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所召开访问学者报告会

社会所召开访问学者报告会

一、社会学所举办访问学者报告会(论文文献综述)

马戎,王娟[1](2020)在《处处是田野,人人是对象——马戎老师谈社会调查》文中认为访谈者:王娟(以下简称"王")受访者:马戎(以下简称"马")访谈时间:2020年10月1日下午王:马老师,您是从1982年去美国布朗大学读博士才开始学习社会学的,那您最早从事社会调查是从做博士论文开始的吗?马:在方法上比较符合学术规范的社会调查是我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才开始做的,但我在这方面的认识和尝试要更早一点。

袁鹏[2](2017)在《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的培育研究 ——以青年员工为主体》文中认为军工企业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安全保障力量,而青年是军工企业的未来,其价值观认同关系到企业的发展,进而关系到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和部队战斗力水平的提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培育青年的军工价值观认同,是一项极为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只有价值观认同了,才能实现对企业理念愿景的认同、事业情感的认同、企业文化的认同和发展环境的认同,才能全身心地投身岗位、奉献事业,实现军工事业和青年的共同发展。本文旨在通过调查揭示出当代青年员工军工价值观认同现状,针对现状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结合笔者自身多年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力图探索当代社会背景下的军工企业价值观新内涵,建构当代军工价值观认同培育新体系,实现青年军工价值观认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本文共分八章内容:第一章,从军工企业的发展谈起,综合论述了选题缘起和研究的意义,提出了论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创新点,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本文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发、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青年军工企业价值观培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究。提炼了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培育的主要内容,提出了构建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评估体系的设想,提出了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培育保障机制的建立,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指出了当代军工价值观认同培育的研究基础。必须坚持马克思的价值观理论,坚持毛泽东认识与实践的理论,坚持十八大以来党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方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方法论和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品格相统一。第三章,分析了当代军工价值观认同培育的历史沿革与社会背景,对革命战争年代、改革开放前后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培育进行了探究,同时对新的社会发展、军工企业发展环境中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第四章,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结合具体的调研结果,分析了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比较全面地展示出了当今社会环境下,青年尤其是军工企业青年的思想特点、行为方式,较为深入地分析了“问题背后的问题,原因背后的原因”。第五章,论述了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培育的基本意义。提出了做好这一工作,可以为军工企业培育合格的员工,为军工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为军工企业的发展确立文化基础,为军工企业价值观的传承积累经验。第六章,揭示了当代青年军工价值观认同培育的主要内容,即培育青年员工“报国”、“奉献”、“担当”和“创新”的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军工企业找到了“落地点”,这也是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的主要内涵。第七章,围绕主要培育内容,提出了价值观认同培育的特点和途径,即以先进理论武装青年员工头脑,以事业发展凝聚青年员工意志,以科学管理规范青年员工行为,以组织吸纳促进青年员工进步。同时,提出了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培育的方法,即坚持理论学习的方法、组织教育的方法、自我教育的方法、典型激励的方法、生活陶冶的方法,这些培育途径和方法,既互有区别、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全方位塑造青年的价值观念。第八章,针对价值观培育的途径与方法提出了培育的保障机制,在加强党组织的领导,建立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和载体,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从逻辑上看,全文厘清了对军工企业价值观从宏观描述到微观分析、从理论概念到实际操作、从上级倡导到基层落实的关系,通过层层递进和深入,勾画了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这一工作“从何处来,到何处去,如何抵达”的清晰路径,直观地介绍了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怎么做好”的工作内容。本文所涉及的工作理念、工作载体,不少已经在军工企业有关单位得以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全国党、工、团组织交流推广,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理论的指导性、思路的正确性、方法的创新性、实践的有效性。本文的形成,基于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企业思想文化建设基本方针的深入研究和贯彻,基于对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思考,基于对军工企业青年的深入了解和新形势下军工企业改革发展以及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深刻关注。因此,文中所述及的基本内容特别是工作思路、载体、方法、手段等对军工企业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于其它企业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对于全社会的思想宣传工作和公民价值观培养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张荆,翟英范[3](2017)在《我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事业的奠基人(下篇)——郭翔先生追忆张黎群老先生访谈录》文中认为张黎群老先生是我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事业的奠基人,是创立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首任会长,是我国犯罪学研究的推动者和领导者。张黎群老先生已于2003年仙逝,我们追忆访谈张黎群老先生,得到了我国老一辈犯罪学家们的盛赞和支持,特别是前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郭翔先生(郭翔先生简介,请阅《河南警

