公司治理研究和企业党组织研究都与该现实问题相关,但受制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等方面的局限性,无法针对性地回应本现实问题。为了回应集体性劳资冲突频发的紧迫现实,为资源型国有企业的劳资冲突管控提供理论指引,本研究探究了资源型国有企业内的管理方、党组织和工会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的行为、过程、效果和情境。具体来说,本研究提出了3个研究问题,分别是关乎行为存在性的研究问题1:在资源型国有企业中,各劳动关系主体分别有哪些劳动关系管理行为?关乎管控过程的研究问题2:在资源型国有企业中,各主体如何通过其劳动关系管理行为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以及关乎情境的研究问题3:在资源型国有企业中,情境如何影响集体性劳资冲突的管控?围绕以上3个研究问题,本研究历时4年,通过对两个背景相似、但劳资冲突管控效果迥异的资源型国有企业的深入调研(包括共计50人的访谈、以及长达1个月的以轮岗实习为主要形式的田野调研),基于跨界理论、劳动过程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组织学习理论和嵌入理论等理论透镜,得到如下研究发现:第一,在资源型国有企业中,企业的管理方、党组织和工会均存在劳动关系管理行为,分别是人力资源实践、党组织跨界行为和工会实践。第二,管理方和党组织分别通过人力资源实践和党组织跨界行为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班组长和工会分别在个体层面和组织层面发挥中介作用。在直接效应中,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实践与党组织跨界行为不存在优劣之分;但在中介效应中,以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为主的多种人力资源实践的有机整合,以及与生产经营紧密结合的党组织跨界行为,更有利于班组长和工会发挥中介作用。第三,集体性劳资冲突的管控要受到“新单位制”这一情境的影响。“新单位制”的转型对集体性劳资冲突具有“激发效应”,但不必然导致集体性劳资冲突。冲突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管控体系的内部运行失效及其“外部嵌入”较差,根本原因则是家长式人力资源实践和与生产经营脱节的党组织跨界行为本身潜藏隐患。第四,“关系”在中国情境下的资源型国有企业的劳资冲突管控中非常重要。本研究可能的理论贡献有以下三点:第一,实现了劳资冲突管控研究的中国情境化。一方面,本研究将企业层面的党组织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主体纳入研究视野,构建了党组织跨界行为这一全新构念,并系统地探究了该行为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的过程、效果和情境,在中国情境下拓展了劳资冲突管控研究的主体范围。另一方面,西方学者往往重视劳动过程中的“实践面向”对于劳资冲突管控的作用;与之不同,本研究发现“关系面向”在中国资源型国有企业的劳资冲突管控过程中更为重要,在应用劳动过程理论进行劳资冲突研究方面,实现了中国情境化。第二,充实和拓展了跨界理论。过往关于跨界理论的研究认为跨界行为由协调行为、使节行为和监管行为三个维度构成。本研究在编码过程中提炼出了垂范行为这一全新维度,并探究了该行为如何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充实和拓展了跨界理论的内涵和作用机制。第三,深化了人力资源实践相关研究。关于人力资源实践如何影响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既有的研究成果之间存在争议与矛盾。相应地,人力资源实践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的过程和效果也变得模糊不清。作为回应,本研究发现:不同类型人力资源实践之间的相互作用、工会等主体的中介作用以及情境的变化等,都会对人力资源实践的效果产生影响。既有研究之间的争议与矛盾往往源自对某些影响因素的忽略。这就给予了上述争议与矛盾以合理的解释,深化了有关人力资源实践的研究。本研究可能带来如下实践启示:在企业一线的劳资冲突管理中,管理方和党组织应提高实效性,避免形式化;同时应充分发挥企业工会和一线班组长承上启下的作用;此外,企业应识时通变、顺势而为,时刻注意其劳动关系管理行为是否与时俱进。最后,本文总结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周晖[5](2018)在《我国环境信息手段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 ——以“上市公司污染源在线监测风险排行榜”为例》文中认为目前,我国的环境信息披露实践大多围绕上市公司展开。从表面上看,是因为上市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但在深层次上,是因为它们具有更清晰的政策传导机制。具体来说,由于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联系紧密,披露的环境信息会立刻反映在它们的股价中,然后以此为信号刺激企业管理层采取减排措施,从而实现环境保护的最终目标。因此,就有关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而言,其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股票市场的反映。回顾我国环境信息披露的发展历程,自2007年《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明确了政府规范企业公开环境信息的法律依据以来,中央及环保部门在推动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方面出台了很多细则。然而,随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制度环境不断完善,我国A股市场的环境表现并没有因此得到改善。特别是近些年,上市公司屡屡成为环境事故的罪魁祸首,使得社会各界开始关心一个问题,即:环境信息手段在我国是否真的有效。一些实证研究也表明,我国的环境信息披露实践并不会对公司价值产生显着影响。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现象呢?本文就此提出了与当前学界主流声音不同的看法,认为不合理的披露内容与方式是导致我国环境信息披露效果不达预期的主要原因。为避免上述因素干扰,本文以2015年《证券时报》发布的“上市公司污染源在线监测风险排行榜”(以下简称“榜单”)为研究对象,重新检验了我国环境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全文实证部分分为三大块,具体内容与结果如下:首先,检验上榜企业的股票收益率是否发生了显着的异常波动。该部分先是以所有上榜企业为分析对象,采用事件研究法估计了首次上榜对股票收益率的冲击作用;然后根据企业重复上榜的次数,进一步估计了企业在不同情形下表现出的异常收益。研究发现:污染榜对上榜企业的收益率会产生显着的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会随着上榜次数的增加而呈现出递减的规律。接着,本文从未上榜企业的“价变”和上榜企业的“量变”两个方面,对“污染榜是有效的”这一核心结论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发现:1)未上榜企业的收益率变化与上榜企业不同,这说明榜单对上榜企业产生了额外影响;2)上榜企业的交易量变化与其收益率基本吻合,这符合股票市场“量价一致行动”的普遍规律。然后,对上榜企业的异常收益进行异质性分析。在对现有文献进行总结之后,这部分研究从行业集中度、行业污染程度、企业规模、股权性质、出口比重和杠杆比例六个方面考察了企业基本特征对累计异常收益(CARs)的影响,目的在于弄清股票市场中哪些企业易受榜单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规模每提升1%将导致相应的异常收益负向增加0.87个百分点;2)相比污染行业企业,非污染行业企业受榜单影响的程度更大;3)出口比例越高,上榜企业股票收益率的负向波动越小;4)行业集中度、股权性质和杠杆比率不会对上榜企业的CAR产生显着影响。最后,验证并修正了污染榜对股票收益率的真实影响。出于对“样本选择”和“外部干扰”的担忧,本文指出,上榜企业表现出的异常收益可能并非全部由榜单引起。为此,这部分研究利用可修正样本选择偏差的倾向得分匹配(PSM)法设计了一个“拟自然发生实验”,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套面板数据,然后配合使用政策分析中常用的双重差分(DID)法,分离出污染榜对收益率的真实影响。研究发现:1)上榜企业和未上榜企业在公司基本特征和财务指标方面存在显着差异;2)公司股票收益率在首次上榜前后一周会累计下降2.8个百分点,其中由榜单引起的部分为2.3个百分点;3)未上榜企业的收益率不会在榜单公布前后出现明显的异常波动。结合上述研究结论,本文的贡献主要有三点:1)弥补了现有文献未能证明“我国环境信息披露是有效的”这一不足;2)为研究“环境信息披露是否有效”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分析框架;3)为完善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徐莎莎[6](2017)在《GR银行零售业务创新研究》文中认为在经济结构调整、利率市场化、外汇市场逐渐放开的金融环境下,在互联网金融兴起的时代背景下,传统银行业正在经历新的挑战,当然,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对于我国国内银行业来说,零售业务的布局与大力开展已成为既定的战略目标,而对于零售板块基础相对薄弱的GR银行,怎样顺应时代潮流进行自我定位,开拓零售业务,提升零售业务规模,以达到增强利润的目的?纵观国际,很多大型的金融集团早已实现了零售业务为主的利润体系,这与我国国内银行长期以来以息差为主的盈利方式有重大的区别,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国内银行业过去“躺着赚钱”的红利一去不复返,对成立时间较短的GR银行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对国外银行零售业务的特性、发展现状的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得到一定的先进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下国内政策与经济、人文环境等外部环境分析,以及GR银行零售业务现状的内部环境分析,通过对其产品、风险、渠道等几个方面的深入了解与总结,发现GR银行零售业务目前的困境与不足,最终期望得到有助于GR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创新方法,为GR银行未来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给予一定建议,提供一些帮助。本文分为三大部分,首先对银行零售业务内容进行了阐释,介绍国外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第二部分采用了文献调查法,具体到GR银行自身属性与特点,对GR银行内部与外部的零售业务处境与特征进行阐释,由此发现问题并且为后来解决问题提出建议。第三部分通过逻辑推理法,对GR银行零售业务发展创新提出了策略方案,主要在产品运作流程、服务创新、风险管控和大数据营销上,结合当下经济与竞争环境现况,加入一定互联网思维元素,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为GR银行的零售业务创新提出建议。

