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白术倍半萜内酯拮抗离体大鼠子宫收缩(英文)

三种白术倍半萜内酯拮抗离体大鼠子宫收缩(英文)

一、三种白术倍半萜烯内酯拮抗大鼠离体子宫收缩(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方雨婷[1](2021)在《加味安胎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比较治疗组(加味安胎方联合低分子肝素)与对照组(中药安慰剂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探讨加味安胎方的作用机理,以期为临床上提供有效且安全的用药方案?方法:从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收集至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且符合纳入要求的早孕期复发性流产患者,经过14个月的病例收集,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并同意入组实验的病例76例,采用随机单盲法,将入选的符合研究要求的76例患者按就诊顺序进行编号,采用SPSS26.0软件随机数字排序法来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人,其中使用低分子肝素及加味安胎方治疗的患者38例(治疗组);使用低分子肝素和中药安慰剂治疗的患者38例(对照组)?同时治疗4周,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在中医症状积分、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凝血六项(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PT)、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临床疗效、保胎结局、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情况,来评估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每周进行一次血清激素(HCG、E2、P)水平测定和B超监测来了解胚胎发育情况,每周行一次肝功能测定以及时发现药物毒副作用,以便即使调整患者用药方案?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治疗组t=9.898,P<0.01;对照组t=7.156,P<0.01,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经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有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t=2.328,P=0.023<0.05,治疗组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经过4周的治疗后(孕10周),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子宫动脉RI的值较治疗前(孕6周)均显着降低(P<0.01),且治疗后(孕10周)治疗组平均子宫动脉RI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3.凝血六项的比较:比较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凝血六项)AT-III、PT、APTT、TT、D-Dimer、FIB:P值均大于0.05,说明治疗前俩组没有统计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4周前后的D-Dimer、FIB,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在D-Dimer、FIB上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1)?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4周前后的AT-III、PT、APTT、TT?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1)?4.临床总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3%,治疗组的临床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5.保胎结局的比较: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保胎结局:治疗组保胎成功30人,失败5人,保胎成功率为85.7%;对照组保胎成功23人,保胎失败13人,保胎成功率63.9%,c2=4.467,P<0.05,说明治疗组保胎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不良反应的比较: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测量、三大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进行检查,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说明两组的治疗方案均有一定的安全性,未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口服中药汤剂过程中,治疗组出现恶心2例,后均自行缓解、继续治疗?结论:1.治疗组(加味安胎方联合低分子肝素)在治疗PTS所致RSA上的总有效率为82.9%,其疗效优于对照组(中药安慰剂联合低分子肝素)的总有效率为58.3%,说明导师在寿胎丸基础上添加活血化瘀类中药的加味安胎方在临床治疗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安全可靠,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2.治疗组(加味安胎方联合低分子肝素)能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凝血六项、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起效快,疗效好,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推广运用于临床。3.加味安胎方联合低分子肝素能有效提高PTS所致RSA患者的保胎成功率,其保胎成功率为85.7%,优于中药安慰剂联合低分子肝素组患者为63.9%。

张焱[2](2020)在《“崩漏停”物质基础初步研究及红眼树蛙中多肽的克隆和效应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崩漏,又被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在女性中的总发病率约为20%~22%,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失去正常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阴道不规则流血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崩漏停为临床经验方,在多年的使用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且用药量少,患者依从性较好。但是其起效成分尚不明确,阻碍其进一步的发展与应用。因此,本论文旨在研究其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物质基础。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系统地介绍了崩漏、崩漏停中各组成药味(蒲黄、五灵脂、三七、当归、醋香附)化学成分及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的研究进展。第二章至第五章为实验部分,其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相应结论如下:崩漏停中间体制备工艺研究:崩漏停组方为蒲黄、五灵脂、三七、当归、醋香附,需对其进行中间体的制备,为后续的实验提供质量稳定的供试品,因此本节首先对中间体制备的工艺路线进行考察。首先,以各药材中指标成分的相对提取率及小鼠凝血和出血实验结果为指标,对三条工艺路线(路线一:全方水提醇沉;路线二:当归、醋香附、三七三味饮片醇提,药渣与蒲黄、五灵脂合并水提醇沉;路线三:蒲黄、当归、醋香附、三七四味饮片醇提,药渣与五灵脂合并水提醇沉)进行考察,考察结果显示其中工艺三最优。确定大体工艺路线后,对醇回流提取及水提次数进行优选。结果显示蒲黄、三七、当归、醋香附醇提1次,药渣与五灵脂合并,加水煎煮2次较为合理。筛选得到较优的工艺路线后,对其中的工艺条件进行优选,包括不同水平的醇浓度、加醇量、醇提时间、水提时间、加水量、用于醇沉的药液浓度、醇沉浓度及醇沉时间进行考察。最终确定的崩漏停中间体制备工艺为取蒲黄、三七、当归、醋香附,加60%乙醇9倍量,加热回流提取1.5小时,滤过得醇提液,备用。经醇提后的药渣与五灵脂合并,加水8倍量,加热回流提取2小时,滤过,药渣加水6倍量,加热回流提取1小时,滤过,将两次水提液合并,减压浓缩至含生药量3 g/ml,加乙醇至醇浓度为60%,静置12小时,将上清液过滤,与醇提液合并,减压浓缩得稠膏中间体,备用。