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

特发性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

一、特发性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论文文献综述)

刘宏伟[1](2021)在《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来龙去脉》文中认为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是一种眼底病,临床称其为PCV。在医学领域,猪圆环病毒也称为PCV,在医学文献中查找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信息时,查到猪圆环病毒也就不奇怪了。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这种病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1982年,美国医生亚努齐发现一些眼底毛细血管周围出现变异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病例,命名为"特发性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

朱哲[2](2021)在《影响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患者发生黄斑区视网膜下纤维化瘢痕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研究背景PCV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中心视力的黄斑病变,而发生于黄斑区的视网膜下纤维化瘢痕,是造成PCV患者视力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探究影响PCV患者发生黄斑区视网膜下纤维化瘢痕的相关危险因素,对评估PCV患者视力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基线条件下PCV患者发生黄斑区视网膜下纤维化瘢痕的差异性,进而探究真实世界条件下,PCV患者发生视网膜下纤维化瘢痕的相关影响因素。此外,通过与同时期内治疗的AMD-CNV患者进行比较,从而了解PCV与AMD-CNV患者发生视网膜下纤维化瘢痕的异同。方法回顾自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初诊并接受治疗和随访的PCV患者(110名,112只眼),以及同时期内初诊并接受治疗及随访的AMD-CNV患者(47名,51只患眼)。收集患者基线时的一般资料,如就诊时年龄、性别等,以及患者的影像学特征资料。所有患者均受抗VEGF治疗和(或)光动力治疗,同时随访时长不少于3个月。比较不同因素,对PCV和AMD-CNV患者发生黄斑区视网膜下纤维化瘢痕的影响,以及PCV和AMD-CNV患者之间发生视网膜下纤维化瘢痕的差异性。结果末次随访时,14例PCV患眼(12.5%)及13例AMD-CNV患眼(25.5%)发生了视网膜下纤维化瘢痕。相较于未发生眼,发生视网膜下纤维化瘢痕的PCV(P=0.023)及AMD-CNV(P=0.001)患眼的最佳矫正视力明显下降。单因素分析显示,视网膜下高反射物质(subretinal hyperreflective material,SHRM)(P=0.018)、随访时长(P=0.016),与PCV患者发生视网膜下纤维化瘢痕具有显着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HRM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5)。此外PCV和AMD-CNV患者(P=0.035)之间,以及PCV和经典型CNV患者(P=0.028)之间,发生风险存在显着性差异。而PCV和隐匿型CNV患者(P=0.220)之间,则不存在显着性差异。结论SHRM是影响PCV患者发生视网膜下纤维化瘢痕的独立危险因素。而PCV和不同CNV分型之间,视网膜下纤维化瘢痕发生风险的差异则表明,RPE层的损害可能对视网膜下纤维化瘢痕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马菲妍[3](2021)在《多光谱眼底成像技术在脉络膜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研究》文中指出脉络膜是眼部血管最为丰富的组织结构,在人眼解剖结构、生理代谢、光保护作用以及免疫中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其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下,故其成像受到色素上皮遮蔽的影响,普通影像学检查无法对脉络膜病灶进行全面而清晰的呈现。眼底影像学的进步为脉络膜成像提供了工具,也从不同角度评估脉络膜的形态改变。1956年应用眼部B超首次描述了脉络膜的形态,1973年吲哚箐绿脉络膜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首次采用造影剂对比方式呈现了脉络膜动态时像变化,1991年视网膜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出现为脉络膜断面成像提供了新的契机,但由于技术初始其穿透能力不足,无法对脉络膜全层厚度进行扫描,而2008年深度加强视网膜断层扫描(Enhanced-Depth-Imaging OCT,EDI-OCT)的出现首次实现了脉络膜全层扫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在OCT扫描的原理上进一步拟合,首次无创呈现视网膜血流及脉络膜血流信息,但其弊端为扫描范围相对较小、血流过快或过慢时均无法成像、造成病理信息遗漏,故对于脉络膜中血管和大血管其成像能力不足。多光谱眼底成像(MSI)作为一项视网膜脉络膜en-face无创成像技术,其优点在于不同光谱可检测不同深度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信息,目前其短波长550 nm-600 nm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已有较多文献报道,但其中段波长以及红外波长(680 nm、780 nm、810 nm、850 nm)具有较强视网膜色素上皮穿透能力,但其在脉络膜疾病中的应用尚无系列研究。本研究以厚型脉络膜疾病谱及脉络膜肿瘤为初步探索对象,于本研究第一部分观察分析了MSI在肥厚型脉络膜疾病谱中的诊断力及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并通过测量脉络膜血管密度实现了量化评估分析。本研究第二部分观察对比MSI在部分脉络膜肿瘤中的特征表现,并通过量化分析实现不同肿瘤的光谱分析,为多光谱成像在脉络膜疾病中的应用提供基础。第一部分多光谱眼底成像在肥厚型脉络膜疾病谱的影像学特点目的:分析多光谱眼底成像在肥厚型脉络膜疾病谱(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肥厚型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病变、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中的影像学特点,分析其独立诊断能力(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通过多光谱量化参数进一步分析不同组别差异性及多因素相关性。方法:1.