张超[7](2014)在《公司多元化股权投资、资金管理模式与稳健性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摘要:本文分析了多元化股权投资对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程度越高,合并整体的会计稳健性越低,并且,在股权投资程度较高的公司中,子公司多元化程度较高时,会计稳健性会进一步降低。主要原因是,当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程度较高时,业务主要分布在子公司,子公司高管数量较多、子公司地域分布、行业分布较广,监管难度较大,管理规范性相对较差,会计信息质量,特别是会计稳健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多元化股权投资的资金互补效应,有效地降低了公司的债务违约风险,从而降低了债权人对公司会计稳健性的需求。(2)当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程度较高时,上市公司短期借款分布在母公司的比例越高,合并整体会计稳健性越低。但所属集团设有财务公司时,母子公司债务分布对稳健性的影响不明显。主要原因是,与子公司相比,母公司作为上市公司具有较强的融资优势,更好的议价权,债权人对其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相对较低。如果集团设立财务公司进行资金集中管理,子公司对外融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集团资金的支持,从而会淡化母子公司债务分布因素的影响。本文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揭示了母子公司业务分布、债务分布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近年来大量文献考察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问题,相关学术研究主要关注债权人对于上市公司合并整体的会计稳健性需求,而忽视了母子公司结构性差异。本文研究指出,当业务主要分布在子公司时,母子公司之间的代理问题会损害合并整体的会计稳健性;当债务主要分布在子公司时,由于子公司偿债能力相对于母公司较弱,债权人会提高对贷款企业的会计稳健性要求。本文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母子公司结构特征与会计稳健性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更为全面地认识债权人制定信贷决策时关注的因素。

林娟[8](2013)在《基于BP神经网络下的矿业上市公司融资风险预警研究》文中提出矿业企业是我国企业的主体,矿业融资是矿业经济活动的第一步,如何取得资金、提高资金效率是矿业企业发展的关键。随着国际矿业企业向大规模化发展,企业间兼并浪潮日趋扩大,矿业企业需要大量资金。由于矿业投资回收期长、地质风险大等特点,矿业企业融资风险大、融资方式少和融资渠道有限,矿业企业融资困难,因此需要研究矿业企业融资风险。基于样本和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矿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论文以矿业经济理论、融资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和财务风险预警理论等理论为指导,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矿业上市公司非融资活动和融资活动进行融资风险进行分级预警分析,设计采矿类融资活动中融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运用MATLAB7.0对24家煤炭矿业进行BP神经网络融资风险预警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从确定样本角度,汇总国内外矿业上市公司划分标准,建立矿业上市公司板块价值链的新划分标准;(2)从矿业融资活动和融资环境角度分析,矿业企业不同阶段融资活动和融资方式不同,国内外矿业资本市场组成和发达程度不同;(3)从确定融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角度,通过矿业非融资活动和融资活动存在的风险,确定非融资活动指标,从融资效率角度设计融资活动创新性指标体系;(4)从融资风险预警思想设计角度,结合风险管理和财务预警设计思想,基于数字准确性和模型精确度,选取融资活动中的融资风险进行预警分析,并设计采矿类上市公司融资风险预警流程;(5)从融资风险预警应用角度,提出融资风险综合指数(SWI),选取24家煤炭矿业上市公司,应用MATLAB7.0分析软件对其进行BP神经网络融资风险预警的应用。研究相关结论包括:(1)矿业上市公司样本确定结论:探矿业阶段企业风险大,融资方式少,采矿阶段企业风险相对小,融资方式多,国外矿业资本市场允许不同规模的探矿阶段和矿业阶段企业上市,我国矿业资本市场只允许少量的大型采矿阶段企业上市;(2)矿业融资风险风险分析结论:受中观的政策风险和微观的资源和储量风险影响,矿业企业的融资风险受非融资活动影响程度大,其中包括融资规模、支付性风险、盈利性风险等因素影响,矿业融资活动存在一定风险,但总体风险不大;(3)融资风险预警应用结论:24家煤炭采矿类上市公司应用BP神经网络精度高适用性强,综合融资风险预警指数(SWI)呈周期性波动,原因是煤炭周期性生产,煤炭采矿类上市公司融资风险大,处于黄色预警区域,主要原因是债务融资比例、资金到位程度和债务融资成本等因素影响较大。

佘延双[9](2012)在《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矿产资源勘查行业的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研究从私募股权机构投资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的角度出发,在私募股权和矿业资本市场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分析私募股权机构投资矿产勘查行业的策略问题。研究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宏观层面,中国的投资矿产勘查的私募股权机构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在微观层面,私募股权机构在自身投资矿产勘查行业的活动中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制定什么样的投资策略、采取那些对策。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为案例研究方法,作者对两家国外资本市场上的初级勘查公司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编写了原创性的案例。案例的主要的启示包括:与高科技行业一样,地质学专家和相关专业的优秀人才依托于资本市场,也可以将自己的知识转变为财富。地勘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团队能够将知识转化为财富的过程中,需要具备四个因素:勘查项目、管理团队、机构投资者和初级勘查公司证券市场。勘查公司需要学会风险管理,建立投资组合的观点。矿产勘查与金融的结合具体体现在“管理团队+矿产项目+勘探与开发的商业计划”的结合。从微观操作角度回答了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如何与资本市场相结合的问题。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我国的私募股权机构在投资矿产勘查与开发的过程中策略方面需要转变观念和注意的地方:私募股权在投资矿产勘查过程中,投资的是“勘查公司(矿+管理团队)”,不是“矿”,要转变观点重视“知识”和“人力资本”;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需要了解“矿业和金融是如何结合的”,才能制定出合理的策略;私募股权在投资矿产勘查行业过程中,要熟悉和学会使用国外成熟的各种金融工具和证券市场;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要从以资源为导向转变为以资本市场为导向。最后,本文提出了从宏观管理角度发展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行业的五点对策和建议:设立交叉学科培养跨学科人才;尽快建立市场化的地质师制度;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矿业资本市场;设立政府引导基金支持私募股权投资矿业;鼓励国有矿业企业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合作。

