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走神经及其递质乙酰胆碱抗炎作用研究进展

迷走神经及其递质乙酰胆碱抗炎作用研究进展

一、迷走神经及其递质乙酰胆碱的抗炎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周辉[1](2021)在《神经相关因子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迷走神经对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文中提出结直肠癌是消化道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对于结直肠癌的治疗,目前仍采用以手术治疗为主、化疗为辅的治疗方案。近年来随着靶向药物治疗的发展,化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为结直肠癌患者带来了更好的临床效果,同时免疫治疗的突破进展,为结直肠癌晚期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尽管这些治疗方法可以适当延长结直肠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但复杂的细胞相互作用、免疫微环境、免疫治疗的毒性反应等仍需我们寻找新的目标靶点,以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肿瘤微环境中存在神经新生,且神经发生与血管生成一样,也是肿瘤侵袭行为的一个重要特征。目前普遍被接受的观点是,癌细胞和神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癌细胞可以分泌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因子和轴突诱导分子,诱导神经纤维以类似血管生成和淋巴管生成的方式形成新生神经,另一反面,新生的神经释放的各类因子(包括各种神经递质)诱导肿瘤细胞及基质细胞增殖,导致免疫细胞活性抑制,形成有利于肿瘤细胞存活和增殖的微环境。自主神经系统与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迷走神经对结直肠癌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尚少,且存在争议,因此需要我们深入的研究迷走神经在结直肠癌中的相关作用途径,为结直肠癌寻找新的治疗方向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自主神经分布,并检测α9n ACh R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了解自主神经系统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Elisa法检测迷走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神经肽P物质及其他神经递质5-羟色胺、血管活性肠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了解迷走神经是否通过神经因子的释放作用于结直肠癌。构建小鼠原位移植瘤模型来模拟结直肠癌的肿瘤微环境,观察不同迷走神经状态(切断或刺激)下,肿瘤微环境中炎症因子的变化及外周血中免疫细胞的疲乏状态,来说明迷走神经可能通过神经因子的作用,改变肿瘤微环境的免疫状态,发挥其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第一部分自主神经及乙酰胆碱相关受体α9n ACh 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目的:探讨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数量、分布以及乙酰胆碱相关受体α9n ACh R表达与人结直肠癌进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1.以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作为交感神经标记物,以囊泡乙酰胆碱转运体(vesicular acetylcholine transporter,VACh T)作为副交感神经的标记物,采用免疫组化法(S-P)检测9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自主神经分布,并检测α9n ACh R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2.采用统计方法分析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及α9n ACh R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临床病理特征结肠癌35例(38.89%),直肠癌55例(61.11%)。男性43例(47.78%),女性47例(52.22%)。根据术后病理,TNM分期:T分期:T1,2例(2.22%),T2,20例(22.22%),T3,29例(32.22%),T4,39例(43.33%)。淋巴结转移阴性48例(53.33%),淋巴结转移阳性42例(46.67%)。2.交感神经多位于邻近肿瘤细胞的间质内。交感神经阳性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低于交感神经阴性患者(P=0.018),肿瘤微环境中交感神经阳性者的患者预后优于交感神经阴性的患者(P=0.036)。3.副交感神经大多分布于肿瘤周边,在血管周边亦发现副交感神经。年龄>60的病人副交感神经阳性率高于年龄≤60的病人(P=0.034);淋巴结转移阳性病人的副交感神经阳性率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的病人(P=0.011);随着T分期的增高,副交感神经阳性率逐渐升高,肿瘤微环境中副交感神经阳性的患者预后差于副交感神经阴性的患者(P=0.005)。4.α9n ACh R在结直肠癌细胞的细胞膜及细胞质中阳性表达。年龄>60的病人α9n ACh R阳性率高于年龄≤60的病人(P=0.026);淋巴结转移阳性病人的α9n ACh R阳性率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的病人(P=0.023);随着T分期的增高,α9n ACh R阳性率逐渐升高,与α9n ACh R阴性者相比,表达阳性者的预后差(P=0.005)。小结:交感神经多见于肿瘤早期,提示预后较好;副交感神经和α9n ACh R多见于肿瘤晚期,提示预后较差。副交感神经可能通过α9n ACh R促进结直肠癌的进展。第二部分乙酰胆碱、P物质、5-羟色胺、血管活性肠肽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目的:检测结直肠患者血浆中乙酰胆碱、P物质、5-羟色胺、血管活性肠肽的表达情况,探讨迷走神经相关递质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的临床表达意义。方法:1.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46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标本中乙酰胆碱、P物质、5-羟色胺、血管活性肠肽的表达。2.评价乙酰胆碱、P物质、5-羟色胺、血管活性肠肽的表达情况;采用统计方法分析乙酰胆碱、P物质、5-羟色胺、血管活性肠肽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1.临床病理特征结肠癌21例(45.65%),直肠癌25例(54.35%)。男性27例(58.70%),女性19例(41.30%),≤60岁17例(36.96%),>60岁29例(63.04%)。根据术后病理,TNM分期:T分期:T1,8例(17.39%),T2,7例(15.22%),T3,7例(15.22%),T4,24例(52.17%)。淋巴结转移阴性14例(30.43%),淋巴结转移阳性32例(69.57%)。术前CEA正常(1-5ng/ml)28例(60.87%),增高(>5ng/ml)18例(39.13%)。2.乙酰胆碱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CEA水平无相关性(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的乙酰胆碱表达量显着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的乙酰胆碱表达量(P=0.044);乙酰胆碱的表达量与T分期呈正相关(P<0.05)。3.P物质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CEA水平、T分期无显着相关性(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的P物质表达量显着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的P物质表达量(P=0.009)。4.5-羟色胺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CEA水平无相关性(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的5-羟色胺表达量显着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的5-羟色胺表达量(P=0.007);5-羟色胺的表达与T分期呈正相关(P=0.030)。5.血管活性肠肽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CEA水平无相关性(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的血管活性肠肽表达量显着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的血管活性肠肽表达量(P=0.014);血管活性肠肽的表达与T分期呈正相关(P=0.039)。小结: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迷走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及其他神经递质5-羟色胺、血管活性肠肽的表达均与T分期呈正相关;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患者中乙酰胆碱、5-羟色胺、血管活性肠肽及神经肽P物质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的患者。第三部分迷走神经通过对免疫微环境的作用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目的:通过构建小鼠结直肠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建立迷走神经切断的小鼠结直肠癌模型,探讨不同迷走神经状态对移植瘤的大小的影响。研究不同迷走神经状态,肿瘤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来了解肿瘤微环境中的炎症状态,同时了解淋巴细胞的疲乏状态,探究迷走神经对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1.构建小鼠结直肠癌原位移植瘤模型,进而建立迷走神经切断模型。2.统计学分析不同迷走神经状态,小鼠结直肠癌原位移植模型的成瘤大小情况。3.免疫组化染色测定IL-1,IL-10,IL-8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4.流式细胞术测定PD-1及Tim-3在CD4+T细胞上的表达水平。结果:1小鼠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迷走神经刺激组、迷走神经切断组及对照组小鼠均成活,4周后均有肉眼成瘤,并在体视显微镜下成功实施小鼠颈部单侧迷走神经切断。HE染色镜下观察所有小鼠结直肠种植肿瘤标本均证实为肿瘤组织。2三组小鼠成瘤情况三组小鼠均未见淋巴结转移。迷走神经切断组、迷走神经刺激组及对照组三组小鼠肿瘤体积分别为(0.247±0.051)mm3,(0.528±0.076)mm3,(0.487±0.051)mm3。迷走神经刺激组与迷走神经切断组相比,成瘤体积显着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迷走神经切断组相比,成瘤体积显着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迷走神经刺激组与对照组成瘤体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免疫组化结果3.1迷走神经切断组、迷走神经刺激组及对照组三组肿瘤组织中IL-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4/10),100%(10/10),50%(5/10)。迷走神经刺激组与迷走神经切断组及对照组相比,IL-1的阳性表达率显着增大(刺激组vs.切断组:P<0.05;刺激组vs.对照组:P<0.05),而迷走神经切断组与对照组IL-1的阳性表达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迷走神经切断组、迷走神经刺激组及对照组三组肿瘤组织中IL-8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3/10),100%(10/10),40%(4/10)。迷走神经刺激组与迷走神经切断组及对照组相比,IL-8的阳性表达率显着增大(刺激组vs.切断组:P<0.05;刺激组vs.对照组:P<0.05),而迷走神经切断组与对照组IL-8的阳性表达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3迷走神经切断组、迷走神经刺激组及对照组三组肿瘤组织中IL-10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2/10),100%(10/10),40%(4/10)。迷走神经刺激组与迷走神经切断组及对照组相比,IL-10的阳性表达率显着增大(刺激组vs.切断组:P<0.05;刺激组vs.对照组:P<0.05),而迷走神经切断组与对照组IL-10的阳性表达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流式细胞术结果4.1迷走神经切断组、迷走神经刺激组及对照组三组外周血中CD4+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率分别为(0.692士0.409)%,(1.126士0.472)%,(0.754士0.281)%。迷走神经刺激组CD4+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率显着高于迷走神经切断组及对照组(刺激组vs.切断组:P<0.05;刺激组vs.对照组:P<0.05),而迷走神经切断组与对照组CD4+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迷走神经切断组、迷走神经刺激组及对照组三组外周血中CD4+T细胞表面Tim-3+的表达率分别为(0.979士0.359)%,(1.466士0.600)%,(0.978士0.592)%。迷走神经刺激组CD4+T细胞表面Tim-3+的表达率显着高于迷走神经切断组及对照组(刺激组vs.切断组:P<0.05;刺激组vs.对照组:P<0.05),而迷走神经切断组与对照组CD4+T细胞表面Tim-3+的表达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相关性分析刺激组中IL-1表达与PD-1+表达呈正相关(P=0.002);IL-8表达与PD-1+表达呈正相关(P=0.025);IL-10表达与PD-1+表达呈正相关(P=0.001)。IL-1表达与Tim-3+表达呈正相关(P=0.002);IL-8表达与Tim-3+表达呈正相关(P=0.025);IL-10表达与Tim-3+表达呈正相关(P=0.005)。小结:小鼠原位结直肠癌移植模型成功建立。结果表明迷走神经刺激组小鼠成瘤体积较迷走神经切断组显着增大,迷走神经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迷走神经刺激上调了肿瘤组织中IL-1、IL-8、IL-10的表达水平,反映了淋巴细胞向肿瘤组织的募集,促进肿瘤的炎性微环境的形成,同时,促进淋巴细胞中PD-1、Tim-3的表达,诱导淋巴细胞的疲乏状态,形成肿瘤的免疫逃逸,IL-1、IL-8、IL-10的表达与淋巴细胞中PD-1、Tim-3的表达呈正相关,进而形成了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结论:1.交感神经多见于肿瘤早期,提示预后较好;副交感神经和α9n ACh R多见于肿瘤晚期,提示预后较差。副交感神经可能通过α9n ACh R促进结直肠癌的进展。2.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迷走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神经肽P物质及其他神经递质5-羟色胺、血管活性肠肽的表达均与T分期呈正相关;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患者中乙酰胆碱、5-羟色胺、血管活性肠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的患者。3.小鼠原位结直肠癌移植模型成功建立。结果表明迷走神经刺激组小鼠成瘤体积较迷走神经切断组显着增大,迷走神经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迷走神经刺激上调了肿瘤组织中IL-1、IL-8、IL-10的表达水平,反应了淋巴细胞向肿瘤组织的募集,促进肿瘤的炎性微环境的形成,同时,促进淋巴细胞中PD-1、Tim-3的表达,诱导淋巴细胞的疲乏状态,形成肿瘤的免疫逃逸,IL-1、IL-8、IL-10的表达与淋巴细胞中PD-1、Tim-3的表达呈正相关,进而形成了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

