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花生黄萎病和“稻瘟病”

如何防治花生黄萎病和“稻瘟病”

一、怎样防治花生黄萎病和“瘟病”(论文文献综述)

李澄[1](2018)在《解淀粉芽孢杆菌41B-1对花生白绢病的防效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白绢病(Sclerotium rolfsii)是一种土传真菌病害,近几年花生白绢病对我国花生的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由于该菌寄主广泛,且能以微菌核的形式在土壤中存活很长时间,抗病育种,化学防治,轮作等措施的防治效果均不理想,防治难度大。植物内生细菌对于防治植物土传病害具有独特的优势,被认为是用于植物病害、尤其是化学防治较为困难的植物病害进行生物防治的天然资源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oliquefaciens)41B-1是一株对花生白绢病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本研究以白绢病菌为指示菌,对拮抗菌41B-1进行了抗性机理研究。通过平板对峙试验,观察白绢病菌丝及细胞的形态,并对41B-1产酶的能力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测定花生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探究其拮抗白绢病菌的机理。为了提高拮抗菌41B-1的发酵生产水平,通过选取不同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初始pH、接种量和转速等因子进行单因素试验,得出41B-1最佳的发酵水平。用41B-1发酵液与白炭黑制成可湿性粉剂,考察了含拮抗菌41B-1的粉剂在6个月内的菌量动态变化,并对其安全性进行了评估。用制成的含拮抗菌41B-1的可湿性粉剂在温室和田间进行防效实验,发现该剂型对花生白绢病有较好的防效。本文主要结果如下:1.与花生白绢病菌平板对峙试验中,41B-1能造成白绢病菌丝出现膨大畸变,菌丝生长扭曲,细胞壁破损,胞内物质泄漏等细胞形态。41B-1有产生纤维素酶、果胶酶、木聚糖酶、淀粉酶及蛋白酶的能力。2.41B-1能诱导花生叶片的过氧化氢爆发和胼胝质沉积,使花生植株产生较强的免疫反应。在接种拮抗菌41B-1后,在病原菌的诱导下,花生5个与抗病防御及抗氧化相关的病程相关10级蛋白(ARPR10)基因、ADP核糖基化因子(ARF)基因、锌指蛋白(ZF)基因、14-3-3蛋白(14-3-3protein)基因和RUB1结合酶(RCE)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调。3.在发酵单因素试验中,确定了拮抗菌41B-1最佳的发酵水平:发酵时间为48 h,发酵温度为37℃,初始pH为7,接种量4%,摇床转速150 r/min,在这个条件下拮抗菌41B-1的发酵抑菌效果最好。4.以白炭黑为载体制成含拮抗菌41B-1的可湿性粉剂,其6个月内的菌量能保持稳定的水平,在第6个月仍有8.5x107cfu/g的菌量。制成的41B-1可湿性粉剂进行安全性鉴定,对花生种子萌发、出苗率及生长均没有影响,证明解淀粉芽孢杆菌41B-1的可湿性粉剂对花生的生长是安全的。5.对含拮抗菌41B-1的白炭黑可湿性粉剂进行温室及田间防效实验,结果发现在温室中用质量比为1:100时制成的悬液浸泡种子时对花生白绢病的防效最好,防效为33.90%。而在田间试验中粉剂稀释50倍进行灌根防效最好,防效为57.41%。