黄睿[4](2013)在《跨学科视野下我国高校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以来,体育科学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其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自1923年第一个国际体育学术组织——国际体育教育联合会成立以来,国际上相继成立了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体育社会学等各种学术组织和机构。我国也于1958年成立了第一个体育科学的研究机构——北京体育科学研究所,其后各省市相继成立了体育科研机构。学科的成熟和科研机构的完善,为体育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3年初,国际奥委会的大型科研项目——奥运会总体影响评价(Olympic Games Impact,简称OGI),由中国人民大学在公开投标后获得。本应由体育科研机构负责攻关的重大项目,却由非体育科研单位主持,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体育科学的科研能力进行反思,我们不禁要问“体育科学具有这样的研究能力吗”。另一方面,科学在经历高度分化发展的阶段后,朝着广泛而综合的方向前进,跨学科已成为当前学科发展的潮流,而跨学科研究则成为科研创新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我国体育科学的研究还处于低水平的“移植型”研究,学科间的互动研究较少,更谈不上真正意义的跨学科研究。研究以跨学科为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内容分析法、系统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探讨体育科学的跨学科研究和科研创新能力,据此展开实质性的分析。首先,理解和认识跨学科与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概念;其次,分析科学研究的发生模式和体育科学的学科属性,从理论上对部分体育基础学科进行跨学科分析,并对我国当前体育科研的现状进行实证研究;然后,从跨学科与科研创新的互动关系上,分析跨学科研究对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进而构建体育科研的创新能力体系,并对我国7所院校的体育科研创新能力展开实证分析;最后,就如何促进我国体育科研创新能力提出建设策略。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体育科学的综合属性决定体育科学研究是具有一定深度的“学科互动研究”。而跨学科研究是体育科学发展的内在诉求,应以跨学科研究作为体育科研创新的理论支撑和行动指导。2.当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对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统一认识,研究者对跨学科的学习和运用还存在不足。相对于跨学科研究的丰富理论,体育科学的跨学科研究的实践工作则相对滞后,研究以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移植”居多,且研究水平不高。3.体育科学的问题具有学科交叉属性,其科学研究要以问题的为中心,吸收和融合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和资源,把不同领域的研究力量聚集到体育科学领域,并以综合治理的方式,产生协同效应,提升体育科研创新能力,推动体育科学的发展。4.体育问题的复杂性导致体育科研创新能力在结构和关系上具有多层次复杂性。研究从科研创新的投入能力、运行能力和产出能力三个方面构建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涉及人力、物力、组织、政策、环境、知识等多个影响因素。该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对评估某一地区、某一单位的体育科研创新能力具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引导我国体育科学发展,促进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5.跨学科是体育科研创新的一种认识工具和研究手段,为体育科学研究创造必备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环境氛围。要以跨学科教育培养具有“大科学”思维方式和“大体育”观的体育科研人才;要以跨学科研究探寻体育科学的问题,引导多学科协同的创新能力建设,促进科研创新成果的产出和转化。6.体育科学在强调跨学科学习与借鉴的前提下,需要追溯体育科学与其它学科的互动发展的历史轨迹,把握体育科学与其它学科交叉发展的规律,为创建自身的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共享和整合不同学科资源提供历史借鉴,建设共生共荣地良好生态关系,更好地为当代体育科研创新服务。体育科学的创新能力建设,要依托社会、经济实践中对体育的客观需求来发现问题,寻求多学科的交流与合作的契机和科研创新的突破点;因地制宜、因研制宜的借助其它学科的优势和成果,积极拓展体育科研创新的空间,形成自身的学科特点和学术优势,缩短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差距,尽早建立体育科学的跨学科研究范式,充分融入到科学发展的大潮中。

彭建斌[5](2013)在《社会学本土化进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剧,中国经济的放缓,中国国内在高速经济增长所掩盖下的社会问题也不断地浮出水面,以及社会学学科本身在中国的发展,对于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的发展来说是一个良好的机遇,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与文化背景下,社会学的本土化进程研究也摆在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本文通过对社会学本土化早期、中断、重建三个时期的介绍、探讨、分析,力图展现整个社会学本土化的进程,把握整个社会学本土化的脉络结构,最后对社会学本土化未来的发展提出作者自己的设想与思路。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社会学本土化的早期尝试,此章论述了社会学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社会学本土化早期尝试的历程、成果、该阶段社会学本土化的特点与经验,通过这些论述来把握社会学本土化在早期的发展以及对后来社会学本土化所奠定的基础。第二部分,社会学本土化的中断与停滞时期,通过对社会学被取消原因、社会学本土化中断后果、唯物史观社会学本土化的短暂表现以及社会学本土化中断与停滞带来的教训来介绍在新中国成立后到社会学恢复重建前这段时期社会学本土化的状况。第三部分,社会学重建后的本土化进程研究。该章介绍了恢复重建后社会学本土化的重新启动、进程、成果、特点与经验,来展现恢复重建后社会学本土化的发展。第四部分,社会学本土化进程的反思与理论构想。反思了社会学本土化进程中的问题与缺陷、探讨了社会学本土化的理论预设、最后为未来社会学本土化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思路与理论构想。