赖芳[2](2020)在《从胆碱能抗炎通路探讨电针足三里对脓毒症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文中提出急性肺损伤(ALI)是危重症常见并发症,临床可引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是引发ALI的主要病因之一。脓毒症ALI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临床救治困难,目前仅保护性通气策略、限制性液体管理是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可改善预后的措施,尚无药物可明确改善脓毒症ALI预后。寻求对脓毒症ALI有效的干预措施是研究的热点之一。中医药治疗脓毒症、ALI等危重症有着悠久的历史,现代中医救治危重症亦有较多进展。目前多数医家将其归于“暴喘”、“喘脱”范畴,无论中医内治法、外治法均多有长足发展。通过系统整理脓毒症ALI的中西医研究进展,我们发现,针刺足三里在干预脓毒症ALI有一定优势。为进一步系统整理现有文献情况,本研究参考SYRCLE动物实验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文献中针刺足三里干预脓毒症ALI的动物实验文献进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优化设计动物实验并开展研究,提出从胆碱能抗炎通路探讨针刺足三里对脓毒症ALI的作用及机制,为进一步临床研究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目的:1.全面、系统、客观地评价目前针刺足三里干预脓毒症ALI的已有文献报道情况,总结证据特点,在此基础上优化设计动物实验。2.实验证实针刺足三里对脓毒症ALI的作用,并从胆碱能抗炎通路(CAP)探讨针刺足三里对脓毒症ALI的作用机制。方法:1.参考SYRCLE动物实验系统评价的方法,在PubMed、Cochrane图书馆(CENTRAL)、Embase(Excerpt Medica Data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医学网(Wanfang Data)和维普数据库(VIP Database)7个数据库从建库到2019年5月31日的文献进行系统地检索、筛选、整理有关针刺足三里干预脓毒症ALI的动物实验文献,总结现有实验结果设计、结果情况,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结合文献调研情况,优化设计动物实验方案设计,以进一步探讨针刺足三里对脓毒症ALI的作用及机制。2.参照美国胸科协会对脓毒症ALI动物造模的推荐方式及造模成功评判标准,采用脂多糖(LPS)气道内滴入的方法构建大鼠脓毒症ALI模型,进行生存分析,共6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模型组、电针组、模型+同期麻醉组、模型+非同期麻醉组,每组15只。假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气道内滴入;电针组于气道内滴入LPS造模后30min给予执行电针30min,每日1次,共执行3次;模型+同期麻醉组于LPS气道内滴入造模后,每次电针组执行电针时同期给予麻醉药麻醉;模型+非同期麻醉组于造模后不予任何干预。观察各组大鼠生存情况至造模后第7天。3.同上方法及标准构建大鼠脓毒症ALI模型,进行机制探讨,共35只大鼠随机分为7组:假模型组、模型组、电针组、PNU组(使用CAP通路关键受体α 7nAChR激动剂PNU-282987)、MLA组(使用α 7nAChR拮抗剂甲基牛扁亭)、PNU+电针组、MLA+电针组,每组5只。假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气道内滴入;电针组于造模后30min给予电针30min 1次、造模后24h取材前30min执行电针治疗1次,PNU组、MLA组于造模后30min分别给予PNU-282987、甲基牛扁亭腹腔注射,PNU+电针组、MLA+电针组分别于造模后30min给予相应药物腹腔注射并给予电针30min 1次,造模后24h取材前30min执行电针治疗1次。造模后24h取材,收集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离心后上清液用于BALF蛋白含量测定,细胞沉淀重悬后涂片行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称取肺组织湿重及烤干至恒重重量计算肺组织湿干重比;血液离心取上清测定血清蛋白含量,与BALF蛋白含量比较计算肺毛细血管蛋白渗漏程度;取采用肺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IL-6、IL-10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肺组织NF-κB蛋白水平、α 7nACHR蛋白水平;以组织活性测试盒(南京建成)测定肺组织ChAT、AChE活性。结果:1.动物实验系统评价结果:从7个数据库共检索获得4417篇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通过标题、摘要筛选获得74篇文献,通过全文获取及阅读最后共纳入19篇文献。(1)目前关于针刺足三里干预脓毒症肺损伤的动物实验文献大多数(约63%)为5年之前发表,肺损伤评价指标相对粗浅、单一,疗效评估未足够全面;(2)19篇文献中仅4篇文献采用足三里单穴进行干预,其余均配以其他穴位进行干预,针刺足三里穴的作用效果未能充分明确;(3)针刺干预时机89.5%的文献为造模前预处理,仅10.5%为造模后立即针刺干预,与临床实际可切入干预时机相距甚远;(4)机制研究方面不够深入,可结合针刺足三里在脓毒症方面的其他研究结果进一步深入探讨;(5)文献的总体质量较低,偏倚风险较高。根据当前研究进展及系统评价结果,提出采用合适、稳健的脓毒症肺损伤模型,通过死亡率、较全面的肺损伤评价指标评价通过足三里单穴进行造模后等待再行干预处理的效果,并从胆碱能抗炎通路对作用机制进行探讨。2.动物实验结果:(1)生存分析:无论是与模型+同期麻醉组还是与模型+非同期麻醉组相比,电针组7天生存率明显提高(P<0.05)。(2)肺组织病理评分:模型组较假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PNU组、PNU+电针组大鼠肺组织病理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组下降趋势更明显;MLA组、MLA+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肺组织湿/干重比:模型组较假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肺湿/干重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BALF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模型组较假模型组均明显升高(白细胞,P<0.05;中性粒,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BALF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肺毛细血管蛋白渗漏程度:模型组较假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肺毛细血管蛋白渗漏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ELISA炎症因子检测:血清IL-6、IL-10水平模型组较假模型组均明显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血清IL-6水平明显下降(P<0.05),其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0水平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肺组织ChAT活性检测:模型组较假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肺组织ChAT活性明显升高(P<0.05)。(8)肺组织AChE活性检测:模型组较假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肺组织AChE活性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肺组织NF-κ B蛋白表达:模型组较假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肺组织NF-κ B表达明显下降(P<0.05),其余各组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肺组织α 7nAChR蛋白表达:假模型组、模型组、电针组肺组织α 7nAChR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各组较上述三组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1.目前文献研究提示电针足三里可能可减轻脓毒症肺损伤,但尚未较全面、系统进行验证,机制研究不够深入,胆碱能抗炎通路可能是电针足三里发挥作用的重要通路。2.本研究以LPS气道内滴入建立脓毒症ALI大鼠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在模型构建成功的基础上验证电针足三里干预的有效性,与模型组相比,电针足三里可改善脓毒症ALI大鼠7天死亡率,造模后24h肺损伤明显减轻。3.通过检测胆碱能抗炎通路关键调控因子的活性,本研究发现,电针足三里可显着提高脓毒症肺损伤大鼠肺组织ChAT活性,降低肺组织NF-κ B表达水平,降低炎症因子IL-6的水平,进一步通过与使用胆碱能抗炎通路关键受体α 7nAChR激动剂及拮抗剂的组别比较,发现电针足三里可能是通过神经电刺激促进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生成和释放而产生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发挥抗炎作用,而不是通过影响α 7nAChR表达或增强α 7nAChR与受体激动剂结合等机制产生作用。