杨自超[2](2018)在《钾肥和枯草芽孢杆菌防控马铃薯黄萎病及对养分吸收影响》文中提出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tium dahliae)引起严重危害茄科作物生长的真菌性土传病害,目前马铃薯栽培中由于连年种植,马铃薯黄萎病病害发生逐年加重,但是对马铃薯黄萎病病害防控措施研究的却很少。本研究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研究了钾肥和枯草芽孢杆菌对马铃薯养分吸收、黄萎病发病率及产量的影响,旨在为防治马铃薯黄萎病寻找一种新型、环保的方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增施钾肥使马铃薯干物质重量显着增加,而枯草芽孢杆菌对其影响不显着,但与钾肥配施后效果要优于单施钾肥和枯草芽孢杆菌处理。钾肥和枯草芽孢杆菌对马铃薯各器官氮素积累有显着性影响,其中K2B处理的氮素积累量在各生育时期均高于其他处理。在块茎膨大期,不同供钾水平对马铃薯各器官磷积累量有显着性影响,K2B0处理马铃薯根磷积累量比K0B0处理高出34.78%,马铃薯茎秆中磷积累量,K2B0和K1B0处理比K0B0处理分别增加48.07%和15.47%,而和枯草芽孢杆菌菌剂配施后,K2B、K1B和K0B马铃薯根部磷积累量比对应单施钾肥理分别提高了16.5%、11.83%和9.78%。除此之外,配施枯草芽孢杆菌也可以促进马铃薯对钾素吸收,其中K2B和K1B处理对马铃薯根钾积累量较对应单施钾肥处理分别提高了15.84%和11.09%。(2)施用钾肥可以有效的降低马铃薯黄萎病发病率,而钾肥配施枯草芽孢杆菌对马铃薯黄萎病的防效要优于单施钾肥。在盆栽试验中,单施钾肥K3V、K2V处理的马铃薯黄萎病发病率较K0V处理分别降低了50%、17%,而配施枯草芽孢杆菌下,K3VB、K2VB处理的马铃薯黄萎病发病率较对应单施钾肥处理分别降低了34%、41.25%。在大田试验中得到同样类似结果。(3)施用钾肥和枯草芽孢杆菌对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具有显着性影响,其中K1B0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显着高于K0B0处理,较K0B0处理提高了19.33%,而配施枯草芽孢杆菌对土壤脲酶活性影响优于单施钾肥,其中K2B处理土壤脲酶活性较K2B0处理提高了21.99%,蔗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与脲酶一致。(4)枯草芽孢杆菌对马铃薯产量无显着影响,但钾肥对马铃薯产量具有显着性影响,而在配施枯草芽孢杆菌条件下,对马铃薯产量影响优于单施钾肥。其中K2B0、K1B0处理的马铃薯产量较K0B0处理分别提高了29.12%和11.11%,而钾肥配施枯草芽孢杆菌处理的产量和商品率与单施钾肥处理比较,K1B处理的马铃薯产量和商品率较K1B0处理分别提高6.21%和6.65%。

金农专家团[3](2013)在《农技大讲堂》文中指出粮油篇【玉米】沈阳新民市公主屯镇水口村贾先生拨打12316咨询:玉米叶片僵硬,生长缓慢,怎样防治?植保专家介绍,初步诊断为玉米粗缩病,该病是一种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对玉米的产量影响极大,严重的将会减产5成以上,甚至绝收。主要症状:玉

王以燕,袁善奎,严晓平,李富根[4](2013)在《氯化苦在境内外的登记管理和使用情况》文中研究说明概述了氯化苦在境内外的登记管理和使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管理建议。此外,还介绍了一些可作为氯化苦的替代产品。

河南省种子管理站[5](2011)在《2011年河南省春夏播主要农作物主推品种介绍》文中提出为进一步做好对农作物优良品种的正确选择和科学利用,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加快优良品种推广,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省种子管理站组织有关专家筛选推荐一批春夏播主要农作物主推品种。

徐莉莉[6](2008)在《棉花黄萎病生防真菌的筛选策略研究及防效验证》文中认为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棉花黄萎病是棉花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并且很难防治。我们从棉花地不同生境中(健田健株、病田健株、病田病株以及它们的根围土和普通土)分离到的373株真菌中筛选得到105株颉颃菌。为了建立一个快速有效的生防菌筛选体系,根据平板颉颃实验、蛋白酶、纤维素酶、几丁质酶活性检测实验,以及解磷、固氮活性检测等室内测定结果对各颉颃菌赋值。从中,我们选择了33株颉颃菌进行第一次温室防病和促生实验,来验证该评估体系。所选菌株的防效为-64.20-69.78%,生物量的增加值为-29.16-88.62%。根据第一次温室实验结果筛选得到13株有生防潜力的真菌进一步开展了两次重复的温室实验并测定了这些菌株的ITS序列。从建立的筛选体系中,我们发现从病田植株中比其它生境中能够筛选得到更多的颉颃菌;排除防效为负值的真菌,颉颃真菌的赋值和它们温室实验中防病效果基本呈正比。这说明该体系的建立为生防菌提供了有效的筛选策略。同时,通过该筛选体系,我们也得到了一些有潜力的生防菌。由生防菌By125(Fusarium oxysporum)和Bx247(Nectriahaematococca)处理过的植株,其病情指数和对照(只接种病原菌)在95%水平上表现出显着差异性,它们的防效分别为69.03%和69.78%,生物量增加百分比分别达到34.67%和62.63%。利用Bx247、By125和By231(Phomopsi sp.,温室防效63.43%)3株菌株开展了大田露地初步实验,初花期防效分别为33.25%,30.12%和29.64%,生物量增加百分比分别为13.60%,13.00%和10.75%(由于季节原因未能有收获)。田间施用方法有待改进。本研究第一次用Phomopsis sp.(By231)防治棉花黄萎病,促进棉花生长。本文还研究了从8种不同青枯病菌寄主上分离纯化得到的181株青枯菌株,根据Hayward划分青枯病菌生化变种的标准,进行归类划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青枯病菌生化变种以3和4为主,分别占54.7%和33.7%;而生化变种2、5和3-1分别只占3.9%、1.7%和6.1%;未发现1型生化变种。