崩漏停化学成分研究: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建立在充分了解所含化学成分的基础上,因此本部分通过指纹图谱与血清药物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找出特征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与入血成分的交集,缩小药效物质基础范围。(1)崩漏停指纹图谱研究:由于复方中化学成分复杂,故采用HPLC-UV-ELSD建立崩漏停指纹图谱。对洗脱条件、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雾化体积流量等条件进行优化,最终确定的色谱条件为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B)-0.1%甲酸(C),采用梯度洗脱条件,0~10 min:5%(B)~10%(B),10~12 min:10%(B)~13%(B),12~16 min:13%(B)~15%(B),16~27 min:15%(B)~16%(B),27~37 min:16%(B)~25%(B),37~52 min:25%(B)~38%(B),52~57 min:38%(B)~45%(B),57~69 min:45%(B)~95%(B),69~77 min:95%(B)~97%(B),77~80 min:97%(B)~100%(B)。流速为 1ml·min-1,紫外检测波长 265nm,柱温为30℃,进样量10 μl。蒸发光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10℃,载气流速2.0 L·min-1,记录时间80min。结果于紫外检测器下标定27个共有峰,于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下标定5个共有峰,其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实验结果中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RSD均小于3%,十批崩漏停供试品溶液的相似度均大于0.9。然后,将各药材图谱与崩漏停指纹图谱进行比对,对特征峰进行药材归属分析。结果显示,UV条件下,8个色谱峰来自蒲黄,3个特征峰来自五灵脂,6个色谱峰来自当归,6个色谱峰来自醋香附,1个色谱峰为蒲黄、五灵脂共有,2个色谱峰为五灵脂、醋香附共有,1个色谱峰为五灵脂、当归、醋香附共有。ELSD条件下,4个色谱峰来自三七,1个色谱峰为蒲黄、三七共有。另外,通过与混合标准品溶液色谱图进行比对,确定UV条件下,2号、4号、13号、14号、16号、26号色谱峰分别为没食子酸、原儿茶酸、香蒲新苷、阿魏酸、异鼠李素-3-0-新橙皮苷、α-香附酮,ELSD条件下,1’号、2’号及3’号色谱峰分别为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2)崩漏停血中移行成分分析:中药复方中成分构成复杂,但是对于用于口服的复方来说,成分只有入血才能在体内发挥药效,因此通过血清药理学的方法,研究其入血成分。利用LC-MS对崩漏停提取液及含药血清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并找到指纹图谱特征峰与入血成分中的交集。结果显示,崩漏停提取液于负离子模式下共检测出19个成分,于正离子模式下共检测出52个成分,其中9个成分在两个模式下均能被检测到,并利用保留时间确定了指纹图谱中25个特征峰。在此基础上,将这些成分于给药血清的LC-MS图中进行检索,发现其中有17个共有成分,分别为香蒲新苷、新橙皮苷、橙皮苷、槲皮苷、柚皮素、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咖啡酸、阿魏酸、藁本内酯、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丁烯基苯酞、α-香附酮,因此将崩漏停的药效物质基础范围缩小至该17种化学成分,但各成分药效需要后续实验进行证明。崩漏停体外药效研究:上一部分对崩漏停全方及其入血成分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其中可能是起效成分的17个成分。本部分通过拆方及单体成分对体外大鼠血浆进行给药的方式,从两个方面初步确定崩漏停发挥止血及活血双向药效的部位及成分。(1)崩漏停各拆方部分体外药效研究:将崩漏停全方分为蒲黄、五灵脂药对及三七、当归、醋香附部分,于体外对大鼠血浆进行给药,以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为指标,测定全方及各拆方部位在体外的止血及活血效果。结果显示,崩漏停全方及三七、当归、醋香附部分具有明显的延长凝血时间的作用,而蒲黄、五灵脂药对则呈现明显的缩短凝血时间的作用。(2)崩漏停各化学成分体外药效研究:将上述17种化学成分于体外对大鼠血浆进行给药,以PT、TT、APTT为指标,测定各化学成分在体外的止血及活血效果。结果显示,黄酮类成分及其苷元、大部分有机酸类成分可缩短凝血时间,皂苷类成分、当归中的挥发油类成分及阿魏酸可延长凝血时间,而香附中的α-香附酮则无明显影响。崩漏停网络药理学研究:在上一部分中,通过体外筛选发现17种化学成分在崩漏停发挥止血活血效果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本部分以这些成分为研究对象,利用网络药理学探究崩漏停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作用机制。分析结果显示其发挥药效的机制可能与促进血管生成、参与雌激素信号通路以及干涉细胞周期有关。天然产物作为新药的重要来源,对医药发展来说一直都是必不可少的。从两栖动物的皮肤分泌物中分离出来的具有独特结构和功能的多种活性成分,尤其是多肽,在医学领域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本文中,通过分子克隆从红眼树蛙(Agalychnis callidryas)中鉴定出了属于Phylloseptin家族的多肽,并根据其分子量将该条肽命名为QUB-1541。然后,通过固相合成的方法成功合成了成熟肽,并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以及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sation time-of-flight mass,MALDI-TOF MASS)对其进行纯化和鉴别。将纯化后的纯肽进行生物活性检测,发现QUB-1541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作用优于革兰氏阴性菌,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8μM而对大肠杆菌的MIC为512μM。同样,QUB-1541也可抑制真菌,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其MIC为128μM。对上述微生物的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检测结果表明,最高浓度的QUB-1541对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没有杀灭作用。但是,QUB-1541在较低的16μM水平下可以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并且在此浓度下,溶血作用也较弱。另外,QUB-1541也有一定的抗癌作用,但仅在l0-4M下对癌细胞PC-3、U251MG、H157有效。综上,鉴于其良好的抗革兰氏阳性菌作用以及较低的溶血毒性,QUB-1541具有后续的研究价值。

吴倩[3](2020)在《补肾清热活血方联合微粉化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先兆流产(Threatened Abortion)是妊娠期常见并发症,在妊娠人群中约占20%-25%,并且约50%的先兆流产未经干预治疗会演变为流产或不完全流产,同样先兆流产会增加一系列围产期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的比率。由于工作压力、环境因素、年龄因素等,先兆流产的发生率有逐渐增长的趋势。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能有效的治疗早期先兆流产,改善临床症状,对进一步改善孕妇生活质量、情绪状况及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本研究主要通过观察补肾清热活血方联合微粉化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初步探究其作用机理,旨在为临床上提供有效且安全的用药方案。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筛选64例于2019年3月-2019年10月就诊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妇科门诊的先兆流产患者中,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基线访问完成后,将入选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人。治疗组予补肾清热活血方联合黄体酮软胶囊治疗,对照组予黄体酮软胶囊。对两组均治疗3周,每周进行一次血清激素(HCG、E2、P)水平测定;根据临床情况行B超监测胚胎发育情况,并记录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激素水平。