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蛋白纤维的特性及其产品开发

大豆蛋白纤维的特性及其产品开发

一、大豆蛋白纤维性能及其产品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安腾[1](2021)在《酶改性酪蛋白与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制备》文中认为天然纤维产量低、价格高,畜牧、种植产业的副产品还对环境有一定污染。化纤材料的大量生产必定造成石油资源的大量消耗,同时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再生蛋白纤维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方向,它可以变废为宝,在获得良好纤维的同时达到减少资源浪费、减少污染的目的。单纯的再生蛋白纺丝难度较大,成纤强度不高,且目前大多再生蛋白纤维工艺中仍然存在不易去除的化学交联剂的使用。针对以上两点问题,我们用酶对酪蛋白进行改性,达到前交联的目的,以便增加纤维可纺性和强度,再混合聚乙烯醇,增加可拉伸性。本实验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SDS-PAGE电泳等手段探究酪蛋白改性前后的差别,通过等温滴定(ITC)、光学显微镜观察等方法研究酪蛋白和聚乙烯醇的相互作用和相容性。测定不同比例纺丝原液经湿法纺丝得到的复合纤维拉伸倍数和断裂强度,得到10%改性酪蛋白和5%聚乙烯醇复合纤维有较高的拉伸倍数2.67倍和最高的断裂强度25.598 Mpa。光学显微镜下形态结构的观察发现,改性酪蛋白纤维会形成更多的纹路,这有利于纤维的吸湿、透气。紧接着我们用10%改性酪蛋白/5%聚乙烯醇复合原液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纺丝原液pH、温度对于其黏度、相容性和纤维拉伸倍数、断裂强度、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黏度呈下降趋势、相容性变好,纺丝原液在40-50℃复合纤维有较高的拉伸倍数2.28倍和最大的断裂强度24.365 Mpa。黏度随着pH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在pH为9时达到最大值,同时出现最大拉伸倍数和最大断裂强度。形态结构观察发现,pH9时纤维粗细均一、表面具有纹路。在确定酪蛋白/聚乙烯醇配比、纺丝原液温度和pH的情况下,研究了凝固浴不同配比、温度对于纺成纤维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以0.5%HCl、3%CaCl2、50%乙醇为凝固浴的条件下纺成纤维拉伸倍数和断裂强度最优分别为2.28倍和24.365Mpa。凝固浴温度对成纤影响较小。以经酶改性后的酪蛋白为原料得到的纤维,表现出更优越的性能,形态结构更利于纤维的吸湿吸热。聚乙烯醇的加入,大大增加了混合纤维的拉伸性和柔韧性,形态结构也更加均一。

姚飞,陈复生[2](2019)在《再生蛋白纤维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再生蛋白纤维是一种性能优良,应用广泛的新型绿色环保材料,可分为再生植物蛋白质纤维与再生动物蛋白质纤维两大类。文章介绍了再生蛋白纤维的发展历程,以及以大豆蛋白、牛奶蛋白、玉米蛋白等为原料加工再生蛋白纤维的制备、性能及其应用,并对其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杨丽月,靳晓晴,姜芸[3](2017)在《抗菌大豆牛奶双蛋白纤维的力学性能和吸湿性研究》文中指出为了充分探究抗菌双蛋白纤维的力学性能和吸湿性,本文测量了干、湿态两种情况下的抗菌双蛋白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的力学性能指标和吸放湿平衡回潮率,并对各种纤维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干态抗菌双蛋白纤维的断裂强度与大豆蛋白纤维相近,但湿态抗菌双蛋白纤维的断裂强度比在干态情况下的纤维减小40.36%;抗菌双蛋白纤维的弹性优于大豆蛋白纤维,且湿态抗菌双蛋白纤维的弹性优于干态情况下的纤维;在吸放湿实验中,抗菌双蛋白纤维的回潮率高于大豆蛋白纤维,吸湿性较好,说明抗菌双蛋白纤维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吸湿性能,在纺织生产与应用中具有很大潜力。该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陈启群,吴俭俭,朱玲琴,高丽红[4](2016)在《再生蛋白复合纤维的鉴别》文中指出国内关于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和牛奶蛋白复合纤维这两种再生蛋白纤维的生产、开发、性能特点方面的研究不少,但是关于如何鉴别这两种蛋白复合纤维的方法却鲜有报道。文章通过显微镜观察法、燃烧试验法、化学溶解法、着色剂法、含氯含氮呈色反应法、DSC熔点试验法、红外光谱吸收光谱试验法、拉曼光谱分析试验法等测试方法,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和牛奶蛋白复合纤维进行分析,最后得出上述两种新型纤维可行的具体鉴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结合上述几种纤维成分鉴别方法,可以得出一套有效鉴别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和牛奶蛋白复合纤维的方法和程序。