陈兵[7](2007)在《棉花黄萎病高光谱特征及其光谱诊断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试图阐明棉花黄萎病病害叶片、冠层光谱特征并分别对其病害严重度进行估测,为今后通过航空、航天遥感平台进行棉花黄萎病大面积监测提供依据,并为棉花其他病害遥感监测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利用2005~2006年在不同发病时期的病圃田和大田同步测定、采集的不同品种棉花黄萎病的病叶、冠层光谱与病害严重度数据,通过定性和定量地分析病叶、冠层光谱反射特征、微分光谱特征差异,及病叶、冠层光谱与严重度之间的相关性,建立黄萎病光谱识别模型和病害严重度反演模型。【结果】表明:棉花不同品种、不同发病时期的黄萎病病叶、冠层光谱均随发病严重度的增加而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与健康叶片相比,黄萎病害病叶光谱反射率在可见光(400~700nm)到近红外区(700~1300nm),随病害程度加重呈现上升趋势,在可见光的蓝紫光至红光范围内(520~680nm)尤为明显;黄萎病害冠层光谱反射率在可见光红光(620-700nm)波段也表现出随病害加重而上升的现象,但近红外波段(700~1300nm)光谱反射率则表现出与病害单叶相反的趋势,尤其在780-1300nm最为明显。当病害严重度达到b2(25%)时,叶片、冠层光谱反射率均发生显着变化,并可作为病害识别的临界,以此对其进行早期诊断。不同病害严重度处理间,在病害叶片、冠层光谱一阶微分特征均表现出在红边范围内(680~780nm)的变幅最大,分析后发现红边斜率均下降,红边位置均发生“蓝移”,表现出病害特有的光谱特征。试验证明:434~724nm和909~1600nm为棉花黄萎病病叶光谱敏感波段,1001~1110nm和1205~1320nm为棉花黄萎病冠层光谱敏感波段。698nm和806nm分别为棉花黄萎病病叶和冠层光谱特征波段。基于此建立的黄萎病害识别与严重度估测遥感模型均达到极显着水平。【结论】棉花黄萎病病叶、冠层光谱特征明显,建立的黄萎病病害识别与严重度反演模型中,以利用一阶微分光谱723nm和731nm建立的单叶和冠层严重度反演模型: FD723,y = -412.84x+4.5149 R2=0.8564; FD731,y = -509.42x+5.3279 R2=0.7147;的精度最高,可用来监测棉花黄萎病的发生情况。

河南省种子管理站[8](2006)在《2006年河南省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推介》文中研究指明

河南省种子管理站[9](2006)在《2006年河南省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推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进一步加快种植业品种结构调整,加快优势农产品区域建设,提高我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河南省实施(种子法)办法》以及农业部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介发布办法,结合我省品种现状、生产实际,现将我省2006年春夏播主要农作物主推品种介绍如下:

唐保宏[10](2003)在《茄子黄萎病系统诱导抗性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首次对应用非生物诱抗剂防治茄子黄萎病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通过对几种侯选非生物诱抗剂对大丽轮枝菌和茄子生长的影响的测定,明确了每种诱抗剂的安全使用浓度范围以及它们在苗期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从中筛选出几种效果较好的诱抗剂;(2)明确了PPO、POD、PAL等防御酶系在茄子黄萎病诱导抗性中的变化规律;(3)Ca2+、SA在茄子黄萎病系统诱导抗性中起着重要的信号传导作用;(4)诱抗剂对茄子根系活力有促进作用,对根际微生物及其动态变化有显着的影响;(5)环境因子中温度、湿度和土壤酸度对诱抗剂的诱导效果有显着影响;不同的诱抗剂对不同抗性背景的茄子诱导抗性的效果不同,中抗品种效果较好,抗病品种诱抗效果较稳定,感病品种诱抗效果受环境影响较大;诱抗剂处理的时期对诱抗剂的效果也有显着影响,在茄子不同生育期进行诱导处理防效存在显着差异;(6)诱抗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对诱抗效果有不同的影响,诱抗剂复合使用比单一使用或一次性诱导效果好。 研究表明氟乐灵(<3μL·L-1)、过氧乙酸(<100μL·L-1)、过氧化氢(<100μL·L-1)、草酸及草酸钾(<40mmol·L-1)、磷酸氢二钾(<100mmol·L-1)和水杨酸(<5mmol·L-1)对茄子黄萎病病菌的生长没有显着影响,对茄子种子萌发及茄苗生长也没有抑制作用。各种诱抗剂对茄子黄萎病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中过氧乙酸、氟乐灵、草酸钾和水杨酸的防治效果较好,磷酸氢二钾的防效较差。用过氧乙酸、氟乐灵、草酸钾和水杨酸浸种处理,对茄子黄萎病诱导抗性的防效最大值在60-90%,持久期都在22天以上。 诱抗剂处理后茄子的根系活力相对于对照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可能是诱抗剂增强茄子对黄萎病的抗性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因素。根际微生物区系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动态变化,其中以根系分泌物的影响为主。诱抗剂处理对茄子根际微生物区系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根际真菌在生育期前期和中期较为丰富,在调查的多数时间诱抗剂处理根际真菌数量显着多于对照处理;根际细菌和放线菌在中期最为丰富,在调查后期,过氧乙酸和氟乐灵诱导处理的茄子根际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显着高于对照处理,草酸和过氧化氢诱导处理在部分阶段根际细菌和放线菌数量低于对照。 通过对过氧乙酸诱导处理及接种病菌前后叶片细胞Ca2+的动态变化发现Ca2+信号系统在茄子对黄萎病的系统诱导抗性起重要作用,总钙含量和挑战接种后结合钙比例与茄子抗性相关。过氧乙酸诱导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都有一次显着的升高,接种后过氧化氢酶活性一般显着低于对照,这种中文摘要变化也表明活性氧和氧化突增可能是系统诱导抗性的前提之一,HZOZ和水杨酸可能是过氧乙酸诱导茄子对黄萎病产生系统诱导抗性的重要信号物质。 PAL、PPO、POD、SOD在茄子黄萎病系统诱导抗性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过氧乙酸诱导处理显着增强了这些防御酶系的活性。但是防御酶系活性一般在病原菌挑战接种之后才显着升高,或者在诱导处理初期有短暂的升高,这主要由于植株需要被诱导敏化。活性氧对系统诱导抗性的产生起重要作用,木质素合成和酚类物质的代谢是茄子黄萎病诱导抗性的重要机制。过氧乙酸诱导处理前后p一1,3一葡聚糖酶活性的增加不显着。 影响诱抗剂作用效果的因素中,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和土壤pH值都有显着的影响。诱抗剂过氧乙酸和氟乐灵一般在20℃一25℃防效较好,30℃防效均较差。温度主要通过影响挑战接种而制约防效,诱导处理时的温度对诱导抗性的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相对湿度对诱抗效果的影响也比较明显。过氧乙酸和氟乐灵在相对湿度较高时(RH75一80%和90一95%)下防效较好,而相对湿度较低时(RH6O一65%)防效稍差。土壤pH对过氧乙酸和氟乐灵的影响不同。在pH 5.8一8.0时土壤酸碱度与过氧乙酸的诱抗效果呈显着的负相关性。氟乐灵的防效受土壤pH的影响不如过氧乙酸明显,但总的趋势是在pH较高(弱碱性)的土壤中防效稍好。茄子的生育期对诱抗剂诱导处理的效果有显着的影响,进行种子处理和幼苗期处理的诱抗效果比成株期好,但生育期前期处理到成株期防效下降,成株期诱导处理和种子处理和幼苗处理有互补性。诱抗剂在不同抗性的茄子品种上的诱抗效果不同。供试诱抗剂在抗病性较强的品种辽茄五号和西安绿茄上诱抗效果一般都比较好,而在抗病性较差的辽茄四号上防效稍差,而且不同诱抗剂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诱抗剂的使用剂量和方法对诱导效果的影响很大。氟乐灵和过氧化氢的防效一般随着使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过氧乙酸和草酸钾的防效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处理浓度而增加,但在较高使用浓度下防效反而降低。诱抗剂复合使用可以增强诱抗效果。不同诱抗剂适用不同的使用方法,过氧乙酸、过氧化氢浸种处理的防效较好,氟乐灵、草酸钾、草酸拌土处理比浸种处理的诱导效果好,水杨酸用两种方法处理诱抗效果差异不大。

二、怎样防治花生黄萎病和“瘟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怎样防治花生黄萎病和“瘟病”(论文提纲范文)

