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感觉机制的建模与数字化

人体感觉机制的建模与数字化

一、人体感觉机制的模型化与数字化(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1](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认为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席冰[2](2021)在《基于隐性知识推理的数控滚齿机造型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针对数控滚齿机造型隐性知识表达和转化较难的问题,以可拓学理论为指导,对滚齿机的造型隐性知识进行挖掘、表征、转化、重用等定量分析研究,并进行设计实践,研究成果可为今后机床类产品造型设计提供参考。首先,结合语义差异法和网络调研法获取数控滚齿机风格意象词、体感评价词与实验样本图,通过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法约简和筛选出代表性词汇与样本图,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代表性样本图的主要造型因素,并用数量化理论I类获得代表性样本图与典型风格意象词两者之间的映射关系。其次,采用可拓分析法对数控滚齿机显性与隐性知识进行物的虚实共轭分析,并运用基元建模原理构建滚齿机造型知识的物元、事元、关系元数学表征模型,根据菱形思维方法和可拓基本变换表,拓展与变换数控滚齿机典型风格意象与关键体感评价隐性知识表征内容,使数控滚齿机的造型相关隐性知识能够在外观设计方面显现化。最终,制作出数控滚齿机造型设计系统,为二维草图的绘制提供了四个明确的设计方向,采用优度评价法,专家依据数控滚齿机评价指标和关联函数对四个方案进行评估与优选。进一步对优选的草图进行三维建模和渲染,得到了最终设计方案。并使用JACK软件对新款数控滚齿机方案进行人机仿真验证。研究成果不仅提升了数控滚齿机美观性、安全性、人机性和交互性,强化了产品的品牌风格和视觉品质感,还有助于国内数控滚齿机制造商产品造型调整、品牌升级与设计创新能力的提高,为今后滚齿机造型设计的理论依据和设计实践提供助力。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孙香玉[4](2020)在《面向产品设计的用户角色构建方法研究》文中提出Personas——用户角色,是真实用户的虚拟代表,是建立在一系列真实数据之上的目标用户模型,是为了让团队成员在设计的过程中能够抛开个人喜好,将焦点关注在目标用户的动机和行为上进行设计,以及方便团队各部门之间的交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以及用户体验对消费决策影响力的不断增强,用户角色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但用户角色现在仍处于发展完善期,在使用中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本研究以艾伦·库珀(Alan Cooper)的咨询公司、唐纳德·A·诺曼(Don Norman)和雅各布·尼尔森(Jakob Nielsen)协作创办的用户体验研究和咨询公司尼尔森诺曼集团的相关研究文献,以及陈抒与陈振华编着的《交互设计的用户研究践行之路》、胡飞编着的《洞悉用户:用户研究方法与应用》中的相关研究为问题源起,他们都提出了用户角色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阻碍,但却并未提出明确的解决方案。对于这些问题笔者在实际操作使用中也有类似体验,因此试图研究、挖掘问题根源并解决问题,优化用户角色,使用户角色更加完善、好用、易用。用户角色的应用领域宽广,但优化研究需要明确的落脚点才能做到切实的针对性。目前用户角色在工业产品设计中也多有应用,但是作为源起于数字产品设计的工具,与在工业产品设计领域中的相关理论研究却非常少。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工业产品的交互属性越来越强,需要相适应的工具和方法给予有力的支持。家电产品是工业产品中最基础且最典型的,因此,本研究以工业产品作为用户角色优化的针对领域,以家电产品作为典型对象。真实性问题、有效性问题、信任性问题、使用周期问题是目前用户角色使用当中所存在的四大表现问题。其中,核心问题是真实性问题和有效性问题,真实性问题的解决与否主要依赖于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和构建人员的操作,而有效性问题则可以通过用户角色本身的优化得到改善。以系统思维对用户角色进行理论分析,结合用户角色现状和应用案例的研究,明确了用户角色有效性的根源影响因素有二——要素构成和逻辑结构。要素构成的优化途径是从产品设计的视角切入用户角色构建,根据家电产品的特征和系统构成,探究用户角色在家电产品设计当中的扎根点和要素构成。逻辑结构的优化途径则是与消费者行为分析学相结合,从人格与行为决策形成的本质逻辑机制来搭建用户角色的结构。最终提出了面向产品设计针对家电产品的用户角色要素参考列表、结构模型。最后通过模拟对照实验对用户角色的要素构成与结构模型进行了验证与进一步完善。

刘奕[5](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张锐[6](2019)在《“载体”还是“本体”?—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研究》文中指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对当代社会结构及其运行模式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引发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时至今日,这种变化的具体表现,概括而言大体上可归结为这样两个方面:一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及其对社会结构的深度嵌入,深刻地重构了整个社会包括其各个单元既往的运行规则,同时也改变了互联网本身只是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功能角色;另一方面,互联网独特的技术架构与运行演变规律,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对话模式,并使人们逐渐形成了对互联网新运行逻辑的认知成果或所谓“互联网思维”。意识形态作为社会观念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当代社会之间的关系也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正在变得更加复杂而多变,从而在此基础上推动了“互联网意识形态”这一问题本身的浮现,并逐渐演变为目前学术界高度关注的理论焦点。近年来,围绕着互联网与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探讨,学界主要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和主张:一种是认为互联网具有意识形态传播功能,另一种则认为互联网自身也展现出意识形态属性。这两种观点和主张都有自身提出的理论依据和时代背景,但随着互联网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深入,上述两类观点不仅各自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指向,而且其相互之间也开始产生出日益深化的辩驳与争论。基于此,本文在研究互联网与意识形态二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互联网的意识形态属性,其目的在于明确互联网的意识形态功能,究竟是作为“载体”时所体现的服务于意识形态传播的工具功能,还是作为“本体”时技术自身所承载的意识形态属性的外显。