李雅云[6](201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司法的历史嬗变》文中提出本论文通过描述中国共产党领导司法的历史嬗变,研究了政党与司法的关系,论文在第一章首先从政党与司法关系的一般理论展开论述,分析了政党为什么要影响司法、政党与司法的紧密关联是什么,政党影响司法受到那些拘束和局限,政党与司法应当保持怎样的边界和距离。论文还概括了政党影响司法的模式,政党与司法存在什么样的紧张关系。本论文认为,党本身的转型、司法的转型、社会的转型这三个要素影响一个关系——政党与司法的关系,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司法。三个要素不是永恒不变的,事实上,三个要素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该变化对于党与司法关系的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论文在第二章从中国共产党本身的转型与发展,对党领导司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这个角度,分析了政党转型使党领导司法在方式方法上所发生的调整和变革。政党制度和党的建设的发展,对于党领导司法的历史演变产生巨大影响。在中国,司法权地位的升降和作用的发挥,取决于中国共产党对司法的态度和对司法的认识,司法权的角色定位实际上是由执政党决定的。不同的国家带来不同的政党制度。不同国家的政党制度,决定了政党与司法的互动模式大不一样,各国政党与司法的关系有巨大差异。即使是一国中的同一政党,由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目标不同,导致党与司法的关系也发生不同变化。本论文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处于革命党的地位和处于执政党的地位时,对待司法的态度和认识发生了哪些不一样的变化。论文在第三章主要论述司法的改革和转型对党领导司法方式的变革提出了那些需求。建国六十年来,我国的司法体制发生了怎样的改革?司法在功能上发生了怎样的转型?司法权在国家权力的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所拥有的权重和所承担的职能都发生了哪些变化?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得出的结论是: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发展,我国的司法制度本身也在进行改革、转型和发展,这也影响了党领导司法发生嬗变。本文提出执政党要在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不断强化司法的职能,依法规范人大和行政机关对司法机关的影响方式。本论文有两条平行的主线:一是政党与司法的关系以及这个关系发生的变化。具体到我国,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司法的历史嬗变。二是影响这一嬗变的因素是什么,该因素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社会转型是引起政党转型和司法转型的主要因素,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发展,对于党领导司法的历史嬗变发生巨大影响。党如何领导司法,某种程度上说是由中国的社会状态决定的。在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和司法机关都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都面临要提高适应社会能力的挑战。本论文的结论是:中国共产党不会放弃对司法的领导,即“党领导司法”不会发生实质上的改变。这既是由中国的国情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的;也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司法的历史缘由和在司法方面的理论认识决定的。但是从历史上看,党领导司法的方式方法的确发生了许多变革,今后更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

张宁,赵利生[7](2011)在《三十年来中国医学人类学研究回顾》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界对医学人类学的研究从无到有,经历了译介国外学说和理论到逐步呈发展之势,并在吸收借鉴的过程中转向自觉本土化的应用研究。本文回顾了三十年来学界对此所做的研究工作,意在对学者们在理论分析与田野实践中取得的成绩与不足进行梳理和总结,并讨论后续可能的研究方向。

王诗宗[8](2009)在《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 ——基于公共行政学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治理”概念甫一提出,迅即成为国际社会科学的热门语汇,在公共行政学领域尤为如此。治理既不笃信独大的国家,也不膜拜单一的自由市场,从而超越了国家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抽象对立,具有巨大的理论解释力。随着适用范围、领域不断扩大,治理概念变得模糊,理论观点也日益繁多,这就影响了理论的具体性及其应用。因此,将治理理论置于其主要依托学科和批评对象——公共行政学的学科背景下,厘清其含义,指明其贡献与局限,并判断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且,治理理论多基于西方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它被应用于中国时,会遭遇到西方范式与中国经验之间的紧张关系,检视治理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并基于中国经验拓展这一理论,不仅对于治理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建构自主的中国社会科学亦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相对于统治,治理是一种趋势,这一趋势意味着国家(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调整;调整的目的在于应对原先政治社会格局、公共事务中的不可治理性;在调整中,政府之外的力量被更多地强调,国家中心的地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被国家、社会和市场之间新的组合所替代。这也意味着,由于不同国家在既有制度结构、传统、不可治理性等方面存在差异,治理实践不存在一种统一模式。多中心、分权化、公民参等主张使得治理理论具有很强的“社会中心”色彩,但治理不是对等级结构的简单摧毁,它恰恰镶嵌于等级结构之中。元治理概念主张将国家请回“中心”的位置,国家不仅要在治理过程中承担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且在治理失败时,国家是惟一能对结局负责并承担后果的行动者。“国家的回退”与“向国家的回退”似乎构成了一对矛盾,但这恰好说明已有的“社会中心”论与“国家中心”论都已不敷用。治理理论对民主模式及民主制行政的独特认识,实现了公共行政学的重大进展。治理理论否定了“适用于所有层次”的民主模式的可能性,力求具有可操作性的参与式民主,并试图找到代议制民主与参与式民主的较好结合方式。治理理论在政治-行政二分和行政国家形成后,实现了民主理论与公共行政的重新交融。它强调民主的决策功能,让决策不再是立法者和行政官僚的专利,这些论点不仅更新了民主理论的某些基本观念,也为民主制行政提供了理论基础,让民主的公共行政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治理理论与传统公共行政学说、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理论之间存在着批判和继承关系。治理理论体现了超越既有公共行政范式的努力,然而根据库恩的范式理论,它尚未成为新的公共行政范式。尽管如此,治理理论的一系列核心主张表明,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弥合公共行政学中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分野。治理理论和实践中致力于将效率考量和民主(价值)考量一体化,这是对当代公共行政学的一个重要推进。大量实证研究也证明,民主价值和效率可以用同一个过程中以类似的手段来实现,这印证了“社会性效率”概念并非虚无缥缈。不过,治理理论也有走向实用主义的迹象。当代中国与西方国家一样面对着大量不可治理性的挑战,而且它还担负着现代公共行政体系建设等未竞的国家建构任务。一些论者认为,中国“没有成熟的公民社会”和“未完成现代性国家建构”,因而治理理论不适用于中国。遵循着杰索普“策略性-关系性”研究路径,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社会组织目前只有“镶嵌的自主性”,但已经构成了国家体系之外的另一种推动力量。中国政治和行政体制并非铁板一块,在市场化进程的作用下,公民的参与空间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拓展。特别是,地方政府由于拥有一定的自主性,而且面临着为公民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艰巨任务,因此在采用新的政策工具、与社会力量合作方面有一定的主动性。这些都为中国的治理发生提供了可能。来自地方层面的三个个案也为治理的中国适用性提供了佐证。当然,治理理论的中国适用性是有限度的一它可以在局部和地方的公共事务治理中扮演积极的角色,也能触动地方政府的公共行政方式演进,但在“政治进步”方面的作用可能较为有限,甚至目前也不能迅速改变中国公共行政的整体面貌。尽管如此,治理对于实现善治的作用仍然值得期许。中国经验对治理理论的拓展作用在于,它说明了非西方背景下的治理是否可能、如何可能、功能何在;同时,它还对非西方社会的治理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思维方法。