付岱山[10](2008)在《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中国金融宏观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流动性过剩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引起了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且已经采取了很多解决措施。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1.研究目的分析中国流动性状况,探索中国流动性过剩的真正原因,明确流动性过剩对中国经济的真实影响,客观评价中国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为中国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提出合理的政策主张。2.研究方法本文最重要的方法论创新是:运用严谨的形式逻辑方法从内涵与外延两个角度明确了流动性概念;运用会计流程方法对流动性的形成机理和过剩原因进行探索。除此之外,本文还综合运用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技术分析与制度分析、事实分析与理论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3.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1)明确了流动性概念考查了流动性概念的起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流动性的特有属性并通过定义揭示出流动性的内涵;概括了流动性理论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流动性的种属关系并通过划分确定了流动性的外延。流动性是指资产转换为现金的难易程度,流动性资产是指转换为现金能力比较强的资产,人们往往习惯于将流动性资产称为流动性,在宏观上,流动性包括个人流动性、企业流动性、商业银行流动性、中央银行流动性和政府流动性,其形态主要是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票据、存货、短期债权、外汇和其他各种流动资产。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流动性日报制度特别规定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就是指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2)揭示了流动性过剩的本质,总结了流动性过剩的现象流动性过剩的本质就是指流动性资产过多;流动性过剩的现象则主要是现金过多、银行存款过多、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过多、外汇过多、有价证券市值过大、商业银行存差过大等等;流动性过剩的本质通过流动性过剩的现象而得到表现,流动性过剩的现象反映着流动性过剩的本质,但流动性过剩的本质并不等于流动性过剩的现象,割裂流动性过剩本质与流动性过剩现象的内在联系是错误的,把流动性过剩现象当作流动性过剩本质或者把流动性过剩本质当作流动性过剩现象也同样是错误的。(3)从理论层面分析了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和结果以流动性的内涵及流动性过剩的本质为依据,以流动性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转移为线索,以流动性转移过程中流动性形态的变换为重点,运用会计流程方法分析了流动性的形成机理,揭示了流动性过剩的原因。研究发现: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有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国际收支顺差规模过大、股票和债券价格上涨、房地产价格上涨、财政扩张等等,而且这些原因之间也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流动性过剩的结果是指流动性过剩导致的经济后果(亦即流动性过剩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动性过剩会引起消费品价格上涨进而影响居民生活水平、会导致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上涨从而扩大经济泡沫风险、会影响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活动从而弱化金融效能。在一定条件下,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与流动性过剩之间的因果关系是确定的,不能把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定义为流动性过剩本身,也不能把流动性过剩理解为流动性过剩原因的原因。同样,在一定条件下,流动性过剩与流动性过剩的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是确定的,不能把流动性过剩理解为流动性过剩的结果,也不能把流动性过剩的结果理解为流动性过剩本身。流动性过剩对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流动性过剩的结果对流动性过剩都有一定的反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可能出现逆转,或者出现更为复杂的互为因果的关系。(4)分析了中国流动性过剩的特征事实,从实践层面探讨了中国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和影响通过对中国流动性过剩特征事实的分析,得出了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流动性过剩的基本判断。中国具有流动性容纳量弹性较大、流动性过剩历史悠久、流动性过剩表现集中(主要表现是中央银行外汇资产过多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过多)等特点。研究发现,中国流动性过剩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量过多,根本原因是国际收支顺差过大。中国出口的强劲增长和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持续扩大导致中国国际收支顺差的不断增加,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出口结售汇制度和外汇公开市场操作不断地购进各部门和各微观主体的外币债权并售出大量的人民币债务,国内流动性过剩状况越来越严重。另外,积极财政政策、鼓励出口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人民币汇率政策等也是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研究还发现,中国早期的流动性过剩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并不显着,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早期的流动性过剩不如近些年严重,二是因为中国经济规模较大,对流动性有很大的容纳量弹性,流动性影响经济的时滞也比较长,三是因为早期的过剩流动性主要集中在银行里,没有流向市场,因此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比较小。最近几年,中国的流动性不但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而且中央银行将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利率降到很低的水平,流动性不断流出商业银行冲击市场,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流动性过剩对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影响莫过于物价水平的上涨,不论是消费品价格上涨还是房地产价格上涨,都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对正常的经济秩序造成了严重冲击。(5)对中国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分析与评价对中国金融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2002年以前主要是运用传统的政策工具进行金融宏观调控,调节的目的往往不是针对流动性过剩;2002年至2006年则大量使用创新型政策工具并且以直接调节流动性为主;2007年以后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注重恢复和加强传统。提出了评价金融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两个标准:一是看流动性本身的变化,二是看流动性过剩的负面影响。依据这两个标准,对中国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实际效果进行了客观评价,基本结论是:存在一些问题,总体效果很好。(6)未来金融宏观调控的基本思路与政策主张短时间内中国流动性过剩的原因难以消除,为了应对流动性过剩,中国金融宏观调控必须注意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必须有正确的指导原则、完善的工具体系和明确的调控目标,同时,应解除不必要的担心并尽可能避免犯系统性的错误。中国金融宏观调控中政策协调的关键: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与配合;中国金融宏观调控的指导原则:稳健,自主,灵活;中国金融宏观调控的中间目标:一是控制流动性规模,二是控制流动性结构;中国金融宏观调控的最终目标:主要是稳定物价,其次是经济增长;中国金融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传统为主,积极创新;中国金融宏观调控中应解除的两种不必要的担心:一是担心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二是担心失业增加。中国金融宏观调控中应注意避免的主要错误倾向:一是盲目地“走出去”,二是盲目地限制出口。