笔者以为,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与澄清无疑兼具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本文的写作思路沿着两条主线展开:一是基于传统的“载体论”视角,论证互联网作为技术载体工具对意识形态建设的具体或外在功能,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维度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描述;二是基于“本体论”视角,从互联网技术自身所引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更,论述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精神的内在意识形态功能或其本身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从互联网技术发展及其嵌入社会结构的全过程来看,互联网的意识形态功能既是作为载体工具而体现的,也是互联网技术自身的一种内在属性,即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样态。最后,本文还尝试结合我国互联网治理的现实语境,提出整合“本体论”与“载体论”基础上的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及治理思考。论文具体由五章内容构成:第一章“问题的由来:关于互联网与意识形态关系的争论”,在概要性地阐释意识形态概念的内涵及演变的基础上,介绍了关于互联网与意识形态关系的主要争论观点,并对这些观点的局限性进行分析,由此提出互联网与意识形态关系的再审视问题;第二章“‘载体论’分析:互联网作为社会结构的意识形态属性”,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日常生活等维度,分析互联网作为技术社会的载体的意识形态属性表现;第三章“‘本体论’分析:互联网作为思维方式的意识形态属性”,从技术自身作为一种社会性本体的角度,分析互联网作为一种特定的“结构—功能”统一体的意识形态属性;第四章“‘载体’与‘本体’的双重变奏: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出现”,是文章对之前两类观点的融合创新,分析了互联网执行意识形态功能的作用机制,论述了“互联网思维”是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并对新的互联网意识形态与传统政治意识形态进行比较,以图为互联网境遇下治理意识形态的相关实践找寻相关的理论依据;第五章为“中国语境下的互联网意识形态及其治理分析”,是整篇文章的实践应用部分,该章针对中国语境下互联网意识形态的特殊矛盾状况,提出建构互联网意识形态的方法论,并通过“互联网+‘一带一路’”这样的案例,进行了如何掌握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的中国话语权的实证分析。正是基于上述研究思路和分析架构及其具体阐释,本文从总体上指出:一方面,互联网作为一种载体工具已经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社会全过程,通过影响当前社会结构实现其意识形态属性;而另一方面,作为技术本身,互联网也通过其技术结构所形成的新的存在及选择方式在互联网社会中形成特定的技术意识形态,并具体地通过互联网思维呈现出来。因此,从互联网技术产生、发展到深度应用的整个过程来看,互联网的意识形态功能是一个“载体论”与“本体论”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和相互深化的过程。而由此形成的当代意识形态的互联网存在或互联网的意识形态面貌,无疑为国家的意识形态治理工作提出了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的时代境遇。由此来看,“中国语境”下的互联网意识形态治理工作,既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技术作为技术“本体”的复杂性,也要处理好由于技术发展而带来的互联网“载体”工具在意识形态管理工作中的策略性问题,既要增强意识形态工作上的技术创新“硬实力”,也要强化工具治理的“软实力”,从基本理念到具体方法上进行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创新,提出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思路及治理方略。

邓强[7](2019)在《三维动画艺术创作维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维动画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现代社会视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新技术的推动下与相关应用领域进行融合,产生了新的媒介形式与艺术类别。三维动画技术与艺术的双重属性结合现代社会文化、产业经济等因素,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丰富的内涵及外延。本论文围绕20世纪末兴起的三维动画进行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三维动画的定义、特征、应用领域及其与造型艺术、电影艺术、传统动画的关系进行了界定,对三维动画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资料梳理,重点分析了三维动画的技术基础与艺术形式、社会功能与文化形态、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之间的联系;提出了三维动画的维度构成概念,基于这一概念对三维动画艺术创作中技术与艺术、认知与体验、经济与文化等维度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论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及个案研究法,对三维动画自1972年萌芽至今各个阶段的技术发展、艺术形式、创作流程、代表作品进行较为全面的资料收集与整理。通过数据分析法及归纳总结法,以互联网权威数据中心对于全球范围内自1995年至2018年上映的三维动画电影的数量及票房情况、三维动画出现后历届奥斯卡动画短片提名及获奖情况、中国三维动画创作及生产情况进行数据采集。从创作时间、创作国家、作品题材、艺术风格、创作特征等进行多角度的比对分析,论证三维动画现阶段的经济、文化与形式内容之间的联系与发展特征。结合创作实践经验,对于维度概念在三维动画创作流程中各个环节的作用方式进行了解析,强调维度概念在技术、技巧、艺术表现中所起到的的重要作用;并对于三维动画艺术创作在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联系我国三维动画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个人观点。笔者力求通过本文进行三维动画的创作实践技巧总结及基础理论框架的建构。为三维动画的创作者和研究者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创作理念和研究思路。

马辉[8](2018)在《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研究》文中指出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可拓建筑策划与设计的可拓数据挖掘理论及其方法研究》(51178132)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学、可拓学和数据挖掘领域的交叉研究课题。研究建立在以数据为新能源的数据时代发展初期,探索智能化实现室内设计的新路径。是对现有室内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扩充。研究目的在于利用计算机可以识别并运行的可拓设计语言,将可拓学的学理思想充分嵌入到数据挖掘全链条过程中,优解室内设计问题,发现优选模式下的室内设计知识规律,用于数据化实现可拓室内设计,推动室内设计研究向更理性、更科学、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向发展。论文运用跨学科交叉研究、可拓创新研究等方法,将可拓建筑学理论和可拓数据挖掘方法融入到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研究中,构筑了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基础研究、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应用研究的框架结构。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基本理论研究,是在可拓建筑设计研究和可拓数据挖掘研究的基础上,深度思考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基本理论问题,提出支撑后续方法和应用研究的基本理论,为研究展开奠定基础。