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变频电机电磁线的研制

新一代变频电机电磁线的研制

一、变频电机新一代电磁线的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王子杰[1](2020)在《变频电机定子绕组电场分布特性及放电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变频电机是现代工业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之一,因为能够方便调速、具有经济节能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航天航空、舰艇船舶等社会各领域。变频电机主要采用脉冲宽度调制技术(PWM)进行馈电调速,变频器输出的脉冲方波电压具有上升沿陡、频带宽等特点,经电缆传输至电机端易在电机定子绕组中产生过电压并且造成电压分布不均,使得定子绝缘系统中局部电场过高,进而导致定子绕组绝缘结构的损伤,加快变频电机运行时绝缘电老化速度。并且近些年来变频电机定子因绝缘薄弱导致的接地故障频繁发生,对此,通过仿真方法研究变频电机定子绕组对地电压分布特性与脉冲过电压下电场分布特性,以及通过放电试验探索定子对地绝缘结构放电发展规律对定子对地绝缘系统失效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JL2100型变频电机定子绕组结构,构建定子绕组槽部及端部有限元模型,计算各匝绕组槽内部分及端部的各分布参数,利用电路仿真软件搭建定子绕组高频等效电路,采用理论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定子绕组各匝对地电压分布特性。之后,基于绕组电压分布及定子绕组有限元模型,进一步研究电机槽部电场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线圈绕组各匝导体排列越靠后,其对地电压幅值越大,通过增大输入电压的上升沿时间,可有效改善绕组各匝对地电压分布。同时发现,电场强度最大值出现在电机槽最上面一匝的倒角处。定子绕组端部绝缘层中电场集中在槽口附近位置,随着脉冲电压幅值增加,端部表面低阻防晕层电场先递增后向非线性防晕层转移。随着上升沿时间的增加,低阻防晕层中最大场强明显降低,端部表面电场分布得到改善。对于定子对地绝缘结构的电老化机理研究,搭建了电老化加压放电试验平台,总结了试样局部放电发展过程,研究发现试样内局部放电首先发展在方波电压上升沿及下降沿位置,在电压幅值升高的过程中,电压波形平顶区也逐渐出现放电现象,到试验后期不论是上升沿、下降沿处还是平顶区都发生剧烈放电。探究了不同频率下试样放电特征参量随试验进程的变化规律,发现随频率的升高,对试样放电有促进作用,放电现象更剧烈,同时发现各参量对应的曲线变化特性与试样的放电发展过程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周成[2](2016)在《高效电机用真空压力浸渍树脂及绝缘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能源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世界范围内60%的电能是被电机消耗的,因此以节能、高效着称的高效电机的推广应用对节约能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制备高效电机的关键是高性能的绝缘真空压力浸渍(VPI)树脂的使用,该类树脂应具备突出的耐热性、高击穿电压强度、高粘结强度以及优异耐电晕寿命等性能,而且还应具有优异的工艺性。但是现有VPI树脂存在耐热性差、环保性差、粘结强度低及耐电晕寿命差等不能满足高效电机快速发展对VPI树脂的技术要求,本文针对高效电机用VPI树脂及绝缘系统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第一,不饱和聚酯(UP)浸渍树脂具有成本低、反应速率快和电绝缘性能好的优势,是低压高效电机主要的绝缘浸渍树脂。然而现有的不饱和聚酯浸渍树脂耐热等级通常是F级(155℃),不能满足高效电机发展对绝缘浸渍树脂耐热性提出的技术要求。首次合成苯甲醇封端的含有双键的超支化聚硅氧烷(Vi-HPSi),并对UP进行改性。研究发现,相比于UP树脂,Vi-HPSi/UP体系不仅具有更快的固化活性,而且固化树脂具有更高的交联密度及低的自由体积。Vi-HPSi/UP固化树脂的耐热稳定性明显提升,20Vi-HPSi/UP(含20wt%Vi-HPSi)固化树脂的初始热降解温度为331℃,较UP树脂的值提升了80℃,解决了常规UP树脂耐热性差的技术瓶颈。此外,Vi-HPSi/UP固化树脂具有高的粘结强度和低的介质损耗。Vi-HPSi/UP树脂所具有优异综合性能使之在高效电机的绝缘浸渍处理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第二,高效电机现用浸渍树脂基本是含有苯乙烯等有毒溶剂的,使用过程中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所以研发一种无有毒溶剂、固化挥发份低的环保型无溶剂浸渍树脂,对绝缘浸渍树脂产品的升级换代、对高效电机行业绝缘浸渍处理环境的改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现有环保型浸渍树脂产品甚少,存在挂漆量低及耐热性差等问题,难以推广应用。本文设计了含有环氧与硅氧基团的多官能丙烯酸酯,以其作为活性交联单体,制备了新一代环保型聚酯亚胺VPI树脂(SiPEI);在此基础上,首次采用纳米SiO2与流变助剂作为混合改性剂(TH-SiO2)对SiPEI进行了改性。研究表明,SiPEI具有非常低的固化挥发份(<1wt%)、低的毒性、高的闪点及快的固化速度,具有优异的环保特性。相比于SiPEI固化树脂,SiPEI/TH-SiO2的挂漆量提升了84%。25℃与155℃下的最大粘结强度分别为SiPEI树脂的1.4和1.8倍,表明SiPEI/TH-SiO2树脂非常适合应用于高效电机环保型的绝缘浸渍处理,包括新型电动汽车牵引电机的绝缘浸渍处理。第三,变频电机作为最主要的高效电机,由于受到高频脉冲电压的影响,绝缘易于被击穿而失效。为了提高变频电机的抗高频脉冲电压能力,需要采用兼具优异耐电晕性能和高击穿强度的VPI树脂,延长变频电机的使用寿命,提升电机的操作可靠性。针对低压变频电机用VPI树脂,对纳米TiO2表面包覆特殊结构的超支化聚硅氧烷,形成核-壳结构,并与聚酯亚胺(EPEI)树脂制备杂化树脂(EPEI/HSi-TiO2)。EPEI/HSi-TiO2突破了传统纳米填料改性树脂中易沉淀的技术瓶颈,适合VPI工艺。HSi-TiO2能够改变基体树脂的微观结构,使得改性后的EPEI树脂具有优异的耐电晕寿命,高的击穿电压强度以及改善的局部放电特性。EPEI/HSi-TiO2固化树脂最大的耐电晕寿命为1586min,为EPEI树脂的57倍。这些优异的特性表明EPEI/HSi-TiO2非常适合于低压变频电机的绝缘浸渍处理,能够显着提升变频电机抵抗高频脉冲电压的能力,延长使用寿命。第四,环氧/酸酐(EA)树脂体系是最重要的VPI树脂,该树脂具有环保、高击穿强度和优异的电老化寿命,因而被广泛用于高压电机领域(高于3k V),但现有的EA树脂体系的韧性、耐电晕性和热稳定性较差。针对高压变频电机用VPI树脂,制备表面有机包覆处理的SiO2(m SiO2),并用其对EA树脂进行改性。EA/m SiO2具有低压粘度,优异的长期储存稳定性(≥24月),适合VPI工艺。相比于EA树脂,EA/m SiO2固化树脂具有更高的冲击和弯曲强度以及耐电晕寿命与热稳定性。含有9wt%m SiO2的EA/m SiO2固化树脂的冲击强度与耐电晕寿命为25.2k J/m2和806min,分别为EA树脂值的3.4和16.1倍。用EA/m SiO2浸渍的模拟线棒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能,表明EA/m SiO2非常适合于大型风力发电机以及高压变频电机等绝缘浸渍处理。第五,变频电机80%的失效是由于绝缘系统的损坏引起的。分别运用耐电晕的EPEI/HSi-TiO2、EA/m SiO2树脂对低、高压绝缘系统进行VPI绝缘处理,对绝缘系统综合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采用EPEI/HSi-TiO2的绝缘系统的耐电晕寿命较常规绝缘系统的耐电晕寿命明显提升,且随着HSi-TiO2含量的增加逐步增大,最长的耐电晕寿命较常规系统的耐电晕寿命提升了约13.8倍,局部放电特性也明显改善。此外,EPEI/HSi-TiO2的绝缘系统具有优异的耐潮、耐油性能,能够满足低压变频电机的使用技术要求。EA/m SiO2树脂浸渍处理的风电绝缘系统的击穿电压随着m SiO2的加入逐步增加。耐电晕性能较传统的聚酯体系也有明显提升,电晕老化700h后,击穿电压保持率在90%以上。EA/m SiO2树脂应用在高压绝缘系统,与少胶云母带具有很好的渗透性,可形成无气隙绝缘系统,介质损耗低、介损增量小。热态介质损耗和击穿电压强度都能达到优等品的范畴,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能。10k V绝缘系统2Un电老化寿命为2609h,明显高于国际IEC60034-18-32-2010标准中1200h的技术要求。