二、有色金属材料上市公司月评(12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色金属材料上市公司月评(12月)(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基金微观参与主体的基金业绩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框架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基金业绩与基金评价
        2.1.1 基金业绩持续性
        2.1.2 基金业绩评价
    2.2 基金投资者、投资行为与业绩
        2.2.1 基金投资者与历史业绩
        2.2.2 投资者投资选择能力
        2.2.3 基金投资者与投资行为
    2.3 基金管理公司、投资行为与业绩
        2.3.1 管理激励机制
        2.3.2 资源优先分配
        2.3.3 交叉补贴策略
        2.3.4 家族共同持股
    2.4 基金经理、投资行为与业绩
        2.4.1 基金经理个人特征
        2.4.2 基金经理信息优势
        2.4.3 基金经理职业路径
        2.4.4 基金经理变更替换
    2.5 文献评述
3 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
    3.1 基本理论
        3.1.1 有效市场假说
        3.1.2 委托代理理论
        3.1.3 行为金融理论
        3.1.4 路径依赖理论
    3.2 内在联系
        3.2.1 现实联系
        3.2.2 理论联系
        3.2.3 时间联系
    3.3 基金投资者与基金业绩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3.1 理论分析
        3.3.2 研究假设
    3.4 基金管理公司与基金业绩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4.1 理论分析
        3.4.2 研究假设
    3.5 基金经理经历与基金业绩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5.1 理论分析
        3.5.2 研究假设
4 基金投资者对基金业绩的影响——基于高业绩基金风险转移的视角
    4.1 背景介绍
    4.2 数据描述与样本选择
        4.2.1 数据来源
        4.2.2 变量定义
        4.2.3 描述性统计
    4.3 实证分析
        4.3.1 基金流量与业绩关系
        4.3.2 基金流量与风险转移
        4.3.3 基金风险转移的来源
        4.3.4 基金风险转移的业绩
    4.4 潜在解释
        4.4.1 基金异常流量
        4.4.2 基金业绩归因
        4.4.3 基金相关特征
    4.5 本章小结
5 基金管理公司对基金业绩的影响——基于社保基金委托投资的视角
    5.1 背景介绍
    5.2 机构背景与假设
        5.2.1 机构背景
        5.2.2 相关假设
    5.3 数据描述与样本选择
        5.3.1 样本选择
        5.3.2 变量定义
        5.3.3 描述性统计
    5.4 社保基金的超额收益
    5.5 社保基金超额收益的解释
        5.5.1 择时能力
        5.5.2 政治关联
        5.5.3 交叉补贴
    5.6 社保基金对基金公司及旗下基金影响
        5.6.1 基金管理公司业绩
        5.6.2 基金投资风格分析
        5.6.3 基金业绩损益分析
        5.6.4 社保基金带来的资金流入
        5.6.5 社保基金带来的额外特权
    5.7 本章小结
6 基金经理经历对基金业绩的影响——基于卖方分析师行业经历的视角
    6.1 背景介绍
    6.2 数据描述与样本选择
        6.2.1 样本选择
        6.2.2 变量定义
        6.2.3 描述性统计
    6.3 实证结果
        6.3.1 优势个股和优势行业的配置决策
        6.3.2 优势个股和优势行业的持有周期
        6.3.3 优势个股和优势行业的配置绩效
        6.3.4 优势个股和优势行业的持有风险
    6.4 稳健性检验
        6.4.1 行业择时能力
        6.4.2 行业选股能力
    6.5 进一步研究
        6.5.1 优势源于行业自身
        6.5.2 优势源于私有信息
        6.5.3 优势源于政策敏感
        6.5.4 优势源于能力扩张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启示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期间成果目录

(2)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及发展模式与长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研究综述与相关理论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2.2 相关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我国绿色矿山发展现状与问题
    3.1 绿色矿山发展历程
    3.2 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发展现状
    3.3 绿色矿山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3.4 本章小结
4 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构建与测度方法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关键要素分析
    4.2 绿色矿山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
    4.3 数据来源与指标处理
    4.4 本章小结
5 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
    5.1 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5.2 建材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5.3 油气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5.4 黄金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5.5 化工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5.6 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5.7 冶金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5.8 各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的比较分析
    5.9 绿色矿山发展协调程度分析
    5.10 本章小结
6 我国绿色矿山典型发展模式研究
    6.1 分析方法
    6.2 绿色矿山发展路径实证研究
    6.3 绿色矿山典型发展模式
    6.4 企业绿色矿山发展水平提升路径
    6.5 本章小结
7 我国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构建
    7.1 绿色矿山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7.2 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总体框架
    7.3 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构建
    7.4 本章小结
8 主要结论与展望
    8.1 基本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L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及目的
    1.2 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主要框架
第二章 L银行的基本情况和经营环境
    2.1 L银行基本情况
    2.2 L银行经营环境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L银行信贷业务基本情况和风险管控情况概述
    3.1 L银行信贷业务基本情况概述
    3.2 L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情况概述
    3.3 L银行信贷风险现状概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L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L银行对公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问题调查
        4.1.1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发放
        4.1.2 调查问卷的分析
    4.2 L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4.2.1 贷前调查中存在的问题
        4.2.2 贷中审查中存在的问题
        4.2.3 贷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3 L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4.3.1 银企信息不对称
        4.3.2 缺乏专业的授信队伍
        4.3.3 科技水平落后
        4.3.4 缺少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