(1)解淀粉芽孢杆菌41B-1对花生白绢病的防效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花生白绢病病害及生物防治
        1.1.1 白绢病的主要危害
        1.1.2 白绢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1.1.3 防治白绢病的研究进展
    1.2 生防菌防治白绢病的作用机理
        1.2.1 拮抗作用
        1.2.2 竞争作用
        1.2.3 寄生作用
        1.2.4 诱导抗性作用
        1.2.5 促生作用
    1.3 生防菌的应用
        1.3.1 微生物肥料
        1.3.2 微生物农药
        1.3.3 解淀粉芽孢杆菌在生产中的应用
    1.4 论文设计思路
    1.5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解淀粉芽孢杆菌41B-1抗白绢病机理研究
    2.1 试验材料
        2.1.1 菌株
        2.1.2 花生品种
        2.1.3 主要培养基
        2.1.4 试剂
        2.1.5 主要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菌株41B-1与白绢病菌的平板对峙试验
        2.2.2 菌株41B-1处理后白绢病菌丝生长状况
        2.2.3 透射电镜观察菌株41B-1对细胞形态的影响
        2.2.4 花生叶片过氧化氢和胼胝质的检测
        2.2.5 菌株41B-1产酶能力的检测
        2.2.6 抗病相关基因检测
        2.2.7 数据处理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41B-1破坏病菌菌丝生长
        2.3.2 41B-1能破坏白绢病菌细胞壁的完整性
        2.3.3 41B-1处理花生后叶片过氧化氢的产生和胼胝质的沉积
        2.3.4 菌株41B-1细胞壁水解酶的检测
        2.3.5 花生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
    2.4 讨论
第三章 解淀粉芽孢杆菌41B-1发酵条件优化及高效变异菌的筛选
    3.1 材料
        3.1.1. 菌株
        3.1.2 主要培养基
        3.1.3 主要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单因素试验
        3.2.2 菌株41B-1的高效变异菌筛选
        3.2.3 数据处理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发酵时间对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3.3.2 发酵温度对发酵液抑制活性的影响
        3.3.3 初始pH对发酵液抑制活性的影响
        3.3.4 接种量对发酵液抑制活性的影响
        3.3.5 摇床转速对发酵液抑制活性的影响
        3.3.6 菌株41B-1的高效变异菌
    3.4 讨论
第四章 含拮抗菌41B-1的发酵菌剂制备及安全性评价
    4.1. 材料
        4.1.1 菌株
        4.1.2 花生品种
        4.1.3 主要培养基
        4.1.4 主要试剂
        4.1.5 主要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菌株制备
        4.2.2 41B-1发酵液在室温下的储存期测定
        4.2.3 41B-1发酵液与白炭黑结合后储存期及菌量的测定
        4.2.4 缓释颗粒小试试验
        4.2.5 41B-1可湿性粉剂对花生种子萌发、出苗率及生长的影响
    4.3 结果与分析
        4.3.1 41B-1发酵液在室温下储存菌量测定
        4.3.2 含41B-1的白炭黑可湿性粉剂储存期及菌存活量测定
        4.3.3 含41B-1的缓释颗粒储存期及菌存活量测定
        4.3.4 41B-1可湿性粉剂对花生种子萌发、出苗率及生长的影响
    4.4 讨论
第五章 41B-1白炭黑可湿性粉剂的防效
    5.1. 材料
        5.1.1. 菌株
        5.1.2 花生品种
        5.1.3 主要培养基、试剂和仪器
        5.1.4 主要试剂
        5.1.5 主要仪器
    5.2 试验方法
        5.2.1 花生白绢病菌的活化
        5.2.2 白绢病麦粒菌种的制备
        5.2.3 白炭黑可湿性粉剂制备
        5.2.4 41B-1白炭黑可湿性粉剂的温室防效
        5.2.5 41B-1白炭黑可湿性粉剂的田间防效
    5.3 结果与分析
        5.3.1 41B-1白炭黑可湿性粉剂的温室防效测定
        5.3.2 41B-1白炭黑可湿性粉剂的田间防效测定
    5.4 讨论
全文总结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文章发表情况
致谢

