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护性耕作区域适应性

河北省保护性耕作区域适应性

一、保护性耕作在河北省的区域适应性(论文文献综述)

于翔[1](2021)在《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华北平原是我国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地区,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形成了冀枣衡、沧州及宁柏隆等七大地下水漏斗区,尤其是河北省,地下水超采量和超采面积占全国的1/3,由此引发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问题。国家高度重视,自2014年起在河北省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趋势得到显着改善。通过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有助于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措施落实,高质量完成地下水超采治理各项工作。本文采用大数据、组件和综合集成等技术,建立了集空间数据水网、逻辑拓扑水网和业务流程水网为一体的数字水网,研发数字水网集成平台,基于平台提供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过程化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应用,为河北省地下水超采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河北省一体化数字水网。面向河流水系、地表水地下水等实体水网,将地理信息、遥感影像等数据数字化、可视化,构建空间数据水网;将管理单元的对象实体逻辑和用水对象进行拓扑化、可视化,构建逻辑拓扑水网;采用知识图将业务的相关关系、逻辑关联进行流程化、可视化,构建业务流程水网。研发数字水网综合集成平台,搭建可视化操作的业务集成环境,通过三种可视化水网的集成应用构建一体化的数字水网,为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和水位考核评估提供技术支撑。(2)提出了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地下水数据资源进行处理与分析,实现多源数据融合;将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的数据、方法和模型等进行组件开发提供组件化服务,实现模型方法的融合。采用知识可视化技术描述应用主题、业务流程、关联组件和信息,实现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过程融合;将数据、技术及业务进行融合,基于平台、主题、组件、知识图工具组织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实现基于数字水网的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融合。(3)提供主题化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基于数字水网集成平台,按照业务融合应用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多源数据进行融合,搭建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的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信息和计算服务。针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目标,采用组件及知识可视化技术将评价方法组件化、过程可视化,搭建过程化评价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在线评价和决策服务。根据地下水采补水量平衡原理,研究河北省超采区的地下水位考核指标制定的方法,基于数字水网搭建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考核和决策服务。

张兵[2](2021)在《河北省果农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河北省是水果生产大省,果品产业在河北省农业产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河北省三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在水果种植生产过程中,水资源是必不可缺的生产要素之一。但河北省是我国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气候较为干旱,可用于农业灌溉的用水十分有限,为保证果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提高果园灌溉用水效率,降低水分无效利用和损耗。果园节水灌溉技术具有提质增产效果,可以改良果园内的生产环境,便于喷药、修剪和采果等果园管理工作。经过调查发现,河北省果农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用意愿较高,但实际采用率较低,且有弃用的现象。果农是否采用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是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研究分析果农节水技术的采用行为特征,对节水灌溉效率提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有利于河北省水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河北省水果产业的生产现状、果园灌溉用水现状进行整理分析,并估算各地区果园的节水潜力;利用问卷调查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了 150户果农进行实地访谈调查,发现果农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意愿较高,但是实际采用率较低。对果农采用意愿和行为差异性的原因进行剖析,得出果农生产组织化标准化程度、当地自然环境条件、水利基础设施、政府补贴范围等,是影响果农采用的主要原因。通过对调研数据定量分析表明,节水灌溉技术的适应性、有用性、有效性是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问题;果农的自身素质和小规模经营模式限制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政府的支持力度和扶持方式对果农是否采用技术有重要影响;合作社和农村基层组织的服务范围和水平,在政府宣传、推广和果农应用节水灌溉技术之间起重要的联结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提高果农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主要建议:一是通过媒体、培训等方式提升果农对节水灌溉技术和节水政策的认知水平;二是加强政府在果园节水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管理,确保落实,提高投资效益,加强技术合理性建设,因地制宜;三是提高政府相关部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四是发挥农村合作组织的带动作用等。本文的创新之处是对河北省不同地区不同果园的节水潜力进行了测算;对果农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意愿和行为进行了对比分析,剖析了果农采用意愿高,实际采用率低的原因。

张贵军[3](2019)在《基于农业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的滨海区耕地生态安全研究》文中认为土地资源过度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会导致土地生态系统本身失衡,还会因为土地所提供产品的品质问题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土地安全问题已经在人类长期非理性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由土地承载安全问题升级为土地生态环境和功能安全问题,土地生态安全各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其中,耕地生态安全的内涵、评价体系、安全标准、评价方法等方面尚未达成共识。且多数研究空间尺度过大,缺乏反映耕地本身土壤养分含量、环境质量以及健康功能的地球化学元素分布信息,导致研究结果很难触及耕地生态安全的深层实质问题。鉴于此,本研究以农业地质地球化学背景调查成果为主要数据源并结合实地取样补测数据,获取了较为详尽的数据信息;结合耕地生态安全理论内涵研究、构建概念模型及评价体系,以环渤海区域的黄骅市为典型地域实施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及整治分区,并展开耕地生态安全监测及保护策略体系研究。旨在推动土地生态安全理论研究,指导农业生态安全生产实践和加速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厘清了耕地生态安全内涵,构建了耕地生态安全概念模型研究从“生态安全”、“土地资源安全”及“土地生态安全”理论出发,考虑中国的人地关系背景及耕地利用的特点和要求,分析了耕地生态安全的系统动力学原理,将耕地生态安全内涵界定为:承载安全、土地(土壤)环境安全、系统功能安全、后备保障安全、时空均衡、制度安全和产权安全7个方面的内容,并构建了县域尺度下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概念模型。概念模型中承载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及系统功能安全是耕地生态安全的基本和核心要素;后备保障安全决定着耕地的持续供给;时空安全要求耕地生态安全的收益在不同代际、不同区域间公平分配,强调耕地资源的分配在时空2个尺度提供同等的发展权;制度安全和产权安全决定了耕地保护的外围制度和政策环境。(2)以黄骅市为例进行了耕地生态安全利用调查与监测评价研究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黄骅市(县级市)耕地利用情况开展了全面系统的调查,以农业地质地球化学背景调查成果为基础,结合实地走访和踏勘,采集了大量土壤样品获取检测数据,收集了黄骅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和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等成果、历年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建立了黄骅市2015年耕地生态安全数据库;利用农用地分等数据平台,获取黄骅市耕地矢量数据图层及最小评价单元;选择单因素评价与分层次评价方法相结合的方法,依据相关规程、技术标准和已公示的研究结论设定合理的安全评价标准及分级标准,对黄骅市耕地进行生态安全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该县域人均耕地占有量较为安全,弥补了粮食单产低的劣势,大部分区域人均粮食占有量和耕地承载率安全程度较高;耕地总体有机质含量较低,96.75%的区域处于临界安全及中度不安全水平;大部分耕地碱解氮含量不足,高度不安全面积达76.55%,中度不安全面积达23.09%,与氮肥的大量使用形成显着的反差;地下水埋深较浅,且地下水矿化度较高,限制着耕地土壤环境安全,37.81%的耕地呈中度盐渍化,超过20%的耕地盐渍化程度较高,属于中度和高度不安全级别,耕地的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的盐渍化程度空间相关性较高;黄骅市有超过90%的耕地土壤pH值偏高,处于临界安全状态;淡水资源贫乏极大地限制着黄骅市耕地灌溉保障率,仅有2.62%的水浇地能达到75%的灌溉保障率;耕地排水条件较差,12.06%的耕地排水条件处于高度不安全水平。黄骅市耕地施肥量普遍过高,但肥料的利用效率过低,重金属元素含量中,除了As和Ni元素含量呈现中度安全级别之外,其他6种重金属元素皆处于高度安全水平。(3)划定了耕地生态安全整治分区并对应提出分区监测管理及整治策略研究结合评价结果构建了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监测制度,并提取各指标不安全的区域,按照整治技术手段和监测管理措施在空间上具有一致性的原则,运用空间叠加法,划出耕地严格限制占用区、肥力提升区、盐渍化土整治及耐盐作物改良区、重金属污染防范区,并对应安排了整治及监管措施。(4)分类提出黄骅市盐渍化土的改良利用方式研究对黄骅市土壤盐渍化程度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盐渍化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结合已有的盐渍化改良方法讨论了黄骅市轻度盐渍化土、中度盐渍化土和重度盐渍化土的适宜改良利用技术。建议滨海盐碱地的治理应遵循以适为主,以改为辅,杜绝大兴水土工程,提倡大力推广耐盐作物种植、优化滨海地区的种植制度,筛选具有生产和生态效益的乔、灌、草以及粮食作物来改良大量未利用盐渍化土地的景观和生态系统。(5)提出耕地后备保障安全及产权安全策略研究分析指出了黄骅市耕地后备保障安全的两方面对策与建议:一是通过耐盐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未利用盐渍化土地的利用率,增加耕地数量的有效供给,缓解现有耕地的生产压力,同时塑造该县域特有的盐渍化土壤景观生态系统;二是通过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挖掘土地利用结构性和空间性调整潜力,增加耕地补给并扩大耕地经营规模。研究通过分析现有耕地产权登记管理制度及保护绩效存在的缺陷,提出保障耕地产权制度安全应做到:稳定当前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并促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培育新的安全利用及保护主体,将耕地纳入统一的土地权属登记审核制度,利用新技术建立耕地生态安全动态监测制度,适时适地地开展土地整治工作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并创新耕地生态安全保护机制。