        4.3.5 缺乏有效客户准入及退出机制
        4.3.6 相关信贷制度和产品设计不合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L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对策研究
    5.1 发展有效的关系型借贷
    5.2 完善考核机制
    5.3 加大科技投入并完善系统设计
    5.4 引入“信贷工厂”模式
    5.5 建设专业化的信贷队伍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4)国有企业集体性劳资冲突的管控机制研究 ——基于两个资源型国有企业的比较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基于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提出)
        1.2.1 研究问题1:企业内各主体的劳动关系管理行为的存在性研究
        1.2.2 研究问题2:各主体的劳动关系管理行为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的过程研究
        1.2.3 研究问题3:情境与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之间的关系研究
        1.2.4 关于研究问题的进一步说明:为何聚焦资源型国有企业
    1.3 研究意义
        1.3.1 学术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概念界定与释义
        1.4.1 资源型国有企业的界定(限定研究对象的范围)
        1.4.2 人力资源实践的界定(管理方的劳动关系管理行为)
        1.4.3 党组织跨界行为的界定(党组织的劳动关系管理行为)
        1.4.4 工会实践的界定(工会的劳动关系管理行为)
        1.4.5 集体性劳资冲突的界定(管控结果)
        1.4.6 “新单位制”的界定(情境)
        1.4.7 “内部嵌入”与“外部嵌入”的界定(管理体系之间的契合度)
    1.5 技术路线
        1.5.1 研究范式
        1.5.2 技术路线图示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企业管理方的行为:人力资源实践
        2.1.1 人力资源实践的分类和构成
        2.1.2 人力资源实践的结果变量
        2.1.3 人力资源实践研究述评
    2.2 企业党组织的行为:党组织跨界行为
        2.2.1 研究党组织跨界行为的必要性
        2.2.2 跨界行为的分类和构成
        2.2.3 跨界行为的前因变量、结果变量和调节变量
        2.2.4 跨界行为研究述评
    2.3 企业工会的行为:工会实践
        2.3.1 工会实践的分类和构成
        2.3.2 工会实践的结果变量
        2.3.3 工会实践研究述评
    2.4 劳资冲突及其管控
        2.4.1 劳资冲突的分类和影响
        2.4.2 如何管控劳资冲突?两种主流学派的纷争
        2.4.3 劳资冲突及其管控研究述评
    2.5 劳资冲突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过程理论视角:劳动过程理论视角
        2.5.1 劳动过程理论的重要性
        2.5.2 劳动过程理论的意涵和优势
        2.5.3 劳动过程理论的发展
        2.5.4 劳动过程理论研究述评
    2.6 组织学习理论:解释管控过程中,劳动关系主体自身的变化过程
        2.6.1 组织学习的意涵
        2.6.2 组织学习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
        2.6.3 组织学习的影响因素
        2.6.4 组织学习的作用
        2.6.5 组织学习理论研究述评
    2.7 社会交换理论:解释管控过程中,员工-组织关系的变化过程
        2.7.1 社会交换理论释义
        2.7.2 社会交换理论视角如何应用于劳动关系研究?
        2.7.3 社会交换在组织内发生的层次
        2.7.4 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的劳动关系研究述评
    2.8 情境:“新单位制”及其转型的影响
        2.8.1 计划经济下的“单位制”
        2.8.2 市场经济下的资源型国有企业中的“新单位制”
        2.8.3 “新单位制”及其转型与集体性劳资冲突
        2.8.4 “新单位制”的转型所带来影响的理论解释:嵌入理论
        2.8.5 关于情境变化的影响之研究述评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案例研究方法简介
        3.1.1 案例研究方法的意涵、发展和分类
        3.1.2 为什么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方法?
        3.1.3 为什么本研究采用比较案例研究?
    3.2 本案例研究的特殊之处:拓展式案例研究
        3.2.1 拓展式案例研究的意涵、发展和分类
        3.2.2 拓展式案例研究的特点
        3.2.3 为什么本研究需要使用拓展式案例研究?
        3.2.4 本研究如何进行拓展式案例研究?
    3.3 案例选择
        3.3.1 案例选择的抽样逻辑:理论抽样
        3.3.2 案例选择的原因
    3.4 数据收集与分析
        3.4.1 数据收集方法
        3.4.2 数据收集情况
        3.4.3 数据分析方法
    3.5 从数据到理论
        3.5.1 方法论方面的说明
        3.5.2 应用典型范例
    3.6 效度和信度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案例背景
    4.1 案例企业的基本情况
        4.1.1 S1公司的基本情况
        4.1.2 S2公司的基本情况
    4.2 情境相同:均长期身处“新单位制”下,并面临转型
        4.2.1 S1公司和S2公司均长期身处“新单位制”下
        4.2.2 S1公司和S2公司均面临“新单位制”的转型
    4.3 劳资冲突的管控效果对比:S1公司的失败与S2公司的成功
        4.3.1 S1公司的管控失败:发生了集体性劳资冲突
        4.3.2 S2公司的管控成功:未发生集体性劳资冲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存在性研究:各主体的劳动关系管理行为的存在性及其构成
    5.1 企业管理方:人力资源实践
        5.1.1 S1公司的人力资源实践
        5.1.2 S2公司的人力资源实践
        5.1.3 S1、S2公司人力资源实践的对比
    5.2 企业党组织:党组织跨界行为
        5.2.1 S1公司的党组织跨界行为
        5.2.2 S2公司的党组织跨界行为
        5.2.3 S1、S2公司党组织跨界行为的对比
    5.3 企业工会:工会实践
        5.3.1 S1公司的工会实践
        5.3.2 S2公司的工会实践
        5.3.3 S1、S2公司工会实践的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直接效应研究:劳动关系管理行为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的直接作用
    6.1 企业管理方:人力资源实践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的直接效应分析
        6.1.1 S1公司管理方的直接效应分析
        6.1.2 S2公司管理方的直接效应分析
        6.1.3 S1公司和S2公司的对比分析
    6.2 企业党组织:党组织跨界行为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的直接效应分析
        6.2.1 S1公司党组织的直接效应分析
        6.2.2 S2公司党组织的直接效应分析
        6.2.3 S1公司和S2公司的对比分析
    6.3 企业工会:工会实践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的直接效应分析
        6.3.1 S1公司工会的直接效应分析
        6.3.2 S2公司工会的直接效应分析
        6.3.3 S1公司和S2公司的对比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介效应研究:班组长和工会的中介作用
    7.1 中介过程的关键角色:工会(组织层面)和班组长(个体层面)
        7.1.1 组织层面的中介角色:工会
        7.1.2 个体层面的中介角色:班组长
    7.2 管理方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的中介过程
        7.2.1 S1公司管理方的中介过程
        7.2.2 S2公司管理方的中介过程
        7.2.3 S1公司和S2公司的对比分析
    7.3 党组织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的中介过程
        7.3.1 S1公司党组织的中介过程
        7.3.2 S2公司党组织的中介过程
        7.3.3 S1公司和S2公司的对比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情境研究:“新单位制”及其转型对劳资冲突管控的影响
    8.1 管控成败的“外部嵌入”分析:基于嵌入理论视角
        8.1.1 S1公司管控体系的“外部嵌入”:差
        8.1.2 S2公司管控体系的“外部嵌入”:好
    8.2 管控成败的内部过程分析: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