本研究纳入标准为单眼浆液或出血性黄斑病变,并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FFA)和ICGA诊断为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肥厚型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病变或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者,共计173名患者(173眼)纳入本研究,进行多光谱眼底照相检查及其他眼底多模式影像学检查。2.由两名专业眼底医生按照多光谱影像学体征特点对图像进行判读,其中不同病理体征的判断标准为:息肉样病变(Polyps)表现为中长波长边缘高反射信号病灶,呈卵圆形或分叶状,病灶中间区域为低反射信号;分支血管网(Branching Vascular Network,BVN)表现为中等波长开始出现的高反射网状结构;色素上皮脱离(Pigment Epithelium Detachment,PED)表现为边界高反射的圆形病灶,其内呈等反射信号;神经上皮脱离,或视网膜下液(Subretinal Fluid,SRF)在短波长表现为等反射信号、中长波长表现为均匀的高反射信号。色素上皮紊乱变现为中波长出现的不均匀反射信号,延续到长波长。脉络膜大血管扩张(Pachyvessels)表现为中长波长下黄斑区条状高反射信号。按照多光谱判读标准,以FFA/ICGA为金标准参照,判读MSI对三种肥厚型脉络膜病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析对比多光谱在检测肥厚型脉络膜病变相关体征(色素上皮紊乱、息肉状病灶、分支血管网、色素上皮脱离、脉络膜大血管扩张)的敏感性,确定观察不同体征的优选光谱;同时对比急性CSCR和慢性CSCR中MSI定位渗漏点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对比MSI在有PED的CSCR和无PED的CSCR组中定位渗漏点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MSI显示渗漏点的能力。3.通过处理多光谱850 nm图像,计算脉络膜血管的密度,比较该参数在组间的差异性,分析其与年龄、性别、眼轴、等效球镜、黄斑下脉络膜厚度和脉络膜中血管层和脉络膜毛细血管联合厚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不同医生间判读结果进行比较,MSI的诊断一致性较高(Cohen’s kappa=0.91)。2.MSI诊断CSCR的敏感性为97.96%,特异性为96.00%,阳性预测值为96.97%,阴性预测值为97.30%;诊断PNV敏感性为80.00%,特异性为95.21%,阳性预测值为66.67%,阴性预测值为97.55%;在诊断PCV敏感性为87.27%,特异性为96.91%,阳性预测值为92.31%,阴性预测值为94.21%。3.MSI在检测肥厚型脉络膜谱系病变的病灶敏感性和特异性:Polyps敏感性为87.27%,特异性为81.79%;BVN敏感性为91.49%,特异性为92.06%;SRF敏感性为82.16%,特异性为94.87%;PED敏感性为82.11%,特异性为74.00%;色素上皮紊乱敏感性为95.86%,特异性为71.43%。Pachyvessels敏感性为35.90%,特异性为94.74%。4.MSI渗漏点表现为点状高反射,检出急性CSCR渗漏点的敏感性显着高于慢性CSCR(P<0.01),有PED组显着高于无PED组(P<0.01)。5.多光谱血管密度分析可见黄斑颞侧血管密度在CSCR组高于PNV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CSCR组和PNV组均显着高于PCV组(P<0.001),多光谱血管密度与年龄呈负相关(r=-0.158,P=0.0187),与脉络膜毛细血管+脉络膜中血管密度的呈正相关性(r=0.425,P<0.001),与性别、眼轴长、等效球镜、黄斑下脉络膜厚度(SFCT)均无相关性(P>0.05)。小结:1.多光谱成像在肥厚型脉络膜谱系疾病中具有特征性表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CSCR、PNV及PCV的诊断能力较好;2.多光谱血管密度可作为评估脉络膜小血管及中血管变化的量化指标。第二部分多光谱眼底成像在脉络膜肿瘤中影像特点和诊断价值目的:观察脉络膜肿瘤的多光谱成像特点,分析非色素性脉络膜肿瘤(脉络膜骨瘤及脉络膜血管瘤)以及色素性脉络膜肿瘤(脉络膜黑色素瘤和脉络膜色素痣)的病理与光谱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多光谱肿瘤反光指数(Reflection Index,RI)和边界清晰指数(Border Definition Index,BDI),量化对比不同病变特点,为脉络膜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光谱学证据。方法:本研究为观察性断面对比研究,共纳入29名患者(30只患眼),其中脉络膜骨瘤9眼,脉络膜黑色素瘤1眼,脉络膜血管瘤10眼,脉络膜色素痣10眼。患眼多光谱眼底照相检查及其他眼底多模式影像学检查(眼底彩色照相、自发荧光、荧光素钠血管造影、吲哚菁绿脉络膜造影、OCT加强深度扫描模式、眼部彩超),临床必要者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和/或核磁共振扫描检查。分别记录瘤体的影像学特点,包括高反射、低反射、等反射信号,反射均匀、不均匀,若不均匀反射则进一步对其形态做描述、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界线是否清晰、肿瘤表面有无色素改变、肿瘤表面血管反射强度变化等信息。通过多光谱反射指数、边界清晰指数对不同肿瘤的光谱进一步量化对比分析。结果:1.脉络膜骨瘤光谱特点表现为“三明治”样变化规律,即550 nm、600nm表现为均匀高反射,620 nm、680 nm、780 nm不均匀高反射且呈现特征性蜂窝状反射形态,810 nm、850 nm也呈均匀高反射且反射强度高,此特点在未脱钙化骨瘤中均可观察到(100%),此反射形态的变化与EDI-OCT中观察到的骨瘤结构(前、后表面均为连续的线状高反射,中央为点状高反射)相对应。脱钙化的脉络膜骨瘤出现两种不同的光谱区域:“孤岛”区域(瘤体残留部分)、脱钙化(脉络膜血管透见)。此现象在脱钙化患眼中均可观察到(100%)。2.脉络膜血管瘤的光谱变化规律为550 nm与周围组织等反射信号,反射信号在680 nm为最强高反射,随后红外波长(780 nm、810 nm、850nm)反射强度降低。3.脉络膜色素痣和脉络膜黑色素瘤在550 nm-850 nm均为低反射,但脉络膜黑色素瘤的反射略高于脉络膜色素痣。4.MSI通过瘤体反光指数对比可见不同病理组成的脉络膜肿瘤,反光变化规律有特征性的鉴别点。5.MSI通过瘤体边界指数观察瘤体边界时,明显优于蓝光自发荧光、红外自发荧光、红外激光共聚焦扫描像以及荧光素钠造影(P<0.05)。ICGA是冠状面成像技术中唯一与MSI同样具有较清晰显示瘤体边界的检查方法。小结:1.MSI在脉络膜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特征性表现,并可现实与病理组织的对应关系,提示眼底肿瘤的病理组织成分。2.MSI的反光指数和边界清晰指数分析,为不同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结论:1.MSI眼底成像可对肥厚型脉络膜谱系疾病提供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的诊断信息,多光谱脉络膜血管密度可作为脉络膜小血管及中血管变化的量化指标。2.MSI可提供脉络膜肿瘤新型影像特点及光谱信息,多光谱量化分析为精准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新途径。3.MSI对脉络膜疾病具有新型影像诊断价值,可减少临床中对有创检查的依赖性。