胡春胜,陈素英,董文旭[4](2018)在《华北平原缺水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文中提出针对华北平原缺水地区农田生产效益偏低和地下水严重超采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建立节水、高产、固碳的华北平原缺水区保护性耕作集成技术为目标,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长期支持下,建立了华北平原历时最长的保护性耕作长期定位试验平台(2001年—),开展了小麦/玉米两熟制保护性耕作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了农机农艺结合的高产节水型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并在河北省进行广泛示范推广。主要结果:1)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区保护性耕作具有固碳、减排、节水、提高土壤质量等生态效应。长期保护性耕作具有土壤养分分层表聚现象:05 cm土层的土壤C、N、P、K、有机质含量高于510 cm土层,旋耕(RT)和免耕(NT1:秸秆直立免耕;NT2:秸秆粉碎免耕;NT3:整秸秆覆盖免耕)处理土壤有机碳(SOC)的层化比率为1.742.04,显着高于翻耕处理(CK和CT)的1.371.45。保护性耕作的固碳效应与机制:保护性耕作实施9年后不同耕作方式年固碳量(030 cm)NT2处理为840 kg·hm-2·a-1、RT处理为780 kg·hm-2·a-1、CT处理为600kg·hm-2·a-1,14年后土壤有机碳(030 cm)发生了变化,NT2处理为540 kg·hm-2·a-1、RT处理为720 kg·hm-2·a-1、CT处理为710 kg·hm-2·a-1;长期免耕减少了土壤的扰动而降低了土壤碳的矿化率,土壤碳的累积主要固定在土壤大团聚体的颗粒有机碳中,固定态碳首先进入活性易分解有机碳库,然后缓慢转入稳定碳库。保护性耕作的减排效应:不同耕作系统全球增温潜力的计算结果表明,免耕是大气增温的碳汇,而其他耕作系统为碳源。NT处理每年农田生态系统净截留碳9471 070 kg(C)·hm-2;CK、CT和RT每年向大气分别排放等当量碳3 364kg(C)·hm-2、989 kg(C)·hm-2和343 kg(C)·hm-2。保护性耕作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机制:保护性耕作显着提高了土壤中真菌、细菌、氨氧化古菌和亚硝酸还原酶(nir K)基因的反硝化微生物的多样性,但对氨氧化细菌与含nir S基因的反硝化微生物的多样性影响不大。保护性耕作节水保墒的土壤结构与水力学机制:常规耕作对土壤有压实的作用,而保护性耕作改善了土壤结构,有效提高了储水孔隙、导水率、田间持水量和有效水含量,秸秆覆盖又能有效减少土壤蒸发,具有开源与节流双重节水机制。2)建立了趋零蒸发的麦田玉米整秸覆盖全免耕种植模式。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区,首次提出了玉米整秸秆覆盖小麦全免耕播种的种植模式,实现了小麦玉米全程全量秸秆机械化覆盖,形成土壤无效蒸发趋于零的保护性耕作体系与方法;研制了实现趋零蒸发的4JS-2型梳压机和2BMF-6型小麦全免耕播种机组,比目前推广的2BMFS-6/12小麦免耕播种机减少作业动力45.2%,降低作业费用33.3%。3)建立了3年一深松(翻)的少免耕-深松轮耕模式,集成了节水高产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制定了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区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等河北省地方标准,与农业、农机部门联合示范,推动了河北省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成果在河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区进行了示范推广,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着,2013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白雪峰[5](2015)在《黑土区秸秆覆盖耕作技术保墒机理及生态效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松嫩平原位于黑龙江省的西南部,土质肥沃,气候温和,主要盛产玉米、大豆、小麦、亚麻等作物,是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由于该地区位于中纬度地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该地区的种植主要依靠雨水给养。近些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地下水位下降,年内降水分配不均匀,导致该地区在春季播种期极易出现春旱的现象。秸秆覆盖技术作为一种较为高效的农田栽培模式,由于其具有蓄水保墒,改善农田土壤环境的理化性质以及土壤的水热效应,在国内外的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大量的探究与验证。我国对于秸秆覆盖的种植模式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大多数试验是针对于西北干旱地区,解决了区域性的农业水土资源高效合理利用问题,但是,这些研究限于作物品种的差异和植物生长区的气候差异,相同的覆盖措施会有不同的作用效果,因此,寻求适合于北方松嫩平原黑土地区的覆盖栽培模式,合理利用黑土资源,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提高粮食产量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松嫩平原腹地的哈尔滨香坊农场为试验地点,选用适宜北方地区生长的玉米“东农254”作为试验品种,分别设置了对照组、裸土留茬、条带留茬、碎杆覆盖和整杆覆盖五种不同的覆盖处理模式,探讨了不同处理方式以及秸秆覆盖量的差异对于该地区的玉米土壤水热状况和玉米植株产量的影响。通过分析农田生态环境指标的差异、植株长势的异同以及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的对比,并且采用农田SPAC土壤水分传输模型对不同覆盖条件下土壤水分的运移状况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对于提高松嫩平原黑土地区的水土资源利用率和发展高效的栽培种植模式提供实践指导意义。主要成果如下:(1)在5种不同覆盖处理条件下,土壤温度整体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降而发生不同幅度的波动。由于对照组无秸秆覆盖,因此该处理条件下的土壤温度变幅较大,土壤温度的变化范围为13.9-28.1℃,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裸土留茬处理区域的土壤温度的变化范围为15.2-26.1℃,而碎杆覆盖区域的土壤温度变化范围则为15.6-25.3℃,体现为土壤温度随着覆盖量的增加而变幅降低,同时,秸秆覆盖区域的土壤温度在植株生长各生育期内土壤温度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对于土壤中的含水率,在0-30cm土层之间的变化程度最为明显,在玉米植株生长过程中,土壤含水率整体体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由于秸秆的存在抑制了无效水的蒸发,因此,在不同生育时期内,秸秆覆盖条件下的土壤含水率高于对照组。在7月中旬,玉米处于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此时裸土留茬处理条件下的土壤含水率为24.3%,带留茬处理条件下的土壤含水率为23.1%,碎杆覆盖和整杆覆盖处理条件下的含水率分别为25.7%和25.9%,分别相对于对照组提升了1.6%、0.4%、3.0%和3.2%,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对于土壤的保水效果越优越。(2)从作物的生长发育进程来看,首先,秸秆的覆盖影响了作物幼苗的萌发,由于水分和热量的综合效应影响,在5种不同的覆盖处理条件下,条带留茬和整杆覆盖处理两种处理条件下的出苗状况要弱于其他三种处理情况。而对于植株的个体生长长势、叶面积指数、茎粗和根系密度等植株性状进行衡量可知,对照组的植株株高为261.2cm,裸土留茬、条带留茬、碎杆覆盖和整杆覆盖处理条件下的植株株高分别为267.3cm、259.4cm、267.7cm和258.7cm,其中覆盖条件中的碎杆覆盖和裸土留茬处理条件的玉米株高优势较为明显。对于茎粗、叶面积植株体现出同样的变化规律。分析植株根系密度以及根系的分布状况可知,植株的根系主要分布于土壤表层的10-20cm之间,水平方向12.5-25cm范围之内,该区域的根系的分布律达到90%以上,同时,随着生育期的进行,植株的根系不断向下延伸,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在不同土层处,植株的根系密度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表明覆盖使得植株的地下和地上部分都体现出较强的生长优势。(3)在玉米种子的播种前和秋收后,土壤中的养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土壤的容重在植株生育的末期要低于播种前的状况,原因是植株的生长过程消耗了土壤中的大量的有机和无机物质。而在不同覆盖处理条件下,土壤的容重差异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4种覆盖处理条件中,碎杆覆盖和裸土留茬两种条件下,土壤的干容重变化差异较大,说明这两种土壤环境较为适合植株的生长发育,对于土壤养分的运输能力较强。另外,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吸收过程中,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元素的消耗量逐渐的增大,植株对元素的吸收能力越强。(4)收集不同试验地块的玉米果实,统计其玉米穗部性状中的穗长、穗粗、秃顶长、行粒数、穗粒数以及百粒重等特性指标,进而求算每公顷面积的玉米产量,其中对照组的经济产量为9131.3kg·hm2,而裸土留茬、条带留茬、碎杆覆盖和整杆覆盖处理条件下的作物经济产量分别为10126.52kg·hm2、10010.94kg·hm2、10416.28kg·hm2和9383.34kg·hm2,分别相对于对照组提升了10.89%、9.62%、14.07%和2.76%。在研究玉米穗部性状中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可知,行粒数与产量的相关关系最为密切,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8845。另外,根据植株的干物质积累推算出不同覆盖处理条件下玉米植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相对生长率和净同化率,经对比可知,在植株生育的各个时期内,植株地上部分相对生长率要高于地下部分的相对生长速率,同时覆盖条件的植株生长状况要优于对照组。而在经济效益的角度来分析不同覆盖处理条件的差异性效果可知,对照样地的粮食纯收入为9396.83元,裸土留茬、条带留茬、碎杆覆盖和整杆覆盖处理条件的纯收益分别为10811.93元、10615元、11217.05元和9532.34元,其中,裸土留茬和碎杆覆盖处理条件的产投比相对较高,经济效益显着。从节水效益的角度分析,在4中秸秆覆盖处理条件下,同等含水量增产量分别为1312.0kg、1209.2kg、1720.3kg和852.57kg,节水效益分别为138.24元、127.26元、172.56元和27.36元,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碎杆覆盖处理条件为最适宜该地区推广的栽培生产模式。(5)通过SPAC水分运移传输模型,利用MATLAB语言对该模型进行了运行求解,以三种不同覆盖条件作为不同的边界条件,模拟降雨条件下覆盖条件下土壤水分运移过程,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际的测量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在不同覆盖处理条件下,实测值于模拟值之间的误差均控制在10%以内,模拟精度结果符合规定的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结果可知,该模型较适用于松嫩平原黑土地区的土壤水分运移过程模拟,并且可以进一步的预测土壤的墒情。研究结果对不同覆盖耕作模式在黑龙江省松嫩平原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结合不同的覆盖条件建立了二维土壤水分运移模型,用以模拟降雨过后,土壤田间水分动态变化趋势。结合大田试验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为该地区的农业水土资源高效、节能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为寻求适宜北方干旱地区的经济农业生产模式打下坚实基础。