        8.2.1 管控成败的内部过程分析:直接效应分析
        8.2.2 管控成败的内部过程分析:中介效应分析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果与讨论
    9.1 命题1:关于行为存在性的命题
        9.1.1 命题1的提出(回应研究问题1)
        9.1.2 命题1相关内容的研讨
    9.2 命题2:关于作用过程的命题
        9.2.1 提出命题2.1(关于直接效应的命题),以回应研究问题2.1
        9.2.2 提出命题2.2(关于中介效应的命题),以回应研究问题2.2
        9.2.3 命题2的提出(回应研究问题2)
    9.3 命题3:关于情境影响的命题
        9.3.1 提出命题3.1(关于“情境是什么”的命题),以回应研究问题3.1
        9.3.2 提出命题3.2(关于“情境变化的影响”的命题),以回应研究问题3.2
        9.3.3 命题3的提出(回应研究问题3)
    9.4 “涌现”出的其他研究发现:“关系”的重要性
    9.5 资源型国有企业的劳资冲突管控过程模型
        9.5.1 “新单位制”下的劳资冲突管控过程图解
        9.5.2 “新单位制”转型时的劳资冲突管控过程图解
    9.6 贡献与启示
        9.6.1 理论贡献
        9.6.2 实践启示
    9.7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展望
        9.7.1 本研究的局限性
        9.7.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田野调研实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我国环境信息手段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 ——以“上市公司污染源在线监测风险排行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及意义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1.2.1 环境信息
        1.2.2 环境信息披露
        1.2.3 (累计)异常收益
    1.3 数据概述
        1.3.1 事件介绍
        1.3.2 上市公司股票数据
        1.3.3 企业特征数据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本文的创新点及贡献
第2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2.1 环境信息披露的理论回顾
        2.1.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1.2 合法性理论
        2.1.3 成本-收益论
        2.1.4 信号显示理论
    2.2 相关实证文献综述
        2.2.1 环境信息披露与公司价值
        2.2.2 资本市场反映的异质性
    2.3 本章小结及思考
第3章 环境信息手段的应用与发展
    3.1 外国环境信息披露思想与实践
        3.1.1 污染物排放与转移登记制度
        3.1.2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3.1.3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
        3.1.4 产品环境标志
    3.2 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的保障体系
        3.2.1 法律规章制度的完善
        3.2.2 社会制衡机制的发展
        3.2.3 市场机制的建立
        3.2.4 现有环境管理体制的支持
    3.3 我国环境信息披露政策与实践
        3.3.1 区域环境状况报告
        3.3.2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
        3.3.3 产品环保标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污染榜对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的影响——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分析
    4.1 上市公司污染源在线监测风险排行榜
        4.1.1 项目简介
        4.1.2 跟踪标的的样本选取
        4.1.3 监测数据的基本信息
        4.1.4 风险指数计算
    4.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4.2.1 模型设定
        4.2.2 变量选取与说明
    4.3 实证结果分析
        4.3.1 首次上榜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
        4.3.2 重复上榜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
    4.4 稳健性检验
        4.4.1 思路与内容
        4.4.2 未上榜企业的“价变”
        4.4.3 上榜企业的“量变”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污染榜对公司价值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5.1 引言
    5.2 数据来源与统计分析
        5.2.1 数据来源
        5.2.2 描述性统计
    5.3 分组比较
    5.4 实证分析
        5.4.1 模型设定
        5.4.2 估计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污染榜对公司价值影响的验证与修正——基于PSM-DID方法的分析
    6.1 引言
    6.2 研究设计
    6.3 数据处理
    6.4 实证结果
        6.4.1 简化模型估计结果
        6.4.2 PSM分析结果
        6.4.3 PSM-DID分析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政策启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污染榜实施效果的政策含义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6)GR银行零售业务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文献回顾
        1.2.1 银行零售业务概括性研究
        1.2.2 零售金融产品问题研究
        1.2.3 银行零售业务客户服务的研究
        1.2.4 银行零售渠道网点转型研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银行零售业务概述
    2.1 银行零售业务的概念与特点
    2.2 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
        2.2.1 市场的重新规划
        2.2.2 渠道整合形成服务创新模式
        2.2.3 施行“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理念
        2.2.4 经营管理机制改造
第3章 GR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现状与困境分析
    3.1 GR银行基本情况
    3.2 GR银行零售业务的现状
        3.2.1 GR银行零售机构设置
        3.2.2 GR银行小微金融业务
        3.2.3 GR银行信用卡业务
        3.2.4 GR银行直销银行业务
        3.2.5 GR银行财富管理业务
    3.3 GR银行零售业务困境分析
        3.3.1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信用卡业务形成的挑战
        3.3.2 近年来小微金融风险频出形成的挑战
        3.3.3 财富管理类业务产品结构不合理
        3.3.4 客户服务体系服务效率与客户体验度不高
        3.3.5 业务管理机制灵活度过大
        3.3.6 分业经营模式对零售业务形成制约
        3.3.7 渠道网点模式遇发展瓶颈
第4章 GR银行零售业务外部环境与业务体系分析
    4.1 外部环境分析
        4.1.1 政策环境分析
        4.1.2 经济环境分析
        4.1.3 人文环境分析
        4.1.4 竞争环境分析
    4.2 GR银行零售产品分析
        4.2.1 GR银行零售产品构成
        4.2.2 GR银行零售产品的BCG矩阵分析
    4.3 GR银行渠道运营分析
    4.4 GR银行风险管理分析
        4.4.1 环境风险
        4.4.2 信用风险
        4.4.3 产品风险
        4.4.4 销售风险
    4.5 GR银行营销服务分析
        4.5.1 客户属性分析
        4.5.2 营销服务存在的问题
第5章 GR银行零售业务发展创新策略分析
    5.1 产品研发及运作创新策略
        5.1.1 产品研发走精品路线
        5.1.2 借助专业机构,形成多元化产品体系
        5.1.3 提升产品运作管理水平
    5.2 渠道与运营模式创新策略
        5.2.1 物理网点运营方式转型
        5.2.2 社区银行功能升级创新
        5.2.3 加强科技力量,完善电子渠道功能
    5.3 客户服务组织体系创新
        5.3.1 客户精细化管理,营销精准化对接
        5.3.2 完善服务体系
        5.3.3 建立更加先进的营销组织