范文娜[4](2021)在《健脾化浊方联合抗VEGF 3+PRN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观察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s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经健脾化浊方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3+PRN治疗后1年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于江苏省中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PCV患者55例(57眼)分为对照组27例(28眼)和给药组28例(29眼),患者基线时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底彩色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检查。患者在确诊为PCV后即予1次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包括康柏西普、雷珠单抗、阿柏西普)治疗,间隔1个月,再予1次相同治疗,共进行3次治疗,随后按需治疗(3+PRN),给药组确诊后同时采用健脾化浊方治疗,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息肉完全消退、视网膜下大出血、疾病活动性及注射次数。研究结果:治疗前两组BCVA、CMT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4wk的BCV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wk、24wk、48wk的BCV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好于治疗前。两组间的BCVA在治疗后4wk、12wk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24wk、48wk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组好于对照组。给药组和对照组CMT在治疗后4wk、12wk、24wk、48wk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小于治疗前。两组间的CMT在治疗后4wk、12wk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24wk、48wk 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组小于对照组。治疗后24wk、48wk,给药组息肉完全消退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wk、28wk、36wk、40wk、44wk、48wk,给药组疾病活动性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wk、16wk、20wk、32wk,两组间疾病活动性患者比例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n=28)有3眼在随访过程中出现视网膜下出血面积≥4个视盘面积,给药组(n=29)在随访过程中未出现视网膜下出血面积≥个4视盘面积。48wk内,给药组的注射次数低于对照组(对照组:6.32±1.517次,给药组:5.14±1.125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第三、四次平均注射间隔时间比较(对照组:61.48±39.906天,给药组:84.35±38.23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短于给药组。研究结论: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BCVA改善更有效,CMT减少的数值更高,无疾病活动性的患者比例更高,注射次数更少,但在视网膜下大出血及消退息肉方面两组间无差异。自拟健脾化浊方联合抗VEGF 3+PRN方案是治疗PCV安全、有效、性价比高的,适合中国特色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袁雯[5](2020)在《玻璃体黄斑界面疾病患者血清及玻璃体性激素水平变化的研究》文中提出背景:玻璃体黄斑界面疾病是指黄斑区玻璃体视网膜界面发生年龄相关性的病理改变而引起的一类疾病,多见于老年人群体,是损害老年人视功能的重要危险因素。而目前的治疗方式对视觉质量的恢复不甚理想,因此明确其发病规律及危险因素是玻璃体黄斑界面疾病防控关键。玻璃体黄斑界面疾病主要包括黄斑前膜(epiretinal membrane,ERM)、黄斑裂孔(macular hole,MH)、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vitreomacular traction syndrome,VTS),其中又以黄斑前膜、黄斑裂孔最为常见,因此本课题选取黄斑前膜、黄斑裂孔为主要观察对象。本课题前期研究发现:2011-2016年我院收治的黄斑前膜、黄斑裂孔患者均多见于绝经后早期女性。由此得出性激素是否能作为预测玻璃体黄斑界面疾病的危险因素。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实验组特发性黄斑前膜(idiopathic epiretinal membranes,IMEM)、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患者血清及玻璃体雌二醇(estradiol,E2)、睾酮(testosterone,T)含量,与对照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对比,探讨性激素代谢在玻璃体黄斑界面疾病病因学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自2019年2月到2019年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住院部需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患者共107例(107眼),其中IMEM组患者共37例(37眼),男性13例(13眼),女性24例(24眼);IMH组患者共35例(35眼),男性14例(14眼),女性21例(21眼);control组患者共35例(35眼),男性15例(15眼),女性20例(20眼)。所有符合入选标准患者术前均需完善相关眼科检查且由我院同一位医师确诊,主要检查包括裂隙灯眼底检查、双眼B超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等。收集所有纳入患者的部分血清及玻璃体: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肘静脉血;于玻切操作刚刚开始前抽取玻璃体。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收集的每个样本中E2及T水平。结果:男性血清中E2浓度(pg/ml)为:IMEM:18.59±3.68,IMH:18.24±4.8,control:17.41±4.17,男性患者血清E2水平:IMEM组>IMH组>control组,三组间、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血清中E2浓度(pg/ml):IMEM:21.81±4.89,IMH:22.4±5.45,control:18.28±4.66。女性患者血清E2水平:IMH组>IMEM组>control组,三组间、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玻璃体样本中E2浓度(pg/ml)为:IMEM:10.27±3.25,IMH:11.12±3.67,control:9.11±3.56,男性患者玻璃体E2:IMH组>IMEM组>control组,三组间、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玻璃体样本中E2浓度(pg/ml)为:IMEM:16.23±4.01,IMH:17.12±3.60,control:13.15±4.26,女性患者玻璃体E2:IMH组>IMEM组>control组,三组间、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血清中T浓度(ng/ml)为:IMEM:5.15±1.44,IMH:5.10±1.34,control:4.96±1.44,男性血清T2水平:IMEM组>IMH组>control组,三组间、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血清中T浓度(ng/ml)为:IMEM:0.34±0.17,IMH:0.37±0.13,control:0.41±0.13,女性血清T水平:control组>IMH组>IMEM组,三组间、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玻璃体样本中T浓度(ng/ml)为:IMEM:0.44±0.26,IMH:0.37±0.13,control:0.28±0.20,男性玻璃体T水平IMEM组>IMH组>control组,三组间、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玻璃体样本中T浓度(ng/ml)为:IMEM:0.36±0.13,IMH:0.34±0.11,control:0.37±0.11,女性玻璃体T水平control组>IMEM组>IMH组,三组间、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及玻璃体高雌激素水平可能是女性罹患黄斑前膜、黄斑裂孔疾病的危险因素。