周辉[6](2013)在《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作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营养价值丰富,是北方主要食用细粮,所以保证小麦产量是农业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是保障国民经济发展、保持国家稳定的前提和基础。长期以来,翻耕法是主要的土地耕作方法,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弊端:加快土壤水分散失,助长了土壤侵蚀;使犁底层致密增厚,阻碍根系伸展和降水入渗;导致有机质矿化,影响土壤有机质积累和动态平衡。同时,农民采取抛撒施肥的方式,这种方法不仅浪费了肥料,而且麦苗吸收肥料不均匀,从而影响收成。加之农业机械技术的一次次飞跃,土地的原有状态随意被改变,对土地的保护措施不足;机械耕作强度越来越大,使土壤偏离自然状态,丧失自然本身的保护和营养恢复能力。因此,开展保护性耕作的研究和试验,进行大面积的实施推广是很必要的。播种机是农业机械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播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研制出高质量的播种机是农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本论文从我国北方一年两熟高产区免耕播种实际需要出发,提出并进行研究,目的在于降低农民生产成本、满足农民生产需要,并对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进行改革,进一步完善旱作保护性耕作机具体系。相比于传统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在学习和分析国内外免耕播种机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对开沟破茬装置和镇压装置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设计,通过反复的田间试验确定合适的开沟器和镇压轮。该小麦免耕施肥播种的独特之处在于取代了现有的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的动力灭茬装置,直接利用开沟器进行破茬,完成播种。该播种机依照宽窄行的播种要求完成设计,行距10cm和20cm依次交替,开沟器在每个10cm区域进行开沟,将该区域的残茬秸秆拨到相邻的20cm区域处,完成施一行肥、播两行种;开沟器均匀分布机架第一和第三根梁上,前三后四,间距60cm错开安装的开沟器有效的避免了开沟器之间的拥草和拥秸秆;成向后弯曲状的导种管完成回土工序,对种子进行覆盖,与开沟器对应的驱动镇压轮提供动力和完成对种子的压实和对土块的压碎,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镇压等工序。本机试制完成后,于2012年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深泽县进行了整机播种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结构设计合理,工作性能稳定,播种效果很好;通过数据分析与总结,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播种深度合格率等播种机作业质量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有进一步研究开发和推广的价值。

