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黄褐斑中医药综合治疗经验

高原地区黄褐斑中医药综合治疗经验

一、中医综合治疗高原地区黄褐斑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洪文茜[1](2021)在《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联合景天祛斑片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Q开关Nd:YAG1064 nm激光、口服景天祛斑片和Q开关Nd:YAG1064nm激光联合口服景天祛斑片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并对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作进一步分析和探讨。方法:本研究属于临床研究,选取的121例患者来自于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皮肤医疗美容科的黄褐斑患者,所有患者均诊断明确,并能定期治疗和自愿接受随访。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三组。激光治疗组:Q开关Nd:YAG1064 nm激光治疗,共12周;药物治疗组:口服景天祛斑片治疗,1.5g/次(3片),2次/日,连服12周;联合治疗组:Q开关Nd:YAG1064nm激光联合口服景天祛斑片治疗,治疗12周。三组患者疗程结束后随访4周,有无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用相机拍照存储。评估疗效手段包括:黄褐斑面积严重程度指数修改版(m MASI)评分、黄褐斑生活质量评分(Melas QOL)、无创皮肤检测等。记录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数据,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并及时处理,并对数据进行比较及统计分析。结果:疗程结束后,共收集121例完成治疗的黄褐斑患者,女性121例,男性0例;采用激光治疗者40例,药物者41例,联合治疗者40例;121例患者平均年龄为36.75±7.49岁,平均病程为7.05±5.16年。1、本次研究中黄褐斑患者经过12周治疗后,激光治疗组、药物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的m MASI评分下降值分别为:2.60±1.44、1.53±0.96、2.91±1.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5.040,P<0.001)。2、黄褐斑单纯色素型(M型)及色素合并血管型(M+V型)在不同分组治疗效果:M型患者和M+V型患者激光治疗前后m MASI评分下降值分别为:2.95±1.62、2.03±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40,P<0.05);M型患者和M+V型患者药物治疗前后m MASI下降值分别为:1.50±0.77、1.58±1.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9,P>0.05);M型患者和M+V型患者联合治疗前后m MASI下降值分别为:3.25±1.22、2.49±0.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40,P<0.05)。3、激光治疗组、药物治疗组、联合治疗组的患者治疗后Melas QOL的下降值分别为:11.33±6.14、9.10±5.75、14.05±6.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574,P<0.05)。4、满意度调查:激光治疗组、药物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患者满意度调查评分分别为77.5%,67.9%,84.0%,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391,P<0.05)。5、三组治疗后激光治疗组、药物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8.3%、100%,三组患者治疗后改善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635,P<0.001)。结论:1、Q开关Nd:YAG1064 nm激光和Q开关Nd:YAG1064 nm激光联合景天祛斑片对M型黄褐斑治疗效果好。2、景天祛斑片联合Q开关Nd:YAG1064 nm激光治疗黄褐斑相对于仅口服景天祛斑片或仅Q开关Nd:YAG1064 nm激光治疗方案,治疗效果更好。

窦中伟[2](2020)在《脐灸联合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该研究以气滞血瘀型黄褐斑女性为对象,观察对比脐灸联合针刺法与单纯针刺法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气滞血瘀型黄褐斑女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脐灸联合针刺法,每周治疗2次;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法,每周治疗3次。两组患者均共治疗8周。记录治疗前后患者黄褐斑皮损总积分和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变化,对所得数据进行评估与分析,比较两组观察结果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继而评定两组疗法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8周治疗后,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显示治疗后两组的黄褐斑总积分、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数据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组间比较显示两组黄褐斑皮损总积分、下降指数、中医证候量表评分中患者的一般情况量表评分结果为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数据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结束后两组的中医证候量表中未绝经者月经情况评分结果显示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黄褐斑总体疗效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中医证候中患者一般情况疗效