易建英[3](2014)在《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修饰及其在漆包线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目前国内外电机、电器、变压器及IT信息产业正朝着“高压、高频、高效、节能、紧凑型”的高新技术产品发展趋势,其核心部件-漆包线,提出了复合型高性能化的发展要求。为此目的,本研究在对所使用绝缘漆进行精心选择的基础上,通过对nano-SiO2进行表面改性,然后将其用于改性绝缘漆,并采用“三涂层”工艺试制出“纳米复合高性能漆包线”,对工艺、技术条件与参数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精心选择了聚酯漆(PE)、聚酯亚胺(PEI)和聚酰胺酰亚胺(PAI)3种类型绝缘漆,研究了它们之间的相容性,发现PE与PEI,PEI与PAI之间有较好的相容性(或混溶性),而PE与PAI之间的相容性不佳。(2)以nano-SiO2为绝缘漆的改性剂,采用KH-550为其表面修饰剂,利用溶液法对nano-SiO2进行了表面修饰改性,研究了改性剂含量、反应时间对改性反应的影响,FTIR结果显示,KH-550以共价键的方式接枝到了nano-SiO2表面,TEM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的nano-SiO2能较好地分散于乙醇中;XRD图谱结果显示,改性过程对nano-SiO2的结构基本没有影响;在改性剂的用量5%,反应时间为4-5h时,该方法的改性效果最佳。(3)研究了分散方法、nano-SiO2(改性后)含量对绝缘漆改性效果的影响,发现超声波分散与高速剪切法对分散nano-SiO2在绝缘漆中都能起到良好的分散效果,相比较而言,超声波分散法稍优于高速剪切法;nano-SiO2的含量对分散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在其含量≤5%时,nano-SiO2在绝缘漆基体中分散性较好,在其含量≥7%后,分散均匀性明显下降,团聚现象比较严重。(4)设计了3个方案,6组配方,采用三层漆膜复合结构试制了纳米复合高性能漆包线,研究了绝缘漆的种类、nano-SiO2含量以及工艺对漆包线性能的影响。方案一:底漆采用耐热PE(155级);中间层漆以PEI(200级)为基漆,以改性后的nano-SiO2为改性材料,自制纳米改性漆(按编号试制)为中间层漆;面漆采用PEI(200级)。涂漆道数:8道,试制样品按最大漆膜厚度比例分配各漆膜厚度,即:底漆2道,占总漆膜后的20-25%、中间层4道,占总漆膜后的50-60%、面漆2道,占总漆膜后的20-25%。方案一所研制的样品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范围内发现:①绝缘漆的种类对漆包线的主要性能有重要的影响,按影响大小从低到高的顺序为:PE、PEI、PAI;②纳米含量对性能的影响:当其含量从3%增加到5%时,软化击穿温度提高了20℃左右,击穿电压提高了1000V。方案二:底漆以耐热PE(155级)为基漆,以改性后的nano-SiO2为改性材料,自制纳米改性漆(按编号试制)作为底漆;中间层漆以PEI(200级)为基漆,以改性后的nano-SiO2为改性材料,自制纳米改性漆(按编号试制)作为中间层漆;面漆采用聚酯亚胺(200℃)。涂漆道数:9道,试制样品按最大漆膜厚度比例分配各漆膜厚度,即:底漆3道,占总漆膜后的20-25%、中间层3道,占总漆膜后的50-60%、面漆3道,占总漆膜后的20-25%。方案二所研制B*-1样品结果显示,随着纳米含量的进一步增大,对漆包线的性能提升愈发显着。方案三:底漆以耐热PE(155级)为基漆,以改性后的nano-SiO2为改性材料,自制纳米改性漆(按编号试制)作为底漆;中间层漆以PEI(200级)为基漆,以改性后的nano-SiO2为改性材料,自制纳米改性漆(按编号试制)作为中间层漆;面漆采用PAI(220℃)。涂漆道数:12道,试制样品按最大漆膜厚度比例分配各漆膜厚度,即:底漆4道,占总漆膜后的20-25%、中间层6道,占总漆膜后的50-60%、面漆2道,占总漆膜后的20-25%。方案三所研制的C*-1样品,热冲击、软化击穿温度和击穿电压是合格的,具有耐电晕性能,但指标没有达到要求。