王立[7](2012)在《黄土丘陵沟壑区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土壤物理性质及水土流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覆盖区,总面积42.95万km2,黄土丘陵沟壑区是黄土高原发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区域。大量的水土流失造成了水资源短缺、土壤肥力下降等土地退化现象,致使农业生产成本加大,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坡耕地是重要的来源。为有效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达到坡耕地持续利用的目的,2007-2010年,在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麻子川进行了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水土流失研究。该项研究选择以甘草、板蓝根、紫花苜蓿、小麦、马铃薯、鹰嘴豆等作物为供试作物,在6°~7°的坡耕地上,进行了道地药材、粮草豆间作保护性耕作试验。其中,道地药材保护性耕作试验设传统耕作下板蓝根与甘草间作(TIL)、春小麦与甘草间作(TWL)、免耕不覆盖下板蓝根与甘草间作(NTIL)、春小麦与甘草间作(NTWL)、免耕秸秆覆盖下板蓝根与甘草间作(NTSIL)、春小麦与甘草间作(NTSWL)6个处理;粮草豆隔带种植保护性耕作试验设传统耕作下春小麦与苜蓿间作(TWL)、马铃薯与苜蓿间作(TPL)、鹰嘴豆与苜蓿间作(TCL)、免耕秸秆覆盖下春小麦与苜蓿间作(NTSWL)、马铃薯与苜蓿间作(NTSPL)、鹰嘴豆与苜蓿间作(NTSCL)6个处理。在上述处理条件下,进行不同降雨条件下各种处理保护性耕作的水土流失研究,对坡耕地土壤物理性质指标、径流量、侵蚀量的变化规律进行观测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道地药材和粮草豆隔带种植两种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下,土壤物理性质变化规律为:其容重的变化都出现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规律;免耕秸秆覆盖能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降低土壤团聚体破坏率,增加土壤饱和导水率;道地药材保护性耕作试验中,春小麦与甘草间作模式能够更好的改良土壤物理性质;粮草豆隔带种植保护性耕作试验中,马铃薯与苜蓿间作模式能够更好的改良土壤物理性质。(2)道地药材和粮草豆隔带种植两种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下,在对天然降雨的降雨量、径流量及泥沙量的相关关系研究中发现,各处理随降雨量的增大,径流量、侵蚀量随之增大,不同处理下的降雨量、径流量及泥沙量呈现出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并经过逐步回归分析拟合建立回归方程。其中:径流量、泥沙量都是降雨量的二次方程曲线,泥沙量是降雨量和径流量的一次方程曲线。(3)道地药材和粮草豆隔带种植两种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下,在对天然降雨的一次降雨量与径流量的研究中发现,传统耕作处理的径流量和泥沙量大于免耕秸秆覆盖;免耕秸秆覆盖和免耕耕作能够在有效地减少坡耕地径流量、侵蚀量的基础上,减少土壤养分的流失量。(4)道地药材和粮草豆隔带种植两种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下,在对天然降雨的降雨量与总径流量、总侵蚀量的研究中发现,道地药材保护性耕作试验下中不同间作模式的总径流量、总侵蚀量表现为:NTSIL<NTSWL;NTIL<NTWL;TIL<TWL。NTSWL处理的总径流量、总侵蚀量是NTSIL的1.25、2.11倍。粮草豆隔带种植保护性耕作试验中不同间作模式下,径流总量、侵蚀总量表现为:NTSPL<NTSCL<NTSWL;TPL<TCL<TWL。NTSPL处理的径流总量是NTSCL、NTSWL的77.14%、65.74%;侵蚀总量是NTSCL、NTSWL的55.58%、34.24%。TPL处理的径流总量是TCL、TWL的84.00%、71.73%;侵蚀总量是TCL、TWL的69.92%、39.11%。(5)在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道地药材保护性耕作条件下产流时间为:当人工模拟降雨强度增大时,免耕与免耕覆盖的产流时间差异显着。在6.97mm、9.71mm、22.23mm三种不同强度降雨条件下的试验数据表明,各处理径流量排序均为TIL>TWL>NTIL>NTWL>NTSIL>NTSWL。且不同处理的地表径流过程包括产流、峰值、稳定、消失四个过程;在6.97mm、9.71mm、22.23mm三种不同强度降雨条件下的试验数据表明,各处理产沙量排序均为TIL>TWL>NTIL>NTWL>NTSIL>NTSWL。且不同处理的土壤侵蚀过程包括发生、峰值、削减三个阶段。(6)在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道地药材保护性耕作措施对产流产沙的影响为:免耕比传统耕作减少15.28%~38.75%的径流量和11.87%~53.50%的产沙量;免耕覆盖比传统耕作减少20.38%~56.25%的径流量和38.13%~76.83%的产沙量;比免耕减少5.00%~28.57%的径流量和12.96%~52.36%的产沙量。粮草豆隔带种植对产流产沙的影响为:不同间作模式下T处理的径流量大小表现为:TWL>TCL>TPL,NTS处理径流量大小表现为:NTSWL>NTSCL>NTSPL;不同间作模式下T处理的土壤侵蚀量大小表现为为: TWL>TCL>TPL, NTS处理土壤侵蚀量大小表现为:NTSWL>NTSCL>NTSPL。

梁明[8](2011)在《耕作制度对农业需水量的调控作用》文中指出农业生产的发展与耕作制度的演变密不可分,耕作制度作为人类主观协调生产与自然的重要手段,历来都被用来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限制性的因素。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增产和节水的双重压力,因此在耕作制度内部挖掘节水潜力已经成为当前我国耕作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耕作制度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征,传统上人们常常按照熟制划分耕作制度并加以研究。而从水资源与耕作制度的耦合关系方面来对耕作制度进行研究的相关报道并不多见。一个地区历史上形成的耕作制度,是与其所处的资源条件、农业生产力条件、经济和社会因素紧密相关的,特别是受到当地的水热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耕作制度的发展和变化,小到田间尺度的间种套作、留茬覆盖,大到区域尺度的作物布局、种植结构调整等等,都会反过来影响当地的农业需水量。因此可以将耕作制度和农业需水量看作一个整体,作为一个开放系统看待。对于耕作制度和农业需水量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比较多,但是多是从耕作制度或者从农业需水量的一个侧面进行的相关研究。这些研究对于耕作制度或农业需水本身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不便于从整体上对耕作制度与农业需水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把握。因此从整体上研究耕作制度与农业需水量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了本文的切入点。本文研究了不同的耕作制度对于农业需水量的影响机制,并且着重从区域尺度特征较为明显的种植制度上,分析了不同的种植制度与区域水资源特征的耦合关系。依托GIS作为手段,分别从时间维,空间维等不同的维度研究了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种植制度与水资源的耦合性以及这种耦合性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本研究从全国的和区域的两个尺度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从栅格尺度和行政单元尺度进行了耦合性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来指导耕作制度的调整。最后,基于区域的水资源特征通过线性规划对区域的种植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并分析了优化后的节水状况。