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6.67%,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中医证候中未绝经患者月经情况的疗效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0.00%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5.38%对比,二者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灸联合针刺法能有效改善气滞血瘀型黄褐斑患者的皮损情况,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整体状况,对气滞血瘀型黄褐斑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史洪静[3](2020)在《调血消斑饮联合无针水光美容技术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调血消斑饮联合无针水光美容技术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试验,将64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1例,治疗组33例。对照组:口服红花逍遥胶囊;并用棉签将氢醌乳膏涂于皮损处。治疗组:在口服中药调血消斑饮和外用氢醌乳膏的基础上,联合无针水光美容技术治疗。2个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4个疗程。测量初诊时和每个疗程完成后复诊时治疗组和对照组黄褐斑面积,并观察其颜色变化,做好记录,统计分析以评估两组疗效。结果:①治疗4周后、8周后,两组颜色评分、面积评分及总积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4周后、8周后,治疗组疗效指数平均水平分别为43.95%、62.12%,对照组疗效指数平均水平分别为21.53%、38.99%。两组疗效指数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4周后、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4.19%、83.87%,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36.36%、57.58%。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血消斑饮联合无针水光美容技术治疗黄褐斑疗效确切,且明显较对照组有优势。

郭丽媛[4](2020)在《从WIF-1/MITF/Rab27a探索美白玉容汤治疗肾虚血瘀型黄褐斑的作用机制》文中指出目的:导师创立的黄褐斑临床验方美白玉容汤应用于临床20余年,效果显着,但其治疗机制未明。黄褐斑与黑色素的代谢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是黑色素生成的关键转录因子。Wnt抑制因子-1(WIF-1)通过上调典型和非典型Wnt信号通路,影响MITF的生成,刺激黑素生成和黑素小体的转移。Ras家族小GTP酶相关蛋白Rab27a调节黑素细胞中黑素小体的运输。Rab27a的表达受MITF的调节。因此本研究拟通过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人外周血清中WIF-1、MITF、Rab27a三种蛋白含量来探索中药美白玉容汤治疗黄褐斑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临床对照的试验研究方法。选取33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33例肾虚血瘀型黄褐斑患者为试验组。对照组不予处理,试验组予以美白玉容汤颗粒口服,每日1剂,连续治疗8周。比较患者治疗8周前后的黄褐斑皮损严重程度评分(MASI),中医症状积分,黄褐斑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用ELISA法测量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清中抑制黑色素生成的Wnt抑制因子蛋白1 WIF-1、促进黑色素生成的小眼畸形相关转录蛋白MITF、促进黑色素代谢的Ras家族小GTP酶相关蛋白Rab27a的含量。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清中三种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分别比较黄褐斑患者治疗前后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清中三种蛋白含量的关系。结果:美白玉容汤治疗8周后:1、MASI评分:显效9例,好转1 1例,总体好转率达66.67%。2、中医证候:临床治愈1例,显效4例,有效25例,总体有效率达100%。3、黄褐斑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为7.60±4.88分,治疗后为3.23±2.75分,p<0.05,治疗前后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外周血清中WIF-1含量:治疗后,患者外周血清中WIF-1水平升高(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分别与对照组健康人相比,外周血清中WIF-1含量均有差异,其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健康人外周血清中WIF-1含量的95%CI为(1356.66,1529.26)pg/mL,试验组治疗前有24人低于下限值,3人高于上限值,治疗后仅3人低于下限值,且有20人高于上限值。5、外周血清中MITF含量:治疗后,患者外周血清中MITF含量升高(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分别与对照组健康人相比,外周血清中MITF含量均有差异,其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健康人外周血清中MITF含量的95%CI为(6.51,7.45)ng/mL,患者治疗前有19人低于下限值,治疗后仅8人低于下限值,新增14人高于上限值。6、外周血清中Rab27a含量:治疗后,患者外周血清中Rab27a水平升高(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分别与对照组健康人相比,外周血清中Rab27a含量均有差异,其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健康人外周血清中Rab27a含量的95%CI为(1524.01,1673.99)pg/mL,治疗前有19人低于下限值,9人高于上限值,治疗后仅4人低于下限值,且有17人高于上限值。