论文提出了可拓室内设计的概念;提出了描述室内精神感受的感元系统;阐述了计算机可以识别的可拓室内设计基元表达理论;阐述了可拓室内设计思维模式理论和可拓集理论;辨析了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涵义和修辞关系;明确了研究的方向和任务。可拓室内设计数据仓库的设计研究,是在充分思考可拓学的核心优势和充分考虑设计数据特点的基础上,为设计策略输出建立的可拓数据挖掘操作平台研究,是面向可拓室内设计的,适合可拓数据挖掘结构型质的仓库设计指导。研究建立了处理数据和可拓数据的准入端口;确立了仓库的构成内容;提出了符合可拓数据特点和可拓数据挖掘特点的拓点结构;提出了三项重要的建库逻辑:即指导仓库目标系统设计的面向主题性原则、指导仓库动力系统设计的双轮驱动原则、指导仓库结构系统设计的原型设计原则,为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操作提供平台支持。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是在现有数据挖掘方法研究和可拓数据挖掘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可拓室内设计问题模式建立的挖掘操作方法研究。本质上是在挖掘到的普遍规律约束下寻找设计最优解或最优区间,以灵活的方式提供满足不同需求下的个性化设计对策。研究建立了以技术路线为依据,以挖掘步骤为展开方式,以实例解析为佐证的挖掘方法体系,详细论述了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三种基本方法和一种创新方法。其中,有监督的可拓分类挖掘方法、无监督的可拓聚类挖掘方法、描述数据依赖关系的可拓关联挖掘方法,是针对剔除数据雍余后的多数模式的数据分析方法,而代表少数模式的离群数据在设计创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针对这部分异常模式提出了可拓室内设计离群点挖掘方法,是针对设计数据的创新的挖掘方法。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知识类型及其应用研究,是在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方法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挖掘成果研究,以及基于挖掘成果的应用方式研究。数据挖掘也被称作知识发现,此部分研究是自动处理数据工具的最后一环,是可拓数据挖掘技术与专业内容的衔接与落地。研究呈现了通过可拓数据挖掘方法可以生成的具体的室内设计知识内容,囊括了四种主要的知识类型,并分别阐述了不同类型知识的直接应用和可拓应用模式,完成了面向可拓室内设计的可拓数据挖掘的全过程。总之,研究旨在以数据为基础,以模型为工具,以方法为指导,在可拓室内设计数据仓库的平台上,进行可拓数据挖掘研究,发现以预测、优选、创新为核心的室内设计知识规律,探索一条以数据和需求共同驱动,智能化解决设计问题的数据化设计创新之路。为此,研究建立了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理论体系、数据仓库设计体系、挖掘操作的方法体系、挖掘结果及其应用体系,形成了完整的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研究结构。研究工作为数据时代设计发展提供了应对的新策略,为室内设计智能化实现提供了逻辑基础,研究成果拓展了可拓建筑学的学术边界。

钟予[9](2017)在《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文中研究表明建筑,无论过去或现在,都旨在向人类提供实实在在的人文环境,建筑师执行的是最具体的人文关怀,数学则是人文精神最完美,最具体的体现,是人类共同文化遗产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轻视或取消数学教学,伤及了建筑教育的根本。本文探讨建筑数学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方针,涉及国内外建筑数学教育的发展动向、受教育者的现实需求等。基于作者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发现建筑数学的教学应随时代精神、社会环境、学科发展以及实践需求不断调整。在此基础上,主张当代数学教学应顺应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趋势,避免系统数学知识的灌输,重在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水平和造就人文精神、继承文化传统,并最终建立起与建筑创作关系更为密切的建筑数学课程,作为原有高等数学课的补充或替代。

裴峻[10](2017)在《博物馆设计空间集成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当今时代,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使得知识领域呈现从分解走向综合的发展趋势,本文将研究视角放在了博物馆建筑设计领域,将其视为"复杂系统",并以此作为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特征。基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架构,融合哲学、博物馆学、建筑学、工程学等学科知识,对博物馆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展开研究,提出博物馆设计中的"空间集成技术"的概念并构建其理论框架。通过对"博物馆设计"这一复杂系统中各环节技术特点的全面解析,集成建筑、结构、设备、展陈等相关专业的技术要点,提出"博物馆设计空间集成技术"的模式方法。论文的第一章"绪论",明确研究对象并提出研究目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深入分析,探寻博物馆设计的发展趋势,结合研究方法的确立和相关概念的界定提出论文研究的框架和结构。第二章"博物馆设计中的空间集成及其单元解析",将技术哲学和集成论引入建筑学,明确博物馆设计空间集成的内涵,进而提出博物馆设计空间集成的理论架构。以基础的"单元解析"为切入点,在复杂的系统中,表述"单元"的真实意义的内涵以及关联条件。第三到五章分别是"空间集成模式一:单元集成"、"空间集成模式二:交互集成,,以及"空间集成模式三:程序集成"。通过研究"单元集成"在"建筑"、"结构"、"设备"、"展陈"等几个大的单元集成模块的关联性之后进一步推进"交互集成"及"程序集成"的研究。以空间作为集成界面,通过对不同的设计案例的分析,研究大系统中各子系统以及子系统内各种质参量与象参量之间的关联方式,提出博物馆空间集成的三种模式及其相应的技术方法。第六章"结论",对现阶段阐述问题进行总结,分析论文的创新点,同时也提出本课题研究所带来的契机,为未来的持续研究指出可能的方向。

二、人体感觉机制的模型化与数字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体感觉机制的模型化与数字化(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一、背景:设计育人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基于隐性知识推理的数控滚齿机造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2 数控滚齿机相关概述
        1.2.1 数控滚齿机的概念及分类
        1.2.2 数控机床行业的发展状况
    1.3 数控滚齿机国内外现状分析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2章 可拓学与隐性知识相关理论概述
    2.1 可拓学与可拓创新设计方法
        2.1.1 可拓学及可拓模型建立方法
        2.1.2 基元的拓展推理方法
        2.1.3 物的共轭推理方法
        2.1.4 变换的传导推理方法
        2.1.5 优度评价方法
    2.2 隐性知识相关理论与方法
        2.2.1 隐性知识概述
        2.2.2 语义差异法
        2.2.3 聚类分析法
        2.2.4 因子分析法
        2.2.5 数量化理论I类