刘丹[4](2013)在《15kW隔爆型变频牵引电机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电机作为电能转换或传递的重要部件,从十九世纪初开始,电机的设计及其制造技术已经日趋成熟。近年来,随着国家高效节能政策的大力推广,交流变频电机已开始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本文首先指出了矿用变频电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通过对传统异步电机设计方法的分析,推导出了矿用变频电机的设计方法。与此同时,对矿用变频电机的谐波、转矩特性、机械特性及其损耗等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矿用变频电机的谐波分析模型。接着针对15kW隔爆型变频牵引电机进行了具体分析设计,得到了变频电机电磁设计的具体过程,并且对变频电机的绝缘结构、冷却结构及其隔爆结构进行了具体分析设计,得到了15kW隔爆型变频牵引电机的设计结果。最后本文通过对15kW隔爆型变频牵引电机瞬态磁场的分析,得到了变频电机转矩和绕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性能曲线,以及磁场分布情况。

韩小博[5](2012)在《内燃机车交流传动及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铁路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对于机车“客运高速,货运重载”的需求日益剧增,把先进实用的交流电传动技术结合内燃机车的特点应用于内燃机车有利于提高机车性能、提升铁路装备制造水平,因此,内燃机车交流电传动以及其所涉及的相关技术值得深入研究。本课题根据近年来在机车上成熟运用的交流电传动技术以及相关的控制技术,结合满足铁路需求的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机车,对机车交流电传动以及相关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在充分发挥内燃机车交流电传动的优势的前提下,提出一种内燃机车交流电传动以及相关控制系统方案。本文以满足将来铁路运输需要的大功率机车为目标,详细分析了内燃机车内部各系统的功率分配、传动形式、控制方式等,结合机车的性能需要阐述了当前应用于机车电传动领域内的矢量控制、PwM控制技术、微机网络控制以及粘着控制的观点或方法;并对大功率内燃交流电传动机车的电机选配、电气传动的方案设计以及采用PwM控制技术后对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

张秀艳[6](2012)在《7.5KW隔爆型变频牵引电机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电机作为电能转换或传递的重要部件,从十九世纪初开始,电机的设计及其制造技术已经日趋成熟。近年来,随着国家高效节能政策的大力推广,交流变频电机已开始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本文首先指出了矿用变频电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通过对传统异步电机设计方法的分析,推导出了矿用变频电机的设计方法。与此同时,对矿用变频电机的谐波、转矩特性、机械特性及其损耗等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矿用变频电机的谐波分析模型。接着针对7.5KW隔爆型变频牵引电机进行了具体分析设计,得到了变频电机电磁设计的具体过程,并且对变频电机的绝缘结构、冷却结构及其隔爆结构进行了具体分析设计,得到了7.5KW隔爆型变频牵引电机的设计结果。最后本文通过对7.5KW隔爆型变频牵引电机瞬态磁场的分析,得到了变频电机转矩和绕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性能曲线,以及磁场分布情况。

周金生,方敏[7](2011)在《中国古铜都 当代铜基地》文中研究表明"浩浩长江奔流不息,巍巍铜官千年矗立"翻开中国冶铜史,一个名字熠熠生辉——铜陵。铜陵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素有"古铜都"之美称。铜陵地处上海与武汉、南京与九江的中心,是承东启西的重要节点,是泛长三角重要城市。长江黄金水道流经铜陵60公里,铜陵港是对外籍轮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沪铜铁路、铜九铁路,京台高速公路、沪渝高速公路,宁安城际铁路(在建),合福客运专线(在建)穿境而过,铜陵水陆交通

孙宇峰[8](2011)在《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对电磁线行业的机遇与挑战》文中研究指明一、电磁线行业发展现状电磁线属电线电缆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电子基础材料,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方面,其增长速度通常与经济增长成正比。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电磁线生产和消费国,电磁线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尽