(2)钾肥和枯草芽孢杆菌防控马铃薯黄萎病及对养分吸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马铃薯主要土传病害
        1.2.2 马铃薯主要土传病害的防治措施
        1.2.3 马铃薯黄萎病病害国内外研究进展
        1.2.4 钾对作物生长及病害的影响
        1.2.5 枯草芽孢杆菌对作物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3.1 接种黄萎病原菌下钾肥及配施枯草芽孢杆菌对马铃薯黄萎病发病率及生长的影响
        2.3.2 钾肥及配施枯草芽孢杆菌对马铃薯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2.4 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
        2.4.1 土壤基础肥力
        2.4.2 马铃薯生长指标及干物质
        2.4.3 马铃薯植株N、P和K养分含量
        2.4.4 马铃薯黄萎病发病情况调查
        2.4.5 马铃薯产量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钾肥和枯草芽孢杆菌对根际酶活和黄萎病发病率的影响
        3.1.1 生长指标
        3.1.2 根际土壤脲酶活性
        3.1.3 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
        3.1.4 马铃薯黄萎病发病率
        3.1.5 植株钾含量和钾累积量
        3.1.6 钾积累量和黄萎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3.2 钾肥和枯草芽孢杆菌对马铃薯生长动态的影响
        3.2.1 不同生育时期株高和茎粗
        3.2.2 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
    3.3 钾肥和枯草芽孢杆菌对马铃薯养分吸收的影响
        3.3.1 各器官氮素吸收量
        3.3.2 各器官磷素吸收量
        3.3.3 各器官钾素吸收量
    3.4 土壤中大丽轮枝菌数量和黄萎病发病率
        3.4.1 土壤中大丽轮枝菌数量
        3.4.2 马铃薯黄萎病发病率
    3.5 田间条件下钾肥和枯草芽孢杆菌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5.1 土壤脲酶活性
        3.5.2 土壤蔗糖酶酶活性
    3.6 马铃薯产量和商品率
4 讨论
    4.1 钾肥和枯草芽孢杆菌对马铃薯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4.2 钾肥和枯草芽孢杆菌对马铃薯黄萎病发病率的影响
    4.3 钾肥和枯草芽孢杆菌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农技大讲堂(论文提纲范文)

粮油篇
    【玉米】沈阳新民市公主屯镇水口村贾先生拨打12316咨询:玉米叶片僵硬, 生长缓慢, 怎样防治?
    【水稻】辽阳辽阳县刘二堡镇陆家村曹先生拨打12316咨询:水稻何时晒田最为适宜?
    【水稻】丹东东港市北井子镇石桥子村丁先生拨打12316咨询:水稻底部叶片出现锈色斑点, 如何防治?
    【花生】沈阳新民市姚堡乡宋家窝堡村付先生拨打12316咨询:花生叶片发黄, 有锈色斑点, 斑点有晕圈, 如何防治?
    【花生】沈阳法库县卧牛石乡卧牛石村周女士拨打12316咨询:花生出苗不齐, 个别植株矮小、生长缓慢, 如何处理?
果蔬篇
    【番茄】阜新彰武县二道河子蒙古族乡二道河子村岳先生拨打12316咨询:番茄青枯病有哪些症状?
    【茄子】沈阳市苏家屯区孙先生拨打12316咨询:茄子黄萎病如何防治?
    【茄子】沈阳辽中县大黑岗子乡东于岗子村王先生拨打12316咨询:茄子红蜘蛛如何防治?
    【甜瓜】丹东凤城市宝山镇白家村于先生拨打12316咨询:甜瓜味苦是什么原因?
    【草莓】丹东东港市黄土坎镇石灰窑村栾女士拨打12316咨询:棚室内连续2年种植草莓的田块需不需要进行土壤消毒?
    【苹果】铁岭西丰县德兴满族乡双榆村王先生拨打12316咨询:苹果树出现绿色虫子, 啃食果实, 造成卷叶, 怎样防治?
    【枣树】沈阳沈北新区道义地区吴女士拨打12316咨询:枣树结果率低, 是什么原因?
    【棚室】锦州北镇市大屯乡水泉子村常先生拨打12316咨询:可以使用硫磺熏蒸进行大棚消毒吗?
    【苗木】沈阳康平县二牛所口镇西王家窝堡村卢先生拨打12316咨询:五角枫田禾本科杂草如何防除?

(4)氯化苦在境内外的登记管理和使用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信息
2 境外登记情况
3 境内登记情况
4 讨论

(5)2011年河南省春夏播主要农作物主推品种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一、玉米品种
二、水稻品种
三、大豆品种
四、棉花品种
五、花生品种
六、西瓜品种