王敏丽[5](2016)在《双蛋白改性维纶纤维/lyocell混纺针织物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研究双蛋白改性维纶纤维/lyocell混纺针织物的基本性能,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对双蛋白改性维纶纤维/lyocell混纺纱的工艺进行了探讨,并对成纱性能进行了测试,包括纱线的拉伸断裂性能、毛羽、条干均匀度等,得到了大量混纺纱线基本性能的实验数据和规律。在了解双蛋白改性维纶纤维/lyocell混纺纱性能的基础上,编织混纺纱针织物,并测试混纺针织物的尺寸稳定性及其基本性能,包括拉伸、撕破、顶破、硬挺度、耐磨、悬垂、透气、导水、保暖等,对双蛋白改性维纶纤维/lyocell混纺针织物的服用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其次,对双蛋白改性维纶纤维/lyocell混纺针织物的漂白和染色工艺进行了讨论研究,采用双氧水对双蛋白改性维纶纤维/lyocell混纺针织物进行漂白,探讨了双氧水用量、温度、时间等工艺条件对漂白的影响。同时采用活性染料对双蛋白改性维纶纤维/lyocell混纺针织物进行染色,探究染色工艺条件碱用量、温度对双蛋白改性维纶纤维/lyocell混纺针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最后探讨研究了后整理加工条件(干热、酸、碱)对双蛋白改性维纶纤维/lyocell混纺针织物的力学性能及服用性能的影响,为实际生产提供了借鉴和理论依据。

刘培智[6](2015)在《大豆牛奶复合蛋白纤维的内部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研究大豆牛奶复合蛋白纤维及其混纺纱线的基本性能,通过以下步骤完成。对纤维的基本性能进行测试,包括内部结构、力学、吸湿、耐热、耐碱以及漂白染色性能。在了解纤维性能的基础上,纺制大豆牛奶复合蛋白纤维/棉混纺纱线,测试混纺纱线的基本性能,包括纱线力学性能、纱线条干均匀度、毛羽等,得到了纤维及产品基本性能的大量实验数据和规律。其次,在进行理论分析时,以专业知识分析为基础,采用相关模型、Origin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能够定量并深入的对纤维性能进行分析,主要得到纤维的力学模型和吸放湿模型。本文采用软件及数学工具分析实验数据,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通过对大豆牛奶复合蛋白纤维及成纱性能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探讨,可以指导大豆牛奶复合蛋白纤维的结构改进和实践生产。

李彩霞,王进美,李杨[7](2014)在《再生蛋白质纤维的发展现状》文中指出再生蛋白质纤维是一种应用前景广泛的新型环保纤维。介绍了大豆蛋白纤维和牛奶蛋白纤维的研究进展、生产工艺、纤维性能、产品开发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其他种类再生蛋白纤维的性能。

苏婷婷,殷保璞[8](2014)在《大豆蛋白纤维水刺非织造材料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分别采用大豆蛋白纤维和大豆蛋白/黏胶纤维制备水刺非织造材料,并对比了两种水刺非织造材料的基本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面密度下,大豆蛋白纤维水刺非织造材料比大豆蛋白/黏胶纤维水刺非织造材料的强力更高,柔软性更好,孔径更大,带液率更高;所有试样的横向强力均低于纵向强力,湿态强力均低于干态强力;试样的缠结系数和弯曲刚度随着面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孔径和带液率随着面密度增加而减小,弯曲刚度随着缠结系数的增加而增加,透湿量和带液率随着孔径的增加而增加;试样面密度越小,导湿性能越好。大豆蛋白纤维水刺材料可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