詹志华[9](2009)在《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科学史学史以科学史学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探寻中国科学史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揭示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其涉及的范围和内容甚广,包括中国科学史学自身的发生、发展的历史,也包括它与其他学科及社会的关系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不仅可以促进科学史学科以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发展,而且可以唤醒人们对科学史学事业的关注、促进科学与人文的沟通和融合,甚至还有利于科学的创新。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史学性与对应性相统一的原则、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统一的原则、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的原则、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原则。在方法上,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既要运用到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分析法和综合法、历史比较法等,还要运用到许多其他的方法,如统计方法、计量方法、移植法、历时分析与移时分析方法,以及具体研究上的分期、分类及其分层研究的方法,等等。中国科学史学,既包括中国大陆地区的科学史学,亦包括中国其他地区的科学史学。论文从史学的角度,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萌芽、开创、初步发展、调整与繁荣以及深入发展等不同的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论文还从机构、团体、会议、刊物、论着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大陆科学史学的发展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其中在对会议和论着的梳理,又分为综合史、数学史、物理学史、化学史、天文学史、地理学史、生物学史、医学史、农学史、技术史等方面予以分类研究。在此基础上,论文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事业的各个领域存在的发展难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台湾地区的科学史学经历了开创、低谷、转机、兴起与繁荣发展等阶段。论文对这几个阶段台湾地区科学史学发展的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并对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机构、团体、刊物、论着亦进行较为详细梳理与介绍。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论文详细地论述了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包括中国科学史、中国史学史在内的历史学科,中国哲学与科学哲学,以及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关系,突出其研究的学术价值。论文还阐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的关系,主要论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科技发明之间的关系,突出了其研究的社会影响。最后,论文把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置身于世界背景下,进行重新审视。在对国外科史学发展历程与国外中国科学史学状况进行必要梳理的前提下,探讨它们对中国科学史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问题。

赵龙[10](2007)在《论新时期民俗学的发展阶段》文中提出民俗学史是民俗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重视对民俗学史的研究,特别是新时期民俗学史的研究。我国新时期民俗学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大约7年的时间。1978年到1985年为民俗学恢复和起步阶段。这个时期,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各地开展了地名志、地方志的撰写与田野调查,民俗学基本理论着作的问世,都为社团组织的发展与基层民俗学队伍形成,为新时期民俗学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1986年到1993年为民俗学稳步发展阶段。“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地方经济发展模式为民俗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民俗旅游与民俗学的应用性研究,包括民俗学研究的当下意义、民俗经济价值、民俗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民间文化艺术的商品化等问题,得到了学科理论上的重视。1994年到2000年为民俗学蓬勃发展高潮阶段。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和传统文化弘扬为民俗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其他相关学科也大量介入民俗研究领域,国际合作研究的项目、活动频繁,为新时期民俗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队伍、新的视野和新的研究方法。这个时期,民俗学基本理论体系建立和不断丰富、学科地位的确立和学位点的大面积设置、民俗研究成果累累。民俗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得到了广泛的讨论。2001年到2006年为民俗学发展成熟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给民俗学研究提供了优良的发展环境与发展机遇,整合了研究力量,研究课题大大增加,民俗学专业的学科体系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中青年队伍成为主力军为民俗学专业人才培养改变了民俗学研究队伍的基本结构,民俗学理论研究得到大的突破,民俗学学科建设日臻完善,民俗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步入了正规、规范的发展轨道。另一方面,民俗应用、民俗知识普及等工作也进展顺利,通俗民俗学出版物成为热点、民俗学进大中小学课堂。总之,新时期民俗学发展是与时代的需求、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的推动、学科建设的努力、其他相关学科的参与等分不开的,研究其发展阶段的基本规律,不但得到一些学科建设的启迪,更能够弄清中国民俗学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建设要求。我们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民俗学,推动中国民俗学走向世界。