    5.4 风险管理控制创新策略分析
        5.4.1 以数据与模型驱动,完备风险管理体系
        5.4.2 痕迹化管理,重塑考核问责机制
    5.5 营销服务方式创新策略分析
        5.5.1 移动化营销
        5.5.2 大数据营销
    5.6 品牌营销创新策略
        5.6.1 建设品牌宣传体系
        5.6.2 品牌营销手段多元化
        5.6.3 利用天然物理网点优势,营造厅堂品牌宣传氛围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公司多元化股权投资、资金管理模式与稳健性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动机与研究问题
    1.2 研究结果与本文贡献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本文写作的结构安排
2 相关研究的文献述评
    2.1 概述
    2.2 债权人对会计稳健性的需求
    2.3 多元化与财务风险
    2.4 资金集中管理与财务风险
    2.5 会计稳健性的公司治理效应
    2.6 公司业绩、会计稳健性与股东高管利益
    2.7 概括性评价
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3.1 制度背景
    3.2 论证逻辑与研究假说
        3.2.1 股权投资结构与会计稳健性
        3.2.2 多元化股权投资与会计稳健性
        3.2.3 母子公司债务分布、资金管理模式与会计稳健性
4 研究设计与实证模型
    4.1 变量定义与检验模型
        4.1.1 稳健性测度模型
        4.1.2 股权投资结构与会计稳健性关系检验模型
        4.1.3 多元化投资与会计稳健性关系检验模型
        4.1.4 债务分布、资金管理与稳健性关系检验模型
    4.2 变量汇总与列表说明
    4.3 样本来源与选择
5 分析过程与结果说明
    5.1 描述性统计
    5.2 计量分析诊断
    5.3 回归结果分析
        5.3.1 股权投资结构与会计稳健性
        5.3.2 多元化与会计稳健性
        5.3.3 母子公司债务分布、资金管理模式与会计稳健性
    5.4 进一步的研究与讨论
        5.4.1 多元化与财务风险
        5.4.2 财务风险与稳健性
        5.4.3 财务公司与稳健性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基于BP神经网络下的矿业上市公司融资风险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矿业融资活动
        1.1.2 矿业融资理论
        1.1.3 矿业融资风险预警方法
    1.2 矿业融资风险预警研究进展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矿业融资风险预警技术方法
        1.2.3 矿业融资风险预警研究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3.1 选题依据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内容
    1.5 论文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1.5.1 主要结论
        1.5.2 创新点
2. 矿业融资风险预警理论基础
    2.1 资源经济理论
    2.2 融资管理理论
        2.2.1 融资管理理论基础
        2.2.2 融资管理具体理论
    2.3 风险管理理论
    2.4 财务预警理论
    小结
3. 矿业上市公司融资状况分析
    3.1 矿业上市公司划分
        3.1.1 国内矿业上市公司划分标准
        3.1.2 国外矿业上市公司划分标准
        3.1.3 国内外矿业上市公司划分
        3.1.4 国内矿业上市公司板块设计
    3.2 矿业不同阶段融资状况
        3.2.2 探矿阶段融资状况
        3.2.3 采矿阶段融资状况
        3.2.4 矿业行业融资特点
    3.3 国内外矿业资本市场状况
        3.3.1 国外矿业资本市场
        3.3.2 国内矿业资本市场
    3.4 国内矿业上市公司融资状况
        3.4.1 上市公司分布情况
        3.4.2 上市公司融资情况
    小结
4. 矿业上市公司融资风险分析
    4.1 采矿类上市公司融资风险分类
        4.1.1 非融资活动风险
        4.1.2 融资活动风险
        4.1.3 融资风险重要程度比较
        4.1.4 融资风险级别判别
    4.2 采矿类上市公司非融资活动风险
        4.2.1 宏观融资风险
        4.2.2 中观融资风险
        4.2.3 微观融资风险
        4.2.4 非融资活动融资风险汇总
    4.3 采矿类上市公司融资活动风险
        4.3.1 采矿类上市公司资金融入风险
        4.3.2 采矿类上市公司资金融出风险
    4.4 采矿类上市公司融资活动风险级别判别
        4.4.1 模型的构建
        4.4.2 数据收集与指标计算
        4.4.3 检验结果及分析
    小结
5. 矿业上市公司融资风险预警实证分析
    5.1 矿业融资风险预警设计框架
    5.2 矿业融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设计
        5.2.1 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5.2.2 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5.2.3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5.2.4 指标体系构成
    5.3 矿业上市公司融资风险预警模型实证分析
        5.3.1 BP神经网络模型原理
        5.3.2 BP神经网络样本和数据选取
        5.3.3 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
        5.3.4 BP神经网络结果预测和分析
    小结
6. 矿业上市公司融资风险预警对策研究
    6.1 融资活动风险防范
    6.2 非融资活动风险防范
    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矿产资源勘查行业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必要性
    1.2 研究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的总体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1.6 预期研究成果和创新
2 私募股股权与矿业投融资理论
    2.1 私募股股权基金概论
        2.1.1 私募股权基金及分类
        2.1.2 私募股权基金的组织形式
        2.1.3 私募股权基金的产业链
    2.2 私募股权基金的起源与发展
    2.3 私募股权基金与资本市场
    2.4 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管理
    2.5 矿业与矿业私募股权基金
    2.6 矿业投资常用的概念与金融工具
        2.6.1 矿业项目勘探与开发周期
        2.6.2 矿业项目的风险特点
        2.6.3 矿业项目产业链周期特点
        2.6.4 矿业项目价值增值的两个阶段
3 国外矿业资本市场的发展与经验
    3.1 国外矿业资本市场和主要证券市场概述
    3.2 国外勘查公司证券市场板块的特点
    3.3 国外矿业资本市场对我国的启示
4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矿业的现状分析
    4.1 我国矿业资本市场的历史与发展
    4.2 我国矿业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现状
    4.3 矿业私募股权基金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4.3.1 基金运营模式有待改进
        4.3.2 支持矿业的资本市场的环境不完善
        4.3.3 私募股权基金的募集市场不成熟
        4.3.4 矿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需要与大型矿业企业合作
    4.4 发展中国矿业私募股权基金的对策和建议
5 国外矿产资源勘查投融资的案例研究
    5.1 CLM 公司案例及其启示
        5.1.1 发生在 2011 年的一次铁矿公司并购
        5.1.2 公司的概况与项目开发进程
        5.1.3 公司完成的主要发展事件讨论
        5.1.4 公司完成的融资事件讨论
        5.1.5 CLM 公司案例的经验总结
        5.1.6 对中国海外投资矿产投资的启示
    5.2 OROCOBRE LIMITED的案例
        5.2.1 从 3 澳元元到 3 亿澳元的澳洲公司
        5.2.2 公司的概况与项目开发进程
        5.2.3 公司完成的融资事件讨论
        5.2.4 Orocobre Limited 成长案例提供的经验和启示
    5.3 实践案例对我国的矿业资本市场的启示
        5.3.1 矿业勘查与金融结合创造财富
        5.3.2 案例中的故事能够发生四个要素
        5.3.3 初级勘查公司拥有建立投资组合的观点
6 私募股权投资矿产资源勘查行业的策略
    6.1 私募股权投资的是“项目+管理团队”
    6.2 私募股权要了解矿产勘查和金融是如何结合的
    6.3 要熟悉和学会矿业投资常用的金融工具
    6.4 要学会利用资本市场平台
    6.5 从以资源为导向转变为以资本市场为导向
7 促进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矿产勘查行业的对策和建议