    2.3 可拓学在数控滚齿机造型隐性知识中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2.3.1 可行性分析
        2.3.2 必要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控滚齿机造型设计知识的可拓推理方法
    3.1 数控滚齿机造型设计知识可拓学分析
        3.1.1 显隐性知识的虚实共轭分析
        3.1.2 基元的相关性分析
        3.1.3 基元的发散分析
    3.2 数控滚齿机造型设计可拓学模型的建立
        3.2.1 物元模型的表达
        3.2.2 事元模型的表达
        3.2.3 关系元模型的表达
        3.2.4 复合元模型的表达
    3.3 数控滚齿机造型设计基元的拓展与变换
        3.3.1 显隐性知识基元的拓展
        3.3.2 基元的变换
    3.4 数控滚齿机造型设计优度评价
        3.4.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3.4.2 确定关联函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可拓学的数控滚齿机造型知识表征与推理
    4.1 数控滚齿机代表样本与造型因素的收集与筛选
        4.1.1 代表样本的收集与筛选
        4.1.2 代表造型因素的收集与筛选
    4.2 数控滚齿机造型显性知识的表征
        4.2.1 形态要素的表征
        4.2.2 色彩要素的表征
        4.2.3 材质要素的表征
    4.3 数控滚齿机造型隐性知识的表征
        4.3.1 典型风格意象词的获取与表征
        4.3.2 关键体感评价词的获取与表征
    4.4 数控滚齿机造型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推理
        4.4.1 形态要素的推理
        4.4.2 色彩要素的推理
        4.4.3 材质要素的推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控滚齿机造型创新设计及验证
    5.1 数控滚齿机造型设计方案生成系统
        5.1.1 系统开发平台介绍
        5.1.2 造型隐性知识参数设置
        5.1.3 数控滚齿机造型设计初步方向
    5.2 数控滚齿机造型创新设计
        5.2.1 前期二维草图绘制
        5.2.2 初步方案优度评价
        5.2.3 三维模型渲染仿真效果对比
        5.2.4 数控滚齿机方案设计说明
    5.3 基于JACK的人机仿真验证
        5.3.1 人机环境仿真验证
        5.3.2 可视范围仿真验证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85个数控滚齿机实验样本图
附录2 网络问卷调研系统
附录3 样本平均相似性评分数据表
附录4 115个数控滚齿机风格意象词汇
附录5 数控滚齿机风格意象词汇对调研问卷
附录6 数控滚齿机典型风格意象词汇对调研问卷
附录7 180个数控滚齿机体感评价词汇
附录8 数控滚齿机风格意象评价量表调研问卷
附录9 数控滚齿机实验样本的反应矩阵表
附录10 设计系统的Visual Studio代码(部分)
附录11 最终成果展板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4)面向产品设计的用户角色构建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概述
    1.2 研究背景
        1.2.1 用户角色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阻碍
        1.2.2 交互思维与方法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需求
        1.2.3 用户角色在交互设计与产品设计中的差异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意义
    1.7 研究框架及流程
第二章 用户角色问题的根源影响因素
    2.1 用户角色问题的确证与核心问题定位
        2.1.2 用户角色问题的验证与明确
        2.1.3 用户角色问题的核心——有效性问题
    2.2 用户角色有效性问题的相关影响因素
        2.2.1 用户角色有效性的涵义
        2.2.2 用户角色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2.2.3 用户角色有效性的相关影响因素
    2.3 用户角色有效性问题相关影响因素的现状
        2.3.1 现有用户角色要素数量与构成
        2.3.2 现有用户角色逻辑结构
    2.4 用户角色有效性问题的根源影响因素分析——家电产品设计应用案例分析
        2.4.1 案例分解
        2.4.2 案例分析
    2.5 用户角色有效性问题的根源影响因素——要素构成和逻辑结构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家电产品设计的用户角色要素优化
    3.1 家用电器产品的特点
    3.2 家电产品系统中的用户要素
        3.2.1 家电产品系统中用户要素的提取
        3.2.2 家电产品系统中用户要素的分析和完善
    3.3 面向家电产品设计的用户角色要素
        3.3.1 面向家电产品设计的用户角色补充要素总结
        3.3.2 充分要素的重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3.4 用户角色的初次优化迭代
        3.4.1 用户角色要素优化
        3.4.2 用户角色结构原型的初次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家电产品设计的用户角色结构优化
    4.1 消费者行为学与用户角色的关联
    4.2 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
        4.2.1 个人因素
        4.2.2 环境因素
    4.3 消费者行为分析逻辑
        4.3.1 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
        4.3.2 消费者行为分析模型
    4.4 消费者行为分析逻辑与用户角色结构的转化
    4.5 面向家电产品设计的用户角色结构原型再优化
        4.5.1 面向家电产品设计的用户角色结构模型
        4.5.2 面向家电产品设计的用户角色画布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用户角色优化的验证与完善
    5.1 验证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5.1.1 模拟对照实验设计
        5.1.2 实验材料准备
        5.1.3 实验实施与参与者访谈调研
    5.2 实验总结与用户角色的改进完善
        5.2.1 优化效果与问题反馈
        5.2.2 面向家电产品设计的用户角色改进完善
    5.3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用户角色问题确证调研问卷
附录3:家电产品设计中用户信息获取必要性与可行性评价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6)“载体”还是“本体”?—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问题由来
        (三)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难点与可能的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
        (二)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问题的由来:互联网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论争
    一、“意识形态”概念界定
        (一)意识形态涵义
        (二)“意识形态属性”判定条件