(6)棉花黄萎病生防真菌的筛选策略研究及防效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棉花黄萎病及其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1. 棉花黄萎病病原菌概述
        2. 棉花黄萎病发病症状及发生规律
        3. 棉花黄萎病危害与致病机理
        3.1 棉花黄萎病危害
        3.2 棉花黄萎病致病机理
        4. 棉花黄萎病的发病原因
        4.1 土壤带菌
        4.2 土壤肥力及地势与发病的关系
        4.3 温度与发病的关系
        4.4 杀虫剂的使用与发病关系
        5. 棉花黄萎病的传统防治方法及存在问题
        5.1 选育抗病品种
        5.2 化学防治
        5.3 综合防治
        5.4 存在的问题
        6. 棉花黄萎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及其优势
        6.1 生防细菌
        6.2 生防真菌
        6.3 其它生防因子
        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青枯病菌分类体系研究进展
        1. 青枯菌的寄主
        2. 青枯菌的危害
        3. 青枯菌的生化变种研究
        4. 青枯菌新的分类体系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棉花黄萎病颉颃真菌的筛选策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真菌及其培养
        1.2 植株和土壤样品的采集
        1.3 样品的分离及保存
        1.3.1 植株样品的分离与保存
        1.3.2 土壤样品的分离及保存
        1.4 分离真菌对大丽轮枝菌及其它6种病原真菌的平板颉颃试验
        1.5 颉颃真菌产酶活性和解磷固氮能力检测
        1.5.1 蛋白酶活性检测
        1.5.2 几丁质酶活性检测
        1.5.3 纤维素酶活性检测
        1.5.4 颉颃真菌解磷、固氮能力检测
        1.6 生防、促生潜力评估赋值
        1.7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分离真菌的统计结果
        2.2 不同生境中颉颃真菌的筛选和比较
        2.3 颉颃菌广谱性分析
        2.4 不同来源中筛选得到的具有产酶活性的颉颃菌百分比
        2.5 不同来源中筛选得到的具有解磷固氮能力的颉颃菌百分比
        2.6 颉颃真菌生防、促生潜能评估
        3 讨论
    第二章 温室实验验证及有效生防真菌的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温室防效试验
        1.2 促进棉苗生长效果试验
        1.3 颉颃真菌的鉴定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室试验结果
        2.2 13株生防真菌的鉴定结果
        2.3 赋值和温室防效及促生试验结果的关系
        3 讨论
    第三章 颉颃菌用于防治棉花黄萎病的田间预备实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棉花品种
        1.2 菌剂制备
        1.3 田间实验
        1.4 病情统计标准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中国青枯病菌生化变种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1.2 所用的糖和醇
        1.3 生化变种分类依据
        1.4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章及专利
致谢

(7)棉花黄萎病高光谱特征及其光谱诊断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1.1.1 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的基本原理
        1.1.2 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的特点
    1.2 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的技术方法与流程
        1.2.1 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的技术方法
        1.2.2 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的技术流程
    1.3 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的难点及解决途径
        1.3.1 “同物异谱”和“同谱异物”现象
        1.3.2 传感器分辨率与病虫害监测的要求
        1.3.3 作物病虫害光谱监测模型与多源信息综合利用
    1.4 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的发展趋势
        1.4.1 进一步开展作物病虫害近地遥感监测基本原理方面的研究
        1.4.2 近一步开展遥感图像特征与作物病虫害特征关系的研究
        1.4.3 近一步探索作物病虫害技术方法的研究
        1.4.4 遥感实时监测条件下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信息服平台的建立
第二章 试验设计及方法
    2.1 试验设计
        2.1.1 试验地点
        2.1.2 试验时间
        2.1.3 试验处理和田间设计
    2.2 测试样本材料的获取及严重度分级
        2.2.1 冠层病情指数(DI)调查及严重度分级
        2.2.2 病叶获取及病情严重度分级
    2.3 技术路线
    2.4 光谱测试
        2.4.1 使用仪器
        2.4.2 光谱测试
    2.5 单叶病变面积比例的测定
        2.5.1 使用仪器设备
        2.5.2 计算病变面积比例
    2.6 理化参数测定
        2.6.1 叶片叶绿素密度的测定
        2.6.2 叶片及植株全氮含量的测定
        2.6.3 单位面积叶片及植株含水量的测定
        2.6.4 叶片及植株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2.6.5 叶片厚度测定
    2.7 数据分析方法
第三章 棉花黄萎病病叶光谱特征
    3.1 棉花黄萎病病叶光谱反射率总体特征
    3.2 不同严重度棉花黄萎病病叶光谱反射率特征
    3.3 不同严重度棉花黄萎病单叶一阶微分光谱特征
第四章 棉花黄萎病冠层光谱特征
    4.1 不同生育期发病与对照区冠层光谱特征
    4.2 发病区与对照区冠层动态光谱特征
    4.3 不同品种棉花黄萎病冠层光谱特征
    4.4 不同严重度棉花黄萎病冠层光谱特征
    4.5 不同严重度棉花黄萎病冠层一阶微分光谱特征
第五章 基于高光谱棉花黄萎病识别与病害严重度诊断模型
    5.1 棉花黄萎病识别与诊断的最佳波段
        5.1.1 棉花黄萎病病叶敏感波段及最佳波段选择
        5.1.2 棉花黄萎病冠层敏感波段及最佳波段选择
    5.2 基于高光谱的棉花黄萎病严重度定量分析
        5.2.1 基于高光谱的棉花黄萎病病叶严重度诊断模型
        5.2.2 基于高光谱的棉花黄萎病冠层严重度诊断模型
    5.3 基于高光谱棉花黄萎病诊断模型验证与评价
        5.3.1 基于高光谱棉花黄萎病病叶严重度诊断模型检验
        5.3.2 基于高光谱棉花黄萎病冠层严重度诊断模型检验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导师评阅表