佀俊茹[9](2011)在《紫甘薯色素用于牛奶纤维、大豆纤维织物的染色性研究》文中提出紫甘薯红色素是从紫甘薯中提取出来的,具有无毒、无害、无污染的优点,而且稳定性比较好,主要在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领域运用,近期已用于对天然纤维织物进行染色,染色织物具有自然纯朴、安全环保、保健等功能。再生蛋白纤维具有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的特性,手感滑糯、光泽亮丽、透气爽身、强韧保暖且具有抗菌性等,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牛奶、大豆蛋白织物采用具有保健功能的紫甘薯色素染色,不仅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强化服装面料的生态化和安全性,符合新世纪人们对服装面料的要求,是开发绿色生态纺织品的一个很好的研究途径,拓展了纺织品染色天然染料的来源。本文首先介绍了天然植物染料与再生蛋白织物的研究进展和现状,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分光光度计分析了紫甘薯红色素的结构和性能,并对其市场发展趋势做了展望,并对牛奶纤维及大豆蛋白纤维的形态结构和组分构成进行分析,归纳了再生蛋白纤维的性能。根据其各自特点确定了用紫甘薯红色素上染于牛奶织物、大豆蛋白织物的染色工艺——直接染色、媒染剂预媒染色、媒染剂后媒染色,用黄土、铝盐、亚铁盐做媒染剂。本文采用正交实验、极差分析和单因素分析,得出牛奶织物、大豆蛋白织物的直接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紫甘薯红色素上染再生蛋白质织物有良好的染色性能,但是其皂洗牢度较差。通过黄土预媒染、铝盐预媒染、亚铁盐预媒染及黄土后媒染、铝盐后媒染、亚铁盐后媒染染色染色后牛奶织物的颜色特征值、上染率、色牢度、色泽对比,媒染可明显提高织物的皂洗牢度及上染率,上染牛奶织物时黄土预媒染、铝盐预媒染的媒染效果较好,铁盐在后媒染中,体现出了其增色效果,上染率大,但上染效果不稳定且颜色发暗。大豆蛋白织物经过三种媒染剂的预媒染与后媒染的效果比较,媒染可明显提高织物的皂洗牢度及上染率,预媒染的染出的色泽比后媒染的明艳,黄土预媒染与铝盐预媒染染色色差接近,但是黄土预媒染的色泽偏红,明度较大,以黄土做媒染剂更绿色环保,综合各因素考虑,在大豆蛋白织物染色中,黄土预媒染效果最佳。本文还对紫甘薯红色素对牛奶纤维、大豆蛋白纤维染色的机理进行分析,绘制上染速率曲线和吸附等温线,通过测定牛奶纤维的染色热力学以及动力学(扩散系数、半染时间、染色速率常数)数据,阐述牛奶纤维及大豆蛋白纤维的染色机理,并分析其吸附等温线类型,结果表明紫甘薯色素在牛奶纤维的吸附属于Nernst分配型吸附,大豆蛋白纤维趋于Langmuir型,研究成果对紫甘薯红色素的产品开发和应用领域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冯建永[10](2008)在《环保型大豆蛋白纤维的经济性及开发应用趋势》文中认为论述了大豆蛋白纤维的横截面及纵向结构,与其它几种常见纤维的基本特征比较,大豆蛋白纤维织物面料的特性和产品特点,手感柔软、滑爽、质地轻薄,舒适性好,具有保健功能性。分析了大豆蛋白纤维的经济效益,可再生循环经济性及环保生态经济性。提出了大豆蛋白纤维未来在纱线、面料、服装方面的开发应用趋势。