    二、互联网与意识形态关系的主要观点与局限性分析
        (一)作为技术载体的互联网意识形态论
        (二)作为技术自身的互联网意识形态论
        (三)局限性分析
    三、互联网与意识形态关系的再审视
        (一)“载体论”还是“本体论”
        (二)基于载体与本体的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分析
第二章 “载体论”分析:互联网作为社会结构的意识形态属性
    一、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的政治维度
        (一)多元化的意识形态的传播
        (二)自由平等意识形态的传播
        (三)个人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
    二、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的经济维度
        (一)消费主义的流行
        (二)共享意识的兴起
        (三)服务价值的强化
    三、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的文化维度
        (一)创新理念的普及
        (二)知识权力的凸显
        (三)网络文化的繁荣
    四、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的生活维度
        (一)娱乐主义的盛行
        (二)虚拟生存的异化
        (三)绿色理念的深化
第三章 “本体论”分析:互联网作为思维方式的意识形态属性
    一、“互联网思维”的概念界定
        (一)“互联网思维”研究方法
        (二)“互联网思维”概念界定
    二、互联网技术体系特点:互联网思维方式形成的技术前提
        (一)“互联互通”:时空观念重组与互联思维的普及
        (二)“去中心化”:对权力结构和权威意识的消解
        (三)“拟态空间”:虚拟身份兴起与实体世界的解构
    三、互联网思维特征:互联网运行逻辑的思维认知
        (一)大数据思维
        (二)众筹思维
        (三)关系思维
        (四)自组织思维
        (五)不确定性思维
        (六)分布式思维
第四章 “载体”与“本体”的双重变奏: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出现
    一、以互联网媒介为主导的意识形态正在形成
    二、互联网媒介意识形态功能的作用机制
        (一)作为“载体”:互联网媒介环境对社会心理的干预
        (二)作为“本体”:基于技术存在决定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偏向
    三、媒介技术的社会化中的互联网意识形态分析
        (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化过程
        (二)历时性与共时性:互联网技术社会化过程中的意识形态特征
        (三)载体性与自主性:互联网技术社会化过程中的意识形态表现
    四、交往关系中的互联网媒介意识形态分析
        (一)互联网媒介技术形成的交往关系
        (二)互联网意识形态:交往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
    五、互联网媒介作为意识形态的比较分析
        (一)作为“意识形态的互联网”与传统的政治意识形态比较
        (二)“互联网作为特殊意识形态”与“科技即意识形态”辨析
第五章 “中国语境”下互联网意识形态及其治理分析
    一、“中国语境”下互联网意识形态的内涵与特征
        (一)“中国语境”下互联网意识形态的内涵
        (二)“中国语境”下互联网意识形态的新特征
    二、“中国语境”下互联网新意识形态的新挑战
        (一)互联网载体意识形态功能治理难度的改变
        (二)互联网自身意识形态功能的认知具有复杂性
    三、“中国语境”下互联网意识形态创新构建的逻辑进路
        (一)宏观上创新互联网意识形态构建理念:从监管到治理
        (二)中观上调整互联网意识形态治理策略:从观念意识形态到技术意识形态
        (三)微观上改进互联网意识形态话语建构方式:从官方话语形式到共识效用思维
    四、“互联网意识形态+”的实践应用:重构互联网意识形态中国话语权
        (一)构建全新合作场域:推动“一带一路”信息的互联互通
        (二)孵化民心连通方式:以数字化体验想象唤醒文化认同
        (三)创新主题内容建构:打造“一带一路”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三维动画艺术创作维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1 动画发展概述
        2 三维动画的社会应用
    二 研究文献综述
        1 计算机三维图形学研究
        2 三维动画技术及创作流程研究
        3 三维动画发展历程研究
        4 三维动画艺术创作研究
    三 研究对象及目标框架
        1 研究对象的界定
        2 研究的预定目标
        3 研究的概念框架
    四 研究方法、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2 研究中拟突破的难题
        3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4 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
1 三维动画的概念综述
    1.1 三维动画的定义及特征
    1.2 三维动画的应用领域
    1.3 三维动画与传统艺术的关系
        1.3.1 与造型艺术的关系
        1.3.2 与电影艺术的关系
        1.3.3 与传统动画的关系
2 三维动画的发展历程
    2.1 三维动画在20世纪的发展
        2.1.1 20世纪70年代萌芽时期
        2.1.2 20世纪80年代探索时期
        2.1.3 20世纪90年代确立时期
    2.2 三维动画在21世纪的发展
        2.2.1 2000-2009年发展时期
        2.2.2 2010-2018年成熟时期
    2.3 三维动画工具及创作流程的发展
        2.3.1 三维动画工具的进化
        2.3.2 三维动画创作流程的确立
3 三维动画技术构成及艺术风格流变
    3.1 三维动画的技术基层
        3.1.1 三维造型及运动技术
        3.1.2 三维着色及渲染技术
        3.1.3 特定对象模拟技术
    3.2 三维动画的艺术形式变迁
        3.2.1 技术风格阶段
        3.2.2 复制现实阶段
        3.2.3 强化真实阶段
    3.3 三维动画艺术创作研究的关键问题
        3.3.1 三维动画阶段性特征数据分析
        3.3.2 三维动画艺术创作研究的关键问题
4 三维动画艺术创作的构成维度
    4.1 技术与艺术维度
        4.1.1 传统动画基础上的技术突破
        4.1.2 数字技术语境下的美学建构
        4.1.3 创作流程中的时空维度架构
    4.2 认知与体验维度
        4.2.1 视觉真实感与认知经验
        4.2.2 视觉成像原理与审美心理
        4.2.3 体验方式的维度限制与扩展
    4.3 经济与文化维度
        4.3.1 三维动画的全球化现象
        4.3.2 视觉文化与肯定的文化
        4.3.3 本土文化特色与时代精神
5 维度概念在三维动画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5.1 前期设计中的维度转换
        5.1.1 概念设计中的绘制与创建
        5.1.2 模型制作中的编辑与深入
        5.1.3 造型表现中的形体与结构
        5.1.4 纹理绘制中的映射与包裹
        5.1.5 风格界定中的写实与概括
    5.2 中期制作中的维度控制
        5.2.1 造型立体感的强化与削弱