二、社会学所举办访问学者报告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会学所举办访问学者报告会(论文提纲范文)

(2)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的培育研究 ——以青年员工为主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论文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
        1.4.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4.3 军工企业核心价值观
        1.4.4 军工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第2章 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培育的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的价值观理论
        2.1.1 马克思关于价值概念的论述
        2.1.2 马克思关于价值观的理论
    2.2 毛泽东认识与实践的理论
        2.2.1 毛泽东关于认识的理论
        2.2.2 毛泽东关于实践的理论
        2.2.3 毛泽东关于知与行辩证关系的理论
    2.3 十八大以来党的企业思想文化建设指导方针
        2.3.1 企业思想文化建设的定位
        2.3.2 企业思想文化建设的目标
        2.3.3 企业思想文化建设的路径
第3章 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培育的历史沿革与社会背景
    3.1 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培育的历史沿革
        3.1.1 革命战争年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的培育
        3.1.2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的培育
        3.1.3 改革开放以后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的培育
    3.2 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培育的社会背景
        3.2.1 社会发展变化面临着新问题
        3.2.2 军工企业发展进入新时期和新阶段
        3.2.3 军工企业青年价值观认同面临新挑战
第4章 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的现状及原因
    4.1 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状况调查和评估
        4.1.1 调查设计
        4.1.2 评估体系建立
    4.2 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的现状
        4.2.1 关于优秀传统军工文化的认同
        4.2.2 关于军工企业改革的认同
        4.2.3 关于军工企业新的发展理念的认同
    4.3 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存在的问题
        4.3.1 理想信念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
        4.3.2 继承优秀传统军工文化的主动性不强
        4.3.3 参与军工企业改革的积极性不高
        4.3.4 对军工企业新的发展理念理解有偏差
    4.4 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4.1 开放背景下多元文化的渗透
        4.4.2 社会变革中多种因素的影响
        4.4.3 成长环境中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4.4.4 成长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欠缺
        4.4.5 工作生活中新旧思想观念的冲击
第5章 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培育的基本意义
    5.1 为军工企业发展培育合格的青年员工
        5.1.1 培育员工正确的价值取向
        5.1.2 培育员工优秀的人文素养
    5.2 为军工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5.2.1 企业价值观认同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5.2.2 企业价值观认同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5.3 为军工企业发展确立文化基础
        5.3.1 凝聚军工报国的思想共识
        5.3.2 增强军工企业文化软实力
    5.4 为军工企业价值观传承积累经验
        5.4.1 进一步丰富军工企业价值观内涵
        5.4.2 进一步探索行之有效的价值观认同培育方法
第6章 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培育的主要内容
    6.1 培育青年员工“报国”的价值观
        6.1.1 深植爱国主义精神
        6.1.2 树立精品报国意识
        6.1.3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理念
    6.2 培育青年员工“奉献”的价值观
        6.2.1 倡导“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6.2.2 树立“不图名利、不计得失”的风范
        6.2.3 养成“甘于寂寞、甘受清苦”的品格
    6.3 培育青年员工“担当”的价值观
        6.3.1 强化舍我其谁的意识
        6.3.2 提高能打善赢的能力
        6.3.3 树立爱岗敬业的品质
    6.4 培育青年员工“创新”的价值观
        6.4.1 增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6.4.2 树立崇尚规律的科学精神
        6.4.3 激发直面竞争的进取意志
第7章 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培育的特点、途径与方法
    7.1 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培育的特点
        7.1.1 价值观认同培育的渗透性
        7.1.2 价值观认同培育的交互性
        7.1.3 价值观认同培育的长期性
    7.2 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培育的途径
        7.2.1 用先进理论武装青年员工头脑
        7.2.2 用事业发展凝聚青年员工思想
        7.2.3 用科学管理规范青年员工行为
        7.2.4 用组织吸纳促进青年员工进步
    7.3 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培育的方法
        7.3.1 理论学习的方法
        7.3.2 组织教育的方法
        7.3.3 自我教育的方法
        7.3.4 典型激励的方法
        7.3.5 生活陶冶的方法
第8章 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培育的保障机制
    8.1 加强党组织的领导
        8.1.1 建设坚强有力的党组织
        8.1.2 优化相应的工作推进机制
        8.1.3 全面活跃党的群团工作
    8.2 丰富价值观认同培育的阵地和载体
        8.2.1 建设价值观认同培育的宣教阵地
        8.2.2 丰富价值观认同培育的实践载体
        8.2.3 充分发挥青年自组织的培育作用
    8.3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8.3.1 坚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针
        8.3.2 完善与“网络时代”相适应的工作方式
        8.3.3 探索与企业特点相符合的工作模式
        8.3.4 做细做实青年的服务保障工作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中国航空工业青年军工价值观认同状况调查统计表
附录二 中国航空工业青年军工价值观认同状况访谈提纲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4)跨学科视野下我国高校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Contents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