结论:美白玉容汤治疗黄褐斑具有优势,用药8周后患者的MASI评分、中医证候、黄褐斑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明显。升高外周血清中的WIF-1水平、Rab27a水平可能是美白玉容汤治疗黄褐斑的机制之一。MITF含量不降反升,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吕宛春[5](2020)在《背俞穴埋针联合氢醌治疗肾气不足型黄褐斑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运用背俞穴埋针联合氢醌治疗肾气不足型黄褐斑患者,通过观察治疗前后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ASI)、中医症候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表(DLQL)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变化来评定临床疗效,为该联合疗法治疗肾气不足型黄褐斑提供临床证据。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纳入肾气不足型黄褐斑患者共65人,通过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2组,其中试验组32例,对照组33例。试验组采用背俞穴埋针联合外涂氢醌进行治疗,其中背俞穴埋针每5天治疗1次,以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并每晚在皮损处涂抹适量2%氢醌乳膏1次,连续60天。对照组仅外涂氢醌,用法及疗程同试验组。使用SPSS20.0软件对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的MASI、中医症候、DLQL、HAMD的评分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评价其疗效。结果: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患者共61例,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治疗后的MASI、中医症候、DLQL、HAMD的评分与均比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而试验组的上述各项评分治疗前后的分差均较对照组大(P<0.05),说明两种疗法均能改善患者的皮损、中医症候、生活质量及抑郁情绪,而联合疗法在改善程度上更佳,尤其在改善患者中医症候及抑郁情绪方面效果更显着。试验组有效率为80.00%优于对照组的70.97%(P=0.046<0.05),说明该联合疗法治疗肾气不足型黄褐斑的疗效优于单纯外涂氢醌。结论:背俞穴埋针联合氢醌能安全有效地改善肾气不足型黄褐斑患者的皮损、中医症候、生活质量及抑郁情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冯今虹[6](2020)在《参归仁合剂治疗女性黄褐斑(气血亏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实验研究方法,通过对比参归仁合剂联合氨甲环酸与单用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后皮损状态评分,评估参归仁合剂医治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性与安全性。以期能够探索出有效医治黄褐斑的中成药制剂,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黄褐斑探索新的、安全、且方便的临床治疗思路和方法。方法:本研究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皮肤科及医学美容科门诊就诊病人中选取偏于气血亏虚型的女性黄褐斑患者,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共计120名,而后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参归仁合剂联合氨甲环酸片口服,对照组仅予以氨甲环酸片,两组均需接受3个月的治疗,并于治疗第一个月后、第二个月后、第三个月后复诊时,对患者皮损颜色、皮损面积等进行MASI评分,同时测量皮肤亮度(L*)值,最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三个月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MASI评分经统计学分析:P=0.0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皮肤亮度(L*)值经统计学分析P=0.0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了到83.02%,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仅有65.38%,且P<0.05,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对于气血亏虚型的女性黄褐斑患者,参归仁合剂联合氨甲环酸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氨甲环酸;(2)参归仁合剂能明显改善患者黄褐斑皮损面积、色素程度及皮肤亮度。(3)参归仁合剂临床疗效确切,服用方法便捷,无毒副作用,病人依从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王婷婷[7](2020)在《滴速控制在中药直肠滴注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完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滴速变化对中药直肠滴注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利用黄褐斑的中医证候评分和黄褐斑面积和严重指数(MASI)进行疗效评价,利用自评量表进行舒适度评价,探索使药物保留时间较久的滴药速度,探索出一个疗效高、舒适度佳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选择符合黄褐斑诊断标准并符合肝郁气滞型的黄褐斑患者60例,随机分成3组,称为高速灌肠组、中速灌肠组、低速灌肠组。在保证药液温度、灌肠管插入深度、灌肠压力等一致的情况下,改变滴药速度,使高速灌肠组灌肠速度控制在80-90滴/分,中速灌肠组控制滴速为60-70滴/分,低速灌肠组控制滴速为40-50滴/分,治疗均予以逍遥散灌肠,并辅以玉容散敷面。治疗以15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疗程、治疗2疗程、治疗3疗程记录患者黄褐斑MASI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在每次治疗后记录药物直肠保留时间及进行舒适度自评。