        5.2.2 场景空间感的缩放与变换
        5.2.3 渲染方式的离线与实时
        5.2.4 创作过程中的确定与随机
        5.2.5 动画角色的表演与操控
    5.3 后期整合中的维度调整
        5.3.1 后期合成的层体建立
        5.3.2 视觉重点的组织调整
        5.3.3 镜头剪辑的时间变化
6 三维动画艺术创作发展趋势
    6.1 应用领域与传播媒介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6.1.1 社会功能促使视觉风格的突破
        6.1.2 媒体样式的发展影响实现方式
    6.2 关键技术发展对创作的促进
        6.2.1 艺术与技术的衔接
        6.2.2 创作主体的个人化
    6.3 尖端技术发展为艺术创作带来的契机
        6.3.1 交互与生物传感技术实现互动沉浸体验
        6.3.2 深度学习技术挖掘自主模拟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8)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建筑及室内设计人工智能的相关研究
        1.2.2 可拓学与可拓建筑学的相关研究
        1.2.3 数据挖掘与可拓数据挖掘的相关研究
        1.2.4 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4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基本理论
    2.1 可拓室内设计的理论基础
        2.1.1 可拓室内设计的概念与模型表达
        2.1.2 可拓室内设计的思维模式
        2.1.3 可拓室内设计的分析方法
    2.2 可拓数据挖掘的理论基础
        2.2.1 可拓集理论
        2.2.2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内涵
    2.3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特点
        2.3.1 面向可拓室内设计的可拓数据挖掘的特点
        2.3.2 基于可拓数据挖掘的可拓室内设计的优势
    2.4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任务与目标知识类型
        2.4.1 描述性任务
        2.4.2 预测性任务
        2.4.3 目标知识类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仓库的设计
    3.1 建构可拓室内设计数据仓库的基础
        3.1.1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仓库与现有数据库的区别
        3.1.2 数据库和数据仓库的平台选择
        3.1.3 数据仓库的数据基础
        3.1.4 数据仓库与联机分析处理技术
    3.2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仓库设计的原则
        3.2.1 面向主题原则
        3.2.2 双轮驱动原则
        3.2.3 原型设计原则
    3.3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仓库的构成
        3.3.1 基础数据仓库
        3.3.2 可拓数据仓库
        3.3.3 知识仓库
    3.4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仓库的拓点结构
        3.4.1 量值拓点的关系体系
        3.4.2 特征拓点的关系体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方法
    4.1 可拓室内设计分类挖掘方法
        4.1.1 可拓室内设计分类挖掘方法阐释
        4.1.2 确立分类挖掘设计问题
        4.1.3 基于设计问题类别数据域的建立
        4.1.4 基于可拓分析的可拓集建立与可拓挖掘
        4.1.5 实例解析
    4.2 可拓室内设计聚类挖掘方法
        4.2.1 可拓室内设计聚类挖掘方法阐释
        4.2.2 确立聚类挖掘设计问题
        4.2.3 基于设计问题聚类特征树的建立
        4.2.4 基于聚类分析的叶节点聚类与可拓挖掘
        4.2.5 实例解析
    4.3 可拓室内设计关联挖掘方法
        4.3.1 可拓室内设计关联挖掘方法阐释
        4.3.2 确立关联挖掘设计问题
        4.3.3 基于设计问题数据项集的建立
        4.3.4 基于关联分析的频繁项集发现与可拓挖掘
        4.3.5 实例解析
    4.4 可拓室内设计离群点挖掘方法
        4.4.1 发散式挖掘
        4.4.2 传导式挖掘
        4.4.3 共轭式挖掘
        4.4.4 转换桥式挖掘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知识成果及其应用
    5.1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形态要素型知识及其应用
        5.1.1 挖掘的形态要素型知识
        5.1.2 挖掘的形态要素型知识直接应用
        5.1.3 挖掘的形态要素型知识可拓应用
    5.2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主题风格型知识及其应用
        5.2.1 挖掘的主题风格型知识
        5.2.2 挖掘的主题风格型知识直接应用
        5.2.3 挖掘的主题风格型知识可拓应用
    5.3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文化特征型知识及其应用
        5.3.1 挖掘的文化特征型知识
        5.3.2 挖掘的文化特征型知识直接应用
        5.3.3 挖掘的文化特征型知识可拓应用
    5.4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行为与情境体验型知识及其应用
        5.4.1 挖掘的行为体验型知识
        5.4.2 挖掘的情境体验型知识
        5.4.3 挖掘的行为与情境体验型知识直接应用
        5.4.4 挖掘的行为与情境体验型知识可拓应用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 我国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的开设
    1.1 建筑教育的起步,1900-1920
        1.1.1 癸卯学制,1903
        1.1.2 壬子癸丑学制,1913
        1.1.3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1923-1926
        小结
    1.2 欧美化教育体系的自由探索,1920-1940
        1.2.1 逐渐完备的学院派体系
        1.2.1.1 中央大学建筑科系(早期),1928-1937
        1.2.1.2 东北大学建筑系,1928-1931
        1.2.1.3 全国统一科目表,1939-1949
        1.2.2 引入包豪斯的尝试
        1.2.2.1 圣约翰大学建筑工程系,1942-1952
        1.2.2.2 清华大学建筑系,1946-1949
        1.2.3 作为一门艺术的建筑
        1.2.3.1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1928-1934
        1.2.3.2 广东勷勤大学建筑系,1931-1938
        小结
    1.3 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探索,1950-80
        1.3.1 全面苏化时期,1950
        1.3.1.1 院系调整