        (一) 跨学科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 体育学科的综合性决定了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
        (三) 创新是体育科学的发展的基本动力
        (四) 跨学科研究是体育科研创新的基础和动力来源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相关研究的现状
        (二) 国内相关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路线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节 跨学科的界定
        一、学科与科学的界定
        二、跨学科的界定
    第二节 创新能力的界定
        一、创新的内涵和特征
        二、创新能力的内涵
        三、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界定
        一、体育科学的研究
        二、体育科研的创新能力
第二章 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分析
    第一节 跨学科研究的发生模式
        一、科学目标
        二、科学问题
        三、问题模式
    第二节 体育科学研究的跨学科分析
        一、体育科学的学科属性
        二、体育科学的跨学科特点
        三、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基本形式
    第三节 跨学科研究的要素分析
        一、研究主体的跨学科
        二、研究客体的跨学科
        三、学科理论的跨学科
        四、研究方法的跨学科
    第四节 部分体育基础学科的跨学科分析
        一、运动生理学的跨学科分析
        二、运动生物力学的跨学科分析
        三、运动心理学的跨学科分析
        四、体育管理学的跨学科分析
        五、体育人类学的跨学科分析
        六、体育社会学的跨学科分析
        七、体育教育学的跨学科分析
        八、运动训练学的跨学科分析
    第五节 跨学科研究与我国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体育学专家跨学科研究现状调查
        二、我国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跨学科分析
        三、我国社科基金立项标书的跨学科分析
第三章 体育科研创新能力分析
    第一节 创新的理论基础
        一、科学学
        二、协同学
        三、系统论
        四、创新经济学
        五、跨学科分析
    第二节 体育科学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一、人力因素
        二、物力因素
        三、组织因素
        四、政策因素
        五、环境因素
        六、知识因素
        七、复杂性分析
    第三节 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的构建
        一、体育科研创新能力要素的分析
        二、体育科研创新能力体系的构建原则
        三、体育科研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构成
    第四节 体育科研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确定
        一、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
        二、体育科研创新能力指标的筛选
    第五节 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一、综合评价方法
        二、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第四章 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与创新能力建设的探索
    第一节 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反思与对策
        一、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反思
        二、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对策
    第二节 跨学科研究对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
        一、跨学科研究是产生新研究领域的主要方式
        二、跨学科研究是体育科研创新的主要途径
    第三节 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的建设策略
        一、加强体育科研投入力度
        二、完善体育科研管理机制
        三、加大体育科研人才培养
        四、营造体育科研创新氛围
        五、加强体育科研成果应用
        六、增强体育科研创新意识
        七、开展体育科学史的研究
        八、建立科研协同创新模式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研究的创新点
    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社会学本土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 社会背景
        二、 学术背景
    第二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 本土化
        二、 社会学本土化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 知识考古学分析方法
        二、 文献研究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及意义
        一、 创新之处
        二、 研究意义
第一章 社会学本土化的早期尝试(1895-1949 年)
    第一节 社会学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社会学本土化早期尝试的历程
        一、 1895——1911 年,社会学传入时期的本土化尝试
        二、 1912——1930 年,社会学发展初期的中国化
        三、 1931——1949 年,社会学繁荣时期的中国化
    第三节 社会学本土化早期尝试的成果
        一、 燕京学派的社会学本土化
        二、 文化学派的社会学本土化
    第四节 社会学本土化早期尝试的特点与经验
        一、 社会学本土化早期尝试的特点
        二、 社会学本土化早期尝试的经验
第二章 社会学本土化的中断与停滞(1949—1979 年)
    第一节 社会学被取消的原因
        一、 社会学被取消是由于对其本身的性质错误认识所决定的
        二、 社会学被取消与建国之初对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社会问题认识不足有关
        三、 社会学被取消是新中国 50 年代学习苏联的结果
        四、 社会学被取消与当时领导人对社会学的负面印象有关
    第二节 社会学本土化中断的后果
    第三节 唯物史观社会学本土化在新中国时期的短暂表现
    第四节 社会学本土化中断的教训
第三章 社会学恢复重建后的本土化阶段(1979—)
    第一节 社会学本土化的重新启动
    第二节 社会学恢复重建后的本土化进程
    第三节 社会学恢复重建后的本土化成果
        一、 小城镇理论
        二、 社会运行论
        三、 关系、人情、面子及关系网络与传统中国人社会行动的研究
        四、 “气”与集体行动的研究
    第四节 社会学恢复重建后的本土化特征与经验
        一、 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后本土化的特征
        二、 社会学恢复重建后的社会学本土化的经验
第四章 社会学本土化的反思与理论构想
    第一节 社会学本土化的反思
        一、 对社会学本土化中“化”的反思
        二、 对社会学本土化的应用研究的反思
        三、 对社会学本土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上的反思
    第二节 社会学本土化的理论预设
        一、 促进社会学本土化的理论创新
        二、 推进社会学本土化科学观的统一
        三、 注重社会学本土化的社会应用
    第三节 社会学本土化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 建设社会学本土化宏大理论的提出
        二、 社会学本土化宏大理论的构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学术课题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学术活动