赵如浪[9](2011)在《黄土高原春玉米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环境与生物学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土高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旱作农区,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传统耕作方式对耕层土壤翻动次数过多,致使耕地质量下降、生产成本增加,并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通过改变耕作模式来改变农田生态环境,降低农业生产导致的水土流失,提高旱地农业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强旱地农田土壤对外界不良环境侵蚀影响的抵抗力,探索黄土高原地区春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为黄土高原春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建立以及选择合理的耕作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2006-2010年通过大田连续定位试验,在了解了农机和杂草防除等整套农艺操作下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基础上,设置了保护性耕作(N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和传统耕作(CT)3种生产上易于操作的耕作模式,通过研究不同耕作模式对春玉米生长发育时期土壤蓄水保墒效果、养分动态效应、土壤物理特性变化、土壤微环境特性以及农田生物学效应变化情况,探讨黄土高原春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农田土壤环境和生物学效应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5年的连续定位试验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提高了黄土高原干旱阶段春玉米农田(播前、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0-200cm土壤含水量,春玉米全生育时期土壤储水量明显高于传统耕作+秸秆还田和传统耕作处理,土壤储水量较传统耕作高出43.66-96.71mm。(2)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显着降低了春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和乳熟期土壤容重,下降幅度最高达10%以上。不同土层深度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温度变化均为单峰曲线,每日土壤温度最高值均出现在14:00-16:00。与传统耕作相比,春玉米播后地面以下5cm和10cm,保护性耕作处理日平均温度分别高出7.02℃和14.7℃,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地面以下5cm,传统耕作处理土壤温度较保护性耕作高出5.3℃和2.6℃,乳熟期保护性耕作0-25cm土壤日平均温度较传统耕作高出2.09℃。保护性耕作处理下0-30 cm土壤深度团聚体的组成和分布显着优于传统耕作处理,免耕+秸秆还田处理下,0-10、10-20和20-30 cm土层,粒径>0.25 mm与粒径>2 mm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的百分含量最高,保护性耕作处理与传统耕作+秸秆还田处理和传统耕作处理间差异显着(P<0.05),保护性耕作能显着提高土壤团聚体MWD值。(3)保护性耕作对春玉米全生育时期耕层(0-20cm)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显着高于传统耕作,增加幅度在14.81%-38.37%之间;保护性耕作提高了春玉米大喇叭口期0-40cm深度土壤速效磷含量,较传统耕作处理增幅高达90.94%,春玉米收获后0-20cm保护性耕作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显着高于其它两个处理,较传统耕作增加了10.27%;保护性耕作显着提高了春玉米乳熟期土壤速效钾含量,而传统耕作+秸秆还田处理在春玉米播前、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和收获后0-20cm土壤速效钾含量较传统耕作增加明显;保护性耕作增加了春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乳熟期和收获后0-20cm土壤碱解氮含量,增幅在11.05%-24.05%间。(4)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秸秆还田处理均具有提高农田土壤酶活性的作用,其中,春玉米全生育时期0-20cm保护性耕作土壤脲酶活性显着传统耕作+秸秆还田和传统耕作处理;保护性耕作技术显着增加了玉米拔节期和乳熟期0-20cm土壤蔗糖酶活性;保护性耕作提高了春玉米播前、拔节期、乳熟期和收获后0-20cm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且处理间差异达(P<0.05)水平;保护性耕作处理下农田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明显,播前至乳熟期均较传统耕作显着;且能显着提高春玉米大喇叭口期和乳熟期20-40cm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保护性耕作处理下春玉米播前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以表层0-5cm含量最高,较传统耕作处理高出54.92%;保护性耕作收获后0-5cm和5-10cm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较传统耕作+秸秆还田和传统耕作最高增幅分别达20.99%和51.80%。春玉米播前0-5cm和5-10cm,保护性耕作处理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较传统耕作+秸秆还田和传统耕作高,收获后各处理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与播前相比,收获后各土层各处理分增幅均在20%以上,最高减幅达40.15%。(5)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处理下春玉米在各关键生育时期次生根条数、株高、茎粗、穗位叶面积值和农田生物量积累均较多,保护性耕作+植保防治处理下春玉米各生育时期均以保护性耕作处理下的BJG处理最高。耕作模式和植保防护措施对春玉米穗长、行粒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等产量构成指标影响较大,BJG和CC处理与BO、CO穗长差异达(P<0.01)极显着水平,保护性耕作下各处理间穗粒数和千粒重间差达异极显着水平。保护性耕作增产明显,平均春玉米单株和大田产量增产幅度均高达25.31%,BJG处理下春玉米单株和大田产量较BO和CO增产幅度分别达36.17%和41.48%。

于青[10](2009)在《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两熟区保护性耕作及施肥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华北平原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对我国的粮食生产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目前保护性耕作技术存在着农作物播种、出苗质量差,病虫草害发生严重、部分作物实行保护性耕作后产量下降等诸多问题。因此,针对保护性耕作减产问题,通过对华北平原保护性耕作条件下试验地采取不同的耕作方式,不同的肥料种类以及不同施肥梯度,以常规耕作方式为对照作比较,对冬小麦和夏玉米的产量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冬小麦产量免耕方式下较常耕均表现减产。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播量、施用控释肥,以及增加肥料的施用量来提高保护性耕作下冬小麦的产量,将保护性耕作下小麦的减产问题降到最低。2、将影响小麦出苗因素划分为播种过浅、秸秆(或根茬)物理阻碍、种子霉烂、播种过深及土壤水分不足或干湿不均等五种类型,明确了不同耕作方式下影响小麦出苗率的关键因素极其优先序列。3、免耕种植小麦在返青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推迟现象。4、夏玉米产量免耕方式下减产,可以通过施用控释肥以及增加肥料的施用量等措施缓解。5、保护性耕作方式下土壤的含水量比传统耕作土壤含水量高。