毛勇[9](2010)在《高速列车电机用电磁线芯拉拔成形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铁路的蓬勃发展,高速列车牵引电机日益受到重视,为此对牵引电机关键材料——电磁线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种电磁线需在高质量的铜线芯表面绕包kapton薄膜或FCR薄膜胶带再经高温烧结而成,具备优异的导热、耐热、机械和电气性能。与国外电磁线同类产品相比,国产电磁线的线芯在表面质量、尺寸精度和柔软度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无法满足高速列车电机用电磁线线芯的使用要求。为解决线芯的表面质量问题,本文从电磁线线芯的拉拔数学方程、拉拔成形有限元数值模拟和拉拔试验三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如下:1.阐述了有限元模拟在塑性成形中应用状况,刚塑性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基本力学方程以及求解方法;建立了电磁线线芯拉拔的刚塑性有限元模型,确立了模型适合的边界条件;结合应力平衡微分方程与塑性条件,推导了电磁线线芯拉拔的数学公式。2.应用有限元仿真软件DEFORM-3D对电磁线线芯拉拔变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电磁线线芯拉拔成形过程中存在等效应力、等效应变和温度等不均匀分布现象,尤其以线芯截面边缘中部和圆角位置的应力应变最为集中、温度最高;摩擦对拉拔过程中温度、拉拔力和金属流变存在明显的影响,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降低摩擦,电磁线线芯变形界面温度下降且分布均匀,促使电磁线线芯的均匀流变,降低拉拔力;拉拔工艺参数对金属流变、应力也存在明显的影响,拉拔速度在1000mm/s以下和模角在8-10°时,有利于降低应力集中、促进金属均匀流变和提高线芯表面质量。3.研制了一套与万能拉伸试验机相配合的拉拔夹具,进行了不同润滑剂的电磁线线芯拉拔实验,结果表明:单一的增大润滑剂基础油的粘度,对于降低摩擦磨损、减小拉拔力和提高表面质量等作用有限;在润滑剂中添加适宜的油性剂和极压剂,能明显减小电磁线拉拔变形过程中摩擦,降低线芯表面磨损及铜粉产生,且显着提高了线芯的表面质量。4.进行了性能优良全油润滑剂和现有水基润滑剂的对比拉拔试验,结果表明拉拔过程中采用优良的全油润滑剂比采用水基润滑剂时的拉拔力下降900N,线芯的表面粗糙度Rα由1.30μm降至1.10μm,微观形貌更加平滑细腻,线芯的表面质量明显提高,且明显优于电磁线线芯工业产品(Rα=1.47μm)。因此采用高性能全油润滑剂是解决高速列车电机用电磁线线芯表面质量难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周凯[10](2009)在《脉冲电压对变频牵引电机绝缘老化的影响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变频调速交流传动系统在牵引机车中得到广泛应用。但采用该系统后,逆变器输出的PWM(脉冲宽度调制)高压方波脉冲的上升沿很陡、频率很高,导致在PWM脉冲电压下牵引电机绝缘过早失效。传统交流电机绝缘设计方法和理论已不完全适用于变频调速电机,因此对变频电机绝缘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迫在眉睫。已报道的研究成果大多以散绕组变频电机为研究对象,对成型绕组变频电机的研究很少。本论文在总结国内外变频电机绝缘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影响变频牵引电机绝缘老化的两个主要因素:局部放电(PD)和空间电荷为具体的研究对象,详细地研究了变频牵引电机绝缘的局部放电和空间电荷的行为及机理,老化特征及表征参量等。通过这些研究,将极大地促进变频条件下绝缘老化和击穿理论的发展,使变频调速技术应用前景更加广泛。设计了一种新的脉冲电压下局部放电测量系统和统计分析软件。采用高频响应特性较好的NiZn铁芯材料,采用小波包算法来分解传感器输出信号,从而去除脉冲电压快速上升和下降过程所带来的干扰,提取出脉冲电压下的局部放电信号。根据工频电压下局部放电分析方法,通过时间开窗和统计,使用专用的脉冲电压下局部放电分析软件可得到脉冲电压下的各种放电谱图,以便更深入分析脉冲电压下的局部放电行为和机理。对脉冲电压下的空间电荷测量方法、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并研究了脉冲电压波形参数对空间电荷行为的影响。设计了基于电声脉冲法的空间电荷分布直接测量系统和热刺激电流测量系统。讨论了陷阱参数的计算方法,对比了高斯拟合和动力学方程拟合对活化能计算的影响。对不同脉冲频率老化对绝缘微观结构的影响进行了讨论,聚酰亚胺膜的寿命主要与高温峰的活化能和电荷量有关,低温峰的活化能和电荷量对试样的寿命影响不大,脉冲电压下,活化能可能随老化程度加剧而减小。根据空间电荷测量结果,分析了不同的脉冲频率、电压幅值、电压极性、脉冲电压上升时间和绝缘层数对空间电荷行为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参数的脉冲电压对纳米和非纳米聚酰亚胺膜、电机定子绕组的绞线对试样的局部放电行为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参数的脉冲电压对不同绝缘材料的局部放电起始放电电压(PDIV)、局部放电参量(平均放电量和放电次数)、相位分辨模式的影响,脉冲频率增加和电压上升时间的缩短都会导致反向电场作用增强,从而导致局部放电行为的差异。此外,通过扫描电镜(SEM)和局部放电分析结果,纳米膜具有三层结构,表层纳米颗粒导致其表面电导率大,能削弱局部放电作用,而且表面的纳米颗粒层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导致放电对绝缘内部损伤较小。为探讨高压方波脉冲下绝缘的加速老化机理和老化特征,对电机定子绕组的绞线对试样进行了老化。比较分析了脉冲电压和工频电压下样本老化特征的不同,脉冲电压下老化后样本很容易出现“放电丛”现象,该现象主要是由于脉冲电压下较强的反向电场作用而导致。对匝间和对地绝缘样本在脉冲电压下老化后的矩特征参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其平均放电量的偏斜度和老化时间存有联系。