董艳[3](2019)在《大黄素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大黄素(emodin)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并初步探究其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选用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脂多糖(LPS)组、大黄素组和大黄素+LPS组。大黄素组和大黄素+LPS组在造模前30 min给予20mg/kg大黄素腹腔注入,其余两组腹腔注入相同体积溶剂。然后LPS组和大黄素+LPS组用15mg/kg LPS处理,其余两组在此期间腹腔注入相同体积生理盐水。在LPS注射后18 h,断颈处死小鼠并收集脑组织和血浆标本。HE染色法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浆S100β蛋白表达以评估颅脑损伤程度,比色定量法检测脑组织中乳酸(LA)的水平以评估代谢紊乱程度,ELISA法检测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以评估全身炎症反应的程度,ELISA法测定血浆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以评估神经炎症反应程度,比色定量法检测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力以评估脑内乙酰胆碱(Ach)水平。结果:(1)LPS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组织出现明显病理损伤,而大黄素组未出现明显脑组织形态学异常;大黄素+LPS组与LPS组相比,脑组织学异常明显减轻。(2)LPS组脑组织中Ach-E和LA水平[分别为(1.09±0.10)U/mg protein、(0.35±0.03)mmol/g protein]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0.84±0.09)U/mg protein、(0.16±0.03)mmol/g protein,P<0.05],而大黄素组与正常对照组间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LPS组血浆中S100β、IL-6、TNF-α及NSE水平[分别为(0.52±0.06)ng/ml、(4207.23±90.76)pg/ml、(355.62±6.88)pg/ml、(9.02±0.78)ng/ml]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38±0.05)ng/ml、(501.60±74.18)pg/ml、(157.41±10.65)pg/ml、(5.41±0.89)ng/ml,P<0.05],而大黄素组与正常对照组间,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大黄素+LPS组血浆中S100β[(0.44±0.06)ng/ml]、IL-6[(1479.50±50.53)pg/ml]、TNF-α[(213.48±9.19)pg/ml]、NSE[(6.74±1.12)ng/ml]水平较LPS组显着降低(P<0.05),脑组织中LA[(0.25±0.03)mmol/g protein]和Ach-E[(0.87±0.07)U/mg protein]水平较LPS组也显着降低(P<0.05)。结论:大黄素对小鼠急性脑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和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有关。

徐爽[4](2019)在《右美托咪定抑制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及剂量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比较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及丙泊酚(Propofol)对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体内炎症因子(TNF-α,IL-6)及核转录因子-кB的影响,推断出右美托咪定抑制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并探讨其发挥抑制炎症作用的剂量相关性,选取出对抑制炎症反应有明显效果的镇静药物,为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的脓毒症患者提供临床镇静参考。方法:按照2016版脓毒症3.0的诊断标准,本实验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中心ICU治疗的机械通气的脓毒症患者。排除标准:右美托咪定和(或)丙泊酚过敏者;孕妇;心力衰竭(心功能Ⅲ或Ⅳ级);肾衰竭(Rifle分级标准);肝衰竭(血浆总蛋白小于30g/L,和血清总胆红素大于85.5mol/L);已知或怀疑脑死亡者;应用乌司他丁、血必净治疗者。根据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对所有入组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根据脓毒症相关器官衰竭估计(s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从呼吸、神经、循环、肝脏、凝血以及肾脏系统对所有患者入组时的器官功能进行评估。对所有入组患者按照2014版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中的标准进行脓毒症规范治疗(即抗感染、液体复苏、控制感染源、预防并发症、营养支持、保护器官功能、机械通气等),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患者分成3组,即:L组(Dex小剂量组):予0.5μg/kg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后,以0.2μg/(kg·h)维持镇静;H组(Dex大剂量组):予1.5μg/kg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后,以0.6μg/(kg·h)维持镇静;C组(丙泊酚组/对照组):15 min内予1mg/kg的丙泊酚负荷剂量,随后以1-3mg/(kg·h)维持镇静。三组患者的镇静持续时间均超过24 h。使用Ramsay评分表评估患者的镇静深度,调整镇静药物的静脉泵速以维持Ramsay评分在2-3分。对出现疼痛的患者予1-3μg/(kg·h)瑞芬太尼进行适当镇痛,应用行为疼痛量表(behavior pain scale,BPS)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分别在用药前、用药12h、用药24h使用惰性分离胶促凝真空采血管抽取静脉血,离心后取上清液置于-80℃条件下保存,于同一时间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核转录因子-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кB)的水平。统计所有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28d病死率。应用统计软件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采用线性回归进行变量的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的设计及实施均通过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结果:最终入组患者75例,其中Dex小剂量组、Dex大剂量组、丙泊酚组各25例;三组患者年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用药前三组患者血清TNF-α、IL-6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12h、24h,Dex大剂量组患者血清TNF-α、IL-6含量均较Dex小剂量组、丙泊酚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ex小剂量组与丙泊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三组患者NF-κB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12h、24h,与丙泊酚组相比,Dex小剂量组、大剂量组患者NF-κB含量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ex大剂量组患者NF-κB含量比小剂量组患者降低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随着NF-κB水平降低,TNF-α、IL-6含量也降低。Dex小剂量组、大剂量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少于丙泊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可能是通过抑制胆碱能抗炎通路中的信号分子——NF-кB来发挥抗炎作用,并且其抗炎作用呈现出剂量相关性。因此对于机械通气的脓毒症患者,应用大剂量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治疗会获得更多收益。

黄东亚[5](2018)在《右美托咪定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右美托咪定通过α7n ACh R介导的胆碱能抗炎通路抑制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背景和目的:早期过度的炎症反应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控制早期过度的炎症反应是SAP治疗的关键。既往的研究显示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多种炎性疾病具有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兴奋迷走神经,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cholinergic anti-inflammatory pathway,CAP)有关。本课题拟构建SAP大鼠模型,探讨DEX抗SAP炎症效应,并进一步阐明其潜在的抗炎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SAP组、DEX组、DEX+右侧迷走神经切断组(DEX+VGX组)以及DEX+α-银环蛇毒素组(DEX+α-BGT组)。对照组为假手术组,SAP组通过3.5%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建立SAP模型,DEX组在建立SAP模型前给予DEX预处理,DEX+VGX组和DEX+α-BGT组分别在给予DEX预处理之前先切断右侧颈迷走神经和腹腔注射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 ACh R)特异性拮抗剂α-BGT。利用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检测模型建立后0h、1h、3h、5h动物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率变异度(HRV)以及30min时的迷走神经放电频率和峰值。在模型建立后6h行动脉血气分析,采集血标本并处死动物,留取胰腺组织。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淀粉酶含量。胰腺组织行HE染色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与SAP组相比,DEX组大鼠胰腺组织Schmidt病理评分(8.2±2.1 VS12.6±2.6)明显下降(P<0.05),动脉血气乳酸含量(2.5±0.5mmol/L VS4.2±0.8mmol/L)以及血清TNF-α(174.2±30.2pg/ml VS 256.1±42.4pg/ml)、IL-6(293.3±46.8pg/ml VS 421.7±48.3pg/ml)和淀粉酶(2102.3±165.3U/L VS3186.4±245.2 U/L)含量明显降低(P均<0.05)。在各监测时间点,DEX组大鼠的HRV、迷走神经放电频率和峰值均较SAP组显着升高(P均<0.05)。与SAP组相比,DEX组大鼠在各时间点的MAP显着上升(P均<0.05),HR明显下降(P均<0.05)。与DEX组相比较,DEX+VGX组和DEX+α-BGT组大鼠胰腺组织Schmidt病理评分(12.8±2.8 VS 8.2±2.1,12.7±2.6 VS 8.2±2.1)均明显升高(P均<0.05),动脉血气乳酸含量(4.5±1.1mmol/L、4.2±1.0mmol/L)以及血清TNF-α(267.3±46.8pg/ml、249.7±50.2pg/ml)、IL-6(476.5±65.5pg/ml、435.4±61.7pg/ml)和淀粉酶(3253.4±247.6U/L,3075.2±226.1)含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在各监测点,DEX+VGX组和DEX+α-BGT组大鼠的MAP均较DEX组明显下降(P均<0.05),HR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DEX可以抑制SAP大鼠的早期的全身炎症反应,减轻胰腺损伤;DEX对SAP大鼠的抗炎效应可能与其兴奋迷走神经激活α7n ACh R介导的胆碱能抗炎通路有关;DEX可以改善SAP大鼠的血流动力学。第二部分右美托咪定治疗合并睡眠功能障碍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研究背景和目的:本课题第一部分的结果显示,DEX可以抑制SAP大鼠早期的全身炎症反应,但其是否可以减轻AP患者的炎症反应尚不清楚。另一方面,睡眠障碍在AP患者中广泛存在,既往研究表明,DEX可以用于改善外科术后以及重症患者的睡眠功能,但目前尚无DEX用于治疗AP睡眠障碍的报道。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化的研究方式,收集合并中-重度睡眠障碍的AP患者,以探讨DEX在改善AP睡眠障碍方面的作用,并进一步观察和验证其对AP患者的抗炎效应,为AP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17年11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中心的伴中-重度睡眠障碍的AP患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DEX组。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DEX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晚间20:00加用DEX治疗,持续8小时,连续3天。观察治疗期间患者睡眠状态、腹痛以及恶心呕吐变化。测定患者入院以及第7d的血清TNF-α、IL-6、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box-1,HMGB1)水平,记录患者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以及修正CT严重指数(MCTSI)、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花费。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EX组患者治疗期间30分钟内入睡人数比例、夜间睡眠总时间、夜间觉醒≥1次的人数比例以及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DEX组患者恶心呕吐评分以及腹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明显下降(P<0.05),且DEX组较对照组相比还可以减少地佐辛的用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DEX组1周的血清TNF-α、IL-6以及HMGB1含量显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DEX组1周的MCTSI评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1周的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花费相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DEX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有降低的趋势。结论:DEX可以降低伴中-重度睡眠障碍AP患者血清TNF-α、IL-6以及HMGB1的含量,抑制患者全身炎症反应水平,降低患者1周的MCTSI评分。DEX可改善AP患者的睡眠障碍,减轻患者的腹痛以及恶心呕吐。