二、保护性耕作在河北省的区域适应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护性耕作在河北省的区域适应性(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地下水超采研究现状
        1.3.2 地下水变化特征研究现状
        1.3.3 治理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1.3.4 数字水网研究现状
        1.3.5 相关文献计量分析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4.4 论文创新点
2 地下水超采形势与治理现状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文地质
        2.1.4 河流水系
        2.1.5 社会经济
    2.2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2.2.1 地下水资源量
        2.2.2 地下水开采量
        2.2.3 地下水供水量
    2.3 地下水超采造成影响
        2.3.1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形成
        2.3.2 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2.3.3 地面沉降及地裂缝产生
        2.3.4 海水入侵及其危害程度
    2.4 地下水超采治理现状
        2.4.1 地下水超采形势
        2.4.2 治理任务及范围
        2.4.3 治理的相关措施
        2.4.4 治理措施实施情况
        2.4.5 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数字水网的构建及关键技术
    3.1 数字水网关键技术
        3.1.1 大数据技术
        3.1.2 5S集成技术
        3.1.3 可视化技术
        3.1.4 综合集成研讨厅技术
    3.2 空间数据水网构建
        3.2.1 空间数据处理
        3.2.2 地形地物可视化
        3.2.3 数字水网提取
        3.2.4 空间水网可视化
    3.3 逻辑拓扑水网构建
        3.3.1 拓扑元素概化
        3.3.2 拓扑关系描述
        3.3.3 拓扑关系存储
        3.3.4 拓扑水网可视化
    3.4 业务流程水网构建
        3.4.1 业务主题划分
        3.4.2 业务流程概化
        3.4.3 流程可视化描述
        3.4.4 业务水网可视化
    3.5 一体化数字水网构建
        3.5.1 业务集成环境
        3.5.2 三网集成合一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及实现
    4.1 数字水网与业务融合
        4.1.1 多源数据融合
        4.1.2 模型方法融合
        4.1.3 业务过程融合
    4.2 面向主题的业务应用
        4.2.1 主题服务模式
        4.2.2 主题服务特点
        4.2.3 业务应用过程
    4.3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实现
        4.3.1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服务
        4.3.2 基于水网的过程化评价
        4.3.3 基于水网的水位考核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大数据的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
    5.1 业务应用实例及数据来源
        5.1.1 业务应用系统
        5.1.2 多源数据来源
        5.1.3 应用分析方法
    5.2 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5.2.1 地下水位时间变化
        5.2.2 地下水位空间变化
    5.3 地下水储量变化特征分析
        5.3.1 地下水储量反演方法
        5.3.2 地下水储量时间变化
        5.3.3 地下水储量空间变化
    5.4 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5.4.1 自然因素变化
        5.4.2 人为因素变化
        5.4.3 影响因素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
    6.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主题化指标库
        6.1.2 评价指标优选
        6.1.3 评价等级划分
    6.2 评价方法选取调用
        6.2.1 评价方法选取
        6.2.2 方法的组件化
        6.2.3 方法组件调用
    6.3 评价结果及应用实例
        6.3.1 指标数据来源
        6.3.2 评价结果分析
        6.3.3 结果的反馈优化
        6.3.4 过程化评价实例
    6.4 本章小结
7 地下水治理效果水位考核评估服务
    7.1 水位考核指标制定方法
        7.1.1 考核基本原理
        7.1.2 指标计算方法
        7.1.3 水位考核评分
    7.2 水位考核评估计算示例
        7.2.1 监测数据处理
        7.2.2 水位指标确定
        7.2.3 地下水位考核
    7.3 水位考核业应用务系统
        7.3.1 数据管理服务
        7.3.2 基础信息服务
        7.3.3 考核管理服务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数字水网开发程序代码
附录B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河北省果农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及不足
    1.5 相关概念界定
    1.6 理论基础
        1.6.1 理性选择理论
        1.6.2 农户技术采用理论
2 河北省水果生产及果园灌溉现状分析
    2.1 河北省水果生产现状分析
        2.1.1 果园面积缓慢下降并趋于稳定
        2.1.2 果园产量呈下降趋势
        2.1.3 缺水地区果园面积占比较大
    2.2 河北省果园灌溉现状分析
        2.2.1 农业灌溉用水占总用水量比例下降
        2.2.2 果园用水量呈下降趋势
        2.2.3 果园灌溉与地区缺水矛盾突出
    2.3 果园灌溉节水潜力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河北省果农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3.1 数据来源
    3.2 被访农户基本特征
        3.2.1 个人特征
        3.2.2 家庭生产特征
    3.3 果农对节水灌溉技术的认知特征
    3.4 果农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意愿分析
        3.4.1 不同特征果农的采用意愿
        3.4.2 不同种植规模果农的采用意愿
        3.4.3 不同种植环境下果农的采用意愿
        3.4.4 不同销售模式下果农的采用意愿
    3.5 果农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3.5.1 不同意愿果农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3.5.2 不同特征果农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3.5.3 不同规模果农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3.5.4 不同种植环境果农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3.5.5 不同销售模式果农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3.5.6 技术应用效果估算
        3.5.7 果农果园节水存在的问题
    3.6 本章小结
4 果农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1 影响因素选择分析
    4.2 实证分析
        4.2.1 模型的选择
        4.2.2 变量选取与说明
        4.2.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及对策建议
    5.1 结论
    5.2 对策建议
        5.2.1 加大节水技术宣传和培训工作
        5.2.2 加大技术补贴力度和技术合理性建设
        5.2.3 提高农业专业人才待遇和政府人员服务意识
        5.2.4 发挥农村合作组织的带动作用
        5.2.5 持续推进农业用水管理
参考文献
附录 河北省果园灌溉情况调查
作者简介
致谢

(3)基于农业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的滨海区耕地生态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综述
        1.2.2 国内外耕地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2 数据来源
        1.4.3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1.4.4 工作底图的编制及数据库的构建
2 耕地生态安全内涵及概念模型的构建
    2.1 耕地生态安全的背景分析
    2.2 耕地生态安全理论基础
        2.2.1 生态安全及土地生态安全理论
        2.2.2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2.2.3 土地利用外部性理论
        2.2.4 区域环境承载力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6 耕地稀缺理论
        2.2.7 系统学理论
    2.3 土地生态安全内涵的界定
        2.3.1 生态安全的概念及内涵
        2.3.2 土地生态安全和土地资源安全的概念及内涵
    2.4 耕地生态安全内涵的解析及界定
        2.4.1 耕地生态安全内涵的解析
        2.4.2 耕地生态安全的动力学机制
        2.4.3 耕地资源保护与耕地生态安全的关系
        2.4.4 耕地生态安全内涵的构成
    2.5 耕地生态安全概念模型的构建
    2.6 县域小尺度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 研究区域概况及耕地安全利用调查
    3.1 黄骅市自然环境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及水文特征
        3.1.4 土壤类型及植被
    3.2 黄骅市社会经济环境
    3.3 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趋势
        3.3.1 土地利用现状
        3.3.2 土地利用变化趋势
    3.4 耕地安全利用调查
        3.4.1 黄骅市耕地数量及粮食安全状况调查分析
        3.4.2 黄骅市耕地承载力变化调查分析
        3.4.3 耕地质量调查分析
        3.4.4 耕地土壤环境调查分析
        3.4.5 化肥、农药、地膜使用量
        3.4.6 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调查
        3.4.7 土地利用程度及经济投入程度调查
        3.4.8 自然灾害影响调查
        3.4.9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
    3.5 小结
4 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评价
    4.1 生态安全监测评价尺度的确定
    4.2 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4.2.2 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4.3 数据采集及建库
    4.4 指标评价及安全分级方法
    4.5 指标安全评价标准的确立
        4.5.1 属于农用地分等评价指标的安全标准
        4.5.2 承载安全指标评价标准的确定
        4.5.3 生态环境安全指标安全标准的确定
        4.5.4 系统功能安全指标评价标准的确定
        4.5.5 后备保障安全及供给均衡评价标准的确定
    4.6 评价结果及结果分析
        4.6.1 承载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4.6.2 生态环境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4.6.3 系统功能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4.6.4 后备保障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4.6.5 资源供给均衡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4.7 小结
5 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监测及整治分区
    5.1 县域耕地生态安全全要素监测制度
    5.2 耕地生态安全整治分区方法
    5.3 整治分区结果及对应措施
        5.3.1 耕地严格限制占用区
        5.3.2 肥力提升区
        5.3.3 盐渍土整治工程和耐盐作物改良示范区
        5.3.4 重金属污染防范区
6 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限制条件分析及改良技术
    6.1 耕地生态安全限制要素交互作用分析
    6.2 黄骅市耕地土壤盐渍化限制分析
        6.2.1 盐渍化土地的土壤性状
        6.2.2 土壤盐渍化程度
        6.2.3 土壤盐渍化成因及影响因素
    6.3 耕地灌溉水资源限制条件分析
    6.4 土壤盐渍化改良
        6.4.1 轻度盐渍化土的改良利用
        6.4.2 中度盐渍化土的改良利用
        6.4.3 重度盐渍化土的改良
7 黄骅市耕地后备保障安全及产权制度安全
    7.1 耕地后备保障安全
        7.1.1 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
        7.1.2 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调整
    7.2 耕地产权制度安全建设
        7.2.1 现行耕地产权制度安全存在的问题分析
        7.2.2 现有耕地保护制度保护绩效分析
        7.2.3 耕地产权制度安全措施体系设计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4)华北平原缺水区保护性耕作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2 研究结果
    2.1 华北平原历时最长的保护性耕作定位试验平台
    2.2 保护性耕作的土壤固碳、培肥、节水效应机制
        2.2.1 保护性耕作节水保墒效应
        2.2.2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利学参数与土壤质量的影响
        2.2.3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2.2.4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固碳与氮转化机制的影响
        2.2.5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2.6 保护性耕作系统的全球增温潜势
    2.3 保护性耕作机具的研发
        2.3.1 系列小麦免耕旋播机的研发
        2.3.2 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的研发
        2.3.3 穗茎兼收玉米联合收获机的研发
    2.4 高产节水型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及体系集成
        2.4.1 夏玉米秸秆快速腐熟技术
        2.4.2 提出了氮素减量30%的平衡施肥技术
        2.4.3 集成节水100 mm的调亏灌溉技术
        2.4.4 建立了可持续的土壤轮耕模式
    2.5 推广应用情况、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展望