二、变频电机新一代电磁线的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变频电机新一代电磁线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变频电机定子绕组电场分布特性及放电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变频电机定子绕组电压分布研究现状
        1.2.2 电机定子绝缘电场分布研究现状
        1.2.3 电老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仿真模型及试验平台的构建
    2.1 电场的有限元理论
    2.2 变频电机有限元模型的构建
        2.2.1 定子槽部模型
        2.2.2 定子端部模型
    2.3 变频电机高频等效电路模型及分布参数计算
        2.3.1 定子绕组高频电路模型
        2.3.2 电路模型分布参数的计算
    2.4 试验平台
        2.4.1 试验样品的制备与处理
        2.4.2 电老化试验加压系统
        2.4.3 局部放电检测系统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定子绕组对地电压及电场分布特性
    3.1 绕组对地电压分布特性
        3.1.1 理论分析
        3.1.2 不同上升沿下绕组对地电压分布
        3.1.3 不同电缆长度下绕组对地电压分布
    3.2 定子槽部电场分布特性
    3.3 端部电场分布特性及其优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变频电机定子绕组对地绝缘放电特性
    4.1 试验原理与方案
        4.1.1 加压方式
        4.1.2 试验流程
    4.2 对地绝缘放电发展过程
    4.3 不同电压频率下试样放电特性
        4.3.1 起始放电电压
        4.3.2 击穿电压
    4.4 频率对试样放电参量的影响规律
        4.4.1 平均放电量变化规律
        4.4.2 最大放电量变化规律
        4.4.3 放电重复率变化规律
    4.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2)高效电机用真空压力浸渍树脂及绝缘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绝缘浸渍树脂
        1.1.1 概述
        1.1.2 真空压力浸渍(VPI)技术
        1.1.3 低压电机用VPI绝缘浸渍树脂
        1.1.4 高压电机用VPI绝缘浸渍树脂
    1.2 高效变频电机的发展与应用
        1.2.1 高效变频电机绝缘失效机理的研究进展
        1.2.2 高效变频电机现用绝缘浸渍树脂
    1.3 纳米粒子改性绝缘材料的研究进展
        1.3.1 纳米复合电介质
        1.3.2 纳米复合电介质的制备技术
        1.3.3 纳米粒子改性耐电晕绝缘材料的发展
        1.3.4 纳米绝缘材料的耐电晕机理分析
    1.4 电机绝缘系统的研究进展
    1.5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高耐热不饱和聚酯的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材料
        2.2.2 Vi-HPSi的合成
        2.2.3 UP树脂的制备
        2.2.4 Vi-HPSi/UP树脂的制备
        2.2.5 固化树脂的制备
        2.2.6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Vi-HPSi的设计合成与表征
        2.3.2 Vi-HPSi的工艺性
        2.3.3 Vi-HPSi的固化反应性
        2.3.4 Vi-HPSi/UP树脂的交联结构
        2.3.5 Vi-HPSi/UP树脂的力学性能
        2.3.6 Vi-HPSi/UP树脂的耐热性能
        2.3.7 Vi-HPSi/UP树脂的介质损耗
    2.4 小结
第三章 环保型聚酯亚胺VPI树脂的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材料
        3.2.2 环保型活性交联单体的合成
        3.2.3 环保型PEI浸渍树脂的制备
        3.2.4 高挂漆量PEI浸渍树脂的制备
        3.2.5 SiPEI/TH-SiO_2和SiPEI固化树脂的制备
        3.2.6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SiMAG的设计与表征
        3.3.2 SiPEI的环保特性分析
        3.3.3 SiPEI/TH-SiO_2的综合性能
        3.3.4 SiPEI/TH-SiO_2树脂的耐热性
        3.3.5 SiPEI/TH-SiO_2树脂PD性能
    3.4 小结
第四章 耐电晕PEI树脂的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材料
        4.2.2 纳米TiO?的表面改性
        4.2.3 EPEI的制备
        4.2.4 EPEI/HSi-TiO_2杂化树脂的制备
        4.2.5 EPEI/TiO_2树脂的制备
        4.2.6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HSi-TiO_2的设计与表征
        4.3.2 EPEI/HSi-TiO_2杂化树脂的结构
        4.3.3 EPEI/HSi-TiO_2杂化树脂的综合性能
    4.4 小结
第五章 耐电晕环氧酸酐VPI树脂的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原材料
        5.2.2 纳米SiO_2的表面改性
        5.2.3 树脂的制备
        5.2.4 固化树脂的制备
        5.2.5 模拟线棒的制造
        5.2.6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SiO_2的表面改性
        5.3.2 EA/SiO_2树脂的结构
        5.3.3 EA/mSiO_2树脂的机械性能
        5.3.4 EA/SiO_2树脂的耐电晕性能
        5.3.5 EA/SiO_2树脂的线棒的电绝缘性能
        5.3.6 EA/SiO_2树脂的热稳定性
    5.4 小结
第六章 耐电晕绝缘系统的研究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材料
        6.2.2 低压绝缘系统的制备
        6.2.3 高压绝缘系统的制备
        6.2.4 性能测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低压绝缘系统的研究
        6.3.2 高压绝缘系统的研究
    6.4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撰写的论文、发明专利
致谢

(3)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修饰及其在漆包线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漆包线的分类及主要应用
        1.2.1 漆包线的分类
        1.2.2 漆包线的主要应用
    1.3 变频电机绝缘绕组的破坏机理
    1.4 耐电晕绝缘材料的研究现状
        1.4.1 耐高温漆包线漆典型品种简介
        1.4.2 耐高温耐电晕漆包线的研究进展
    1.5 本论文研究的必要性、关联度、意义及内容
        1.5.1 必要性
        1.5.2 产业关联度分析与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纳米 SiO_2的表面改性
    2.1 引言
    2.2 纳米 SiO_2表面改性原理
    2.3 实验部分
        2.3.1 原料
        2.3.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3.3 样品的准备
        2.3.4 偶联剂用量的考察
        2.3.5 改性时间的考察
        2.3.6 表征仪器
    2.4 结果与讨论
        2.4.1 FTIR 表征
        2.4.2 XRD 表征
        2.4.3 TEM 表征
        2.4.4 改性剂用量对纳米 SiO_2接枝率的影响
        2.4.5 改性时间对纳米 SiO_2接枝率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纳米 SiO_2改性漆包线用油漆的研究
    3.1 引言
    3.2 耐电晕漆包线漆的改性原理
    3.3 实验部分
        3.3.1 实验原材料
        3.3.2 实验仪器及设备
        3.3.3 样品的准备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漆包线用绝缘漆的选择
        3.4.2 漆包线用绝缘漆的相容性研究
        3.4.3 纳米材料的选择
        3.4.4 分散方法的确定
        3.4.5 改性 nano-SiO_2含量对绝缘漆稳定性的影响
        3.4.6 SEM 表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纳米 SiO_2复合涂层漆包线的研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材料
        4.2.2 主要实验设备
        4.2.3 检测仪器
        4.2.4 纳米复合漆包线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方案一的结果讨论
        4.3.2 方案二的结果讨论
        4.3.3 方案三的结果讨论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漆包线样品的性能测试报告