(6)中国共产党领导司法的历史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本论题的意义
    二、本文的分析框架和创新之处
    三、论文的研究难点
    四、研究方法
    五、国内关于党领导司法的学术研究综述
    六、国外相关文献的综述
    七、概念界定
第一章 政党与司法的关系
    第一节 政党政治影响司法
        一、司法与政党政治紧密相连
        二、宪法法院或者最高法院的政治功能
        三、政党与司法的边界和距离
    第二节 政党与司法关系的模式
        一、政党间接影响司法模式
        二、政党领导司法的模式
        三、中国特色的执政党宏观领导司法
        四、两种模式之比较研究——以中西方的对比为视角
        五、政党间接影响司法模式之借鉴
    第三节 执政党与司法的张力关系
        一、忽略不计的张力:革命党对司法的领导
        二、张力初露端倪:“双重领导体制”在法律上的废止和实际上的存在
        三、压力替代张力:计划经济时期党对司法的领导
        四、张力的凸显、平衡与控制:转型期党对司法的领导
第二章 执政党转型与党领导司法之变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司法之缘由
        一、党领导司法之历史原因
        二、党领导司法之基本理论
    第二节 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与党领导司法之变
        一、革命党与执政党领导司法之不同
        二、世界范围内政党执政环境的变化
        三、执政党自身的转型与领导司法
    第三节 稳态社会与非稳态社会党领导司法之变
        一、传统的稳态社会
        二、传统稳态社会党对司法的领导
        三、非稳态社会
        四、非稳态社会党对司法的领导
第三章 司法转型与党领导司法之变
    第一节 社会转型引发司法的转型
        一、司法从与政治运动结合转向正规化、程序化
        二、附属行政型司法转向权力制约型司法
        三、政策实施型司法转向纠纷解决型司法
        四、司法主导的纠纷解决机制转向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第二节 司法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之变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司法权的塑造和监督
        二、行政诉讼制度提升我国司法权的地位
        三、党的纪检机构扶助与切分司法权
    第三节 党对司法领导方式之嬗变
        一、党领导司法的组织机构之嬗变
        二、党管司法干部之嬗变
        三、党领导司法的工作方式之嬗变
        四、党领导司法的政治方针之嬗变
结语
    一、中国法治建设的路径选择与党领导司法的必然性
    二、党对司法的领导方式遇到严峻挑战
参考文献

(7)三十年来中国医学人类学研究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医学人类学的生物体质性研究
三、医学人类学的社会文化性研究
    (一)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前期, 积极译介国外学说并就相关议题展开学术对话与讨论。
    (二) 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 学人们开始在田野调查基础上进行本土化的实证研究, 同时继续译介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并与国外学界开展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
        1. 医学人类学对公共卫生、临床医学问题的田野调查研究
        2. 医学人类学对民族、传统医学的研究
四、结语
    (一) 学科建设的加强和研究方法的创新
    (二) 注重中层理论的提炼总结
    (三) 增强民族志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四) 加大学术交流范围和译介经典着作的力度

(8)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 ——基于公共行政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1 导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主题
    1.2 拟解决的问题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论文结构
2 治理的兴起
    2.1 福利国家的危机
    2.2 全球化与国家转型
    2.3 地方化与新地方主义
    2.4 社会科学基本观念的解构
3 治理理论及其批评者
    3.1 治理定义种种
    3.2 治理理论的主要论点与解释力
    3.3 治理理论的批评者
4 治理与民主制行政
    4.1 从直接民主到代议制民主
    4.2 参与式民主与治理
    4.3 民主与公共行政的重新融合
5 治理与公共行政范式进步
    5.1 范式与公共行政学范式
    5.2 治理理论:范式革命?
    5.3 治理理论范式定位与未来发展
6 治理的中国适用性:一种新的分析路径
    6.1 治理、善治与发展
    6.2 治理的中国适用性争论
    6.3 一种新的分析路径
7 治理的中国经验与理论拓展
    7.1 温州商会:镶嵌的自主性
    7.2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公共服务中的合作共治
    7.3 温岭民主恳谈:另一种民主发展方式?
    7.4 基于中国经验的理论拓展
8 结论与讨论
    8.1 治理理论的贡献
    8.2 治理理论的中国适用性
    8.3 未来的治理与治理理论的未来
参考文献
致谢