统计数据后,利用SPSS20.0进行疗效及舒适度的评价。结果:(1)治疗疗效比较本研究治疗结束后,高速组治疗的20例,基本治愈0人,显效3人,好转10人,无效7人,有效率为65%;中速组治疗的20例,基本治愈1人,显效8人,好转10人,无效1人,有效率为95%;低速组治疗的20例,基本治愈0人,显效4人,好转9人,无效7人,有效率为65%。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组间比较,中速组与高速组、低速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高速组与低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舒适度及药物直肠保留时间比较三组患者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为三组舒适度不全一样,进一步两两比较,中速组与高速组、低速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高速组与低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的药物直肠保留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为三组保留时间不全一样,进一步两两比较,中速组与高速组、低速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高速组与低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发现逍遥散直肠滴注可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同时,滴速的变化会影响药物在直肠的保留时间,影响药物吸收效果,也影响到患者灌肠时的舒适感,以60-70滴/分的滴药速度为佳。

李静儒[8](2019)在《逍遥散加减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逍遥散加减治疗黄褐斑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Meta分析,为逍遥散加减治疗黄褐斑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的依据。资料与方法:通过检索中外电子数据库,收集逍遥散加减治疗黄褐斑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定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12月31日。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或单独使用逍遥散。严格依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及数据提取,对纳入系统评价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对其临床有效率、皮损评分、不良反应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篇文献,共纳入1027例患者,其中试验组530例,对照组497例。试验组可分为联合应用逍遥散与单独应用逍遥散两种情况,故对其进行亚组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临床有效率:有9项研究试验组为联合应用逍遥散,Meta分析结果显示[RR=1.52,95%CI为(1.35,1.70)],Z=7.15,P<0.00001。有3项研究试验组为单独应用逍遥散,Meta分析结果显示[RR=1.71,95%CI为(1.37,2.14)],Z=4.77,P<0.00001。由此可见单独或者联合应用逍遥散加减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有效率优于应用常规治疗对照组。2.皮损积分:有2项研究试验组为联合应用逍遥散,Meta分析结果显示[MD=-0.64,95%CI为(-0.98,-0.30)],Z=3.66,P<0.01。有1项研究试验组为单独应用逍遥散,Meta分析分析结果显示[MD=-0.44,95%CI为(-1.06,0.18)],Z=1.4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联合应用逍遥散加减治疗黄褐斑的皮损积分低于常规治疗对照组。3.显效时间及治愈时间:联合应用逍遥散加减治疗黄褐斑,可缩短患者的显效时间、促进患者疾病治愈(P<0.05)。4.不良反应发生率:RR=0.59,95%CI[0.37,0.93],Z=2.25,P=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纳入研究合并效应量位于无效竖线左侧,说明逍遥散加减治疗黄褐斑患者在不良反应方面存在优势。结论:1.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逍遥散加减治疗黄褐斑与常规治疗对比具有以下优势:临床有效率高、皮损改善效果佳、显效时间及治愈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2.由于本研究所纳入的文献数量偏少,且质量普遍不高,上述结果仍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RCT进一步证实。

杨雨晴[9](2019)在《玉容散中药熏蒸配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气滞血瘀证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应用玉容散熏蒸配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气滞血瘀证黄褐斑的临床研究,为中医药内外合用治疗黄褐斑提供更多的思路借鉴。方法:选择7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桃红四物汤口服,每日3次,每次100ml,每日1剂;治疗组给予玉容散熏蒸配合桃红四物汤口服,面部熏蒸每3日1次;两组均口服维生素E 0.1g/次,1次/d,维生素C 0.2g/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12周;于治疗前、第2周、第4周、第8周、治疗结束(第12周)观察记录患者皮损面积、皮损颜色、中医兼证及不良反应情况;研究结束后对治疗效果治愈及显效的患者进行三个月的随访,观察其复发情况。最终对两组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疗效分析治疗组痊愈1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5.29%,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4例、有效1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3.64%。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2.两组复发率分析治疗组中,痊愈及显效患者共19例,复发2例;对照组中,痊愈及显效的患者共4例,复发1例。两者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不良反应事件分析两组均未出现重度不良反应事件,治疗组共3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2例轻度不良反应。两组不良事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容散中药熏蒸治疗气滞血瘀证黄褐斑在皮损改善方面优于口服桃红四物汤,中药熏蒸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中药对照组,值得进一步研究。