(5)黑土区秸秆覆盖耕作技术保墒机理及生态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3 秸秆覆盖还田技术研究概况
        1.3.1 秸秆覆盖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
        1.3.2 秸秆覆盖对农田小气候影响
        1.3.3 秸秆覆盖对土壤供水能力的影响
        1.3.4 秸秆覆盖对土壤环境状况的影响
        1.3.5 秸秆覆盖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1.4 秸秆覆盖存在的问题
        1.4.1 秸秆覆盖量问题
        1.4.2 秸秆覆盖“保水效应”问题
        1.4.3 秸秆覆盖仍需解决的问题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1.1 试验区概况
        2.1.2 试验布置
        2.1.3 样品采集
    2.2 研究方法
        2.2.1 土壤温度测定
        2.2.2 土壤水分测定
        2.2.3 土壤容重测定
        2.2.4 土壤养分的测定
        2.2.5 植株长势测定
        2.2.6 植株根密度的测定
        2.2.7 植株玉米产量测定
        2.2.8 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测定
        2.2.9 植株相对生长率和净生长率的测定
    2.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2.3.1 研究内容
        2.3.2 技术路线图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秸秆覆盖对于土壤水热效应及蒸发作用的影响
    3.1 秸秆覆盖区气象条件
        3.1.1 秸秆覆盖区降水情况
        3.1.2 秸秆覆盖区大气温度和湿度变化
    3.2 秸秆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3.2.1 全生育期不同土层地温变化规律
        3.2.2 不同生育期的地温变化规律
        3.2.3 不同生育期地温的日变化规律
    3.3 秸秆覆盖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3.1 全生育期不同土层含水率变化状况
        3.3.2 全生育期土壤含水率变异状况
    3.4 秸秆覆盖对于农田水分利用状况的影响
        3.4.1 秸秆覆盖对玉米耗水量的影响
        3.4.2 秸秆覆盖对于土壤储水量的影响
    3.5 秸秆覆盖对于土壤蒸发及植株蒸腾强度的影响
        3.5.1 秸秆覆盖对土壤蒸发强度的影响
        3.5.2 秸秆覆盖对植株蒸腾强度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4 秸秆覆盖对旱作玉米生长性状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1 秸秆覆盖对于玉米生长发育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4.1.1 秸秆覆盖对玉米生育进程的影响
        4.1.2 秸秆覆盖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4.1.3 秸秆覆盖对玉米茎粗的影响
        4.1.4 秸秆覆盖对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4.1.5 秸秆覆盖对玉米根系状况的影响
    4.2 秸秆覆盖对于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2.1 秸秆覆盖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4.2.2 秸秆覆盖对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
        4.2.3 秸秆覆盖处理对于土壤保肥效果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秸秆覆盖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5.1 秸秆覆盖对玉米产量和穗部性状的影响
        5.1.1 秸秆覆盖对于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1.2 秸秆覆盖对于玉米单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1.3 秸秆覆盖对于玉米穗部性状的影响
    5.2 秸秆覆盖对玉米生育规律的影响
        5.2.1 秸秆覆盖对于作物个体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5.2.2 秸秆覆盖对于作物相对生长率(RGR)和净同化率(NAR)的分析
    5.3 效益分析
        5.3.1 经济效益
        5.3.2 节水效益
    5.4 本章小结
6 覆盖条件下SPAC系统二维水分传输特征与数值模拟
    6.1 SPAC系统二维土壤水分传输特性
    6.2 模型建立
        6.2.1 物理过程描述
        6.2.2 数学模拟模型
    6.3 模型求解
        6.3.1 定解条件确定
        6.3.2 有限差分求解模型
        6.3.3 SPAC水分传输模型的模拟程序框架
    6.4 覆盖条件下SPAC系统土壤水分传输模型验证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秸秆覆盖对土壤水热的保蓄作用
    7.2 秸秆覆盖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7.3 秸秆覆盖对作物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7.4 SPAC系统水分传输模拟
    7.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保护性耕作技术
        1.1.1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基本概括
        1.1.2 国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现状
        1.1.3 国内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现状
    1.2 课题来源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主要难点
        1.3.1 课题研究内容
        1.3.2 课题研究的主要难点
    1.4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1.4.1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1.4.2 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的整机结构设计
    2.1 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整机的设计原则
    2.2 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的性能指标
        2.2.1 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的性能指标的选取原则
        2.2.2 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的性能指标的选取
    2.3 技术路线
    2.4 整机总体设计方案
        2.4.1 整机结构方案
        2.4.2 工作原理
        2.4.3 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第三章 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关键部件的设计与试验
    3.1 开沟器的设计
        3.1.2 开沟器设计理念的提出
        3.1.3 开沟器的设计与试验
    3.2 排种器的研究
        3.2.1 排种器的设计要求
        3.2.2 外槽轮排种器的选定
        3.2.3 外槽轮排种器的排量计算
    3.3 镇压轮的设计
    3.4 试验分析与改进
        3.4.1 试验结论与分析
        3.4.2 样机的改进
    3.5 其他部件和机构的设计要求
第四章 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的室内试验与分析
    4.1 排种、排肥能力的测定
        4.1.1 各行排种量一致性变异系数的测定
        4.1.2 总排种量稳定性变异系数的测定
        4.1.3 各行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的测定
        4.1.4 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的测定
    4.2 种子破损率的测定
    4.3 小麦种子发芽率的测定
第五章 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播种机的田间试验与分析
    5.1 田间试验
    5.2 田间试验设计及数据分析
第六章 结论
    6.1 总结
    6.2 建议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试验一的田间播种数据
附录 2 试验二的田间播种数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7)黄土丘陵沟壑区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土壤物理性质及水土流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保护性耕作介绍
        1.1.1 保护性耕作概念的提出及定义
        1.1.2 国外保护性耕作的研究概况
    1.2 国内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1.3 国内外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1.3.1 土壤侵蚀概述
        1.3.2 天然降雨研究
        1.3.3 人工模拟降雨研究
    1.4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的土壤侵蚀研究
    1.5 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研究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1.7 今后的研究方向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研究内容
    2.1 试验区概况
    2.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3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3.1 主要研究内容
        2.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4 试验材料
    2.5 试验设计与方法
        2.5.1 试验设计
        2.5.2 试验方法
        2.5.3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第三章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3.1 道地药材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3.1.1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3.1.2 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总孔隙度的变化
        3.1.3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团聚体变化的影响
        3.1.4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饱和导水率变化的影响
    3.2 粮草豆隔带种植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3.2.1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容重变化的影响
        3.2.2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孔隙度变化的影响
        3.2.3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团聚体变化的影响
        3.2.4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饱和导水率变化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然降雨条件下保护性耕作的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4.1 道地药材保护性耕作的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4.1.1 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产流规律
        4.1.2 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产沙规律
        4.1.3 不同种植模式下的水沙关系
        4.1.4 不同种植模式下的总径流量及总泥沙量比较
    4.2 粮草豆隔带种植保护性耕作的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4.2.1 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产流规律
        4.2.2 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产沙规律
        4.2.3 不同种植模式下的水沙关系
        4.2.4 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地表总径流量及总泥沙量比较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保护性耕作的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5.1 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道地药材保护性耕作的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5.1.1 不同种植模式的产流时间分析