陈受琳[6](2016)在《胆碱能抗炎通路在右美托咪定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um 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MIRI)是指短时间内心肌组织缺血出现组织损伤,而当恢复血供时心肌缺血性损伤更为严重的现象。常见于心脏手术、冠脉搭桥、脏器血供梗塞后再通等情况,这种损伤阻碍心肌从再灌注中获得修复,成为临床上的一个主要难题[1]。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常常伴随出现机体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其机制包括活性氧族爆发、钙超载、心肌能量代谢障碍、中性粒细胞激活、炎性因子释放和细胞凋亡等,MIRI的过程也就是炎症反应不断加剧、持续恶化的过程[2-5]。许多学者做了关于MIRI保护方面的研究。有研究发现胆碱能抗炎通路(cholinergic anti-inflammatory pathway,CAP)可能是MIRI的保护机制之一[6]。CAP一条异于传统体液抗炎的免疫调节通路,它通过迷走神经和乙酰胆碱进行免疫调控,进而起到抗炎作用。与传统体液抗炎机制相比,CAP通过内源性的神经反馈调节来达到调控炎症反应、减轻炎症损害的作用,具有更快速、更易控的特点,因而在调控MIRI的炎症反应中更具优势[7-9]。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在重症监护病房及临床麻醉中被广泛应用[10]。研究发现,右美托咪定对肺、肾等器官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减少细胞凋亡、抑制炎症反应[11-13]。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对心脏损伤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包括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稳定心律等,而且可降低心脏手术并发症的发生。[14-16]。右美托咪定有兴奋迷走神经,减慢心率的作用,同时又有抗炎作用,这些药理特性,与CAP作用于神经中枢,兴奋迷走神经,起到抑制炎症反应的特点极为相似。另外,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中枢镇静镇痛药,作用靶点也是中枢神经系统。因此,本课题以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为模型,并结合临床样本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探讨CAP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作用及右美托咪定的干预作用。目的:通过构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及研究分析临床样本资料,探讨CAP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为阐明右美托咪定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第一部分右美托咪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1、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取健康大鼠60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5只。第一组为假性手术组;第二组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缺血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预处理10min;第三组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dex组),缺血前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预处理10min。第四组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组),缺血前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预处理10min,且切断迷走神经。动物麻醉后,于左股动脉处置管以记录血压,并于四肢皮下插入针形电极导出心电图。通过冠脉结扎法给予心脏缺血处理,30min后进行再灌注,再灌注时间为180min。血压记录显示降低20mmhg且心电图显示s-t段升高表示缺血成功;血压及心电图逐渐恢复表示再灌注成功。再灌注结束后抽取血清,并快速取左室心肌组织。2、心肌组织采用甲醛固定、石蜡包埋与切片处理,通过伊红-苏木素(he)染色观察心肌形态,炎性细胞浸润等,并计算心梗面积。3、比色法检测心肌组织与血浆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4、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中tnf-α、il-1β、il-6、hmgb1的含量。5、研磨心肌组织提取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组织中凋亡因子bcl-2、bax、caspase-3及信号分子α7nachr、p65、ikb-a的表达。第二部分胆碱能抗炎通路介导右美托咪定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1、构建t钙通道高表达与低表达慢病毒载体,分别经鞘内注射转染。将t钙通道高表达与低表达大鼠分别输注右美托咪定(dex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注药后利用脑片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和乙酰胆碱活性。2、取20只t钙通道高表达大鼠与20只t钙通道低表达大鼠进行心肌缺血再灌注,并分别在缺血再灌注时注射右美托咪定(dex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0只。检测各组心肌损伤指标:心梗面积;血浆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血清中tnf-α、il-1β、il-6、hmgb1的含量。3、取30只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10只不做处理,低a7nacha组10只使用a7nach受体拮抗剂a-银环蛇毒素处理,高a7nach组10只使用a7nach受体激动剂gts-21处理。3组大鼠进行心肌缺血再灌注,且均进行10min的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检测各组心肌损伤指标:心梗面积;血浆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血清中tnf-α、il-1β、il-6、hmgb1的含量。4、lps诱导乳鼠心肌细胞炎症,si-rna沉默α7nachr。检测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hmgb1的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并检测p65、bcl-2、bax等因子表达。第三部分右美托咪定对临床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的保护作用选取2013年3月-2014年8月治疗的64例cabg手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将病人分为两组,实验组为手术时进行注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则注射生理盐水处理。分别于入室时、主动脉开放后0min(t1)、15min(t2)、2h(t3)和24h(t4)检测记录病人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并采集病人血清。比色法检测血清中ctni和ck-mb含量,elisa法测定血清中tnf-α、il-6、il-8、il-10的含量。结果:1、右美托咪定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1)组织形态学结果显示:右美托咪定处理后,由心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组织损伤明显减轻,组织形态相对完整、组织细胞凋亡坏死减少、且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心梗面积明显减少。(2)右美托咪定处理后,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明显下降,统计学差异显着。(3)右美托咪定处理后,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hmgb1的含量明显降低,统计学有显着性差异。(4)右美托咪定处理后,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组织中促凋亡因子bax、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明显下降,而抗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明显上升。2、胆碱能抗炎通路介导右美托咪定抗炎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1)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中右美托咪定处理但切断迷走神经的大鼠其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明显减弱(心梗面积较dex组增大;ldh、ck含量较dex组上升;tnf-α、il-1β、il-6、hmgb1的水平较dex组上升)。(2)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中右美托咪定处理但切断迷走神经的大鼠心肌组织中α7nachr、ikb-a的表达明显下调,p65的表达明显上升(较dex组)。(3)大鼠中t钙通道高表达,可起到与右美托咪定处理类似的提高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及增强乙酰胆碱活性的作用;而当大鼠中t钙通道低表达,则可明显减弱右美托咪定处理引起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上升及乙酰胆碱活性增强。(4)大鼠中T钙通道高表达,可起到与右美托咪定处理类似的抗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而当大鼠中T钙通道低表达,则可明显减弱右美托咪定的抗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5)使用a7nAch受体拮抗剂a-银环蛇毒素处理的大鼠,右美托咪定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明显减弱(心梗面积较Dex组增大;LDH、CK含量较Dex组上升;TNF-α、IL-1β、IL-6、HMGB1的水平较Dex组上升);使用a7nAch受体激动剂GTS-21处理的大鼠则可与右美托咪定处理起到同样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6)在乳鼠心肌细胞中使用LPS诱导炎症,沉默α7 nAChR后,发现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HMGB1的水平明显上调;细胞凋亡比例明显上升;促凋亡因子bax、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明显下降,而抗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明显上升;NF-κB信号通路分子p65的表达明显上调,NF-κB信号通路抑制分子IkB-a的表达明显下调。3、右美托咪定对临床病人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1)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MAP和HR处于较为正常水平。(2)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血清中cTnI和CK-MB含量较低。(3)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血清中TNF-α、IL-6、IL-8、IL-10的含量较低。结论:本文运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在手术前进行右美托咪定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心肌组织损伤、炎性反应、细胞凋亡、胆碱能信号通路分子等进行检测和分析,并在临床样本资料中加以分析验证。得到以下结论:1、右美托咪定能明显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组织损伤。2、右美托咪定通过活化T型钙通道提高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进而兴奋迷走神经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增强乙酰胆碱活性来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3、右美托咪定可通过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来减轻临床病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李平[7](2016)在《慢性迷走神经刺激减轻去势大鼠血管内皮损伤和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心血管疾病(CVDs)是心脏和血管疾患引起的一组循环系统疾病,是目前全球人类死亡的首要原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已超过肿瘤性疾病而跃居第一,且其中一半以上发生在亚洲国家。CVDs发病率存在性别差异,即绝经后妇女CVDs的发病风险较同龄男性和绝经前妇女显着增加,这种差异与卵巢性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息息相关。健康妇女在围绝经期早期,内皮功能就开始下降,且其障碍程度与CVD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当血管内皮细胞发生功能障碍后,可表达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黏附分子(VCAM-1、ICAM-1等)、选择素家族成员(E-selectin、P-selectin等)以及分泌TNF-α、IL-1、IL-6、IL-8、MIP、MCP-1等炎症介质,共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每个重要环节。研究表明,不论是自然绝经还是人为去势都可导致机体出现慢性炎症反应,并伴随血清IL-8、MCP-1、MIP-1α、RANTES升高。又有研究表明,绝经后妇女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发生紊乱,表现为迷走神经活动降低、交感神经活动升高。而作为自主神经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迷走神经,可参与调控机体的炎症反应,并有学者将迷走神经及其递质乙酰胆碱(ACh)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参与抗炎的神经-免疫调节通路命名为“胆碱能抗炎通路(CAP)”。我室前期研究也发现,迷走神经活动增加后可显着减轻结肠黏膜的炎症反应。故我们推测:绝经后妇女出现的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和炎症反应可能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导致的免疫异常调节有关。研究表明,迷走神经传出纤维末梢释放的ACh可通过激活免疫细胞表面α7n ACh R,调控NF-κB/p65的核转位过程,抑制编码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基因的转录。此外,MAPKs信号通路可直接或间接影响编码促炎细胞因子的基因转录过程,而IκB的磷酸化和NF-κB/p65的磷酸化、核转位被认为是其下游最重要的信号转导途径之一。我室前期研究结果发现,生物反馈可有效改善交感-迷走平衡,增强迷走神经活动、减弱交感神经活动。故我们提出假设:生物反馈可通过增强迷走神经活动调节自主神经内在平衡(迷走-交感平衡),在一定程度上激活CAP,进而减轻绝经后妇女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并最终降低绝经后妇女CVDs的患病率和死亡率;而其内在机制则可能与n ACh R的激活和MAPKs、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有关为验证上述科学假说,我们进行了动物实验和体外细胞实验。然而,由于生物反馈等认知行为疗法的顺利开展往往需要高级神经中枢的主动参与,其机制也相当复杂,依据目前的研究现状,我们尚不能在实验动物模型中完全模拟人体生物反馈训练的全过程。故我室王庭槐教授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增强迷走神经活动可部分模拟生物反馈过程中迷走神经活动增加的外周反应,并以此为切入点,开始在多种动物疾病模型中研究生物反馈增强迷走神经活动的外周机制。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通过切除雌性育龄期大鼠双侧卵巢来模拟女性绝经后状态,同时采用慢性迷走神经刺激来增加迷走神经活动,研究迷走神经活动增强对大鼠绝经去势模型的外周血管保护作用和抗炎效应,并结合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探讨其可能机制。目的:研究慢性迷走神经刺激对大鼠绝经去势模型外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抗炎效应,并探讨n ACh R和MAPKs、NF-κB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第1章:慢性迷走神经刺激对去势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机制初探1.本部分实验对象为:78月育龄期SD雌性大鼠;具体分组如下:假手术组(sham-OVX)(n=9)、去势组(OVX)(n=10)、去势+假刺激组(OVX+sham-VNS)(n=10)和去势+刺激组(OVX+VNS)(n=9)。2.结合我室前期工作基础,在OVX和OVX+sham VNS组建立大鼠绝经去势模型;sham-OVX组也要接受去势手术,但不摘除卵巢;同时在OVX+sham-VNS和OVX+VNS组大鼠左侧颈部迷走神经干植入刺激电极,建立慢性迷走神经刺激(VNS)动物模型。OVX+VNS组每两天接受VNS干预一次,刺激参数为:连续单刺激,刺激频率20.0Hz,电流1.0m A,波宽10.0 ms,每次干预3h。OVX+sham-VNS组除不接受刺激外,其他处理同OVX+VNS组。3.于实验前后分别测量所有大鼠体重和血压水平;建立模型成功后正常饲养13周,每天记录体重变化情况;实验结束后,取大鼠血清、胸主动脉、心脏和子宫,观察大鼠一般情况的变化。4.HE染色后镜下观察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的病理形态改变;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5.离体血管环实验观察大鼠内皮细胞完整的胸主动脉舒张功能。6.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内皮e-NOS表达、NO含量、血清ET-1和NO的水平以及主动脉管壁ACh的含量。第2章:慢性迷走神经刺激对去势大鼠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1.本部分实验对象为:78月育龄期SD雌性大鼠和体外培养的HUVECs;动物实验分组如下:sham-OVX、OVX、OVX+sham-VNS和OVX+VNS;体外细胞实验采用100 ng/ml LPS与HUVECs共孵育8h,建立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模型。方法:2.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黏附分子(VCAM-1、ICAM-1、E-selectin)的表达。3.采用免疫印迹方法观察ACh(10-910-5M)预孵育24h后,对LPS诱导的HUVECs黏附分子(VCAM-1、ICAM-1、E-selectin)表达的影响。4.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大鼠血清和HUVECs上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IL-8、CINC/KC、MCP-1)的水平。第3章:MAPKs、NF-κB信号通路在慢性迷走神经刺激减轻去势大鼠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1.体外培养HUVECs,利用100 ng/ml LPS与HUVECs共孵育8h,建立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模型。2.采用免疫印迹方法分析α7n ACh R特异性阻断剂甲基牛扁碱(MLA)和n ACh R非特异性阻断剂美加明(mec)对ACh降低LPS诱导的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3.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免疫印迹方法,观察血管壁NF-κB/p65的表达和核转位。4.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HUVECs NF-κB/p65、p-NF-κB/p65、IκB、p-IκB、ERK、p-ERK、JNK、p-JNK、p38MAPK、p-p38MAPK蛋白分子的表达。结果:第1章:慢性迷走神经刺激对去势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机制初探1.大鼠切除卵巢13周后: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血管内膜出现明显的损伤,表现为血管内皮细胞的萎缩、变形、脱落以及大量纤维蛋白黏附至内皮表面;透射电镜结果显示,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表现为内皮细胞肿胀、线粒体肿胀、胞质液化,以及内皮细胞坏死,内弹力膜厚薄不均、断裂等;而去势大鼠接受慢性VNS干预后可显着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提示:慢性迷走神经刺激可显着改善去势大鼠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异常改变。2.与去势大鼠相比,OVX+VNS组大鼠胸主动脉环对ACh(10-910-5 M)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最大舒张率显着增加,接近正常对照组。提示:慢性迷走神经刺激可显着改善去势大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3.与去势大鼠相比,OVX+VNS组大鼠血管壁内皮e-NOS表达、NO含量显着增加,血清ET-1的水平显着降低,接近正常对照组;且OVX+VNS组大鼠血管壁ACh含量较sham-OVX、OVX、OVX+sham-VNS组显着增加。提示:慢性迷走神经刺激减弱去势大鼠内皮细胞损伤、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机制可能与血管壁内皮e-NOS表达升高、NO产生增多、血清ET-1的水平降低有关,且该效应可能与迷走神经活动增强后外周释放的ACh增多有关。第2章:慢性迷走神经刺激对去势大鼠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1.与去势大鼠相比,OVX+VNS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VCAM-1、ICAM-1、E-selectin)的表达降低,接近正常对照组。2.与去势大鼠相比,OVX+VNS组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IL-8、MCP-1)的水平显着降低,接近正常对照组。3.在体外培养的HUVECs中,ACh(10-910-5 M)可浓度依赖性降低LPS诱导的黏附分子(VCAM-1、ICAM-1、E-selectin)的表达;其中以10-6和10-5 M ACh的效果最为明显。4.在体外培养的HUVECs中,ACh(10-910-5 M)可浓度依赖性降低LPS诱导的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IL-8、MCP-1)的释放;其中也以10-6和10-5 M ACh的效果最为明显。1.特异性阻断α7n ACh R受体,不能阻断ACh降低LPS诱导的内皮细胞黏附分子(VCAM-1)表达的效应;而非特异性阻断n ACh R可显着阻断ACh降低LPS诱导的内皮细胞黏附分子(VCAM-1)表达的效应。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去势大鼠血管壁NF-κB/p65的表达显着增多、NF-κB/p65亚基的核转位现象也较明显;而接受慢性VNS干预的大鼠,血管壁NF-κB/p65的表达量和核转位恢复正常,接近正常对照组。3.在体外培养的HUVECs中,ACh(10-6 M)可显着降低LPS诱导的NF-κB/p65、IκB、ERK、JNK、p38MAPK蛋白分子的磷酸化。第3章:MAPKs、NF-κB信号通路在慢性迷走神经刺激减轻去势大鼠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结论:1.慢性迷走神经刺激可显着减轻去势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迷走神经活动增强后,血管局部乙酰胆碱释放增加引起的血管内皮e-NOS表达和NO含量增多、血清ET-1水平下降有关。2.慢性迷走神经刺激可显着减轻去势大鼠血管内皮黏附分子(VCAM-1、ICAM-1、E-selectin)的表达和血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CINC/KC、MCP-1)的水平。提示:慢性迷走神经刺激可减轻去势大鼠的血管内皮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迷走神经活动增强后血管局部乙酰胆碱释放增加,进而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激活有关。3.MAPKs(ERK、JNK、p38MAPK)、NF-κB信号通路共同参与慢性迷走神经刺激减轻去势大鼠血管内皮炎症反应的作用,且该过程可能由n ACh R所介导。