同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保胎例数31例,1例发生胚胎停育,保胎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有效保胎例数26例,其中5例发生胚胎停育,1例发生自然流产,保胎有效率为81.2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证候积分值较治疗前均降低(P<0.001),而治疗组降低幅度更为明显(P<0.05)。3.妊娠血清HCG、E2、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HCG水平在治疗的3周期间,治疗组增长的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至妊娠12周均成下降趋势;而E2及P值均随着孕周增加而明显增长,且治疗组的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4.安全性比较:纳入的64例先兆流产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治疗组出现便秘2例,恶心呕吐1例,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3例,后自行缓解。两组在治疗干预的前后进行了生命体征测量、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甲状腺功能的安全性检查,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两组的治疗方案均有一定的安全性,未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1.补肾清热活血方联合微粉化黄体酮的治疗方法在改善先兆流产症状,以及提高血清激素(HCG、E2、P值)水平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用微粉化黄体酮的对照组。2.补肾清热活血方联合微粉化黄体酮的方法在临床治疗先兆流产上安全可靠,有非常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魏守庆[4](2020)在《补气化瘀固冲汤治疗脾虚证月经过多出血期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补气化瘀固冲汤治疗脾虚证月经过多出血期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进行疗效评价,为专方治疗脾虚证月经过多提供进一步临床及理论依据。方法:搜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及住院部、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2例,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的方法,按照就诊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补气化瘀固冲汤组(治疗组)和独一味胶囊组(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月经失血图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内膜厚度、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变化情况;并对补气化瘀固冲汤治疗脾虚证月经过多出血期的临床疗效进行客观评价。结果:1.月经失血图(Pictorial Blood Loss Assessment Chart,PBAC)评分:两组组内比较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补气化瘀固冲汤与独一味丸均有改善月经量多的疗效;组间比较显示,治疗后两组间月经失血(PBA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补气化瘀固冲汤与独一味胶囊在改善月经量多疗效上疗效相当。2.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88%,两组有显着差异(P<0.05),说明补气化瘀固冲汤治疗脾虚证月经过多改善中医证候疗效方面优于独一味胶囊组。3.子宫内膜厚度:治疗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补气化瘀固冲汤可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对照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独一味胶囊在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方面效果不明显。治疗后,组间比较显示,两组间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补气化瘀固冲汤在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方面优于独一味胶囊组。4.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补气化瘀固冲汤与独一味胶囊均能降低月经过多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显示,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补气化瘀固冲汤与独一味胶囊在改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方面疗效相当。5.综合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94%,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补气化瘀固冲汤治疗脾虚证月经过多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独一味胶囊。6.复发率:两组治疗3个月后均有复发病例,但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化瘀固冲汤治疗脾虚证月经过多,可有效改善月经量,改善中医相关证候、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与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减少复发率。补气化瘀固冲汤为临床治疗脾虚证月经过多的有效方剂,且部分疗效指标优于独一味胶囊。

俞舒丹[5](2019)在《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研究经燕教授治疗原发性痛经中药配伍规律》文中研究指明原发性痛经(PD)为年轻未产女性的常见病,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2017年加拿大SOGC原发性痛经国际指南共识推荐的一线治疗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其中西药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口服避孕药,症状缓解可,但常见胃肠道不良反应,因而依从性差;对于青春期女性生殖功能尚未健全,GnRHα或手术治疗并非首选。祖国医学理论丰富,在功能性痛经及早期继发性痛经的病人治疗优势明显,其中针灸及中药治疗国人认可度高。经燕教授临床近40年,是国医大师许润三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之一,继承国医大师许润三教授妇科诊治经验,并在其“痛经方”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有所创新。数据挖掘技术是新兴的计算机辅助研究技术,近年来该技术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名医用药经验研究领域,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 V2.5)在中医领域中被广泛应用,辅助临床大量数据的管理、查询、输出,增强中医数据整齐化,系统化,能够较好为中医药诊疗。本研究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研究经燕教授近6年门诊原发性痛经病历中药处方配伍规律,以丰富临床对该病诊治思路。[目的]研究经燕教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用药规律,挖掘药物配伍、药物组合特点;根据患者年龄、VAS评分分层挖掘亚组处方用药规律;通过用药模式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新方组合及可视化药物网络展示获取隐性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本课题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妇科经燕教授门诊诊断为原发性痛经并予以中药口服汤药治疗的患者处方资料。利用Excel表格建立原发性痛经病历数据库,将收集到的所有数据按年龄、VAS评分分层,统计药物频次、传统药性规律的显性规律及处方关联规则、聚类分析、新方组合规律的处方隐形规律。