        5.1.2 降雨强度对径流小区内径流量、产沙量的影响
        5.1.3 耕作方式对径流小区内径流量、产沙量的影响
        5.1.4 覆盖对径流小区内径流量、产沙量的影响
        5.1.5 两种间作模式对径流量、产沙量的影响
    5.2 人工降雨条件下粮草豆隔带种植保护性耕作的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5.2.1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
        5.2.2 不同种植模式对产流时间和径流量的影响
        5.2.3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侵蚀量的影响
        5.2.4 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产流产沙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讨论
    6.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6.3.1 存在的问题
        6.3.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8)耕作制度对农业需水量的调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意义
        1.1.2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2 耕作制度及其对农业需水量的影响
    2.1 耕作制度概述
        2.1.1 耕作制度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2.1.2 复种制度与间套种植制度
        2.1.3 轮作制度
        2.1.4 保护性耕作制度
        2.1.5 灌溉制度与节水灌溉
        2.1.6 种植制度
    2.2 各种耕作制度对需水量的影响
3 理论与模型
    3.1 调控机制
    3.2 耦合分析
        3.2.1 指标构建的背景
        3.2.2 阶段耦合度与全生长期耦合度定义
    3.3 优化模型
        3.3.1 模型构建背景
        3.3.2 基于线性规划的种植制度优化模型
4 实证研究
    4.1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4.2 区域耕作制度与降水量耦合分析
        4.2.1 不同种植制度需水量与降水量时间上的耦合分析
        4.2.2 不同种植制度需水量与降水量空间上的耦合分析
    4.3 全国种植制度与降水量耦合分析
        4.3.1 我国粮食种植制度与农业用水量的空间格局
        4.3.2 我国农业用水量与降水量空间耦合分析
    4.4 基于区域水资源特征的种植结构优化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9)黄土高原春玉米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环境与生物学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保护性耕作技术概述
        1.1.1 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内容
        1.1.2 国外保护性耕作研究概况
        1.1.3 国内保护性耕作研究概况
    1.2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1.2.1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蓄水保墒效果的影响
        1.2.2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1.2.3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肥力效应的影响
        1.2.4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微环境特性的影响
        1.2.5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蓄水保墒效果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区概况
        2.1.2 试验设计与材料
        2.1.3 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2.1.4 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耕作模式下农田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
        2.2.2 不同耕作模式下农田土壤储水量动态变化
    2.3 小结
第三章 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物理特性变化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区概况
        3.1.2 试验设计与材料
        3.1.3 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3.1.4 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耕作模式下农田土壤容重变化
        3.2.2 不同耕作模式下农田土壤温度日变化
        3.2.3 不同耕作模式下农田土壤团粒结构变化
    3.3 小结
第四章 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养分效应动态变化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区概况
        4.1.2 试验设计与材料
        4.1.3 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4.1.4 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耕作模式下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动态变化
        4.2.2 不同耕作模式下农田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动态变化
        4.2.3 不同耕作模式下农田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动态变化
        4.2.4 不同耕作模式下农田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4.3 小结
第五章 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量变化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区概况
        5.1.2 试验设计与材料
        5.1.3 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5.1.4 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耕作模式下农田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研究
        5.2.2 不同耕作模式下农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量动态变化研究
    5.3 小结
第六章 保护性耕作农田生物学效应变化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区概况
        6.1.2 试验设计与材料
        6.1.3 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6.1.4 分析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保护性耕作对玉米植株形态和生物学性状影响
        6.2.3 保护性耕作技术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影响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1.1 不同耕作模式对春玉米田土壤蓄水保墒效果的影响
        7.1.2 不同耕作模式对春玉米田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7.1.3 不同耕作模式对春玉米田土壤养分效应的影响
        7.1.4 不同耕作模式对春玉米田土壤微环境特性的影响
        7.1.5 保护性耕作对春玉米田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10)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两熟区保护性耕作及施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试验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
        1.2.1 国外保护性耕作的研究进展
        1.2.2 国内保护性耕作的研究进展
        1.2.3 保护性耕作的产量效应研究
        1.2.4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研究
        1.2.5 保护性耕作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研究
        1.2.6 肥料运筹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田间试验设计
    2.1 试验区概况
    2.2 田间主要试验处理设计
        2.2.1 冬小麦试验设计
        2.2.2 夏玉米试验设计
    2.3 调查项目及试验方法
        2.3.1 冬小麦调查项目及方法
        2.3.2 夏玉米调查项目及方法
        2.3.3 产量构成参数的测定
3 华北平原不同耕作方式及施肥措施冬小麦产量效应分析
    3.1 冬小麦产量表现
        3.1.1 不同耕作方式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3.1.2 肥料种类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3.1.3 不同施肥梯度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3.1.4 冬小麦产量构成要素及其相关分析
        3.1.5 冬小麦千粒重的方差分析
        3.1.6 冬小麦的产量及方差分析
    3.2 冬小麦出苗与保苗率的研究
        3.2.1 冬小麦出苗情况及苗情分析
        3.2.2 冬小麦出苗速率分析
        3.2.3 影响冬小麦出苗的关键因素及优先序
        3.2.4 冬小麦拔节情况分析
    3.3 冬小麦生长发育特点
        3.3.1 冬小麦生育期情况
        3.3.2 冬小麦干物质表现
    3.4 冬小麦土壤含水量表现
    3.5 土壤温度表现
    3.6 小结
4 华北平原不同耕作方式及施肥措施夏玉米产量效应分析
    4.1 夏玉米产量表现
        4.1.1 夏玉米在不同耕作方式下的产量表现
        4.1.2 夏玉米在不同肥料种类下的产量表现
        4.1.3 夏玉米在不同施肥梯度下的产量表现
        4.1.4 夏玉米产量构成要素及其相关分析
        4.1.5 不同处理夏玉米的产量及方差分析
    4.2 夏玉米干物质表现
        4.2.1 夏玉米花前干物质表现
        4.2.2 夏玉米花后干物质表现
    4.3 夏玉米土壤含水量表现
    4.4 土壤温度的表现
    4.5 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5.1 耕作方式对作物产量影响
    5.2 肥料种类对作物产量影响
    5.3 施肥量对作物产量影响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保护性耕作在河北省的区域适应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D]. 于翔.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河北省果农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D]. 张兵.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6)
  • [3]基于农业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的滨海区耕地生态安全研究[D]. 张贵军.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1)
  • [4]华北平原缺水区保护性耕作技术[J]. 胡春胜,陈素英,董文旭.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10)
  • [5]黑土区秸秆覆盖耕作技术保墒机理及生态效益研究[D]. 白雪峰. 东北林业大学, 2015(01)
  • [6]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的研制[D]. 周辉. 河北农业大学, 2013(03)
  • [7]黄土丘陵沟壑区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土壤物理性质及水土流失研究[D]. 王立. 甘肃农业大学, 2012(11)
  • [8]耕作制度对农业需水量的调控作用[D]. 梁明.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0)
  • [9]黄土高原春玉米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环境与生物学效应研究[D]. 赵如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4)
  • [10]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两熟区保护性耕作及施肥技术研究[D]. 于青.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10)

标签:;  ;  ;  ;  ;  

河北省保护性耕作区域适应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