廖周鹏[6](2020)在《康柏西普不同给药方案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康柏西普(Conbercept)不同给药方案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例符合入组条件的,就诊于我院的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固定给药组:3+Q12W方案,9例9眼,连续3次每4周玻璃体腔注射0.5mg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之后每12周给药1次;延长给药组:3+TAE方案,12例12眼,连续3次每4周玻璃体腔注射0.5mg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之后根据每次访视评估结果确定下次给药的时间,至下一次访视/治疗间隔最短4周,最长不超过12周。分别于治疗12周及48周时比较两组间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心视网膜厚度(CRT)以及给药的次数。结果:固定给药组治疗后12、48wk BCVA分别为74.78±11.23、74.67±13.94个字母,较治疗前基线提高了7.00±4.21、6.89±4.48个字母,延长给药组治疗后12、48wk BCVA分别为77.83±5.46、77.58±8.59个字母,较治疗前基线提高了8.75±7.54、8.50±5.60个字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固定给药组治疗后12、48wk CRT分别为276.33±44.39、240.56±40.11μm,较治疗前基线降低了43.22±42.21、79.00±53.64μm。延长给药组治疗后12、48wk CRT分别为271.58±63.08、241.00±43.91μm,较治疗前基线降低了57.42±45.33、88.00±61.16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固定给药组和延长给药组平均球内注射康柏西普次数分别为6.00±0.00、7.75±1.1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两种不同康柏西普给药方案均可以减轻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中心视网膜的厚度,提高/稳定患者的视力,固定给药组球内注射的次数少于延长给药组。本研究为探索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相对减少注射次数,避免严重不良反应,且能节省患者花费,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治疗方案提供了具有临床意义的研究数据。