最后利用统计学方法探索年龄与药物,VAS与药物两两间的潜在联系,总结经燕教授辨病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立法特点、思维轨迹及处方规律,为临床上痛经的治疗提供辨证、用药思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就诊经燕教授门诊诊断为原发性痛经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104人,其中诊次152次,即有处方152张。其中人均诊次1.61次,最少就诊1次,最多就诊12次。将患者年龄按诊次均分为4组(15-20岁、21-25岁、26-30岁、31-35岁),平均年龄26.77岁,主体人群集中在23-30岁,约占总人数75.00%。根据患者就诊初次视觉模拟评分分为3组(中度5-6分、重度7-9分、极重度10分),VAS评分平均为6.35。其中以中度痛经(VAS评分5-6分)占62.5%。①一般药物特性显示:包括药物159种,所有处方共用药物2737味,平均每张处方用药11.80味。统计每张处方使用药物频率,排名前3的高频药物依次为当归(出现190次,频率为90.05%),川芎(出现140次,频率66.35%),白芍(出现127次,频率60.19%)。传统药物特性方面,四气以温性药出现最多,约占到所有药物的43%,其后依次寒性、平性;五味以苦味药出现最多,约占33%,其后依次为辛味、甘味。归经以肝经出现频次远高于其他经脉,比重约占30%。药物功效排名,以活血祛瘀药为首,其后依次为补肾药、理气药、祛湿药、补气药。②按年龄分层显示,各年龄分层药物四气五味规律与总体药物基本一致,随年龄递增,活血化瘀药呈递减趋势,虫类药呈递增趋势。补肾药与补气药随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年龄为使用祛邪药和扶正药物的相关因素。具体规律为随年龄增长祛邪药物使用比例递减,扶正药物使用比例增加。③VAS分层显示,当归、川芎、丹参、生蒲黄、醋五灵脂、赤芍、白芍、柴胡在各疼痛评分组中均有使用,分布相对稳定,是痛经常用药物。随疼痛程度加重,虫类药(包括制水蛭、土鳖虫、蜈蚣)占比增加明显。年龄与VAS二者呈负相关,重度、极重度痛经可能高发于年轻女性。④复杂关联规则:设置支持度个数46,置信度设为0.6,包含15味中药共108条数据。获得置信度为1的关联药对66组,其药物分布为当归、川芎、生蒲黄、醋五灵脂、炙没药、炙乳香、延胡索、生艾叶。⑤用药模式:分析获得经燕教授治疗原发性痛经自拟方剂核心药物15位:当归、川芎、醋香附、益母草、丹参、白芍、柴胡、茯苓、制乳香、制没药、延胡索、醋五灵脂、生蒲黄、生艾叶。⑥聚类分析:设置相关度5,惩罚度2,共分析得出121种聚类分析,提炼关联系数在0.09-0.61的前10种2味药、前10种3味药、1种4味药,药物主要分为活血化瘀组合8组,温经活血组合6组,活血补肾组5组。提炼各组高频药物,活血化瘀组为川芎、丹参、生蒲黄、醋五灵脂、制没药、制乳香;温经活血药组生艾叶;活血补肾组菟丝子、紫河车、续断。⑦新方组合:共有4组,分别为1)生蒲黄、丹参、炙没药、醋五灵脂;2)醋香附、益母草、干姜、川牛膝;3)黄芩、当归、太子参、清半夏;4)续断、菟丝子、紫河车、酒女贞子、枸杞子。其中1、2为经前用药新方组合,3、4为经后新方组合。分析其中1号为化瘀止痛法,2号为通经利水法,3号方为降逆和胃法,5号方为补肾填精法。[结论]经燕教授从虚实夹杂的角度论治原发性痛经,认为虚实夹杂为基本病机,内部核心为瘀血内阻。经燕教授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和“经前经后周期疗法”为原发性痛经的治则,活血温经理气止痛,兼顾补肾填精,健脾祛湿为基本治法,经前急用新痛经方止痛,经后辨证论治调补气血阴阳虚实,极重度痛经多使用虫类药荡涤恶血。经燕教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核心处方新痛经方组成为当归、川芎、丹参、白芍、柴胡、茯苓、生蒲黄、醋五灵脂、制乳香、制没药、赤芍、生艾叶、醋香附、坤草、元胡。本研究尝试以统计学与数据挖掘两种科学研究方法验证年龄与疼痛严重程相关性,发现原发性痛经的病人中,年龄越小疼痛程度可能越重,随年龄增加疼痛程度缓和,病情演变为虚实夹杂。

弓树德[6](2018)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食管癌术后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功能性腹泻证属脾虚中气下陷型的临床疗效,为食管癌术后腹泻患者提供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从就诊于江苏省中医院心胸外科门诊的食管癌术后腹泻患者中,选择符合纳入标准并经排除标准筛选后且自愿参加该研究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人。治疗组以补中益气汤为基本方,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进行随证加减,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对照组予蒙脱石散(思密达),3g/次,口服,3次/日。两组病例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中医症状改善情况、临床有效率、复发率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组在改善患者大便次数、大便性状主要症状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在改善患者脘腹坠胀、食欲不振、少气乏力、神疲懒言四项次要症状方面,治疗组效果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2)在临床疗效上,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经统计学处理,P<0.05,说明补中益气汤加减在治疗食管癌术后功能性腹泻证属脾虚中气下陷型患者方面,其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从复发率比较,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食管癌术后功能性腹泻证属脾虚中气下陷型患者的疗效显着,在改善患者主要症状及次要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宫晓飞[7](2016)在《调脾护心方治疗心脾两虚型室性早搏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运用中药复方汤剂(调脾护心方)治疗室性早搏患者,观察其对室性早搏患者临床症状的控制及其安全性。通过对其选用的相关指标的剖析,联合观察室性早搏患者的中医症状表现,综合辨病及辨证分析,探讨调脾护心方中医临床诊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门诊或住院部,西医诊断为室性早搏,同时传统医学辨证属心脾两虚证型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中西药治疗组30例,西药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美托洛尔47.5mg(原研),每次23.75-47.5mg,每日1次。同时口服调脾护心方中药颗粒剂冲服,每日一帖,分两次服用。对照组:口服美托洛尔47.5mg(原研),每次23.75-47.5mg,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实验期间原则上停用影响临床疗效的相关药物,生活方式基本不变。观察两组及组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和24h小时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次数的及疗效变化情况。结果:(1)疗效性评价:(1)观察指标在治疗后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组间比较,计算P>0.05,治疗后两组无明显差异;(2)室性早搏治疗前后总数的比较:两组治疗后室早总数明显减少,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及单项症状疗效的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达96.67%,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是70.00%,组间比较差异显着(P<0.05);中医单项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临床安全性指标:本课题进行期间,治疗组30例患者中,仅1人出现偶有反酸表现,经护胃治疗后,症状好转,完成临床观察,其余均无明显不适反应,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小便常规、大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结果无明显改变,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如下:(1)调脾护心方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总有效率达86.67%。临床治疗室性早搏疗效确切,方案可行。(2)通过健脾益气、养心安神为原则组方的调脾护心方紧扣病机,对于心脾两虚型室性早搏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总有效率高达96.67%,优于对照组,说明调脾护心方能明显改善中医证候,改善患者临床症状。(3)调脾护心方在改善患者心悸、胸闷、乏力、失眠等方面有很大优势,且无明显不良发应,未发现毒副作用,为室早的诊治增添了可靠的中医特色方剂。