(4)15kW隔爆型变频牵引电机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矿用变频电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变频电机发展前景及意义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3.1 15kW 隔爆型变频牵引电机技术参数
        1.3.2 课题的研究方案
2 矿用变频电机的基本理论分析与计算
    2.1 交流变频调速的主要工作原理
    2.2 传统异步电机的设计方法
    2.3 矿用变频电机的设计方法
        2.3.1 主要尺寸的设计公式
        2.3.2 变频电机尺寸的自适应设计
        2.3.3 矿用变频电机磁路计算
        2.3.4 电磁负荷的设计
        2.3.5 谐波抑制的方法
    2.4 传统异步电机和矿用变频电机设计方法的比较
3 15kW 矿用隔爆型变频牵引电机电磁结构设计
    3.1 矿用隔爆型变频牵引电机的主要尺寸设计
    3.2 定转子槽配合的优化选择
    3.3 矿用变频电机定子设计
        3.3.1 定子槽数的确定
        3.3.2 定子槽型及参数确定
    3.4 矿用变频电机转子设计
        3.4.1 转子槽数的确定
        3.4.2 转子槽型及参数确定
    3.5 变频电机绕组设计
    3.6 变频电机气隙选择
    3.7 电机结构设计
        3.7.1 隔爆结构的设计
        3.7.2 绝缘结构的设计
        3.7.3 冷却结构的设计
        3.7.4 特殊结构设计
4 矿用隔爆型变频牵引电机参数计算
    4.1 变频电机参数设计
        4.1.1 额定参数计算
        4.1.2 空载电磁计算
    4.2 变频电机性能设计
        4.2.1 工作性能计算
        4.2.2 起动性能计算
5 15kW 隔爆型变频牵引电机有限元分析
    5.1 有限元仿真软件 Maxwell 2D 简介
    5.2 15kW 变频电机瞬态磁场分析
        5.2.1 RMxprt 简介
        5.2.2 15kW 变频电机电磁仿真
        5.2.3 15kW 变频电机仿真结果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15kW 隔爆型变频牵引电机绕组图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内燃机车交流传动及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内燃机车电传动简介
        1.1.1 直流电传动
        1.1.2 交-直流电传动
        1.1.3 交流电传动
    1.2 交流电传动的优点
    1.3 国外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发展
    1.4 国内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整体设计
    2.1 机车总体布置
    2.2 机车主要技术特性
    2.3 柴油机
    2.4 主传动系统
    2.5 辅助传动系统
    2.6 微机控制及网络通讯系统
    2.7 空气制动系统
    2.8 机车主要运用特性
        2.8.1 机车功率
        2.8.2 机车牵引性能
        2.8.3 机车电阻制动特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交流主传动系统
    3.1 工作原理
    3.2 接地保护系统
        3.2.1 接地保护系统工作原理
        3.2.2 接地检测系统工作原理
    3.3 主辅发电机及牵引整流装置
        3.3.1 YJ117A同步主辅发电机
        3.3.2 牵引整流装置
    3.4 牵引逆变器
        3.4.1 概述
        3.4.2 HXN3型内燃机车逆变器回路结构
        3.4.3 牵引逆变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3.4.4 牵引逆变器风冷系统
    3.5 交流牵引电动机
        3.5.1 概述
        3.5.2 交流牵引电动机主要技术数据
        3.5.3 交流牵引电动机结构组成
        3.5.4 交流牵引电机与轮对的安装
    3.6 制动电阻装置
        3.6.1 制动电阻装置原理
        3.6.2 电阻单元
        3.6.3 风机
        3.6.4 风机电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交流辅助传动系统
    4.1 辅助电传动系统基本结构
    4.2 辅助设备供电
        4.2.1 散热器冷却风扇
        4.2.2 除尘风机
        4.2.3 动力室风机
        4.2.4 主发电机风机
        4.2.5 1#转向架风机
        4.2.6 2#转向架风机
        4.2.7 空气压缩机
    4.3 交流牵引发电机励磁
        4.3.1 交流牵引发电机励磁装置构成
        4.3.2 交流牵引发电机励磁装置功能
    4.4 蓄电池及充电电路
        4.4.1 概述
        4.4.2 APC工作原理
    4.5 其他辅助电器
        4.5.1 机车空调及供电
        4.5.2 电器逆变器及用电设备
        4.5.3 外电源电路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机控制及网络通讯系统
    5.1 微机控制系统
        5.1.1 概述
        5.1.2 EM2000机车控制计算机
        5.1.3 主要功能
        5.1.4 微机控制系统构成
    5.2 机车控制
        5.2.1 概述
        5.2.2 EM2000微机系统的功能
        5.2.3 EM2000微机系统的硬件组成
    5.3 机车通讯网络
        5.3.1 通讯网络构成
        5.3.2 控制计算机接口
        5.3.3 FIRE接口图
    5.4 机车重联
        5.4.1 概述
        5.4.2 重联系统的先进机制
        5.4.3 重联系统构成
    5.5 机车故障诊断及保护系统
        5.5.1 概述
        5.5.2 故障诊断系统
        5.5.3 保护系统
    本章小结
第六章 PWM逆变器对异步电机的影响
    6.1 异步电机绝缘系统的失效模式分析
    6.2 电机端部过电压
    6.3 定子绕组电压分布不均
    6.4 局部放电
    6.5 应力的作用
        6.5.1 运行中异步电机绝缘所承受的应力
        6.5.2 应力的作用和绝缘的损坏
    6.6 解决方案
        6.6.1 消除电机端部过电压
        6.6.2 电机绝缘工艺的改善
        6.6.3 绝缘材料的发展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7.5KW隔爆型变频牵引电机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矿用变频电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3.1 7.5KW 隔爆型变频牵引电机技术参数
        1.3.2 课题的研究方案
2 矿用变频电机的基本理论
    2.1 传统异步电机的设计方法
    2.2 矿用变频电机的设计方法
        2.2.1 主要尺寸的设计公式
        2.2.2 转子槽的设计
        2.2.3 谐波抑制的方法
    2.3 传统异步电机和矿用变频电机设计方法的比较
    2.4 矿用变频电机谐波分析
        2.4.1 谐波磁场分析
        2.4.2 磁通密度分析
        2.4.3 谐波分析模型
    2.5 矿用变频电机转矩特性分析
        2.5.1 额定转矩分析
        2.5.2 附加转矩分析
        2.5.3 脉动转矩分析
    2.6 矿用变频电机机械特性分析
        2.6.1 基频以下的机械特性
        2.6.2 基频以上的机械特性
    2.7 矿用变频电机损耗计算
        2.7.1 定子和转子铜耗计算
        2.7.2 铁心损耗计算
3 7.5 KW 隔爆型变频牵引电机电磁设计
    3.1 变频电机尺寸设计
        3.1.1 主要尺寸设计
        3.1.2 绕组设计
        3.1.3 导线选择
        3.1.4 定子槽形设计
        3.1.5 转子槽形设计
    3.2 变频电机额定电磁设计
    3.3 变频电机参数设计
        3.3.1 额定参数计算
        3.3.2 空载电磁计算
    3.4 变频电机性能设计
        3.4.1 工作性能计算
        3.4.2 起动性能计算
4 7.5 KW 隔爆型变频牵引电机结构设计
    4.1 变频电机绝缘结构的分析和设计
        4.1.1 绝缘结构存在的问题
        4.1.2 绝缘结构的解决措施
        4.1.3 7.5KW 变频牵引电机绝缘结构的设计
    4.2 变频电机冷却结构的分析和设计
        4.2.1 传统冷却结构
        4.2.2 电机的冷却介质
        4.2.3 7.5KW 变频牵引电机冷却结构的设计
    4.3 变频电机隔爆结构的分析和设计
        4.3.1 电机防爆设计的基本要求
        4.3.2 7.5KW 变频牵引电机隔爆结构的设计
5 7.5KW 隔爆型变频牵引电机有限元分析
    5.1 有限元仿真软件 Maxwell 2D 简介
    5.2 7.5KW 变频电机瞬态磁场分析
        5.2.1 RMxprt 简介
        5.2.2 7.5KW 变频电机电磁仿真
        5.2.3 7.5KW 变频电机仿真结果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7.5 KW 隔爆型变频牵引电机绕组图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中国古铜都 当代铜基地(论文提纲范文)