二、大豆蛋白纤维性能及其产品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豆蛋白纤维性能及其产品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酶改性酪蛋白与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纺织纤维
    1.2 再生蛋白纤维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1.2.1 国外
        1.2.2 国内
        1.2.3 酪蛋白
    1.3 酪蛋白的结构、性能、改性及应用
        1.3.1 结构
        1.3.2 性能
        1.3.3 改性
        1.3.4 应用
    1.4 酪蛋白复合纤维
        1.4.1 酪蛋白/聚乙烯醇
        1.4.2 酪蛋白/聚丙烯腈
    1.5 纺织方法
        1.5.1 湿法纺丝
        1.5.2 干法纺丝
        1.5.3 其他纺丝方法
    1.6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1.6.1 研究意义
        1.6.2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酪蛋白/聚乙烯醇相互作用及其复合纤维制备
    2.1 引言
    2.2 材料
        2.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3 方法
        2.3.1 酶催化酪蛋白交联
        2.3.2 溶液的配制
        2.3.3 CLC/PVA等温滴定
        2.3.4 不同浓度纺丝原液的流动性、相容性测试
        2.3.5 不同浓度复合纺丝原液湿法纺丝
        2.3.6 CS、CLC与不同浓度PVA红外光谱测定
        2.3.7 纤维拉伸倍数、断裂强度、形态结构的测定和观察
    2.4 结果与讨论
        2.4.1 CLC/CS的SDS-PAGE图
        2.4.2 CS/CLC与不同浓度PVA复合纤维的红外光谱图
        2.4.3 CLC/PVA等温滴定
        2.4.4 不同浓度PVA与CS的流动性测试
        2.4.5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PVA与CS的相容性
        2.4.6 不同浓度PVA/CS复合纤维断裂强度、拉伸倍数
        2.4.7 不同浓度PVA与CS复合纤维形态结构观察
    2.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不同条件酪蛋白/聚乙烯醇纺丝原液及纤维制备
    3.1 引言
    3.2 材料
        3.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3.2.2 主要仪器
    3.3 方法
        3.3.1 纺丝原液不同pH、不同温度下流动性测定
        3.3.2 不同温度下纺丝原液相容性
        3.3.3 纺丝原液不同pH、不同温度纺出纤维拉伸倍数和断裂强度的测定
        3.3.4 拉伸倍数、断裂强度、纤维形貌观察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不同温度纺丝原液黏度
        3.4.2 不同温度纺丝原液相容性
        3.4.3 不同温度纺丝原液纤维拉伸倍数和机械拉力
        3.4.4 不同pH下纺丝原液黏度
        3.4.5 不同pH下得到的纤维形貌结构的观察和分析
        3.4.6 不同pH纺丝原液纤维拉伸倍数和断裂强度
    3.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凝固浴对酪蛋白/聚乙烯醇复合纤维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
        4.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4.2.2 主要仪器
    4.3 方法
        4.3.1 凝固浴中不同浓度HCl对于复合纤维性能的影响
        4.3.2 凝固浴中不同浓度CaCl_2对于复合纤维性能的影响
        4.3.3 不同温度凝固浴对于复合纤维性能的影响
        4.3.4 拉伸倍数、断裂强度、纤维形貌观察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凝固浴中不同浓度HCl对于复合纤维性能的影响
        4.4.2 凝固浴中不同浓度CaCl_2对于复合纤维性能的影响
        4.4.3 不同温度凝固浴对于复合纤维性能的影响
    4.5 小结
    参考文献
总结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再生蛋白纤维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再生蛋白纤维的发展历程
2 再生蛋白纤维的制备、结构及性能
    2.1 再生植物蛋白纤维
        2.1.1 大豆蛋白纤维
        2.1.2 玉米蛋白纤维
    2.2 再生动物蛋白纤维
        2.2.1 牛奶蛋白纤维
        2.2.2 胶原蛋白再生纤维
3 再生蛋白纤维的应用
4 展望

(4)再生蛋白复合纤维的鉴别(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
    1.1 材料
        1.1.1 样品
        1.1.2 试剂
    1.2 方法
        1.2.1 燃烧试验法
        1.2.2 显微镜观察法
        1.2.3 化学溶解法
        1.2.4 着色试验法
        1.2.5 含氯含氮呈色反应试验法
        1.2.6 熔点试验法
        1.2.7 红外光谱鉴别法
        1.2.8 拉曼光谱鉴别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燃烧特征分析
    2.2 显微镜观察试验
    2.3 化学溶解试验
    2.4 着色试验法
    2.5 含氯含氮呈色反应
    2.6 熔点法
    2.7 红外光谱分析试验
    2.8 拉曼光谱法
3 结论