李木子[8](2014)在《栀子、白术及牛膝等饮片的质量评价与标准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对北京相关机构的调查确定,栀子、白术、牛膝均为临床常用中药。《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收载其饮片包括栀子、炒栀子、焦栀子、白术、炒白术、焦白术、牛膝及酒牛膝。其中定性分析方面多采用薄层色谱鉴别,定量方面多采用色谱法测定部分指标成分的含量。然而,中药具有化学成分复杂,炮制方法多变的作用特点,对于中药而言,这种质量控制模式存在缺陷。基于此现状,本文以这九种药材饮片为研究对象,在现有的质量标准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以期完善和提高质量标准的控制水平。1.C18反相薄层色谱定性鉴别的研究首次采用C18反相薄层色谱代替传统的硅胶薄层色谱,对栀子、白术、牛膝等九种饮片进行定性鉴别的研究。相较于原有质量标准中的定性鉴别,本研究中白术及其炮制品的C18反相薄层色谱定性鉴别法,可以得到更为丰富的信息,提高鉴别的准确性;而各药材饮片的前处理方法更为简便,展开剂更为简单,安全;同时C18反相薄层色谱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所反映信息一致,可用于药材的高通量、快速检测。2.指纹图谱的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栀子、白术、牛膝等九种饮片的指纹图谱。栀子饮片及炒栀子的指纹图谱中标定了9个特征峰,焦栀子的指纹图谱中标定了5个特征峰,10批不同厂家的栀子饮片相似度在0.95以上,10批不同厂家的炒栀子饮片相似度在0.90以上,9批不同厂家的焦栀子饮片相似度仅在0.70以上;白术、麸炒白术、土炒白术及焦白术指纹图谱中标定了10个特征峰,不同厂家的白术饮片,麸炒白术,土炒白术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95以上,10批不同厂家的焦白术相似度在0.70以上;牛膝、酒牛膝指纹图谱中标定了14个特征峰,不同厂家的白术饮片,13批不同厂家牛膝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90以上,5批不同厂家酒牛膝相似度在0.70以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对各饮片指纹图谱中的特征峰进行了指认。栀子、炒栀子、焦栀子指纹图谱中的8个特征峰得到了初步指认;白术、麸炒白术、土炒白术及焦白术指纹图谱中共指认了6个特征峰;牛膝、酒牛膝指纹图谱中的7个特征峰得到了初步的指认;通过对各饮片指纹图谱中特征峰的初步指认,能够得到各饮片更加完整的化学成分信息。2.多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栀子、炒栀子及焦栀子中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京尼平龙胆二糖苷,栀子苷)和二萜色素类化合物(西红花苷Ⅰ)的含量测定方法;建立了白术、麸炒白术、土炒白术及焦白术中内酯类化合物(白术内酯Ⅰ、Ⅱ、Ⅲ)和挥发油类化合物(苍术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建立了牛膝及酒牛膝中植物甾酮类化合物(p-蜕皮甾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所建立的九种饮片的含量测定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RSD均小于2%,准确度范围为95%~105%,方法学均符合规定,证明所建立方法准确,可靠,可作为九种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3.水煎液的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栀子、白术、牛膝等9味饮片水煎液的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分别测定了栀子、炒栀子及焦栀子水煎液中京尼平龙胆二糖苷,栀子苷,西红花苷Ⅰ的含量;白术、麸炒白术、土炒白术及焦白术水煎液中白术内酯Ⅰ、Ⅱ、Ⅲ及苍术酮的含量;牛膝及酒牛膝水煎液中p-蜕皮甾酮的含量,并与上述含量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有机试剂提取液及水煎液中各类成份的含量均有较大差异,且具有一定变化规律。

宋成武[9](2014)在《苦丁茶的降血糖活性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提出苦丁茶(Ilex kudincha C. J. Tseng)是冬青科(Aquifoliaceae)冬青属乔木植物的干燥嫩叶,主产于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省,历代本草均有记载,有长期的临床应用基础,已经成为治疗心血管相关疾病、降血脂、降血糖等的常用辅助治疗药物,是药用植物研究的热点。本课题以苦丁茶调节糖脂代谢紊乱为研究内容,以降血糖、降血脂药理活性为基础,以传统的植物化学分离模式指导并跟踪,直至发现并确定苦丁茶降血糖、降血脂的活性成分,并利用液质联用(LC-MS/MS)技术对活性成分进行结构鉴定,同时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对其调节糖脂代谢紊乱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本课题首先从苦丁茶水煎液对二型糖尿病小鼠降血糖活性的研究开始,采用高脂饲料(10%蛋黄,10%猪油,1%胆固醇,0.2%胆盐,78.8%基础饲料)配合低剂量注射四氧嘧啶(90mg·kg-1)的方法建立二型糖尿病小鼠模型。以苦丁茶水煎液10g·kg-1·d-1(相当于苦丁茶生药材质量)的剂量灌胃治疗1个月,研究苦丁茶水煎液对二型糖尿病小鼠体重的影响以及对小鼠血清中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游离脂肪酸(NEFA)的影响,证明其降血糖、降血脂的药理活性。然后将苦丁茶水煎液提取物按照化合物极性分为3个不同部位(部位A:100%甲醇回流部位、B:50%甲醇回流部位、C:50%甲醇回流残渣部位),并对这3个部位同时进行降血糖、降血脂的药理活性比较,采用单次高剂量腹腔注射四氧嘧啶(200mg·kg-1)的方法建立一型高血糖模型小鼠模型。以苦丁茶水煎液不同部位相当于苦丁茶原药材15g·kg-1·d-1的剂量灌胃治疗1个月,观察苦丁茶水煎液三个部位对高血糖模型小鼠体重的影响以及对小鼠血清中各项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苦丁茶水煎液的不同部位对一型高血糖模型小鼠体重的影响以及对一型高血糖模型小鼠血清中GLU、TC、TG、SOD、MDA和NEFA的影响,筛选苦丁茶的降血糖、降血脂的活性部位。最后,对活性部位进行系统的研究,包括苦丁茶活性部位的动物药理实验、降血糖和降血脂的作用机理、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采用高脂饲料配合低剂量两次注射四氧嘧啶(60mg·kg-1)的方法建立二型糖尿病小鼠模型。以苦丁茶活性部位A的高、中、低三个剂量组(1.27、2.54、3.81g部位A·kg-1·d-1,相当于苦丁茶生药材5、10、15g·kg-1·d-1)灌胃治疗四周,观察苦丁茶活性部位A的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对二型糖尿病小鼠体重、进食量、进水量、及血清中GLU、TC、TG、SOD、MDA和NEFA水平的影响。同时,利用高分辨率飞行时间液相串联层析质谱技术(HR-Q/TOF-LC-MS/MS)对苦丁茶降血糖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研究;然后,以分子生物学理论为指导,采用实时定量RT-PCR的方法研究实验小鼠肝脏中与糖代谢、脂代谢相关的基因: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基因,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葡萄糖-6-磷酸酶(G6pc)基因,葡萄糖激酶(Gck)基因的表达情况,初步阐述苦丁茶活性部位调节糖脂代谢紊乱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1)苦丁茶水煎液能够显着降低二型糖尿病小鼠血清中的GLU、NEFA、TC、TG和MDA水平(p<0.05),显着提升二型糖尿病小鼠血清中SOD值(p<0.05),验证了苦丁茶水煎液对二型糖尿病小鼠良好的治疗作用。(2)通过不同部位的降血糖药理实验比较发现,苦丁茶水煎液部位A能够显着降低一型高血糖模型小鼠血清的GLU,TC水平(p<0.05),显着升高一型高血糖模型小鼠血清的SOD水平(p<0.05),部位B和部位C没有显着的降糖活性,说明苦丁茶的降血糖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部位A中。(3)苦丁茶活性部位A的高、中、低三个剂量组能够显着降低二型糖尿病小鼠体重、进食量、进水量、及血清中GLU(p<0.05)水平,其中高剂量组能够显着降低二型糖尿病小鼠血清TC、TG和NEFA水平(p<0.05),显着提高血清SOD活性(p<0.05),能缓解糖尿病中“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4)通过实时定量RT-PCR技术对苦丁茶中糖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发现,苦丁茶活性部位A能够显着上调二型糖尿病小鼠肝脏中Hmgcr和Gck基因的表达;显着下调二型糖尿病小鼠肝脏中Fas和G6pc基因的表达。