黄品瑜[10](2019)在《七子白免洗药膜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中药七子白免洗药膜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黄芪霜涂抹面部黄褐斑进行疗效观察,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七子白药液进行疗效观察。记录治疗前后黄褐斑面积和严重指数(MASI)评分及VISIA皮肤检测仪分析的表面色斑、紫外线色斑、棕色色斑百分数值,连续治疗8周结束后,进行统计及疗效评价。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64例临床病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完成32例,治疗组临床基本治愈0例,显效2例,有效2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7%。对照组32例患者,临床基本治愈0例,显效0例,有效11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35.48%。(2)治疗后两组MASI数值进行皮损评分比较,两组与自身治疗前评分比较,经检验P<0.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有显着性差异,结果表示两组均与治疗前有好转,但组间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经VISIA统计分析数值,统计治疗前后表面色斑、棕色色斑、紫外线色斑的数值,经检验P<0.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有显着性差异,结果表示两组均与治疗前有好转,但组间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次疗效观察将七子白免洗药膜组与单纯黄芪霜组治疗黄褐斑进行比较,分别从黄褐斑面积和严重指数(MASI)进行皮损评分及VISIA皮肤检测仪的表面色斑、棕色色斑、紫外线斑的评分数值进行治疗前后评分比较、总有效率,得出以下结论:(1)两种治疗均对黄褐斑有疗效,能适当减少皮损大小、淡化皮损颜色,而七子白免洗药膜组皮损指数改善明显优于单纯黄芪霜组。(2)两种治疗均对黄褐斑有疗效,而七子白免洗药膜组总有效率高于单纯黄芪霜组的总有效率。(3)本次研究七子白免洗药膜治疗女性黄褐斑的疗效较明显,使用操作上较方便,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应用。

二、中医综合治疗高原地区黄褐斑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医综合治疗高原地区黄褐斑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联合景天祛斑片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仪器设备及药品
    2.3 研究方法
    2.4 临床疗效管理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样本的一般情况
    3.2 黄褐斑分型情况
    3.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mMASI评分比较
    3.4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Melas QOL评分比较
    3.5 M型和M+V型的患者三种治疗方法疗效的比较
    3.6 三组患者治疗后改善率比较
    3.7 患者满意度评价
    3.8 医生整体评价
    3.9 黄褐斑的发病因素统计
    3.10 典型病例治疗前后对比照片
    3.11 不良反应
    3.12 随访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黄褐斑病因及相关发病机制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脐灸联合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研究内容
    二、一般资料
        (一)病例来源
        (二)病例选择标准
        1.诊断标准
        2.纳入标准
        3.排除标准
        4.剔除标准
        5.脱落标准
    三、研究方法
        (一)分组方法
        (二)治疗方法
        (三)观察指标
        (四)疗效判定标准
        (五)异常情况预防、紧急处理及安全性评估
        (六)统计学处理方法
    四、研究结果
        (一)一般资料分析
        (二)治疗前病例情况分析
        (三)疗效分析
        (四)脱落情况及不良反应记录
讨论
    一、祖国医学对黄褐斑的认识
        (一)祖国医学对黄褐斑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二)祖国医学对黄褐斑“气滞血瘀”证型的认识
    二、现代医学对黄褐斑的认识
        (一)现代医学对黄褐斑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二)现代医学对黄褐斑的治疗
    三、脐灸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的疗效机理探析
        (一)脐的生理特点及与经络、脏腑的联系
        (二)脐灸药物组方分析
        (三)脐灸治疗作用探析
    四、针刺选穴组方分析
    五、脐灸联合针刺法的综合作用