        1.3.1.2 全国统—的专业教学计划
        1.3.2 政治运动主导时期,1960-70
        1.3.2.1 时局的影响
        1.3.2.2 现代建筑教育的局部探索
        1.3.3 教育恢复时期,1980
        1.3.3.1 数学公共课的转向
        1.3.3.2 数学专业课的变化
        小结
    1.4 当代职业化建筑教育的探索,1990-今
        1.4.1 数学课程的科学化
        1.4.2 数学课程的建筑化
        1.4.2.1 画法几何
        1.4.2.2 建筑数学
        1.4.2.3 数学相关课程
        1.4.3 数学课程的人文化
        小结
2 建筑数学教学对象调研
    2.1 建筑学毕业去向调研
        2.1.1 设计:建筑师之路
        2.1.1.1 独立工作能力
        2.1.1.2 社会责任
        2.1.2 研究:升学深造
        2.1.2.1 教师的期待
        2.1.2.2 学生的需求
        2.1.3 其它:跨专业的转向
        2.1.3.1 艺术
        2.1.3.2 统筹管理
        小结
    2.2 生源的数学基础调查
        2.2.1 知识结构调研:中学数学的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分析
        2.2.1.1 我国中学教学大纲的变迁,1903-今
        2.2.1.2 现行的02版大纲
        2.2.2 学习方法调研:高考与奥数的影响
        2.2.2.1 高考:应试型教育的"独木桥"
        2.2.2.2 奥数:精英培养的迷途
        小结
3 建筑数学课程的演变与启示
    3.1 西方现代建筑教育两大体系中的数学课程
        3.1.1 学院派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3.1.1.1 建筑学教授的早期影响
        3.1.1.2 数学教授的早期影响
        3.1.1.3 力学学科发展和工程师的出现
        3.1.1.4 学院派教育体系中的数学
        3.1.2 包豪斯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3.1.2.1 理论蓝图
        3.1.2.2 实践探索
        3.1.2.3 技术精神的延续——乌尔姆设计学院
        小结
    3.2 当代欧美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3.2.1 美国部分高校建筑数学课程现状调查
        3.2.1.1 入学要求
        3.2.1.2 教学计划
        3.2.1.3 公众舆论中的建筑数学
        3.2.2 欧洲部分高校建筑数学课程现状调查
        3.2.2.1 入学要求
        3.2.2.2 教学计划
        3.2.2.3 公众舆论中的建筑数学
        小结
4 近代数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4.1 近代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些思索
        4.1.1 数学的"新"或"旧"
        4.1.1.1 数学的三次危机:方法论的启示
        4.1.1.2 非欧几何的诞生:思维模式的转变
        4.1.2 数学的"实"与"用"
        4.1.2.1 近代数学教育理论的一些探索
        4.1.2.2 当代我国数学教育与现实结合的探索
        4.1.3 数学的"爱"或"恨"
        4.1.3.1 两种教学法中的数学情感
        4.1.3.2 数学游戏的一些启示
        小结
    4.2 当代我国大学数学素质教育实践的启示
        4.2.1 高等数学教育的起源
        4.2.2 我国文科数学的探索
        4.2.3 我国高校数学通识教育的尝试
        4.2.3.1 理论探讨
        4.2.3.2 实践探索
        小结
5 建筑数学教学大纲初探
    5.1 教学的目标
        小结
    5.2 教学的原则
        5.2.1 现实问题驱动原则
        5.2.2 模型化原则
        5.2.3 适度抽象化原则
        5.2.4 素质教育原则
        5.2.5 美学和人文精神感召原则
        小结
    5.3 教学的内容
        5.3.1 建筑学观点中的初等数学
        5.3.1.1 数
        5.3.1.2 函数与集合
        5.3.1.3 几何
        5.3.2 设计视野中的高等数学
        5.3.2.1 画法几何与设计媒介
        5.3.2.2 微积分的概念
        5.3.2.3 概率统计
        5.3.3 当代建筑实践中的"新数学"
        5.3.3.1 胞体几何与镶嵌图形
        5.3.3.2 拓扑几何
        5.3.3.3 分形几何
        小结
    5.4 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5.4.1 "教":"讲授式"或"发现式"
        5.4.2 "学":数学兴趣的激发
        小结
    5.5 教学的计划
        5.5.1 开课时段
        5.5.2 课时分配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
    附录A 教学档案
        附录A1: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学则(1928年)
        附录A2: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课表(1929年)
        附录A3: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建筑系的科目分配表(1934年)
        附录A4: EAAE中部分建筑院校对新生数学的要求(2013年)
    附录B 教学资料
        附录B1 波利亚的"怎样解题"步骤列表
        附录B2 《文科数学(丹尼斯版)》大纲
        附录B3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文科数学教材简明一览
        附录B4 当代建筑中的"新数学"主题(2010)
        附录B5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数学"讲座提纲(2016)
鸣谢

(10)博物馆设计空间集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标
        1.1.1 博物馆建筑的特点及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背景
        1.1.2.1 大课题的子课题
        1.1.2.2 博物馆的发展
        1.1.3 研究的目标设定—"由技入道"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发展动态
        1.2.1 外围研究
        1.2.2 相关研究
        1.2.3 直接研究
        1.2.3.1 关于博物馆的研究
        1.2.3.2 建筑设计领域与集成技术相关的研究
        1.2.4 相关研究领域的问题综述
    1.3 研究方法
        1.3.1 基础理论研究
        1.3.2 调查研究
        1.3.3 系统综合法
        1.3.4 图示与图表
        1.3.5 设计实践反馈分析
    1.4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
        1.4.1 博物馆设计
        1.4.2 空间集成
        1.4.3 单元集成
        1.4.4 交互集成
        1.4.5 程序集成
    1.5 结构与框架