(5)双蛋白改性维纶纤维/lyocell混纺针织物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大豆蛋白纤维简介及研究现状
        1.1.1 大豆蛋白纤维简介
        1.1.2 大豆蛋白纤维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牛奶蛋白纤维简介及研究现状
        1.2.1 牛奶蛋白纤维简介
        1.2.2 牛奶蛋白纤维发展历程及现状
    1.3 双蛋白改性维纶纤维简介及发展动态
        1.3.1 双蛋白改性维纶纤维简介
        1.3.2 双蛋白改性维纶纤维国内外研究动态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双蛋白改性维纶纤维/lyocell混纺纱工艺及成纱性能
    2.1 纤维与纱线规格
        2.1.1 纤维规格
        2.1.2 纱线规格
    2.2 纺纱方法及工艺流程设计
        2.2.1 纺纱方法
        2.2.2 纺纱工艺流程设计(实验线)
        2.2.3 纺纱工艺参数设计
        2.2.4 实验中的关键问题
    2.3 混纺纱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4 实验仪器及实验条件
        2.4.1 纱线拉伸断裂性能实验
        2.4.2 纱线毛羽测试实验
        2.4.3 纱线条干不匀率实验
    2.5 结果与分析
        2.5.1 纱线拉伸断裂性能
        2.5.2 纱线毛羽
        2.5.3 纱线条干不匀率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蛋白改性维纶纤维/lyocell混纺针织物的编织工艺和尺寸稳定性
    3.1 本章内容
    3.2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3.2.1 针织物编织工艺
        3.2.2 针织物卷边问题
        3.2.3 针织物结构分析
        3.2.4 针织物规格
        3.2.5 针织物标记方法
        3.2.6 针织物调湿
        3.2.7 针织物洗涤程序
        3.2.8 针织物干燥方法
        3.2.9 针织物结果表示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蛋白改性维纶纤维/lyocell混纺针织物的基本性能
    4.1 本章内容
    4.2 实验样品
    4.3 实验仪器及实验条件
        4.3.1 织物拉伸断裂性能实验
        4.3.2 织物撕破性能实验
        4.3.3 织物顶破性能实验
        4.3.4 织物硬挺度实验
        4.3.5 织物悬垂性实验
        4.3.6 织物耐磨性能测试
        4.3.7 织物透气性能测试
        4.3.8 织物芯吸性能测试
        4.3.9 织物保暖性能测试
    4.4 结果与分析
        4.4.1 针织物拉伸断裂性能
        4.4.2 针织物撕破性能
        4.4.3 针织物顶破性能
        4.4.4 针织物硬挺度
        4.4.5 针织物悬垂性
        4.4.6 针织物耐磨性
        4.4.7 针织物透气性
        4.4.8 针织物导水性
        4.4.9 针织物保暖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双蛋白改性维纶纤维/lyocell混纺针织物的漂白与染色
    5.1 本章内容
    5.2 双蛋白改性维纶纤维/lyocell混纺针织物的漂白性能
        5.2.1 实验试样及试剂
        5.2.2 漂白工艺
        5.2.3 测试方法
        5.2.4 结果与分析
    5.3 双蛋白改性维纶纤维/lyocell混纺针织物的染色性能
        5.3.1 实验试样及试剂
        5.3.2 染色工艺
        5.3.3 上染率
        5.3.4 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后整理加工条件对双蛋白改性维纶纤维/lyocell混纺针织物性能的影响
    6.1 本章内容
    6.2 实验部分
        6.2.1 后整理加工条件的确定
        6.2.2 混纺针织物性能测试
    6.3 干热处理后混纺针织物性能分析
        6.3.1 拉伸断裂性能
        6.3.2 撕破性能
        6.3.3 耐磨性能
        6.3.4 悬垂性能
        6.3.5 透气性能
        6.3.6 导水性能
        6.3.7 保暖性能
    6.4 酸、碱处理后混纺针织物性能分析
        6.4.1 拉伸断裂性能
        6.4.2 撕破性能
        6.4.3 耐磨性能
        6.4.4 悬垂性能
        6.4.5 透气性能
        6.4.6 导水性能
        6.4.7 保暖性能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大豆牛奶复合蛋白纤维的内部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大豆牛奶复合蛋白纤维概述
    1.2 大豆牛奶复合蛋白纤维的基本性能
    1.3 蛋白质纤维的发展研究及现状
        1.3.1 100%蛋白质纤维的发展
        1.3.2 含蛋白质化学纤维的发展
        1.3.2.1 国外方面
        1.3.2.2 国内方面
    1.4 蛋白质纤维的制备工艺
    1.5 蛋白质纤维的应用
    1.6 关于本课题相关研究
    1.7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的