初步阐明了苦丁茶活性部位A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机理可能包括:通过上调Hmgcr基因表达,诱导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和摄取,进一步通过胆汁酸排泄,并下调Fas基因表达,来改善糖尿病小鼠的脂代谢紊乱;同时,通过下调G6pc基因表达,减少糖异生,上调Gck基因表达而加速糖代谢从而降低体内葡萄糖的水平。(5)通过LC-MS/MS技术对苦丁茶活性部位A化学成分的研究,共检测到苦丁茶部位A中的17个主要化合物,鉴定了其中16个成分,包括3个绿原酸异构体(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3个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异构体、4个黄酮以及6三萜皂苷类成分。课题研究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苦丁茶水煎液为初始研究对象,更符合苦丁茶的临床应用经验。同时将现代先进的LC-MS/MS技术成功应用于中药苦丁茶调节糖脂代谢的物质基础研究,鉴定了苦丁茶活性部位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表明了苦丁茶调节糖脂代谢紊乱的物质基础。然后以实时定量RT-PCR技术初步阐明了苦丁茶调节糖脂代谢的作用机理。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为苦丁茶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海军[10](2013)在《苍朴口服液的制备和药理毒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犊牛虚寒型泄泻病是犊牛出生后由致病因素引起以脾胃虚寒、耳鼻俱冷、泻粪稀薄如水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严重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和后备牛的培育。苍朴口服液是在中兽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中药现代研究成果和技术,开展犊牛虚寒型泄泻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研究,辩证组方、科学配伍研制的一种中药复方口服液。首先,选取温中、健脾、燥湿的中药配伍,组成3组方药,分别对60头患虚寒型泄泻犊牛分3组进行处方筛选试验和80头患虚寒型泄泻犊牛按高、中、低剂量进行剂量筛选试验,其中处方3(苍朴口服液)治愈率为85%,总有效率为95%,效果显着优于处方1和处方2;最佳用药剂量为灌胃给药100mL/次,2次/日,4次为一个疗程。根据处方中各味药材的性质和主要成分的溶解性,分别采取水煎提取、挥发油收集和乙醇提取,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相关指标,从中得到最佳制备工艺:黄连、补骨脂等5味药加入14倍量的水,煎煮3次,1.5h/次,水煎液滤过合并;苍术等3味药加入10倍量的水,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收集挥发油8h,水溶液滤过,与水煎液合并浓缩至1g/mL的清膏,放冷,使含醇量达70%,4℃放置48h;厚朴加入6倍量50%的乙醇,加热提取1次,提取1h;与醇沉后的液体合并抽滤,回收乙醇,加入用1.5%吐温-80乳化的挥发油和0.13%的山梨酸钾,搅拌;室温放置过夜,3000r/min离心5min,定容,分装即得。其次,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苍朴口服液中的主药苍术、厚朴、陈皮和补骨脂进行定性鉴别,其结果为色谱斑点清晰,重现性好,阴性无干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盐酸小檗碱、厚朴酚及和厚朴酚进行含量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分离度、精密度和重现性好。第三,开展苍朴口服液对小鼠肠道内炭末推进试验、番泻叶所致虚寒型泄泻的止泻试验、抑制二甲苯所致耳廓肿胀试验、热板致痛和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吞噬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具有止泻、涩肠、抗炎、镇痛和增强免疫的作用,进一步证实苍朴口服液对犊牛虚寒型泄泻的作用机理。对昆明小鼠灌胃给药,测量LD50及最大耐受量倍数;亚慢性毒性试验按高、中、低剂量组对Wistar大鼠进行14d灌胃给药,观察大鼠的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苍朴口服液属实际无毒,最大给药量相当于临床用量的80倍,在用药剂量合理的情况下,苍朴口服液在临床上的长期应用是安全的。通过处方和剂量筛选、制备工艺、质量标准、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苍朴口服液组方合理,治疗效果确切,使用安全,具有止泻、涩肠、抗炎、镇痛和增强免疫的作用和燥湿健脾、温中散寒的功效。

二、三种白术倍半萜烯内酯拮抗大鼠离体子宫收缩(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种白术倍半萜烯内酯拮抗大鼠离体子宫收缩(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加味安胎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理论研究
    1 中医认识
        1.1 对滑胎病病名的认识
        1.2 对滑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对滑胎病治疗的认识
        1.4 中医PTS所致RSA的认识
    2.西医对RSA的认识
        2.1 病因病机
        2.2 西医诊治
1 研究对象与材料
    1.1 病例来源
    1.2 主要研究药品与器材
    1.3 诊断标准
    1.4 病例选择标准
    1.5 研究方法
    1.6 观察指标
    1.7 疗效评估标准
    1.8 统计学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一般资料分析
    2.2 治疗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3.1 实验观察指标分析
    3.2 PTS与RSA
    3.3 低分子肝素安全性分析
    3.4 中医对肾虚血瘀型RSA的病机、治法的认识
    3.5 现代医家对肾虚血瘀型RSA的认识
    3.6 加味安胎方药物组成及其方义分析
4 临床疗效分析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2)“崩漏停”物质基础初步研究及红眼树蛙中多肽的克隆和效应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上篇 “崩漏停”物质基础初步研究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治疗崩漏药物的文献研究
        第二节 崩漏停中各药味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
        第三节 现代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崩漏停中间体制备工艺研究
        第一节 工艺路线设计
        第二节 提取工艺设计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崩漏停化学成分研究
        第一节 崩漏停指纹图谱研究
        第二节 崩漏停血中移行成分分析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崩漏停体外药效评价和效应物质基础研究
        第一节 崩漏停各拆方部分体外药效研究
        第二节 崩漏停各化学成分体外药效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崩漏停网络药理学研究
        参考文献
    结语
下篇 红眼树蛙中多肽的克隆和效应评价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两栖动物的皮肤分泌物
        第二节 蛙类皮肤分泌物中的生物活性肽
        第三节 抗菌肽
    第二章 分子克隆
        第一节 实验材料与方法
        第二节 实验结果
    第三章 固相合成
        第一节 实验材料和方法
        第二节 实验结果
    第四章 多肽纯化
        第一节 实验材料与方法
        第二节 实验结果
    第五章 效应评价
        第一节 抗菌活性评价
        第二节 溶血活性评价
        第三节 抗癌活性评价
    第六章 讨论
    参考文献
参与课题以及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3)补肾清热活血方联合微粉化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略缩词表
引言