        1.5.1 论文结构
        1.5.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博物馆设计中的空间集成及其单元解析
    2.1 作为复杂系统的博物馆设计
        2.1.1 博物馆建筑与博物馆学—博物馆内涵与外延的复杂性
        2.1.1.1 博物馆与博物馆建筑
        2.1.1.2 博物馆建筑与博物馆学
        2.1.1.3 博物馆建筑与新博物馆学
        2.1.1.4 小结
        2.1.2 人与物—博物馆建筑形态的复杂性
        2.1.2.1 博物馆的"人"与"物"
        2.1.2.2 私藏与教化
        2.1.2.3 展示与教育
        2.1.2.4 运作与互动
        2.1.2.5 展品与艺术家
        2.1.2.6 小结
        2.1.3 展与藏—博物馆建筑功能的复杂性
        2.1.3.1 博物馆的"藏"与"展"
        2.1.3.2 "坟墓"与"圣殿"
        2.1.3.2 "藏"与"展"的多样复杂
        2.1.3.3 小结
    2.2 博物馆设计中的空间集成思想及内涵
        2.2.1 集成论与博物馆设计系统
        2.2.2 博物馆设计空间集成的内涵
        2.2.2.1 物理集成
        2.2.2.2 形态集成
        2.2.2.3 效能集成
    2.3 博物馆设计系统的集成单元解析
        2.3.1 单元分解的前提条件
        2.3.1.1 联系条件
        2.3.1.2 界面条件
        2.3.1.3 选择条件
        2.3.2 集成环境
        2.3.3 集成单元的描述方法
        2.3.4 集成单元质、象参量研究
        2.3.4.1 展陈系统
        2.3.4.2 结构系统
        2.3.4.3 设备系统
        2.3.4.4 建筑系统
    2.4 小结
第三章 单元集成
    3.1 建筑子系统的单元集成
        3.1.1 空间组合
        3.1.1.1 整体布局
        3.1.1.2 联系整合
        3.1.2 功能整合
        3.1.2.1 功能复合
        3.1.2.2 分时利用
        3.1.3 界面操作
        3.1.3.1 界面独立
        3.1.3.2 界面自治
    3.2 结构子系统的单元集成
        3.2.1 结构选型
        3.2.1.1 高效传力
        3.2.1.2 优化组合
        3.2.2 材料组合
        3.2.2.1 材料优选
        3.2.2.2 效能增强
    3.3 设备子系统的单元集成
        3.3.1 整合布置
        3.3.1.1 设备选型
        3.3.1.2 空间配置
        3.3.2 系统控制
        3.3.2.1 信息集成
        3.3.2.2 性能控制
    3.4 展陈系统的单元集成
        3.4.1 流线整合
        3.4.1.1 展陈流线一体化
        3.4.1.2 体验多样化
        3.4.2 信息互动
        3.4.2.1 共享交流
        3.4.2.2 技术展示
    3.5 小结
第四章 交互集成
    4.1 建筑与展陈
        4.1.1 情景营造
        4.1.1.1 尺度匹配
        4.1.1.2 视线关联
        4.1.1.3 情境同构
        4.1.2 界面整合
        4.1.1.1 形态同构
        4.1.1.2 建展同构
        4.1.3 流线复合
        4.1.3.1 流线立体
        4.1.3.2 流线的多功能组织
    4.2 建筑与结构
        4.2.1 构件多变
        4.2.1.1 构件置换
        4.2.1.2 构件组合
        4.2.2 空间形态增强
        4.2.2.1 相互协调
        4.2.2.2 增强表现
        4.2.3 协同建构
        4.2.3.1 功能增强
        4.2.3.2 联动设计
    4.3 建筑与设备
        4.3.1 空间表现
        4.3.1.1 "服务"与"被服务"空间
        4.3.1.2 封闭建构—设备"内隐"
        4.3.1.3 开放建构—设备"外显"
        4.3.2 效能提升
        4.3.2.1 同生共进
        4.3.2.2 共赢优化
    4.4 小结
第五章 程序集成
    5.1 非线性设计
        5.1.1 必然性与偶然性
        5.1.1.1 稳定与多变
        5.1.1.2 定向与随机
        5.1.1.3 规则与自由
        5.1.2 线性与非线性
        5.1.2.1 单向与多变
        5.1.2.2 规律与动态
        5.1.2.3 有序与无序
    5.2 多方协同
        5.2.1 内生协同
        5.2.1.1 整体原则
        5.2.1.2 联动原则
        5.2.2 拉动协同
        5.2.2.1 与城市环境结合
        5.2.2.2 与运营模式结合
        5.2.2.3 与建筑产业化结合
    5.3 虚拟设计
        5.3.1 虚拟设计平台
        5.3.1.1 建筑信息模型化(BIM)
        5.3.1.2 互联网信息库
        5.3.2 虚拟建造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综述
        6.1.1 博物馆建筑设计的复杂性分析
        6.1.2 作为复杂系统的博物馆设计的要素分析
        6.1.3 博物馆设计空间集成技术方法
    6.2 研究创新
        6.2.1 博物馆设计中的"空间集成技术"概念的提出
        6.2.2 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
        6.2.3 从整体原则到构造细部
    6.3 研究产生的契机
        6.3.1 "空间集成技术"产生的创造力
        6.3.2 多向联合与产业链的形成
        6.3.3 对博物馆设计实践的积极意义
        6.3.4 发展与展望
附录
    附录1:博物馆建筑设计系统质、象参量表
    附录2:本文中关于博物馆设计的单元集成、交互集成、程序集成的归纳图表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后记

四、人体感觉机制的模型化与数字化(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基于隐性知识推理的数控滚齿机造型设计研究[D]. 席冰. 燕山大学, 2021(01)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面向产品设计的用户角色构建方法研究[D]. 孙香玉. 江南大学, 2020(01)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6]“载体”还是“本体”?—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研究[D]. 张锐.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7]三维动画艺术创作维度研究[D]. 邓强. 西安美术学院, 2019(01)
  • [8]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研究[D]. 马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9]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D]. 钟予. 中央美术学院, 2017(08)
  • [10]博物馆设计空间集成技术研究[D]. 裴峻. 东南大学, 2017(11)

标签:;  ;  ;  ;  ;  

人体感觉机制的建模与数字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