        1.7.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7.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第二章 大豆牛奶复合蛋白纤维的蛋白质含量及内部结构研究
    2.1 氨基酸成分分析
        2.1.1 测试方法
        2.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2 含氮量分析
        2.2.1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 X-射线衍射分析
        2.3.1 实验仪器及实验方法
        2.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 红外光谱分析
        2.4.1 实验仪器及实验条件
        2.4.2 大豆牛奶复合蛋白纤维的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2.5 大豆牛奶复合蛋白纤维的表面性能分析
        2.5.1 实验仪器及实验条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豆牛奶复合蛋白纤维的力学及摩擦性能研究
    3.1 基本力学性能的研究
        3.1.1 实验样品
        3.1.2 实验仪器及实验条件
        3.1.3 实验项目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2.1 干态和湿态一次拉伸断裂性能
        3.2.2 不同夹持方式下断裂性能
        3.2.3 不同应变下松弛性能
        3.2.4 定伸长弹性
    3.3 大豆牛奶复合蛋白纤维力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3.3.1 大豆牛奶复合纤维拉伸模型与分析
        3.3.2 大豆牛奶复合蛋白纤维应力松弛模型与分析
    3.4 大豆牛奶复合蛋白纤维摩擦性能研究
        3.4.1 实验仪器及实验条件
        3.4.2 结果及讨论
        3.4.2.1 大豆牛奶复合蛋白纤维与其它材料摩擦时的动、静摩擦系数
        3.4.2.2 摩擦系数与滑动速度之间的关系
        3.4.2.3 摩擦系数与正压力之间的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豆牛奶复合蛋白纤维吸放湿性能和耐热、耐碱性能研究
    4.1 大豆牛奶复合蛋白纤维的吸放湿性能
        4.1.1 实验仪器与实验条件
        4.1.2 实验项目
        4.1.3 大豆牛奶复合蛋白纤维的吸放湿性能实验结果与分析
        4.1.4 大豆牛奶复合蛋白纤维的吸放湿回归方程
        4.1.5 大豆牛奶复合蛋白纤维吸湿和放湿速率回归方程的建立
    4.2 大豆牛奶复合蛋白纤维的耐热性能及耐碱性能
        4.2.1 实验项目及实验条件
        4.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豆牛奶复合蛋白纤维漂白与染色性能研究
    5.1 大豆牛奶复合蛋白纤维的漂白性能研究
        5.1.1 漂白工艺
        5.1.2 白度与黄度测试
        5.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2 大豆牛奶复合蛋白纤维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研究
        5.2.1 实验材料
        5.2.2 化学药品
        5.2.3 实验方法
        5.2.4 结果与分析
        5.2.4.1 标准染液的最大吸收波长
        5.2.4.2 上染速曲线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豆牛奶复合蛋白纤维纯纺及混纺纱纺制及成纱性能研究
    6.1 纺纱方法及工艺流程设计
        6.1.1 纺纱方法
        6.1.2 纯纺和混纺纺纱工艺流程
    6.2 纺纱原料规格以及纱线规格
        6.2.1 纤维原料
        6.2.2 纱线规格设计
    6.3 成纱性能测试项目
        6.3.1 纱线拉伸性能
        6.3.2 纱线条干均匀度
        6.3.3 纱线毛羽
    6.4 大豆牛奶复合蛋白纤维纯纺纱强度与捻系数之间的关系
    6.5 大豆牛奶复合蛋白纤维/棉混纺纱的成纱性能与混纺比之间的关系
        6.5.1 大豆牛奶复合蛋白纤维/棉混纺纱强伸性与混纺比之间的关系
        6.5.1.1 混纺纱强度与混纺比关系的基本理论
        6.5.1.2 利用混纺纱强度简化模型预测大豆牛奶复合蛋白纤维/棉混纺纱的强度
        6.5.1.3 大豆牛奶复合蛋白纤维/棉混纺纱强伸性与混纺比关系的实测结果
        6.5.1.4 大豆牛奶复合蛋白纤维/棉混纺纱断裂伸长率与大豆牛奶复合蛋白纤维含量之间的关系
        6.5.2 大豆牛奶复合蛋白纤维/棉混纺纱条干与大豆牛奶复合蛋白纤维混纺比的关系
        6.5.3 大豆牛奶复合蛋白纤维/棉混纺纱毛羽与大豆牛奶复合蛋白纤维混纺比的关系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再生蛋白质纤维的发展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大豆蛋白纤维
    1.1 大豆蛋白纤维发展
    1.2 大豆蛋白纤维生产[2]
    1.3 大豆蛋白纤维的结构、性能、产品开发
        1.3.1 结构
        1.3.2 性能
        1.3.3 产品开发
    1.4 大豆蛋白纤维织物加工中的问题
2 牛奶蛋白纤维
    2.1 牛奶蛋白纤维发展
    2.2 牛奶蛋白纤维成纤原理与工艺流程
        2.2.1 成纤原理
        2.2.2 工艺流程
    2.3 牛奶蛋白纤维性能与应用
        2.3.1 物理机械性能
        2.3.2 化学及染色性能
        2.3.3 保健性能
        2.3.4 应用
3 其他再生蛋白纤维
4 结语