杨景元[7](2020)在《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诊断方法及长期治疗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无创多模式影像诊断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目的:探究无创多模式影像诊断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及与典型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vAMD)鉴别的效率。方法:诊断性研究,使用回顾性资料。诊断试验:分析103例确诊为PCV或典型nvAMD患眼的无创多模式影像的图像特征,包括眼底照相(FP)、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B扫描、en face OCT、OCT血管成像(OCTA)及自发荧光(AF),总结影像学特征的诊断效能,并联合使用诊断效能较高的影像学特征建立诊断策略。验证试验:将该诊断策略应用于另外105例PCV及典型nvAMD患眼的诊断及鉴别,验证诊断策略的诊断效能。结果:FP中视网膜下桔红色结节、OCT中PED呈拇指样隆起、OCT中PED切迹、OCT中空泡征及OCT中血液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ED)下Bruch膜凹陷等特征在PCV中更常见。当诊断策略使用上述5个特征中至少2个时,诊断的敏感度为0.88,特异度为0.92。进一步的验证试验中,诊断策略的敏感度为0.94,特异度为0.93。结论:当使用上述5个特征中至少2个时,无创多模式影像学,特别是FP及OCT B扫描,诊断PCV及鉴别PCV与典型nvAMD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较高。第二部分:人工智能在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目的:探究公众可用的人工智能(AI)平台使用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诊断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及与典型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vAMD)鉴别的可行性。方法:在公众可用的AI平台上,使用含有430张正常、nvAMD及PCV的ICGA图像的数据集通过两种诊断流程训练AI模型并对比。一步法是使用一个AI模型同时鉴别正常、nvAMD及PCV;两步法是首先使用一个模型鉴别正常与异常ICGA图像,再使用另一个模型诊断异常ICGA图像中的PCV图像。诊断效能较高的方法被用于与视网膜医师及眼科住院医师对比PCV诊断的准确性。结果:两步法比一步法具有更好的诊断效能。一步法中,精确度为0.673,召回率为0.635。两步法中,第一步AI模型精确度为0.911,召回率为0.911,第二步精确度为0.783,召回率为0.783。使用测试集,两步法区分正常与异常图像的准确度为1,诊断PCV的准确度为0.83,与眼底医师水平相当,优于眼科住院医师。结论:在评估正常、nvAMD及PCV眼时,这些在公众可用的AI平台上训练的AI模型在诊断PCV方面具有与眼底医师相当的表现,有助于在临床实践中提高PCV的诊断准确率。使用公众可用的AI平台可能帮助包括眼科医师在内的没有AI相关资源的研究人员,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研究人员,进行相关研究。第三部分:单纯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制剂治疗及联合治疗不同亚型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6年真实世界研究目的:比较中国人群单纯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制剂治疗及光动力疗法(PDT)联合抗VEGF制剂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6年视力结局,及与视力结局相关的影像指标。方法:回顾性研究。回顾46名患者的48只进行了单纯抗VEGF制剂治疗或初始PDT联合抗VEGF制剂治疗的PCV患眼。根据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将PCV分为两型:息肉样脉络膜新生血管及典型PCV。并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及不同亚型PCV的长期视力预后及图像形态特征。结果:在6年随访期间,单纯抗VEGF制剂治疗及联合治疗的平均最佳矫正视力(BCVA),不论在1型或2型PCV中,均无统计学差异(所有P值均>0.05)。与基线视力相比,1型PCV平均BCVA在72个月时明显恶化(P<0.001),而2型PCV的平均BCVA则维持稳定(P=0.941)。在视网膜色素上皮连续的2型PCV患眼中,使用单纯抗VEGF制剂治疗的患眼的BCVA平均改变程度要优于使用联合治疗的患眼(P=0.020)。结论:真实世界中,单纯抗VEGF制剂治疗及联合治疗对于不同亚型PCV的大多数病例,具有相似的长期视力结局。在PCV分类中,应当考虑与视力结局及治疗反应相关的影像指标,并进一步在真实世界中验证。