1 “铜都”历史传承
2 当代铜产业基地
    2.1 铜采选
    2.2 铜冶炼
    2.3 铜材加工
        (1) 铜线杆:
        (2) 电磁线:
        (3) 电线电缆:
        (4) 铜箔:
        (5) 覆铜板:
        (6) 印制线路板:
        (7) 铜板带:
        (8) 集成电路引线框架:
        (9) 铜基合金材料:
        (10) 铜管:
        (11) 铜工艺品:
        (12) 民用铜材:
    2.4 铜产业装备制造
    2.5 铜产业服务平台
3 “十二五”发展规划
    3.1 指导思想
    3.2 发展思路
    3.3 发展目标
    3.4 发展重点
        (1) 铜冶炼。
        (2) 铜深加工。
        (3) 铜拆解。
        (4) 铜商品交易。
        (5) 重点产品。
    3.5 推进措施
        (1) 完善机构设置和政策服务:
        (2) 加大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
        (3) 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4) 加强资源保障和人才队伍建设:
        (5) 健全产业配套体系:
4 展望

(8)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对电磁线行业的机遇与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一、电磁线行业发展现状
    1. 材料价格波动给企业经营带来影响
    2. 企业集中度不高, 行业发展不均衡
    3. 技术开发能力有待提高
二、新兴产业带给电磁线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1. 电磁线需求量将大幅增加
    2. 促进电磁线行业技术进步
    3. 电磁线新产品的发展趋势
    4. 行业竞争将会进一步加剧
三、“十二五”发展建议
    1.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注重环保和节能
    2. 提高装备水平, 提升产品质量
    3. 规模经济和特色企业协调发展