张娟[8](2015)在《HMGB1在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中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大量证据显示,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参与了电针内关穴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缺血发生后,坏死的心肌细胞释放大量的高迁移率族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从而引起炎性瀑布反应并加重再灌注期的心肌损伤。在内毒素血症和心肌梗死的疾病模型中,HMGB1的释放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紧密相联,因此电针的心肌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干预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进而调节HMGB1的释放而实现。本研究旨在探究电针内关穴、自主神经系统及HMGB1三者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条件下的联系,从而进一步深入认识电针内关穴心肌保护作用的内在机制。方法:第一部分中C57/BL6雄性小鼠(8-10周龄)分别接受电针内关穴(PC6)、非穴位(NA)以及电针内关穴复合人重组HMGB1(PC6+r HMGB1)、抗HMGB1抗体(PC6+anti-HMGB1)预处理后,将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30min并松开完成再灌注。分别测量心肌组织中HMGB1的表达量,炎性因子(如TNF-α、IL-6)以及相应的组织损伤指标(c Tn I)。随后,在第二、三部分中通过迷走神经切断术、化学性交感神经阻滞以及相应的受体阻滞剂等手段探究自主神经(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在电针对IR及HMGB1的调节作用中的参与情况。第四部分采用原代心肌细胞的氧糖剥夺模型(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模拟在体心肌缺血,分别加入乙酰胆碱(ACh)、去甲肾上腺素(NE)模拟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作用,并辅以相应受体阻滞剂,进一步验证自主神经及相应神经受体的作用。结果:电针内关预处理能显着减轻IR引起的炎性因子TNF-α、IL-6的表达,减少心肌组织中HMGB1的释放,有效改善了心肌组织损伤,而电针非穴位则无显着心肌保护作用;r HMGB1削弱电针内关的心肌保护作用,而anti-HMGB1抗体则加强了电针的心肌保护作用。电针内关预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依赖迷走神经及其烟碱型胆碱能受体(n ACh Rs),尤其是α7-烟碱型胆碱能受体(α7-n ACh Rs)的激活,而交感神经在此过程中无显着作用。此外,离体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ACh能通过作用于烟碱型胆碱能受体(n ACh Rs),尤其是α7-烟碱型胆碱能受体(α7-n ACh Rs),抑制缺氧损伤引起的心肌HMGB1释放、减少心肌细胞坏死。结论:电针内关预处理通过作用于n ACh Rs尤其是α7-n ACh Rs,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抑制了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心肌HMGB1释放,从而有效缓解了下游炎症反应及再灌注期的心肌损伤。