原铭贞[8](2020)在《血流动力学改变在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 血流动力学相关影像学变化与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目的:利用多模式影像技术,分析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患者脉络膜血管系统及涡静脉相关影像学表现的改变,并研究相关影像学特征与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收集于2019年4月1日至2019年11月28日就诊我院眼科门诊的PCV患者47例(47只眼),50名健康志愿者(50只眼)为对照组,分别进行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wept source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S-OCT)、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SS-OCT angiography,SS-OCTA)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color Dopplerimagining,CDI)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PCV患眼与对照组眼间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脉络膜血管分布指数(choroidal vascularity index,CVI)以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密度(choroidal capillary vessel density,CCVD)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02,P=0.009,P<0.001)。与对照组眼相比,PCV患眼中涡静脉血流速度、睫状后短动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均显着降低(P<0.00I,P=0.05,P=0.017),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力指数显着升高(P<0.001),两组间眼动脉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在PCV患眼CDI血流动力学参数与SFCT、CVI、CCVD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中,PCV患眼涡静脉血流速度与SFCT、CVI呈负相关,与CCVD呈正相关(P=0.003,P=0.004,P=0.004);睫状后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与SFCT、CVI呈负相关,与CCVD呈正相关(P=0.021,P<0.001,P=0.001);睫状后短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与SFCT呈显着负相关(P=0.025);眼动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的各项CDI血流参数与SFCT、CVI、CCVD无显着性相关(P>0.05)。结论:PCV患眼中存在脉络膜增厚、脉络膜中/大血管层扩张以及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的特征,且这些特征与脉络膜循环阻力升高、血流速度下降以及脉络膜血液回流障碍相关。第二部分 房水及玻璃体液细胞因子浓度与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目的:研究PCV患者房水及玻璃体液中的血流动力学相关细胞因子浓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这些细胞因子与PCV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分为房水检测组与玻璃体液检测组。房水组收集2018年9月25日至2019年8月2日期间在我院眼科就诊的PCV患者14例(14只眼)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进行白内障手术的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7例(7只眼)作为对照组,于治疗中收集房水样本;玻璃体液组:收集2019年8月2日至2019年10月22日期间在我院眼科进行玻璃体切除术的PCV患者5例(5只眼)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期进行玻璃体切除术的单纯性黄斑裂孔患者6例(6只眼)作为对照组,于治疗中收集玻璃体液样本。采用细胞因子固相抗体芯片技术,选取血流动力学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进行检测与分析,研究PCV患眼房水及玻璃体液中的血流动力学相关生物标志物浓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这些生物标志物与PCV的相关性。结果:PCV组与对照组房水内细胞因子存在显着性差异的有:血管生成素(ANG)、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CXC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与细胞生长相关的趋化因子(GRO)、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白细胞介素-10(IL-10)、IL-2、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瘦蛋白(LE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MMP-9、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酪氨酸激酶受体-2(Tie-2)、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抑制酶-1(TIMP-1)、TIMP-2、TIMP-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受体(uPA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CV组与对照组玻璃体液中细胞因子存在显着性差异的有:ANG-2、ANGPTL-4、中性粒细胞活化肽-78(ENA-78)、乱泡抑素(FST)、IL-12p40、HGF、IL-10、IL-6、IL-8、IP-10、LIF、MCP-1、MCP-2、MCP-3、MMP-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TGF-α、TIMP-1、uPAR。房水中CXCL-16、GRO、IL-2与PCV独立相关(P<0.05),三种细胞因子的水平越高发生PCV的风险越高;玻璃体液中P-10与PCV独立相关(P<0.05),IP-10的水平越高发生PCV的风险越高,其余细胞因子与PCV发生无明显独立相关性(P>0.05)。结论: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及其受体、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炎症因子及趋化因子共同参与了 PCV的发病过程,可能涉及的机制包括破坏促血管生成因子和抗血管生成因子之间的平衡、诱发炎症反应、导致血液动力学改变、降解细胞外基质、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萎缩凋亡以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具体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第三部分 兔眼涡静脉回流受阻模型的建立目的:建立兔眼涡静脉狭窄模型,探讨涡静脉回流阻力增加能否出现PCV相关影像学表现及病理改变,并分析疾病动物模型眼内液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只青紫蓝兔,分成组1和组2,每组各10只。组1:实验动物两只眼球分别为狭窄组和空白对照组;组2:实验动物两只眼球分别为假手术组和空白对照组。狭窄组为仅部分结扎眼球颞上方和眼球颞下方两条涡静脉,假手术组为分别结扎眼球颞上方和眼球颞下方两条涡静脉后即刻剪开结扎线,空白对照组是指不给予任何处理的对照。三组实验动物于术前1天,以及术后1周、4周、8周、16周分别进行裂隙灯、眼底彩照、SS-OCT、SS-OCTA检查;于术前1天,以及术后1周、术后8周、16周分别进行ICGA及FFA检查,分析实验动物模型有无PCV相关影像学表现。并于术后16周分别抽取三组实验动物眼内房水及玻璃体液进行相关细胞因子检测,分析疾病动物模型眼内液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最后于术后16周摘除每组眼球,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观察大致形态改变,弹性纤维染色(verhoeffs van gieson staining,EVG染色)观察血管弹性纤维的形态以及平滑肌细胞层的改变,VEGF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破坏情况。结果:三组实验动物术前脉络膜厚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狭窄组兔眼术后1周、4周、8周、16周的脉络膜厚度均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值均<0.05)。狭窄组兔眼术后可见脉络膜血管紊乱、粗细不均,局部色素沉着,脉络膜厚度明显增厚、脉络膜大血管层明显扩张,部分狭窄组兔眼可出现局部神经上皮隆起、RPE微隆起、IS/OS层破坏的表现,以及FFA及ICGA上的小点状、斑驳状高荧光,随时间延长荧光点数量增多、范围变大。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狭窄组房水内IL-2、IL-4、IL-8、IL-10、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TNF-α、VEGF、MMP-9表达量升高,玻璃体液中IL-2、IL-8、IL-9、IL-10、PDGF-B、TNF-α、VEGF、MMP-3、MMP-9、TIMP-1表达量升高;与假手术组相比,狭窄组房水内IL-2、IL-4、IL-8、IL-10、b-FGF、TNF-α、VEGF表达量升高,玻璃体液中IL-2、IL-4、IL-8、IL-10、PDGF-BB、TNF-α、VEGF表达量升高;而假手术组与空白对照组间的细胞因子均无显着性差异。此外,与空白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相比,狭窄组兔眼可出现脉络膜血管扩张且不规则、血管壁变薄,并具有空泡样变的脉络膜血管结构,脉络膜血管平滑肌细胞变性、萎缩、坏死,脉络膜血管壁弹性纤维层破坏,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空泡样变。结论:涡静脉回流受阻疾病动物模型可出现部分与PCV相似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表现,眼内液中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及其受体、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炎症因子及趋化因子表达量升高,提示涡静脉回流受阻所致脉络膜系统循环障碍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参与了 PCV的发生发展过程。

卜凡君[9](2020)在《脉络膜血管高通透性对康柏西普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产生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估使用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所确诊的脉络膜血管高通透性(choroidal vascular hyperpermeability,CVH)对康柏西普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alopathy,PCV)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于2018.12-2019.12就诊于宁夏眼科医院门诊诊断为PCV的患者,共22例22眼,其中年龄57岁83岁。根据ICGA表现将其分为两组,其中A组脉络膜血管高通透性阳性11例(男5女6),B组脉络膜血管高通透性阴性11例(男6女5)。A、B组均选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采用3+PRN治疗方案。所有患眼均在前3次注射后根据每个月随访情况决定是否重复治疗,首次注射后共随访9个月。记录基线、治疗后第3、6、9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及黄斑中心凹下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RT),分析CVH对康柏西普治疗PCV的影响。结果1、随访9个月,B组平均BCVA显着改善(P<0.05),自0.50logMAR(最小分辨角之对数)提高至0.15logMAR,但A组平均BCVA无明显改善(P>0.05)。2、成对比较基线与每次随访的平均BCVA,B组患者的平均BCVA在第3个月、6个月、9个月时均显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组患者的平均BCVA在第3个月、6个月、9个月时,均无显着改善(P>0.05)。3、在B组中,成对比较第3个月、第6个月、第9个月三个组之间的平均BCV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组,成对比较第3个月、第6个月、第9个月三个组之间的平均BCVA,平均BCVA均无显着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成对比较基线与每次随访的平均CRT,A、B两组患者的平均CRT在第3个月、6个月时、9个月时均有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A、B两组中,分别成对比较第3个月、第6个月、第9个月三个组之间的平均CRT,平均CRT均无显着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随访3个月后,A组的平均CRT呈缓慢上升趋势,B组的呈缓慢下降趋势。结论1、随着治疗时间进展,脉络膜血管高通透性阳性的PCV患者对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力应答逐渐降低。2、在首次每月1次共3次注射治疗的3个月,康柏西普可以有效减少PCV的黄斑中心凹下视网膜厚度,促进视网膜渗出及出血的吸收。但3次注射治疗后,脉络膜血管高通透性阳性组的PCV患者黄斑视网膜厚度呈缓慢上升趋势,阴性者呈缓慢下降趋势,表明在治疗后期,脉络膜血管高通透性对康柏西普治疗应答逐渐降低。