(10)茄子黄萎病系统诱导抗性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茄子黄萎病及植物系统诱导抗性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一、 黄萎病的发生和危害
        (一) 茄子黄萎病病原学
        (二) 发生规律和防治
    二、 植物诱导抗性的研究进展
        (一) 植物诱导抗病性概念及分类
        (二) 植物系统诱导抗性作用机制
        (三) 化学诱抗剂应用研究进展
    三、 植物抗性信号转导的研究进展
        (一) 植物抗性信号传导的基本过程
        (二) 系统诱导抗性(SAR)的信号物质
    四、 诱导抗性技术展望
第二章 诱抗剂的筛选
    一、 材料和方法
    二、 结果与分析
        (一) 诱抗剂对黄萎病病菌的影响
        1 诱抗剂对菌丝干重的影响
        2 诱抗剂对菌落生长速率的影响
        (二) 诱抗剂对茄子生长的影响
        (三) 诱抗剂的防病效果
    三、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系统诱导抗性机制
    一、 材料与方法
    二、 结果与分析
        (一) 诱抗剂对茄子生理生化的影响
        1 诱导处理前后信号物质Ca~(2+)分布的变化
        1.1 不同品种钙离子含量的时空变化
        1.2 过氧乙酸诱导后不溶性钙占全钙比例在不同品种的动态变化
        2 诱抗剂处理后寄主不同部位防御酶系活性和PR蛋白的变化
        2.1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测定
        2.2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2.3 超氧化物酶(SOD)活性的测定
        2.4 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测定
        2.5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
        2.6 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测定
        3 不同诱抗剂对根系活性的影响
        (二) 诱抗剂处理对茄子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1 诱抗剂处理对不同抗性品种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2 不同诱抗剂处理后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
    三、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环境因子对诱抗剂作用的影响
    一、 材料和方法
    二、 结果与分析
        (一) 土壤酸度对黄萎病发生和诱抗剂防效的影响
        (二) 环境温度对黄萎病发生和诱抗剂防效的影响
        1 在不同温度下进行诱导和挑战接种
        2 在同一温度下育苗和诱导,然后在不同温度下挑战接种
        (三) 环境湿度对诱抗剂防效和黄萎病发病情况的影响
        (四) 寄主生育期对诱抗剂防效的影响
        (五) 不同品种对诱抗剂作用的影响
    三、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诱导抗性应用技术
    一、 材料和方法
    二、 结果与分析
        (一) 不同诱抗剂使用的最佳剂量及持效期
        (二) 不同诱抗剂复合使用的防病效果
        (三) 不同诱抗剂浸种与拌土处理的防效比较
    三、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英文摘要
附录

四、怎样防治花生黄萎病和“瘟病”(论文参考文献)

  • [1]解淀粉芽孢杆菌41B-1对花生白绢病的防效及机理研究[D]. 李澄.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2]钾肥和枯草芽孢杆菌防控马铃薯黄萎病及对养分吸收影响[D]. 杨自超.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3]农技大讲堂[J]. 金农专家团. 新农业, 2013(12)
  • [4]氯化苦在境内外的登记管理和使用情况[J]. 王以燕,袁善奎,严晓平,李富根. 农药, 2013(06)
  • [5]2011年河南省春夏播主要农作物主推品种介绍[J]. 河南省种子管理站. 种业导刊, 2011(04)
  • [6]棉花黄萎病生防真菌的筛选策略研究及防效验证[D]. 徐莉莉.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3)
  • [7]棉花黄萎病高光谱特征及其光谱诊断模型研究[D]. 陈兵. 石河子大学, 2007(06)
  • [8]2006年河南省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推介[J]. 河南省种子管理站. 麦类文摘(种业导报), 2006(08)
  • [9]2006年河南省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推介[J]. 河南省种子管理站. 麦类文摘(种业导报), 2006(04)
  • [10]茄子黄萎病系统诱导抗性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D]. 唐保宏. 沈阳农业大学, 2003(04)

标签:;  ;  ;  ;  ;  

如何防治花生黄萎病和“稻瘟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