(9)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科学史学史及其研究概况
    二、中国科学史学史的研究对象
    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价值
    四、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方法
    五、本文的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史概述
    第一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机构和团体选介
    第三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会议、刊物选介
    第四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论着选介
    第五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之展望
第二章 中国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开创及早期研究
    第二节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低谷、转机与兴起
    第三节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建制与繁荣
第三章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相关学科
    第一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历史学科
    第二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传统哲学
    第三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哲学
    第四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社会学
第四章 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
    第一节 科学史学的创新意蕴
    第二节 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
    第三节 科学史学与科技发明
第五章 境外科学史学发展概况
    第一节 国外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境外科学史学的组织与会议
    第三节 国外科学史学的文献与刊物
第六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学史学
    第一节 境外的中国科学史学
    第二节 国外科学史学之借鉴意义
    第三节 中外科学史学交流之途径
    第四节 "全球化"与中国科学史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论新时期民俗学的发展阶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二、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大体结构
    三、论文的不足
第一章 研究文献综述
    一、中国民俗学史的分歧及其文献综述
        1、中国民俗学史的大致分期
        2、中国民俗学史的研究成果
    二、新时期民俗学史的阶段划分及其文献综述
第二章 新时期民俗学的起始阶段
    一、阶段划定与标志性的成果
        1、中国民俗学会成立
        2、民间文学得到充分发展
        3、地名志、地方志工程的助动
        4、民俗学理论研究成果显着
        5、学科建设开始起步
        6、"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程开始启动
    二、新时期民俗学复兴的背景
        1、政治背景
        2、文化背景和学术背景
        3、民众生活背景
    三、本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
        1、人才问题
        2、学科范畴及其学科定位问题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民俗学稳步发展阶段
    一、文化热推动民俗学研究稳步发展
        1、政治理论学术界的文化热
        2、大众文化需求、文化消费
    二、对于应用民俗学理论的探讨
        1、"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将民俗文化深入到经济领域
        2、应用民俗学理论研究得到重视
        3、民俗资源开发促进民俗旅游发展
    三、民俗学会充分发挥了组织、领导作用
        1、中国民俗学会活动体现了学会的宗旨,实现了学会的职责
        2、各地民俗学会纷纷成立,推动了当地的民俗研究
    四、民俗学研究成果大量涌现
        1、民俗研究资料搜集整理成果卓着
        2、民俗学翻译的着作增加
        3、民俗史、民俗文献研究成果增加
        4、专题民俗研究成果显着
        5、注重民俗学方法论的研究
    五、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长足发展
        1、人才困乏问题在这个阶段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2、高校民俗学理论研究走向深入
        3、教材初步形成系列体系
    六、学科发展的隐患
        1、专业从业人员满足不了需求
        2、应用学科刚刚起步,十分薄弱
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民俗学蓬勃发展阶段
    一、重要的组织建设、活动活跃
        1、专门研究机构竞相成立
        2、拓宽了民俗研究视野
        3、研究成果展示、交流平台越来越多
        4、国外内合作项目增多
        5、民俗学史研究有新的发展
    二、学科建设成就斐然
        1、学科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
        2、学科框架基本形成
        3、解决了学科身份问题
        4、重视民俗学方法问题的研究
    三、各地学会的作用更加突出
        1、各地民俗学会组织的成果突出
        2、地方民俗学会发展个案
    四、民俗志的出版和研究进展顺利
        1、撰写和出版了多部民俗志,起到了示范引路作用
        2、三套集成成果成批出版
        3、民俗志进入学科体系
    五、民俗学建设人才辈出
        1、老一辈民俗学家的导航
        2、中青年学者的成熟
    六、热潮下的冷思考
        1、首先是方法上的制约
        2、其次是建设方向问题
        3、再次是理论研究深度问题
        4、此外是学科归属的尴尬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民俗学发展成熟阶段
    一、新的发展条件成熟
        1、对于民俗学现阶段危机的清醒认识
        2、更为艰巨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
        3、新的发展机遇
    二、抢救工程初步开展
        1、设计、指导
        2、初步成果
    三、民俗志书走向成熟
        1、新一轮民俗志的新突破
        2、成熟的理论思考
    四、学术成果更加成熟
        1、体现新任务新要求、服务社会的研究成果多
        2、基本理论研究成果丰厚
    五、学科建设全方位进行
        1、学科定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审视
        2、学科建设和学科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
        3、应用学科研究继续得到关注和加强
        4、教材建设成就显着
    六、研究队伍建设成就巨大
        1、培养专业人才的基地扩大增容
        2、硕士生、博士生成为生力军
        3、"民间文化青年论坛"推动理论研究水平
        4、研究传统、风格与研究格局逐步形成
        5、六次大会是人才队伍的总检阅
    七、存在的问题
        1、成果原创性不足
        2、研究人才知识的淡薄
        3、教材建设还需要上层次
结论 新时期中国民俗学发展规律与启迪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社会学所举办访问学者报告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处处是田野,人人是对象——马戎老师谈社会调查[J]. 马戎,王娟. 清华社会科学, 2020(02)
  • [2]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的培育研究 ——以青年员工为主体[D]. 袁鹏. 西北工业大学, 2017(01)
  • [3]我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事业的奠基人(下篇)——郭翔先生追忆张黎群老先生访谈录[J]. 张荆,翟英范.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7(01)
  • [4]跨学科视野下我国高校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研究[D]. 黄睿.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1)
  • [5]社会学本土化进程研究[D]. 彭建斌. 云南师范大学, 2013(05)
  • [6]中国共产党领导司法的历史嬗变[D]. 李雅云.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7]三十年来中国医学人类学研究回顾[J]. 张宁,赵利生. 浙江社会科学, 2011(02)
  • [8]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 ——基于公共行政学的视角[D]. 王诗宗. 浙江大学, 2009(04)
  • [9]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D]. 詹志华. 厦门大学, 2009(01)
  • [10]论新时期民俗学的发展阶段[D]. 赵龙. 山东大学, 2007(03)

标签:;  ;  ;  ;  ;  

社会所召开访问学者报告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