历史回顾
    1.现代医学对先兆流产的认识
        1.1 西医学对先兆流产发病机制的认识
        1.2 西医学对先兆流产治疗的研究进展
    2.中医学对先兆流产的研究进展
        2.1 先兆流产的中医病因病机
        2.2 中医对先兆流产的治疗研究进展
        2.3 总结与展望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方法学设计
    3 研究程序
        3.1 基线访问
        3.2 治疗期间访问
        3.3 治疗结束后访问
    4 临床资料
        4.1 病例来源
        4.2 诊断标准
        4.3 病例选择标准
        4.4 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5 研究方法
        5.1 治疗方法
        5.2 观察指标及方法
        5.3 统计学设计
        5.4 不良事件处理
    6 结果
        6.1 基线比较
        6.2 用药后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6.3 脱落情况及安全性指标观察
    7 结论
讨论
    1 补肾清热活血方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理论讨论
        1.1 妊娠生理状态阐述
        1.2 妊娠病理状态阐述
    2 方药分析
    3 妊娠与各项观察指标之间关系的探讨
        3.1 监测时间与妊娠
        3.2 血清激素与妊娠
        3.3 彩超检测与妊娠
    4 补肾清热活血方联合微粉化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机理分析
    5 黄体酮软胶囊作为对照组的选择依据
    6 本课题的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4)补气化瘀固冲汤治疗脾虚证月经过多出血期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及诊断标准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病例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标准
        1.6 终止及退出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材料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判定标准
        2.5 统计方法
第二部分 结果分析
    1.一般资料分析
    2.两组病例差异性分析
    3.治疗后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
        3.1 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比较
        3.2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3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4 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3.5 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
        3.6 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比较
        3.7 综合疗效比较
        3.8 治疗后三个月两组治疗有效患者病情复发率比较
    4.安全性分析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1.祖国医学对月经过多的研究
        1.1 病因病机认识
        1.2 中医治疗
    2.现代医学对月经过多的认识
        2.1 病因和致病机制
        2.2 治疗进展
    3.补气化瘀固冲汤治疗脾虚证月经过多的理论依据及研究
        3.1 立论依据
        3.2 组方研究
        3.3 研究结果分析
结论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论治月经过多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5)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研究经燕教授治疗原发性痛经中药配伍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原发性痛经的西医研究及进展
        1 定义
        2 流行病学
        3 痛经的相关人口学因素
        4 病因与发病机制
        5 诊断
        6 西医治疗
    综述二 原发性痛经的中医研究及进展
        1 古代中医认识
        2 现代中医研究
        3 辨证论治
        4 中成药
        5 中医外治法
    综述三 数据挖掘技术进展
        前言
        1 数据挖掘简介
        2 数据挖掘分类
        3 数据挖掘步骤
        4 原发性痛经的数据挖掘研究
第二部分 临床数据挖掘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案
        3 研究方法
        4 数据分析
    结果
        1 一般临床资料
        2 一般药物特性分析
        3 年龄与药物规律分析
        4 VAS评分与药物规律分析
        5 虫类处方与药物规律
        6 复杂药物关系分析
        7 总结
讨论
结论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1 视觉模拟评分量表
附件2 原发性痛经患者使用虫类药具体用药表

(6)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食管癌术后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食管癌术后功能性腹泻的认识
        1.1 临床表现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1.3 西医治疗
        1.4 西医在治疗食管癌术后功能性腹泻中存在的不足
    2.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2.1 病名
        2.2 病因
        2.3 病机
        2.4 治法
        2.5 辨证论治
        2.6 现代中医治疗食管癌术后功能性腹泻经验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病例选择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病例分组
        3.2 治疗方案
        3.3 观察项目及评价方法
        3.4 统计学分析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主次症状疗效比较
        4.2 总体疗效比较
        4.3 复发情况
        4.4 安全性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 研究结果分析
    2. 立题依据及方药解析
        2.1 立题依据
        2.2 方药组成及配伍规律
        2.3 方中单味药的药理分析
        2.4 补中益气汤的方剂研究
        2.5 临证体会
    3.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就
致谢

(7)调脾护心方治疗心脾两虚型室性早搏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表
个人简介
致谢

(8)栀子、白术及牛膝等饮片的质量评价与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栀子、白术、牛膝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
        一 栀子
        二 白术
        三 牛膝
    综述二 中药质量标准的研究进展
        一 中药质量标准的历史沿革
        二 中药定量分析的常用手段
        三 栀子、白术、牛膝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进展
前言
第二部分 栀子、白术、牛膝的质量标准(草案)
第三部分 栀子、白术、牛膝的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第一章 栀子、炒栀子、焦栀子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第一节 栀子、炒栀子、焦栀子饮片C_(18)反相薄层色谱的鉴别