赵芳[10](2019)在《剔络化瘀法联合抗-VEGF PRN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剔络化瘀法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nti-VEGF)必要时注射(Pro re nata,PRN)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的临床观察,探讨归元剔络化瘀方加减联合抗-VEGF PRN治疗PCV的临床疗效,将PCV与络病理论相结合,从络病理论分析其发病机制,以期为PCV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眼2科门诊患者27例(33眼),根据中医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辩证论治,采用归元剔络化瘀方加减治疗,观察眼底黄斑中心凹厚度和色素上皮脱离高度变化,当发现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及色素上皮脱离(Pigment Epithelial Detachment,PED)较前增高时,行玻璃体腔抗-VEGF药物注射,具体抗-VEGF临床药物(雷珠单抗或康柏西普),种类不限,观察6个月,每3个月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时复查视力、眼底彩照、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结果:(1)视力情况:末次随访中33眼中痊愈5只眼,占总数的15%,显效3只眼占总数的9%,有效16只眼,占总数的48%,无效9只眼,占总数的28%,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为72%。(2)治疗后3个月视力及治疗后6个月的视力与治疗前比较,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的视力与治疗后3个月时相比,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经过治疗视力有所提高。(3)色素上皮脱离高度分析:末次随访中33眼中痊愈1只眼,占总数的3%,显效12只眼,占总数的37%,有效10只眼,占总数的30%,无效10只眼,占总数的30%,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为70%。(4)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的色素上皮脱离高度与治疗前比较,P<0.05,其差异具有统汁学意义。(5)黄斑中心凹厚度分析: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的CMT与治疗前比较,P<0.05,其差异具有统汁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的CMT与治疗后3个月时相比,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6个月内平均玻璃体腔内抗-VEGF药物注射次数为0.79次。结论:(1)剔络化瘀法联合抗-VEGF PRN治疗PCV可有效提高患者中心视力,改善视物变形情况。(2)剔络化瘀法联合抗-VEGF PRN治疗PCV可有效促进眼底出血、渗出的吸收,从而改善患者眼底形态结构,减轻黄斑水肿与色素上皮脱离程度。(3)剔络化瘀法联合抗-VEGF PRN治疗PCV可减少平均抗-VEGF注射次数,减少抗-VEGF反复注射引起并发症的概率,极大地减轻患者病痛及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二、特发性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发性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论文提纲范文)

(2)影响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患者发生黄斑区视网膜下纤维化瘢痕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文献综述
        1.1.1 PCV的定义
        1.1.2 PCV流行病学
        1.1.3 PCV的临床表现
        1.1.4 PCV的影像学表现
        1.1.5 PCV的临床分型
        1.1.6 PCV诊断标准
        1.1.7 PCV的治疗
        1.1.8 PCV自然病程及预后
        1.1.9 视网膜下纤维瘢痕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PCV患者
        2.1.2 AMD-CNV患者
    2.2 研究工具及基线数据收集
        2.2.1 研究工具
        2.2.2 基线数据收集
    2.3 治疗及随访
    2.4 结果处理
    2.5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初始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3.1.1 PCV患者基线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3.1.2 PCV患者治疗及随访资料
        3.1.3 AMD-CNV患者基线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3.1.4 AMD-CNV患者治疗及随访资料
    3.2 PCV患者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3.2.1 单因素分析
        3.2.2 多因素分析
    3.3 AMD-CNV患者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3.3.1 单因素分析
        3.3.2 多因素分析
    3.4 PCV和 AMD-CNV患者之间的差异
第4章 讨论
    4.1 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的必要性
    4.2 视网膜下高反射物质(SHRM)
    4.3 疾病类型
    4.4 脉络膜增厚谱系疾病
    4.5 浆液性或出血性PED
    4.6 硬性渗出
    4.7 病灶位置
    4.8 治疗方法
    4.9 PCV和 AMD-CNV患者之间的差异性
    4.10 一般资料研究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3)多光谱眼底成像技术在脉络膜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多光谱眼底成像在肥厚型脉络膜谱系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多光谱眼底成像在脉络膜肿瘤中影像特点和诊断价值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黑色素的无创显影技术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健脾化浊方联合抗VEGF 3+PRN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现代医学研究
        1.1 流行病学
        1.2 发病机制
        1.3 临床表现
        1.4 诊断标准
        1.5 疾病分型
        1.6 影像检查
        1.7 治疗
    2.中医认识
        2.1 中医病名
        2.2 中医病机
        2.3 黄斑病变从脾论治的临床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
        2.1 病例来源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治疗方法
        2.5 术后随访
        2.6 手术方法
        2.7 观察指标
        2.8 主要设备、仪器及药品
    3.统计学方法
    4.研究结果
        4.1 一般情况
        4.2 治疗结果
    5.讨论
        5.1 抗VEGF药物治疗的选择及局限性
        5.2 健脾化浊方的选择
        5.3 结果分析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玻璃体黄斑界面疾病患者血清及玻璃体性激素水平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及分组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主要的仪器和试剂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对象资料收集
        2.3.2 标本收集
        2.3.3 ELISA方法(间接法)检测E2及T浓度
    2.4 统计分析方法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E2浓度比较
        3.1.1 血清E2 浓度比较
        3.1.2 玻璃体E2 浓度比较
    3.2 T浓度比较
        3.2.1 血清T浓度比较
        3.2.2 玻璃体T浓度比较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6)康柏西普不同给药方案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语表
引言
第1章 对象与方法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1.1 病例来源及分组
        1.1.2 诊断标准
        1.1.3 PCV的分类
        1.1.4 纳入标准
        1.1.5 排除标准
        1.2 检查方法
        1.3 研究材料
        1.3.1 实验仪器及设备
        1.3.2 实验药品与试剂
        1.4 治疗方法
        1.4.1 玻璃体腔注射药物
        1.4.2 给药方法
        1.4.3 随访方法
        1.4.4 观察指标
        1.4.5 统计学分析
第2章 结果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分型及基线特征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CVA的变化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T的变化
        2.4 两组患者注射次数
        2.5 不良反应
第3章 讨论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7)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诊断方法及长期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无创多模式影像诊断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
    1 前言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人工智能在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1 前言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部分 单纯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制剂治疗及联合治疗不同亚型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6年真实世界研究
    1 前言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英文缩略词索引
附录二:综述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三: 个人简历
致谢