    7.1 设立交叉学科培养跨学科人才
    7.2 尽快建立市场化的地质师制度
    7.3 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矿业资本市场
    7.4 设立政府引导基金支持私募股权投资矿产勘查
    7.5 鼓励国有矿业企业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合作
8 结论和创新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中国金融宏观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流动性过剩和金融宏观调控有何意义
    0.2 中国理论界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0.3 本文的创新点
    0.4 本文的研究路线
1 流动性的内涵与外延
    1.1 流动性概念溯源
    1.2 流动性的特有属性与流动性定义
    1.3 流动性理论的发展
    1.4 流动性的种属关系与流动性划分
        1.4.1 流动性的属和种差
        1.4.2 流动性划分
    1.5 流动性定义与流动性划分的相互关系
    1.6 流动性度量的基本依据
2 流动性过剩的理论分析
    2.1 流动性过剩理解的分歧
        2.1.1 流动性过剩的理解—外国学者的观点
        2.1.2 流动性过剩的理解—国内早期观点
        2.1.3 流动性过剩的理解—国内近期观点
        2.1.4 流动性过剩的理解—国内现代观点
        2.1.5 流动性过剩的理解—观点分歧的原因
        2.1.6 流动性过剩的理解—本文的研究思路
    2.2 流动性过剩的本质
        2.2.1 资产的含义及其流动性切分
        2.2.2 负债的含义及其流动性切分
    2.3 流动性过剩的现象
    2.4 流动性过剩本质与流动性过剩现象的关系
    2.5 流动性过剩的原因
        2.5.1 单部门经济流动性过剩的原因
        2.5.2 两部门经济流动性过剩的原因
        2.5.3 三部门经济流动性过剩的原因
        2.5.4 四部门经济流动性过剩的原因
        2.5.5 五部门经济流动性过剩的原因
        2.5.6 六部门经济流动性过剩的原因
        2.5.7 从银行的角度对存款流动性的重新认识
        2.5.8 流动性过剩原因总结
    2.6 流动性过剩的结果
        2.6.1 消费品价格上涨
        2.6.2 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上涨
        2.6.3 影响银行的正常经营
        2.6.4 经济过热
    2.7 流动性过剩原因、流动性过剩和流动性过剩结果的辩证关系
    2.8 流动性度量指标设计
3 中国流动性过剩特征事实分析
    3.1 库存现金与银行存款的度量与分析
        3.1.1 库存现金与银行存款的度量
        3.1.2 对库存现金与银行存款的分析
    3.2 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度量与分析
        3.2.1 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度量
        3.2.2 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分析
    3.3 金融机构存差的度量与分析
        3.3.1 金融机构存差的度量
        3.3.2 金融机构存差的分析
    3.4 外汇储备的度量与分析
        3.4.1 外汇储备度量
        3.4.2 外汇储备分析
    3.5 有价证券的度量与分析
        3.5.1 有价证券的度量
        3.5.2 有价证券的分析
    3.6 存货的度量与分析
        3.6.1 存货的度量
        3.6.2 存货的分析
    3.7 中国流动性过剩的基本判断
4 中国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及影响
    4.1 中国流动性过剩的原因
        4.1.1 货币供应量过多
        4.1.2 国际收支顺差的不断扩大
        4.1.3 中国流动性过剩的其它原因
    4.2 中国流动性过剩的影响
        4.2.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
        4.2.2 房地产价格上涨
        4.2.3 其他影响
5 流动性过剩下的金融宏观调控措施及其效果
    5.1 评价金融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基本根据
        5.1.1 根据流动性的变化评价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
        5.1.2 根据流动性过剩负面影响评价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
    5.2 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及其效果
        5.2.1 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概述
        5.2.2 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效果
    5.3 存款准备金政策及其效果
        5.3.1 存款准备金政策概述
        5.3.2 存款准备金政策效果
    5.4 利率政策及其效果
        5.4.1 利率政策概述
        5.4.2 利率政策效果
    5.5 汇率政策及其效果
        5.5.1 汇率政策概述
        5.5.2 汇率政策效果
    5.6 房地产金融政策及其效果
        5.6.1 房地产金融政策概述
        5.6.2 房地产金融政策效果
6 未来金融宏观调控的基本思路与政策主张
    6.1 金融宏观调控与财政宏观调控的协调配合
        6.1.1 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财政因素
        6.1.2 影响财政政策效果的金融因素
        6.1.3 影响货币政策效果和财政政策效果的其他因素
        6.1.4 中国未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模式
    6.2 金融宏观调控的基本原则
        6.2.1 稳健性原则
        6.2.2 自主性原则
        6.2.3 灵活性原则
    6.3 金融宏观调控目标
        6.3.1 金融宏观调控的中间目标
        6.3.2 金融宏观调控的最终目标
    6.4 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工具体系
        6.4.1 公开市场操作
        6.4.2 存款准备金政策
        6.4.3 利率政策
        6.4.4 汇率政策
        6.4.5 房地产金融政策
    6.5 金融宏观调控中应解除的两种不必要的担心
        6.5.1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
        6.5.2 中国就业状况分析
    6.6 金融宏观调控中应注意避免的两种错误倾向
        6.6.1 错误倾向一:盲目地走出去
        6.6.2 错误倾向二:盲目地限制出口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有色金属材料上市公司月评(12月)(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基金微观参与主体的基金业绩影响研究[D]. 沈一凡. 浙江大学, 2021(02)
  • [2]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及发展模式与长效机制研究[D]. 马莉. 中国矿业大学, 2019
  • [3]L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 朱沣.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4]国有企业集体性劳资冲突的管控机制研究 ——基于两个资源型国有企业的比较案例研究[D]. 鲁竞夫.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5]我国环境信息手段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 ——以“上市公司污染源在线监测风险排行榜”为例[D]. 周晖.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6]GR银行零售业务创新研究[D]. 徐莎莎.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3)
  • [7]公司多元化股权投资、资金管理模式与稳健性关系研究[D]. 张超.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2)
  • [8]基于BP神经网络下的矿业上市公司融资风险预警研究[D]. 林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8)
  • [9]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矿产资源勘查行业的策略研究[D]. 佘延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8)
  • [10]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中国金融宏观调控研究[D]. 付岱山. 辽宁大学, 2008(06)

标签:;  ;  ;  ;  ;  

有色金属材料上市公司月度回顾(12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