(8)大豆蛋白纤维水刺非织造材料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1.1 大豆蛋白纤维水刺非织造材料的制备
    1.2 性能测试及物理量计算方法
        1.2.1 纤维性能测试
        1.2.2 水刺非织造材料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大豆蛋白纤维
        2.1.1 纤维成分分析
        2.1.2 表观形态分析
        2.1.3 基本物理性能
    2.2 水刺非织造材料性能测试分析
        2.2.1 力学性能
        2.2.2 柔软性
        2.2.3 孔径及透湿性能
        2.2.4 带液率
        2.2.5 导湿性能
3 结论

(9)紫甘薯色素用于牛奶纤维、大豆纤维织物的染色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创新之处
    1.5 课题资助
第二章 天然植物染料——紫甘薯色素
    2.1 染料的发展概况
    2.2 关于植物染料
        2.2.1 植物染料发展史
        2.2.2 植物染料的应用现状
        2.2.3 植物染料染色的特点
        2.2.4 植物染料的不足之处
    2.3 关于紫甘薯及紫甘薯色素
        2.3.1 花青素
        2.3.2 紫甘薯
    2.4 紫甘薯色素的结构与性能
        2.4.1 紫甘薯红色素的结构特点
        2.4.2 红外光谱
        2.4.3 紫甘薯色素的特性
    2.5 紫甘薯色素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2.5.1 紫甘薯色素的应用
        2.5.2 紫甘薯色素的发展前景
第三章 紫甘薯色素用于牛奶纤维织物的染色
    3.1 牛奶纤维
        3.1.1 牛奶纤维的发展概况
        3.1.2 牛奶纤维的成分分析
        3.1.3 红外光谱分析
        3.1.4 牛奶纤维的分子结构
        3.1.5 牛奶纤维的聚集态结构
        3.1.6 牛奶纤维的形态结构
        3.1.7 牛奶纤维的性能
    3.2 实验材料及染色工艺设计
        3.2.1 材料与药品
        3.2.2 实验仪器
        3.2.3 染色工艺
        3.2.4 皂洗工艺
        3.2.5 测试指标
    3.3 直接染色实验
        3.3.1 直接染色工艺正交实验
        3.3.2 直接染色单因素分析
        3.3.3 直接染色效果分析
    3.4 预媒染染色
        3.4.1 黄土预媒染
        3.4.2 亚铁盐预媒染
        3.4.3 铝盐预媒染
    3.5 后媒染染色
        3.5.1 黄土后媒染
        3.5.2 亚铁盐后媒染
        3.5.3 铝盐后媒染
    3.6 结果分析
        3.6.1 色牢度
        3.6.2 色泽
        3.6.3 匀染性
        3.6.4 透染性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紫甘薯色素用于大豆织物的染色
    4.1 大豆纤维
        4.1.1 大豆纤维的发展概况
        4.1.2 大豆纤维的化学组成
        4.1.3 红外光谱分析
        4.1.4 大豆蛋白纤维的结构特征
        4.1.5 大豆蛋白纤维的聚集态结构