(9)高速列车电机用电磁线芯拉拔成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高速列车电机对电磁线性能要求
        1.1.1 高速列车电机工作特点及性能要求
        1.1.2 高速列车电机的失效形式
        1.1.3 高速列车牵引电机对电磁线及线芯的性能要求
    1.2 高速列车电机用电磁线线芯制备工艺
        1.2.1 高速列车电机用电磁线线芯的材质
        1.2.2 高速列车电机用电磁线线芯的成形工艺
    1.3 高速列车电机用电磁线线芯拉拔成形过程中的摩擦与润滑
        1.3.1 电磁线线芯拉拔变形的特点
        1.3.2 拉拔过程中的摩擦分析
    1.4 高速列车电机用电磁线的最新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1.5 课题背景、来源、意义及研究内容
        1.5.1 课题背景及来源
        1.5.2 研究的意义
        1.5.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高速列车电机用电磁线线芯拉拔仿真数理基础
    2.1 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
        2.1.1 有限元模拟技术在塑性加工过程中的应用
        2.1.2 有限元模拟在拉拔过程中的应用
    2.2 刚塑性有限元法基本原理
        2.2.1 刚塑性材料基本假设
        2.2.2 刚塑性体塑性力学基本方程
        2.2.3 刚塑性有限元变分原理
    2.3 DEFORM软件的介绍
        2.3.1 DEFORM软件概况
        2.3.2 DEFORM-3D软件特点
        2.3.3 DEFORM软件的模块结构
    2.4 电磁线线芯拉拔的数学解析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速列车电机用电磁线线芯的有限元模拟
    3.1 高速列车电机用电磁线线芯拉拔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1.1 几何模型的确立
        3.1.2 材料特性的设定和网格划分
        3.1.3 摩擦边界条件的确定
        3.1.4 载荷的施加和位移约束的设定
        3.1.5 选择行程步长和步数
    3.2 高速列车电机用电磁线线芯拉拔仿真结果及分析
        3.2.1 电磁线线芯拉拔模拟过程中的金属流变
        3.2.2 电磁线线芯拉拔模拟过程等效应力分布
        3.2.3 电磁线线芯拉拔模拟过程中温度分布
        3.2.4 摩擦对电磁线线芯拉拔过程的影响
        3.2.5 拉拔速度对电磁线线芯拉拔的影响
        3.2.6 模角对电磁线线芯拉拔的影响
    3.3 电磁线线芯拉拔的有限元模拟与数学解析法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速列车电机用电磁线线芯拉拔试验研究
    4.1 拉拔润滑剂摩擦学性能试验
        4.1.1 拉拔润滑剂的选取
        4.1.2 试验仪器及方法
        4.1.3 在四球机上的试验结果及分析
    4.2 高速列车电机用电磁线线芯拉拔试验
        4.2.1 试验设备
        4.2.2 试验材料
        4.2.3 试验方案的设计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1 拉拔力分析
        4.3.2 表面粘附铜粉量分析
        4.3.3 表面粗糙度和微观表面形貌分析
        4.3.4 拉拔试样与工业产品的表面质量比较
    4.4 有限元模拟与高速列车电机用电磁线线芯拉拔试验的比较
        4.4.1 电磁线线芯拉拔模拟的设置
        4.4.2 电磁线线芯拉拔力比较
        4.4.3 电磁线线芯表面温度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10)脉冲电压对变频牵引电机绝缘老化的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变频调速牵引电机的发展现状
        1.1.1 交流传动牵引技术的发展
        1.1.2 变频牵引电机绝缘技术的要求
        1.1.3 变频牵引电机绝缘材料和工艺
    1.2 变频调速牵引电机绝缘所面临的问题
        1.2.1 逆变器输出波形对电机的影响
        1.2.2 逆变器输出波形导致的绝缘损坏
    1.3 变频调速牵引电机绝缘的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变频调速牵引电机绝缘的失效分析
        1.3.2 局部放电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1.3.3 脉冲电压对空间电荷行为的影响研究
        1.3.4 纳米材料的耐电晕性能研究
        1.3.5 老化及表征参量研究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高压脉冲条件下的局部放电测量和统计
    2.1 局部放电测量装置
        2.1.1 测量原理
        2.1.2 脉冲电流传感器
    2.2 局部放电信号的提取
    2.3 局部放电信号的统计
        2.3.1 时间开窗
        2.3.2 参数统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压脉冲条件下的空间电荷
    3.1 空间电荷测量装置
        3.1.1 空间电荷测量技术
        3.1.2 热刺激电流测量装置
        3.1.3 空间电荷分布的测量装置
    3.2 热刺激电流测量及计算
        3.2.1 测量方法
        3.2.2 热刺激电流计算
    3.3 不同脉冲频率作用后绝缘的热刺激电流特征
        3.3.1 寿命测试
        3.3.2 热刺激电流测试
    3.4 不同脉冲参数对空间电荷行为的影响
        3.4.1 不同参数的脉冲注入后的TSC结果
        3.4.2 不同脉冲参数下的空间电荷分布参数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压脉冲条件下的局部放电行为
    4.1 试验设置及准备
    4.2 不同脉冲参数下的PDIV
        4.2.1 绝缘膜的PDIV随脉冲参数的变化
        4.2.2 绞线对的PDIV随脉冲参数的变化
    4.3 局部放电参量
        4.3.1 绝缘膜的PD参量
        4.3.2 绞线对的PD参量
    4.4 不同脉冲参数下PD的相位分辨模式
        4.4.1 绝缘膜的相位分辨模式
        4.4.2 绞线对的相位分辨模式
    4.5 局部放电影响机理分析
        4.5.1 绝缘膜的局部放电机理
        4.5.2 纳米和非纳米薄膜的耐电晕机理
        4.5.3 绞线对的局部放电机理
        4.5.4 脉冲波形对局部放电参数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变频牵引电机绝缘老化及表征
    5.1 变频牵引电机绝缘的老化
        5.1.1 电老化
        5.1.2 热老化
        5.1.3 机械老化
    5.2 基于高压方波脉冲的绝缘老化试验系统
        5.2.1 试验系统原理
        5.2.2 绝缘老化试验设计
    5.3 匝间绝缘的电热联合老化
        5.3.1 匝间绝缘基本统计参量
        5.3.2 匝间绝缘相位模式
        5.3.3 匝间绝缘矩特征参量
    5.4 对地绝缘的电热联合老化
        5.4.1 对地绝缘基本统计参量
        5.4.2 对地绝缘相位模式
        5.4.3 对地绝缘矩特征参量
    5.5 结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四、变频电机新一代电磁线的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变频电机定子绕组电场分布特性及放电机理研究[D]. 王子杰.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2]高效电机用真空压力浸渍树脂及绝缘系统的研究[D]. 周成. 苏州大学, 2016(03)
  • [3]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修饰及其在漆包线中的应用研究[D]. 易建英. 湖南大学, 2014(09)
  • [4]15kW隔爆型变频牵引电机的研究与设计[D]. 刘丹.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3(07)
  • [5]内燃机车交流传动及控制系统研究[D]. 韩小博. 大连交通大学, 2012(05)
  • [6]7.5KW隔爆型变频牵引电机的研究与设计[D]. 张秀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2(05)
  • [7]中国古铜都 当代铜基地[J]. 周金生,方敏. 有色金属工程, 2011(03)
  • [8]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对电磁线行业的机遇与挑战[J]. 孙宇峰. 安徽科技, 2011(02)
  • [9]高速列车电机用电磁线芯拉拔成形的研究[D]. 毛勇. 中南大学, 2010(02)
  • [10]脉冲电压对变频牵引电机绝缘老化的影响机理研究[D]. 周凯. 西南交通大学, 2009(03)

标签:;  ;  ;  ;  ;  

新一代变频电机电磁线的研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