张耀[9](2013)在《基于胆碱能抗炎通路的艾灸治疗实验性RA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依据“艾灸治疗RA抗炎效应明确,胆碱能抗炎通路对全身和局部炎症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的基本事实,以针灸理论为指导,艾灸家兔“肾俞”、“足三里”治疗实验性RA,围绕滑膜炎症关键病理环节,选择胆碱能抗炎通路作为研究切入点,以“艾灸刺激一胆碱能抗炎通路一抗炎效应”为研究主线,运用神经阻断、免疫组化、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技术,探索胆碱能抗炎通路在艾灸治疗RA抗炎效应中的作用机制,对于深化艾灸治疗RA的原理研究、丰富灸法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将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RA模型组、艾灸治疗组、艾灸治疗迷走神经切断组、艾灸治疗假手术组,用福氏完全佐剂塑造RA疾病模型,运用颈部左侧迷走神经干切断术作为干预手段,艾灸“肾俞”、“足三里”治疗。1.观察RA家兔的整体状况、体重、膝关节周长、滑膜组织炎症病理形态;2.采用Elisa法检测滑膜液中TNF-α、IL-1、IL-6、HMGB1含量;3.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a7nAChR和ChAT的含量;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滑膜组织中a7nAChR、ChAT的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4.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滑膜组织中NF-κBp65、NF-κBp50、IκBα、IKKβ的表达。结果:1.艾灸家兔“肾俞”、“足三里”可以明显改善RA家兔全身状况、膝关节肿胀、关节滑膜炎症病理变化,而在切断迷走神经的情况下其作用显着降低。2.滑膜液中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RA模型组关节滑膜液中TNFα、IL-1、IL-6、HMGB1含量显着增高(P<0.01);与RA模型组比较,艾灸治疗组、艾灸治疗假手术组关节滑膜液中TNFα、IL-1、IL-6、 HMGB1含量显着降低(P<0.01),而艾灸治疗迷走神经切断组无明显降低((P>0.05);与艾灸治疗组比较,艾灸治疗迷走神经切断组滑膜液中TNFα、IL-1、 IL-6、HMGB1含量显着增高(P<0.01),但艾灸治疗假手术组无明显增高(P>0.05)。3.α7nAChR、ChAT表达结果显示: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血清中α7nAChR、ChAT含量、滑膜组织中α7nAChR、ChAT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均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和假手术组血清中α7nAChR、 ChAT含量、滑膜组织中α7nAChR、ChAT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均显着增高(P<0.01),而艾灸治疗迷走神经切断组无明显增高(P>0.05);与艾灸组比较,艾灸治疗迷走神经切断组血清中α7nAChR、ChAT含量、滑膜组织中α7nAChR、ChAT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均显着降低(P<0.01),但假手术组无明显降低(P>0.05)。4.①NF-κBp65、NF-κBp50、p-IκBα、IKKβ表达结果显示: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滑膜组织中NF-κBp65、NF-κBp50、p-IκBα、IKKβ的表达显着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和假手术组滑膜组织中NF-κBp65、 NF-KBp50、p-IκBα、IKKβ的表达显着降低(P<0.01),而艾灸治疗迷走神经切断组无明显降低(P>0.05);与艾灸组比较,艾灸治疗迷走神经切断组滑膜组织中NF-KBp65、NF-κBp50、p-IKBα、IKKβ的表达显着增高(P<0.01),但假手术组无明显增高(P>0.05)。②IκBα表达结果显示: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滑膜组织中IκBα的表达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和假手术组滑膜组织中IκBα的表达显着增高(P<0.01),而艾灸治疗迷走神经切断组无明显增高(P>0.05);与艾灸组比较,艾灸治疗迷走神经切断组滑膜组织中IκBα的表达显着降低(P<0.01),但假手术组无明显降低(P>0.05)。结论:1.艾灸家兔“肾俞”、“足三里”可以明显改善实验性RA家兔全身状况、膝关节肿胀、关节滑膜炎症病理变化,表明艾灸具有明确的抗炎消肿、抑制滑膜炎症作用,而在切断迷走神经的情况下其抗炎作用显着降低,提示艾灸治疗RA的抗炎效应可能与兴奋胆碱能抗炎通路密切相关。2.艾灸家兔“肾俞”、“足三里”可以抑制实验性RA家兔滑膜液中细胞因子TNF-α、IL-1、IL-6和HMGB1水平,但在切断迷走神经的情况下其作用显着下降,提示兴奋胆碱能抗炎通路可能是艾灸抑制实验性RA家兔滑膜细胞分泌促炎细胞因子的重要机制之一。3.艾灸家兔“肾俞”、“足三里”可以上调ChAT在RA家兔外周血和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激活免疫系统的固有胆碱能系统,但在切断迷走神经的情况下其作用显着降低,提示艾灸可能通过兴奋迷走神经释放ACh,并与免疫细胞表面的a7nAChR结合,从而激活免疫细胞的固有胆碱能系统,转化为免疫系统内弥散的、持续的免疫调节。4.艾灸家兔“肾俞”、“足三里”可以抑制RA家兔滑膜组织中NF-κBp65、 NF-κBp50、p-IκBα、IKKβ的蛋白表达,上调IκBα的蛋白表达,但在切断迷走神经的情况下其作用显着降低,因此推测艾灸可能通过抑制IKK/IκB/NF-κB信号转导通路活化,改善RA家兔滑膜NF-κB的高调控状态,抑制滑膜细胞炎性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合成和分泌,从而实现其抗炎效应,胆碱能抗炎通路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

李霞[10](2011)在《迷走神经和DVC在胆碱能抗炎通路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胆碱能抗炎通路(cholinergic anti-inflammatory pathway,CAP)是指当致病细菌入侵时,体内的迷走神经及其递质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参与抗炎。已有的研究表明,迷走传出神经及其递质Ach参与了胆碱能抗炎通路的调控过程。黄健等通过先夹伤迷走神经干中枢端,注射内毒素后,发现迷走神经传出纤维放电频率增加。Borovikova等直接电刺激内毒素血症大鼠的迷走神经传出纤维,可抑制肝脏和心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生成,降低血清TNF-α的含量。Thomas等研究显示,电刺激迷走神经能够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所导致的全血TNF-α升高,缓解缺血再灌注引起的休克。石德光、胡森等切断迷走神经则使心肌的TNF-α水平显着升高,炎性损伤加重;电刺激切断的迷走神经远端能使内毒素(LPS)血症大鼠肺组织中TNF-α含量显着降低,炎性病理改变减轻。以上主要通过夹伤、电刺激或切断迷走神经的方法来研究迷走传出神经对炎症反应的影响,但在迷走传出神经正常的情况下,其在炎症反应中放电频率变化,无相关报道。迷走传出神经及其递质Ach参与了抗炎反应,表明炎症反应中迷走传出神经位于迷走神经背核(DMV)内的节前神经元被激活,那么,炎症信息是如何传递至DMV的?通常认为周围免疫信息可通过两种途径传达到脑,一是血液中的细胞因子通过缺乏血脑屏障的最后区(AP)入脑,由AP直接传递至DMV,或由AP经孤束核(NTS)间接传递至DMV。二为细胞因子通过迷走传入神经将炎症信息传至NTS,由NTS传到DMV。胆碱能抗炎通路中炎症信号主要是通过缺乏血脑屏障的AP入脑还是通过迷走传入神经或两者兼之,还不明确。“延髓内脏带”(MVZ)含有儿茶酚胺(CA)类等多种神经活性物质。一系列研究表明MVZ内CA能神经元参与了心血管和胃肠道功能的调节,如脑出血急性期延髓内脏带内儿茶酚胺能神经元有Fos蛋白表达;大鼠在束缚浸水应激状态下DVC内Fos/TH表达增加。而内毒素炎症时,脑干NTS、DMV和AP内的儿茶酚胺能神经元是否参加了炎症信息的传递、分析和整合,有关该方面的研究至今尚未见报道。因此,本文拟采用辣椒素去神经化的方法观察内毒素炎症时对迷走神经传出纤维放电、血清TNF-α水平及DVC内c-Fos+TH表达的影响,以探讨迷走神经和DVC在胆碱能抗炎通路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本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观察内毒素(LPS)炎症时大鼠迷走神经放电、血压、血清TNF-α水平以及DVC内c-Fos表达情况。实验分两组:LPS组和对照(CON)组,LPS组静脉注射LPS;CON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在LPS组,与LPS注射前相比迷走神经放电频率显着增加,血压降低但不显着;LPS组与CON组相比,神经放电频率和血清TNF-α水平显着升高,脑干NTS、DMV和AP的c-Fos表达均显着增强。提示迷走神经、AP和NTS参与了炎症反应。第二部分,辣椒素去神经化后再给予LPS刺激致炎,观察大鼠迷走神经传出纤维放电、血压、血清TNF-α水平的变化以及脑干DVC内c-fos表达情况。实验分为两组:辣椒素+内毒素(CAS+LPS)组和LPS组,CAS+LPS组先以辣椒素去神经化后再静脉注射LPS刺激致炎;LPS组直接静脉注射等容量的LPS。结果与结论:在CAS+LPS组,与LPS注射前相比迷走神经传出纤维放电频率显着增加,血压升高但不明显;CAS+LPS组与LPS组相比,血清TNF-α浓度显着升高,脑干NTS、DMV和AP内c-fos表达均显着减弱。提示内毒素炎症时,迷走传出神经纤维兴奋增多,参入了抗炎症作用。外周炎症信息主要通过迷走传入神经传递至NTS,由NTS传到DMN,部分炎症信号可通过AP传至DMN。第三部分,利用Fos蛋白与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双标的方法,观察LPS炎症时对脑干NTS、DMV和AP内CA能神经元活动的影响。实验分为两组:LPS组和CON组,LPS组静脉注射LPS;CON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LPS组与CON组相比,LPS炎症时,NTS、DMV和AP内TH阳性神经元和TH+Fos双标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多,表明儿茶酚胺能神经元参与了炎症反应。结果提示内毒素炎症时,脑干NTS、DMV和AP内的儿茶酚胺能神经元可能参与了胆碱能抗炎症通路炎症信息的传递和炎症反应的调节过程。