        4.1.6 大豆蛋白纤维的形态结构
        4.1.7 大豆蛋白纤维的性能
    4.2 实验材料及染色工艺设计
        4.2.1 材料与药品
        4.2.2 实验仪器
        4.2.3 染色工艺
        4.2.4 皂洗工艺
        4.2.5 测试指标
    4.3 直接染色实验
        4.3.1 直接染色工艺正交实验
        4.3.2 单因素分析
    4.4 预媒染染色
        4.4.1 黄土预媒染
        4.4.2 亚铁盐预媒染
        4.4.3 铝盐预媒染
    4.5 后媒染染色
        4.5.1 黄土后媒染
        4.5.2 亚铁盐后媒染
        4.5.3 铝盐后媒染
    4.6 结果分析
        4.6.1 色牢度
        4.6.2 色泽
        4.6.3 匀染性
        4.6.4 透染性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紫甘薯色素的染色机理分析
    5.1 植物染料在溶液中的状态
    5.2 染色过程
        5.2.1 吸附
        5.2.2 扩散
        5.2.3 固着
    5.3 染料和纤维之间的作用力
    5.4 实验
        5.4.1 实验材料及药品
        5.4.2 实验内容
    5.5 结果与讨论
        5.5.1 染料的标准工作曲线
        5.5.2 纤维染色动力学
        5.5.3 纤维热力学研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结论
    6.1 关于紫甘薯色素用于牛奶织物的染色性
    6.2 关于紫甘薯色素用于大豆蛋白织物的染色性
    6.3 关于紫甘薯色素对牛奶、大豆蛋白纤维的染色机理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大豆蛋白纤维性能及其产品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酶改性酪蛋白与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制备[D]. 安腾. 山西大学, 2021(12)
  • [2]再生蛋白纤维研究进展[J]. 姚飞,陈复生. 食品与机械, 2019(10)
  • [3]抗菌大豆牛奶双蛋白纤维的力学性能和吸湿性研究[J]. 杨丽月,靳晓晴,姜芸.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17(03)
  • [4]再生蛋白复合纤维的鉴别[J]. 陈启群,吴俭俭,朱玲琴,高丽红. 丝绸, 2016(11)
  • [5]双蛋白改性维纶纤维/lyocell混纺针织物的性能研究[D]. 王敏丽. 青岛大学, 2016(03)
  • [6]大豆牛奶复合蛋白纤维的内部结构与性能研究[D]. 刘培智. 青岛大学, 2015(04)
  • [7]再生蛋白质纤维的发展现状[J]. 李彩霞,王进美,李杨. 纺织科技进展, 2014(06)
  • [8]大豆蛋白纤维水刺非织造材料性能研究[J]. 苏婷婷,殷保璞. 产业用纺织品, 2014(07)
  • [9]紫甘薯色素用于牛奶纤维、大豆纤维织物的染色性研究[D]. 佀俊茹. 大连工业大学, 2011(04)
  • [10]环保型大豆蛋白纤维的经济性及开发应用趋势[J]. 冯建永. 天津纺织科技, 2008(04)

标签:;  ;  ;  ;  ;  

大豆蛋白纤维的特性及其产品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