    六、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近十年黄褐斑中医外治法概况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医证候评分量表
致谢
发表论文

(3)调血消斑饮联合无针水光美容技术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一般资料
        (一) 病例来源
        (二) 年龄对比
        (三) 病程对比
    二、诊断标准
        (一) 西医诊断标准
        (二)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三) 临床分型
    三、病例选取
        (一) 纳入标准
        (二) 排除标准
        (三) 终止、剔除标准
    四、治疗
        (一) 药物和仪器
        (二) 治疗方法
        (三) 注意事项
    五、观察指标
        (一) 疗效观察
        (二) 不良反应观察
    六、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一) 评分标准
        (二) 疗效标准
    七、统计学处理
    八、研究结果
        (一) 一般情况分析
        (二) 皮损评分
        (三) 临床疗效
        (四) 不良反应统计
讨论
    一、黄褐斑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 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 中医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调血消斑饮方药分析
        (一) 组方依据
        (二) 中药组方分析
        (三) 现代药理分析
    三、无针水光美容技术
        (一) 无针水光美容技术的作用原理
        (二) 无针水光美容技术的应用
        (三) 维生素C与透明质酸的作用
    四、研究结果分析
        (一) 一般情况分析
        (二) 皮损评分分析
        (三) 综合疗效分析
        (四) 安全性分析
    五、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黄褐斑联合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4)从WIF-1/MITF/Rab27a探索美白玉容汤治疗肾虚血瘀型黄褐斑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黄褐斑的中医研究
        1、黄褐斑病名历史沿革
        2、黄褐斑的病因病机
        3、黄褐斑的中医治疗
        4、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黄褐斑西医研究进展
        1、黄褐斑的流行病学特征
        2、黄褐斑病因及病理机制
        3、临床表现及分型
        4、黄褐斑的西医治疗
        5、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4、研究结果
        5、讨论与分析
    结论
        1、一般情况
        2、临床疗效
        3、外周血清中的三种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知情同意书
    附表2: 中医体征评分表
    附表3: 黄褐斑生活质量指标调查表(DLQI)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5)背俞穴埋针联合氢醌治疗肾气不足型黄褐斑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一、流行病学
        二、发病因素及相关机制
        三、治疗
    第二节 中医学对黄褐斑的认识
        一、病因病机
        二、中医治疗方法
    第三节 埋针法的临床应用概况
    第四节 联合疗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二、病例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脱落标准
        六、脱落病例处理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随机分组方法
        二、治疗方案
        三、观测指标
        四、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的记录及处理
        五、统计学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入组情况
        二、病情可比性分析
        三、疗效性观测指标比较
        四、不良反应记录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第一节 理论分析
        一、选题依据
        二、选用埋针法的依据
        三、选择背俞穴的依据
    第二节 研究结果分析
        一、病情可比性分析
        二、观测指标分析
        三、临床疗效分析
        四、安全性分析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一、样本量方面
        二、评价指标方面
        三、治疗周期方面
        四、远期随访方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6)参归仁合剂治疗女性黄褐斑(气血亏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方法
        1、病例来源
        2、病例选择标准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标准
        2.5 脱落标准
        2.6 中止标准
        3、方案设计
        3.1 样本数确定与分组
        3.2 治疗方法
        3.3 病例随访及病例脱落处理
        3.4 观察指标与方法
        4、工作流程
        5、不良反应观察
        6、安全性判定标准
        7、统计方法
    三、研究结果
        1、治疗前患者相关指标的统计分析
        1.1 两组黄褐斑患者入组情况分析
        1.2 两组黄褐斑患者的年龄情况分析
        1.3 两组黄褐斑患者在治疗前MASI评分的统计分析