二、迷走神经及其递质乙酰胆碱的抗炎作用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迷走神经及其递质乙酰胆碱的抗炎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神经相关因子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迷走神经对免疫微环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自主神经及乙酰胆碱相关受体α9n ACh 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乙酰胆碱、P物质、5-羟色胺、血管活性肠肽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迷走神经通过对免疫微环境的作用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自主神经系统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从胆碱能抗炎通路探讨电针足三里对脓毒症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1.1 定义及流行病学
        1.1.2 发病机制
        1.1.3 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西医治疗进展
    1.2 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中医研究进展
        1.2.1 祖国医学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认识
        1.2.2 祖国医学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治疗进展
    1.3 针刺足三里干预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1.3.1 针刺足三里干预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中医理论基础
        1.3.2 针刺足三里干预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西医理论依据及研究进展
    1.4 小结
第二章 针刺足三里对实验性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系统评价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2.1 检索策略
        2.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2.3 数据提取与偏倚风险评价
    2.3 研究结果
        2.3.1 纳入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2.3.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3.3 研究质量和发表偏倚
        2.3.4 疗效评价
    2.4 讨论
        2.4.1 影响针刺足三里改善脓毒症急性肺损伤作用的因素
        2.4.2 针刺足三里改善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结局指标的选择及机制探讨
        2.4.3 局限性
        2.4.4 进一步实验研究的方案优化
    2.5 小结
第三章 从胆碱能抗炎通路探讨电针足三里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主要仪器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试剂配制
    3.2 实验动物
    3.3 实验流程及方案
        3.3.1 实验流程图
        3.3.2 实验分组
        3.3.3 造模方法
        3.3.4 干预措施
    3.4 取材、指标观察与检测
        3.4.1 血清样本收集
        3.4.2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收集
        3.4.3 BALF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计算
        3.4.4 肺组织取材
        3.4.5 肺组织病理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
        3.4.6 肺组织毛细血管蛋白渗漏程度评估
        3.4.7 肺湿/干重比值
        3.4.8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
        3.4.9 肺组织病理评分
        3.4.10 肺组织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活性检测
        3.4.11 肺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检测
    3.5 统计分析
    3.6 结果
        3.6.1 一般现象观察及生存分析
        3.6.2 肺组织病理结果
        3.6.3 大鼠肺组织湿/干重比(wet/dry ratio,W/D)
        3.6.4 BALF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计数
        3.6.5 肺毛细血管蛋白渗漏程度
        3.6.6 ELISA检测结果
        3.6.7 ChAT、AChE活性检测
        3.6.8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3.7 小结
    3.8 讨论
        3.8.1 ALI动物模型的评判标准
        3.8.2 本实验采用的脓毒症ALI动物造模方式的理论依据及模型构造情况
        3.8.3 干预措施以外的影响因素
        3.8.4 肺脏局部CAP参与电针足三里对脓毒症ALI的调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及奖励
致谢
附件

(3)大黄素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所需主要仪器
    1.3 实验所需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1.4 构建动物模型
    1.5 脑组织病理学观察
    1.6 脑组织损伤生化标记物测定
    1.7 脑组织中乳酸含量及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
    1.8 细胞因子测定
    1.9 神经炎症标志物NSE含量测定
    1.10 小鼠生存率的观察
    1.11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脑组织病理学观察
    2.2 脑组织损伤生化标记物测定
    2.3 脑组织乳酸含量测定
    2.4 炎症因子及神经炎症标志物NSE含量测定
    2.5 大黄素对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2.6 大黄素对小鼠生存率的影响
3 全文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介绍

(4)右美托咪定抑制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及剂量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实验试剂
    2.3 方法
    2.4 数据采集
    2.5 统计学方法
3、结果
    3.1 患者一般资料
    3.2 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含量
    3.3 核转录因子-κB (NF-κB)含量
    3.4 核转录因子-κB 与炎症因子的相关分析
    3.5 各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 住院时间及 28d 病死率比较
4、讨论
    4.1 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的镇静治疗
    4.2 右美托咪定对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4.2.1 右美托咪定对 TNF-α的影响
        4.2.2 右美托咪定对 IL-6 的影响
    4.3 右美托咪定对 NF-κB 的影响
    4.4 右美托咪定抗炎机制及其剂量相关性
        4.4.1 右美托咪定抗炎机制
        4.4.2 右美托咪定抗炎的剂量相关性
    4.5 右美托咪定临床镇静评价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5)右美托咪定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右美托咪定通过α7nAChR介导的胆碱能抗炎通路抑制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右美托咪定治疗合并睡眠功能障碍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胆碱能抗炎通路与右美托咪定的抗炎效应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急性胰腺炎腺泡细胞损伤与炎症反应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6)胆碱能抗炎通路在右美托咪定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前言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和方法
        一、右美托咪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研究
        二、胆碱能抗炎通路在右美托咪定抗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作用研究
        三、右美托咪定对临床MIRI的病人的保护作用研究
第一部分 右美托咪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研究
    1. 对象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材料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
        2.2 石蜡包埋与切片
        2.3 HE染色
        2.4 心梗面积检测
        2.5 血清中LDH、CK的测定
        2.6 血清中IL-1、IL-6、TNF-α、HMGB1的测定
        2.7 蛋白提取与免疫印迹
        2.8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右美托咪定能明显减轻MIRI
        3.2 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炎性反应
        3.3 右美托咪定能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
        3.4 右美托咪定能激活胆碱能信号通路
    4 讨论
第二部分 胆碱能抗炎通路在右美托咪定抗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作用研究
    1. 对象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材料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慢病毒载体构建
        2.2 脑片技术检测钙离子浓度及乙酰胆碱活性
        2.3 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
        2.4 石蜡包埋与切片
        2.5 心梗面积检测
        2.6 血清中LDH、CK的测定
        2.7 血清中IL-1、IL-6、TNF-α、HMGB1的测定
        2.8 蛋白提取与免疫印迹
        2.9 细胞培养
        2.10 构建干扰 α7 nAChR表达的siRNA质粒
        2.11 RNA提取与实时定量荧光PCR(Real-time RT-PCR)
        2.12 细胞凋亡检测
        2.13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右美托咪定可提高大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及乙酰胆碱活性
        3.2 右美托咪定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与T钙通道表达有关
        3.3 右美托咪定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与a7nAch的表达有关
        3.4 右美托咪定在细胞中的抗炎抗凋亡作用与 α7 nAChR有关
    4 讨论
第三部分 右美托咪定对临床MIRI的病人的保护作用
    1. 对象和材料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材料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记录平均动脉压和心率
        2.2 c TnI和CK-MB检测
        2.3 血清中IL-6、IL-8、IL-10、TNF-α 的测定
        2.4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资料比较
        3.2 右美托咪定处理的患者MAP和HR处于较为正常水平
        3.3 右美托咪定降低患者血清中cTnI和CK-MB水平
        3.4 右美托咪定降低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IL-10的水平
    4. 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7)慢性迷走神经刺激减轻去势大鼠血管内皮损伤和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1章:慢性迷走神经刺激对去势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机制初探
    1.1 引言
    1.2 材料和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1.6 参考文献
第2章:慢性迷走神经刺激对去势大鼠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2.6 参考文献
第3章:MAPKS/NF-ΚB信号通路在慢性迷走神经刺激减轻去势大鼠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3.6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创新之处
不足之处和后续研究思路
附录一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附录三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概况
附录四 代表性论文首页
致谢