(8)血流动力学改变在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血流动力学相关影像学变化与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1.1 前言
    1.2 资料与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方法
        1.2.3 统计学方法
    1.3 结果
        1.3.1 PCV患眼与对照组眼间SFCT、CVI、CCVD比较
        1.3.2 PCV患眼与对照组眼间CDI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
        1.3.3 PCV组CDI血流动力学参数与SFCT、CVI、CCVD的相关性分析
    1.4 讨论
    1.5 结论
第二部分 房水及玻璃体液细胞因子浓度与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2.1 前言
    2.2 资料与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样本收集
        2.2.3 检测方法
        2.2.4 统计学方法
    2.3 结果
        2.3.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2.3.2 PCV组与对照酿水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分析
        2.3.3 PCV组与对照组玻璃体液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分析
        2.3.4 PCV影响因素分析
    2.4 讨论
        2.4.1 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及其受体
        2.4.2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
        2.4.3 炎症因子及趋化因子
    2.5 结论
第三部分 兔眼涡静脉回流受阻模型的建立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研究对象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3.2.3 实验试剂及药品
        3.2.4 实验分组及步骤
        3.2.5 实验动物模型分析
        3.2.6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
        3.3.1 实验动物影像学分析
        3.3.2 实验动物房水/玻璃体液细胞因子分析
        3.3.3 实验动物病理学分析
    3.4 讨论
    3.5 结论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二:综述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三: 个人简历
致谢

(9)脉络膜血管高通透性对康柏西普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产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1章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主要仪器和药品
    1.5 统计学方法
第2章 结果
    2.1 基本资料
    2.2 两组患者BCVA变化情况
    2.3 两组患者CRT变化情况
    2.4 脉络膜血管高通透性PCV患者对侧眼情况
    2.5 两组注药次数的比较
    2.6 不良反应及副作用
第3章 讨论
第4章 结论
第5章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剔络化瘀法联合抗-VEGF PRN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病例来源
    3 临床标准
        3.1 诊断标准
        3.2 纳入标准
        3.3 排除标准
    4 研究方法
    5 治疗方法
        5.1 中药治疗
        5.2 抗-VEGF药物注射
    6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6.1 视功能
        6.2 眼底形态学指标
        6.3 平均球内注射次数
    7 统计学方法
    8 结果分析
        8.1 一般资料情况
        8.2 视功能指标
        8.3 眼底形态学指标
        8.4 平均球内注射次数
        8.5 不良反应情况
    9 讨论
        9.1 抗-VEGF药物治疗的局限性
        9.2 剔络化瘀法联合抗-VEGF PRN对视功能及眼底形态学改变的影响
        9.3 剔络化瘀法在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治疗中的临证思路
    10 结论
    11 不足与展望
第二部分 典型案例
    典型病例1
    典型病例2
    典型病例3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特发性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论文参考文献)

  • [1]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来龙去脉[J]. 刘宏伟. 保健医苑, 2021(12)
  • [2]影响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患者发生黄斑区视网膜下纤维化瘢痕的相关因素分析[D]. 朱哲. 吉林大学, 2021(01)
  • [3]多光谱眼底成像技术在脉络膜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研究[D]. 马菲妍.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4]健脾化浊方联合抗VEGF 3+PRN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D]. 范文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玻璃体黄斑界面疾病患者血清及玻璃体性激素水平变化的研究[D]. 袁雯. 南昌大学, 2020(08)
  • [6]康柏西普不同给药方案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D]. 廖周鹏.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7]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诊断方法及长期治疗研究[D]. 杨景元.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8]血流动力学改变在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 原铭贞.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9]脉络膜血管高通透性对康柏西普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产生的影响[D]. 卜凡君.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10]剔络化瘀法联合抗-VEGF PRN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D]. 赵芳.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标签:;  ;  ;  ;  ;  

特发性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