        1.4 两组黄褐斑患者治疗前皮肤亮度(L*)评分比较分析
        2、黄褐斑患者治疗前后的数据统计比较
        2.1 两组黄褐斑患者治疗后1个月的MASI评分比较
        2.2 两组黄褐斑患者治疗后2个月的MASI评分比较
        2.3 两组黄褐斑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MASI评分比较
        2.4 两组黄褐斑患者治疗前后组内MASI评分比较
        2.5 两组黄褐斑患者治疗后1个月的皮肤亮度(L*)比较
        2.6 两组黄褐斑患者治疗后2个月的皮肤亮度(L*)比较
        2.7 两组黄褐斑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皮肤亮度(L*)比较
        2.8 两组黄褐斑患者治疗前后组内皮肤亮度(L*)评分比较
        2.9 两组黄褐斑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分析
        3、安全性(不良反应)分析
        4、研究结果分析
第二部分 讨论与分析
    1、关于治疗方案的分析
        1.1 选证依据
        1.1.1 气血失调
        1.2 选方依据
        1.2.1 参归仁合剂组方原则
        1.2.2 参归仁合剂现代药理研究
        1.3 选药依据
    2、指标相关性分析
    3、中医药治疗黄褐斑机制研究
        3.1 、抑制酪氨酸酶
        3.2 、平衡激素水平
        3.3 、抗氧化
结论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文献综述
    1、中医对黄褐斑的认识
        1.1 病名溯源
        1.2 病因病机探讨
        1.2.1 脏腑
        1.2.2 气血
        1.2.3 经络
        1.2.4 其他
        1.3 中医治疗
        1.3.1 内治法
        1.3.2 外治法
    2、西医对黄褐斑的认识
        2.1 发病原因
        2.1.1 激素水平紊乱
        2.1.2 遗传
        2.1.3 紫外线
        2.1.4 氧自由基损害
        2.1.5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2.2 治疗方法
        2.2.1 化学剥脱治疗
        2.2.2 光电治疗
        2.2.3 药物治疗
    3.小结
    参考文献
附件1: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附件2:病例报告表

(7)滴速控制在中药直肠滴注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西医对黄褐斑的研究
        1 流行病学研究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2.1 内分泌因素
        2.2 紫外线照射
        2.3 精神因素
        2.4 遗传易感性
        2.5 微量元素及维生素
        3 黄褐斑西医治疗
        3.1 系统药物治疗
        3.2 外用药物
        3.3 物理激光治疗
    第二节 中医对黄褐斑的研究
        1 病因病机
        1.1 从脏腑论治
        1.1.1 从肝论治
        1.1.2 从脾论治
        1.1.3 从肾论治
        1.2 从瘀血论治
        2 治疗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脱落及剔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分组方案
        3.2 治疗方案
        3.3 观察指标
        3.4 疗效评价
        3.5 统计学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研究病例情况介绍
        4.2 一般资料分析
        4.3 三组治疗前MASI、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4.4 三组患者治疗后MASI评分
        4.5 三组疗效比较
        4.6 三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
        4.7 中医证候疗效
        4.8 舒适度评分
        4.9 药物保留时间
    5 结果
讨论
    1 中药直肠滴注治疗有效性的分析
    2 探索中药滴注速度的重要性
    3 选择证型为肝郁气滞型的原因
    4 逍遥散的治疗依据
    5 玉容散的原理探索
    6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缩略词表
综述 中药直肠滴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

(8)逍遥散加减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9)玉容散中药熏蒸配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气滞血瘀证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一般资料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2.1 西医诊断标准
        2.2.2 西医临床病因分型
        2.2.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脱落与剔除标准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1 研究设计
        1.1 总体设计
        1.2 样本量计算
        1.3 随机分组
    2 技术路线图
    3 治疗方法
        3.1 治疗组:玉容散中药熏蒸合口服加减桃红四物汤
        3.2 对照组:口服加减桃红四物汤
        3.3 药物及治疗用具来源
    4 注意事项
    5 治疗疗程及随访时间
    6 观察指标
        6.1 基本信息
        6.2 基本病史
        6.3 疗效观察指标
        6.3.1 皮损面积及颜色评分
        6.3.2 中医兼证症状评分
    7 疗效评定标准
    8 安全性评价
    9 随访