        第二节 栀子、炒栀子、焦栀子饮片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第三节 栀子、炒栀子、焦栀子指纹图谱的LC-MS研究
        第四节 栀子、炒栀子、焦栀子含量测定的研究
        第五节 栀子、炒栀子、焦栀子醇提液与水煎液含量测定的对比研究
    第二章 白术、麸炒白术、土炒白术、焦白术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第一节 白术、麸炒白术、土炒白术、焦白术饮片C_(18)反相薄层色谱的鉴别
        第二节 白术、麸炒白术、土炒白术、焦白术饮片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第三节 白术、麸炒白术、土炒白术、焦白术指纹图谱的LC-MS研究
        第四节 白术、麸炒白术、土炒白术、焦白术含量测定的研究
        第五节 白术、麸炒白术、土炒白术、焦白术水煎液与醇提液的对比研究
    第三章 牛膝、酒牛膝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第一节 牛膝、酒牛膝的C_(18)反相薄层色谱的鉴别
        第二节 牛膝,酒牛膝的HPLC指纹图谱
        第三节 牛膝、酒牛膝指纹图谱的LC-MS研究
        第四节 牛膝、酒牛膝含量测定的研究
        第五节 牛膝、酒牛膝醇提液与水煎液含量测定的对比研究
第四部分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苦丁茶的降血糖活性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1. 文献综述研究
    1.1 苦丁茶的研究现状
    1.2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现状
2. 苦丁茶水煎液对二型糖尿病小鼠降血糖活性的初步研究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实验结论与讨论
3. 苦丁茶不同部位对高血糖小鼠降血糖活性的实验比较研究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实验结论与讨论
4. 苦丁茶降血糖活性部位的药理实验研究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4 实验结论与讨论
5. 苦丁茶降血糖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5.1 实验材料
    5.2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
    5.4 实验结论和讨论
6. 苦丁茶降血糖活性部位的作用机理研究
    6.1 实验材料
    6.2 实验方法
    6.3 实验结果
    6.4 实验结论和讨论
7. 结语和创新点
    7.1 结语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苍朴口服液的制备和药理毒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犊牛虚寒型泄泻病的病因及机理研究进展
        1.2.1 当代兽医学对犊牛泄泻病的研究
        1.2.2 中兽医对犊牛虚寒型泄泻病的辩证
    1.3 犊牛虚寒型泄泻病的药物研究进展
        1.3.1 西药治疗
        1.3.2 中药治疗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处方中药材的研究进展
        1.5.1 苍术
        1.5.2 厚朴
        1.5.3 黄连
        1.5.4 陈皮
        1.5.5 补骨脂
        1.5.6 肉豆蔻
        1.5.7 乌梅
        1.5.8 茯苓
        1.5.9 白扁豆
第二章 处方筛选与剂量筛选试验
    2.1 不同处方治疗犊牛虚寒型泄泻病的临床疗效筛选试验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结果
        2.1.4 讨论
    2.2 苍朴口服液不同剂量治疗犊牛虚寒型泄泻病的临床疗效筛选试验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2.3 结果
        2.2.4 讨论
第三章 苍朴口服液的制备工艺研究
    3.1 材料
        3.1.1 仪器与试剂
        3.1.2 处方组成
    3.2 方法
        3.2.1 剂型确定
        3.2.2 提取工艺路线设计
        3.2.3 水煎提工艺研究
        3.2.4 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
        3.2.5 厚朴提取工艺研究
        3.2.6 苍朴口服液的澄清工艺及附加剂研究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水煎提取工艺结果
        3.3.2 挥发油提取工艺结果
        3.3.3 厚朴提取工艺结果
        3.3.4 纯化工艺结果
        3.3.5 苍朴口服液最终制备工艺
第四章 苍朴口服液的药效学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对小鼠虚寒型泄泻次数的影响
        4.2.2 对小鼠小肠蠕动的影响
        4.2.3 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4.2.4 对小鼠耐热痛阈值的影响
        4.2.5 对“脾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4.3 讨论
第五章 苍朴口服液的毒理学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5.2.2 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
    5.3 讨论
第六章 苍朴口服液的质量标准研究
    6.1 苍朴口服液的薄层鉴别研究
        6.1.1 材料与方法
        6.1.2 结果与分析
        6.1.3 讨论
    6.2 苍朴口服液中盐酸小檗碱、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含量测定
        6.2.1 材料与方法
        6.2.2 结果与分析
        6.2.3 讨论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三种白术倍半萜烯内酯拮抗大鼠离体子宫收缩(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味安胎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D]. 方雨婷.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崩漏停”物质基础初步研究及红眼树蛙中多肽的克隆和效应评价[D]. 张焱.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3]补肾清热活血方联合微粉化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疗效观察[D]. 吴倩.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4]补气化瘀固冲汤治疗脾虚证月经过多出血期的临床研究[D]. 魏守庆.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5]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研究经燕教授治疗原发性痛经中药配伍规律[D]. 俞舒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6]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食管癌术后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研究[D]. 弓树德.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11)
  • [7]调脾护心方治疗心脾两虚型室性早搏的临床观察[D]. 宫晓飞.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6(03)
  • [8]栀子、白术及牛膝等饮片的质量评价与标准研究[D]. 李木子.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9]苦丁茶的降血糖活性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研究[D]. 宋成武.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4(12)
  • [10]苍朴口服液的制备和药理毒理学研究[D]. 王海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2)

标签:;  ;  ;  ;  ;  

三种白术倍半萜内酯拮抗离体大鼠子宫收缩(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