(8)HMGB1在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中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绪论
第一章 HMGB1是电针内关对心肌IR损伤保护作用中的关键靶点
    1.1 引言
    1.2 材料和方法
        1.2.1 实验动物
        1.2.2 实验设计
        1.2.3 实验材料
        1.2.4 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
        1.2.5 电针刺激
        1.2.6 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
        1.2.7 心肌组织Realtime PCR
        1.2.8 心肌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1.2.9 苏木精-伊红(HE)染色
        1.2.10 心肌梗死面积测定
        1.2.11 血清cTnI ELISA测定
        1.2.12 统计方法
    1.3 实验结果
        1.3.1 再灌注不同时间HMGB1在心肌组织的表达情况
        1.3.2 电针内关穴对再灌注各时间点的心肌组织HMGB1表达水平的影响
        1.3.3 电针内关穴能够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的心肌损伤
        1.3.4 电针内关穴的心肌保护作用与抑制HMGB1的释放及下游炎症反应有关
    1.4 讨论
        1.4.1 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构建
        1.4.2 电针内关预处理
        1.4.3 再灌注不同时间点HMGB1的水平
        1.4.4 rHMGB1和HMGB1中和抗体的应用
    1.5 结论
第二章 自主神经在电针内关调控缺血再灌注期心肌HMGB1释放中的作用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实验设计
        2.2.2 实验材料
        2.2.3 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
        2.2.4 电针内关穴刺激
        2.2.5 单侧迷走神经切断术
        2.2.6 化学法交感神经阻滞
        2.2.7 迷走神经增强
        2.2.8 心肌组织乙酰胆碱测定
        2.2.9 心肌组织Western blot
        2.2.10 心肌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2.11 苏木精-伊红(HE)染色
        2.2.12 心肌梗死面积测定
        2.2.13 血清cTnI ELISA测定
        2.2.14 统计方法
    2.3 实验结果
        2.3.1 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对IR心肌组织HMGB1表达水平的影响
        2.3.2 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对电针内关的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
        2.3.3 电针内关对心肌组织乙酰胆碱(ACh)含量的影响
    2.4 讨论
        2.4.1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影响
        2.4.2 电针内关穴与迷走神经
        2.4.3 电针内关穴与交感神经
    2.5 结论
第三章 胆碱能神经受体在电针内关抑制IR期心肌HMGB1释放中的作用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实验设计
        3.2.2 实验材料
        3.2.3 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
        3.2.4 电针内关穴刺激
        3.2.5 药物处理
        3.2.6 心肌组织Western blot
        3.2.7 心肌组织Realtime PCR
        3.2.8 心肌组织cTnI ELISA测定
        3.2.9 心肌梗死面积测定
        3.2.10 苏木素-伊红(HE)染色
        3.2.11 统计方法
    3.3 实验结果
        3.3.1 胆碱能M型、N型及α7-N型受体阻滞对电针内关的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
        3.3.2 胆碱能M型、N型及α7-N型受体阻滞对再灌注心肌组织HMGB1表达水平的影响
    3.4 讨论
        3.4.1 胆碱能M受体与心肌保护
        3.4.2 胆碱能N受体与心肌保护
    3.5 结论
第四章 ACh及NE对缺氧条件下原代心肌细胞HMGB1释放的影响及相关受体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实验设计
        4.2.2 实验材料
        4.2.3 原代心肌细胞培养
        4.2.4 原代心肌缺氧模型
        4.2.5 原代心肌细胞Western blot
        4.2.6 培养液中HMGB1的ELISA检测
        4.2.7 培养液中LDH的检测
        4.2.8 原代心肌细胞HMGB1免疫荧光染色
    4.3 实验结果
        4.3.1 乙酰胆碱及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肌细胞缺氧后HMGB1表达水平的影响
        4.3.2 乙酰胆碱对心肌细胞缺氧后HMGB1表达水平调控中的受体参与
    4.4 讨论
    4.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9)基于胆碱能抗炎通路的艾灸治疗实验性RA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切断迷走神经对艾灸治疗实验性RA家兔抗炎效应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实验药品
        1.4 主要仪器
        1.5 主要试剂的配置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颈迷走神经干切断术
        2.3 RA模型塑造
        2.4 艾灸治疗方法
        2.5 滑膜组织取样
        2.6 检测指标方法
        2.6.1 一般情况观察
        2.6.2 膝关节周长测定
        2.6.3 滑膜组织形态学检测
        2.7 统计处理方法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动物一般情况比较
        3.2 各组家兔体重增长情况
        3.3 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膝关节周长的影响
        3.3.1 各组家兔右膝关节周长的比较
        3.3.2 各组家兔左膝关节周长的比较
        3.4 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关节滑膜病理形态的影响
        3.4.1 光镜下滑膜组织病理形态
        3.4.2 光镜下滑膜组织病变程度与积分
第二部分 切断迷走神经对艾灸调控实验性RA家兔滑膜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及处理
        2.2 滑膜液的取样
        2.3 指标检测方法
        2.3.1 各组家兔滑膜液中TNF-α含量的检测
        2.3.2 各组家兔滑膜液中IL-1含量的检测
        2.3.3 各组家兔滑膜液中IL-6含量的检测
        2.3.4 各组家兔滑膜液中HMGB1含量的检测
        2.4 统计处理方法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关节滑膜液TNF-α含量的影响
        3.2 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关节滑膜液IL-1含量的影响
        3.3 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关节滑膜液IL-6含量的影响
        3.4 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关节滑膜液HMGB1含量的影响
第三部分 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胆碱能神经功能及相关受体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0 动物分组及处理
        2.1 血清的取样
        2.2 滑膜组织取样
        2.3 指标检测方法
        2.3.1 各组家兔血清中α7nAChR、ChAT含量的检测
        2.3.2 各组家兔滑膜组织中α7nAChR、ChAT蛋白表达的检测
        2.3.3 各组家兔滑膜组织中α7nAChRmRNA和ChATmRNA表达水平检测
        2.3.3.1 组织总RNA的抽提
        2.3.3.2 组织总RNA的鉴定与评估
        2.3.3.3 RNA逆转录合成cDNA
        2.3.3.4 引物设计
        2.3.3.5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2.3.3.6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结果分析
        2.4 统计处理方法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血清中α7nAChR含量的影响
        3.2 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血清中ChAT含量的影响
        3.3 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滑膜组织α7nAChR蛋白表达的影响
        3.4 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滑膜组织中ChAT蛋白表达的影响
        3.5 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滑膜组织α7nAChR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3.5.1 滑膜组织α7nAChRmRNART-PCR扩增曲线及熔解曲线分析
        3.5.2 滑膜组织α7nAChRmRNA表达水平
        3.6 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滑膜组织ChAT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3.6.1 滑膜组织ChATmRNA RT-PCR扩增曲线及熔解曲线分析
        3.6.2 滑膜组织ChATmRNA表达水平
第四部分 切断迷走神经对艾灸调控实验性RA家兔滑膜细胞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及处理
        2.2 滑膜组织的取样
        2.3 指标检测方法
        2.3.1 RA家兔滑膜组织中NF-κBp65蛋白表达的检测
        2.3.2 RA家兔滑膜组织中NF-κBp50蛋白表达的检测
        2.3.3 RA家兔滑膜组织中IκBα蛋白表达的检测
        2.3.4 RA家兔滑膜组织中ρ-IκBα蛋白表达的检测
        2.3.5 RA家兔滑膜组织中IKKβ蛋白表达的检测
        2.4 免疫组化结果的图象分析
        2.5 统计处理方法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关节滑膜组织NF-κBp65表达的影响
        3.2 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关节滑膜组织NF-κBp50表达的影响
        3.3 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关节滑膜组织IκBα表达的影响
        3.4 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关节滑膜组织ρ-IκBα表达的影响
        3.5 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关节滑膜组织IKKβ表达的影响
讨论
    1 中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
        1.1 中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名的认识
        1.2 中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1.2.1 正气亏虚,腠理空虚是痹证发生的根本内在因素
        1.2.2 感受外邪是致痹的重要条件
        1.2.3 “痰瘀凝结,经脉不通”是痹症发病的病理关键
    2 现代医学对RA的认识
        2.1 滑膜炎症
        2.2 细胞因子
        2.3 信号转导通路
    3 胆碱能抗炎通路与炎症
        3.1 胆碱能抗炎通路的炎症调节机制
        3.2 胆碱能抗炎通路对炎症因子合成与释放的影响
        3.3 胆碱能抗炎通路的信号转导
        3.4 胆碱能抗炎通路调控炎症性疾病
    4 动物模型的选择
    5 灸法使用与穴位的选择
    6 胆碱能抗炎通路在艾灸治疗实验性RA家兔抗炎效应中的作用
        6.1 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整体状况及体重的影响
        6.2 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膝关节周长的影响
        6.3 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滑膜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7 胆碱能抗炎通路在艾灸调控实验性RA家兔滑膜细胞分泌功能中的作用
        7.1 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滑膜液TNF-α含量的影响及其意义
        7.2 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滑膜液IL-1含量的影响及其意义
        7.3 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滑膜液IL-6含量的影响及其意义
        7.4 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滑膜液HMGB1含量的影响及其意义
    8 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胆碱能神经功能及相关受体的影响
        8.1 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血清及滑膜组织中α7nAChR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
        8.2 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血清及滑膜组织中ChAT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
    9 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滑膜细胞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胆碱能神经的调控
        9.1 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滑膜细胞NF-κBp65、NF-κBp50表达的影响及其胆碱能神经的调控
        9.2 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滑膜细胞ρ-IκBα、IκBα含量的影响及其胆碱能神经的调控
        9.3 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滑膜细胞IKKβ含量的影响及其胆碱能神经的调控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点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2:附图
        1. 颈左侧迷走神经干切断术
        2. 兔滑膜组织病理图谱
        3. 兔滑膜组织免疫组化图片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10)迷走神经和DVC在胆碱能抗炎通路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胆碱能抗炎通路的研究进展
    1. 胆碱能抗炎通路的发现与提出
    2. 迷走神经在炎症调节中的作用
        2.1 迷走传入神经活动的抗炎作用
        2.2 迷走传出神经活动的抗炎作用
    3.A ch 在炎症调解中的作用
        3.1 Ach 的离体研究
        3.2 Ach 的在体研究
    4.C AP(胆碱能抗炎通路)受体的研究
        4.1 α7 nAchR 的结构组成
        4.2 α7 nAchR 受体在胆碱能抗炎通路中的功能
    5. 胆碱能抗炎通路与中枢的联系
        5.1 中枢在调节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5.2 炎症反应对中枢c-Fos 表达的影响
    6. 胆碱能抗炎通路的信号转导
    7. 胆碱能抗炎通路的临床应用
        7.1 以迷走神经为靶点的炎症治疗作用
        7.2 药物对胆碱能抗炎通路的影响
        7.3 胆碱能抗炎通路的其他作用
    8. 结语
实验研究Ⅰ 迷走神经和 DVC 在胆碱能抗炎通路中作用的研究
    前言
    1. 主要仪器与药品
        1.1 主要仪器
        1.2 药品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及分组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学数据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内毒素炎症时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3.2 内毒素炎症时对迷走神经放电变化的影响
        3.3 内毒素炎症时对血清TNF-α水平的影响
        3.4 内毒素炎症时对脑干c-Fos 表达的影响
    4. 讨论
实验研究Ⅱ 迷走传出神经和迷走传入神经在胆碱能抗炎通路中作用的研究
    前言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学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辣椒素去神经化大鼠内毒素炎症时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2.2 辣椒素去神经化大鼠内毒素炎症时对传出迷走神经放电变化的影响
        2.3 辣椒素去神经化大鼠内毒素炎症时对血清TNF-α水平的影响
        2.4 内毒素炎症时对脑干c-Fos 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实验研究Ⅲ 内毒素炎症时对 DVC 中 TH 神经元表达的影响
    前言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小鼠抗TH 和兔抗c-Fos 阳性神经元双标标定方法
        1.3 统计学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内毒素炎症时对脑干DMV 中TH 神经元表达的影响
        2.2 内毒素炎症时对脑干AP 中TH 神经元表达的影响
        2.3 内毒素炎症时对脑干NTS 中TH 神经元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四、迷走神经及其递质乙酰胆碱的抗炎作用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神经相关因子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迷走神经对免疫微环境的影响[D]. 周辉.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2]从胆碱能抗炎通路探讨电针足三里对脓毒症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D]. 赖芳.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3]大黄素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D]. 董艳. 重庆医科大学, 2019(01)
  • [4]右美托咪定抑制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及剂量相关性研究[D]. 徐爽.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 [5]右美托咪定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黄东亚. 南京医科大学, 2018(01)
  • [6]胆碱能抗炎通路在右美托咪定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D]. 陈受琳. 南昌大学, 2016(01)
  • [7]慢性迷走神经刺激减轻去势大鼠血管内皮损伤和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李平. 中山大学, 2016(06)
  • [8]HMGB1在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中的机制研究[D]. 张娟.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2)
  • [9]基于胆碱能抗炎通路的艾灸治疗实验性RA作用机制研究[D]. 张耀.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3(06)
  • [10]迷走神经和DVC在胆碱能抗炎通路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 李霞.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标签:;  ;  ;  ;  ;  

迷走神经及其递质乙酰胆碱抗炎作用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