    10 数据分析及统计方法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病例完成情况
    2 一般情况
        2.1 两组入组及脱落情况
        2.2 两组性别分布情况
        2.3 两组年龄情况分析
        2.4 两组病程情况
        2.5 社会特征构成
        2.6 临床特征构成
    3 两组治疗前后效果比较
        3.1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3.2 两组皮损面积评分对比
        3.3 两组皮损颜色评分对比
        3.4 两组皮损总积分评分对比
        3.5 两组中医兼证改善情况分析
        3.6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情况
        3.7 复发情况
第四部分 讨论
    1 立论依据
    2 现代医学对本病病机及机制的认识
        2.1 黑素合成及转运降解等过程
        2.2 黑素合成、转运及降解过程中重要的酶、信号通路
        2.3 黄褐斑发病病机及机制
    3 中医治疗黄褐斑病因、病机的认识
        3.1 病名溯源
        3.2 传统医学对黄褐斑病因、病机的认识
        3.3 现代中医对黄褐斑病因、病机的认识
    4 本研究治疗依据
        4.1 选用玉容散依据
        4.2 选用中药熏蒸依据
        4.3 选用加减桃红四物汤依据
    5 此次研究结果分析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一:样本量估算
附件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10)七子白免洗药膜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实验技术路线
        2.3 随机分组方法
        2.4 单盲试验方法
        2.5 样本量计算公式
        2.6 病例的来源与选择
        2.7 病例诊断标准
    3.治疗方法
        3.1 实验治疗用品
        3.2 治疗用品制备方法
        3.3 七子白免洗药膜(治疗组)使用方法
        3.4 单纯黄芪霜(对照组)使用方法
        3.5 治疗期间注意事项
        3.6 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法
        3.7 疗效判定标准
        3.8 统计方法
    4.研究成果
        4.1 病例完程情况
        4.2 一般临床资料
        4.3 疗效评价
        4.4 不良反应
        4.5 典型病例
    5.讨论
        5.1 黄褐斑的病因及诱因
        5.2 黄褐斑的治疗方法
        5.3 古方七子白的认识
        5.4 选用黄芪霜为药膜基质的原因
        5.5 乙醇浸提的基理
        5.6 药膜PH值对皮肤的影响
        5.7 VISIA皮肤检测仪应用的基本认识
    6.结果分析
    7.结论
    8.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综述
    1.与黄芪霜相关的临床应用
        1.1 临床研究中黄芪霜的应用
        1.2 中药黄芪的美容成分分析
        1.3 中药黄芪在治疗皮肤疾病的研究
    2.VISIA皮肤检测仪的临床应用进展
        2.1 临床研究中使用VISIA皮肤检测仪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实验用品图片展示
附录二: 典型病例及其VISIA图像检测报告
附录三: 参加黄褐斑治疗的知情同意书
附录四: 七子白免洗药膜治疗女性黄褐斑疗效观察表
附录五: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四、中医综合治疗高原地区黄褐斑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联合景天祛斑片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D]. 洪文茜. 大理大学, 2021(09)
  • [2]脐灸联合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D]. 窦中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调血消斑饮联合无针水光美容技术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D]. 史洪静.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从WIF-1/MITF/Rab27a探索美白玉容汤治疗肾虚血瘀型黄褐斑的作用机制[D]. 郭丽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背俞穴埋针联合氢醌治疗肾气不足型黄褐斑的临床研究[D]. 吕宛春.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6]参归仁合剂治疗女性黄褐斑(气血亏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冯今虹.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滴速控制在中药直肠滴注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D]. 王婷婷.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逍遥散加减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D]. 李静儒.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9]玉容散中药熏蒸配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气滞血瘀证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杨雨晴.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10]七子白免洗药膜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D]. 黄品瑜.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高原地区黄褐斑中医药综合治疗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